chu偶像进行曲:整治脾胃來治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4 20:22:28

近日矽谷一地天氣冷熱變化較巨,加上假期至雪地玩雪,小朋友的外感證不少。
而往往外感在經方辨症論治後很快治好,但後續的收尾不易。
近日最常見的就是咳嗽現象的持續存在。
附子兄和我說到家裡小朋友的大青龍湯證經吃藥後無外感現象,
唯有不定時地會咳嗽一番。
本來之前治咳多從肺系的用藥著手,但往往要花數日方休,
也不知是否是自己好的。
這個冬天,附子兄說他在「辨症論治」的原則下依治脾胃的方式來開方,
結果咳嗽很快就收了。
為什麼用對治脾胃部的藥呢?
因為他觀察到小朋友的舌苔厚且濕潤,
有濕痰不少,
而胃部腹診似有隆起。
推知有水氣在胃,
於是使用平胃散合五苓散來給孩子吃。
取平胃散「燥濕健脾,消脹散滿」和五苓散「利水滲濕、溫陽化氣」的功能。
試用的結果非常令人驚喜,
一劑下去後咳嗽就不再發生。
這時方知在傷寒論中常強調腸胃功能的固護是有其道理的!
一點生活小經驗,卻令末學對老祖宗的智慧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附子兄的一番居家經驗對末學非常有啟發性
末學細思在「黃帝內經」中的「咳論篇第三十八」裡的一段文字,
覺得我們不能忘記有時應以其它臟腑的整治來對治這種不持續的咳嗽。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歧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帝曰:「願聞其狀。」歧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五臟各
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
則為咳,甚者為洩、為痛。乘秋則肺先受之,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
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帝曰:「何以異之?」歧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
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
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歧伯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
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
大腸咳狀,咳而遺失。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
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慾食飲。此皆聚於胃,關於肺,
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而附子兄的思路是由濕痰之證, 很多是由脾不健運而濕邪凝聚而來,
《醫學心悟》中所謂「脾為生痰之源, 肺為貯痰之器」之說可以為說明。
而在外感後的咳嗽多為此類痰濕造成的。

《素問宣明五氣論》 :「脾惡濕」
《素問?至真要大論》 :「諸濕腫滿, 皆屬於脾」
名醫家錢乙先生的《小兒藥證直訣》中提到去除生痰之源, 則咳痰自愈。
也正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

事後和附子兄檢討這次的經驗,
他認為最近此地有很多大青龍湯的例子,
我們只要辨症論治,
就算是不知道這是那一型的病毐造成的,
治療的效果卻都很好。
而若是在大青龍湯證的同時,
在大青龍湯上作一些去脾胃濕氣的加減,
也許就不用事後再來另行治咳。
謹在此作一個紀錄,以為大家在居家有小朋友咳嗽不易收尾時的一種參考。

(阿旺紀錄)

分享書籤:
January 8th, 2010 | Category: 臨診省思 | 10 comments

10 comments to 整治脾胃來治咳

  • David.C. January 8th, 2010 at 11:27 pm · Reply

    這一陣子我附近也出現很多大青龍湯証的外感案例,但更多是只有輕微咳嗽,觀察的結果也的確是太陰痰濕的體質被外感引發而導致咳嗽,喉嚨稍微癢痛的症狀。感謝阿旺和附子的臨床記錄和分享。不過,最後那張圖,人用手摀著胸,這應該是心臟病發作的典型動作,而非咳嗽。:P

  • ZHZA January 9th, 2010 at 2:17 am · Reply

    「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我就曾經是這樣的咳法,而且一咳就半年多,都要包著成人紙尿布。每年的國曆11月–秋季時就開始感冒,一直要到來年的國曆6、7月–夏季時才會好轉,而且咳到很累、很累。

  • porsche January 9th, 2010 at 9:58 pm · Reply

    建議建議:
    治病莫忘病患之伏邪與宿疾。

    • 東東 January 9th, 2010 at 11:51 pm · Reply

      願聞其詳。

    • 東東 January 10th, 2010 at 11:12 am · Reply

      願聞其詳。謝謝

    • 附子 January 10th, 2010 at 5:24 pm · Reply

      感謝 porsche 前輩多多指教。

  • 東東 January 9th, 2010 at 11:56 pm · Reply

    附子的想法,張步桃先生也是強調的 :

    (以下摘自張步桃先生「張步桃開藥方」一書)

    口腔裡有咽喉,一個主呼吸道,一個主消化道。胃濁脾濕是咳嗽的大本營,這是《內經》講的。所以老祖宗在兩千年前就知道,治療咳嗽,八成以上都是從腸胃調整。中醫直接從呼吸管道治療的,大概只佔兩成左右,大部分都從腸胃調整比較多。

    美國有家大學的醫學中心,曾經得出一個研究結論:治療咳嗽80%都是從腸胃系統著手,只有吸菸者才直接從呼吸系統調整,我一看這報導就會心一笑,中國老祖宗在兩千年前早就已經發現「胃濁脾濕」,老祖宗的智慧還真不是蓋的。

  • guhung January 10th, 2010 at 1:36 am · Reply

    家裏三個小朋友則常在外感減輕後會持續地流清鼻水,不知道諸位先進可有良方?

  • 東東 January 10th, 2010 at 11:11 am · Reply

    附子的想法,張步桃先生也是強調的 :

    (以下摘自張步桃先生「張步桃開藥方」一書)

    口腔裡有咽喉,一個主呼吸道,一個主消化道。胃濁脾濕是咳嗽的大本營,這是《內經》講的。所以老祖宗在兩千年前就知道,治療咳嗽,八成以上都是從腸胃調整。中醫直接從呼吸管道治療的,大概只佔兩成左右,大部分都從腸胃調整比較多。

    美國有家大學的醫學中心,曾經得出一個研究結論:治療咳嗽80%都是從腸胃系統著手,只有吸菸者才直接從呼吸系統調整,我一看這報導就會心一笑,中國老祖宗在兩千年前早就已經發現「胃濁脾濕」,老祖宗的智慧還真不是蓋的。

  • porsche January 11th, 2010 at 12:24 am · Reply

    個人淺見與經驗:
    1.病患素有之伏邪與宿疾會影響感染及發病後疾病的趨勢,這可出現在每個人感冒後一開始的症狀不太相同、或隨病勢發展轉化後的症狀不同得到證明。仲景在談六經傳變或合病、并病的觀念也與此有關。(例如,肺中素有飲者,一經外感往往常見從鼻塞流鼻水量多開始、或快速引發咳喘)
    2.肺系的疾病的確較常與脾胃有關連性,以金為主體來考慮時,土與金之間的關係最直接,既是常態、也可能成為病態。臨床上敝人也常見因腸胃發炎而導致急性氣喘的病例。
    3.不過《素問?咳論》的敘述還是最經典的:「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因此臨床上用過補中益氣湯、桂枝湯、當歸四逆湯、六味地黃丸、理中湯、小柴胡湯、胃苓湯、葛根芩連湯……..都能治咳嗽就沒什麼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