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oss对象存储:儒学精髓在建筑中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54:42

世界上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

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发展贯彻了与自然“浑然一体”,“以人为本”,“重心在内”的神人同在的倾向。因此,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突然一下被

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 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 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

即使像万里长城,虽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之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