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西饼官网团购预约:马克思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03:34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科学性。它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不仅全面继承了西方文化中最具价值的科学精神,同时它还科学地批判吸收了以往人类一切重要的思想成果,集人类思想发展史以来的精华之大成。马克思、恩格斯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思想界关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向何处去、资产阶级向何处去、无产阶级向何处去。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研究的成果,进一步研究了人类向何处去,发现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创造了历史唯物论;研究了资产阶级向何处去,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创造了剩余价值学说;研究了无产阶级向何处去,发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创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由此,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资本主义的灭亡不再只是人们的猜想,而被置于现实社会的经济事实之上;埋葬资本主义不再仅仅是个别天才人物的事业,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不再只是理想的实现,而是现实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它不是产生于脱离现实的书斋之中,而是适应现实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产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一方面创造出一个富有的工业资本家阶级,另一方面创造出一个贫困的产业工人阶级。从1825年起,连续爆发的三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转向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1831年起,欧洲连续爆发的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的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思想武器,所以斗争还是自发的。工人阶级的斗争由自发到自觉,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武器。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又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在斗争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又反过来指导斗争实践,鲜明地体现出革命的批判精神。正是由于它能够引领人们改造世界,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取得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同样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取得的。可以说,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党就掌握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尽管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它的思想成果属于全人类,但是马克思依然申明自己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自无产阶级产生之日起,它就同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是自人类社会产生阶级以来最先进、最有觉悟的阶级。无产阶级产生之后,就担负起了推翻旧制度,进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在当代,随着信息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工人数量不断减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大量知识阶层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成为工人阶级中最有知识的一部分。因而,工人阶级依然是当代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最先进的阶级,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多元化?

  许志功:其实,这有一个正确处理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与个体的多元价值取向之间关系的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必然带来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不同的社会个体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社会地位,往往从各自所处的利益关系中确定和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它属于社会心理方面,带有感性的、自发的、局部的性质,必然是多样的。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之一,有多样性,社会才有活力。没有多元的价值取向,社会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任何社会都有代表这个社会统治阶级利益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即价值导向。它是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调节各利益集团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而自觉倡导的一种社会价值目标,起着稳定社会的精神支柱的作用,往往是一元的。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社会价值导向乏力,缺乏统摄和引导的作用,就会使个体的价值取向偏离社会价值导向而各行其是,从而造成社会运转陷入无序或混乱,这同样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所以,既要认可个人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是由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一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并不取决于经济关系的多种构成,而是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关系。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关系的多样化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是这个社会的领导阶级,因此,反映在上层建筑上,作为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一元的。

综合创新中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兼容”问题

    前面提到综合创新论起初响应的人并不多,后来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人们意识到“综合创新”是一个很有解释力的概念,它不仅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而且也非常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特征。现在不仅马克思主义派讲综合创新,而且文化保守派、自由派都讲“综合创新”,有的虽然不这样讲,但实际上也是走的一条多种文化资源互相借鉴、互相利用、互动互补的道路。比如杜维明就多次说他赞成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论,他讲儒家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转化就是综合创新,主张儒学要同马克思主义、西方基督教神学、弗洛伊德主义对话,要从这些学说中吸取资源。现在自由派中明确主张“全盘反传统”、“全盘西化”的人也不多,他们中间也出现了所谓“中道自由主义”和“儒家自由主义”,即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合流。自由主义的左翼也赞成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他们讲的“通三统”,就是要打通社会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三种传统,试图把三者结合起来。在今天多元化的时代,持排他性的一元单线进化观念的是极少数,许多人都表现出了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的“兼容”、“综合”趋向,只是在“指导思想一元化”的问题上,三派明显地区别开来,在处理“一元主导”与“多元兼容”的关系问题上各派的取向不同。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派是非常明确地以马克思主义为“一元主导”的,但是它并不排斥科学、民主、法治、现代化,以及自由主义和儒学中的某些思想资源,它们都可以作为“支援意识”而被兼容,或者说辩证地综合进来。另外两派呢,只不过是主导意识不同,西化派是以自由主义为“一元主导”,新儒家是以儒学为“一元主导”,比如杜维明就强调儒学是“文法”而不是“词汇”,有的人则强调儒学是“体”而不是“用”,主张“儒体西用”、“儒体马用”。在“指导思想一元化”的问题上,三派都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所以才有对立和紧张。

全球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结果,是社会利益、择业、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以及在意识形态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要求坚持一元导向,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要求坚持一元导向,而在于要求是否公开申明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因为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统治与经济上的占统治地位是一致的。因此,坚持指导思想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的统一,即所谓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统一。

一元社会与多元社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其一,信仰方面。
      从信仰的目的来看,一元社会,信仰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的,从本质上,它是统治阶级的信仰,是统治阶级强加的信仰,与个人的自由选择无关。多元社会,信仰的目的是为个人的尊严,从本质上,它是个人选择的信仰,不是统治阶级强加的信仰。
      从信仰建立的形式来看,一元社会的信仰,是由统治阶级设定的,它在本质上并不属于每个人,而是属于整个社会。因此,整个社会的信仰实际上是一元的。多元社会的信仰,是由个人理性选择的,它在本质上属于个人,而不是属于整个社会。因此,整个社会的信仰实际上是多元的。
      从信仰的内容来看,一元社会的信仰,其内容是由政府规定的。政府赞成的,个人必须赞成;政府反对的,个人必须反对,它不允许任何相反的声音。多元社会的信仰,其内容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政府赞成的,个人不一定赞成;政府反对的,个人也不一定反对,它允许各种不同的声音。
      其二,政治方面。
      从政治的目的来看,一元社会,政治的目的是为了“统治人”,使每个人按统治者的意志去思考、去行动。多元社会,政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使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去思考、去行动。
      从政权的建立方式来看,一元社会,政权的建立主要依靠暴力和继承。暴力是其实行统治的基础,也是其维护统治最终可能采取的根本手段。因此,它的统治的合理性,是依靠暴力来证明的。它是不讲道理的,也是不讲信用的。因为它不需要这些。用句俗话说,就是“秀才见了兵,有理讲不清。”在这里,人民不仅无权抛弃不合理的政府,无权抛弃不合理的政策,而且,政府的设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由统治者自己决定的,与民众的要求无关。因此,如果人民要改变政策、改变政权,它必须通过暴力的方式。不通过暴力,它就不能改变这种社会状况。多元社会,政权的建立主要依靠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其实行统治的基础,也是其维护统治最终可能采取的根本手段。因此,它的统治的合理性,是依靠公众认定的。它是讲道理的,也是讲信用的。因为没有这些,它的统治就会通过民主的方式被推翻。在这里,人民不仅有权随时抛弃不合理的政府,随时抛弃不合理的政策,以选择更为合理的政府、更为合理的政策,而且,这种机制使得不合理的政府没有机会登上历史的舞台,使得不合理的政策不可能进入人们的生活。
      从政权的组织形式来看,一元社会,政权采取集权制,是一元化领导,每个社会成员直接向领导负责。多元社会,政权采取民主制,每个社会成员直接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选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对自己的尊严负责。
      从政府行使职权的范围来看,一元社会的权力,不仅可以畅行于所有的公共领域,而且可以渗透到私人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它无视个人的私人生活。多元社会的权力,仅仅可以畅行于法律规定的公共领域,而不能渗透到私人生活。它保护个人的私人生活。
      其三,经济方面。
      从经济的目的来看,一元社会,经济是直接为政治服务的,由于其政治目的是为了“统治人”,因此,经济的目的是保证对人的统治。统治阶级正是通过对于经济的直接控制,来控制整个社会资源,进而控制整个社会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为此,它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剥夺个人的财产、剥夺私有财产,以巩固其统治。多元社会,经济也是直接为政治服务的,但由于其政治目的是为了“发展人”,使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去思考、去行动,因此,经济的目的是保证这种行动和思考的自由。统治阶级正是通过对于经济的干预,来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每个人更好的发展提供物质生活条件。为此,它是通过保护私有财产,来巩固人民对它的信任的。
      从经济成份来看,一元社会,统治者是可以选择经济成份的,或者说,经济成份是人为设定的。允许什么样的经济成份存在,什么样的经济成份就存在;不允许什么样的经济成份存在,什么样的经济成份就不能存在。政府是支配经济成份的。因此,在一元社会里,经济成份是一元化的。既便存在着多种成份,这些成份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也是可以由政府任意支配的。私有经济在经济生活受到严重歧视。多元社会,统治者是不可以选择经济成份的,或者说,经济成份并不是人为设定的。它尊重自然的经济规律。因此,在多元社会里,经济成份是多元化的,多种成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私有经济是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成份之一,在经济活动中受到足够的重视。
  从运作机制来看,一元社会,经济依靠行政命令。行政可以干预到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多元社会,经济依靠市场供求。行政只能遵照市场规律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其四,文化方面。
      从活动的目的来看,一元社会,文化的目的是直接为政治服务的,是为了“统治人”服务的,因此,它表达的是政府的声音、是如何“统治人”的声音。多元社会,文化的目的是表达个人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是为公众服务的。
      从活动的形式来看,一元社会,文化活动是国家的一项“公共事业”,是由政府(实际上是执政党)有计划地组织的。宣传什么、宣传多少、宣传到什么程度,都是由政府统一安排的。它是不允许思想和言论的自由的。多元社会,文化活动是个人愿意从事的职业,不是由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的。宣传什么、宣传多少、宣传到什么程度,都是由媒体自己安排的。它是思想和言论自由的象征。
      其五,科学方面。
      在一元社会,科学是为政治服务的,它追求的不是真,而是政府需要。政府制定政策,依靠的不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恰恰相反,科学要证明的却是政策的合理性。这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它是轻视科学的。在多元社会,科学是为自由服务的。它追求的是真。政府只有采用了具有科学依据的政策,才能得到选民的支持,因此,它是重视科学的,是崇尚科学的自由精神的。
      总的来说,一元社会,政治是其核心。多元社会,经济是其核心;一元社会,关心的是政治问题,多元社会,关心的是生活问题;一元社会,追求的是集权专制,多元社会,追求的是民主自由。

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由于社会上的作用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二者的辨证统一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在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尚义性和趋利性的统一,导向性和层次性的统一的原则下,价值观领域的一元导向和多元取向问题能够获得合理的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支撑。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还不相适应。本文论证了意识形态及其功能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下多元共生的合理性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思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支撑。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还不相适应。本文论证了意识形态及其功能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下多元共生的合理性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社会各利益群体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政治的渠道和方式来实现自已的利益、协调与他方利益冲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执政党面临着意识形态整合的重任,并成为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检验标准之一。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又不“惟我独尊”?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回答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意识形态及其功能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本文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的、自觉的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它体现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表现为哲学、宗教、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等形式之中。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便工具,同时也是行动的方便准则,是使人们团结起来的认同基础。
  (二)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
  在实践上,意识形态具有维护一定社会制度和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功能;对一定阶级和一定社会的人们具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功能;具有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旗帜的作用和一定的社会调节管理职能等。
  第一、政治上获取合法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或者说是政治文化的一个特殊层面。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由政治权力支撑并极力传播的政治思想和观念。意识形态的形成通常与一个政权的兴起和变革联系在一起。一个新政权取代一个旧政权,它的合法性在哪里,它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它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实行什么样的制度等问题,意识形态都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解答。不仅如此,一个政权为什么要变革,合法性与合理性在哪里,它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问题,也是需要意识形态进行全面阐明的。
  第二、经济上克服“搭便车”行为,降低交易费用
  在诺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这种方式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同时它不可避免地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一旦人们发现其经验与它不符,人们就会试图改变其意识形态。这就是意识形态的本质。
  意识形态能够修正个人行为,从而减少或克服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成功的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人们提高对诚实、信赖、忠诚、良心等的效用评价,从而使个人“搭便车”或违犯规则的行为减少。
   第三、文化上发挥凝聚力和载体作用
   意识形态不仅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就是说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也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核心精神。所以意识形态不仅具有阶级性也具有文化性。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其载体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作为既定的环境,制约着人们创造文化的视点;其次,它作为既定的思维结构,制约着人类创造文化的方式;再次,它作为既定的社会评价体系,制约着人们对文化的创造。正是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阶级阶层、群体)之间的引导和整合作用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民族主义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进而形成强大凝聚力,成为维系社会的纽带。
  第四、社会上营造团结安定氛围
  意识形态是一种系统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的总体性看法和观念,它在社会运行“常态化”中起着调节作用,特别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这种为既定格局的辩护和维护功能更强更明显。“意识形态被概念化为一批价值观和信仰,它们是由国家机构产生和扩散的,它们服务于复制社会秩序,保证人们忠诚于它”1“意识形态在实质上被视为一种社会凝合剂,……它把人们整合进社会秩序,从而复制了现状。”2
  
  二、多元共生及其合理性的内涵
  
  (一)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与社会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我们在强调作为一元主导的主旋律与共生的多元相结合的同时,还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与社会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有着本质区别。所谓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指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多个分别服务于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和道德规范,它们平行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左右着社会的精神面貌;而所谓多元共生,则是指在一种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多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精神生活、文化形式同时存在,“多元”内在的蕴涵着“一元”。应该说,现阶段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这种多样化,实际上是主旋律的一元主导态势之下的多样化。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这个“一元”的指导下,只要有益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只要能够使人们受到启发和教育,得到娱乐和享受的思想活动和文化生活,都是允许的,都应该得到自由发展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