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 dotnet core:转帖——什么是语文素养? - 理论探索和课程研究 - 中学语文教育论坛 - 人教论坛 -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6:42:32

转帖——什么是语文素养?

从名称到理念的转型

 

——“语文素养”解读

 

 

2001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改以往大家熟悉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提法,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并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提法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名称的改变,它还意味着课程理念的更新。借助这一名称的调整,语文课程理念实现了由以往的“知识观”“能力观”向今天的“素质观”的转型。对整个语文教学的实践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行为方式等都将随着这一名称的出现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教师应具备的语文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解读语文素养的内涵对调整我们的教学实践行为,有效实施语文新课程有重要意义。

一、
语文素养:一个复合性的整体概念

 

 

“语文素养”是在新课程标准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素养”指涉多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学生有“语言的积累”、“语感”和“思维”作为知识基础,注重“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引发了一场持久而深入的讨论。能否用“语文素养”一词取代传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双基”提法?如何认识和把握其中的内涵?是理论界和教学界探讨的焦点。
正如教育部华中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雷实教授所认为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2]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也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他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文中对“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解释,他说: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质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理念。”[3]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先生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包涵了多种要素的综合体,“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4]

也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语文素养”的提法,论者古源就认为立足言语形式才是语文课的根本,培养学生运用母语进行言语交往活动(听说读写活动)的能力才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5]论者雷良启甚至提出用“交际能力”取代“语文素养”,他认为“交际能力”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或“整个知识结构和人格修养”。[6]古源和雷良启的观点都认为要将语文课程的目标集中指向于以语文运用为核心的言语交际能力。
其实,透过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大家都认可“语文素养”中的核心要素——综合运用语文进行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众所周知的是,言语交际的背后,无疑必须有知识、思维、情感、文化等多种要素的支撑。而“语文素养”正是这样一个可以涵盖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文化人格等多种要素的复合性概念。
从强调加强“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双基”目标到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我们还可以发现,“语文素养”强调的不仅是作为一个复合体所包含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文化等要素内容,它还突破了以往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孤立认识,强调各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课程论专家倪文锦先生在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就对其中的关系作了解说。他认为,语文素养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显性语言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情和语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的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7]
论者韩雪屏也借助“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以上这四个层次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其中,显性言语行为浮于语文教学表层,而其他三层均隐匿于水下,构成“冰山”巨大的基座。[8]假如说,言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那隐匿于水面之下的不可见的部分——知识、习惯、语感、思维、情感、文化等要素才是支撑浮出水面的部分的基础。可见,“语文素养”的各个要素之间是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的,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的整体概念。并且各要素之间具有不可割裂的整体关联性。它要在日常言语实践中慢慢养成,它要求立足言语形式,注重言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它强调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培养,重视文化的积淀和情感的涵育。语文课程理念正是借助“语文素养”这一名称的调整,实现了由以往的“知识观”“能力观”向今天的“素养观”的转型。

二、“语文素养观”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语文素养观”的提出对语文教学实践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语文素养观”的观照指导下,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行为,需要重新思考语文教学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等最实际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的转变
语文教学为什么教?以往提倡“语文知识”观,强调传授和掌握语文知识,让学生记诵一个个的知识点,使语文课程成为纯知识的灌输课程。“语文能力”观指导下,则把语文能力的获得作为课程的目标,强调组织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使语文课充斥着乏味的机械训练过程。而“语文素养”观一改以往的割裂的孤立的认识论,注重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情感、思维等方面的联系。“语文素养”观所要求的是培养具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全面把握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素养”观指导下的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两点:(1)语文课要重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2)要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通过语文的人文积淀为学生打上一层精神底色。
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来构建教学目标,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要有机渗透相关的人文信息,要融丰富的人文内涵于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训练之中,让学生深思明辨,提高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自觉关注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完善自我。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语文教学要教什么?为落实“语文素养”观,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语文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是实践性学科。母语学习离不开言语实践,离不开对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视与训练。并且,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都表明一点: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9]言语交际训练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训练,它不仅有助于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也能促进语文思维的交流和深化。而且,母语教育与其他语言教育相比有其独特性。母语教育有广泛的语言习得背景,具有基础性和全员性,同时还具有实践性和技能性。任何一种能力都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要多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主体去参与言语实践,要让学生多承担有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要多提供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实施“语文素养”观必须要关注人文、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新课程是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回归生活世界,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并且,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使用的教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尤其需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在语文学科里主要是表现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这也正是“语文素养”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重视“人的发展”,更多地关注文本的情感因素、文化因素、人文因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专长,对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开展校园语文课外活动;比如,开展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等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3)组织校外的语文实践;比如组织学生当小记者等。
(三)教学方式的调整
实施“语文素养”观,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怎么教的问题,需要我们对语文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师生关系,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多体验语文的情感因素和人文因素,多交流,以期得到认同与共鸣。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信任、多帮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沟通。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活动创设一个语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这个语境中进行自主探究。比如,讲朱自清先生的《春》,可以由教师先讲其中的一幅图画,剩下的几幅图由教师创设好一个活动语境,交给学生来自主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生生之间合作交流之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来共同完成。
新课程认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个性化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教师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个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与发展。[10]

三、“语文素养”观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语文素养”观的提出,为我们拓展了一个全新的理念空间,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归根结底,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达成“语文素养”观,语文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为了有效地达成“语文素养”观,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人格素养等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加强以下各个方面的修养。
(一)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观的提出,要求我们要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注重语文课程的文化积淀。这要求语文课程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吸收、创新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师本身要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通过语文的文化积淀为学生打上一层精神底色。
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1)要博览群书。上起周秦,下讫“五四”,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都应该有所涉猎。(2)要养成写作的习惯。全国特级教师丁永正总结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爱读书,爱写书。如能善读善作,必定能够成为会教语文的老师。”写作,正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身文化底蕴的途径。
吸纳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这可以让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更加自如地信手拈来。比如,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在讲《孔已己》这课时这么开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已己的;凡是读过《孔已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所打动......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11]
这样的语文课堂用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受到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反之,一个缺乏文化底蕴的教师是上不出丰满厚重的语文课的。

(二)丰富情感素养
“语文素养”观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涵育和发展。诚如毛斯多惠认为:“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育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育别人的情感。”语文教师要实现自身行为的感染性和教育性,自身需要有丰富的情感素养,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走进语文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语文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语文是一个情感的世界。“如果说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在于培养语言形式的应用能力,那么,语文的人文性价值即在于养育人的气质、情操、境界等情感能力。”[12]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感染力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不同的个体。文章也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的文字变成饱含激情的语言,再现形象,要将自身融入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之中,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以情激情,使学生受到强烈而真实的感情浸染,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感情,使学生获得认识和情感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深入认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课堂中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要善于“移情”,以情激情,借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科,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情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提高审美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自身要接受美育,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审美素养,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生一起欣赏美、创造美。
语文教师要有美好的形象。俗话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形象不是教师个人的私事,它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
语文教师要有美的心灵,不仅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育人,同时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去育人。语文教师要展示给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用自身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来影响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师应该和蔼可亲,衣着整洁朴素,眼神专注亲切,语言生动优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具有高雅的趣味和品格。语文教师要用自身高雅的情趣与修养来引导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练就语文思维能力
“素养观”的提出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
“语文科是语言和思维的辨证统一。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必须借助被物化的语言来进行。”[13]
“语文思维能力既是对语文思维方法的一种运用能力,又是一种充分发挥各种思维形态作用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象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的内容。”[14]

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反映在具备良好的言语应对能力上。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应具有的课堂语言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语文教师特有的言语应对能力,表现如下:对语文现象能够迅速作出相应的思维活动,遣词造句合乎语法逻辑,能随时随地地对生活产生某种体验,并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语言生动形象,饱含感情,富于启发性,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练就语文思维能力的各个方面的时候,必须加强自身对以下各种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1)对语文现象能够迅速作出相应的思维活动的感悟力;(2)对客观事物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细节要素能够迅速捕捉的洞察力;(3)能随时随地地对生活产生某种体验,对文章所隐含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等能直接领悟出来的感悟力;(4)能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能自由展开联想,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创造新形象的想象力。
当然,语文教师本身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并不仅仅指以上四个方面需要加强的内容,它还包括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人格素养等更广泛的内容,并且,教师的文化底蕴、情感素养、审美素养、语文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合体。

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的整体概念。要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要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课堂实践中全面实施改革以外,还必须积极探索更多的途径。语文素养的养成不是单纯的教学的结果,更没有一种终结的状态。所以,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共同努力,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进行,不断进行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