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钱包万年拒:禅茶兴味哲学之僧人的隐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42:19
禅茶兴味哲学之僧人的隐忍2010年10月27日 08:58凤凰网佛教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图片来源:资料图

含蓄内敛,朴实无华

茶与禅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张扬,重自省,浸透着中国人的人生聪明和处事哲学。禅茶一味,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第一个种茶的人是僧人,最好的茶也都产自寺庙。大红袍源于天心寺,在僧人的手中日积月长,逐渐有了灵性,从此就与“禅”结下了不能割舍的缘份。

内与外

观察《武夷茶韵1385》顶级大红袍的茶叶,往往会觉得它的外表黑黑粗粗,太过朴实,大红袍也被当地人称作“乞丐茶”。事实上,它并不是以外表的精致取胜,而是胜在内质的丰厚。从采摘、做青、揉捻、焙火,直至最后被冲泡,身经万般锤炼,最终释放出“岩骨花香”,这是一种修行的意境。

甘与苦

品饮《武夷茶韵1385》顶级大红袍,最初有明显的焦糖味,稍带苦涩,但苦中有甜,回甘醇厚,同时茶香逐渐散发出来,齿颊留香、唇舌生津、润泽回喉。因此,大红袍的甘和苦是联系在一起的,香久益清、味久益纯。苦尽甘来,人生得失尽在杯中,苦涩甘甜渐次展现,达到“甘苦原来是一家”的境界。

人与茶

来过武夷山的人都会说,这里的人们性格质朴平和,这与茶文化从古至今的熏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武夷茶韵1385》将大红袍质朴暖和、醇厚典雅的品质发挥到了极致,与君子事不张扬、内敛沉稳的品性有着相通之处。可以说,喝茶的人会对大红袍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心灵感受,从而达到人茶合一、修身养性的目的。(摘自《武夷茶韵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