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邦房地产: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第二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0:07:43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

  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通过下列三个方面的讲述,来引导学生对东方的先哲──孔子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并继承其思想财富:了解孔子的生平,了解孔子的儒家思想、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是分析孔子对后世影响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有关孔子基本情况的了解,也就无法探究历史上的孔子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被尊崇、其思想被不断衍射、传播的历史,无法探究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孔子的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人本社会、和谐社会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课内容专业性强,思想较为深刻,文字图片资料均较为丰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材料,结合社会实际,调动学生思维,发动学生讨论,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道德素养、政治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教育。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孔子像两部分组成,介绍孔子与其弟子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对孔子的治国方略表达得明明白白,即通过礼仪教化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国家。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看孔子像,说出与孔子有关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从而总结出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然后,结合前言部分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初步总结孔子的治国方略,并让学生简要分析孔子的治国方略与它受到后世尊崇的关系,从而导出新课。

  第一目“追求礼乐的一生”

  教材主要讲述了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等几个阶段。

  (1)自学礼乐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尼山”,位于曲阜城南)。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孔子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6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15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儒家的思想特点。

  (2)从政失败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

  孔子从政下野后,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直到68岁时返回鲁国。

  (4)献身文教

  孔子希望从政,长期未能实现,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他自己勤奋学习、融会贯通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即使在做官期间,他也未停止办学。在周游列国期间,他一方面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开展流动教学。晚年回到鲁国后,孔子开始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教学时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孔子生平的文字材料,并归纳出孔子的生平大事和孔子在哪些方面对中华民族作出过巨大贡献。教学中还应重点提示学生记住“六经”的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第二目“开创儒家思想”

  教材先分析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然后分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礼”、“仁”和礼与仁的关系,“中庸”等思想的内涵。

  (1)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臣弑君、子杀父、少凌长、庶废嫡”等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继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从而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教学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通过这一实例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

  (2)“礼”的思想

  “礼”在孔子思想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礼”,即周礼,他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3)“仁”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仁”就是“爱人”,即爱别人,爱众人,尤其要爱惜民力。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体察民情,他反对施行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孔子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主张“爱人”,目的是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当然,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不过,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孔子能提出“爱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政治上提倡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实副其“名”,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

  (4)“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提倡“仁”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克己复礼”。他要求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这就算有了仁德。做到这一步,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争。其目的在于维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孔子眼中,“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后来,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一阐释是切中肯綮的。

  “中庸”是强调“过犹不及”和“恰如其分”的思想论。要求在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如夫子所说:“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个“适中合宜的地方”不一定是两极端之中点,一旦把它机械地固定在中点处,就犯了“折中主义”的错误。

  在处理问题时,“中庸”要求不要偏袒于某一种倾向,或与某一种人完全一致,而认为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也即所谓“和而不同”。

  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完全服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就是说,君子对任何的事或人,好恶取舍,都没有固定的成见与办法,“无可无不可”,但必须服从道义的标准。而他所谓的道义原则,系指礼而言,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可见,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其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的,这种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北宋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这句话正说明了中庸思想所含的“不易”这一形而上学特点的重要性。但孔子中庸思想的着重点仍在于强调其方法上适度与平和的性质,及运用这种方法时所必须具有的灵活性。

  建议教师在分析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时,通过给学生讲述能够体现孔子思想的故事和言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主动分析探索。如通过讲“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让学生分析“仁者,爱人”的思想。

  第三目“古代大教育家”

  教材主要讲述了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成人”和把学生培养为“君子”。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和注重言传身教等教育思想,还讲述了孔子整理的文化典籍和他的门人将孔子的思想整理为《论语》。

  (1)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夷狄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夷狄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2)教育的目的、目标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于教育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其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是只考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忽视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压抑个性的发展。

  (3)教学的方法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4)教学的内容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改编出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以后被荀子尊称“六经”,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

  关于六艺中的“书”,有的学者认为只包括识字而不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许多人认为孔子只讲伦理道德,忽视自然科学,这完全是误解。由王炳照、阎国华教授主编,于1994年6月出版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中,已列举了大量有关孔子亲身向弟子们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气象、天文、历法、动植物、地理和古生物等内容)的事例,其中有些事例还来自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资料。《国语·鲁语下》也有不少这类事例的记载。所以认为孔子重文轻理,或只教伦理道德而不教自然科学的说法是站不住的。儒家轻视自然科学是汉儒和宋儒们所为,是违背孔子教育思想的。在这点上必须将孔子代表的先秦儒家和以后的汉儒、宋儒划清界限。

  可见,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建议教师在讲述孔子教育思想时与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思想结合起来。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吸取孔子的学习思想和方法。

  第四目“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从孔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对亚洲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述。

  一是儒家以“求道即求真—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终极价值目标,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儒家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是儒家追求“求善与求美—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孔子提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和之美,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正是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的正人君子观念,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为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三是儒家强调“成圣与合群—团结统一的精神”,设计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即圣人。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成圣与合群的价值观,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

  总之,儒家伦理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中国人做人的基础,更是人类普世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渊源之一。儒家思想主张天下定于一,促进了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孔子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和为贵”原则,以及仁爱、和谐相处,与人为善、以邻为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和合人文精神,倡导这种和合文明观,可作为化解文明冲突的价值基础。

  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思想,儒家和合观念,有助于化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既认同自身,又尊重他人,从而发挥儒家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使东方文明的精髓神韵造福于人类社会。

  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孔子既是时间人,也是空间人,经过多次文化交流,先后形成了“独尊儒术型、儒道互补型、三教合一型、四教会通型及今天多元融合型”等儒学,儒学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是灵与肉的结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实现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日本成功实现经济腾飞推行过《论语》加算盘、《论语》加计算机的管理模式;新加坡推行过儒家伦理运动;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指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儒家思想对近代欧洲社会变革,尤其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1793年法国大革命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引用孔子的格言:“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列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95年,法国宪法关于人民权利义务的条文里,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人施己,先施于人”的表述。美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美国前总统里根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坚信:孔子儒家能促进世界和平,能提升全人类道德素质,能与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荣,能促进中国统一。他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的话:“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建议教师在分析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时,能结合现实中的实例来进行分析。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追求礼乐的一生”一目。教师提出孔子生平的主要事迹包括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作出归纳解答。然后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导出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和成为一个大教育家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引导学生看本目的两幅图片,并提问“孔子周游列国”和“退修诗书”的目的是什么?

  “开创儒家思想”一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仁和礼的思想,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设计几个小故事,让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来理解仁和礼的思想。如孔子反对季氏大夫跳“八侑舞”的故事,“苛政猛于虎”的小故事,反对以俑殉葬的故事,马棚失火等故事,分析孔子的政治主张,加深对仁和礼的理解。在学生初步理解了仁和礼的思想后,进一步向学生提问,仁和礼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协调仁和礼的关系呢?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历史纵横”:“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来理解中庸的思想。

  “古代大教育家”一目。教师可先提问,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实现了没有?在学生回答当时无法实现后,教师又进一步提问,孔子想了什么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这就是开办教育,孔子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始祖。由此导出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这一教学内容。然后,教师提问,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包括哪些方面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或引用论语中的一些重要言论,从而帮助学生整理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1)办私学,不论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成人和君子。(3)采用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循循善诱,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多种教育方法。(4)整理编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的内容。

  “对后世的影响”一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现今与孔子儒家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关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让学生体会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道德价值取向、古代文化教育,世界文明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在现实建立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世界国家与民族的和解等方面都产生现实的积极影响。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故事:孔子反对季氏大夫跳“八侑舞”,“苛政猛于虎”,反对以俑殉葬,马棚失火。学生听完故事后,开始讨论回答礼与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案例二讲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时,向学生展示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所题的“万世师表”匾额,然后提问:(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通过材料学生回答出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所有君主,不论是贤君还是昏君,几乎无不尊崇孔子,加封孔子各种谥号。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孔子时代的儒与商周时期的儒在含义上有什么变化?

  解题关键:孔子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新的含义。

  思路引领:孔子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

  答案提示: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春秋时期,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孔子对君子的人格有哪些规范?这样的君子人格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解题关键:孔子的最高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君子”。

  思路引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规范在《论语》中有明确的记载。通过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来分析思考。

  答案提示:孔子对君子的人格规范包括:君子要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治国的本领。孔子的价值追求是:要做一个有为的人,做一个讲求仁和礼的人。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解题关键: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要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得出。

  思路引领:孔子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等几个阶段。

  答案提示: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为了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他学过礼、从过政、整理过文化典籍、献身教育事业。

  2.总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解题关键:总结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要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儒”的含义变化。

  思路引领:春秋时期,铁器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发展了,私田扩大了,因而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如何使失去生产兴趣的劳动者对生产有积极性,不再逃亡,使他们能“近者悦,远者来”,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竞起,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战争不断。这一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孔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恢复“礼乐制度”,恢复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要恢复这种社会,就应该把他人当“人”看,即实行“仁政”,爱护他人。而且礼与仁是不可分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

  3.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解题关键:孔子从政失败,认识到教化实现其理想社会的重要性。

  思路引领: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多方面。

  答案提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不论贵贱,都应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成人”和“君子”,应该采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多种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是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举一些例子,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习惯或思想是受孔子影响的?

  解题关键:孔子的思想虽然产生了两千多年,但它对于现实的中国文化仍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给人们许多有意义的启迪和智慧,而且今后仍然会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无可质疑的作用。

  思路引领:孔子的思想对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和素质教育仍然会有积极的影响。

  答案提示:政治方面,我国现阶段提出“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等,都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道德规范方面: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礼貌、孝敬等道德规范都被现阶段中国人民继承下来。教育方面:孔子通过他的长期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不少有益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可以从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学习知识,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知识,“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思与学相结合等教育思想。

  2.百家争鸣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鬼化”。你认为这是为什么?想一想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兼而有之?

  解题关键: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不同,人们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也不同。

  思路引领:封建时代,统治者尊崇孔子。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批判孔子,这都是由当时不同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他们都把尊崇孔子或批判孔子作为自己维护统治或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

  答案提示:在封建社会,由于孔子的“仁政”和“礼治”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因而得到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得到“独尊”的地位。新文化运动时期,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妄图恢复封建帝制,因而遭到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强烈反对,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反对周恩来总理解放老干部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努力,借“批林批孔”来影射周总理。

  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巨大,如中国人良好的道德观念、重视教育的思想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对中国文化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等。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孔子生平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而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三年而孔子生。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史记·孔子世家》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礼拜,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粮绝,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史记·孔子世家》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史记·孔子世家》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的儒家思想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惧何忧?”

  ──《论语·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则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教育家孔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颜回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焉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论语·子罕》

  孔子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礼记·经解》

  2.课文注释

  礼崩乐坏

  西周时期,周公及其后继者所制定的周礼是有生命力的,人们像恪守宗教戒律一样遵行周礼的各种规定。社会得以维持和谐,政治局面得以基本稳定。西周末年,特别是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引起社会政治形势的较大变化,周礼日渐失去生存土壤,许多礼的规定失去往日的效力,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所谓“礼崩乐坏”,主要不是像以前研究者所说的周礼文化知识的失传湮没,而是对周礼宗法等级制的挑战,对周礼固有精神的践踏。春秋时代,西周所建立的由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等所组成的宗法等级制度构建的奴隶制大厦正在逐渐倒塌,作为宗法等级支柱的嫡长子制受到破坏。诸侯朝见天子的旧礼日渐减少,相反天子却要向诸侯朝聘,周桓王在位25年,就曾5次聘问鲁国,霸主晋文公在温地大会诸侯时,竟召周襄王去参加大会,使天子威信扫地。按周礼规定,“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春秋时期则是“自诸侯出”,甚至“自大夫出”,还出现“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导致礼乐的等级规定被冲破,原来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礼仪节文、服饰、器物等,结果不仅诸侯可以用,而且大夫也可以用。

  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对接受教育的对象,没有类别的限制,兼收并蓄,一视同仁地给予教育。孔子是平民出身的私学老师,了解下层人的疾苦和意愿,在其私学创办伊始,就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具体地说,凡是到了可以接受教育的年龄,又有志于学,不论贵贱、贫富、族类、国别、老少等等,都可以作为施教对象,一律给予平等教育。

  孔子不但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而且在办学过程中实践了这一方针。孔子私学对“自行束修以上”者,即交上点见师礼而又“志于学”的人都来者不拒。从孔子弟子的出身来看,既有贵族,又有贱人,贫者富者俱全;从国别来看,有齐、楚、晋、秦、陈、吴等国人,几乎遍布当时的主要诸侯国;从种族来看,有周人、殷人、夏人的后裔;从年龄来看,老少不一;从性格、志趣、品行来看,也各不相同。孔子打破了教育为贵族垄断的现象,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形势和平民接受教育的需要,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孔子修订六经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经过多年的教学,孔子发现,“六经”并非完整无缺,尚有不少残篇断简和错乱重复。经过几十年的广搜博采,实地考察,他已经积累下许多珍贵的资料,于是,对六经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修订工作,实际上,是对历代文化,进行总结性的系统取舍和修订工作。孔子整理六经的方法是不同的,大体说来,应为: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序《易》传,作《春秋》。即对《诗经》、《尚书》加以取舍和编排而定型;对《礼》、《乐》则是修复起来的工作;对《春秋》是因旧史记而明垂教,是不作而作。经过这次整理,使六经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层面来为政治服务。

  3.学术观点

  孔子的天命观

  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天命观有进步意义。自西周时期始,天命论观点一直占统治地位,天是人格化了的神。到了孔子时代,虽然他也讲天命,但并没把天人格化,甚至在不少地方还表现出对天、对命的怀疑,他的仁学思想的提出,就是引导人们从对天国的崇尚转向求助于人的主观精神。孔子也讲“命”,但这种“命”是一种超然的神秘力量,它就存在于人世间,体现于国家兴亡、人事变革之中。这其实是用神秘的字眼去形容那种当时无法认识的客观规律。在当时天命论盛行的情况下,仁学对人的肯定,对理性的强调,无疑是对传统天命论作出了大胆挑战,也作了某些否定。尽管这种挑战是不自觉的,但仍有积极意义。

  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天命观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没有脱离宗教有神论的藩篱,把好人不得好报归之于天命,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归之于天命。另一方面孔子天命观中有新因素,认为天意是通过自然界的运行变化反映出来。孔子对天进行非人格化的改造,使其有可能超越殷周的天命观。在孔子的天命观中,天命主要不是指天主宰人类的生命寿夭、凶吉祸福、贫富贵贱,而是指天赋予人以某种东西。如“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当然,这也说明孔子尚未逃出天命的窠臼。

  孔子是改革家还是保守派

  长期以来,史学界大都认为孔子是保守派和复辟派。提出,孔子曾提出过正名的主张,这是为了复辟奴隶制。

  目前,史学界的观点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所谓正名,就是纠正政治上某些与名份不相符的现象,但他的矛头,只是对准贵族,或正发迹的某些高级官吏,而不是社会新兴力量,如子路等,他们出身下贱,可是他们从政当官,孔子认为是对的,就鼓励他们,而鲁国的大贵族则相反。

  更有人进而认为,春秋时代,旧的虽衰而不废,新的方兴而不占统治地位。当各国内因君权旁落、大夫至家臣势力膨胀而引起混乱时,一些国家各阶层的人士都希望恢复周礼的权威以抑制混乱。这时,礼受到广泛的重视,“克己复礼”的呼声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常打着先王的旗帜,是想增加权威性和号召力。但他对先王的思想并非无批判地继承,是有损有益,择善而从。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表明孔子认为无论哪个朝代,对待前一个朝代的制度,应该是有“损”有“益”。可知,孔子非复古,而是改革派。在经济、政治上,他提倡德政代替暴政,厚养民力,为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加强物质基础。他提倡贤人政治代替贵族政治,让新兴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所以,与其说孔子是一个保守派,不如说是一个改革派。但同时承认,孔子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孔子的仁学思想

  以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将孔子的仁褒扬为与近代人道主义相差无几。

  五四以来的文化激进主义者把儒学抨击为“吃人的礼教”。

  现代学者对孔子的仁学仍持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把仁作为哲学最高道德,具有合理性。首先孔子处在春秋时代,亲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大变革,目睹了人际关系的大动荡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他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把仁作为调整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有力武器,有重大的文明价值,是符合理性的正确选择。其次,对于“仁”的向往,绝非孔子个人的愿望和意志,是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的。仁者爱人,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感情,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统一、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的共同追求。仁以最高道德原则的形式出现,使人们领略到了这种协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再次,从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对仁的不同态度上,也可反映出仁对当时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折射出形成中华民族精神过程的共同心理倾向。

  仁学的局限性,就是处处表现出对周礼的崇敬,以周礼为追求的最高目标。仁学的提出,是为了克己复礼,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制,这实际上是逆历史潮流的。因此孔子所提倡的爱人思想,并不能推广到社会上为人人所享受,其人道思想在当时也未被人们普遍接受。此外,孔子的仁学思想还不能完全摆脱天命论的束缚。

  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孔子的仁体现了一定人道主义原则,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仁爱是以孝悌为基础的。孝悌为仁之本,体现了仁爱的人道原则,是与自然原则相容的。这既是自然的人道化,又是人道的自然化。但是孔子的仁并没有生成近代人道主义,却在程朱以后走向反人道,这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后儒对孔子“仁”的扭曲,而应该归因于仁和礼的紧密相联,正是礼阻碍了仁的人道原则。礼反映着宗法等级关系的制度和规范,爱变成有等差的。爱的等差压抑了泛众爱,爱人之仁就流于抽象和空泛。人道主义没有个性自由的地盘。

  4.插图说明

  孔子讲学图

  据说,孔子在办私学之初,在家里的一棵杏树下修建讲坛,成为孔子最初授学的地方。图为孔子在杏树下的讲坛上给弟子们讲学,又称为“杏坛礼乐”。

  5.参考资料目录

  《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

  张宗舜、李景明著:《孔子大传》,山东友谊出版社2003年版。

  金景芳:《孔子新传》,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姬仲鸣、周侃:《孔子》,上卷、下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林伟健:《复礼之心,博爱之举──评孔子的仁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刁品辉:《孔子的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非理性的宽容精神》,载《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2-3期。

  谭承耕:《试论孔子的改革思想》,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2期。

  马振铎:《孔子天命观新论》,载《齐鲁学刊》1991年第4期。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理念论与理想国

  难点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体如何看待唯物与唯心的哲学思想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拉图:柏拉图的政治活动、理念论与理想国、柏拉图学园。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柏拉图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及历史地位,说明了西方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对今天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民主政治改革等问题提供了精神来源和历史借鉴。内容涉及到古代雅典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内容简洁,时代感强,但其中的一些抽象概念探究起来难度较大。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图片、文字材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强学生对西方古典哲学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哲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主要介绍了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阿卡德米学园。它是西方中世纪时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存在了900多年。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柏拉图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建议教师采用学案教学法。让学生课前查阅这方面的相关资料,然后提出问题。问题一:奥运会上有一个竞赛项目──马拉松,这一项目是怎样产生的?问题二:展示插图“柏拉图学园遗址”,在图片上打上“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请学生根据课前所查的资料介绍柏拉图学园,之后教师概述柏拉图的一生,引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教材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古代雅典的历史环境为切入点,介绍柏拉图思想产生的环境,并提出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对柏拉图产生的影响,由此形成柏拉图自己的哲学思想,“哲学产生于时代”。

  (1)柏拉图的出身

  柏拉图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Aristokles),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他出生于雅典,出身希腊贵族家庭,父辈在政府中担任要职,母亲是梭伦的后代,从小受到完备的教育。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11年后回到雅典,创办了柏拉图学园。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及“后民主时代”。

  建议教师:制作一些古希腊文化的图片,配以文字解释,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古希腊文化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请概述一下柏拉图所处的时代。

  (2)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

  教师根据课前的布置,由学生介绍希腊的城邦及其衰落。教师补充有关雅典民主政体的资料: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约495—429年),是雅典民主政体最繁荣的时期。伯里克利被称为平民执政官,在他执政时期贵族会议失去了支配国家政事的地位,平民力量成为国家权力的主宰;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国家大事;500人议事会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十司令官是最重要的官员,是在公民大会上举手选出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陪审法庭人员是按部落用抽签方法选出的。但雅典城邦的广大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公民权利的,这样就有半数以上的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广大的妇女也处于无权地位;雅典城邦的官员只有少量津贴,十司令官是没有津贴的。这样一般公民很难当选,即使当选了也没有能力担任其职务,真正掌握实权的还是少数富有的奴隶主。因此雅典民主政治实际上是雅典奴隶主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建议教师:根据上述材料介绍希腊的城邦及雅典的民主政体,由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民主政体的认识,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当时的民主政体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3)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生于雅典,早年随父学雕刻,后专事伦理哲学探索。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主要思想有:认为天地万物,生存毁灭皆出于神意;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的生活,认识普遍的道德规范;倡导“知德合一”说,认为“美德即知识”,“作恶即无知”;主张苦行主义,是一种有节制的、并带绅士气味的道德标准,主要强调哲学家不应该成为“它”的奴隶。

  建议教师:从三个角度来学习此内容:由学生归纳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教师做补充;用多媒体展示几篇对话录文体的古希腊著作,让学生来概括并能够了解这一文体的特点;用多媒体展示“柏拉图游历过的地方”地图,讲解中让学生接受“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道理。

  第二目“理念论与理想国”

  教材概述了柏拉图的主要哲学观点:理念论: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想国:理想国的构成及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哲学王。柏拉图对理想国进行了实践,证明他的主要哲学思想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1)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教材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理念论的内容,即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构成。理性世界真实,感性世界虚幻。他认为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过程。教师可补充以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柏拉图的思想:他认为任何一种哲学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即理念论(可见世界是人们感官可以看见的世界,由实在物与它们的影子组成,可知世界是人们通过理智、理性可以认知的抽象世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智对可见世界实在物的抽象而认知的理念,第二部分是从前一部分得到的理念出发);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即:知识就是知觉;人是万物的尺度。

  建议教师:学生概括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观点,教师简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柏拉图的哲学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结论,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想国及其实践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护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护国者,而护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护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两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在叙拉古与阿启泰及僭主(僭主是指不通过选举而取得政权的独裁者)姻弟的理想国实践,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建议教师:首先提出“哲学王”的概念,由一名文科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讲解,再提出柏拉图理想国的构成问题;学生回答后再提出两个讨论问题:①理想国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天才设想,为什么这么说?教师在总结的时候要说明:历史是以史实为依据的,柏拉图在叙拉古的实践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②如何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教师在总结的时候还应说明: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史观。

  第三目“柏拉图学园”

  教材主要从学园的建立、学生的来源、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柏拉图学园,并对柏拉图的一生,即在西方文化科学领域里的历史地位,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1)柏拉图学园

  公元前387年,年届不惑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米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故而又被称为阿卡德米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而得名。创立学园后,他除了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之外,一直在学园里忙于研究、教学、著述和领导等工作。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80高龄去世。

  柏拉图教学思想的相关资料: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特别要说明的是,他提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①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等因素划分教学阶段,并建立了全面而又丰富的课程体系。如:3—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等等;②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以和谐发展和实际要求为主要教育思想,如以体操等体育项目来锻炼学生身体,以音乐来陶冶学生心灵,17—20岁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就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③在教学方法上,柏拉图反对采取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总结,最后解决问题。以问答为主要方法的启发式教学是其最主要的教学方法;④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⑤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⑥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后世教育家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建议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柏拉图学园。学生回答后,再一次提出其中的一个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并在研讨中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终身发展的观念。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整理出柏拉图学园相关的资料,形成资料片,供学生欣赏。

  (2)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柏拉图被誉为“在他那时代所有的人之中,他是最有智慧的、最正直的、最善良的人”。他的成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甚至于基督教教义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思想的了”,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柏拉图的主要著作:《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曼尼得斯篇》

  建议教师:将课本内容和补充材料相结合,讲解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及至整个世界古代文化中的历史地位。讲解后,把此问题留作学生的课后思考:能否归纳比较一下东方的孔子与西方的柏拉图在东西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采用学案教学法: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对本节学习的内容形成一定的识记和理解,并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关于柏拉图的政治活动一目的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希腊文化的伟大成就,然后由同学概述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教师在总结后,引出希腊的城邦及雅典的民主政体的问题,自己概述,然后由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民主政体的认识。多媒体展示“苏格拉底之死”绘画,由学生归纳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用多媒体展示几篇对话录文体的古希腊著作,让学生来概括并能够了解这一文体的特点;多媒体展示“柏拉图游历过的地方”地图,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道理。

  由一位学生代表讲解:伯罗奔尼撒战争。

  理念论与理想国一目的教学。首先提问,由学生概括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观点,用多媒体展示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有关材料,教师简单加以解释,引导学生得出柏拉图哲学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结论。多媒体展示“学思之窗”的内容,学生阅读,然后教师提出“哲学王”的概念,由一名文科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讲解,教师对此问题做一些材料补充,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用多媒体展示柏拉图理想国的解释材料,教师再提出柏拉图理想国的构成问题,学生回答后再提出两个讨论问题:①理想国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天才设想,为什么这么说?②如何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教师在总结中使学生能够接受并树立两个观点:唯物史观和辩证史观。

  由一位学生代表讲解:柏拉图的理想国与空想社会主义。

  柏拉图学园一目的教学。多媒体展示: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学园的集会及有关学园的资料。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柏拉图学园。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一次提出其中的一个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并在研讨中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终身发展的观念。多媒体展示名人对柏拉图评价的文字材料,教师以课本内容和补充材料相结合,讲解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及世界古代文化中的历史地位。讲解后,把此问题留作学生的课后思考:能否归纳比较一下东方的孔子与西方的柏拉图在东西文化及世界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由一位学生代表讲解:柏拉图学园及其体现出的治学思想。

  放映整理出的柏拉图学园相关的资料片,供学生欣赏。

  最后展示:学生的个性教案。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学习柏拉图的政治活动时,展示古希腊文化的伟大成就。

  资料片:希腊风光片

  图片一:伯罗奔尼撒战争画面

  图片二:雅典“500人议事会”

  图片三:苏格拉底图片

  通过资料片和三组图片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文化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对古希腊文化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案例二学习理念论与理想国时,展示一组图片资料。

  图片一:“学思之窗”的内容

  图片二:马克思关于物质概念论述的文字材料

  图片三:柏拉图理想国的解释文字材料

  通过“学思之窗”的内容和马克思的哲学观,以及理想国的相关解释材料,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去解决问题。

  案例三学习柏拉图学园时,展示柏拉图学园及制作的资料片。

  图片一:柏拉图学园

  图片二:柏拉图学园的集会

  图片三:“学思之窗”的内容

  资料片:柏拉图学园相关的资料片

  通过对柏拉图学园全景的展示,使学生充分了解柏拉图在学术上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他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的观点;通过柏拉图与孔子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同一性,各国人民共同缔造了世界的文明。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有人曾将柏拉图与孔子作比较。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能否在一个或几个侧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解题关键: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第一个集大成者。柏拉图的著作主要是对话集,以记录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言行为内容。其中有他老师的思想也有他自己的思想,据说《理想国》中的思想主要是柏拉图本人的思想。东方哲学思想的根源不能说完全来自孔子,但孔子的仁学思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东方人的思维方式。《论语》不是孔子本人的作品,主要是他的弟子记录他言行的对话集。其中,有孔子本人的思想也有他弟子的思想,但主要是他本人的思想。

  思路引领:比较包括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主张、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提示:相同:(1)时代大体相同,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流的地位。(2)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属于当时当地公认的优秀文化成果,大体上都是集哲学、政论、伦理、道德于一体的著作。(3)二者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是著名的教育家。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4)都影响了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同:(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柏拉图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

  解题关键:政治思想

  思路引领:理想国

  答案提示: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是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若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2.说明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地位。

  解题关键: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思路引领:柏拉图学园的职能和历史作用。

  答案提示: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培养出许多著名学者,推动了欧洲科学事业的发展。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阿卡德米。

  (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你认为这些话有道理吗?与同学议论一下。

  解题关键:把哲学家定义在高中生理解的范围内。

  思路引领:有一定道理。对几段话分别讨论:辩证看待哲学与治国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批驳。

  答案提示:主张哲学家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是正确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柏拉图主张“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可有两种观点:如果认同柏拉图对人类知识分层的观点,哲学家应该属于最高层次,那么题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唯物史观角度说,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如果哲学家成为王就没有了阶级斗争及利益的争夺,就现实而言是不可能的。

  2.探究活动

  解题关键:空想。

  思路引领:哲学王的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答案提示: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是从小到大一系列的培养过程,是哲学上的假设,是无法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柏拉图幻想中的哲学王统治,没有阶级斗争、利益纷争,就现实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3.阅读与思考

  以下是柏拉图《国家篇》中的片断:

  “那么,问题只在诗人身上了,我们要不要监督他们,迫使他们在他们的诗篇里体现好品格的形象,否则就不要他们在我们中间写什么诗篇了?我们要不要必须同样地监督其他的艺人,禁止他们不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里,还是在建筑或任何艺术作品里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精神?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判罚不让他在我们中间搞他们的艺术,否则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犹如牛羊咀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在他们灵魂中便铸成大团的邪恶了。”

  阅读上述内容后,对艺术的社会作用,你有何见解?

  解题关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思路引领:艺术反映社会现实,为社会服务。

  解题关键:艺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展示社会情感、解剖精神世界、传播各类知识;艺术又应该是政治的工具,应该为社会服务,它干预现实生活,评价善恶真伪、引导人生理想。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学习就是回忆

  《曼诺篇》为柏拉图的著作之一,主要讨论什么是德性及德性可否传授这两个问题。这一问题引申为如何才能获得一般的知识。柏拉图在这里提出了他的回忆说。灵魂是不朽的,见过天上地下的一切,只是在出生时受肉体玷污而遗忘。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就能回忆起来。因此,他提出了“学习就是回忆”这一著名的公式。

  “灵魂是不朽的,并多次降生,见到过这个世界及下界的一切事物,所以具有万物的知识。毫不奇怪,它当然能回忆起以前所知道的关于德性及其他事物的一切。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做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由此可见,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柏拉图《曼诺篇》,转引自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理念存在与回忆说

  《斐多篇》为柏拉图的著作之一,是苏格拉底临刑前在狱中所作的最后一次谈话,中心议题是论证灵魂不朽。为此,柏拉图搜集了许多证明手段,伦理的、神话的、辩证的、经验的等等。回忆说在这里也被当作是灵魂不朽的证明之一。结束谈话后,苏格拉底安宁平静地饮下了毒酒。

  “如果我们在出生以前获得这类知识,带着它一起出世,那么我们出生前及在出生之时就不仅知道相等、大、小,而且也知道所有这样的理念。因为我们现在的理论不仅仅涉及相等自身,而且也涉及美自身、善自身、正义、神圣,一句话,涉及所有在我们的辩证的问答进程中打上‘自身’标记的事物。因而我们必定也是在出生前就获得了所有这些事物的知识。”

  ──柏拉图《斐多篇》,转引自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页。

  保卫者的本性和生活方式

  《国家篇》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共分10卷,第1卷提出贯穿全书的两个问题,即什么是公正及公正是否优于不公正。第2卷至第7卷探讨了公正的性质与实现公正的途径。第8、9卷把公正和不公正作了比较。第10卷则是对第3卷中提出的对诗人禁令的补充规定。下面是柏拉图对保卫者本性和生活方式的描述。

  “现在让我们考虑,如果这确是他们的特性的话,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性是否就是这个样子:首先,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他们都不应有私有财产。其次,他们不应有不允许他人随意进入的住所和贮藏室、他们的食物应限于恰好满足训练有素、勇敢的战士的需要。每年从公民那里领取不多不少刚够一年花销的津贴费。他们像兵营中的战士一般群集而居。我们告诉他们神已给了他们金子和银,神圣的金银内在于他灵魂之中,所以不应再需要人世间流通的渣滓,不应为地上的杂质败坏神圣的本性,为了不被世俗的金银所玷污。在所有公民中,唯有他们去触摸、携带或佩戴金银,用它们喝酒是不合法的。如果这样生活,他们便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城邦。要是他们有私有的房子、土地、钱财,他们就会变成商人、农人而不再是卫士,会变成敌人、专制君主而不再是其他公民的同盟者。憎恨和被憎恨、阴谋和被算计,他们终生都生活在恐惧内敌胜于惧怕外敌的可怜处境之中,他们甚或会把自己及城邦驶入要触礁的航道。鉴于这些原因,让我们宣告这些就是我们给保卫者的住处及其他方面所立的法规,不应该吗?”

  ──柏拉图《国家篇》

  2.课文注释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宇宙论、知识论、国家说等都是建立在理念论上的,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基本思想大致有:

  (1)理念的概念。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定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存在)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柏拉图把这种一般概念称之为“理念”,这种“理念”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所有的理念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这样,在柏拉图那里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理念)与幻影世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对立。

  (2)理念和具体事物的关系。柏拉图提出,理念也是具体事物所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要想达到它,但永远不能达到,因为它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具体事物总是相对的、流逝的。他把理念看作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实在”,个别事物有生有灭,但理念则永存无息。柏拉图认为,各类事物都有其理念,他把事物的理念分为最低级、较高一级、更高级、最高级四个层次: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概念或范畴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和道德的理念是更高级的理念;在所有理念之上,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善是至高无尚的理念,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是超乎一切之上的,没有其他理念能与之相比。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真实的世界。又因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也是其他理念追求的目的,是宇宙最高的目的。这样,以善的理念为最高级的理念世界就形成为一个目的论的体系。柏拉图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

  (3)理念论在自然观方面的表现──宇宙生成说。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存在,具体事物则是不真实的。巨匠或造物主以理念世界为蓝图或模型,以善的理念为指导,将各种理念的模样加诸原始混沌的“物质”,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世界。巨匠塑造世界是为了要体现善,至善者必定要善,也必定希望一切都趋向善。柏拉图又认为,巨匠所塑造的世界不仅是至善至美的,而且是惟一的。地球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有规则地按一定的轨道运行。这个轨道也必须是最完善的几何图形,而圆形是最完善的图形,所以天体都按圆形的轨道运行。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说是理念在自然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它不仅是唯心主义的,而且充满了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4)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知识的对象,因为理念世界才是永恒不变的,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感情知觉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知觉也是相对的、易变的、不真实的,他称这种认识为所谓“意见”;只有认识到理念,或者说认识到事物“本身”,那才算是真正的认识。柏拉图所谓的理念实质上就是事物的一般概念,所以他所谓的知识也就是对一般概念的认识。在他看来,这种一般概念不能通过感觉认识到,而只有通过“心灵自身”,也就是通过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柏拉图把认识的对象分成了“两个世界”,相应地知识也分为两种:知性的(或理智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柏拉图把知识分为四个等级:理性是最高部分,其次是知性(或理智),再次是信念,最后是想像(或猜测)。其中每一种认识的真实性和明确性的程度都与它们的对策的真实性和明确性的程度相对应。柏拉图认识的四等级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理念论的基础上的,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学说有本质区别。但是,必须承认,这种理论在认识的发展史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柏拉图理念论的正确方面及其现实意义

  不容否认,柏拉图理念论触及到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矛盾,以及人类认识中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理性认识(概念)在把握事物本质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在人类认识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积极能动的主观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能动性能够极大地促进事物的发展,并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相对决定性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理论来创新,从理论创新到各种各样的创新中,具有其相对的正确性和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并将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柏拉图的认识论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无疑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柏拉图的教育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想国》和《法律篇》等著作中。其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把教育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在《理想国》等著作中,他精心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国家,并为这个理想国家的实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计划:公民子女从出生到3岁,由挑选过的女仆照顾,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负责进行教育。3岁到6岁,儿童被送到附设在神庙的儿童游戏场,由国家委派的女公民负责教育。6岁以后,男女儿童分别进入国立初级学校,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音乐知识,同时接受军事体育训练。这一阶段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情感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的、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17岁到20岁,为意志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部分完成初等教育的学生继续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进一步的军事体育训练,同时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即“四艺”)。这个阶段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身体强壮,意志坚定,能保护国家安全的卫士──军人。22岁到30岁,为理智教育阶段。按照柏拉图的设想,只有少数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接受这个阶段的教育。在这个阶段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理智,使之成为哲学家──即奴隶主国家的高级官吏。与此相联系,这个阶段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四艺”科目和哲学,之后,极少数天赋优异的学生继续学习,研究哲学,直到35岁,然后出任国家的重要官职。个别在哲学上有高深造诣的学生,则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接受各方面的考验,到50岁时,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关于统治者教育的观点、强迫义务教育的观点、国立等级教育制度以及职业教育的观点,对古希腊的教育实践发展和近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学术观点

  对柏拉图理想国的评价

  《理想国》是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政治哲学的著作,虽然柏拉图不是第一个乌托邦思想家,他的“理想国”也不是第一个乌托邦(在希腊之前几个世纪时,希伯来先知者就最早提出了乌托邦图样),但它却是第一部系统论述乌托邦思想的著作。

  对于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历来争论不休,见仁见智。正如R.M.Hare所指出的:“他(柏拉图)的主张比别的哲学创建者的主张都更大,但是他所建立的是什么呢?其答案完全看‘我们’是什么人而定”。(见赫尔:《西方思想家译丛──柏拉图》)也如斑布希劳所说的“有多少《理想国》的读者,就有多少《理想国》”。(见斑布希劳:《柏拉图的近代友人和敌人》)

  在众多的观点中,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斯巴达之父的国家”。认为“他企图重建古代部落形式的社会”。(见卡尔·巴柏:《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我国学者马振铎先生在他的一篇题为“柏拉图‘理想国’的氏族制特征及其哲学思想”一文中也指出“‘理想国’集中地反映了他(柏拉图)对腐朽的旧氏族制度,重新套在古希腊奴隶社会身上,这种‘理想’显然是反动的”。(见马振铎:《柏拉图“理想国的氏族特征及其哲学思想”》,《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二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

  龙莉在《论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理想》一文中,认为:“理想图”并不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也不是想返回氏族制度,而只是一种对未来的想像。他的目的是为了给危机四伏的现实社会建立一些创造幸福的标准。(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高瑞泉认为:西方人历来以继承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为自豪。《理想国》正表达了这种理想主义的信仰。进入21世纪,人们再读《理想国》,多半会对其理性的设计一笑置之。按照西方当代主流思潮的见解,人类历史的发展根本不是理性设计的结果;人类理性所为,不过是在不断试错中摸索而已。唯物主义自然将严厉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现代非理性主义者认为柏拉图的人格理论完全过时。在他们眼里,理性只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小部分,根本不能如柏拉图所要求的那样控制自己的非理性世界,后者要更强大、更深刻。所以在理性控制之下实现真善美统一的人格理想,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育家大多会批评柏拉图那种父母完全不管教育孩子的方案,女权主义会抨击柏拉图用分派和奖励的方式处理两性关系,诗人们更是会对柏拉图限制创造自由的做法怒火冲天。不过,现在我们还是乐意对《理想国》一读再读;即使在反乌托邦主义流行的今日西方,还在不断出版研究柏拉图的著述,这又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因也许人言人殊。在我看来,除了单纯学术的兴趣以外,我们至少会同意:人类永远需要对自己的生活世界保持清醒的理性反省;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谬误和曲折,不断向自己发问──你如何知道如此行事是正确的?实在太重要了。只要看全球现代化过程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危机,就可以帮助人们洞察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这些曾经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是多么需要反省和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仍然在走出洞穴、追赶理性的太阳的途中。

  4.插图说明

  苏格拉底之死:

  按照雅典法规,被判死罪的人,要在24小时内服毒自杀。图为苏格拉底喝下毒酒后从容谈话的情景。

  5.参考资料目录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英]A.E.泰勒著谢随知等译:《柏拉图──生平及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梅彦忠:“柏拉图理念论评议”,载《社科纵横》2001年第5期。

  高瑞泉:“走向理性的太阳──读柏拉图《理想国》”,载《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1期。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学术成就

  难点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庸之道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北方小驹,博学家,教师生涯。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及主要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和认识东方文化、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了思考。内容涉及到古希腊文化中哲学、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诸多学科,范围非常广。课本中的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学生都已经接触到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只是有个别的问题,如:中庸之道、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等问题,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图片、文字材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强学生对古代雅典文化的了解,特别是对东方文化的认识,为学生树立“继承与发展”的观点,同时避免当今的一些思想,如“对东方文化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影响。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主要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罗素等几位伟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亚里士多德用科学的方法为古希腊文化的成就作了精细的分析和扼要的总结,他的理论和著作在后来的欧洲文化中具有“法典”的权威,并一直有深刻的影响。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建议教师采用学案教学法,让学生课前查阅这方面的有关资料,课上展示插图“柏拉图的头像”、相关的地图和文字材料,然后提出问题。问题:古希腊大体在现在的哪个位置?请说出几个古希腊文化的成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点出课题:“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北方小驹”

  教材以斯塔吉拉少年为切入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少年生活及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柏拉图学园的学习和柏拉图对他的评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等问题,由此形成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思想。

  (1)斯塔吉拉少年

  亚里士多德并不是雅典当地人士,他出生于希腊色雷斯的小城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是一位颇受人敬重的御医(也算是一位科学家),这使他经常有机会出入于马其顿王宫,接触到了广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这时的希腊哲学、文艺以及一般文化都已发展到可以做总结的时代,这种背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建议教师:多媒体展示几位伟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及亚里士多德的头像插图。学生阅读和欣赏后,教师提出问题一: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哪里?他与柏拉图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二: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去阿卡德米学园?这个问题由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在总结中不必做出完整的答案,但一定要提出核心思想──“寻求智慧”。

  (2)柏拉图学园的头脑

  柏拉图61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来到了学园。在柏拉图学园进修的二十年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和超凡的才华,他的许多观点代表着他那个时代有教养、有阅历的人的流行见解。他并不盲从,正如柏拉图所说:“亚里士多德是学园的头脑”。他不赞成柏拉图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和关于财产与家庭的非正统的伦理学说,他认为家庭与社区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要求一切都要有科学的解释,放弃了柏拉图所主张的灵感说(这是当时大多数希腊人所深信的命运观);他认为感官未曾经历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识,柏拉图则认为不先存在于理性世界中的事物就不可能出现在自然界中。

  建议教师: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绘画、“资料回放”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概述亚里士多德对待知识、研究问题和做人的态度。学生回答后,教师在总结时要站在这三个角度并相应地补充材料举例说明,“求知的欲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由学生阅读“资料回放”的内容,教师引领学生从反的方面进一步探讨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评价

  ①列宁说: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性的批判就是对一般唯心主义本身的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唯心主义“在自然哲学里往往等于唯物主义”;②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但有些唯物主义因素,而且有些自发的朴素辩证法因素。他认识到普遍与特殊的统一,肯定了文艺的客观性,认为世界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③他认为人类活动不外三种形式:认识或观照,实践行动,创造。他把“认识或观照”看成是最高的,认为只有此种活动,人才能面对最高真理,才能享受到最高的幸福;④他认为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柏拉图则认为男女之间是平等的,在这方面他就不如他的老师那样崇高;⑤他在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终究是不彻底的,充满矛盾的,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⑥在某些问题上,他的思想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暴露出他的贵族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建议教师:首先介绍一些历史上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与学生共同研讨这个问题。在研讨中要处理好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问题,至于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评价,只需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可以了。

  第二目“博学家”

  教材简单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在阿塔尔尼亚的美好生活,提出了科学研究也需要物质条件,概述了他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文中插图“沉思中的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说明了他的求知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如哲学、逻辑、历史、政治、数学、物理、生物、医学等都做过精深的研究,在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他进行实地研究的结果,文章朴实精确,一如百科全书,因此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写了170本书,大部分都是一些演讲的笔记,其中只有47本书保存到今天,这些作品也是不完整的。其中主要的著作有:《诗学》(是第一篇美学论文,主张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看待美学);《修词学》(与《诗学》有部分相同的内容,是一部有科学体系的美学方面的思想专著);《形而上学》(主要阐述了艺术与科学、形式与材料、美学的客观基础等问题);《物理学》(主要阐述了艺术与自然,艺术与形式等主要内容);《伦理学》(主要阐述了艺术的创造性、艺术与认识、艺术家的修养等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中关于伦理学的论文有三篇,《尼各马科伦理学》是其中的第三篇。

  建议教师:多媒体展示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学思之窗”的内容和插图“沉思中的亚里士多德”。教师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学生回答后教师需要说明:历史是以史实为依据的,由此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讨论内容中两个三段论正确与否。教师在总结时强调,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师生共同观赏插图“沉思中的亚里士多德”,教师留下课后思考问题一: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学习?

  第三目“教师生涯”

  教材主要从学园的建立,对学园的介绍,学生的来源,教学方法,亚里士多德的评价等几个问题,一方面展现了吕克昂学园的繁盛,另一方面也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职业教师生涯。

  (1)宫廷教师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请亚里士多德作为他13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亚里士多德一直担任这个职位直到亚历山大16岁,在那一年腓力二世宣布亚历山大成年,并在其缺位时摄政。从公元前334至324年这十年之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巴比伦、波斯、萨马尔干、大夏和旁遮普,也改变了希腊的世界。亚历山大是一个热情冲动而又野心勃勃充满征服欲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却是一个稳重、平和、严谨而又善于思考的人,究竟老师对学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两个伟大人物的接触似乎是毫无结果的,两个人仿佛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城邦时代,一个是帝国时代。但师生之间的感情还是一直存在的。

  建议教师:简介亚历山大及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后提出问题: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在总结的时候指出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的师生关系即可,重点放在现在的师生关系上,不必得出结论,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

  (2)吕克昂学园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立了吕克昂学园(Lyceum“光明之神”)。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及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这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士多德现存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每天上午给高级班学生讲授科学技术,下午对一般听众发表常识性的讲演。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称亚里士多德为“散步的哲学家”;而以他为核心形成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建立吕克昂学园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总计约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还命令部下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送到吕克昂学园。

  建议教师:多媒体播放自制的吕克昂学园资料片及绘画“鼓励争论”。教师提出问题一:柏拉图建立的学园叫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二:对比柏拉图学园与吕克昂学园。教师不必提出对比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讨论这一问题。教师在总结的时候需要强调,以亚里士多德为核心形成的逍遥学派及其学术成就,几乎全部是在吕克昂学园完成的。

  (3)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误会,中间往往能够得到成功并受人赞赏。在他的许多著作里,如《诗学》中也反映了这种思想,下面是他对美德和情感的论述:美德须求适中,情感须求适度。中国的中庸之道以孔子为最先代表。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要保持事物的质和常态不变,侧重于对现实社会政治的观察和实践,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在于谈论天命和心情,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及在“周礼”规范之内的社会制度。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实质在于对矛盾论的认同感,即矛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就是用矛盾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建议教师: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一:中国也有人提出“中庸之道”,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谁?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二: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出第三个问题:对比一下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中庸之道”的观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提出第四个问题:试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根据学生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教师做概括总结,留下课后思考问题二:阐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世界文化的同一性。

  (4)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①早期欧洲文艺领域里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都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作为其学派产生的祖先。因为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思想界产生了长久的深刻影响;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系统的,他的讨论也是分门别类的,因此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他的作品是批判的和发展的,正像他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正是这种精神,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如果说柏拉图创造并奠定了西欧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那么亚里士多德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基础,从而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⑤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其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⑥他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时时体现出这一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建议教师: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涉及到许多观点问题,为了避免引起学生思想混乱,教师最好先阐述正确的观点,然后再提出问题: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教师在总结中,引领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人物,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最好采用学案教学法:让学生课前广泛的搜集和整理有关本课的资料,形成学案。教师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关于“北方小驹”一目的教学。

  (1)教师首先展示马克思、恩格斯等几位伟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和插图“亚里士多德的头像”,增强学生对亚里士多德历史地位的认识。在学生阅读和欣赏后教师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哪里?他与柏拉图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去阿卡德米学园?让学生了解斯塔吉拉少年的求学之路。

  (2)教师展示一组图片:绘画“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资料回放”的文字材料,提出问题:概述亚里士多德对待知识、研究问题和做人的态度。教师在总结时要站在这三个角度,并补充我国古代与此相近的历史资料(从熟悉的知识到学习新知识),说明求知的欲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学生阅读“资料回放”的内容后,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3)教师介绍一些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与学生共同研讨。在研讨中解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问题。

  (4)由一位学生讲解: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探索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博学家一目的教学。

  (1)教师展示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学思之窗”的内容和插图“沉思中的亚里士多德”,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内容中两个三段论。师生共同观赏插图“沉思中的亚里士多德”,教师留下课后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学习?

  (2)由一位学生讲解:什么是逻辑学?三段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生涯一目的教学。

  (1)教师介绍亚历山大及其建立的帝国,然后提出问题: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讨论重点放在现在的师生关系上,不必得出结论,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

  (2)教师播放吕克昂学园资料片及绘画“鼓励争论”,提出问题一:柏拉图建立的学园叫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二:对比柏拉图学园与吕克昂学园。教师在总结的时候需要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及以亚里士多德为核心形成的“逍遥学派”。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后,提出问题一:中国也有人提出“中庸之道”,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谁?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提出问题二: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提出问题三:对比一下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中庸之道”的观点。提出问题四:试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根据学生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教师做概括总结,留下课后思考问题二:阐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世界文化的同一性。

  (4)教师阐述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教师在总结中,引领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人物。

  (5)由一名学生阅读:就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写成的一篇小短文。

  最后展示:学生的个性教案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学习北方小驹一目时,展示一组文字材料和图片。

  文字资料一:几位伟人的评价

  图片一:“亚里士多德的头像”

  图片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文字资料二:“资料回放”

  通过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直观的认识,并正确看待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案例二学习博学家一目时,展示一组文字资料和图片

  文字资料一: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

  文字资料二:“学思之窗”的内容

  图片:“沉思中的亚里士多德”

  通过展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亚里士多德的伟大成就,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代雅典文化的认识,形成对东西方文化同一性的认同感。

  案例三学习教师生涯一目时,展示资料片、图片和文字资料。

  资料片:“吕克昂学园”

  图片:“鼓励争论”

  文字资料:“学思之窗”

  通过资料片的播放和展示的图片、文字资料,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学会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种类举例:

  例一: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大前提)

  柏拉图是人(小前提)

  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结论)

  例二:

  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大前提)

  希腊人是人。(小前提)

  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结论)

  上述逻辑判断,你认为正确与否?

  例一题解:

  解题关键: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思路引领:逻辑学“四概念”

  答案提示:这个三段论犯了“四概念”错误。第一个人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人是非集合概念,即大前提和小前提间没有中间项。

  例二题解:

  解题关键: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思路引领:逻辑学的原则

  答案提示:因为:大前提是否定的,小前提是肯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

  2.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

  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庸。

  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

  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孔子

  请参考本书孔子一课中有关“中庸”的论述,试着比较中西方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解题关键:哲学思考相对与“度”

  思路引领:亚里士多德有哲学思考,孔子没有;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相对的,孔子认为要有度

  答案提示: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而孔子更多是从圣人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列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解题关键:研究领域,讲学著书,中庸之道

  思路引领:从各个角度提炼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答案提示:在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学习,从师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研究遍及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领域,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作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兴建讲习所──“吕克昂”学园。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2.以史实说明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解题关键: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与突破,哲学、生物、物理、逻辑、教育、伦理学等方面的贡献。

  思路引领:接近唯物主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三段论,“吕克昂”学园,中庸之道。

  答案提示:

  (1)亚里士多德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

  (2)哲学领域,亚里士多德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13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3)生物学领域,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4)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5)在逻辑学上,他的成就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6)兴建起自己的讲习所,被称为“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在此讲学著书。

  (7)提出了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略

  2.阅读与思考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你对以上三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解题关键: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三个论断,首先要准确把握几个关键词“求知”、“理性”和“天生的政治”,这是他关于人的本质论断的精髓所在;其次,要看到亚里士多德思想对柏拉图思想的超越和历史局限性。

  思路引领:三个论断侧重点各有不同、代表的内容也略有差异,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性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概括,达到了古希腊人学思想发展的顶峰。但由于忽视劳动实践,理性和社会性还缺乏必要的统一,人的本质还没有真正地揭示。

  答案提示: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可以归结为两点:理性认知和社会性。前两个命题着眼于人的理性认知层面,第一个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侧重于人的感性,而“人是理性的动物”则倾向于人的理性,二者以此相互区别;它们又相互关联:认知包括理性,比理性更宽泛,理性是认知中最根本的东西,二者构成认识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第三个命题“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强调个人对社会整体的依存性。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所作的认知、思维辨析和社会政治观的论断,可以说达到了古希腊“人学”思想发展的顶峰。如果说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辟了哲学意义上的人的自我认识的道路,那么,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这一命题,则进一步把人自我认识的层次,由一般的道德哲学领域进一步推进到现实的社会历史领域。

  当然,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由于亚里士多德在理性与劳动的关系上偏重理性,忽视手脑结合的劳动实践,在他那里,理性和社会性还缺乏必要的统一基础,人的本质还不能得以真正揭示。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使二者在人的劳动实践基础上得以有机统一。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关于三段论

  三段论作为一种演绎法,一种证明推理,为亚里士多德所推崇备至,在亚氏看来,三段论是一种近乎万能的推理形式。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可以借助于这一推理形式来探求,只要前提真实并遵循其规则,则结论是必然的。关于三段论的规则,亚氏在《工具论·前分析篇》第一卷中作了较为清晰的表述:

  (1)“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

  (2)“每一个论证都是通过三个名词,并且不多于三个名词来进行的。”

  (3)“在所有的三段论中,前提之一必须是肯定的,不然,形成一个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它并不论说到所提出来的主词,或者原来的见解被认为是预定的。”

  (4)“在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须有一个全称命题,并且只有在所有的前提都是全称的时候,才能证明一个全称的陈述,而一个特称的陈述则从两个全称前提或仅仅一个全称前提就得到证明了,故如果结论是全称的,则两个前提也必然是全称的,但尽管两个前提都是全称的,而结论并不全称也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前分析篇》

  美好的生活和善良的行为即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共有3部伦理学著作,其中《尼各马科伦理学》是最具权威的一部,传说为悼念其早逝的儿子尼各马库斯而题名。全书共分10卷,第1卷论述至善与幸福;第2至5卷讨论伦理德性;第6卷讨论理智德性;以后各卷分别论述了公正的价值问题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想。

  “善于至善的意义,几乎多数意见是一致的。因为无论是有教养的人还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幸福,并且把‘美好生活’和‘善良行为’就当作幸福。但关于幸福是什么,则众说纷纭。普通人的看法和有智慧人们的看法大不一样。普通人认为幸福乃是某种清楚可见的事情,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有些人说某一事情是幸福,另一些人则有另一种说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经常有不同的说法。当其生病的时候,他认为健康是幸福;当他贫困时,他认为财富是幸福。那些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十分敬仰那些有着他们所想不到的意见的人。有些哲学家认为,在这些众多的善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善自身,它是这一切善之为善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从中道角度看“以中产阶级组成的政权最为稳定、优秀”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政治学著作。全书共分8卷,第1卷论证了城邦奴隶制的合理性以及重农轻商的思想;第2卷评论柏拉图的理想城邦和发生在希腊的各种政体;3、4两卷论述了公民理论及其政体的种类,第5卷分析了政变与革命的原因;第6卷讲述了关于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建立;第7、8卷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及教育思想。下面的引文是以中道的思想论述以中产阶级组成的政权最为稳定、优秀。

  “所有的城邦都有三个部分,有一些人极其富有,有一些人特别贫困,第三部分则居于两者之间。大家都同意,适度和中道乃是至善。显然,拥有中等财产的乃是一切幸运人中最幸运的。他们是最讲道理的,而过度美丽,过度强壮,门第过高,财产过多的人,以及与此相反,过度贫穷,过度软弱,出身太卑贱的人,则很难听从道理。……城邦应尽可能由平等相同的人组成;他们绝大多数人属于那些中产者。这样的话,由我们所说以自然要素所构成的城邦,必然是一个具有最好政体的城邦。在城邦中,他们是最稳定的公民,因为他们不会像穷人那样贪图邻里的财物,别人也不会垂涎他们的家产,就像穷人贪图富人的财产那样。他们既不会谋算别人,别人也不会谋算他们,他们平安地度过一生。所以福库利德斯(Phokulides)在祈祷时说得好:“那些处于中间的东西是最美好的,但愿中道存在于我们的城邦吧。”

  “所以,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由中产人士组成的,在这样的城邦,立宪政体得到良好的发挥。在这里,中产者比其他两种人数量要多、力量要大,或者至少比其中任何一种要强,如果这样,中产者的介入就会改变平衡,并防止两个极端的任何一个占上风。公民们拥有适度而充裕的财产,乃是城邦最大的幸运,因为凡是一些人太富,一些人又一无所有的地方,要么就产生出极端的平民政体,要么就产生出纯粹的寡头政体;僣主政治就是从这两个极端中产生的,或者从平民政体中产生,或者从寡头政体中产生,但不会从中间或类似的政体中产生。当我们以后说到城邦的演变时,再来说明这其中的原因。所以,很显然,中间的就是最好的: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免于派别斗争,在中等阶层人数多的地方,派别斗争和纠纷就可能最少,同样的理由,较大的城邦比较小的城邦更少于派别之争,因为在较大的城邦里,中等的人数量多;相反,在较小的城邦,所有的人很容易被分为两种:几乎差不多都是富人和穷人,中等人没有存在余地。平民政体要比寡头政体稳定更为持久(因为与寡头政体相比较,在平民政体中,中等人士数量更大,更受人尊重),如果没有中等阶级,穷人就会在数量上大大地占据优势,麻烦就会产生,城邦很快就会毁灭。有这样的证据清楚表明,那些最优秀的立法者都是中等公民,梭伦就是一位中等公民(这在他的诗文中说得很清楚),卢库尔格斯(Iukourgos)并非出身于王族,卡隆达斯(Kharondas)以及几乎所有的其他立法者都是中等公民。”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课文注释

  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他的研究涉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特别是在思维领域,亚氏在前人(主要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的吸收,他根据当时科学和日常思维提供的资料创立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形式逻辑。在亚氏建立的逻辑体系中,三段论思想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亚氏逻辑的核心部分。在其逻辑学专著《工具论·前分析篇》中全面讨论了三段论问题,另外,《工具论》中的《后分析篇》、《辩谬篇》、《论辩篇》等也部分地论述了三段论的有关问题。亚氏三段论的创立对传统逻辑学的发展影响巨大,直到今天,逻辑学教科书中有关对三段论的论述都仍然是以亚氏三段论为基础而修正、补充、完善起来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三段论必须有两个前提、三个词项,他认为如果这“三个词项彼此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即最后的词项包含在中间词项之内就像一个整体一样,或是被排斥其外,就像离开了这个整体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端词就必然凭借一种完整的三段论而发生了关系”。这就是说三段论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而它们又是由三个词项即中项、大项、小项构成的,并通过中项的作用来制约大、小项的关系。

  亚氏三段论包括两种:证明的三段论和辩证的三段论。前者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前提真实,形式正确有效。这种三段论的结论必然是真实的,它可以运用到我们对事物的论证上去。后者则是与人辩证、争论时可以运用的一种推理。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科学。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以思辨为特征的逻辑思想,亚氏所建立的逻辑学体系是一种典型的以三段论为核心的演绎逻辑体系。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亚氏对逻辑学产生的巨大贡献和亚氏逻辑对后世传统逻辑发展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作为于2000多年前产生的逻辑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如亚氏的逻辑理论明显地表现出“重演绎轻归纳”的思想倾向;把三段论推理看成是一种万能的推理形式,无限夸大,试图以三段论来说明一切;三段论学说本身不完善,有些问题仅仅被提出而没有得到解决,而有些问题根本没能涉及,等等。

  亚里士多德生物学的主要成就

  亚里士多德生长于医学之家,自然应该对生物学颇感兴趣,而且他的著作说明这是他的主要兴趣之一。就数学科学而言,他基本熟悉当时的数学知识(尽管他表现出某些严重的误解);但是据我们所知,他没有独特的数学发现。而就生物学而言,无论我们考虑他的观察能力,他对别人观察的事实所作的说明,还是他的理论讨论,他都远远走在他所处时代的前面;他的确是古代最伟大的生物学家,受到了达尔文的高度评价。

  亚里士多德提到大约500种不同的动物,这对于当时的认识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但是他的参考资料却具有不等的价值。许多参考资料仅仅是粗略的暗示;许多仅仅是道听途说或民间传说的重复(常常在表达方面有保留)。但是也有许多参考资料表明了个人密切观察所具有的准确性和详细性,他可能从他父亲那里学会了解剖技术,他似乎解剖了大约50种不同的动物。他也许从未解剖一个人体,但可能解剖过人胎。对他不能直接认识的东西,他就尽可能地从牧人,猎手,捕鸟者,药商,特别是从爱琴海的渔夫那里获得他需要的情况。他提到的考察地主要是他自己非常熟悉的两个地方:马其顿和色雷斯,以及特罗德及其邻近岛屿。他很少考察他度过一些时光的其他地区,雅典和哈尔基斯的附近。

  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察使后来的研究者大为敬佩。例如,他认识到鲸类动物的哺乳类特点,这一事实直到16世纪才得到重视。他区别了软骨鱼和硬骨鱼,并且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它们。他细心地描述了小鸡胚体的发展,发觉在鸡蛋生下的第4天,鸡心像蛋白中的一滴血液,跳动着和运动着,宛如充满了生命。他出色地描述了反刍动物胃室的四壁。他察觉到头足纲动物交配的显著特点,而这直到19世纪才被发现。他对鱼蛙和龟的描述极为详细,并且被后人的观察证实。他对蜂的习性(尽管不是对其结构)有绝妙的描述。他对哺乳动物的脉管系统描述得很好,尽管包含一些至今不可思议的特点。

  ──W.D.罗斯著王路译:《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4—126页。

  3.学术观点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重要命题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是他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生活两个视角对人的哲学的把握。只有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命题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亚里士多德在人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这一命题集中体现和概括了古希腊爱智慧的传统。把求知看作是人的本性,把从事理智活动看作是生活的基本内容,把从事理智活动,进行哲学思辨看作是幸福的完满体现和人生的理想归宿,这是亚里士多德为爱智慧的古希腊人提供的宝贵精神财富。求知、爱智深深地植根于人的本性,内化为人的自觉意志。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的学思旨趣,追求知识被看作最高尚的活动,成为知识分子是一个理想的人生抉择,知识分子一直很受人尊敬,这应该说与古希腊所确立的学思旨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渊源。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爱因斯坦的“科学就是为科学而存在的”以及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等命题的提出,都可以在此找到渊源。并且也正是这一传统,承载、滋养了西方后来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命题强调人超越于动物的精神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和智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重要标志,他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对每一事物是本己的东西,自然就是最强大、最使其快乐的东西。对人来说这就是合于理智的生命。如若人以理智为主宰,那么,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在手与智力的关系上,亚里士多德关心的是人的智慧的指导和规约作用。在人的语言与智力的关系上,他则侧重于人的智慧的表现形式。事实上,二者都是人的智慧形成的重要环节。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总之,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正是这两者决定了“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政治动物”这一命题素朴地猜测到人的社会属性。“人是政治动物”这一人们熟知的命题,侧重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对人进行考察。这里的“政治”主要是指城邦国家和社会共同体。这个命题表明,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只有结合在城邦和国家之中,人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充分体现自己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家庭、城邦和国家之中。从时序上看,国家起源于家庭,因为先有建立在夫妻和主奴关系基础上的家庭,进而由家庭结合成村社,最后,再由不同的村社结合成国家。但是,从实质上看,国家并非家庭和村社的机械组合,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发展他的能力,实现自己。这就好比人的一只手,只有当它与活的身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起到它的作用,作出诸如抓、提、拉、推、拽等动作。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城邦是根本,是整体,政治是最高的东西,政治权利是最优越的权利。社会生活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国家、城邦,就不成其为人,他不是一只禽兽,就是一个神灵。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观的缺陷在于,他没有充分重视和发挥手脑结合的劳动实践,而这恰恰是理性和社会性得以产生和统一的基础,是人的真正本质。亚里士多德的人的本质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一个古老的思想渊源。

  4.插图说明

  《雅典学院》

  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雅典学院》是拉斐尔的代表作。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大胆想像,将古希腊不同时期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安排在同一座宽阔的大厅中,体现了壁画艺术不同于架上绘画的多维时空性。画面以大哲学家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还有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欧几里德等,他们正在热烈辩论和探讨学问。柏拉图被描绘成睿智豁达、博学深邃的老哲学家,画面洋溢着浓厚的学术与辩论气氛,唱出了人类智慧与理想的赞歌。画家塑造了众多大学问家的典型形象,揭示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与精神面貌。画家摒弃了中世纪壁画千人一面、呆板僵化的形象,用个性化形象来取代。壁画规模庞大,丰富和谐,画中两个拱门正适合了大厅的拱形顶,透视学的运用扩大了壁画的空间感。《雅典学院》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表现了崇高的理想和文艺复兴艺术积极向上的精神。

  5.参考资料目录

  W.D.罗斯著王路译:《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载《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杨爱群:“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思想”,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