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o博客添加分类标签:毛泽东的辩证法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52:59

毛泽东的辩证法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文化

100 - 哲学与心理学 2011-01-10 13:05:57 阅读0 评论0   字号: 订阅

《老子》(又称《道德经》)和《庄子》是先秦诸子中的两部奇书。各以其玄妙、深邃的思想及独具一格的文风给予后世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以巨大的、历久不衰的影响。两书都有积极的思想,也都有消极的思想。毛泽东读《老子》和《庄子》,达到了烂熟于胸的地步;书中的精彩段落和名句,可以信手拈来,并加以引申发挥。为我们树立了阅读和理解《老子》、《庄子》的典范。
  喜读古书的少年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阅读面就很宽,但又有重点。《老子》和《庄子》这两部书,毛泽东早在那时就读过了。
  据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893-1949)》,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上学时,“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课上……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萧瑜)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这“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中,当然包括属于子部的《老子》和《庄子》。
  这样说是有根据的。据毛泽东的同学萧瑜的回忆,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萧瑜徒步游历了湖南5个县。在去宁乡途中,曾拜访过一位姓刘的前清翰林。这位刘老先生问他们读过哪些古书,毛回答读过《十三经》(包括《诗》、《书》、《易》、《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榖梁传》、《左传》),还读过《老子》、《庄子》。
  读《老子》:撷取精髓 广为征引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即老聃,姓李,名耳。有著作《老子》。篇幅不长,5000多字。老子在哲学思想上的独特之处,或者说首创和功绩在于,在天地万物之外,另外假设了一个“道”,这个“道”无声、无形;独立存在,又周行天地万物之中;生于天地万物之先,并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用“道”说明宇宙万物的变化,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玄远的观点,给后代学者和思想家留下了无穷想象、思索、探讨、争论的余地。老子认识到事物都有正反对立的两面,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并且对立的两方面是可以转化的。他不满当时的政治,对统治者多有抨击之词,说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类比较激烈的话。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提倡愚民政策:“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认为只要让民众吃饱肚子就行了,无须让他们学习知识。并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主张倒退,不赞成社会文明进步,提倡无知无欲及与世无争,等等,这些都是他的消极思想。
  钱基博在《中国文学史》一书中谈到了《老子》的独特文风:“文章安雅,语约而有馀于意,其味黯然而长。”是说《老子》语言特别简约,而寓意很深。
  毛泽东读《老子》,很注意吸取书中的思想精华,并在写作时引用书中的精彩观点和辨证法思想。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毛泽东引用的老子的一句话,见《老子》七十四章。译成白话便是:民众不怕死,为何拿死来恐吓他们?这句话后面还有一段,大意是说,人的死亡,是由“天道”掌管的,代替专管杀人的“天道”去杀人,就像代替木匠去砍木头,很少有不伤手的。联系上下文再来读毛泽东引的老子的一句话,可以看出,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民众不怕死,你拿死来恐吓他们,是徒劳的;二是说,你一定要拿死来恐吓他们,只会适得其反,就像不是木匠的人代替木匠砍木头,是要伤手的,是要受惩罚的。由于在关键之处引用了老子的精辟语句,文章便显得更雄辩,更有气势。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写道:“总之,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2000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
毛泽东引用的老子的这句话见《老子》五十八章。这句话连同前后文是这样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笔者试译为白话文:“政治宽松,人民就淳朴;政治苛察,人民就狡狯。灾祸啊,幸福就倚傍着它;幸福啊,灾祸就藏伏在它里面。谁能知道这种转化的终了(是祸还是福)?实在说不准。正的又转变为邪,善的又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已经好久了。”
  老子认识到了祸福、正邪、善恶等对立的两方可以互相转化,但对如何探究转化的条件和根据,以及如何预测这些转化,似乎感到迷茫。毛泽东引用《老子》这一章的话,用的是雕琢璞玉的方法,即没有全文征引,而是撷取出了其中的精髓。精髓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句。此句是《老子》一书中的许多闪光点之一。

  读《庄子》:领悟思想 活学活用

  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有著作《庄子》。部头不算很大,有10多万字。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天道”的观念和“无为”的思想。杨柳桥在《庄子译诂》一书中说,“庄子把‘天道’发展为‘天倪’或‘天钧(均)’说,并且把老子的‘无为’的下半截‘而无不为’予以抛除,这就和老子的本旨大不相同了”。庄子的“天倪”或“天钧(均)”说,是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相对主义。他看到了事物的变动不居,却忽视了它的稳定性和差别性。他提倡“安时处顺”、“安之若命”,即安于时运、听从命运安排的思想,倡导宿命论、虚无主义和出世哲学。这种思想,说好一点是旷达,说不好一点就是颓废。对后世的影响,也有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胡适说:“古代的‘命定主义’,说得最痛切的,莫如庄子。……庄子把天道看作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后来庄子这种学说的影响,养成一种乐天安命的思想,牢不可破。在社会上,好的效果,便是一种达观主义;不好的效果,便是懒惰不肯进取的心理。造成的人才,好的便是陶渊明、苏东坡;不好的便是刘伶一类达观的废物了。”
  庄子为文汪洋恣肆,其想象力之丰富,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少有其比。《庄子》一书,“寓真于诞,寓实于玄”,通篇以说寓言、讲故事的形式,阐发玄深的哲学思想。看似海阔天空,不着边际,荒诞玄远,其实思想脉络是很清楚的。
  毛泽东对《庄子》一书有很透彻的研究。与人交谈,或撰写文章时,可以随时娴熟地征引书中的有关段落,借庄子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为谈话助兴,为文章增色。
  据1932年受共产国际委派来中国,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李德在《中国纪事》一书中回忆,当有人第一次提出,红军的主力是否应突破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封锁这个问题时,毛泽东用一句“毫不相干的话”回答说:“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不熟悉中国古代典籍的李德以为这段话出自《老子》,其实见于《庄子·养生主》。这段话的大意是:好的庖人一年要换一次刀,因为他用刀割肉;一般的庖人一个月就要换一次刀,因为他用刀斩骨头;我的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杀的牛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刃还像刚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李德以为,毛泽东背诵的庄子的这段话跟红军的主力是否应突破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封锁这个问题毫不相干。实际上不是不相干,而是他听不懂庄子的这段话,更领悟不了毛泽东背诵庄子这段话的用意。庄子讲了三种庖人:好的、差的、优秀的。好的庖人用刀割肉,不致太伤刀;差的庖人用刀斩骨头,很伤刀;优秀的庖人看准牛的骨节,从骨节的空隙处下刀,就不伤刀。毛泽东引用这番话,似乎是想说明:庖丁解牛,要懂得牛的解剖学;军事指挥员指挥打仗,要懂得战略、战术,要了解敌我形势,知己知彼。李德听不出毛泽东的弦外之音。
  据埃德加·斯诺回忆,1965年1月9日晚,毛泽东邀请来访的斯诺共进饭餐。他们交谈了大约4个小时。谈话涉及的范围很广,可说是“天南海北”,“海阔天空”。斯诺问:“你在中国进行一场革命时,你也革了外国‘中国学’的命,现在有了毛学和中国学种种学派。不久前我出席过一个会议,教授们争议你对马克思主义是否作出了首创性贡献。会议结束之际,我问一位教授,如果能表明毛从未宣称自己有过任何创造性贡献,那么这对他们的争论有没有影响?那位教授不耐烦地回答,‘没有,真的,那完全是另一个问题。’”毛笑了起来,说,2000多年以前,庄子写了一篇关于老子的著作(《庄子》),于是涌起百家思想学派,争论《庄子》的意义。毛泽东以谈论庄子,巧妙地回答了斯诺的问题。毛泽东所说庄子身后各家“争论《庄子》的意义”,可能是指后世注释《庄子》的很多,往往各持一端,争执不下。据《世说新语》一书,至晋代向秀注释《庄子》时,注家已多达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没有一家真正弄清了《庄子》一书旨趣的系统。毛泽东以上谈论庄子的话,或许是想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是否作出了首创性贡献这类问题,还是留待后人去争论吧。
  1965年秋,毛泽东作《念奴娇·鸟儿问答》,开头两句写道:“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这首词,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说的是,北方不毛之地以北,有一片茫茫大海,那里有一条大鱼。还有一只大鹏,它的翅膀有如天边的云,展翅飞翔时,卷起的旋风冲至高空九万里以上。小鷃雀嘲笑它说:我向上飞,几丈高就下来了,在草丛间飞来飞去,也算飞得很可以的了。你还要飞到哪里去呢?庄子这则寓言的本意是想抹杀事物的差别。毛泽东改造了这则寓言,赋予其新意,将大鹏比作中国共产党人,将鷃雀比作他所要嘲笑和批判的对象。
  虽然《老子》和《庄子》文字艰深,思想深邃,但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只要有钻研精神,舍得花力气,借助近年出版的比较好的注释本,还是可以读懂这两部书的。

毛泽东辩证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它来源三个方面,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理论;革命实践和生活的朴素辩证法;《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辩证法。毛泽东在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之前,就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了解。又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毛泽东是以中国革命实践作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作文化背景来学习、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应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来消化、规范、吸纳实践辩证法和传统辩证法。所以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又蕴藏了丰富的实践辩证法,还鲜明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从而建构起三位一体的富有特色的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本文着重论述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辩证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它来源三个方面,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理论;革命实践和生活的朴素辩证法;《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辩证法。毛泽东在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之前,就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了解。又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毛泽东是以中国革命实践作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作文化背景来学习、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应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来消化、规范、吸纳实践辩证法和传统辩证法。所以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又蕴藏了丰富的实践辩证法,还鲜明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从而建构起三位一体的富有特色的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本文着重论述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很爱读《老子》的书,在他的《讲堂录》中记录大量的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摘录。建国后,毛泽东还经常读《老子》的书,并关注哲学界对《老子》的研究。毛泽东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即相反相成的矛盾统一论、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转化论和柔弱胜强的发展规律论。

  一、相反相成的矛盾统一论

  毛泽东在他的辩证法的代表作《矛盾论》一开始就指出:“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毛泽东在这里指出了这种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实事也是这样,中国最早提出矛盾概念的是《易经》。它用八卦形式推测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老子积前人的思想资料和他本人对社会实践的观察,提出了诸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损益、刚柔、强弱、福祸、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雌雄、轻重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老子》通过这些客观存在的对立现象,提出矛盾的普遍性,认识到这些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即所谓:“反者道之动”。正是这些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才推动了道,推动了万事万物生生灭灭运动变化。老子提出的矛盾动力论,显然比前人更进了一步。

  《老子》还提出了对立双方的互相依赖、互有同一性的思想。《老子》指出: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准确地说明了矛盾双方对立的统一,一方以另一方为存在条件。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他在《矛盾论》中直接采用“相反相成”这一命题来说明矛盾的本质属性。他说:“‘相反相承’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 ‘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相互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起来,获得了同一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他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普遍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  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何以会动呢?因为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否绝对对立呢?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

  应该承认,老子的“矛盾”思想对毛泽东是有很大影响的,毛泽东论证的矛盾的普遍性,实际上是对老子“反者道之动”命题的展开。他在《矛盾论》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毛泽东还列举了很多例子,说明矛盾的普遍存在;如数学中的正和负,微分和积分;力学中的作用和反作用;物理学中的阳电和阳电;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负等矛盾着的现象。在这里,毛泽东这些思想主要来自马列主义辩证法,但他的论证和阐述明显带有老子辩证法的印记。

  老子研究了矛盾的同一性问题,为我们留下极为可贵的思想遗产。毛泽东继承并发挥了老子哲学思想,他说:“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存在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谓祸。没有顺利,无所谓困难;没有困难,也无所谓顺利。”他还说:“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毛泽东这段关于同一性的论述与老子的叙述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老子》强调对立面的转化,是把矛盾转化与矛盾对立面区别开来的,比较倾向把对立面转化的原因归到矛盾的同一性、互相渗透性。毛泽东也很重视转化,用很多篇幅讲这个问题,他明确地把转化归结为同一性的一种表现,而且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表现。这与老子思想基本一样,只是更明确更强调这种思想罢了。这一思想主要来自老子,因为马列辩证法都没有把转化归结为同一性。

但是毛泽东又发展了老子哲学。第一、毛泽东根据列宁的思想提出了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这对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极为重要的;而老子倾向于强调同一性的无条件性、绝对性。老子的矛盾观偏重于同一性,而毛泽东则偏重于斗争性。第二、毛泽东具体论证了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发展的,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矛盾动力论理论体系:1、区分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提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相互结合,决定事物的生命,推动事物的发展;3、提出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本质。这是老子哲学所望尘莫及的。第三,老子哲学只是提出命题,缺乏科学实践的基础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毛泽东的矛盾辩证法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二、“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转化论

  毛泽东的《矛盾论》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是对老子辩证法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老子》不但反复说明事物的矛盾双方存在着互相对立、互相依赖的关系,并指出矛盾双方总是向着对立面的地位转化而去。《老子》书中举出“物壮则老”、“正复为奇,善复为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曲则全,枉同直,洼则盈,敝则新,多则得,少则惑 ”等例证,说明了强弱、祸福、曲直、洼盈等对立的事物现象,都向它的对立面转化。老子发现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是一个规律的现象,并揭示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原因,事物为什么会向对立面转化呢?老子回答:“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事物发展到极端(大),就会远离它的本质,向它的反面转化去。矛盾着的事物之所以向对立面转化,是因为对立双方互相作用的结果,各自走到相反的地位上去,这是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

  老子对辩证法达到如此认识程度,对毛泽东影响是极深的。他把老子对立面转化的思想吸收过来,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年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

  在实际斗争中,毛泽东经常运用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辩证思想指导工作。在他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指出:要改变敌我强弱力量的对比,使之发生于我有利的变化,要实行必要的战略退却,暂时放弃一些土地和城池。他引用了《老子》第36章中关于“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的策略来加以说明。他说:“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就是赚钱生意。”毛泽东运用生活中通俗的事例来说明这一道理:如做生意,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不丧失货物,又何得到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睡眠和休息虽然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

  毛泽东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不是简单重复“老子”哲学思想,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其表现如下:

  第一、在老子那里,向对立面转化是个普遍的现象,但老子认为这个规律性现象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就必然走向消极的宿命论和循环论。既然祸福、好坏、强弱、美丑是不可避免的,要向对立面转化,我们何必为某种目标而争呢?用不着主体奋斗,安于现状,听天由命,这是老子思想的消极因素。毛泽东吸收其合理成分,摒弃其哲学中消极的宿命论,挖掘出矛盾转化中“推陈出新”的思想内涵,他说“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毛泽东对老子思想的这一改造的意义在于说明:只有把矛盾转化归结为事物前进发展的必然环节,这种转化观才是辩证法的。因为辩证法是承认事物发展变化必须通过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当然这种转化不是对立双方无休止地转过来又转过去,而是代表新生事物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矛盾的一方最终会消灭与其对立的另一方,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第二、老子认为对立在面转化是没有条件的。老子把转化看作不是人所能决定的。这种离开条件讲转化,就会滑到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庄子的相对主义就是从老子开的这个口子滑过去的。毛泽东认为对立面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具备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就发生一定的矛盾,而且这种或这些矛盾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否则一切都不可能。”鸡蛋转化成小鸡必须要有一定的温度;资本主义转化成社会主义,需要无产阶级领导人民进行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实践主体的任务就是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去创造一定的条件,使矛盾运动朝着有利于自己的目标转化。

  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命题,虽然提出矛盾作用促使向对立面转化,但并未具体研究对立面转化的原因,而毛泽东找出事物转化的原因,他认为对立的两个事物所以互相转化,是因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他举了被统治的无产阶级与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地位的转化,战争与和平的转化,鸡蛋向鸡的转化,都是因为具有同一性才能转化。“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生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在此,毛泽东从同一性中找矛盾转化的根据,这不仅对老子辩证法的重大发展,也是对马列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和丰富。

  三、“柔弱胜刚强”的发展规律论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这个命题包含了以弱胜强的战略发展观和“以柔克刚”的战术策略观。老子说:“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最深刻最聪明的人才懂得柔弱胜刚强。老子举了例子说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为什么“柔弱”能胜刚强呢?因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是辩证法思想。老子从人类和草木生存现象中,归纳出一条普遍原理:成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但有生命力,因为最终会强大起来,是“处上”的。“弱者道之用”,符合“道”的弱者就会战胜强者。接近死亡的东西是坚强的,但失去生命力,而实际上是脆弱的,是“处下”的。在这里,柔弱与坚强,“生之徒”与“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起作用。坚强的东西,生机正逐渐失去,所以居于下降地位;柔弱的东西,正在生长发展,所以居于上升的地位。这是老子对生命发展的深刻认识,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矛盾斗争发展过程和结果的一种规律性总结,是一种世界观、战略观。同时也表明老子在社会生活中,处理矛盾斗争的一种策略的考虑:对待强大的敌人,不要硬碰硬,而要采取“以柔克刚”。老子以水为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天以易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是最柔弱的,但柔弱的水可以穿凿岩石,能够在最坚强的东西里穿来穿去,滴水穿石,天长日久,水可以冲垮拦阻它的河库堤坝。这是老子举出的柔弱胜刚强的最典型的例子。

  老子并不是说任何的柔弱、任何时候都能胜“坚强”的,他以“生之徒”与“死之徒”以水穿越坚硬石壁为例,只是这个弱者是符合规律,有生命力的,就是符合“道”。新生儿是有生命力的所以战胜了老朽的“死之徒”。水的力量在于它无争而顺着自然规律,从高处往低处流,柔弱的水才能穿越障碍,形成奔腾之势。如果水要争向高处流,违背了了规律(道),这个柔弱的水就不会有任何力量。老子认为只要符合“道”的合规律的弱小力量,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战胜刚强。同时,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是有过程的。弱水穿石要有个漫长的过程,没有韧性和坚持精神是不可能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老子》的这些思想对毛泽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毛泽东的《讲堂录》写道:“《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胜)”。老子的这一思想对毛泽东一生都是起作用的。毛泽东在领导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长期是在弱势一方,但他坚信,代表人民利益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能够胜利的。因此,柔弱胜刚强就成了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遵循的政治哲学原则。

  毛泽东与老子的不同在于:老子的柔弱胜刚强不是通过矛盾斗争实现的,而是通过矛盾的消解,弱势一方的忍让、“守柔曰强”不争而胜。他认为水的力量,并不是因为它争,而是因为他顺势而下,合乎道,做了利于万物生长的善事。因此“万物莫之能胜”。老子主张忍,主张自然而然,不作主观努力。毛泽东扬弃了老子哲学这一消极思想,主张即使弱方是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也必须经过各种形式的斗争,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他坚持斗争哲学,他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才取得人民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

  总之,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为武器,对老子哲学思想采取批判、改造和继承、发扬的立场,吸收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并根据实践的需要,发展了老子哲学思想。可以说毛泽东的辩证法是以实践为基础,把中国传统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毛泽东辩证法最鲜明的特色。(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