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vial发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选修)》 教师教学用书 第二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04:10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引言首先概述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一)指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背景。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发展封建经济和巩固封建的地主阶级统治,进行变法。(二)通过阐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得出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三)指出了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在列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之后,提出了具体的学习建议,建议同学们把商鞅变法放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认识、理解。
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河北正定中学 马增书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法家思想的特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
探究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分析史料
问题探究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
“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分析史料
问题探究
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秦穆公称霸西戎;秦献公改革;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和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情境再现
自主探究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改革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改革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社会变化的新气象,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变革。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秦孝公发愤图强,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迅速强盛起来。建议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注意启发学生联系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本课引言由战国形势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侯争霸,插图反映了战国时期这一社会形势。建议教师以文字内容和插图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学生结合问题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教材从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全方位阐释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和变法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同时,也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各诸侯国为了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1)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教材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阐述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农业生产的发展。教材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和农田施肥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的发展。
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建议教师结合史料讲清铁器的使用历史。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期,铁器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相关的史料,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然后,请学生回答:铁器和木器、石器以及青铜工具相比有什么优点?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牛耕技术,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当时,在人的姓名上把牛和耕一起使用,说明牛耕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十分普遍且十分重要。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国语·晋语》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也证实了春秋时代存在牛耕的事实。
建议教师总结: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私田的大量开垦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水利灌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史料,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也可以请学生结合初中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哪些?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什么重要作用?
手工业的发展。教材从冶铸、纺织、制漆等方面说明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
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请同学阅读【历史纵横】爰金的插图和文字,加深对于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认识。
(2)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教材重点阐述了封建生产关系出现的原因,以及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通过改革发展封建经济的愿望。
铁器的应用,牛耕的普及,加之水利、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使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3)上层建筑的改革
教材重点讲述了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一些杰出的政治家,顺应时代潮流,推行变法,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用中央集权制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专政。
建议教师结合教材,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上层建筑的改革是历史的必然?然后,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4)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
教材分析了改革变法和战争的关系,进而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战国时期,群雄角逐,战争频繁。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5)法家学说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当时,诸侯割据,不可能推行封建文化专制,各持一说的“士人”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广泛搜集法家的相关材料,设置问题:为什么法家学说在战国时期,备受推崇,并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武器?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探讨,得出结论。
第二目  “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稳定和巩固统治;并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教材阐述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改革和变法的相关内容。这些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1)春秋时期的改革
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等诸侯国通过赋税制度改革,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井田制难于维持。很多地方出现了“公田不治”、“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等井田荒芜的情况。齐国也出现了“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的情况(大意是由于不想耕种公田,杂草长得非常旺盛)。为了扩大税源,增加收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辅佐,进行改革。管仲首先从经济入手,实行“井田畴均”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在政治和军事上,推行政军合一的“国野分治”制度。管仲改革,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赋税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战国时期的变法
教材阐述了战国变法的历史背景以及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成为一种强大的阶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变革。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奴隶制经济基础崩溃。同时,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增强在激烈兼并中的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魏国通过变法,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请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加深对于李悝变法的认识。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比较大。楚国吴起的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楚国在兼并战争中屡屡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吴起变法的有关史料,让学生阅读,加深对吴起变法的认识。
第三目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秦穆公时,秦国步入了强国的行列。秦献公改革为商鞅变法创造了条件。秦孝公时,秦国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秦孝公抓住机遇,重用商鞅进行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运动。
教材重点讲述了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1)秦穆公称霸西戎。秦国地处西陲,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称之为“夷狄之邦”。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遭晋军袭击,大败。转而向西发展,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秦国从此步入了强国的行列。但是,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献公改革。秦献公时进行的改革为商鞅变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主探究学习。
(3)秦国的历史机遇。教材重点阐述了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改革的历史背景。秦自开国,就实行带有军事屯田性质的田制,宗法制度也不严格,各国人才在秦国都能得到重用。建议教师结合课本,提出问题:公元前4世纪,秦国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秦孝公个人在秦国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然后请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1)利用多媒体出示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材料,设置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在新的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封建阶级关系是如何产生的?请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2)利用【历史纵横】爰金插图和文字材料,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了解爰金为我们提供的各种信息。(3)利用【学思之窗】的内容,请学生首先阅读,然后完成其中的问题。活动过程参见问题解答部分。
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建议教师针对教材内容:(1)设计问题:结合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赋税改革的相关内容,谈谈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是如何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2)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表格,填充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的有关内容。比较这两次变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在教学中,建议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有关秦穆公、秦献公和秦孝公的素材,设置问题(问题参见教材分析),然后,让学生利用史料,针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资料。
资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材料一  1990年,考古学家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发现一柄西周时期的铜柄铁器,经鉴定确认为人工冶铁制品。这就把我国用铁历史提前到了公元前的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材料二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的话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夷、斤,试诸壤土”。在这里,美金指的是青铜,恶金指的是铁,说明齐国已经用铁制造农具。春秋中叶齐灵公时的《叔夷钟》铭中有“造戜徒四千”的记载,“戜”,当是“铁”字的初文。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春秋时代的铁制工具出土数量毕竟很少,这表明当时铁制工具的使用还很不普遍。
材料三  恩格斯说:“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所有这些,都是逐渐实现的;最初的铁往往比青铜软,所以石器只是慢慢地消失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9页
案例二  在学习“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图片:
图片:管仲、李悝和吴起像。
通过介绍管仲、李悝和吴起的生平、事迹,加深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认识。
案例三  在介绍“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一个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的秦国,能够虎视中原,最后吞并“连横”的六国,一统天下。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制度创新──“商鞅变法”。秦国在公元前4世纪,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秦国当政者抓住了机遇,任用商鞅,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进行了改革。经过变法,秦国迅速强盛起来,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依然饶有兴味。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你想一想,当时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与战胜又有什么关系?
解题关键: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变法改革为什么有利于战胜对方?
思路引领:联系兵家和法家思想,了解该思想和“战胜强立”的关系;从变法改革的目的和内容回答。
答案提示: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胜对方,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奖励军功。法家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法家思想直接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活动。而兵家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是在战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进步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指导社会变革的进程。
各诸侯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发展封建的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
【学思之窗】
据说商鞅到秦国辅佐秦孝公实行变法时,身边就带着这部《法经》。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解题关键:《法经》对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路引领:结合《法经》的内容考虑。
答案提示:商鞅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李悝的法家思想。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制订了《法经》。《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有利于维护新生的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防范和镇压民众的反抗。《法经》对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有指导作用。商鞅以法家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秦国进行的变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 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
思路引领: 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
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
解题关键: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改革变法有哪些?
思路引领: 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有哪些?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有哪些?
答案提示: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已经开始。著名的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较大。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二)学习延伸

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
河北正定中学 马增书 刘英琴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秦国唱主角的新人
卫鞅的成长历程;初涉政坛;秦国政坛上的主角
商鞅变法和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关系
探究杰出人物对社会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情境再现
问题探究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发展紧紧连在一起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材料分析
自主探究
“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要指导思想。商鞅“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制,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情境再现
问题探究
商鞅“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
商鞅变法的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王充在《论衡·书解》中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即商鞅变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变法改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建议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注意和已经学过的知识相联系,构建知识结构。建议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材料,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引言由《史记》书影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介绍了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关于商鞅变法的评述。结合引言所设置的问题,适当补充形象直观的影视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商鞅一生的主要经历:成长的历程、初涉政坛,怀才不遇、投奔秦国,主持变法。
(1)成长的历程
商鞅从小喜好刑名之学,后来遍学儒、墨、道、兵、阴阳各派学说。受李悝和吴起的影响很大。商鞅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有个人的因素、家庭因素,此外,还受社会时代大潮的影响。建议教师结合相关的史料,设置问题: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参与分析,适当启发。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商鞅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战国初期最先崛起的魏国。公元前365年左右,商鞅来到魏国,在相国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之际,向魏惠王举荐商鞅,魏惠王未予理睬。魏惠王和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失之交臂。后来,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强大。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
教材从商鞅向秦孝公献策,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以法家理论为指导,推行变法;商鞅变法,功勋卓著三个方面阐述了商鞅在秦国政坛的经历。建议课前,请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查询“《商君书》”、和“《汉书·艺文志》”,整理相关史料,增加对商鞅变法的感性认识。
秦孝公征求“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三次求见秦孝公。前两次求见时,他故意大谈儒家的“王道”治国理论,秦孝公对他所言不感兴趣,“时时睡,弗听”;第三、四次他见孝公时,说出自己治理国家的真正主张,“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说公以霸道”。商鞅的治国理论引起了秦孝公浓厚的兴趣,君臣投机,“语数日不厌”。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请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谈谈秦孝公为什么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反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改革是具有开拓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改革中必然会碰到各种阻力。
商鞅在变法之前同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变法即将付诸实施之际,遭到甘龙、杜挚等旧贵族的反对,他们认为“知(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双方展开论战,商鞅批驳道:“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作礼,不肖者拘焉。”又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为了保证变法的顺利执行,商鞅通过“南门徙木”取信于民。在变法的实施过程中,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等人唆使太子犯法,阻挠变法的执行。商鞅秉公执法,对二人分别治以劓刑(割鼻)和黥刑(脸上刺字)。此外,还处死了反对新法的旧贵族700多人,从而确保了新法的实施。《战国策》对此事的评论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法不阿贵,这是秦国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的重要原因。
商鞅变法在秦国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商鞅本人也因为变法上的功勋,晋爵加封。
建议教师总结: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理论;宗旨是富国强兵;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各个方面。
第二目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商鞅变法中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1)废井田、开阡陌
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举措是“废井田、开阡陌”。《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的灌溉渠道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建议教师介绍书中“奖励耕织”的插图,加深学生对于“废井田、开阡陌”知识的认识。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还招徕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3)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度量衡的统一的意义: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利用《商鞅铜方升》插图,加深对商鞅统一度量衡的认识。
第三目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进而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教材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奖励军功、加强集权”的内容: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所谓私斗,并不是指一般人打架,而是指“邑斗”。“邑”是指一般的城镇,被奴隶主所占有。奴隶主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产,经常发生争斗。新法规定不准私斗,目的在于削弱奴隶主的势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由于推崇战功,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被动落后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结束了秦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被动局面,提高了秦国的地位。秦国还用武力逐步占有了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巴蜀地区和盛产牛马的西北地区,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奠定了秦统一的物质基础。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分之高低。该规定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的怨恨。《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3)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还增加了连坐法。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连坐。
(4)普遍推行县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凡三十一县” (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
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5)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建议请学生阅读教材,全面理解该措施。得出结论:商鞅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然而,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此外,商鞅还改革了旧的社会风俗。请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
建议教师请学生制作表格,填充商鞅变法中关于“奖励军功、加强集权”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第一目“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建议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有关商鞅的材料,包括文字、影像和图片等。请学生编写话剧《商鞅》。建议教师可以和同学一起表演。话剧编写要求:第一,要突出商鞅成长的历程;第二,话剧中要体现商鞅的创新精神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第二目“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相关的资料,结合材料和教材,设置问题:1.为什么“为田开阡陌封疆”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2.“重农轻商”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第三目“奖励军功、加强集权”。课前建议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素材,然后精心设计情景,由师、生分别扮演奴隶主贵族守旧派和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派。然后,模拟展开宫廷辩论。双方各抒己见,由此加深对变法内容和评价的认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两幅图片。
图片1: 商鞅像。
介绍商鞅的生平、事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导入:据说,有位领导人在观看话剧《商鞅变法》时,为剧情所动,潸然泪下。他为什么会对这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改革如此动情?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商鞅变法。
图片2:《商君书》书影。
展示《商君书》书影。《商君书》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思想理论和主要措施,是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商鞅变法的重要资料。
案例二  在学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展示图片和资料。
图片:奖励耕织图、商鞅方升图。
介绍奖励耕织图和商鞅方升图,加深对于商鞅变法相关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三  在介绍“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时,可以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展示图片,进行教学。
图片: 秦国武士复原图、商鞅戟图。
通过介绍秦国武士复原图、商鞅戟图,加深对商鞅变法关于“奖励军功”措施的认识。
资料:二十等爵制。
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是行军功爵。二十等爵制,是商鞅变法时开始产生的,经过发展完善到秦朝时最后确立。军功是赐爵的根本条件,对象是军官和士兵,条件是斩敌首多少。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秦国战胜六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秦朝的二十等爵制,是与秦的官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爵位大小与官职大小是统一的,爵位高的容易做高官,作高官的容易受高爵。但官和爵不是一回事,爵的地位实际比官高,它本身不是一种权利分配制度。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禹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
解题关键:霸王之道顺应了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思路引领:什么是帝王之道和霸王之道?他们和兼并战争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案提示: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尧、舜、禹的帝王之道即儒家的治国理论,要求当政者以礼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形势要求。因此,孝公对王道不感兴趣。而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要求当政者“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这种思想适应了战国时兼并战争的需要,有利于孝公的称霸大业,所以,孝公不仅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而且法家思想还成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商鞅变法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考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变法围绕“富国强兵”这一宗旨展开。
思路引领: 商鞅变法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多个领域。
答案提示: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措施有: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管理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2.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解题关键:比较商鞅变法和其他变法,得出商鞅变法的特点。
思路引领:考虑商鞅变法的内容有什么特点?影响如何?
答案提示: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
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治理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二)学习延伸

3.富国强兵的秦国  河北省石家庄第十九中学 赵阳 葛东源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商鞅之死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
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问题探究
分析资料
勇于改革
与时俱进
富国强兵的秦国
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经济上根本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从此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
分析资料
问题探究
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变法的历史局限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问题探究
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
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之死,富国强兵的秦国和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为变法献出生命,但“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这段历史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了解,深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总是不约而同地把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议教师以图片与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观察本图片,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中李白的诗,感受“秦王扫六合”的气势,你认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 “商鞅之死”
教材从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和反扑;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下令捕拿商鞅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商鞅之死的原因和经过。
(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和破坏
商鞅变法对于沉寂的秦国社会不啻于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高官厚禄、富贵荣华一如风卷残云而去。主持变法的商鞅成为王族贵戚的眼中钉。贵族保守势力伺机制造事端,向商鞅发难。他们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新法,并在各种场合批评攻击商鞅的所作所为。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就严惩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贵族,在渭水河畔镇压了七百多个破坏变法的旧贵族,并将另外一批不满变法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从此,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没人再公开对抗。
(2)商鞅之死
商鞅在秦国二十余年,屡建奇功,声名卓著,但时刻为守旧势力所嫉恨,遭受攻击,他们在暗中等待反扑时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身边以前遭到商鞅惩罚的亲信向惠文王进谗言:“大臣权势太重则国家危险,左右太亲近就会使自家性命危险。秦国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不谈大王之法,商君反为王,大王变成了臣子。”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闻讯出逃,一日,他到一旅馆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必须验明身份,否则他就要受罚,最终拒绝了商鞅的投宿要求。商鞅走投无路,被迫在封邑起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国都咸阳示众。一代雄才就这样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新法未废。商鞅变法兢兢业业二十余年,深入人心,妇幼皆知。虽然商鞅个人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在他死后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什伍户籍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守旧势力为什么强烈抵制和抗拒商鞅变法?是如何抵制和破坏变法的?导致商鞅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也请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加深对“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认识。之后,还可以由学生根据本目内容和其他相关知识自编自导自演有关“商鞅之死”的话剧片段,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目  “富国强兵的秦国”
商鞅变法是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革命,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教材从经济、政治、军事几方面阐释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经济上: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
秦处西戎,地旷人稀。开垦荒地是秦国发展农业生产的特点,商鞅采取措施奖励垦荒;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接着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增强军事力量,实现强兵目标打下了基础。教学时,注意给学生讲清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变化的作用。
(2)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开始
商鞅变法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建议引导学生回忆变法政治方面的具体内容,师生共同做出评价。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正式建立起来,通过县的政权制度,全国政权、兵权逐渐集中到朝廷,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强化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强化了封建集权力量。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商鞅针对当时兼并战争频繁的特点,颁布了奖励农功的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晋升与斩敌首级,军功大小成正比。此法的实行,大长秦国杀敌立功之风。并严禁私斗,凡私斗者,按其情节轻重予以严厉的处罚,从而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达到强兵目的,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从此,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建议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观看教材中的图片,《战国时的秦国虎符》。以此为情境,请学生思考,图片提供了怎样的历史消息?调兵虎符国君和将领各持一半的目的是什么?秦军骁勇善战的原因是什么?秦国这一时期兼并战争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意义如何?由此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结论。
本目最后请学生阅读【资料回放】和教材相关知识,概括总结商鞅变法对秦以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成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商鞅变法使秦国出现了“移风易俗,民以富强,百姓乐用”的新面貌,对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讨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还可以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之后,提出自己尚不明确的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有关秦军作战的情况,可以利用影视资料为学生再现当时历史,重点渲染秦军的骁勇善战,使学生认识到商鞅变法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第三目  “变法的历史局限”
商鞅变法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前进,但也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以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一定程度上加重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和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等几个方面介绍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1)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商鞅制定的刑法非常严苛,如百姓违犯法律规定,在路边倒垃圾,就要被砍去双手,如盗窃牛马者要处以死刑。商鞅推行的法律体现了轻罪重罚的思想,迫使人们遵守规矩,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史书记载,商鞅一次在渭水边处决了七百多人,渭水为之变赤。
(2)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连坐法”的推行以及轻罪重罚,征收户赋,劳役沉重与“燔诗书”等法令一起,对全国城乡人民布下了一张严密的监察网。
(3)变法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二十等爵制明确规定按爵位高低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时,对此目不必展开。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商鞅变法有何历史局限性?学生阅读本目内容作答。
最后,请学生认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分组讨论并解答其中的问题,教师总结,给商鞅变法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作为本课学习内容的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商鞅之死”一目的教学。为培养学生勇于变革、与时俱进的意识,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例如,秦国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开始变法的?商鞅变法怎样剥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和既得利益?然后进入本课学习。贵族保守势力是怎样抵制和破坏变法的?商鞅是怎样针锋相对进行斗争的?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回答。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同时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商鞅的什么精神?我们应当怎样学习商鞅?由学生各抒己见。
“富国强兵的秦国”一目,教材出示【资料回放】、两幅历史图片、【历史纵横】,展示了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富兵强的史实。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材料,让学生思考分析这些材料,并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如【资料回放】提供了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使秦国国力增强,一跃而成为当时先进国家的信息。两幅历史图片可由学生说出其提供的历史信息,教师要特别指出,秦国虎符国君和将领各持一半的目的是国君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在学生学习【历史纵横】之前,可播放秦军骁勇善战的音像资料,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秦军骁勇善战的原因是什么?秦军骁勇善战的历史作用怎样?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完成本目教学。
“变法的历史局限”一目,教师可结合【学思之窗】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商鞅变法有何历史局限性?怎样看待这些历史局限性?如何一分为二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让学生在探究这些问题时,对商鞅变法完成完整的、科学的认识。此项认识,可作为本课的小结。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商鞅之死”这一目时,教师可以这样总结:
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剧。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
改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商鞅尽管已经逝去,但他给我们后继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改革,与时俱进;要想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像商鞅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于光辉的改革事业;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案例二  在学习“富国强兵的秦国”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由学生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分组讨论,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加以评价。
案例三  在介绍变法的历史局限性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我这里有段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请大家评判一下。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总结)司马迁的观点不对,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依据他的个性天赋,而应当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但商鞅变法处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不可避免带有一定局限性。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想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法律严酷,深入人心。说明了封建集权的强化。
思路引领:连坐法的影响。
答案提示:商鞅新法,深入人心,妇幼皆知。但连坐法体现了轻罪重罚的思想。强化了封建集权的力量。
【学思之窗】
你对此有何看法?
解题关键: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性。
思路引领:三种观点过分批评商鞅变法。
答案提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秦的暴政。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虽然对后来的秦朝有消极影响,但更要看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改革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思路引领: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
答案提示: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解题关键: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思路引领:历史局限性的表现。
答案提示: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二)学习延伸

第二单元 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一)商鞅其人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二)孝公求贤与商鞅入秦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闲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闲,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醜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史记》卷五《秦本纪》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三)秦朝廷内部关于变法问题的论争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四)商鞅变法概况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东地渡洛。十四年,初为赋。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
──《史记》卷五《秦本纪》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
(五)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六)商鞅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七)商鞅受封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八)当时人对商鞅变法的批评以及商鞅的自我辩护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严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九)商鞅之死以及死因的不同说法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秦策一》
(十)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2.课文注释
平王东迁
西周幽王统治期间(公元前781~前771年),天灾频繁,地震与旱灾纷至沓来,造成了可怕的饥馑,迫使民众四处流亡。同时,西北诸游牧部族的侵袭,也更加严重。这时,幽王反而任用虢石父等奸佞,加重对民众的盘剥,并且宠爱褒姒,随意破坏嫡长子继承制度,废黜申后与太子宜臼。这就激化了各种矛盾,申后之父申侯遂联合犬戎,于公元前771年攻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王朝就此灭亡。骊山之乱后,申、鲁、许等诸侯共立太子宜臼,是为周平王。鉴于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一带)已因战乱而残破不堪,周平王决定迁都,在鲁、郑、晋、秦等诸侯的武装护卫下,公元前770年,周王室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平王东迁”。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大国展开争霸,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东周时期。
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农具逐渐推广使用。形成了有翻土垦荒的犁(代替了耒耜的翻土工具)、,铲土、耘苗、松碎表土的铲,除草、间苗的锄,平地、起肥用的耙,开沟、做垄的锸,收割谷物的镰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农具系列,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使用和逐步推广是耕作技术的巨大进步。在此之前,人们用耒耜翻掘耕地,或一人操作,足踏下部短横木,一踏一掘;或两人合作,一人掘土,一人以绳索牵拉,都因人力有限,工作效率很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一方面不断改进耒耜的形制,一方面发现可用畜力替代人力牵拉农具。这样,犁逐渐代替了耒耜,牛耕逐渐代替了人耕。牛耕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解放了劳动人手,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应该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不少还只是在木工具上镶铁刃,由铁刃农具到全铁农具还需相当的发展过程。这时的铁农具由于冶炼技术水平所限,多为白口铁,铁中的碳以极脆硬的碳化铁形式存在,农具易断裂。后来,随着铸铁柔化技术的出现,白口铁可退火处理成韧性铸铁,农具强度逐渐提高。当然,韧性、耐磨性更好的灰口铁,则要到汉代才出现。
世卿世禄
这是中国西周时期趋于成熟的重要职官制度。它体现了当时宗法制条件下选官用人的基本特征,即各级贵族凭借自己的世族有利地位,出任各类官职,参与执政,并且世世代代享有各种特权,把持拥有等秩有差的禄位。在当时,这种亲贵合一的制度对于调节统治集团的内部利益,稳定西周王朝的统治秩序,曾起过组织上的保证作用。进入春秋战国之后,随着社会变革的全方位发生,世卿世禄制度逐渐走向没落,最终为选贤任能、奖励军功的做法所取代。
选贤任能
战国时期,一方面是世卿世禄制度的日趋衰微,另方面是国家机构的组织迅速扩大,专业分工日益具体,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在这种背景之下,选官用人上也就出现种种新的气象,其基本特色为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大致而言,战国官吏选拔的途径主要有五条:一是从侍从的郎官中选拔,如李斯先是当吕不韦的舍人,后经吕不韦推荐为郎,由于出色的才干而获秦王的重任,逐步提升为大臣。二是根据军功选拔,各国所起用的指挥作战的将领,许多是通过立军功而得以拔擢的,所以韩非子说“猛将必发于卒伍”。三是中央政府各部门主官以及地方政府长官,在一定范围内享有选拔任用下级属官的权力。四是通过荐举任官,在职官员直接向国君荐举贤能之士。五是通过上书或游说以取官,如苏秦、张仪、范雎等布衣而为卿相,实开后世布衣将相之局面。
俸禄制
战国时代,各国君主对于任职官吏的报酬,一般都不再采取赏赐采邑的方式,而是普遍采用了春秋晚期已出现的支付俸禄的方式。官吏的俸禄根据官职的大小、职责轻重而给予一定数额的粮食,这在齐、魏,是用“锺”来计算,在卫国,是用“盆”来计算,在燕、秦等国,计算单位是“石”、“斗”。这实质上是以雇佣的方式任用官吏,通过这种方法,国君便可以随时任免各级官吏,从而有效地掌握了用人支配权。
“学在官府”
在西周时期,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王室统治集团垄断着文化事业。他们决定文化教育的内容,控制和秘藏着有关文化典籍,把持文化传授的特权,“官守其业,而有官族”,世代相传,视为禁脔,以利确保自己的经济、政治地位,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一文化现象史称“学在官府”。进入春秋时期后,王室衰微,直接导致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许多原本在周王室宫廷专门掌管典籍、身通礼、乐、书、数、射、御“六艺”的人士纷纷离开王室,流散各地,自谋发展,这样,就使得“学在官府”的格局逐渐走向瓦解。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学在官府”现象的没落与私学的勃兴,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崭新的气象。当时各阶级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得“士”阶层进一步形成和扩大。各国统治者为了适应兼并争雄的需要,纷纷招揽人才,礼贤下士,从而为不同学派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于是诸子百家纷纷登上思想文化舞台,其中以儒、墨、法、道、兵、名、纵横、农、杂、阴阳家为主要代表。他们分别服务于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对当时社会大变革表达不同的立场与态度,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四处游说,推行各自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张。他们之间相互诘辩,就天道观、认识论、名实关系,礼法制度、社会伦理、治国方略展开激烈的争论,从而推动了思想的活跃与学术文化的繁荣。这种文化现象,史称“百家争鸣”。
井田制度
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所有制。土地由各级贵族分别占有,但其所有权则归属于周天子,土地不得买卖,即所谓“田里不鬻”(《礼记·王制》)。在土地使用方式方面,仍保留着农村公社经营的模式:为了休耕和均劳逸,土地占有者──各级贵族将田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贵族自留田,名为“公田”,由其属下农户无偿进行代耕;另一类大致以百亩为单位定期分配给属下农户耕种,收获物归耕种者所有。按孟子的描绘,这种土地制度的具体形态便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这一土地所有制形式,到了春秋中后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迁而趋于没落。
管仲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他曾辅佐齐桓公在齐国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主要包括:① 按土地的好坏或粮食产量的高低征税(“相地而衰征”)。② “作内政而寄军令”,即“寓兵于农”,把农业人口的编制与军队编制统一起来。③ 整顿行政区划,区分士、农、工、商的身份和职责,民众按职业分别居住。④ 鼓励和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加强对财政的管理,设置“轻重九府”,用以平衡米粟与其他物品的价格,调剂市场的需求。改革推行的结果,使得齐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军力增强,国力大振。在此基础上,管仲又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帮助齐桓公从事外交、军事活动,救燕、迁邢、存卫、服楚,平定王室内乱,召开葵丘大会,使齐桓公成为春秋历史上第一位霸主。
魏文侯
魏文侯,姬姓,名斯,战国初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魏文侯是战国历史上第一位富有雄才大略、积极进取的诸侯国君,在位期间,求贤若渴,尊贤使能,曾“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吕氏春秋·察贤》),并任用翟璜、李悝等人为相,吴起、乐羊等人为将,西门豹为邺(今河南临漳西南)令,图存谋霸,锐意改革,奖励耕战,富国强兵,使魏国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和强盛,称霸诸侯。
秦穆公
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著名国君,姓嬴,名任好,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由余、蹇叔、百里奚等贤能之士,积极改善内政,发展经济,参与争霸中原的斗争,曾“益国十二,拓地千里,遂霸西戎”,为秦国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成为与齐桓公、晋文公等齐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吴起变法的失败
吴起辅佐楚悼王进行变法,曾收到显著的效果,它使得楚国的国力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一跃而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头等强国。吴起以雄厚的国力为基础,统率楚军南征北战,所向克捷,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平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重大成就,威震天下,为世瞩目。然而,吴起的变法改革,直接触动和损害了楚国旧贵族的既得利益。他们对吴起恨之入骨,决意伺机置吴起于死地。公元前381年,坚定支持变法的楚悼王突然去世,旧贵族乘机进行反扑,发动武装叛乱,用重兵包围王宫,对正在料理楚悼王后事的吴起实施突然袭击。吴起奋起反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杀害,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亦由此半途而废,以悲剧收场。
齐、韩、赵等国的变法改革
齐国在齐威王统治时期,任用稷下先生邹忌为相,实行社会改革。内容包括厉行法治,选擢人才,贬斥无能,开辟田野,申明奖惩,督核官吏,整饬吏治,广开言路,提倡纳谏,整治军旅等诸多方面。通过这次改革,齐国的政治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有力地加强了集权,促使齐国的封建经济得到新的发展,军事力量也有很大的增强,先后取得桂陵、马陵等大战的胜利,成为战国中期最具实力的国家之一;“齐国大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史记·滑稽列传》)。
韩国。韩昭侯登基后,任用申不害为相,在韩国进行变法。变法的原则是“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但重点却主要放在讲求君主统治之“术”上,提倡“治不逾官”,“循名责实”,“挟知而问”等做法。韩国的改革,在短时间里扭转了国家内忧外患的局面,初步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申不害相秦,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史记·韩世家》)。但韩国的改革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即不太重视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方面进行彻底变革,故变法效果受到影响,韩昭侯、申不害一死,改革就不能继续下去,终战国之世,韩国始终是七雄中最为弱小的一国。
赵国。赵国的变法有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始于春秋末年,内容是改革亩制。到了公元前408年赵烈侯即位后,又在相国公孙连的辅佐下推行过一些改革措施,主要的内容是任用士阶层出身主持政务,如任命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以提高行政效率。赵国后一个阶段变法的标志是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前295年在位)时发起的“胡服骑射”,即穿戴少数民族易于骑马驰逐的服装,训练骑射能力,发展骑兵部队,师敌之长以制敌。这表面上是一次军事改革,但同时更是思想文化观念上的重大更新。影响所及,有力地推动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也使赵国军事实力有质的飞跃,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军事强国。
郡县制
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得到全面发展成熟的地方行政制度。它初步形成于春秋时期,当时晋、楚等国在开拓疆土之后,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县”一级行政机构,后来,县作为一级行政机构逐渐由边地向内地推行,而在新的兼并地区,则改为置郡。郡县制的特征之一,是由国君直接委任官员进行管理,有利于集权,这是与以往世袭的封邑制有很大区别的。
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得到普遍推行,成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有效地方行政体制。战国时代郡的设置,继承春秋,主要还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即为了巩固边防,初期的郡一般多设于边地,其地位不若内地的县。但战国中叶后,边地得到开发,人口增多,郡的地位变得重要起来,某些地区进而形成了郡辖县的现象,产生了郡、县两级行政体制。至于县的设置,在战国时代乃更为普遍。当时一般有城市的都邑都已建有县,县往往是以某个城邑为中心,辖有该城与周围农村地区。郡县的长官郡守、县令,均由国君直接委任,并按时接受考核。郡、县的行政和军事权力,都控制在国君的手中。这样一来,国君就建立起自中央到地方郡、县乃至乡、里的逐级统治系统,从而为君主中央专制集权提供了行政组织上的保障。由此可见,郡县制的确立,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二十等爵制
二十等爵制,是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军功爵禄制度。所谓“军功爵”,其实质含义便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它是新兴阶级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项措施;同时,也是调整当时社会关系的一个途径。早在公元前493年,晋国赵简子戚地誓师即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左传·哀公二年》)。这可以视为军功爵的滥觞。进入战国之后,军功爵在各国纷纷实行,如吴起在魏国就明确提倡对精锐材力之士“必加其爵列”。又如齐国的“技击”,斩敌一首“则赐赎锱金”,而魏国入选的“武卒”,也可以“复其户,利其田宅”(《荀子·议兵》)。当时,在全面贯彻军功爵制方面最为彻底的,无疑当首推秦国。其标志就是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创建和推广的“二十等爵制”。
“二十等爵制”是典型的战场奖赏法。一方面施行厚赏,另方面也厉行重罚。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相当于士的是: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相当于大夫的是: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相当于卿的是:十级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左更,十三级中更,十四级右更,十五级少上造,十六级大良造,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相当于诸侯的是: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通)侯。按照不同的爵位,享受不同的政治、经济特权。立了军功,爵位逐次递进;反之,有罪可以“夺爵”。如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名将白起因在攻打赵都城邯郸问题上,与秦昭王意见不合,而被剥夺了全部爵位,沦为兵士,“免武安君为士伍”。
秦、魏争夺河西的斗争
河西,即今陕西省河套地区南部黄河以西之地。此地据“山河之固”,当陕晋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时代,为取得东出或西进的有利态势,秦、晋两国就对河西之地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反复争夺。至春秋末年,河西控制在秦国的手里。进入战国之后,魏国因变法而率先强盛,于是魏文侯便选择秦国为进攻的重点,与秦争夺河西之地,并终于在公元前408年,全部夺占河西之地。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迅速得到提升,秦国统治者即动员力量,用军事手段一步步地收复河西之地,并利用三晋(韩、赵、魏)内部的矛盾,设法置魏国于四面出击,多处受敌的战略被动之中。商鞅更是亲自出使魏国,唆诱魏惠王主动出击齐国,秦国自身则“借刀杀人”,坐收渔利。马陵之战,魏国遭到重大打击,国势一蹶不振,利用这个机会,商鞅率秦军连年对魏国发起攻击。魏派公子卬率军抵抗。商鞅与公子卬是故交,便借此致信于公子卬云:“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史记·商君列传》)。公子卬如期赴会,商鞅暗伏甲兵,在宴席上俘虏了公子卬,然后对魏军发起突袭,大破魏军,为秦重占河西之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死后,其变法的路线方针依旧得到执行,公孙衍、张仪等人继续率秦军攻打魏国,通过雕阴之役等战事,终于在公元前328年重新全部占领河西这一战略要地。秦国由此而得以控制河西(今山西与陕西交界处黄河的南段)天险,从而能够据崤、函之利、大河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获得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战略地位。
3.学术观点
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正因为商鞅变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长期以来它一直受到史学界的关注,有关其性质、史实、作用、影响的考析与评价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大多持肯定的观点,但也不乏批评、商榷的说法。今谨择其要者,略作介绍如下:
(一)关于商鞅变法性质的争论
主流的意见是: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变奴隶制为封建制的社会革新运动,它所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使得奴隶制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为封建制在秦国的顺利发展扫清了道路,促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为秦国最后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但是也有人不赞成这样概括、揭示商鞅变法的性质与作用。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持魏晋封建说的学者即认为商鞅变法的性质是变家庭奴隶制为发达奴隶制,变法的结果是秦国奴隶社会形态趋于高度成熟。近年来仍有一些学者探讨商鞅变法的性质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主流意见的看法。如高炳生《论商鞅变法的奴隶制社会属性》(《洛阳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一文指出,商鞅变法是没落时期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者为了振兴奴隶制度的“自强”“自救”改革方案。变法后的秦国实行普遍奴隶制。但是变法的客观结果超越了统治者的主观意图,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变法中设置的某些社会制度又已具有向封建制过渡的性质。又如杨师群《商鞅变法的性质与作用问题驳论》(《学术月刊》1995年第6期)一文也不同意传统的观点,而把商鞅变法的性质定位为:是由极端君主派法家领导下进行的一场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又带有相当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改革运动。认为这场变法使秦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统治模式基本成型,并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立体运转完全纳入军事轨道,将秦国的早期国家军事封建制形态推向成熟。
(二)关于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义探讨
“为田开阡陌封疆”是商鞅变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对它的基本含义,自古至今就有较大的争论,占主流的意见是:废除旧的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它的实施,标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在秦国得到确立。
但是这种说法早在古代就受到某些人的质疑,他们认为“开阡陌”实际上是“置阡陌”,不过,在他们眼里,商鞅变法还是起破坏井田制作用的,只是那叫做“隳经界,立阡陌”,变国家土地公有为个人土地私有。
现代不少学者沿着“置阡陌”的思路而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辨。田昌五等主编《秦汉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认为:开阡陌封疆只能解为设置阡陌封疆,而不能说成是掘掉井田的界。具体地说“为田开阡陌封疆”是指“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授定之后,设立阡陌封疆,不许私自更动。”袁林《论商鞅田制》(载《赵俪生先生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一文也认为,商鞅变法后实行土地私有制的说法不能成立,而是完善严密的田界系统,设立阡、陌、阡道、陌道,使随意改为田界变得十分不易,既保证了国家的土地所有权,同时又保证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三)关于商鞅被杀原因的讨论
商鞅在秦孝公死后不久即被杀,他的死因也是古往今来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古人往往将商鞅之死归咎为其刻薄寡恩,用刑太过;今人则常常用阶级分析法解释商鞅被杀的原因,认为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触动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因此秦孝公一死,旧贵族势力即纠集在一起,对商鞅进行报复,于是遂有商鞅先被杀再受“车裂”的历史一幕。近些年来,有些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张子侠《商鞅被杀原因新探》(《淮北煤矿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叶文宪《商鞅为谁变法:对一个历史定论的反思》(《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8期)等文认为,围绕商鞅变法所发生的矛盾与斗争乃是一场君主集权与贵族分权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秦惠王当政并不是“奴隶主阶级”复辟,同样,商鞅之死也不能解释为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旧贵族激烈斗争的结果。秦惠王捕杀商鞅完全是一场权力之争,商鞅虽然变法有功,但权势太重,行事太独断,加上秦孝公又欲传位于商鞅(见《战国策·秦策一》记载),从而导致了商鞅与秦惠王矛盾的激化,这才是商鞅被杀的真正原因。
(四)关于商鞅的本末观研究
传统的观点认为,法家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倡农本商末,主张重农抑商,而这一理论在商鞅变法中有非常具体而严厉的实践。然而近年来,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对这种成说提出了商榷意见。如李家钊在《商鞅本末观再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从直接反映商鞅思想的《商君书》的内容来看,说商鞅提出农本商末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同时,从商鞅变法的目的考察,抑末并不等于抑商,商业在商鞅变法中并不属于被国家所禁绝的部门和职业,所以,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商鞅思想中的工商即“末”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五)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总结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著名、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原因,一直为史学家,甚至政治家所关注、所探求,可以说是任何一部涉及商鞅变法史实的史书都无法逾越的问题。焦新顺《试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一文梳理总结了前人有关观点,从几个方面详细归纳、分析了商鞅变法大获成功的基本因素:有利的经济环境为变法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开放的政治机制减轻了变法过程中的政治障碍,切合国情社情的立法和充分的舆论宣传保证了新法的顺利实施。这些有利的因素促成了商鞅变法的成功,秦国也因此一跃成为七雄之首,平灭六国,成就帝业。
(六)关于商鞅变法的负面效应
建国以来,有关商鞅变法的意义与历史地位,一直得到正面的肯定与评价。但近年来,史学界已有不少人开始关注商鞅变法的负面因素与历史局限性。这方面的代表性论著有洪家义《论商鞅变法》(《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陈涛《秦亡观阐微──对商鞅变法的再探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刘国祥《试论商鞅变法的负面影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李婷、田沐臣《商鞅法治思想与秦亡的关系》、王子今《商鞅的文化肖像》(《学习时报》2000年11月20日)等。
洪家义在肯定历史功绩的同时,指出变法中“压抑工商”、“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三大错误及其后果,认为这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破坏了文化发展的历史前景,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由此成为秦朝速亡的原因之一,并为后世君主独裁埋下了祸根。李婷等人则指出,商鞅变法的负面因素集中表现为一是刑九赏一,主张重刑,这势必激起民众的反抗;二是尊君行令,结果造成君主与臣民的对立;三是建立在人性是自然性基础上的法治理论的实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了民风败坏,而且使政权丧失社会道德的支撑。刘国祥则指出商鞅变法给秦及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两个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以愚民为手段的变法最终导致整个民族创造性意识的萎缩和窒息;以农耕为主,压制工商业发展的变法举措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的民主意识的弱化。作者强调,只有充分认识到商鞅变法的种种弊端,才能从前人成功的光环中走出来,冷静地反思历史,真正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启迪。
王子今对商鞅变法负面因素的反思,主要集中于它对中国古代文化建设的摧残与阻碍上。他认为,商鞅变法之“术”,其实只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追求短期实效的具体政策。《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用了李奇的说法:“商鞅为法,赏不失卑,刑不讳尊,然深刻无恩德。”后来有人甚至认为商鞅应当为秦国“风俗凋薄,号为虎狼”承担责任(《魏书·刑罚志》)。朱熹也曾经批评:“他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也。”(《朱子语类》卷五六)就是说,只是片面追求国家“富强”,而放弃了执政者首先应当致力于文化建设的基本责任。商鞅之政的这一特点,其实司马迁在最早为他作传时已经有“刻薄”“少恩”的评价。太空公以简略的笔法,实际上已经勾勒出商鞅文化肖像的轮廓。应当注意到,司马迁不只是对商鞅个人进行道德品性和文化资质的分析,实际上也发表了对商鞅改革的社会历史效应的一种文化感觉。贾谊《陈政事疏》说商鞅“遗礼义,弃仁恩”,放弃思想文化的建树而专力于军事政治的进取,竟然导致“秦俗日败”,社会风习颓坏,世情浇薄。家族间的亲情纽带也为实际的利益追求所斩断。秦人自商鞅之后兴起功利第一的时代精神,虽然能够“并心而赴时”,致使秦国强盛,“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终于灭六国,兼天下,然而在军事成功的另一面,却是文化上的“天下大败”,风俗的败坏,已经“不同禽兽者亡几耳”,所谓“廉愧之节,仁义之厚”,已经难以复归(《汉书·贾谊传》)。《韩非子·和氏》甚至写道,早在秦始皇焚书之前,商鞅已经有“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政治举措。也就是说,秦始皇极其严酷的遭到千百年严厉批评的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其实可以在商鞅时代发现先行者。商鞅变法成功了,秦国“富强”了,“大一统”后来也终于实现了,但是商鞅实用主义的极其短视的文化观却因这种成功对于上层执政者产生了有力的影响,而以“刻薄”“少恩”作为文化基底而建成的专制主义帝国的强固体制,也长久地成为扼杀和压抑中国文化之活泼生命力的铁牢。
4.图画说明
《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
这是一尊1965年在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铜壶,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反映了战国时期兵战的阵势。
《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3月29日,陕西西安附近的临潼县西杨村打井的农民发现,现在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遗址。考古学家推测,秦俑始建于公元前221年,动用70多万人,集中了倾国能工巧匠,耗时10余载,完工后将所有艺术大师活埋。工程建成三年后,因项羽入关,秦王朝覆灭而遭洗劫焚毁,随着历代战乱和山洪袭击,渐渐湮没于地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分一、二、三号坑。一号坑是最早发现的,为地下式土木结构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 200平方米。根据排列密度估计,此坑共埋6 000余件陶俑陶马排列组成的军阵,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威武雄壮,气势磅礴。二号坑于1976年4月钻探发现,位于一号坑东端北侧20米处,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深5米余,总面积6 000平方米。二号坑是以驽兵方阵、战车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结合的长方阵等四个相对独立的小阵组合而成的大型曲尺型军事阵营。三号坑在1976年6月发现,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4.57米,深5.2~5.4米,总面积520平方米。坑内发掘战车一乘,陶质武士俑68件,青铜兵器34件。似为一、二号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故名军幕。考古学家们推测三个坑总埋藏量约7 400多件。图中所示的是一号坑,已挖掘出土俑1 000尊、战车8辆、引战车陶马32匹,青铜兵器近万件,是个步兵与战车相间相辅的军阵。
《战国时秦国虎符》
1973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战国时期,国王用兵符来控制驾驭全国的军队。虎符也称兵符,上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归国君,左交将领带兵,凡用兵者,必须两半合符方可调动军队。图中这尊虎符为错金铜虎符,上面的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商鞅铜方升》
出土于陕西蒲城。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造。公元前350年,商鞅二次变法,其中重要内容是统一度量衡。商鞅督造的这种方升应当是当时推选这一制度的产物。据测算,商鞅制定的秦量一升约合今200毫升,秦制一尺约合今23.10厘米。方升上刻有铭文:“十八年,齐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八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5.参考书目
《商鞅及其学派》,郑良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商鞅大传》,艾杰著,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商鞅成败说》,赖长洪著,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
《商鞅·李斯》,孙明若著,中华书局1964年版。
《商鞅变法》,杨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商鞅:权霸人生》,丁毅华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先驱者:中国历代改革家》(商鞅篇),邵鸿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谁知道哪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课文音频下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有没有人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的全部mp3歌曲(或曲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冀教版)的课本哪里可以买到?我在广州 今年9月是不是河北省开始换新教材?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里的音乐在哪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 哪能看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磁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地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 哪里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