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epc模式:对财富 GDP 价值 货币 交换的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1:54:36

对财富 GDP 价值 货币 交换的理解
      1、经济增长的本质是通过交换而产生的净收益的增加,而不是盲目追求产值(GDP)的增加,如果净收益为负,产能的增加只会带来损失。
  2、专业化分工带来生产技术提高。
  3、生产技术提高为产能提高提供可能。
  4、实现产能的前提是与其他专业生产者的产品或服务交换。
  5、愿意生产并参与交换,是交换的所得高于成本。
  6、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单位产品总成本的提高,限制了利润,从而限制了生产,减少交换,财富缩水。
  我们思考的核心,应该转移到了解最终成本的构成,怎么减少社会产品单位成本的问题。    1、什么是财富?什么是真实的经济增长?
  前面说了一个主要观点: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不是产品增加,也不是货币增加,而是来自专业化分工生产、有效交换后产生的正收益。
  人类社会专业分工后,不同的专业生产者能以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单位成本生产专业不同的物品和服务。在专业生产中低于其他非专业生产者的单位成本是财富的增值,但生产中增值的财富必须通过交换形成正向收益,财富增值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这里面有四层重要含义:
  (1)仅仅生产出来的物品并不是财富。比如,在沙漠里修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机场,即使这个机场的投资巨大,但是沙漠机场不是社会财富增加,而是损失。机场的财富增值,必须通过飞机和顾客的使用来实现。这一点比较难理解,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人们直觉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表示财富增加,建了房子修了公路地铁机场生产了汽车飞机,不就是财富增加了吗?但实际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存在:物品成为财富的必然途径,是实现最后一次有效的交换。更容易理解一点,假设我写了一本书,没人愿意看愿意买,那么这本书的文字被我生产出来了,但不是财富,反而是我的损失。
  (2)不是生产和交换了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是社会财富增加,社会财富增加的核心是实现最终的消费价值。现代社会中,即使是一个普通物品,每个组件的生产销售链条都是极其复杂和漫长的。从最初资源到生产中间产品到最终被购买,每个组成部分都要经历无数次交换。但是在物品被最后的使用者购买之前,也就是最后一次交换之前,所有之前的中间产品的社会财富增值都没有真正实现,即使上一个环节生产的产品对下一个环节具有使用价值。
  上面沙漠机场的例子里,从铁矿石开采到炼成钢铁到成为机场的大楼支架,从沙石水泥到机场跑道,从石油到石化到塑料到内部装饰材料,沙漠机场的建设,涉及到无数社会专业化分工,历程非常漫长。铁矿石对钢铁、沙土对水泥、石油对塑料,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钢铁、水泥、塑料对机场建设有使用价值,机场对飞机和顾客有消费价值。
  如果机场建成后,没有人愿意支付高于机场成本的价格,坐飞机到这个机场。那么,这些具有使用价值的钢铁、水泥、塑料等等,没有完成最终的消费,实际上成为社会财富的损失。
  社会产品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形成的财富增值,必须实现终端消费品销售,并且出售价格高于所有成本的差价来实现。最后一次交换完成后,前面所有环节的收益才能实现,社会总财富才能增加。最后一次交换的含义是产品这一次交换后,完全退出市场成为消费品,后面会详细分析。
  所以,所有生产和交易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消费价值,在最后一次交换中,全过程的收益得到最终实现。这个收益是所有环节的正收益的累计,代表社会财富的真实增加。
  如果不能实现预期的最后一次消费品交换,那么,对物品停留的最后一个环节而言,这个物品不再具有价值,前面的投入形成损失。
  从社会产业链看,也可能某些环节盈利了,但必然是以产业链中的其他环节承担损失为代价。而且,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收益,生产和交换会停止。因为不会有企业长期损失还生产,产业链会萎缩或断裂或调整,那些盈利的环节也不能长久。
  比如沙漠机场是这些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机场投资商承担了全部损失,但铁矿石供应商、钢铁生产商、水泥生产商、石油石化厂商都实现了交换收益。但是机场投资商可能破产了,不会再建第二个沙漠机场。
  一些高价建设的基础设施、不产生回报或低回报的豪华政府大楼,虽然可以使原料厂家、建筑厂家等等增加生产量并实现盈利,但是因为没有最终的买单者,或者最终买单者能支付价格低于资产的成本,最后一次交换不能实现,那么社会财富总体上是损失的,只是由于项目建设期和回收期较长,亏损不会很快体现,投资期内会带动中间品生产数量的增长,造成经济增长假象。沙漠机场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沙漠机场建设期肯定是繁荣期,但是建成之后谁来买单?
  (3)交换双方的收获都要大于各自的成本,才有交换。比如,我不会修房子但会捕猎,那么我拿捕获的猎物与擅长建房的人去交换,我们双方都有正收益。但如果我拿猎物给一个比我更不懂建房的人请他来盖房子,对我肯定是损失,所以我不会同意交换。
  (4)在物物交换时代,交换完成以后,财富增值就马上兑现了。但是货币介入交换以后,货币与物品的交换,交换形式上的完成不代表真实的交换实现了,也就是说,在货币与物的交换中,付出物品而得到货币的一方不一定能最后获得正收益。如果他拿到的货币在他支付出去交换商品之前,货币的法定价值无效了,或者货币的价值下降,使他拿到的货币的购买力低于了他最初付出的物品价值,他就有损失。这时候交换是单向收益的,只有付出货币的人得到收益,收到货币的人存在潜在的损失风险。从社会财富增加看,虽然形式上的交换完成了,但真正实现增值要等到持币人拿货币去交换其他物品时,货币的价值不变。
  所以,专业分工带来的财富增值,只有在交换双方的收益都大于成本并且货币的价值不变(支付能力不降低)的情况下才真正得到实现。真实交换的基础是交换双方具有对方没有的专业生产能力。物品与货币的交换,隐含着货币支付人以自己的专业生产能力做币值的担保。
  引申一下,政府通过赤字或印钞或发消费券,以新增货币购买商品刺激生产或消费,实际不可能达到目的。因为政府并不是专业生产者,政府以税收为抵押印钞或发债,并不能以自己的生产去偿还货币债务,虽然能够短期刺激产量增加,造成表面繁荣,但是这种交换的基础是虚假的,反而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理论解释次贷危机。房子销售给了没有支付能力的人,虽然表面上生产和交换都完成了,但是交换的基础是虚假的,而且虚假的交换盈利反过来又刺激更多无效的生产,危机不可避免。
  2、下面说说货币价值不变的问题。
  (1)继续说货币不灭。货币不灭有两个含义:一货币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公共品,货币代表物品价值的能力是货币发行当局人为赋予的。所以,虽然货币会在使用中磨损消耗,但是币值不减。同一时点,100元的旧币和100元新钞购买力一样。这是与其他物品重要的不同之处,人、物品、服务都有生命周期,会随着时间流失,数量和价值减少,但货币的票面币值和数量不随时间衰减。除非货币当局改变,否则已发行货币的数量和币值可以说存续不灭。
  二所有的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中,货币只是转手,在交换前后货币不消失,货币的票面价值不变。
  (2)除货币之外,还有部分资本品具有这个特征,比如存续上市公司的股票,但股票不具有支付功能,其他几乎所有商品都是消耗的。从宏观看,即使货币的存量不变,如果社会商品消耗的速度高于物品生产的速度,或者商品消耗的速度高于能参与交换的商品的增加速度,商品可参与交换的库存数量减少,货币总数量又不减少,商品的货币价格水平会上升。如果货币当局根据新增生产量增加货币数量,那么,商品的货币价格会更快的上升。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社会商品消耗的速度高于物品生产的速度,或者商品消耗的速度高于能参与交换的商品的增加速”?我们再来详细分析商品的性质和机制。
  3、上面所说的商品消耗,不是指商品使用的磨损和消失,而是指商品完成与货币的交换以后,完全退出市场不再参与交易。
  比如,从商店买一块面包,不管你吃没吃,这块面包只要不被你重新出售,就意味着退出了货币定价的市场,被消耗了。再比如购买的一套自住房,如果不再次出售,在你完成过户以后,这个房子不出售出租不抵押等等,不会再参与任何市场交易,就不会使用到货币,在房屋最后一次交易之后不再发生任何与货币相关的事,那么,实际上在交易一完成,就意味着这个房子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了,被消耗了。这就是我对“消费品”的定义,最后一次用到货币参与的最后一次有效交换的物品和服务。满足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健康等等的物品和服务,是消费品。
  按照这个定义,所有正在生产的物品、商业流通中的物品,在完成最后一次有效交换前,都还不是消费品,虽然这之前所有生产和交换的最终目的是成为消费品。
  4、所有参与交换的物品和服务都是商品。我把商品分中间品(生产品)、消费品和资本品三种。三种商品的性质和机制是不同的。
  消费品在前面已经定义了。
  中间品的含义是,为了实现最后一次交换,之前所有生产和交换的产品服务,是消费品的前身。包括自然资源、原料、半成品、待售成品、人付出的技能时间体能思想等等。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大部分人生产中间品,但也有部分职业直接生产消费品。比如,玩具厂工人和经理为生产玩具支出的技能时间体力,是中间品(第一二产业),但教师和医生支出的技能和时间等,就是学生和病人的直接消费品(第三产业)。
  人是否能把全部生产出来的中间品变成消费品,一方面是不同人群的收入结构是否合理(马克思的重点),另一方面是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是否具有完全的支付能力,也就是说人的生产能力是否和消费能力匹配,也就是说,在生产足够大的时候,整个人类的收益是否为正。
  资本品的概念是,用来生产中间品和消费品并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比如虚拟形态的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实体形态的投资性商品房、商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厂房、设备等等。从生产的角度看,人也是一种资本品,人对自己投入生活教育娱乐等等,形成专业技能,不断产出工作、劳动、技能、思想等等,用来生产中间品或直接生产消费品。
  5、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出面进行投资生产中间品,通过增加中间品的生产和交换来刺激经济,同时,政府又以为可以通过增加货币帮助完成最后一次交换,使生产出来的中间品变成消费品,但是实际上,这种消费并不是真实的消费,是虚假的最后一次交换。
  政府财政投资可以增加中间品的生产和交换,但是不能真正完成最后一次交换,因为政府充当最后的买单者是不真实的,支付的货币并没有对应的商品作为担保,政府本身没有生产,也就不可能凭空创造收益。政府可以做很多事,可以人为增加中间品,可以在形式上增加最后一次消费交换,但是无法使中间品最后真正变成消费品。
  更糟糕的是,中间品生产量更大了,上游资源的价格上升,逐步往下游传导高定价,中间品的绝对收益上升,库存价值上升,提升了名义经营收益率,使资本品收益率增加,货币涌入抢购资本品,资本品价格上升,收益率下降。这时候,政府增发货币,只能推高中间品货币价格,从而提高名义经营收益率,继续推高资本品价格,但所有中间品的真正收益实现,是在最后一次交换实现,如果不能实现,从社会财富看,前面环节的高经营收益率是不真实不可持续的。在沙漠机场竣工之前,繁华之梦不会破灭。
  危机出现在最后一次交换无法完成的结果显现出来,中间品数量远大于可实现交换的消费品需求,销售停滞往上游传导,出现支付和债务危机,中间品的投资和生产停滞,经济回到更低水平,政府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膨胀和不灭的货币下,物品的货币价格一路上升。所以,凯恩斯主义只能导致滞涨,结果是生产过剩,经济下滑,价格上涨。

  首先需要讨论一下“消费”的概念。
  消费不是单纯的消耗,更不是浪费。比如,我们花10元买个面包,吃掉是消费,仍掉是浪费。
  这个交换中,生产面包和卖面包的有盈利,但是我们支出了10元吃掉了面包,我们的盈余在哪里?我们花1亿美元买回的飞机,提供了运输服务,以机票收入实现盈余。我们买回的面包吃掉了,提供了什么来实现盈余呢?  
  现代经济学很少把人做为经济体来分析,在经济理论里面,人是消费者,人工作获得收入,所以微观经济里,分析基础是经验性的消费效用分析;宏观经济学里,消费做为国民收入的构成部分,但这两点没有统一起来,宏微观经济学是脱节的。  
  其实如果把人当作单独的经济体来看,问题就比较清楚了。一个企业,有投入有产出,在生产中创造财富,出售产品兑现财富。人也一样,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医疗等消费是人的投入成本,人通过对外劳动和服务获得收入,收入-成本=财富增加。面包为我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是消费也是投入,让我们能够工作获得收入实现盈余。
  如果消费很高,却没有相应的高产出,人就可能出现亏损。比如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必须消费但没有产出,所以只能依靠其他人的帮助,全社会分担了损失。再比如垄断部门,高消费却低产出,只能人为控制产出价格,并强制交换,把亏损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政府多印钞票,给老百姓发钱,能不能提高消费呢?或者印钱去投资,能不能增加商品产量和交易量呢?当然能,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国民盈利(财富)不一定增加。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宏观经济学里,把国民财富增加定义为“国民收入”。在建模计算时,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国民收入,有三种方式计算,理论上三种方式结果是一样的:
  公式1、GDP=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公式2、GDP=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额十资产折旧十盈余
  公式3、GDP=消费十投资十政府采购+净出口
  这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基于微观经济中“理性人”和“自由市场”的假设。
    (国际上测算GDP有三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生产法,这就是目前中国现在采用的方法。一种方法就是支出法,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收入法,一般国家采用的比较少,因为它需要的财务资料更多、更详细。)
  我想了很久,我们今天很多经济问题无法解释无法解决,关于经济危机原因和对策的争议,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议,关于凯恩斯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议,都是由于这个GDP财富论的基石出了问题。
  大家都能理解财富是“增加值”。但什么才是“增加值”,值得深究。按我的理解,增加值是“市场交换收入-成本(材料、人工、资产折旧、利息、税费)”,也就是盈余或者正收益。
  而按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增加值是“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额十资产折旧十盈余”(上面的公式2),不仅含盈余,还有资产损耗、人力付出和生产过程的税款。除开中间材料投入以外的,都算入了增加值,都是财富创造。
  从生产角度看,把几种不能直接消费或使用的物品,加工成可以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就是提高了价值,最终产品与中间投入品的价值差额就是财富增加值(上面的公式1)。
  看上去很合理。把泥沙做成水泥,把铁矿石炼成钢,盖了房子,除去泥沙和矿石等原料的成本,这个房子肯定是财富啊。
  但是想一想,如果这个房子因为某种原因(比如传说这房子“闹鬼”),那么这房子既不能出售也不能出租,房子自己也不敢住。那么这个毫无用处的空房子还是财富吗?不是。所有的投入都损失了。只有这个房子能参与市场交换获得收益时,或者房主自己住,作为未来工作的投入品,这个房子才是财富。
  再换个思路。假设建设这个房子的所有的投入都是房主借来的(类似于一个国家引进外资或对外借款),当房子建成以后,房子出售出租获得的收入,还掉借款或退投资款,剩下的盈余才是房主财富的增加。如果房子不能带来收入,或者收入的水平低于借款的成本,那么虽然房子建成了(按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是国民收入增加了),但是亏损让实际财富在减少。
  我们可以用公式来推理一下:如果盈余为负,GDP为正,财富增加了吗?
  按公式2,在盈余是负数(亏损)的情况下,只要(劳动报酬+税+折旧)-亏损>0,GDP仍然是正数。这意味着,即使亏损了,只要在生产,财富仍然是增加的。亏了钱却仍然生产并且更富有了,不奇怪吗?当然,如果是一个理性人,亏损的情况下就会停止生产。
  但是,当政府作为一个投资者出现,如果政府自认为在拯救经济,很可能在总盈余为负的情况下通过财政投资继续生产,以为这样增加了GDP就是增加了财富。政府的反向投资违背了市场参与者取得盈利的理性前提。
  政府投资不能救经济的核心是,劳动投入(报酬)、资产投入(损耗折旧)、税费都是可以人为增加的,但是盈余由市场交换决定,不能透过增加投资去控制,也就是说,总盈余没有办法人为增加。相反不计代价增加投资,反而降低盈利或者扩大亏损。
  我们来看看盈余是什么。把公式1和公式2合并调整:
  盈余=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报酬十生产税额十资产折旧)。
  如果盈余已经等于0的情况下,继续加大中间投入、劳动力、资产损耗,一方面这些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继续生产使市场中的最终产品供给数量增加,总产出价值下跌。所以继续生产,亏损会进一步加大。
  如果在亏损的情况下,政府为了增加GDP或者救经济,以财政投资方式继续扩大生产(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那么增加劳动和资产投入时,虽然GDP是增加的,但是亏损会更快的增大。
  当亏损扩大的速度高于劳动和资产的投入速度时,边际投资的GDP增长为负,GDP达到增长拐点开始下降,过了这个拐点,人为投入越大,亏损越大,GDP越小,直到出现GDP负数。
  另一种情况是社会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复杂性,使总体是否盈余无法判断。单个产业的盈余=总产出-中间投入,除了产业链两头的最终消费品和最初级产品外,任何产业的中间投入,就是其上游的产出,产业的产出,是其下游产业的“中间投入”,比如,电力行业,煤炭是中间投入,而对上游的煤炭行业,电煤是产出品;对制造业,电力消耗是中间投入,但对电力行业而言,电力是产出品。所以,累积计算起来,重复部分会抵消。所以,尽管我们经常看到,上游亏损,下游赚钱,或者上游赚钱,下游亏损,有赚有赔。那么怎么判断国民经济是总盈利还是总亏损呢?
  产业某环节的盈余=产出-中间投入(上游产业的产出)-(劳动报酬十生产税额十资产折旧)
  其中,上游产业的产出=中间投入(上上游的产出)+(劳动报酬+生产税额+资产折旧)
  所以,产业盈余=产出-上上游的产出-(劳动+税+折旧之和)
  这样一直追索到产业链的两端,所谓终极产品和最基本要素。这个产业链是否盈利,在于终极消费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并实现盈利,也就是我提到的,不管生产多少,增值多少,最终财富的增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完成。
  如果这条产业链上,除了税收外,没有外部价格干预,那么最终市场会自动趋向平衡,亏损就自主减少生产,盈利就自主扩大生产,当然,由于存在生产周期,自发的调整有滞后性,但会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看不见的手”,我理解就是“收益率”之手。
  另外,从产业链的角度看,要增加国家财富(盈利),有四条途径:
  第一、缩短成熟产品的产业链,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第二、对于产业链上劳动报酬和资产折旧较高的环节,那些低效率的部门,要放开竞争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比如垄断行业。
  第三、应该允许更多更细致更专业的分工,鼓励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提供技术和效率,建立新产业和新产业链。
  第四、减税。
  其中,第一和第四可以在不损失利润的前提下,降低最终产品价格,扩大社会消费;第二和第三可以提高就业率,提高全民收入水平。
  我要强调的是,政府干预尤其是财政投资和价格干预,实际上是保护亏损部门打击盈利部门,短期内可以提高产出,但是以总盈利下降甚至亏损为代价,只会使危机更危。
  经济增长靠什么?靠增加投入,还是靠提高效率?
  要增加GDP,又要保持盈余,只有调整“中间材料投入、劳动力、资产折旧、生产税额”的价格或者结构,主要方式有:(1)人为降低中间材料的价格,(2)人为控制劳动力的价格,(3)降低生产税额,(4)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产的效率从而降低折旧率,(5)调整各项要素的配比结构,增加低价格要素在产出中的比重(比如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发达国家的普及技术,或者改善组织管理。
  对照中国的情况,分析GDP的增长,各地方大规模招商引资给优惠政策(土地、税收、环境等)是第(1)(3)起作用。劳动保障低,大量劳动密集型工业是(2)和(5)起作用,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是第(3)起作用。引进成熟的工业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是第(4)在作用。
  第(1)(2)(3)是外部人为控制的,虽然促进了GDP,但同时有很多负作用,并且不可能长期起作用。只有第(4)(5)是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自发的作用,事实上,最近100多年人类物质文明的飞跃,主要是科技的贡献。
  比如大跃进时期,不计成本的大炼钢铁最后失败,不是因为投入不够,而是技术障碍的问题。现在中国成为钢铁大国,也不是因为投入大,而是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经济增长是盈余的增长,而不是单纯GDP的增长。
  那中国这么多年GDP的增长,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呢?说实话我没有数据,不知道真实情况。直观上,可能在技术引进的初期是真实的增长,到后期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就是水分多多了。最近10年高速增长的GDP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如果不靠人为控制产品价格,巨大的豪华基建投资(因为规模越大回扣越多)能否收回能否有盈利,确实是个大问题,在我看来,如果放弃垄断,让市场决定价格,大部分政府投资和靠退税、地方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出口工业,两项都是亏损的,我在前面的帖子里有些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定量的研究。  
  说到这里,引申一下。国家的总盈余没有办法人为增加,但是可以通过控制部分产品的价格,调整社会不同部门的盈余结构。
  很多人抱怨分配不公,只是以为劳动力价格(工资等收入)的不平,实际上最大的不公平不是工资分配的不公平,而是基础产品的价格不公。通过垄断和行政力量人为控制产品价格,维护个别部门的盈利,是以全社会其他部门的损失为代价的,通过人为定价控制财富分配,才是导致大部分人生活不如意的最大原因。
  1、不是基于收益取向的交换(非市场化的交换),虽然在形式上也实现了交换,但是生产过程中的增值并没有得到实现,而是通过交换转移了损失的承担人。
  举个例子。某厂生产手机,卖到客户手里的全部成本是每个1000元,假如市场价格1300元/个,每卖掉一个可盈利300元。现在发现有个新手机是坏的,放在柜台里没人愿意买,那么理论上卖方要损失1000元成本。
  这时候,政府出面说,我给2000元买你这个手机,那么手机卖方盈利了1000元。这个盈利是以政府亏损2000元为代价的。政府的2000元亏损最后由每个生产手机卖手机的人承担了。从国家整体看,仍然是净亏损1000元。  
  物物交换时期,交换完成,增值就兑现了。当货币出现以后,物品和货币交换,只有当使用这个货币购买了等值的商品或服务时,财富的增值才最后真正兑现。在货币使用之前,只代表一种购买的权力。比如,你出售商品换回纸币,第二天政府突然宣布纸币作废,你就是损失承担方。
  我们印10亿人民币建设一个根本不用的机场,10亿人民币进入流通,感觉上增加了10亿财富,但是实际这10亿元已经损失了,只是暂时由政府代垫损失,损失最后还是大家通过税费分担。这10亿元的购买力没有对应的商品,只能货币贬值。这可能不太好理解,因为本币是本国可以多印刷的。
  这样,用美元来对比一下。假设我们用1亿美元进口一架飞机,买回来第二天飞机掉海里了。因为我们不能印美元,所以我们净损失1亿美元。  
  2、你说的在一定时间内的资金周转次数是货币流通速度的问题。
  对于单个实业企业来说,资金周转加快,可以增加交易量,从而增加利润。实际上这里隐含一个前提,在货币短缺时,交易量受到限制;在货币充足供应的情况下,生产量和交易量并不能无限增加。这个道理是,对企业来说,货币不足会限制生产和交易量,但货币本身不能促进生产量和交易量。实际上,企业不是根据自己有多少资金去生产,而是根据有多少订单去生产。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与商品交易相伴的货币流通,只是交易的支付手段和定价的计量标准,货币流通速度受到交易量的制约,增值通过商品交易实现,货币不创造增值。有点悟道的感觉,简单说一说。有兴趣的朋友自己细细体会。
  1、商品分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品。
  投资者在企业投入资金或资源,生产中间投入品或消费品,出售获得收益。产业链中,不管是上游初始资源,还是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最后产业链实现收益,必须通过终端消费品销售完成,并且出售价格高于所有成本的差价来实现。
  如果终端消费品不能实现预期的销售收入,前面所有的生产投入就会造成损失。也可能某些环节盈利了,但必然是以产业链中的其他环节承担损失为代价。因为不会有企业长期损失还生产,所以,最后产业链会萎缩或着断裂或者调整,那些盈利的环节也不能长久。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不产生回报或低回报产业的投资,虽然可以短期通过控制定价盈利,但产业链总体上是损失的,但由于项目建设期和回收期较长,亏损不会很快体现,而且在投资期内会带动商品生产数量的增长,造成经济增长假象。
  2、终端消费品能否销售出去,与消费者收入、商品价格和品质有关。价格必须维持高于成本才能持续,品质取决新技术和管理改善。销售收入减去投入成本为经营收益,经营收益率提高最终来自社会专业化分工以后的技术进步和组织管理进步,使生产率提高,单位成本降低,生产规模扩大。不同产业不同产业链的企业的经营收益率一直在变化中。
  3、消费品在交易完成后不能给持有人带来任何经营性收益,而资本品对应有一定的经营性收益。资本品以企业的经营收益率为基础定价。资本品的收益率由资本利得(价格变动)和资本品对应的经营性收益两部分组成。资本品有股票、债券、投资性房产、金融衍生品等。
  4、货币不灭。在商品交易后,不管商品怎么使用、消耗和损失,交易中使用的货币不会消失,只是在交易中转手,货币总量不减少。增加商品生产和交易伴随着货币增量,但商品消耗时货币数量不减。货币过多,持有货币的收益下降,会用货币交换其他高收益率的资本品,这个过程每时每刻在发生。
  5、不灭的货币不停追逐经营性收益率高的资本品,抬高这些资本品价格,导致资本品的收益率下降,收益率下降到资金成本以下,货币撤走,资本品价格下跌,资本利得为负,收益率提高。
  货币增加、商品消耗或投资等,会加快货币流动,提高资本品价格,资本品价格的上涨会产生财富幻觉,由于资本品实际收益率在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说明货币持有人的真实财富实际在减少。当资本品的经营性收益无法维持资本品的高价,比如次贷危机,资本品价格下跌,资本利得为负,如果有抵押债务,会提高资产负债率,降低偿债能力,导致偿债危机。
  6、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以交易中使用的某种货币表示。中国国内的商品以人民币标价,国际贸易的商品以美元等国际货币标价,如果货币可以自由流动和使用,商品也可以自由流动,商品的不同货币标价基本是一致的,否则有套利活动促使价格一致。能够自由流动的消费品和中间投入品(大宗商品)不能维持长期差价,会通过国际贸易套利消除溢价。
  如果货币和商品不能自由流动和使用,比如人民币不能在境外使用,一些人民币标价的资本品比如A股、国内房地产不能用美元来购买。这样,人民币与美元之间隔离,使A股、国内房地产等资本品能够获得超额的人民币标价的溢价。
  所以,香港房地产价格在97金融危机可以下跌70%,但大陆永远不会。因为港币和美元自由流动,货币可以逃离香港,但不断膨胀且不灭的人民币无法逃离大陆。
  这和美股不同,美国经济出问题,经营性收益率下降,美元资本品收益率下降,美元会去投资美国境外的资本品或其他美元资产,以美元标价和交易的美股必跌,跌到美国资本品收益率高于世界其他自由流动资本品的收益率为止。
  封闭在国内的不断增加的人民币,为了获得高收益率,会持续推高以人民币定价的各种资本品价格,直到所有资本品的收益率都降低到极限,不得不通过增加人民币供给,提高名义经营收益的绝对值(实际上就是消费品的人民币价格提高),使资本品的名义收益率回升,这样,循环推高人民币标价的资本品价格和名义收益值。
  如果不调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出口商品比价优势将不断缩小,进口商品越来越便宜,直到出现贸易逆差,外汇储备降低,偿还外债的能力下降,经济被迫大调整。
我把房地产分两类,一是作为消费品的自住房产,二是作为投资品的投资性房产。两者的定价机制不同。
  消费品房产的价格区间,在开发商的成本以上,购房者有能力支付的最高价格以下。投资品房产的价格区间,是房租收益率与其他资本品的收益率、货币收益率的比较后得出的,房租收益率高于货币成本是支撑投资品房价上涨的基础因素。
  以北京为例,现在房租占房价的年收益率约为2%-3%,低于去年的CPI涨幅,与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当,但房屋流动性低,资产的管理成本(找租户)和交易成本(购买和出售的费用)高,所以资金不会选择投资房产,投资性房产的价格没有上升空间。
  消费品的房产价格主要取决于自住房需求者的购买能力。从2008年初到现在,房价没有出现很多人预期的雪崩,只是从最高位大约下降了20%,所以,在煎熬近两年后,一些刚需出手了。这次房价回暖是价格下调以后的刚需拉动。另外,房租尤其是商业房租在下跌,同时商铺价格下跌,提高了资本品房屋的收益率,也是房价止跌的原因。
  下一步房价怎么走?短期看,取决于几个因素:
  1、整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货币增发对房价是绝对利多。
  2、国内利率和其他资本品收益率的变化。
  3、开发商的资金库存和偿债能力。
  4、新入市土地的情况,土地拍卖成交量增加是房价走稳的信号。
  从中长期看,由于人民币的封闭和膨胀,不能跨国流动的、以人民币定价和交易的资本品(A股、国内房产)的名义价格将一直保持上涨趋势。能够跨国流动的资本品和商品,比如H股、黄金、大宗商品(不是资本品,是中间投入品)的长期价格与国际市场趋势基本一致,不一定形成长期上涨趋势。
    在一个产业链中,作为中间品的投资者和生产者,无法准确预测中间品生产完成后,能否实现最后一次交换,也就是最后能否找到能支付高于成本价格的最后买单者,是不确定的。
  1、在决策是否建设广深高速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在建一个沙漠机场,还是建一个聚宝盆。从单一投资来看,每个中间品的生产者都面临同样的情况,但是从社会角度看,不能完成最后一次交换的中间品成为损失,被某个环节承担,投资者、生产者会停止生产不具有消费价值的中间品,除非能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找到更低的生产成本或更大的消费价值。这是经济社会必须承担的沉没成本,但也是刺激人类生产力提高的内在因素。铁匠生产的第一把锄头不能用,他自然要努力改进产品,使后面的锄头能够卖出去,这就是专业技术提高的过程,这个专业化过程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
  2、产品成为消费品之前,每个组件都要经历若干个产业的生产和中间品的交换。一个试图成为最终消费品的中间品,如果成本高消费价值低,那么,这个中间品不具有正向收益,会被自然淘汰,全社会的资源都在选择能够兑现最后一次交换并能获得高收益的那些中间品生产,客观上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
  3、在最后一次有效交换完成前,越远离最终消费品的中间品的生产和交换,越可以提前获得收益。由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存在生产时间周期,前端环节的中间品生产者不关心最后消费的实现,而是只关心自己下一环节的交换。就象广深高速的水泥供应商不关心车流量一样,只关心高速投资商给的水泥价格。即使最后广深高速没有达到预计车流量出现亏损,水泥厂商和前面的所有中间品的生产者仍然获益了,但是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如果广深高速没有达到预计车流,社会经济是亏损的,只不过亏损由投资商承担了,水泥商的盈利是有代价的,交换没有使双方获益,而是以投资商亏损为代价。
  4、政府投资的动机和私人投资者的动机不同。以自有财富或承担借贷成本的私人投资者关注产品最后消费的实现,但政府更关注中间品的生产数量,对政府而言,人为增加中间品生产可以解决就业和税收来源,而不是关心最终消费品能否实现,因为整个社会的最终消费能否实现,实际上取决于分工和专业技术,超出政府的短期能力。
  所以,政府喜欢上大项目搞大建设,从直觉上产品数量在增加,就业和税收增加,同时,中间生产者的收益实现,增发的货币使资本品价格上涨,社会财富出现货币增值幻觉。这是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原因之一,也是必然失效的根源。
  5、广深高速是一个资本品,提供快捷的运输力,运力是中间品,如果有足够的车流量来消费运力,被使用的运力变成消费品,对高速的投资者和社会而言,都有正向收益。车流量估算主要基于对历史数据分析的经验判断,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只能分析运力的消费者数量和结构、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做主观判断。这个判断有可能对有可能错,广深高速高速成功并不代表大修高速公路都能成功。在先干起来再说的指导思想下,可能乐观判断和高估车流量,我知道内地很多高速亏损很严重,付息都困难。
  6、沙漠机场例子是想表明一个没有最终消费价值的中间品,仍然可以在建设中带来无数中间品的生产和交换,造成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假象。有很多政府项目是可以事先判断无效的,比如豪华的办公楼,不可能有真实的最后买单者。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沙漠机场随处可见。
  至于拉斯维加斯的例子,与沙漠无关,赌城开在哪里都有消费者,因为赌场的中间品是合法集中的赌博场所,有冒险和投机者作为最后的买单者。
  7、关于造城就可以繁荣的观点,我在前面仔细分析过,没有核心产品和交换能力的城市,必然会消亡,并不是说农民进城变成城镇居民,大家就富有了,经济增长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在造城的过程中,会带动水泥、建筑等中间品的生产和交换,造成繁荣,但是城市作为资本品,提供的居住能力能不能成为最后的消费品,取决于进城农民的专业技术是否能创造正向收益,并能否与其他专业人群生产的产品完成最后交换。
“最后一次交换”表明交换完成后,商品退出市场。社会生产和交换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某种物品和服务,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最后一次交换是特定商品从出生、成长到完成自身使命的终点。不管是铁匠和农户两个人最简单的物物交换,还是货币参与的频繁复杂的工业化大生产和交换,本质都是一样的,分工、专业化和交换,创造、生产和交换适用的产品,推动人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你提出的“有助于产生新交换过程的交换”,是把人作为资本品来考虑。但是如果把人放入这个循环,就找不到起点和终点。
  人们生产中间品和投资资本品,买进中间品的目的是为了在下一次交换中获得增值收益,但人购买消费品的目的就是终极目的,不是买进消费品再加工卖出获得增值,消费也不是为了更多的产出,而是正好相反,工作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的能力。所以,消费就是最后一次交换。
  其他中间品和资本品的投入产出是相对清晰可预期可核算的,人在经济属性上是一种资本品,消费构成人的成本,工作是人的产出,但和其他中间品资本品不一样的是,消费的目的不是增加产出,而且人作为智慧生物,一个人的创造力(有效产出)虽然与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成本)有关,但不是一一对应的正相关,一个物质上贫穷缺乏消费能力的人,可能能有很高的产出。一个消费能力很强的富人,可能一直是负产出。
  关于消费的问题,我仍然没想明白。微观经济学从消费需求等方面来解释,我不太认同,就象不认同价格的需求模型一样,那只是经验表象,经济运行或者市场供需的内在机制应该是经济性选择,经济性选择的基础是分工和交换,即使个体有差异,但是背后的机制是一样的。
  宏观经济学把经济危机归因于“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按我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越来越多的中间品没法完成最后一次交换,无法变成消费品退出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到底是工人被资本家剥削,收入分配不公平使生产和消费结构失衡?还是货币政策对商品价格扭曲使需求信号失真?
  我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从宏观经济角度,一个组织内部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不匹配,有货币参与商品交换后的人为价值失真原因,也有不同专业生产者在交换中的信息不对称、权力和收益率不对等的问题,但最重要的可能是沉没成本与成功创新收益之间的比较,如果沉没成本大于创新成功带来的正收益,无效中间品的损失大于有效中间品的收益,所以生产对消费出现过剩。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沉没成本大于创新成功的收益?因为一个组织内的沙漠机场这样的无效中间品消耗的资源数量大于有效中间品创造的收益。美国的次贷产品就是一个典型的无效中间品,次贷产品的沉没成本超过了其他有效消费品的正向收益,所以,中间品的生产减少,经济衰退。
  这段话有点绕,但道理好像是这样的。
    社保的政策性很强,尤其是时间划定、基数、发放标准等方面,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我个人以前没有关注过具体缴费和养老发放的细节,感觉毕竟还早。但是这个问题对你亲戚来说,关系太重大了,我临时在网上搜索补习了一下,各地计算方法都比较复杂,我也不是很明白,只能就事论事说说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1、基数问题
  按省里的文件规定“个人账户额按相对应的基数乘以8%乘以15年一次性核定”。如果要求一次性交38000元,按15年每年8%折回到工资基数计算,就是每年31667元的工资基数(100%标准),或者52778元(60%标准)。对于一个内陆城市而言,这个基数相当高。四川省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没这么高,我不知道是当地政府是依据什么定的38000元的标准。
  2、38000元是否全部进个人账户?如果是在个人账户里,钱虽然会贬值,但数量不可能少。如果先进了统筹,再进个人账户,自己能留多少就不清楚了。现在各地社保挪用惊人,地方资金紧张,也没法补窟窿,常用的手法就是强迫多交早交,然后自己修改规则搞晚发少发。社保资金统筹账户很不透明,对已经缴费者也很不公平,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资金,进个人账户只按基数的11%,迟早要出大问题。
  3、医疗保险是养老保险是否在一起。医疗保险要交足20年,不知道你亲戚的医疗保险是怎么解决的,政府有没有规定两者的缴纳关系。对退休人员而言,医疗保险更重要。
  4、一般的计算方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与累计期限由关,时间越长养老金越多,省里文件规定1992年4月之前工龄可以累计。如果你亲戚参加工作早,计算年限时就有利。
  关于过渡性养老金,文件规定“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一次性缴纳15年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不计入1996年前年限”。我的理解是对早退休的人不利,比如2000年就退休的人,这次交了15年,但算过渡性养老金时,只计入了96年到2000年的4年时间。
  另外,年龄不同,发放月数的规定不同。如果你亲戚年龄比较大,实际发放的月数就少,比如这个文件规定70岁以上按56个月发放,不过4年8个月。
  所以,如果你的亲戚年龄不是很大,退休的时间晚,但参加工作(可计算工龄)的时间早,那么交38000元参加社保是可以考虑的。如果年龄大,92年前的工龄不是很长,退休时间早,就要考虑目前的身体情况、子女的抚养能力等,根据市里发放的养老金计算细则,算出以后每月可拿到的养老金数额有多少,能拿多长时间,你再给他折算成现值,和38000元存银行比,是否划算。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不缴纳38000元,是否就不能参加社保了?也就是说连基础养老都没有。
  总之,重点是三个:是否进个人账户、能拿回多少拿多久,医疗保险怎么办,是否与社保挂钩?
  货币没有绝对价值,都是比价。祸起美国,不管是之前的次贷之祸,还是以后的货币之祸,美国即是触发地雷的人,也必然是带头趟地雷的人。所以,美联储走的路,全世界的央行都会走。
  从这个角度,我个人认为,美元相同其他货币的下跌应该是暂时的,美国会印美元,其他欧元、英镑、人民币、日元、澳元、加元也会印,美国的印钞机不一定比其他国家快。不到全球滞涨,不会止步。
  如果把时间周期放长一点,滞涨之下没有国际印钞权的制造大国--中国可能最受伤,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
为什么全球滞涨之下中国最受伤?
  1、他可以拿他印的纸币买你的东西,你却不能拿自己的纸币买它的东西。我们要进口需要的商品,只能靠借钱或出口换来的外汇。我们没有货币的主动权。
  2、如果滞涨,一方面出口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出口获得的外汇在贬值。
  3、如果把中国看作一个中间品的生产者,中国的出口部门就相当于与外部的最后一次交换,最后一次交换减少,中间品的生产衰退。

    我的理解,物品没有绝对的价值,也没有终极价值,价值是个理性的抽象概念。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价值会变化。比如同一台电脑,放开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和放在我家里的价值是不同的。如果一台2009年的苹果电脑通过时空机器回到公元209年,没有人会使用这台电脑,也没有相应的网络、电力、软件支撑这台电脑的应用,那么这台电脑没有价值,可能只是一个放在皇宫的艺术品。
  经济学家考虑价值,实际是想找到商品的定价机制。
  我个人倾向于成本是交换价格的基础。假设某人设计和生产了一个全新的物品,拿到市场上交换,没人能事先给这物品确定合理的价格。生产者的定价原则是高于成本之上的最高可以达到的售价。但是如果实际售价远远高于成本,高利润会刺激模仿品、替代品的出现,使价格下降。

人生感悟
  20岁吃体力饭,30岁吃技能饭,40岁吃人脉饭,50岁吃投资饭。
  所以,20岁靠吃苦,30岁靠专心,40岁靠诚信,50岁靠思想。

    人要活下去容易,要活得明白活得自己满意不容易。
  如果是追求事业或获取金钱,送一句歌词给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今天看《中国企业家》的一篇文章“巨人扫街”,很有感触,事在人为,确实如此。推荐你也去看看。
  如果是追求内心的升华,那就冥想吧,试试能不能放下你手里紧握的一切,试试能不能放下心里的那些欲望,想象当你到达那个你想去的未来,回头看今天的自己,想想自己是什么要什么有什么怕什么,内视,内省,让自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