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点通怎么投放: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59:22

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

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 《 人民论坛 》(2009年第19期)

 

 

 

 

 

 

 

 

    >>调查持续20天,遍及北京、上海、重庆、陕西、西藏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全面覆盖核心城市、中小城市、乡镇

    >>中国居民最爱哪些文化消费形式?看电视、上网为何全面占优?

    >>居民愿意花多少钱为自己喜欢的电影买张门票?

    >>东西部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差异有多大?

    >>深度解读调查结果,生动诠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前瞻性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居民文化消费还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何在?日前,人民论坛杂志联合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开展了“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调查”。调查在东、中、西部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广泛展开,除此之外,还针对高端服务行业、工程技术行业、公务员、事业单位、各地高校等做了行业群体调查,另外,与人民论坛网、人民网、新浪网合作,开展了网络调查。截至2009年8月20日,共收回有效纸质问卷1071份,有效网络问卷5372份,共计收回有效问卷6443份。

    逾六成居民最爱看电视、上网

    在对“以下文化休闲消费形式中,您更喜欢?”这一问题的回答中,“看电视”以62.6%的支持率位居第一,“上网”则以61.5%紧随其后。47.5%的受访者选择“阅读书报杂志”,“看电影”和“旅行”亦获得了接近四成的支持率。调查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文化休闲方式,电视和网络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优势地位较为明显。北京市统计局今年3月发布的《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中称,看电视和上网占用了北京城乡居民主要的业余时间。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城市高收入年轻人群受访者中,“上网”的支持率超过八成。天津市社科院、上海复旦大学等单位近年亦有类似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年轻白领群体对网络的高度依赖。

    调查结果凸显了电视、互联网作为居民主要文化休闲活动的强大吸引力和生命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进一步加强了对电视、互联网等产业领域工作的部署,可以预见,电视、互联网在未来将实现更紧密的整合、更大的发展。但同时,此结果也折射出我国民众的文化消闲形式还较为单调。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认为,电视、互联网之所以在居民文化休闲生活中占据优势地位,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尚不完善、现阶段能够提供的多样化选择十分有限不无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普遍有较为充裕的文化休闲时间可供支配,由此显见,更多的文化休闲形式进入日常生活是民众必然的期待。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产品,让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是文化产业整体升级、全面振兴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

    多一些“身边的图书馆”

    在回答“以下选项中,您认为哪些文化消费场所应当加强建设?”时,73.9%的受访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场所”建设,超过排名第二的“剧院、音乐厅、娱乐场所”近二十个百分点;而对于“以下选项中,哪些场所是利用率不高,群众参与热情一般的?”这一问题,选择“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场所”的仅两成多。我们特别注意到,对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各地区、各行业、各个收入群体的结果较为一致。

    在电视、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日,为何居民仍如此向往图书馆?国家行政学院图书馆馆长江东认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传统公共文化场所,图书馆能够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的静谧、深邃体验是无法取代的。对于调查结果,江东馆长提出,民众可能对“身边的图书馆”抱有更多的期待。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高耸的楼宇、庞大的藏书量的意义有限,但是民众也许更加盼望在单位、社区等日常生活区域周边有一家方便、安静的图书馆,它的规模不需要太大,但更加便捷,这将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滋养民众的文化生活。调查结果显示,45.9%的受访者对“(日常生活圈)周边能找到更多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怀有极大期待,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场所等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许是更多地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来到每一位居民的身边。

    你愿意花多少钱去看场电影?

    在选择阻碍自身“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时,61.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大,文化消费过于昂贵”是最大障碍;选择“工作或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的分别占49.4%和55.3%;仅10.4%的受访者选择了“确实没什么兴趣”。由此可见,居民对于文化生活的兴趣和动力毋庸置疑,但各种文化消费产品的价格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被问及“一部您想看的电影,在票价不高于多少时,您会接受买票去电影院看?”时,54.3%的受访者选择“30元”,24.1%的受访者选择“50元”,9.4%的受访者选择“80元”,选择高于80元的受访者寥寥。同样的问题,当问题中的目标消费品变成“一本您非常喜欢的书”,“一场您很想看的文艺演出”时,多数受访者的选择亦集中于较低价位。可见,民众对于文化消费产品价位的心理预期不高。这一方面由当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现状决定,另一方面,价格低廉、功能强劲、内容丰富的互联网进一步降低了民众对其它文化消费品的心理预期价位。在被问及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期待时,52.5%的受访者表示最希望“电影票、演出票、书价等能再低一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强调要培育中国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大集团,进而形成的规模化效应自然会带动文化消费品价格走低,无疑将助益国内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品市场进一步繁荣。

    文化消费地区差异现状亟待改善

    调查显示,居民文化消费理念、层次、方式,在不同地域有着较大差异。仅以东部乡镇和西部乡镇为例,在回答“您的月平均收入中,用来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份额一般占多少?”时,仅15.7%的东部乡镇受访者选择“1%以下”,而做同样选择的西部乡镇受访者占56.0%;根据统计结果,月平均收入中用于进行文化产品消费份额高于5%的东部乡镇受访者占38.3%,而西部乡镇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仅为11.0%。考虑到西部乡镇居民的月平均收入远低于东部乡镇,则东、西部乡镇居民实际日常文化消费额度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次,让社会各界对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在可预见未来的迅速增长抱有更高期待。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该国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开始提高;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该国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开始快速增长。7月6日《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按照国际经验估算,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在4万亿以上,而实际上只有不到800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远未得到释放。分析人士指出,文化消费现状的地区差异已成为制约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整体提升的重要因素。

    除消费额度上的差距之外,调查结果中的一些其它细节也从侧面反映了文化消费的地区差别。仍以东部乡镇和西部乡镇为例,对于自己喜欢的文化休闲消费方式,虽然总体来看,电视和网络的优势突出,但东部乡镇受访者的选项遍及读书、看电影、观看文艺演出、博物馆、旅行等各个领域,而西部乡镇受访者的回答在“看电视”和“上网”两项上高度集中,鲜有受访者选择其它文化消费形式。另外,认为“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是阻碍自身进行文化消费主要因素的西部乡镇受访者占近七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在某些地区,民众能够接触、了解和享受的文化消费形式还十分有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部署的跨区域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这一重点工作,其重大意义正在于此。8月14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迫切要求我们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实现重点突破,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中央强势政策推动之下,我们期待文化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更大的勃兴,我们期待文化产品消费、文化休闲活动让中国居民的生活中有更多的绚丽颜色。

    (执笔:人民日报记者 杨暄 人民论坛记者 孙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