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群拉人技巧: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13:23
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思路 田代贵

重庆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田代贵


     
     确立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为重庆市在中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从城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重庆面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突出;生态脆弱地区幅员面积大,人口密度相对高,存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定隐患;经济总量小,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的能力弱;社会保障欠账大,财政能力支撑困难;农村市场经济发育滞后;城镇化质量低,解决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和进城安居任务重等方面。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重庆市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为全国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示范。对于重庆市来说,还包含区域即“一圈两翼”的协调发展(“一圈”指重庆主城涉及23个区县的“1小时经济圈”,“两翼”指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按照国家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的要求,重庆市还肩负川渝合作,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区增长极、带动和辐射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真正形成城乡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逐步缩小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差距,形成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格局,在西部率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增强以重庆主城为核心、以“一小时经济圈”为战略平台、以“两翼”的万州、黔江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城市群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特别是主城在区域空间组织和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在带动辖区内农村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辐射和带动长江上游及西部广大内陆地区的协调发展。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点包括: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推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农村居民市民化;建立城乡均衡发展,普惠式、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化;完善城乡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金融体制改革,建设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抓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思路:
     ———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推进农村人口转移的重点,不是增加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而是提升其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及其哺养人口尽快实现由就业转移向居住转移过度,由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必须制定以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为目标的劳动就业制度、推进进城农村居民市民化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农村转移人口除城乡制度对接之外,更需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大中城市及小城镇提供农村转移劳动力及人口居住空间和公共服务。在体制创新和政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要素配置的基础性功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切实按照“一圈两翼”的战略格局,着力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城乡统筹战略平台,增强大都市区金融中心、现代制造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等功能,充分发挥其在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的空间组织及资源整合功能,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引导城市要素与农村土地和劳动力有机结合。引导城市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与农村劳动力、土地有机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政府宏观调控对市场自调节功能“纠偏”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统筹城乡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
     ———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政府在配置公共资源过程中,建立向农村倾斜的体制和机制。以小城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为载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加快文化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及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大大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推进乡村城市化,引导农村居民向小城市和农民新居集中,促进农村居民就近就地城镇化。
     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将分两个阶段实施:
     2007 2012年为重点突破阶段。将在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起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体制框架。在国家土地管理制度框架下,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建立起市域内土地占补平衡、异地流转,农村经营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征地补偿制度为重点的土地流转制度。按照“先建制,再扩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统一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不断向前推进。在农村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险和住房保险几个方面大力推进,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方面有较大突破。初步建立起以促进农民工就业为重点、以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管理、劳动力就业培训管理、公共劳动就业岗位管理、公共劳动就业服务资源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起以体现公平、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原则,以扶持“三农”、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与土地流转、与农民工进城相配套的户籍管理体制。通过金融改革和城乡金融创新,建立承接中外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业转移、金融产品多样化的金融制度性和载体性平台,为形成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奠定基础。建立和完善增强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统筹配置城乡建设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分工明确、机构精简、运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2013 2020年为全面推进和深化阶段。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完善改革,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