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26883205 淘宝:三十年前的那些家务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0:46:24

 

就从我结婚的事儿先说起吧。

大学毕业“四个面向”被计划分配到大西北戈壁荒滩上的一个工矿城市工作,经过几年的劳动锻炼和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已然成了一个“大龄青年”。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现在的妻子,是和我同在一个大公司里工作的“革命职工”。我们两个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分别向各自单位的“革命委员会”提交了“结婚申请书”,双方家庭出身清白,没有“历史问题”,单位很快开了准予结婚的证明。来到街道办事处,当时称之为“××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履行结婚登记,领取了结婚证。当然,办事手续简便,一切都是免费的。

结婚证书虽然只是一张纸,但充满了“时代特色”。正面,一段红色大字的“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赫然在目:“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反面,印有1950年4月3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关于“三个废除”、“四个禁止”两段话:“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还有摘自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关于“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的一段话。

拿着刚刚领出来的结婚证书,我们俩又到一家简陋的照相馆拍了一张两寸的结婚照。当然,那个年代里只能是黑白照片。

在那个革命的年代,婚礼也必须是革命化的。豪华的车队、隆重的婚礼、几十桌的酒席,这些都是“四旧”,与“文化大革命”格格不入,想也不敢想。再说了,我们两人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九十块钱,一切也只能从简。

婚礼可以从简,住房怎么办?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时都要准备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那时候,住房都是由所在单位申报、大公司后勤部门按计划统一分配。职工群众中流行一句话:“找房子比找对象还难”。一些二级单位还有单身职工宿舍可以暂住,我所在的部门却是一无所有。我的领导说,结婚你们按计划进行,住房我们千方百计争取。

于是,我们买了喜糖、喜烟,散发给各自单位的同事和朋友,告诉大家:我们俩结婚了。我单位的同事们也按惯例“凑份子”,每人五毛钱,给我们买了两本红色的袖珍《毛主席语录》、一对红色的热水瓶、两本红色封皮的“革命日记”本,分别装在两个红色印花搪瓷洗脸盆里。这几件礼物给我们的新婚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结婚了,住房在哪儿?

与此同时,我的领导多方努力,最终在兄弟单位职工俱乐部后院一栋平房里找到一间不足十个平方米的房子。这是一间闲置的办公室,里面有一张铁架子床,正好我们暂时使用,我的领导从家中拿来一只煤油炉,借给我们做饭用。

房子虽然简陋,且又破旧,但总算有了临时栖身之地。记得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刘禹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文《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虽然没有诗人那种淡泊高雅的生活情趣,但有斗室栖身,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我们没有正式住房,不是居民户,“粮油关系”都在各自单位的职工食堂,办不上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自己做饭是“无米之炊”。我们就过起了“居家吃食堂”的生活,常常是吃冷饭、啃冷馍,凑合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有人说,学会随遇而安,懂得满足,才懂得幸福。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对于当时的我们,粗茶淡饭是为了果腹;可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粗茶淡饭却是养生保健的健康饮食。

儿子的出生给我们居无其屋的“三口之家”带来了欢乐。但也带来了不尽的烦恼——“三口之家”,家在何处?

经单位领导几个月的努力,终于给我们争取到了一套带有厨房的住宅。虽然是别人住过十几年的旧平房,而且只是面积不到二十平米的“一室一厨”,红砖铺的地面已经坑坑洼洼,泥土加麦草抹的墙皮和顶棚也已多处脱落,但在当时能有这样的住房已经相当不错了。

那时,最高级的“装修”是申请由大公司后勤部门将房子修补一下,地面重新铺一遍,再用石灰水整个粉刷一新。但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只能请他们来人把掉了墙皮的地方补好。

房子是按计划分配,家具也是按“级别”由后勤部门统一配备。我按规定标准领到“一块半”单人床板拼作双人床,两条长板凳作床头。后来我的领导跟后勤部门的领导好说歹说搞了个批条,才给换成一付最简单的旧双人床头。

搬进去住下后,我把原来的走廊改造了一下兼做厨房,自己动手砌了一个炉灶,把原来的厨房改作小卧室,并向隔壁的一户东北人请教,自己学着砌了一个火墙与火炕,把原来的“一室一厨”改造成了“两室一厨”。后来,居委会统一搞“社会主义大院”,规定凡是住平房的,房前屋后必须砌上院墙。我们俩又自己动手,打土坯、建“大院”,并在大院里盖了一间小土屋,夏天作厨房,冬天当库房。这个家,我们一住就是整整十个春秋。

有了自己的住房,就可以落户口、办粮证。

我给已经有五个月大的儿子落上了户口,到派出所登记户口领取了居家不可或缺的《居民户口薄》。又把我们俩的粮油关系从集体食堂迁出来,拿着户口薄和各自单位开具的工种证明,到区粮食局核定了粮食定量等级,办理了维持全家生存的《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核定全家三口人每月粮食定量共59斤,其中我为28斤,妻子为31斤;食油每人3两,后来增加到半斤。儿子的粮食定量等级从每月的6斤开始,定期核定增加,到十岁时已是大人的最低标准28斤了。

粮站供应的口粮虽然定量不高,却是五花八门。每月70%的细粮有面粉、大米,30%的粗粮有玉米粉、高粱米、各种豆子。到了秋冬季,粮站里还用七斤土豆抵扣一斤粗粮,而且必须买够规定的数量。人口多尤其是家有几个饭量大的人家,口粮格外紧张,常常要靠同事、亲友、邻居支援一些粗粮才能维持全家的温饱。那时候,人们偏爱细粮,粗粮多不受欢迎,不少人家粮本上有些粗粮结余,同事、亲友之间常常相互调剂。我们全家三口人省吃俭用,也算是“余量户”,温饱生活过得也算是其乐融融。

三十年前,社会上是票证的天下,票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是家务事中的“头等大事”。

除了家家户户必备的《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外,还有从《粮油供应证》派生出一种衍生物——粮票。这种粮票,有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称“全国通用粮票”,有在本省市范围内流通使用的,称“××省(市)粮票”。

这种粮票,不论是全国的,还是省里的,是不可能随便得到的。必须是到外地出差、探亲,或者家中有生老病死等特殊情况,而且要凭单位的证明,到指定的粮站,由粮站核减你的粮食定量后才能领出来。无疑,全国粮票是最好的,因为它在全国各地都可以使用,甚至在私下还可以用它去换取你最需要的东西。

有道是:“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这个“票”,非粮票莫属。无论走到哪里,你到任何一个大大小小的饭店和小吃店里用餐,那里的米饭、面条、馒头、包子、馄饨等生熟食品,都必须要粮票,即使你只吃一两、只买一个,也必须要粮票。如果你自己动手做饭,到任何一个粮站买粮食,到商店和各级各类供销社里买挂面、切面、米粉、年糕、点心等任何粮食制成品,没有粮票你别想买到。

“民以食为天”,粮证、粮票成了老百姓的生命之票。“天”都要票,还有什么不要票的?从国家发放粮票开始,所有关系老百姓生计的商品几乎都要凭票购买。买食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买棉花或棉絮要棉花票,买烟要烟票,买煤油点火要煤油票,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要购物票……,甚至火柴、肥皂都要凭票凭本计划供应,票比钱管用,没有钱可以向亲戚朋友去借,没有票却是寸步难行、万事无成。为此,我把家中“高档家具”大衣柜里的一个小抽屉辟为“票证档案柜”,专门保管各种票证,以防丢失。

票证时代苦涩的往事不堪回首。然而,这些花花绿绿的票证如今却成了洞察历史的见证,成为收藏界的热门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