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模板代码制作:人生论坛征集佛经和大德论述中关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方面的论述,请大家支持,普皆同利。合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19:34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四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虚空目分第十之三中圣目品第六
  尔时明星菩萨白佛言。世尊。声闻之人行声 闻乘。辟支佛人行辟支佛乘。如是二人云何修悲。思作何法离何烦恼。佛言。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声闻乘辟支佛乘。不观众生所有乐相。不作怨亲父母等 相。怜愍众生修起悲心。乃至十方亦复如是。若我不能于恶众生修集悲者。当观是人八种苦相。生苦乃至死苦。是人具足如是八苦。我当云何于是人所不生悲心。是 人复有三种大苦。亦复未得脱三恶道。我当云何不生怜愍。云何名为观于生苦。从业因缘父母和合。初受意识。歌罗罗时。其身犹如葶历子许。是时未有入出气息。 亦不觉知苦之与乐不苦不乐。离先色相。未具后色。无力无欲。无有精进。无有憍慢上色上性上自在相。无五欲相。诸根不具。如是众生我当云何不生怜愍。如是众 生过去爱取名为无明。过去业有名之为行。初入胎心名之为识。歌罗罗中。初色四阴名为名色。是时未具十二有支。以生因缘故。可说有十二因缘。众生如是何有智 者不生怜愍。歌罗罗时住六七日。六七日转名頞浮陀。是时形色犹如小枣。住七七日转名伽那。是时形色如胡桃壳。住八七日转名闭尸。形色犹如频婆罗果。是时身 边有五胞出谓头手脚。十二七日始有肠相。二十七日男女根别。二十一七日始生骨节。乃至三十六七日中。其身具足血肉毛根。三十八七日具足身肢。四日四夜住在 腹中臭秽之处。是人如是我当云何不怜愍耶。尔时还忆本生之事。忆已愁苦。作是念言。若我出胎当修善法。愿后更莫生如是处。修不放逸远离受生。初出母胎。尔 时举身受迫迮苦。入风触身亦复受苦。身初至地。以水摩洗复受大苦犹如地狱。尔时还失忆宿命事。生已复有老病死苦随逐不舍。复有风病白水黄水和合等病。如是 四病数各百一常随逐之。是故名为生。是大苦既受生已老复随逐。发白面皱。失智惭愧。发毛稀疎。诸行陈故诸根衰熟。易破易坏。烂朽危脆。唯贪二味。所谓碱 酢。能坏安乐身根遍恼。是大苦河。能破众生三世壮色。妄如婴儿。狂如鬼着。众生具足如是恶事。我当云何不生怜愍。尔时复为死所侵逼。失于智慧寿命诸有。舍 弃诸阴。身坏命坏四大离散。三世众生寿命之怨。一切众生成就死法。我当云何不生怜愍。尔时复有所不爱物。而来亲近。所谓寒热饥渴恶人恶兽。众生如是我当云 何不生怜愍。复有所爱别离。所谓盛年财宝。康强寿命。父母妻子亲戚眷属上妙六尘。众生既受如是等苦。我当云何不生怜愍。或有众生于三世中。求上六尘而不能 得。以是因缘具受众苦。若我于此恶类众生不生怜愍。我当云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生受五阴担。我亦如是。若我不修大悲之心。云何得舍如是重担。一 切圣人已得远离五阴重担。若不修行三种净戒。不善思惟。其心放逸不行正道。不得解脱如是之人受百种苦。众生既受如是百苦。我当云何不修悲心。若有众生于一 日夜。能如是观。是人得心犹如虚空。是人能于一切众生修集大悲。是人能得身心寂静。是人不远正真法界及以法性。如是方便。能得声闻缘觉众生缘悲。若有菩萨 初修道时。作是思惟。设令我有恒河沙等如须弥身。当以是身为于一人。于无量世受大剧苦。令彼一人得受乐者。我终不悔。亦不退转于菩提心。复作是念。假令一 切所有众生。各各执椎如须弥山。来打我身经无量岁。我当忍受不生恶心乃至一念。复作是念。是人所受百种之苦。一切众生亦受是苦。而不知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我今是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不受刀剑火石。亦复如是。若我当于一切众生生恶心者。诸佛贤圣当见呵责而作是语。是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 如是而不忍辱。菩萨摩诃萨修净意者。即是忍辱。忍辱者即是璎珞精进道性器四财宝。菩萨修集如是忍辱。能净身心。能净庄严坚固庄严。得大智慧。不与声闻辟支 佛共。于诸众生最为殊胜。一切四魔不得其便。邪不能动。烦恼折减一切怨仇不能为恶。言辞所说不可穷尽。其智甚深犹如大海。精进坚牢如须弥山。等诸众生如海 一味。能大利益犹如大地。净众垢污犹如清水。能作光明犹如朗日。于众无碍犹如猛风。世法不污犹如莲华。下视众生如金翅鸟。众生乐见如夏日云。众生乐受如夏 时雨。见无余求犹病遇医。坏诸贫穷如如意珠。施众禅定犹如梵天。生死无碍犹如虚空。示平不平犹如明灯。人天恭敬犹如帝释。若有菩萨起嗔恚心。一切怨贼悉得 其便。丧失一切善根财宝。一切众魔获得其过。为诸烦恼之所污染。入大闇处失一切善根。为诸圣人之所呵责。若有菩萨起嗔恚心乃至一念。则为丧失一切善法。设 我悉受一切众生无量亿数打骂毁辱。乃至不应起一念嗔。何以故。如是众生不学慈悲。若彼众生心无嗔打。我当云何修集慈悲。以是义故。众生嗔时我应生喜。何以 故。即是我之悲因缘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作是观。即得不共声闻缘觉众生缘悲。亦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复有众生观三恶道苦众生已。修集悲 心。复有观察三界所有诸苦众生。而修悲心。复有观察五阴众生。而修悲心。入界亦尔。善男子。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修慈悲。何以 故。夫慈悲者。即是一切善法种子。若有众生得色界身。亦是修集慈悲因缘。若无色身。若声闻道若缘觉道。若诸菩萨庄严坚固行六波罗蜜。调伏众生得无生忍。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因慈悲种子因缘。说是慈悲因缘法时。明星菩萨得无生法忍。是忍不与缘觉声闻共之。八万四千众生得如法忍。五万五千那由他众生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万八千众生得不退心。二万众生成就慈悲。五千比丘得阿罗汉果。五百比丘尼尽一切漏。十万亿众生破大邪见得正见心。尔时世尊告无胜意童 子。善男子。过去有佛名发功德意。亦说如是大慈大悲。无胜意童子言。世尊。所言如者云何名如。佛言。善男子。远离身相名之为如。无胜意童子言。所言身者即 是实性。即是寂静。即是法界。即是无漏。即是无尽佛言。善男子。如身者即是一切众生之身。即是过去未来边际。即是寂静。无胜意童子言。世尊。若一切佛如即 是身。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法界无有增减。三世平等不生不出不灭。犹如虚空。如身亦如是。说是法时。三万众生得如法忍。尔时世尊告明星菩萨言。善 男子。云何修集缘众生喜。善男子。若有菩萨不修慈悲。不念众生所有乐相。乃至不观三趣三界所有诸苦。而亦观于五阴出灭。如是观已生于喜心。但乐观法。观已 生喜。如是喜心愿及众生。是名为喜。世尊。云何修舍。善男子。若有菩萨不修慈悲及以喜心。修舍念舍父母乃至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修是舍时。远离一切爱嗔法 心。是人修集空无相愿。既修集已。不久定当得入涅槃。若人修集如是等四无量心。是人则为十方诸佛菩萨天龙夜叉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 所供养。随有国土若四部众修集如是四无量心。其土则已远离一切衰祸之相。其中众生乐离恶法受持善法。善男子。四无量心。具足如是无量福德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中辟支佛乘品第七
无胜意童子复白佛言。世尊。修缘觉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善男子善女人。云何修集慈悲喜舍。佛言。善男子。若有修集辟支佛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 夷善男子善女人。观众生乐。解众生乐。念法缘慈。终不忆念缘众生慈。如自心中所受乐事。亦愿众生同共得之。观法平等。观乐平等。观心平等。观如平等。如是 观已。乃至不于一人生恶。设有因缘生恶心者。应作是念。若我于彼生恶心者。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纯善功德。若于一人生嗔恶 心。尚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况我未成诸善功德。以是因缘。修众生慈及法缘慈。悲喜舍心亦复如是。善男子。若有欲学缘觉乘者。应如是修慈悲喜舍。说是 法时。六万亿众生得住初地。或得二地三地四地五地。或有众生得无生忍。或有获得辟支佛道及声闻道。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中圣无碍智品第八
尔时众中有一童子名虚空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庄严无上菩提之道。修一切智目方便。无缘梵行一切法目方便。无缘梵行一切阴入界方便。解脱方便。三昧 方便。陀罗尼方便。得忍方便。诸地方便。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一切智目门。同虚空慧度于彼岸。无缘梵行。越度四流断四魔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今能入四无量海。欲度众生于生死河。是故今者发如是问。复欲不断佛大智海。善男子。十方佛土若有菩萨。同共汝行三昧智慧。我说法时。如是等辈悉为明证。 若无如是菩萨证者。我则不说无缘梵行。何以故。我若说者。多于是中而生疑心。若有未得无缘梵行亦复生疑。以是义故。不应宣说。尔时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 名虚空幢。入已面门出大光明。其明种种遍照十方诸佛世界。蔽于日月令不复现。其光明中出大声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为诸众生宣说梵行坏诸烦恼。说声闻乘辟 支佛乘无缘梵行。无量众生及诸菩萨。次第而坐听受正法。亦说清净菩提之行。为欲利益无量众生故。作大集说种种行。无量众生获得一生及以后生。十方众生闻是 语已。一切悉集娑婆世界。或有菩萨现真金身雨于金沙或现银身雨于银沙。或琉璃身雨琉璃沙。或颇梨身雨颇梨沙。或沉水身雨沉水沙。或栴檀身雨栴檀沙。或多摩 罗跋身。雨多摩罗跋沙。供养于佛。供养已毕头面敬礼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虚空声童子。善男子。今日十方诸大菩萨。其中或有得法忍者得无生忍一生 后生。悉为我证如是菩萨修集慈悲喜舍之心。了了通达诸法之性。亦能远离身相业相。其心不著有为无为。亦不贪着眼乃至意色乃至法。至心修集无缘梵行。无诸觉 观不生憍慢。无所贪着知真实性。观一切法皆悉平等。所谓三世三界三戒。亦得增长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一切众生。远离三界阴入界等。离一切字聚名聚句聚有为之 法。作是观时。即得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修集同空三昧梵行六波罗蜜。诸佛护念。具善方便住第三忍。过于声闻辟支佛道。远离一切眼色因缘乃至一切意法因 缘。观法界如随顺不倒。获得大慈大悲等力。于诸法中得大自在。而于生死不生厌悔。有大力势调伏众生。于三乘中得智方便。能雨法雨得无碍智。解诸众生异语方 便。善男子。是名圣目陀罗尼。具无碍智修集梵行。善男子。若有菩萨修是梵行。如是菩萨常得见佛。能具佛法净佛世界。性净众净。行净智净。意净供养亦净。能 具十地。次第当坐如来法座。如是名为清净法行。是名如来。是名世尊。名过四潮。名菩提道。能得菩提转大法轮。云何名为一切智耶。若智能观一切平等。众生平 等三世平等不倒平等。如是等一切法见虚空目。见法虚空目。见无行虚空目。见性虚空目。见如空虚空目。见如内空虚空目。见如外空虚空目。见如内外空虚空目。 见如大空虚空目。见如第一义空虚空目。见如有为空虚空目。见如无为空虚空目。见如毕竟空虚空目。见如无始空虚空目。见如性空虚空目。见如散空虚空目。见如 自性空虚空目。见如一切法空虚空目。见如无所觉空虚空目。见如无法空虚空目。见如无性空虚空目。见如无法有法空虚空目。见如实性空虚空目。见如无相无愿虚 空目。见如一切法无边无处虚空目。见如大慈大悲虚空目。见一切知见虚空目。见一切智。如是见已转正法轮。是名不共众生法界。是名一切智。名佛境界。说是无 缘梵行时九万二千众生成就是法。恒河沙等众生得如法忍。恒沙众生远离垢秽得法眼净。一千比丘得阿罗汉果。无量人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blue][该贴于2006-11-20 8:46:14被向您学习编辑过][/blue]

[blue][该贴于2006-11-21 20:51:44被向您学习编辑过][/blue] 愿大家普皆吉祥如意,...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早证究竟菩提,利益无边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向您学习
等级:版主
文章:5551
积分:1008
注册:2004-06-21 16:50:00
  2006-11-20 10:35:24  第 2 楼  
  尔时无尽意菩萨复语舍利弗。菩萨修慈亦不可尽。何以故。菩萨之慈无量无边。是修慈者无有齐限等众生界。菩萨修慈发心普覆。舍利弗。譬如虚空无 不普覆。是菩萨慈亦复如是。一切众生无不覆者。舍利弗。如众生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菩萨修慈亦复如是。无量无边无有穷尽虚空无尽故众生无尽。众生无尽故菩 萨修慈亦不可尽。是谓大士所修慈心不可得尽。舍利弗言。善男子。齐几名众生界。无尽意言。所有地界水火风界其量无边。而犹不多于众生界。舍利弗言。唯善男 子。颇可得说譬喻比不。无尽意言可说。但不得以小事为喻。舍利弗。东方去此尽一恒沙佛之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皆一恒沙佛世界。作一大海其水满溢。使一 恒河沙等诸众生聚集。共以一毛破为百分以一分毛渧取一渧。如是一恒河沙共取一渧。二恒河沙共取二渧。如是展转乃至尽此满大海水尽。是众生界犹不可尽。菩萨 慈心悉能遍覆如是众生。舍利弗。于意云何。是修慈善根岂可尽耶。舍利弗言。实不可尽。唯善男子。是虚空性尚可得尽。菩萨慈心不可尽也。若有菩萨闻作是说不 生惊怖。当知是人得无尽慈。舍利弗。是慈能自拥护己身。是慈亦能利益他人。是慈无诤。是慈能断一切嗔恚荒秽系缚。是慈能离诸结及使。是慈欢喜。是慈不见一 切众生破戒之过。是慈无热身心受乐。是慈远离一切恼害。是慈能离一切怖畏。是慈能顺众圣人道。是慈能令嗔者欢喜。是慈能胜一切斗诤。是慈能生利养称叹。是 慈庄严释梵威德。是慈常为智人所赞。是慈常护凡夫愚人。是慈常能随顺梵道。是慈不杂远离欲界。是慈能向解脱法门。是慈能摄一切诸乘。是慈能摄非财功德。是 慈长养一切功德。是慈过诸无作功德。是慈悉能庄严相好。是慈能离下劣钝根。是慈能开天人涅槃诸善正道。是慈能离三恶八难。是慈爱乐诸善法等。是慈如愿一切 所欲成就自在。是慈平等于诸众生。是慈发行离诸异相。是慈正向持戒之门。是慈能护诸犯禁者。是慈能成无上忍力。是慈能离诸慢放逸。是慈发起无诤精进入于正 道。是慈根本入圣禅定。是慈善能分别于心离诸烦恼。是慈因慧而生总持语言文字。是慈定伴离魔结伴。是慈常与欢喜同止。是慈善为心之所使。是慈坚持威仪戒 法。是慈能离诸掉动等。是慈能灭种种诸相。是慈善香惭愧涂身。是慈能除烦恼臭气。舍利弗。夫修慈者。悉能拥护一切众生。能舍己乐与他众生。声闻修慈齐为己 身。菩萨之慈悉为一切无量众生。舍利弗。夫修慈者能度诸流。慈所及处有缘众生。又缘于法又无所缘。缘众生者初发心也。缘法缘者已习行也。缘无缘者得深法忍 也。舍利弗。是名菩萨修行大慈而不可尽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修行大悲亦不可尽。何以故。舍利弗。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为本。菩萨如是修学大 乘。以大悲为本。如转轮圣王。以轮宝为本。菩萨如是修一切智以大悲为本。如大长者唯有一子愍爱情重。菩萨大悲亦复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如是大悲我已行 已。如是大悲作己利已。如是大悲不假他事。如是大悲己心所作出不谄曲。如是大悲所作毕竟出正决定。如是大悲种性所作出于直道。如是大悲心无邪曲出生正直。 如是大悲无有憍慢出众生境。如是大悲捐舍己身出如来身。如是大悲不贪寿命出不作恶。如是大悲拥护众生出于菩提。如是大悲护真实法出心清净。如是大悲见诸穷 厄出拔济事。如是大悲本誓坚固出不动心。如是大悲不欺己身人天贤圣出不虚诳。如是大悲其行清净出于善业。如是大悲自舍己乐出与他乐。如是大悲不与他苦出不 焦热。如是大悲能令众生舍于重担出坚精进。如是大悲有忍势力出护无力。如是大悲不厌可污出瞻病者。如是大悲得法自在出教化钝根。如是大悲覆自功德出显他功 业。如是大悲出离诸苦。如是大悲出求无漏乐。如是大悲出舍所爱物。如是大悲出作众善业无所娆恼。如是大悲出善持禁不舍毁戒。如是大悲出教化众生。如是大悲 出不惜身命。如是大悲出舍自支节。如是大悲出生他善根。如是大悲出自利益善根。如是大悲出无味诸禅。如是大悲出不厌欲界。如是大慈出于观慧。如是大悲出不 污善根。如是大悲出诸众生如所愿成。如是大悲出有为无为。如是大悲出不证无为。如是大悲出知众生性同无为而能教化。如是大悲出护毁戒者。如是大悲出赞叹佛 戒。如是大乘诸悲出于大悲。以是因缘故名大悲。谓大悲者。必定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诸助道法。为得自然无师智慧。营他众生所作事业。精勤专著如修 己务。以是因缘故名大悲。舍利弗。是名菩萨修行大悲而不可尽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修行于喜亦不可尽。云何为喜。常念于法欢喜踊跃。不生懈 怠无诸恼热。离五欲乐住于法乐。心和悦豫身轻柔软。意勤劝督心常生悲。乐求如来无上法身。乐修相好以自庄严。听法无厌念行正法。行正法已心生欢喜。生欢喜 已具得法悲。常于众生不生碍心。以增上欲勤求于法。勤欲法已深心得解甚深佛法。远离二乘发无上心。除诸悭惜发于舍心。见来乞者心生欢喜。舍时欢喜施已无 悔。如是布施三时清净。得清净已心则悦豫。于持戒者常行布施。于毁禁者喜心摄取。自持禁戒心则清净。能令恶道怖惧众生得无所畏远离恶处。一心回向如来禁 戒。坚持牢固不可亏坏。恶骂加己堪忍不报。于诸众生心无憍慢。于诸尊长谦下恭敬。言常和悦离于嚬蹙。先以爱语终无谄曲。不以邪心诱诳于人。不以利养为他执 役。其心清净无有粗过。于诸不可不见其过。不求他短不举人罪。专心正念诸和敬法。于诸菩萨生如来想。爱说法者重于己身。爱重如来如惜己命。于诸师长生父母 想。于诸众生生儿息想。于诸威仪如护头首。于诸波罗蜜如爱手足。于诸善法生珍宝想。于教诲者生五欲想。于知足行生无病想。爱乐求法生妙药想。于举罪者生良 医想。摄御诸根无有懈怠。是故名喜。是喜寂静觉知微妙故。是喜寂灭无恌戏故。是喜行倚不戏论故。是喜根本心不乱故。是喜多闻取善语故。是喜平等心柔软故。 是喜勇猛善作业故。是喜不悔专行善故。是喜正住不懈怠故。是喜不动无所依故。是喜不共难摧伏故。是喜实义不忘失故。是喜真实无变异故。是喜诚谛如所作故。 是喜能舍力坚牢故。是喜大力无能胜故。是喜能作诸佛神力求诸佛法故。舍利弗。是名菩萨修行于喜而不可尽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修行于舍亦不 可尽。云何菩萨修舍无尽。菩萨行舍。舍有三种。云何为三。舍诸烦恼。舍护己他。舍时非时。云何舍诸烦恼。恭敬供养其心不高。轻蔑毁呰心亦不下。若得利养心 不贪恃。若遭衰恼心亦不愁。若遇誉赞心无喜庆。若遭毁者心不退缩。若遇讥者心无亏[赤*皮]。若有称者善住法界。若遭苦事心力忍受。若遇乐事明见无常。放 舍所爱断于嗔恚。于亲非亲得平等心。持戒毁戒意无增减。作善作恶无有二相。于爱非爱心无所著。闻善不善心能堪忍。于善恶语心不系着。于昧过患其量无二。于 诸众生得平等心。于上中下得等光明。不惜身命好恶名闻同于法界。于实不实法心得清净。于世法等得菩萨舍。是名菩萨舍于烦恼。云何菩萨舍护己他。若被割截身 体支节。心无嗔恨不求仇报。以得舍心故能舍二。内外身口于此二中不生诤讼。于眼与色无有欲污。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故于二中不生诤讼是故名舍。 不伤不害是故名舍。舍护己他是故名舍。于利非利心行平等是故名舍。于第一义不生诤论是故名舍。于己心中善能分别是故名舍。观舍己身是故名舍。不害他身是故 名舍。菩萨修舍于诸禅定常行舍心。诸佛世尊不听菩萨于诸众生而行舍心。何以故。菩萨常修精进为利自他勤求善根。是名菩萨舍护己他。云何舍时非时。非器众生 舍不引接。衰毁讥苦舍而不受舍求声闻成决定者。行布施时舍修持戒。修持戒时舍于布施。修忍辱时舍施戒进。修精进时舍施戒忍。行禅定时舍于布施。修智慧时舍 五波罗蜜所不应作终不复作。如是诸法安住戒行。精勤勇猛具足修行。是名菩萨修无尽舍
~~~~~~~~~~
自: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九
  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
  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三 愿大家普皆吉祥如意,...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早证究竟菩提,利益无边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行者释凡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708
积分:66
注册:2005-01-29 19:14:13
  2006-11-21 19:43:13  第 3 楼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四梵住的修习

向智尊者 著
向智尊者( Nyanaponika Thera ),德籍犹太人,一九○一年出生於德国法兰克福近郊的汉诺镇。幼时随父母信仰犹太教,稍後因接触西洋古典文学及哲学,动摇了对犹太教的信念。 後来为了追求宗教真理,他便广泛地阅读各种宗教书籍,因而接触到佛教教义,深为其所吸引,觉得佛教能满足他理性的批判和内心的宗教渴望,而佛教的解脱教义 更为他带来新希望,因此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一九三六年经由友人介绍,到斯里兰卡的隐居岛随奈那地罗卡尊者( Nyanatiloka Thera )出家。出家後,尊者潜修教理、巴利语及英语,奠下以後将巴利经论译成德语及英语的基础。 常住斯里兰卡.
在禅观方面曾求学于缅甸上个世纪最伟大的阿罗汉-----玛哈希*西亚多.


心常停留的居所
佛陀曾教导四种崇高的心: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在佛经中,这四者以巴利语Brahma-vihara(梵住)为人所知。「梵住」一词可解释为心的超越、崇高或伟大的状态,或似梵、似天、似神的住所。

这 四种态度之所以超越或崇高,是因为它们以最正确、最理想的行为模式对待有情。事实上,慈、悲、喜、舍四梵住,为人与社会接触所发生的各种状况提供了解决办 法。它们是紧张的纾解剂;是社会冲突中伟大的和平缔造者;是生存奋斗中创伤的疗愈者;它们打破社会界限,建立和谐社群,唤醒人们遗忘的宽容,恢复早已失落 的喜悦与希望,提倡人类四海一家的精神,对抗自私自利的力量。

梵住与瞋心并不兼容,这样的心类似梵天(Brahma)-佛教传统宇宙观里 的神,是更高层天界的短暂统治者。梵天没有憎恨,这与许多东、西方对神的概念相反-那类神的信徒认为自己的神会表现愤怒、嫉妒与「正义的愤慨」。以持戒与 禅修勤勉地培养四种崇高心的人,被认为可达到等同梵天的境界(brahma-samo)。若四种崇高的心成为修行者心中主导的作用,他就能投生到相应世界 -梵天界,因此说这四种是似天、似梵的心。

「梵住」之所以称为「住」(vihara),是因为我们应当使这四者成为心时常停留的居所,感 觉像在「家」一样,而不是偶尔短暂拜访而随之遗忘的地方。换句话说,要让这四者完全充满我们的心,而成为不可分离的伙伴,在一切日常活动中好好注意它们, 诚如《慈经》所述:行住坐与卧,无有疲倦时,善安住此念,此即谓梵住。

慈、悲、喜、舍四者也称为「无量心」(appamanna),因就其圆满与真正的本质而言没有任何局限,如受限于其所遍及的某类众生,没有排他性、不公平性,且不被选择性偏爱或偏见所障碍。已达四梵住无量境界的心,对任何国家、种族、宗教与阶级不会怀有瞋恨。

但 除非与这种心态建立起稳固的自然关系,否则我们很难审慎地以意志的努力来运用「无量」,也很难避免各种程度的偏执。若要成就这点,在大多数情况中,不仅必 须以这四种特质作为行为准则与省思课题,还要将之作为有系统禅修法的业处,这样的禅修称为「梵住修习」(Brahma-vihara-bhavana)。 修习目标是藉助这崇高的心,成就高层次的心专注状态-「禅那」。修习慈、悲、喜三梵住能成就前三禅,而修习舍梵住只能成就第四禅,其中「舍」是最关键因 素。

一般而言,持续的禅修会有两种至高的成果:
第一、禅修将这四种特质深深地烙印在心上,成为不易动摇的自发态度。
第二、禅修造成并确保无量的延伸-拥抱一切众生的展现。事实上,佛经对这四种修法的详尽教导,明显是要逐渐展现这崇高心的无量性,它们有系统地破除一切界限-一切限制这些方法运用于特定的人或地域的界限。

禅 修时,选择散发慈、悲或喜等心的,要由浅入深,例如修慈无量时,先从渴望自己的幸福开始,以此作为基准点而渐渐扩大范围:「正如我希望自己能无苦、安乐一 般,愿那有情,愿一切有情也能无苦、安乐。」之后,将此慈爱的想法扩及自己敬爱的人,例如老师;再扩及到深爱的人、漠不关心的人;最后,如果有的话,扩及 到敌人或厌恶的人。既然这修法是关心活着的人的福祉,就不应选择已过世者,同时也应避免选择对你而言具有性吸引力的人。

当我们已能应付最 艰难的任务-将慈心散发给厌恶的人,就应进一步「破除界线」(simasambheda)-将慈心无分别、平等地遍及以上所说的四种人。「破除界线」时, 会使我们达到更高层次的定:随着似相(patibhaganimitta)的显现,而成就「近行定」(upacara-samadhi),进一步达到初禅 的安止(appana),再进入更高的禅定。

在「空间的扩展」上,先从身边的环境开始,例如家庭,之后扩展到邻居、整条街,以至整个城市、国家、其它国家与全世界。在「方位的扩展」上,先向东方散发慈心,再来西方、北方、南方、介于四维居间的方向、上方与下方。

适度地变换选择,同样的修习原则即能运用在悲、喜与舍的禅修上。修法细节可见诸经文(见《清净道论》第九品)。

成就梵住的禅定,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一种心态,以作为导向解脱的「观」的稳固基础,以洞察一切现象的真实性是无常、易受痛苦与没有实体的。因四梵住而成就禅定的心,清净、寂静、坚定、镇静,没有粗相的自私自利,因而为唯一能完成解脱最后工作的「观」作好准备。

以 上论述显示出两种修习梵住的方法,一是以之作为实际行动与适当思考方向,另一则是以禅定为目标的有系统禅修法,此两者彼此相辅相成。禅修有助于使慈、悲、 喜、舍成为自发反应,当我们努力在身、语、意中保有这四种特质,却面临生活中无数苦恼挑战时,这自发的反应有助于使心更加坚定与平静。

另一方面,若实际的行为渐渐受到四梵住的约束,心中的仇恨、紧张与暴躁就会减少,这些情绪的影响力常常狡猾地闯入禅修时段,变成禅修中的「掉举盖」。日常生活与思惟,对禅修的心有极大影响,只有在两者间的鸿沟持续缩小时,稳定的禅修进展与修行最高目标的达成才有可能。

不断反思这四者的本质、利益与相反特质的过患,将有助于四梵住修习,诚如佛陀所说:「人长久思惟与反省的事物,即是心专注、倾向之处。

佛陀开示四梵住的基本内容
一、诸比丘!弟子以慈心遍满一方,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慈心丰沛、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二、诸比丘!弟子以悲心遍满一方,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悲心丰沛、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三、诸比丘!弟子以喜心遍满一方,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喜心丰沛、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四、诸比丘!弟子以舍心遍满一方,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舍心丰沛、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四梵住的沉思

〔慈〕
「慈」没有「拥有」的欲望,清楚知道在胜义中没有所谓的所有物与拥有者,这即是最崇高的慈爱。
「慈」不说也不会想到「我」,清楚知道「我」只不过是一种错觉。
「慈」没有选择性与排他性,清楚知道若这么做的话,就会制造出与「慈」本身相反的厌恶、反感与瞋恨。
「慈」接纳一切众生,不论其大小、远近,在陆地、水里或空中。
「慈」无私地拥抱一切有情,不仅是对我们有益或让我们欢喜,或带给我们快乐的有情。
「慈」拥抱一切众生,不论其心是崇高或低下、善或恶。拥抱高贵或良善的众生,是因慈爱自然地流向他们;接纳心低下与邪恶的众生,是因为他们最需要慈爱。许多善良种子已枯死的人们,只因缺少让种子成长的温暖,而让它在缺爱的寒冷世界中死去。
「慈」纳受一切众生,清楚知道我们都是这期生命中的旅伴,都受制于同样「苦」的定律。
「慈」 并非烧伤、烧焦、折磨人、造成更多伤害的感官之火-它现在突然地燃烧,下一刻即熄灭,留下比以前更深的寒冷与孤寂。相反地,「慈」像是安慰病人的那温柔又 坚实的手,从未改变其同情,没有犹豫,不在意所面对的任何反应。「慈」,安抚人们因苦难与烦恼之火焚烧后所感受到的寒意。「慈」,为被遗弃在孤寂冰原中的 人,在缺爱世界的严寒中颤抖的人,以及因深深的绝望或不断向外求助而内心空虚、枯竭的人,给予他们生命的温暖。
「慈」即是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的崇高的心与智能。
「慈」即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是最崇高的爱。
「慈」佛陀称之为「心的解脱」、「最崇高的美」,是最崇高的爱。
「慈」的究竟显现是什么呢?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的道路,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与完全领悟的道路。

〔悲〕
世 间正在受苦,但大部分人封闭了眼睛与耳朵,看不见川流不息的泪河流过生命,听不见持续不断遍及世界的痛苦哀号。任由自己小小的悲伤或喜悦遮蔽视线,阻碍双 耳,心也被自私所束缚而变得僵硬狭隘,这样的心如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何能体会唯有摒除自私的渴爱,才可以从苦中解脱。

「悲」移除了沉重的障碍,打开通往自由的大门,使狭隘的心变得如世界宽广。
「悲」解除心中使人麻痹、难以活动的重担,赐予依附在自我低地上的人们得以飞翔的双翅。

因为「悲」,即使有时我们个人并未感到苦,苦的事实却仍能鲜明地呈现在心中。「悲」给予我们丰富的痛苦经验,在苦真正降临时,使我们能坚强而有所准备地面对它。

看啊!这绵长的旅行队伍,当中无论人或动物的众生,都背负着悲伤与苦痛。在无数过去生中,我们都曾背负过与每一众生相同的重担。看看这些众生,打开悲悯的心吧!

而这样的不幸可能再度成为我们自己的命运!现在没有悲心的人,有一天会因此而哭泣。若缺乏对他人的怜悯,将来也必会透过自己长久的痛苦经验来获得,这是伟大的生命定律,了解这点后,要留心看好自己!

众生沉溺于无明,而迷失在幻相中,从一个痛苦迅速经历下一个痛苦,不明白苦的真正原因,也不知如何解脱。悲心的真正基础是洞见「苦」的普遍法则,而非仅立基于单一的「苦」的事实。

因此,我们悲悯的也包括以邪恶、愚痴的心活动而获得当下快乐的人,以他现前的行为,就可预见其苦难的未来,悲悯之心便油然而生。

有智者生起悲悯,不会让自己成为苦的受害者,他的身、语、意充满怜悯,但心不动摇,仍保持平静与镇定而不改变,他还能怎么帮助众生呢?

愿如是「悲」于我心中生起!「悲」即是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的崇高的心与智能。

「悲」,即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是最崇高的悲悯。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的道路,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与完全领悟的道路。`

〔喜〕
不仅要向悲心,也要向随喜心打开你的心胸!
众生在世间所得到的快乐真是十分稀少啊!无论何时,只要他人得到一丝丝快乐,你都应庆幸,至少有一线喜悦的光束穿破他们生命中的黑暗,驱散蒙蔽心灵的灰暗迷雾。

藉 由分享他人的快乐如同自己的快乐一般,你的生命将得到喜悦,难道你不曾观察过,人们在快乐时,容貌如何因为喜悦而变得明亮吗?难道你不曾注意到,喜悦激起 人们高尚的抱负与行为,远超出他平时的能力吗?这样的经验从未以喜悦的幸福感填满你的心吗?藉由为他人制造快乐,带给他人喜悦与安慰,你自己就有能力来增 加这样随喜的经验。

让我们教导他人何谓真正的喜乐!许多人从来没学过。生命虽充满悲伤,但也有许多快乐与喜悦的泉源,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让我们教导人们在自己身上寻得真正的喜乐,并为他人的喜悦感到欢喜!让我们教导人们将自己的喜乐展现到更高境界!

在佛陀教义中,神圣与崇高的「喜」并不少见。佛陀教法常被误以为是传布忧郁的教义,但事实却相去甚远,佛法一步步导向更清净、崇高的快乐。

神圣与崇高的「喜」是灭苦之道上的大助力。不仅因悲伤而忧郁的人,乃至拥有喜悦的人都会发现,平静才能使心处于沉思状态,而唯有平静与专一的心,才能得到令人解脱的智能。

他 人的喜乐愈神圣与崇高,我们就愈有随喜的理由。我们随喜的一个原因是,他人神圣的生活确保了今生与来世的安乐;另一个更加神圣的随喜他人的理由,则是他们 对「法」的深信、对「法」的了解与对「法」的遵循。让我们给予他们「法」的帮助吧!让我们努力,使自己愈来愈能够给予他人这样的帮助吧!

「喜」即是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的崇高的心与智能。
「喜」,即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是最崇高的喜乐。
「喜」的究竟显现是什么呢?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的道路,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与完全领悟的道路。

〔舍〕
舍根源于「观」,是一种完美、不动摇的平衡心。
环顾我们周围世界并检视自己的心,就能明了要达到并维持心的平衡多么困难。

仔 细地检视我们的生命,就可以注意到生命不断在两极间移动-起落、成败、得失、毁誉,我们感受到心如何以苦乐、喜悲、失望与满足、希望与恐惧来响应这一切。 这些情绪波浪时而将我们推向高处,随后又将我们推落下来,才获得片刻平静,马上又进入另一浪潮力量中。我们怎能期待驻足于波涛顶端呢?若不是在「舍」的岛 屿上,又如何能在存有的永不止息的海涛中,建筑起自己的生命之屋呢?

在几经失望、失败与挫折后,只分配少分快乐给众生的世间,几乎可说是个安全之地。唯有愈挫愈勇的世间,才有光明成功的未来。缺少喜乐的世间,于病痛、分离与死亡中成长。

前一刻是我们随喜的众生,下一刻却亟需我们的悲悯,这样的世界需要「舍」。
但 所需要的那种「舍」,必须以时时保持警醒的心为基础,而非冷漠迟钝的心;它必定是经历严格、审慎修习而来的成果,而非一时情绪的展现。但若「舍」必须一再 用力才能产生,那么就不配称为「舍」,它的力量也会减弱,最后为生命的变迁所击垮。然而,真正的「舍」应能面对一切严格考验,并从严格考验的来源中使自己 的力量再生,而只有根植于「观」的「舍」,才有抵抗与自我更新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观」的本质呢?「观」是清楚明了一切生 命的变迁如何生起,并明了我们的真实本性。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所经历的各种体验,都源自此生或前世所造作的「业」-于身、语、意的行为。「业」是我们从之 而生的「子宫」(kamma-yoni),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是自己的业不可转让的「拥有者」(kamma-ssaka)。虽然是拥有者,但一旦我们造 作了任何业,就失去了驾驭它的能力:业永远追随我们,相应于它的遗产终究会归还到我们身上(kamma-dayada,业的相续)。没有一件发生在我们身 上的事是来自于外在充满敌意、不可知的世界,任何事都是自己心念与行为造作的结果,这样的理解使我们免于恐惧,所以是「舍」心的最初基础。当每件发生在自 己身上的事都只看到源于自己时,我们为何还要恐惧呢?

然而若生起恐惧或不安,我们知道得以减缓的依皈处-自己的善业(kamma- patisarana)。这样的依止将使心中生起信心与勇气-相信过去造作的善业会产生保护力量,即使现生仍备尝艰辛、挫折,也更有勇气在当下造作更多善 行。因为我们知道,崇高与无私的行为就是抵抗命运重大打击的最好方法,及时行善永远不会太迟。若在避恶行善时,这样的依皈稳固地建立在我们身上,那么总有 一天我们会肯定:「根植于过去的不幸与不善愈来愈减少,而我努力使今生清净无瑕,除了更多的良善以外,未来还能带来什么呢?」这样的肯定,使我们的心获得 平静,而得到忍耐与「舍」的力量,足以堪忍现前的苦难。如此一来,自身的「业」就成了我们的朋友(kamma-bandhu)。

同 样,一切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即所造作「业」的果报,也将成为我们的朋友,尽管它们带给我们忧伤与痛苦。「业」以伪装的姿态,常常回到自己身上而让人无法辨 认-有时以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回归,有时则以生命中的重大改变回归,这些业果往往与我们的期待不符或违反我们的意志。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先前未预见的行为 后果,显示出先前行为虽然明显,但自己只有稍微觉察,而想以各种借口将之隐藏掩饰的动机。若我们学会从这角度来看待事情,并能读到自己经验所传达的讯息, 那么「苦」就能变成朋友,它会是严厉但诚实善意的朋友,教导我们最困难的课题-与自己身心有关的知识,警告我们远离正盲目走向的无底深渊。由于将「苦」视 为老师与朋友,我们就能较成功地以「舍」来忍受苦,最后,「业」的教说将给予我们强大动力,使自己从「业」中解脱,从把我们一再掷入轮回之苦的「业」中解 脱。厌恶将在自己的渴爱、愚痴、习性上生起,创造出许多情境以考验我们的力量、对抗力与「舍」。

应当作为「舍」之基础的 第二种「观」,是佛陀所教导的「无我」(anattA)。这教法认为于胜义中没有任何造作「业」的自我,其业果也没有影响任何自我。此外,这教法还认为若 没有「自我」,我们就不能说「我自己」。造成「苦」并障碍或干扰「舍」的是自我错觉,若自身的某特质受到责难,我们会认为:「『我』受人指责」而动摇了 「舍」;若某项工作没有成功,我们会认为:「『我的』工作失败了」而动摇了「舍」;若失去财富或挚爱的人,我们会认为:「『我所拥有的』失去了」而动摇了 「舍」。

要使「舍」成为不动摇的心,必须舍弃一切有「我的」想法,先从容易远离自我的小事着手,渐渐向自己深深执着 的所有物与目标下手。同时也必须舍弃一切与自私的「自我」想法有关的事物,这也是先从自己个性的一小部分开始,从不甚重要的特质,或从自己先清楚看到的些 许弱点,渐渐向自认为是个人存在中心的情绪与嫌恶下手,以练习舍离。

舍弃「我的」或「自我」的想法到达一定程度时,「舍」就会进入我们心中,因为那些已领悟为「无我」的事物,又如何能藉由贪、瞋或悲伤而使我们烦乱不安呢?「无我」的教义,因而成为我们通往解脱与「舍」之道的向导。

「舍」是四梵住的顶点与极致,但不应就此认为「舍」否定慈、悲、喜,或认为前三梵住较为次等,绝非如此,「舍」完全包容、遍及这三者,正如三者完全充满「舍」一般。

四梵住的相互关系
那么,四梵住如何遍及、充满彼此?
无量的「慈」防范「悲」免于落入偏私,防止「悲」因为选择或排外而造成歧视,使「悲」不至落入偏见,或受到被排挤的那一方的仇视。

「慈」,将自身无私无量的本质赐予「舍」,甚至赋予它热情。因为经转化与控制后的热情,也是完美「舍」的一部分,可以强化其敏锐的洞察力与智能的约束力。

当 「慈」与「喜」正在享受或给予短暂有限的快乐时,「悲」防止它们忘记世间于此时仍存在着最可怕的苦难。「悲」提醒「慈」与「喜」,它们的快乐与无边的痛苦 同时存在,也许在踏出下一步时就会发生。「悲」提醒「慈」与「喜」,比起它们所减缓的痛苦,世上还有为数更多的苦难,于其缓和效果消失后,忧伤与痛苦必定 再度生起,直到证入涅盘时才能完全根除。「悲」不让「慈」与「喜」将自己限制于狭隘的一隅,而以封闭态度来面对宽广世界;「悲」防止「慈」与「喜」因警戒 守护的小小快乐而变得志得意满;「悲」刺激并促使「慈」扩展自己的领域,刺激并促使「喜」寻求新的资粮,因而帮助两者成为真正的「无量心」 (appamaJJA)。

「悲」防止「舍」落入冷漠无情中,使它免于迟缓或自私的孤立;「悲」敦促「舍」不断地进入世间战场中,藉它来强化自己,以期能经得起世间考验,直到「舍」臻于圆满为止。

「喜」阻止「悲」因世间苦难的景象而崩溃,防止「悲」太过专注于苦,而排斥世间其它事物。「喜」缓和心的紧张,抚平悲悯心所造成的痛苦煎熬,使「悲」远离无意义的担忧与无益的多愁善感,因为这些只会削弱消耗心力。「喜」使「悲」成长为积极的悲悯心。

「喜」给予「舍」温和的宁静,足以软化其严厉外表。「喜」是佛陀脸上的神圣微笑,虽然他深深地解世间的苦难,但仍维持脸上的笑容,它给予人们安慰与希望、无畏与信心,如是向人们宣说着:「大开解脱门」。

深 植于慧观的「舍」,是守护与约束其它三无量心的力量,向这三者指出应当遵循的方向,并看着它们如是依循。「舍」防止「慈」与「喜」在无谓的追寻中消散或在 未受控制的情绪迷宫中迷失。「舍」,是为了达到最终目标而警醒的自我控制,不允许「喜」满足于小小成果,而忘了我们必须奋斗的真正目标。

「平 等心」的「舍」给予「慈」平稳、不变的坚定与忠诚,赋予它忍耐的美德。「舍」以平稳坚定的勇气与无惧来滋养「悲」,使无量的「悲」能够面对一再遭遇的苦 难、沮丧的恐怖深渊。从「悲」的极积面而言,「舍」是智能所伸出的平静又坚定的手,对想执行救助他人这困难技巧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此,「舍」又指忍 耐、坚忍地奉献于悲悯的工作。

由于上述理由,「舍」被称为其它三无量心的顶点与极致,前三者若与「舍」与「观」无关,就会因为缺 乏使之稳定的要素而变得愈来愈微弱。孤立的美德若缺乏其它特质给予稳定或柔软的必要支持,这类美德往往会恶化成为自己特质中的缺点。例如缺少「精进」与 「观」的「慈」,易变成仅是具有虚弱、不实性质的情感上的良善。除此之外,这样孤立的美德常常让我们适得其反,或有违他人的福祉等。将孤立的美德连结成结 构中和谐的整体,并于其中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而不会落入个别弱点的陷阱,有赖于人稳定与平衡的性格,这正是「舍」的功效,也是它为四梵住彼此的理想关系提 出贡献的方式。

「舍」根植于慧观,是圆满、不动摇、平衡的心,但「舍」圆满而不动摇的本质,并非呆滞、无心与冷酷的,「舍」的圆满不是由 于情绪的「空无」,而是由于了解的「圆满」、自身的完成。其不动摇的本质,并非如冰冷的石头般坚硬不动,而是最高力量的显现。那么,「舍」是如何变得圆满 与不动摇呢?那就是任何导致迟钝的于此处破坏,移除阻碍的,破除妨碍的,情绪的漩涡与理智的迷乱皆消除,无碍的平静与伟大的意识流变得清净光明。

警 觉的「念」(sati),以敏锐的「慧」(paJJA)融入「信」(saddhA)的温暖中,以心的「定」(samAdhi)平衡「精进」 (viriya),这内在的五根(indriya)增长为不再丧失的内在五力(bala)。之所以不再丧失,是因为五力能于世间的迷阵(轮回)与无止尽的 「扩散」中(papaJca)不再迷失自己。这五力是从世间上的心与活动而产生,由于受到「念」的防护,它们不再束缚自己,且毫无改变地回到心与活动中。 「慈」、「悲」、「喜」相继由世间上的心与活动所产生,但由于「舍」的守护,它们不再执着任何事物,且不被削弱、不受染污地回到心与活动中。

因 此阿罗汉不会因为给予而短少了什么,不会因为赠予他人自己内心的财富而变得贫穷。阿罗汉就像琢磨完好的清澈水晶,无有任何瑕疪,完全吸收光线,经过自己集 中力的强化后,再完整地反射出来。色彩绚丽的光线无法污染水晶,无法穿透它的坚硬及干扰它平衡的架构,水晶不变地保持自己真正的清净与力量。「正如世间所 有河川都流入海洋,天上所有雨水都落入海中,却看不出大海有所增减」-神圣的「舍」,其本质也是如此。

神圣的「舍」或具有神圣的「舍」的 阿罗汉,是世间的内在中心,但这内在中心应与无数有限领域的外在中心-所谓的「个性」、管理法则等有所区别。这些之所以仅是外在中心,是因为当它们的领域 遵循无常法则,而经历结构上完全改变时,就不再成为中心,所以造成其色法或心法重心转变的结果。但阿罗汉的「舍」,其内在中心因为永恒不变,所以是不动摇 的,之所以永恒不变,是因为它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自说经》佛陀如是说:有爱者,心必动摇;无爱者,则无动摇;无有动摇,则得轻安;既得轻安,则无所喜;既无所喜,则无来去;既无来去,则无死生;既无死生,则无此世,乃至他世,二世既无,则苦终尽。
《冻死不攀缘 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俺的狗窝: http://blog.sina.com.cn/shftg713



行者释凡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708
积分:66
注册:2005-01-29 19:14:13
  2006-11-21 19:48:46  第 4 楼   发菩提心之实修引导

一:内容:

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根本、诸道之核心、一切众生之引导者、迅速趋向无上宫殿之乘即是殊胜意 乐菩提心。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也全都是为了相续中生起此菩提心空性大悲藏的方法而宣说的。如果远离了此菩提心如意宝,则无论见修之法多么高深莫测也 对获得圆满正等觉无任何利益。生圆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持如果以菩提心摄持,则将成为即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之因。但如果远离了菩提心,则与外道无有区别。虽然 诸多外道也有观修本尊、念诵咒语、观修风脉、取舍因果等修法,但因无有皈依与发心二者,所以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所以说菩提心是大乘一切法的基础,无论 修大乘的显宗,还是大乘的密宗,都必须要修菩提心。阿底峡尊者曾说:“佛教与外道的区别,在于是否归依三宝;而发菩提心与否,则是大乘和小乘的主要差 别”。大乘和小乘,在见解、行为、修法和果位上面,当然都有很多不同,不过,最重要的差别在于是否有菩提心。愿度一切众生的学道者,都是大乘菩萨;没有发 愿度众生,只是愿意自己一个人从轮回里解脱,这是小乘的修行者。菩提心是判别大乘法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修些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或是其他法要, 一概不能成为大乘法;唯有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再修气脉明点及其他圆满次第修法,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大乘修持。无论任何法,只要缺少菩提心这个条件,全都不能 成为大乘法。《菩提心释》云:“未发菩提心,永不得成佛,成办自他利,无有余方便。” 所以大乘之根本--既是殊胜菩提心。因此,我们应当修学菩提心。

A:菩提心之基础----四无量心

菩提心的基础即四无量心,故最初应先修持四无量心。

(一)四无量心内容:慈无量心:愿慈心对境的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无有痛苦。悲无量心:愿悲心对境的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具足安乐。喜无量心:愿喜心对境的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不离欢喜。舍无量心:愿舍心对境的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怨亲无别。

(二)四无量心因缘与差别:

四无量心因缘:

依 阿底峡尊者《七重因果教授》中的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能很容易生起真切无伪的四无量心,所以可说是四无量心生起的因。大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 息大车疏》还说了依四种缘产生,既自性存在的佛性或佛界称为因缘;宣说四无量教言之善知识称为增上缘;各自现前的对境称为所缘缘;了知修四无量之利益以及 不修之过患,修前前之因称为等无间缘。

四无量心差别:

1:发心之差别:未真实发心或未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四者即是四梵 住,现行于三有中;若是真实发心或已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则是四无量,行于涅槃道之故。慈诚罗珠堪布云:“修无量心的同时要知晓修行者自己、所修的无量 心、修行的对方众生等三轮乃如幻如梦无实有,否则,无量心成梵天之福,其亦轮回之因。”2:所缘境之差别:四无量心的所缘境若是一切众生则生起有缘四无量 心,如果所缘境是诸法之真如法性,则生起无缘四无量心。缘于众生之四无量心的所缘境:不具安乐者、痛苦可怜者、快乐富裕者、贪亲嗔疏者分别是慈、悲、喜、 舍之对境。缘法性之四无量心是指证悟了彼等无生之自性。初所缘众生为有缘四无量心的修习,依之生起无缘空性,于胜义无生离戏法性中,自然安住。为无缘四无 量心的修习。

(三)修四无量心之方法与利益:

修习四无量心之方法有四种,即:一、依窍诀之修法;二、依次第之修法;三、 依逆倒之修法;四、依轮番之修法。其具体修法如下:一、依窍诀之修法:即提前先修舍无量心,然后依次第修慈、悲、喜无量心。因为若不先修舍无量心,其他三 心容易修成偏袒自方亲友之烦恼心,故依窍诀首先应修舍无量心。二、依次第之修法:依窍诀修法修好后,为了增上修行,可按慈、悲、喜、舍之次第数数串修。 三、依逆倒之修法:于前二修法修好后,为令修行娴熟,当依舍、喜、悲、慈之逆行次序反复而修。四、依轮番之修法:前三修法娴熟后,为使修行稳固不退,应慈 喜、悲舍交替而修。此为修习四无量心之方法。于座上四无量心的修法是:当修习四无量心反复观想思维,心里感到劳累而不想修的时候,心专注于空性之中休息。 开始起杂念的时候再重新修舍等无量心。修无量心的同时要知晓修行者自己、所修的无量心、修行的对方众生等三轮乃如幻如梦无实有,否则,无量心成梵天之福, 其亦轮回之因。所以于初中后,皆应以三殊胜摄持,逐一重点修持各无量心。

修四无量心之利益:

如果没有四无量心的基础,菩 提心决定无法修成,加之修四无量心本身就具足无量功德:通过修慈心使嗔心转依,现前大圆镜智,获得报身。修悲心使贪心清净为妙观察智并获得法身。修喜无量 心,可获得事业圆满之成所作智,清净嫉妒、现前化身。修持舍心使慢心、痴心清净为平等性智与法界性智。因本性身不变而现前金刚身与现证菩提身。《莲花顶 经》云:“慈令嗔心清净为,大圆镜智得报身。悲令贪心清净为,妙观察智得法身。喜令嫉妒清净为,成所作智得报身,任运自成诸事业。以舍及与大舍心,令我慢 痴清净为,法界性智等性智,获得菩提金刚身。”故应精勤修习此四无量心。


B:菩提心体性:

《大菩提心经》云: “诸法如虚空般无相本来光明清净即称为菩提,生起与彼相应前所未生之心宝即是发菩提心也。”由此可知菩提者觉也,心者本性也,乃指有情本具清净之觉性也, 又谓空性大悲藏,生起与此相应之心宝即是发菩提心也。菩萨于本觉虽自觉而悲有情之不觉,故生起觉他之菩提心。又依《涅槃经》云:“以世俗胜义,分二菩提 心。”菩提心可分为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二种。即是以凡夫与圣者之发心或者以缘外众生与缘内心性而称为世俗与胜义菩提心。菩提心分世俗与胜义二谛者,其 前者为度一切有情,故先欲解脱所建立之大悲心;后者则从观空性中觉悟实相之本体。二者是空性和悲心的结晶,是空朗、不动、离一切边中和戏论的,从本以来便 具有最胜空性以及利众之无缘大悲故,是任运不变之空性大悲藏,又曰自性菩提心,唯登地以上之圣者所能真实证悟。顶果仁波切云:“胜义菩提心是空性和自然流 露的大悲同一性,它是无修饰的自然状态,超越一切概念和知识的限制。从胜义菩提心中,无缘大悲自然升起,去利益一切有情。”胜义菩提心虽然不变元成,但若 无世俗愿行菩提心之缘起勾牵,也不会自然生起的。

世俗菩提心是如何发起的呢?《菩提心如法遍行经》云:“菩萨应由菩提心了达一切法,一切 法与法界相等,无生无住一切法。由所知能知空故,皆遍了知,如自所了达法,愿诸有情皆能通达。菩萨所发此心,名菩萨菩提心,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心。”又第三 世大宝法王云:“众生自性虽常为佛性,由不了知无际堕轮回,于诸苦痛无边有情众,愿常生起难忍大悲心,难忍悲用未灭起悲时,体性空义赤裸而显现。”由此可 见世俗菩提心最初是缘有情而发起的,通过有缘的发心而生起无缘的空性大悲心,最终现证诸法之真如法性。现证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里指 出世俗菩提心要具有两个条件:一、对无边众生生起大悲心。二、为度一切众生发誓成菩提果。世俗菩提心就是为度众生愿成佛的愿行。胜义菩提心是对一切众生都 本具佛性的了悟,只有那些证悟了一切现象本空的圣者才能准确地掌握它。因为行者对此不易透彻理解,所以我们一般都以发起世俗菩提心为引导。它主要分为两个 方面内容:既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C:发心之因缘与分类

(一)发心之因缘:依窍诀之方式说:正等觉由菩提心生, 菩提心从增上意乐发起,增上意乐由大悲推动,大悲依赖于悦意慈,悦意慈依赖(平等舍,平等舍从)报母恩心引起,报恩心从念恩心来,念恩心从知众生为母而 生。 其中大悲为根本。观修知母、念恩、报恩、平等舍、悦意慈是生起大悲的因,而后增上意乐、引发菩提心是大悲引起之果。依经论之方式说:《十法经》中说:“发 善提心之原因有四:1、见发菩提心的功德而发心,2、对如来发生诚挚的信心而发心,3、看见众生的痛苦而发心,4、因善知识之导化而发心。” 又《菩萨地论》中,亦说有发菩提心之四因: 1、因为具足圆满菩萨种性的缘故,而发起菩提心。2、因为佛陀、菩萨及善知识之摄受而发起菩提心。3、因为看见众生的苦痛而生大悲因而发菩提心。4、于远 劫之轮回苦痛及菩萨之种种无间难行苦行,心无怯弱,勇志无畏,因而发菩提心。

(二)发心之分类:依心力差别可分为三种,如国王之发心、如 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即国王们首先要摧伏一切敌方,得到自方的拥戴,自己登上王位,随后维护属下臣民。同样,希求自己首先获得佛果,之后再将一切众 生安置于佛地,这种发心称为如国王之发心。所谓舟子即船夫,他们欲求自己与所有的船客同时趋向江河彼岸。同样,希求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这种发心 称为如舟子之发心。牧童们为使牛羊先食草饮水,免遭豺狼等猛兽侵害而将其赶在前面,自己随后而行。同样,希求先将三界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正等觉的果位以 后,自己再成佛,(这种发心称为如牧童之发心)。其中如国王之发心称为广大欲乐之发心,其心力下等;如舟子之发心称为殊胜智慧之发心,其心力中等,如至尊 弥勒菩萨的发心;如牧童之发心称为无与伦比之发心,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如至尊文殊菩萨的发心。

龙树与无著菩萨的两大车轨中,分别将菩提心按从一至六的分类作论述。

第一部,以智慧通达空性,见众生于大空性中妄生分别执著,流转生死,枉受诸苦,油然生起大悲心。空性智慧与大悲方便双运即是空悲菩提心。《中观宝鬘论》云:“为修菩提者,说空悲心要。”

  第二部,观待福德和智慧二资粮又分福德菩提心和智慧菩提心。依靠仪轨而生的粗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依靠修证而生的细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如《大般涅槃经》云:“世俗胜义二谛别,菩提心亦分二类。”

  第三部,观待三学:清净相续的戒律、安住本性的禅定、解脱障碍的智慧,菩提心可分三类。观待三聚戒: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律,菩提心又分三类。

第四部,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提心为胜解行发心。所谓胜解行,指依分别心了达法界的甚深见解而行菩萨道。不净七地菩萨为清净意乐发心。一地至七地菩萨还没 有断尽俱生烦恼障的种子,故称不净七地,但他们了悟通达自他平等的本性,远离为求自利的垢染,只为利他而发心,所以其菩提心清净。三清净地菩萨为异熟之殊 胜发心。八、九、十地大菩萨已将烦恼障的种子彻底消尽,称三清净地。所谓异熟之殊胜发心指他们自在地获得无分别智,任运成就利他事业。如《十地经》云: “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于海多用功排牵而去,若至大海,但随风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视未至时,设经百岁亦不能及。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积集广大菩提资粮,乘大乘船到菩萨行海,于一念顷以无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

  佛地之发心是断除一切障碍之发心。与大智慧无二的大悲心圆满的同时,断除了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以及微细的二障习气。由于断除了诸障碍,故又称为清净佛地发心。所谓第四,即指胜解行、清净意乐、异熟及断障之四种发心。

第五部,对应于大乘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菩提心分五,如《般若二万颂》云:“初学者菩提心、修治菩提心、见法性菩提心、解脱菩提 心、不可思议菩提心。”资粮道菩萨之初学者菩提心,为刚入大乘行者所发之菩提心;入大乘道的障碍通过加行道修行对治,故加行道菩萨之菩提心称修治菩提心; 因为见到了法界胜义的本性,故见道菩萨之菩提心称为见法性菩提心;修道菩萨之解脱菩提心,是通过修道而得的无漏智慧解脱一切俱生的障碍后所生的菩提心;无 学道现前究竟圆满之无为法的智慧,住于不可思议境界,能任运度化一切众生,所以其菩提心称为不可思议菩提心。

  第六部,观待六波罗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提心可分六类。相应于布施的菩提心,能满足众生种种心愿;相应于持戒的菩提心,是一切功德法宝所生之源;相应于忍 辱的菩提心,不被一切违逆之法所动摇;相应于精进的菩提心,勤于殊胜之修行。无有能毁坏者;相应于静虑的菩提心,不被诸多分别执著想所动摇;相应于般若的 菩提心,善能疗治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病根。

另外按照地道分齐有二十二种比喻发心,《现观庄严论》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

一. 与乐欲菩提果的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最初发心,如大地,是产生一切白法的基础。

  二. 与安住乐欲菩提果的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依相应发心,如黄金,利益安乐众生乃至获得菩提果之间无有改变。

  三. 与殊胜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勤相应发心,如新月,能使菩提善法渐渐增上。

  四. 与加行之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极依相应发心,如火,烧尽引发见道智慧的障碍。

  五. 与布施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檀波罗蜜相应发心,如大藏,布施无有穷尽,能满足众生种种心愿。

  六. 与持戒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尸波罗蜜相应发心,如宝源,是一切功德法宝所生之源。

  七. 与安忍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羼提波罗蜜相应发心,如大海,不被一切违逆之法所动摇,勤于崇高殊胜之修行。

  八. 与精进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毗梨耶波罗蜜相应发心,如金刚,勇猛坚固,无有能毁坏者。

  九. 与静虑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禅波罗蜜相应发心,如须弥山,不被诸多分别执著想所动摇其禅定相续。

  十. 与般若智慧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般若波罗蜜相应发心,如良药,善能疗治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病根。

  十一. 与方便善巧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无量相应发心,如善友,凡一切善根不空耗,对利他有情有善巧方便。

  十二. 与愿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神通相应发心,如如意宝,能成办自他二利,圆满所愿。

  十三. 与势力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摄相应发心,如太阳,如日成熟谷物能成熟所调伏的众生。

  十四. 与智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辩相应发心,如歌声,于所调伏的众生善巧能作调伏的教法。

  十五. 与神通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量相应发心,如国王,自在无碍地从事利他的事业,非以学识地位等功用作度生之事。

  十六. 与二资粮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聚相应发心,如库藏,广积二资粮如无尽之大库。

  十七. 与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相应的菩提心为觉分相应发心,如大 路,一切圣者皆依此路而般大涅槃。

  十八. 与止观相应的菩提心为止观相应发心,如车乘,不偏于生死涅槃二边,能平等快捷方便地修行。

  十九. 与总持和辩才相应的菩提心为总持相应发心,如涌泉,摄持含藏已得与未得之法,不忘失宣说妙法无有穷尽。

  二十. 与大悲和胜观智慧相应的菩提心为法印相应发心,如雅声,求解脱之所化众生乐于听闻。

  二十一. 与大自在信心相应的菩提心为自性相应发心,如河流,所作利他之行坚固无有止息,自在地行入一切智智的大海。

  二十二. 与法身相应菩提心为方便相应发心,如大云,给予众生广大布施,降下甘露法雨,成熟无量众生的心相续。

上述二十二种菩提心依地划分如下:前三种菩提心分属于下、中、上资粮道,第四种属于加行道,第五至第十四种分属于见道和修道的十地,第十五至第十九种属 于三清净地,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种分属于十地的加行(第九地出定),正行、后行(金刚喻定)。如是发心之详细分类为初业地到佛地之间所摄持。


若 依发心本体而分,上述分类皆可归摄于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二种。世俗菩提心又可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首先发愿:我要令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犹如欲行,为愿菩提心。为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真实修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六度,犹如正行,为行菩提心。如此愿、行菩提心二 者为世俗菩提心。在资粮道、加行道中依靠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心之力,最后于见道中现见诸法实相真如、证悟远离一切戏论空性智慧之实义,此为胜义菩提心。 真实的胜义菩提心唯依修行力获得,而不依赖于仪轨。但是密续中也有依靠仪轨发(相似)胜义菩提心的方便。初学者发世俗菩提心则必须依靠仪轨,应于上师面前 听受(或自己于皈依境前受持)。为使所得的菩提心不退失并且日益增上,应随时随地反复如此受持(菩萨戒)。


D:世俗菩提心之学处分二

(一)愿菩提心之学处:

愿菩提心之学处分三: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

①自他平等:

应 思维:我如今由具足法相的殊胜上师摄受,已趋入正法之门,并且懂得了利害之差别,所以应当对为愚昧无知所困的一切老母众生与自己无有区别地慈爱救护,忍耐 他们的邪行与偏执,即应修持亲怨平等。凡希望自己随时随地拥有利乐之事,也希望其他众生同样拥有;为自己获得安乐精勤努力,为他众获得安乐也应如是精勤; 自己连细微的痛苦也要努力舍弃,也应同样尽力解除他众的细微之苦;自己如果因享受幸福安乐、受用等而喜悦,对于他众拥有幸福快乐受用也应同样从内心生起欢 喜。总而言之,应当看待三界一切众生与自己毫无差别,之后唯一致力于成办众生暂时与究竟安乐之事。

②自他相换:

亲眼目睹 遭受病痛、饥渴等痛苦的众生,或者于自前观想一为痛苦所逼迫的众生之后自己向外呼气时,观想自己的安乐、善妙、身体、受用以及善根等犹如脱下衣服给其穿上 般地施予他,向内吸气时,观想他所有的一切痛苦一并吸入体内而自己承担,由此他已离苦得乐。此施受法应从一个众生到一切众生之间次第观修。在实际生活中自 己遇到不如意及痛苦时也应同样观想三界轮回之中有许许多多感受如此痛苦的众生,所有这些众生是多么可怜,愿他们的一切痛苦成熟于我的身上,所有的这些众生 都能离苦得乐,内心深处如是反复观修。如果自己享有幸福快乐等,则观想:以我的这份安乐愿所有众生获得安乐。此自他相换菩提心是所有趋入大乘道者所应修持 的无倒究竟精要,相续中生起一次此菩提心也能清净多生累劫的罪障,圆满广大福德智慧资粮,可从恶趣、邪见之处获得解脱。

③自轻他重:

应 思维:如果众生能得解脱的话,宁可我一人代一切众生受苦并常流转于轮回之中。观想自己无论住于轮回还是堕入地狱,病也好痛也好,以及遭受任何其他不幸,都 可忍受,并愿其他众生的痛苦成熟于我的身上,愿我所有的安乐与善果他们能圆满具足!内心深处思维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如是一心发愿后专注于无缘之中,应知 晓自他皆如梦如幻般的显而无实有。

(二)行菩提心之学处:

即行六度:布施度:布施财、法、无畏,使众生满愿。持戒度:持 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密乘戒,不害众生而广利众生。忍辱度:①忍受他人的伤害,②为法苦行,③不怕妙法之深义。精进度:①誓精进即如同所见闻的往昔大德精 进苦行一样,发誓自己也如是精进修行。②行精进即发誓后当下行善断除懒惰。③不知足的精进是自己造成少许善业时,不宜以为足够,因乃至证菩提之间有所得所 断而需继续精进。禅定度:①异生所行定:贪于禅定的乐、明、无缘觉受,为此而修禅定。②义分别定:虽离贪觉受之执著,然对空性有贪著的禅定。③如来所喜之 定:贪著空性而安住于无缘的禅定。智度:①闻智,②思智,③修智。以闻思之智抉择诸法本性,以修智显现诸法本性达至彼岸。总而言之,常修空悲双运,由空发 悲心,悲而智空性,不离为双运。


E:菩提心之教诫:

大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教诫云:依靠正 知、正念、不放逸,可防护戒律根本之自心,使其不被烦恼所染污。即应当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来护持自心。忆念持菩提心之功德与失菩提心之过患而不失正念, 忆念菩提心之本体而不失正知,如箭弦般小心谨慎至关重要。为什么呢?若失正知正念,则失毁善法,罪业刹那间无勤而产生。《入行论》云:“惑贼不正知,尾随 念失后,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必须以了知菩提 心之利益与失菩提心之过患,轮回过患与涅槃功德等清净正知而护心。例如,世间的老人历尽沧桑,知晓善恶,从而弃恶从善。因此,日日夜夜应当具足正知而修持 一切善法,并且观察自己之三门善与不善业出现的情况如何,以石子等方式计善恶之数而断恶行善,此乃以正知护持三门。《入行论》云:“再三宜深观,身心诸情 状,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如是主要护持正念正知。彼论云:“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此外 还要以不放逸护持自心,依靠自己对治烦恼为知惭,担心被他人耻笑而防护不善业为有愧,知惭有愧才是不放逸之本体,当依此而防护烦恼。此外,也要具足断除烦 恼修持解脱善法之不放逸。《大乘阿毗达摩杂聚论》中云:“何为不放逸?无贪、无嗔、无痴,具足精进而修习诸善法,守护自心防止一切有漏法,可成办世间、出 世间一切善妙,乃为不放逸也。”也就是说,若具足不放逸则可实现一切善法、善妙,若不具足,则无法实现。佛经中也说不放逸为一切善法之根本。《亲友书》 云:“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是故汝为增善法,当敬恒具不放逸。”《三摩地王经》云:“布施持戒安忍等,所说一切诸善法,根本即此不放逸。” 《顶宝龙王请问经》中云:“何为不放逸?凡行持诸善法者皆为不放逸。菩萨不放逸可获得菩提果;不放逸是菩提分诸法之根本;智慧诸法之来源;积累受持一切善 法;不毁昔所闻之法;摄受一切应摄之法;远离一切障碍之法。”


  若未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摄持,则以前所具有的闻法等功德也会失 毁,仅有的信心、闻慧、精进也被堕罪之垢所染而变得不清净,以致于不能从轮回恶趣中解脱。《入行论》云:“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 念。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也就是说,时时刻刻应当观察自心,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散乱,则应当行持顶礼、转绕等散乱性的善法, 万万不能造不善业。住于静处时也应当修持禅定等胜义善法,不要浑浑噩噩度日。所作任何一件事尚未圆满之前不能从事许多其它事,因为如此会成为所作之事的违 缘。诸如布施之时,持戒虽然也很殊胜,但应当在不破戒的基础上,放下持戒,精进布施。因此观察此等之时间、开遮、胜劣之差别是十分重要的。《入行论》云: “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匝那嘎论》云:“前事未完办他事,二者不成徒 劳因,一足尚未落地前,抬另一足跌倒因。”《入行论》云:“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集学论》中云:“如同药树未成熟之前应当予以保护,若已成熟则当 利他,此身未得圣者位前不能舍弃,当保护也。”《入行论》云:“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以此说明作微小善事时若与广大善法相违则放下小事,六度善法也 是如此,若与上面的学处相违则应行持上面的学处,搁置下面的学处。《入行论》云:“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宝积经》中云:“何者以喜心,百年作布 施,不如一日中,守持净戒胜。”了知此等教证中所说之理而护持学处至关重要。


  于此略说一日中的法行之次第、饮食之次第以及平 时的威仪法:首先清晨起床时应当随念三宝与菩提心而起,若发现昨晚梦中造罪则应立即忏悔,若梦中行善则当随喜,因为白日与夜晚心之习气相同。《中般若经》 中云:“舍利子,倘若白日修持智慧波罗蜜多而增上,则梦中修持亦增上,梦中与白日无有差别之故。”之后,应当依照前述之仪轨受菩萨戒,因为昼夜所失毁的少 许支分戒需要恢复、未失者也需要增上。


  享用饮食之时应当随念三宝而将食物分为四份,一份作供养,一份为突然的来客作准备,一 份作食子布施罗刹女之子鬼神等,一份自己食用。或者,一份供养三宝,一份供养护法神,一份自己享用,一份布施鬼魔。《摄行论》云:“食当分四份,首先净供 尊,其次于护法,广大施食子,自己享用后,余食施鬼魔。”或者,按照律蒇中所说将食物分成三份,第一份供养三宝,第二份为暂时可能到来的沙门、婆罗门或王 族准备,第三份自己享用。进餐时应当以四想而享用:于食物作不净想;心中生起厌烦想;为利益腹内虫类而食想;身体作驶向菩提果之大船想。不应以增长贪爱之 心来享用饮食。


  食量:腹内四分之一空置,四分之二进食,四分之一饮水。《入支论》云:“腹内二分食,一分为饮料,一分风等 住,分为四等份。”或者,依照《十七事·食事品》中所说:“腹内分三份,二份为饮食,一份空放置。”如果饥饿,则对腹内虫类有害、产生各种疾病,并且无力 作事;若过饱,则有恶臭,许多病源体入内,不能入等持等出现此类过患。《入行论》云:“己食当适量。”应当以此方式而用餐。最后以无常观念诵进餐回向文: “愿国王施主,以及城市中,所住诸众生,恒时得安乐。”


  行走时,眼观一木轭许处,观察途中含生,心不散乱而行。《般若摄颂》 中云:“观一木轭许,行时心不乱。”双目垂视,若有人来,则微笑着说“您好”。出现恐怖之时,可四方观瞧。《入行论》云:“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 当恒常,垂眼向下看。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 一切时,应视所需行。”之后,到树下等处坐禅或诵经等行持善法。


  若有人想在自己前闻法,则应观察其根机,对于心不调柔、略知 一二便傲气十足者,应按《月灯经》中所说而言“如你尊者前,我岂敢说法,你乃大智者”等摧毁他人傲慢之词。如果对方实在想听法,则观察其根器后方可说法。 讲法时如果对智慧浅薄者说深法,则会导致闻法者因舍法而堕恶趣。《般若摄颂》云:“闻后愚者舍法因,舍法堕入无间狱。”对大乘根机者也不能说小乘法。《入 行论》云“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


  如果法师是出家身份,那么在无有陪同者的情况下,不能单独为女士传法,因为如此将成为 梵净行之违缘以及他人诽谤之处。《入行论》云:“莫示无伴女。”又《白莲经》中云:“智者任何时,为女众传法,切莫独与行,相处或共坐。”对于不恭敬之人 等也不能说法。《入行论》云:“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其后,于广阔的地方坐在庄严的狮子座 上,无有追求名闻利养等私心而以利他之心传法。《白莲经》云:“清洁悦意处,敷设宽广垫,绸缎所严饰,身著净法衣,恒无少贪欲,饮食衣卧具,座垫与法衣, 妙药皆不思。不受任何物,智者恒祈愿,我众生成佛,为利世说法,等思我乐具。”当以此中所说之方式而说法。遇到任何众生应当无有我慢、轻视、不敬而先微笑 再说悦耳语。《月灯经》云:“如满月柔笑,于男女老幼,恒说正直语,调柔无我慢,智者恒时言,世人悦意语,智者永莫说,生畏散乱语。”说悦耳语、赞叹语者 自己无有损失,令对方心情快乐。《入行论》云:“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见人行福善,欢喜生赞叹。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闻人称己德,应忖自有无。一 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我今无损失,来世乐亦多,反之因嫉苦,后世苦更增。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对于胜过自己者作导师想,与自己同等者作道友想,低于自己者作眷属想,比自己年长者作父母想,较自己年轻者作子孙想,与自己同龄者作兄弟想,如此恭敬对 待所有的人。《十法经》中说:“身语意远离造恶业,于堪布生起导师想,阿阇黎生起堪布想,对同持梵净行之老、幼、中者皆说敬语,恭敬承侍。”《本生传》 云:“谁亦无法欺智者,调柔依止善知识。亲近于彼虽未求,彼之功德亦熏染。”


  即使是暗地里也不应造恶作罪,甚至不能稍纵放 逸。《本生传》云:“未被见中造罪业,犹如食毒岂得乐,天尊瑜伽士诸众,以清净眼必定见。”思维暇满难得以及佛难值遇之理而不放逸。《护境眷请问经》云: “利世佛陀大仙人,俱祗劫中难出世,今已获得暇满时,欲解脱者怎放逸?”为护持佛法而保护此身免遭轻微病害并将其作船想,尽力以衣食等调养身体,保持健 康,不能以无意义的念修等残忍的苦行折磨身体。《入行论》云:“念身如舟楫,唯充去来依,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中观四百论》云:“虽见身如怨,然 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积大福德。”


  应当观想无常,希求菩提。《七童女传》中云:“终舍之身命,观如草露珠,若长久修习, 则获大安乐。”一般来说,人们会舍弃财产而保护生命,对于发心等广大佛法,应当不惜生命予以护持。《教王经》云:“吾为护身舍财产,为护生命舍身财,为护 正法可舍弃,财产身体与生命。”恒时观心,发现过失立即舍弃,如此则不会被烦恼所害。《梵天请问经》云:“若知心过失,智者不依过,若常观自心,获净寂灭 果。”


  此外,牙签、唾液、鼻涕以及大小便等也应当弃于众人不用之静处掩埋,《入行论》云:“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尿。”戒律中也说粪便不能弃于水泉等处。


同样,在用餐时我们也应当注重威仪,《入行论》云:“食时莫满口,出声与咧嘴。”坐于何处,尤其坐于上师面前、大庭广众之中,身体威仪一定要庄严。不能 躺着,放肆、伸足、搓手等,应当端坐,身体姿态尽力作到庄严。《入行论》云:“坐时勿伸足,双手莫揉搓。车床幽隐处,莫会他人妇,世间所不信,观询而舍 弃。”


  此外,跑跑跳跳、开怀大笑、弄姿作态等凡是身语意一切不寂静的行为皆当禁止,缓慢调柔为主。《花鬘论》云:“歌舞赌博 跑跳等,众人皆见并效仿,已入严重罪业门,违越戒律命根因。”如是而行必将远离菩提,因此必须断除放逸行为。《护境眷请问经》中云:“未护三门行放荡,不 敬具慢贪心强,不灭烦恼具重惑,此等之人离菩提。”


  自己相续未寂静调柔之前不能调伏他人。所以首先应当使自相续寂静调柔。 《赞无边功德颂》中云:“自未调柔虽说具理词,言行相违不能调他众,汝思为利无边有情众,自未调柔精进而调柔。”《宝积经》云:“未渡不能度他人;未解不 能令他解,盲人无法指引路,解脱者能令解脱,具目者能导盲人。”又《十法经》中云:“我为救渡一切众生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解脱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寂静 调柔而精进,若自己尚未调柔,不寂静、不护根门,则非为我所能,故当寂静、调柔、护根门。”


  此外,蒙受他人利益,应当感恩图报,遭受别人损害,则当作为行善与修持菩提之因,一切行为中如慈母般忍耐疲厌,将自己视为比他人低下,行走缓慢、无论办何事、言何语均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甚至梦中也不该诽谤、贪嗔他人。


  白日上午、中午、下午,夜间初夜、中夜、黎明六时中念诵《三聚经》(即顶礼、忏罪、回向)等功课。《入行论》云:“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应当唯以行持善法度日。《经观庄严论》云:“佛子诸行为,随根机行境,以合理言词,利众为先行。”


若广说,则如《华严经·清净行境品》中所说:“菩萨进入房屋时当发心愿一切众生到达解脱城中;睡眠时发心愿获得佛陀之法身;作梦时观想愿证悟诸法如梦; 醒来时发心愿从无明中苏醒;起床时发心愿获得佛身;穿衣时发心愿著知惭有愧之衣;系腰带时发心愿皆结善缘;坐于垫上时发心愿获得金刚座;向后靠时发心愿获 得菩提树;点火时发心愿焚毁烦恼薪;火燃起时发心愿燃亮智慧火;饭熟时发心愿获得智慧甘露;进餐时发心愿获得禅定食;外出时发心愿从轮回城中解脱;下梯阶 时发心愿趋入轮回利益有情;开门时发心愿开启解脱门;关门时发心愿阻塞恶趣门;上路时发心愿趋入圣道;上行时发心愿一切众生享受善趣安乐;下行时发心愿断 绝三恶趣;遇到众生时发心愿亲睹佛陀;落脚时发心愿饶益众生;抬足时发心愿拔除轮回;眼见佩装饰品者时发心愿获得相好之饰;见无装饰品者时发心愿具足清净 功德;见满器时发心愿功德圆满;见空器时发心愿过患空无;见喜爱之众生时发心愿喜爱正法;见不喜爱之众生时发心愿不喜有为法;见安乐之众生时发心愿获得佛 之安乐;见苦难众生时发心愿遣除有情之一切痛苦;见患者时发心愿摆脱疾病;见报恩者时发心愿报答诸佛菩萨之恩;见不报恩者时发心愿于邪见者不报恩;见反对 者时发心愿能消灭一切处道;见赞叹之情景时发心愿赞叹诸佛菩萨;见他人说法时发心愿获得佛陀之辩才;见佛像时发心愿无碍面见诸佛;见佛塔时发心愿见众生之 应供处;见人经商时发心愿获得圣者七财;见人顶礼时发心愿获得人天导师佛之无见顶相。”


  此外,应当对一切无义的散乱事生起厌 烦心并观无常。在地上乱涂乱画、草率行事、妄念纷起等出现散乱时,以正知正念立即断除,身体所作,口中所言,心中所想皆应转向正法。晚上睡眠时身势右卧, 头朝北,随念死亡,将三宝观于自己的顶上,心安住于如虚空般的法性中入眠。《入行论》云:“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昼夜六时中应当于佛像、佛塔等三宝 所依前念诵《普贤行愿品》或得贡瓦巴阿阇黎所著的《七十颂愿文》等而发愿。 或者诵《菩萨戒二十颂》,此义在《宝鬘论》中云:“于诸佛正法,僧众及菩萨,恭敬皈依已,顶礼应供处。消灭诸罪业,广修众福德,诸有情福善,一切皆随喜。 我合掌顶礼,请转妙法轮,直至有众生,请佛久住世。我以所作福,已作及未作,愿一切有情,皆发菩提心。愿有情无垢,根圆离无暇,正行得自在,正命悉具足。 愿诸有情等,手中具财宝,诸资具无量,尽生死无竭。愿一切女人,恒为胜丈夫,一切有情明,戒足愿成就。愿有情妙颜,端形大威光,见者悦无病,得大力长寿。 成方便善巧,愿解脱诸苦,安住三宝中,具足佛法财。修慈悲喜心,离惑住等舍,施戒忍精进,静虑慧庄严。圆满诸资粮,相如极显明,不思议十地,愿不断进行。 我亦以彼德,及余而庄严,远离一切过,于有情胜慈。有情意所求,诸善修圆满,愿恒常断除,诸众生苦恼。诸世间异生,为怖所懊恼,但愿闻我名,远离大恐惧。 见念闻我名,诸异生净信,离错住真实,定圆满菩提。愿一切生中,五神通随行,愿于诸有情,恒常作利乐。诸世间异生,欲作众罪业,愿彼等无损,恒时顿遮止。 如地水火风,药及旷野树,愿众生恒常,随意而受用。于生如爱命,随彼极爱我,众罪咸归我,我善施众生。何时有有情,未得解脱者,我虽得菩提,誓愿住三 有。”如是昼夜各念诵三遍,则可获得无量福德。《宝鬘论》又云:“故于像塔前,抑或余亦可,昼夜诵三遍,此二十颂偈。”“上述诸福德,设彼有形状,恒河沙 世界,亦不能容纳。”


总之一切时中身语意三门所作一切善行,皆以菩提心摄持,特别需要依“三殊胜”的窍诀去作任何善行。于每日晨 须受持一次发心仪轨,愿身语意三门时刻不离菩提行,日间恒时护持正知正念不放逸,睡前查点当日三门所作业,若有不善之发心和行为,即时依四力忏悔,若有善 妙之发心和行为总的回向菩提。


F:菩提心之功德利益:

在一切大乘佛法之中,发起菩提心是最殊胜的。因为三菩提果 位中的声闻与缘觉,是由佛语而出生,而佛果却是从菩萨生,菩萨除了大悲心、菩提心、无二慧以外,没有其它根本生因,所以不发起菩提心,不能成就佛果,唯有 发起菩提心,才能步入佛位。初入大乘还未生起菩提心的道友,应时时忆念此心的利益:由于发心,自己从此便播下了涅槃安乐的种子,当来因此可摆脱轮回的痛 苦;由于发心利他,可以减轻我执,能与佛法极易相应,自可遣除烦恼的忧苦;由于发心利他,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谋佛果,远远胜过声闻缘觉自利之乘;由 于发心利他,犹如将善根之水倒进功德大海,令善根无尽增长;由于发心利他,心量广大胜过虚空界,所获福德尤为广大;由于发心利他,便可成为佛的意子,将来 一定继承佛陀的法王位;由于发心利他,为安乐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由于发心利他,福智犹如如意宝树,成为世间众生的应供处;由于发心利他,白法天尊相随护 佑,实现一切所原,尤其利他的伟大事业;由于发心利他,迅速成就菩提果位……发心有无边利益,无法尽述凡想成佛者,为何不速速发起菩提心呢?何人有其心, 从此称菩萨,人天应供处,进入大乘资粮道,菩提之道中踏上了第一步,清净了无限罪业,一切善业皆成菩提之因。若无其心,修何法亦不成大乘法,不成成佛因, 修生圆次第与外道相似,毫无功德。修行之人应当始终强调归依及菩提心,千万不可轻视。常常发愿:祝愿我世世代代虽遇命难亦不害众生的一根毫毛;愿我生生死 死中的身体、受用、知识等一切能成为利益众生之事业。

堪布益西彭措在《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叙述菩提心的功德利益说: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 化众生的根本,自他利乐之源泉,灭.除一切烦恼痛苦的甘露,到达无余涅槃彼岸之津梁。《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永明延寿禅师在《宗 镜录》中说:“若一发心,功德无际,念念圆满十波罗蜜。”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在此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

  一、能消重罪。众生由于往昔无明 愚痴,身、口、意造无边罪业。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假设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无法包容。”我等烦恼深重,只靠微薄的善行怎么能够遣除呢?但是若 靠圆满殊胜的菩提心就可以对治恶业习气,消除罪障。如《入行论》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重罪。”又《优婆塞戒经》云:“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 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

  二、能获妙乐。《入行论》又云:“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佛陀于许多大劫的时间中思维饶益众生的方便方法,最终发现菩提心对众生具有无边的利益,依此菩提心,无量众生便可获得究竟安乐。

  三、圆满所求。若欲灭除种种痛苦灾难,以及除却众生的不安,当恒常莫舍菩提心。要想享受种种快乐者,亦莫舍弃菩提心。

  四、转劣为胜。众生若发起殊胜的菩提心即称为菩萨,原来垢染污秽之身将逐渐得到清净,而转成无价宝之佛陀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等无量功德,因此我们应坚守菩提心宝。

五、得果无尽。若以菩提心摄持,修行一切善法,其所获果报无有穷尽。《入行论》云:“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 茂。”普通的善行种子生果之后即消尽,如芭蕉树生果之后即枯萎,而菩提心树,其根深植于无边众生的沃土之中,以大悲水浇灌饶益,以六波罗蜜庄严树干,行万 行而使其枝繁叶茂,所生菩提的花果也是层层无尽。由于众生无尽的缘故,菩提心树之果也一样无穷无尽。总之,发菩提心概括了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精 华,是有则皆足,无则皆缺之教言,犹如百病一药的万应丹一样。若不依靠菩提心则通过种种途径也无法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五世达赖喇嘛在 《道次第·文殊口授》也列举了发心利益共有十种:(一)显示入大乘门惟是发心;(二)获佛子名;(三)映蔽声闻;(四)成就最胜福田;(五)易圆满资粮; (六)速净罪障;(七)成就所愿;(八)损害与中断不侵;(九)速疾圆满一切地道;(十)成就出生众生无余安乐之良田。

总之若有心者欲广知菩提心之功德利益,可由《华严经》中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用二百三十种比喻处,而了达菩提心的功德。


J:别说胜义菩提心:


法界不生亦不灭

无老病死无蕴过

由彼发胜菩提心

是故我今稽首礼


本 来清净之胜义自性菩提心是以本体空性如虚空,自性光明如日月,大悲不灭如明镜的方式安住无有生灭。此明空无改无染之大悲觉性,彼空分即法身、明分即报身, 以大悲不灭如明镜的化身,成谓一切法的现基。大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云:“夫轮涅如幻之根源者,是自性菩提心,本来光明如来藏也。 其体空寂而如虚空,本性光明而如日月,住于大悲现源,似明镜面。如是境界中,身及本智一切元成,本自大现。于此界之功德,本来具足,如同虚空界中有日月星 辰。”诸众生于自性菩提心不如实知,而产生迷乱起疑妄颠倒执着,受种种轮回痛苦不得自在。众生因未了知其本面而漂流于此三有中,故而似乎实有之轮回迷乱显 现。就如眼翳于病目前现似实有,而究竟无现也。由于迷乱的二取无明遮障,而使自性菩提心之功德不显,故需依智慧与方便力生起。然而按自见行、心力不同,有 依缓慢有勤方便与疾速自性无勤之妙道,而生起胜义菩提心之差别。


大乘显宗于见道中生起胜义菩提心,需依三个殊胜长期修行:第一教 授殊胜,在大乘加行道和资粮道的修行过程中亲近佛陀,使佛欢喜为助缘;第二随顺殊胜,即为得大乘见道欢喜地,以长期随顺积累福慧二种资粮为根本因;第三得 果殊胜,依靠上述因缘获得一地果位时,自然现前见法界本性的无漏般若智慧。最快在一地见道位才能获得胜义菩提心。由得胜义菩提心故,登地菩萨称为胜义菩 萨。又如《解深密经》云:“胜义菩提心,即是超越世间,远离一切戏论,胜义境界极为明显,无垢无动,犹如无风时的灯火,欲获此者,当欢喜修习止观,长期串 习。”因此可知,显宗胜义菩提心依靠修行力而生起。大乘显宗依胜义空性与世俗愿行圆满福慧二种资粮,经过长期苦行,最终遣除轮回迷乱显现之垢障,使自性菩 提果圆满现前。如是极为钝根诸菩萨经三十三阿僧祗劫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经过三大劫、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经过三大劫。中根者经七大阿僧祗劫后成佛,即资 粮道加行道各经过两大劫、见道经过一大劫、修道经过两大劫。利根者经三大阿僧祗劫后成佛。


而密宗了义的发胜义菩提心的特点,是把 菩提果转为道用,直接安住于自然本智中。修大圆满法者,最初即依上师加持指示自性离戏之本面,本净觉性明空赤裸显现,既生起胜义菩提心,无散无执界自然安 住,此乃自性无勤之妙道, 毋须观待积聚资粮、有勤方便等后现前。对密宗在下资粮道时便已经能以智慧去了悟胜义菩提心,下面以比喻说明:如于日分蚀时,若有乌云遮蔽,则见不到其日 影,但可以想象一个日分蚀之日轮。此比喻凡夫初学者之大中观等修法,仅是修法界总相,而未见自相。若云渐薄,则可见到空中日分蚀后之日轮,仅是日轮之部 分,也不太清楚,但毕竟是现量见到了日轮,比喻大圆满修行者在见道以前的修法,其二障渐薄,相似见到了法界之自相,虽不太清晰,然仍可谓为无漏智慧。若乌 云全部散去,则部分未蚀之日轮清晰可见,比喻至见道位时,已现量见到了法界之自相,此时为无二智慧。如是日蚀渐去,日轮渐圆,比喻增上修道位时,逐渐见到 较前为圆满之法界。至日轮全圆时,比喻已到佛果,圆满见到了法界。正象如此,通达了大圆满胜义本性的弟子一开始便是以部分的智慧去感受,随着修行的加深, 智慧渐渐增广,最后获得佛果时证得圆满智慧。未入下资粮道的大圆满修行者,则还是以分别心相似地领悟,相似地修行,犹如见到纸上的月亮,或水中的月亮。全 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云:“于此究竟大圆满,深寂光明无为法,虽是如来之智慧,此处暂时修道中,与彼同分之智慧,喻义双运分别用,画月水月天月 喻。次第前引后者故,此为自然无漏智,按自心力有修故。譬如为得圣道智,如是修行同分也。法性无二大智慧,若以现量抉择时,一切伺察执著见,皆必消尽见离 戏。”


大全知无垢光尊者颂曰:“ 众生皆具如来藏,客尘所遮之壳中,本具光明法界灯,身智无离无合法,自即具足任运成。勤修空性大悲藏,获得所谓菩提名,利乐一切有情众,虽如空日本自生, 然为客惑云障蔽,如梦三有中受苦,为遣二障当精进。偶然迷现六趣相,以业习气如梦幻,无前中后无而现,本具自成光明智,纵然恒有今未见,如眠时不见自处, 勿执无义遍计法,修炼心性光明道,自在成办自他利”。


二:实修:

在修习大乘根本的菩提心引导时,加行念诵如前, 正行首先修念前前引导,生发出离心与皈依之决心后,依次串修四无量心等,在四无量心次第逐一修到相应之量后,方才着重念修仪轨中发心之金刚句,并依观察、 轮番、安置修而令生起菩提心。为使此心增上稳固乃至不退,应念发心偈最少十万遍,若能超过十万,当然越多越好,在修法期间,每日应定相应数目,不可懈怠, 励力精勤,后行时串修一遍后后引导之义,然后念《普贤行愿品》等,回向善根,且在一切时处,严整威仪、密护诸根、正知行持、饮食知量、精勤觉悟瑜伽等,具 足三殊胜而修持。


A:皈依境前发心


  于如上皈依境前而发心者:


  皈依是区分内外道之标志,发菩提心是内道大小乘之分水岭。由于修菩提心是大乘显宗与密宗之入道根本,无有此心不能进入五道之修法,故欲成就菩提道果,决定应生发无上菩提心。


  一般菩提心分世俗与胜义二种。其中胜义菩提心是指大乘菩萨见道以后安住胜义本性所发之殊胜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指名言中所发之心,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二种,平常我们所说的发心,大部分都是指发世俗菩提心。


凡夫流转轮回,对我及我所非常执著,导致无意义累劫堕于六道中,感受本来无实的假立痛苦,虽然给他宣说诸多实相法要,但因其反复流转轮回,早已熟悉三界 之路,对解脱道之见修行果极为陌生,从未串习过的实相要点,很难与心相应,心是心、法是法,心与法无有丝毫关系。而欲转迷成悟,先应修习世俗菩提心。因此 心愈真实无伪,对我与我所之执著愈可减轻,空性慧也可逐渐与心相应,发菩提心证悟空性相辅相成,究竟之时,现前无缘胜义菩提心之大乐妙果。


  由上可知,凡夫修持世俗菩提心极为重要,故在此处,应依次如法而修。即:行者应至诚于如上一引导中所说的皈依境前,请诸圣尊为作证明,为利一切众生而修持发菩提心之学处,其修法者如下宣说:


B:修知母、念恩、报恩

传 统上有将平等舍心列于知母、念恩、报恩前而修的。此列于后修四无量心意义是初修者不易生起平等舍心,通过修习知母、念恩、报恩,而了知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 作我母亲的次数也无量无边,其恩德亦无量无边,我当负起报众生恩之善思维,由此自然会引发起舍、慈、悲、喜四无量心。所以说知母、念恩、报恩是四无量心生 起的因。


(一)、知母

  三界有情在无始无边的漫长轮回之中,不停地流转于六道,如大锅沸水中翻转的米粒般,急 速升降。此如苏东坡所云:“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对现实世界稍作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小生命寿命只有几天,甚至朝生暮死,而人生几十年,转瞬即 逝,人在天地间与蜉蝣一样,也是如此的渺小。在无量无边的转世过程中,我等生生世世都从母亲受生。佛经中说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只因众生转世昏迷 而不相识。因此,不仅是人类众生,就连披毛戴角者,乃至蜎飞蠕动之类无不都是我们过去恩深似海之慈母。或许有人不信,试想若今生的亲人从幼小时离别,二三 十年后,其音容便会全部忘记,相见时就好象陌生路人,何况隔世或经过多生累劫呢?《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如此抉择之后,当闭目静坐,深深思维: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他们对待我象今生的母亲一样。坚定地树立起这一观点时,就是 知母。

二、念恩

  于己前明观现世母亲之相,心中作念:此慈母非但今生为我老母,彼从无始以来作我母亲的次数也无量无 边,她在无数的生生世世中对我倍加慈愍爱怜,恩德无法估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以后略为《心地观经》)云:“慈念之恩实难比,鞠育之德亦难量,世间大 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母亲之恩德实难具述,于此处摄略五点以便忆念观想:

  一者中阴托胎恩。 我们知道众生前世的肉身无法带到后世,中阴时没有可依靠的身体,只有一个意生身。此意生身无依无靠,毫无目的地到处漂泊,随时随处可见到种种凶光及怖畏之 相,听到种种可怕的恶声等。我等中阴身恐惧怖畏惊惶不安,真是逃之无地,避之无门,直至遇到母亲才能再度获得一个肉身,如果没有母亲,要想得到这个身体, 绝对不可能。因此,赐给躯体是母亲对我们的第一大恩德。

  二者怀胎守护恩。于胎儿时,母亲时常小心守护。在十个月之中母体沉重,如负重 担。坐立不安,不思饮食,如久病之人。胎儿饮食由母血提供。满月生产时,不孝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胯骨,此时母亲的痛苦如千刀搅腹,血流遍地。初 生须臾,闻儿哭声,母大欢喜,抱入怀中,抚爱瞻视,亲爱之情过于己身。

  三者哺乳养育恩。婴儿之时,母亲以种种方便精心护养,无有厌 倦。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善为哺育,并以手揩其不净。《心地观经》云:“一个幼儿所饮母乳一百八十斛。”我等于多生累劫中所饮母乳多如大海之水。稍大,母亲必 然把好的饮食先给我吃,若食物冷硬,母以口含咀嚼令暖细;若是热烫,母则吹凉后喂于我口。我时常将床褥尿湿,母亲则将干处让我躺卧,她自己却睡在湿的地 方。当我饥饿时给予饮食,寒冷时给予衣服,贫困时给予她自己都舍不得用的资财。然而,诸资财也不易得,为此母亲常常造作种种罪苦恶业,倍受艰辛,致使现世 劳苦,来世感受痛苦的果报。

  有一种鸟,当母鸟衰老飞不动时,它知道小鸟尚不能自己寻食,母鸟便咬住巢上方的一根树枝,将身体悬在鸟巢中,小鸟饿极,便啄母鸟的身体,先将体毛拔掉,而后便将母体吃掉。母鸟将自己的身体喂养了小鸟。旁生尚如此,人类的母爱更可想而知。

当我生病时,母亲心中思维:子病不如己病,子死宁可己死。莲池大师《放生文》云:“怜儿之鹿,舐疮痕而寸断柔肠。”此公案讲:晋朝时,河南有位叫许真的 猎人去打猎,射中一只小鹿,母鹿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抚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无救而死,母鹿惨痛徘徊悲鸣,也当场死去。许真见此情景,非 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母对子的情深至此,母之恩德真是不可思议的。

  四者教育成人恩。我等儿时连穿衣走路都不会,母亲教我们怎样走路,怎样说话,怎样吃饭等等。母亲是我们来到人间的第一位老师。少年时,母亲教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并常为我的学业担忧,乃至为我奔走求人,历尽艰辛。

五者远行忆念恩。我若离家远行,母则“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引自《父母恩重难报经》)。她不仅挂念我的饮食,还担心我的 衣着与卧具。乃至成年和衰老,母亲亦是念念不舍,所谓“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我为人子,常不孝顺,母亲因我而常流眼泪。母因流泪过多而老眼昏花,皱 纹遍布。了知母亲恩深如海,而今见其老病无依,我该怎么办呢?

三、报恩

  诸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母亲对我有大恩 德,而我却将那些正受诸苦无有救护的如母有情弃舍不顾,仅谋自己之解脱与安乐,对此岂能心安?《致弟子书》云:“亲人生死大海中,分明如堕深流内,生死不 识而弃彼,但自解脱无此耻。”舍弃有恩者而不知报恩,下等人也不应为。譬如母亲处在监狱之中,子却在花园中逍遥自在地游玩,此子实为大不孝。如母有情不住 正念,疯狂目盲而缺乏引导,步步趣于可怖之险境。尔时母亲期望子来救助,子若不救母出险难,谁来救脱?如母有情为烦恼所缠,心不正住,既无有善道眼,也无 引导之师,时常行于生死恶趣之险道。母需子相救,子亦应来救拔母亲。如是思维,我等实当负起报恩之重担。


C:修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等


修习四无量心之方法有四种,即:一、依窍诀之修法;二、依次第之修法;三、依逆倒之修法;四、依轮番之修法。其具体修法如下:一、依窍诀之修法:即提前 先修舍无量心,然后依次第修慈、悲、喜无量心。因为若不先修舍无量心,其他三心容易修成偏袒自方亲友之烦恼心,故依窍诀首先应修舍无量心。二、依次第之修 法:依窍诀修法修好后,为了增上修行,可按慈、悲、喜、舍之次第数数串修。三、依逆倒之修法:于前二修法修好后,为令修行娴熟,当依舍、喜、悲、慈之逆行 次序反复而修。四、依轮番之修法:前三修法娴熟后,为使修行稳固不退,应慈喜、悲舍交替而修。此为修习四无量心之方法。于初中后,皆应以三殊胜摄持,逐一 重点修持各无量心。其修如下:


一、舍无量心之修法

我们要报如母有情的大恩德,应当对一切众生修慈悲心,然而,若不先断除对亲友等一类众生起贪心,对怨敌等另一类众生起嗔心,则所生起的慈悲仍有偏袒,如此,若缘于与己无关的众生,慈悲就不能生起,故当修平等舍心。


首先,应对一切有情众生无有亲疏、爱憎等,以平等心相待。现在这些怨敌在往昔生生世世中也曾作过自己的亲友而互敬互爱,所作的饶益也是不可思议的。现在 被当作亲友的这些人,在往昔世中也有许多曾做过怨敌而对自己进行损害的。正如嘎达雅那尊者去化缘时所见到的情景:“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 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希有。”那些作为亲友的人与父母有血缘关系,他们对我的关怀疼爱是往昔的宿世因缘,因此没有必要对刹那的亲怨显现执为实有,应当对 无边众生生起父母之想,平等对待。普通世间人对亲朋好友非常贪爱,对怨仇敌人特别仇恨,对一般中庸之人漠不关心。我们修行人对此,应不贪自方,不恨怨方, 不漠视中方,以其都曾作过我的父母怨敌之故。如今生贪恋的父母妻儿,在前世之时,决定当过我的怨敌;现世的怨敌,于前世之时,决定亦曾作过养育我的父母, 只因业力的迷幻药,让我们彼此迷失,互不相识。

为了使平等舍心易于生起,先须以一个无有利害关系之人为所缘,令除贪嗔而修舍心故。次于亲 友修平等舍。若于亲友心不平等,则会以贪嗔分类,或以贪爱深浅分类。于亲友平等后,当于仇怨修平等心。若不平等,必然对不随顺自己之一方生嗔恨。于仇怨修 平等后,则缘十方三世一切有情众生修平等心。因为一切众生都希求快乐而厌离苦恼,若于其中一类认为亲友而作饶益,另一类认为怨敌而作损恼或不饶益,实不应 理。

  若善思择,今生的亲怨之人,在过去无量生死中,都曾无数次交替地作过我的亲友与怨敌,此时我为何于其生贪生怨呢?再观今生,现世 的亲友阻拦我修学正法,抢夺我的财产,说各种不悦之语等,与怨敌无别,而怨敌不能恒常害我,也许给他说些好话,给些小利随其心顺其意,又会成为挚友,今生 亲怨不定,又有什么可贪可嗔呢?

若观察未来,假若我未修行成就,今生的亲友,来生也许成为我的怨敌,现世的怨敌,也许变成抚育自己的父母亲友。可见三世之中,自己的亲友怨敌皆是不定,我又何必贪亲恨敌呢?如是反复观察思维,明白此理后,应对一切众生无贪无嗔地平等修持大慈大悲。

其 观修之方法,即是先观想自己最熟悉、最贪恋的一个亲友,如父亲、母亲、兄弟、姊妹等在自己的前方,然后依靠上述亲怨两方面的理论进行观察而修平等之心;继 之选一中庸之人,如不认识的商店卖货的人、走路的人,依上述理而修;接着观一仇敌于自前方而依理观修,就这样从一个众生、两个、三个、四个……乃至一幢住 宅楼、一个住宅区、一个社区、一个镇、一个城、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乃至尽虚空之一切无边有情,次第依理观修,不可超越次第而直接缘 修一切有情,应一个一个地修,否则一个有情尚未修好,只是从表面上说我已修了舍无量心,这是不真实之修法,一遇对境,仍然生贪生嗔,此为不坚实之泡沫修 法,故应次第认真地如理修持。修炼要点,内心生起无有亲疏偏袒,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的定解时,在无缘中尽量安住,后行回向善根。


二、慈无量心之修法


  一切众生皆欲离苦得乐,但是不懂得获得安乐之方法,导致无量劫流转于三界六道,感受无量难忍之苦。通过舍无量心之修法,知道一切众生,不论亲怨,都曾于无始劫中无数次作过我的大恩父母,故应于彼等平等饶益。


一切众生做父母时都曾精心哺育我,为了我的一点安乐,辛苦劳作,忙碌不堪,乃至行持非法,依止十恶业,令我得暂时之安乐,而他们却造下了弥天大罪。现在 这些父母,有的转生为现前的父母,不懂佛法继续在造十不善业;有的转生于怨恨的仇家,不明正法复造恶趣之业;有的转生地狱,正在感受寒热诸苦;有的转生于 饿鬼,正感受饥饿等众苦;有的转生于傍生,正感受役使被啖等诸苦;有的转生于修罗,正感受战争之苦;有的转生于天界,正感受下堕之苦;有的……,他们各自 因不同业力习气,分别感受不同之苦。如今我已得自由自在之人身,遇到上师三宝,并且有缘修持殊胜善法,看到父母正在受苦,岂有不报恩之理。


如是观想所有不具安乐之众生,都值遇暂时人天的安乐乃至究竟解脱的大乐。自己一切时处之大小善根皆如是作回向。明观之时,如前从一有情乃至一切有情,次 第而修。修炼的要点,应以慈心视所有众生为我所,希望一切不乐众生获得安乐,最后在无缘中入定片刻,后行回向,愿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究竟之安乐。


三、悲无量心之修法


轮回为痛苦的自性,通过慈无量心之修法,明白一切六道众生于我皆为有恩,我应于彼等平等饶益。然而这些老母有情被猛烈恶业逼迫,正在轮回中感受不欲忍受 之难忍痛苦。行者此时应思维三恶趣之众生皆为往昔我之老母,凭着各自所造之业,承受着人间难以思维之苦。逐一次第明观,此受苦者是我现前之母,如是自心会 情不自禁生起拔其巨苦之心。


  复次,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如饭馆中活吃海虾、活烧鲜鱼、活剥蛇皮、活吃猴脑、活煮乌龟、 活喝鸡血等;又如屠宰场中割喉、剥皮、抽筋、断骨、拔毛、掏出五脏等杀法……此时应思维:彼时受害者,若是我毫无罪过之老母,被无辜抓到屠杀之处,马上要 离开可爱的生命了,想逃已是无路,想挣扎已是无力,想求救已是无人可救,身体万分疲惫,不断地发着抖,内心已经绝望,恐惧得即将昏厥,唯有等待着难忍的痛 苦及死亡的临身,见到此情此景,自己又将如何呢?思维至此,拔济众生痛苦之心当会油然生起,悲伤之泪情不自禁自然流淌,欲拔众生苦之决心不断于内心盘旋, 这就算是生起了悲心。


  复次,于具体观修时,明白以上之理,在观修中,应于自己前方观想一个正在受苦之众生,最好是选择一个对 自己震撼最深,对之能情不自禁引发悲心的可怜众生,然后从此开始,缘无量有情而如是修持。修炼要点,应以真实无伪、不假造作的悲心,希望众生远离痛苦的逼 迫,生起修量后,尽量入定在空性中,后行回向,愿一切具苦众生,超离诸苦。


四、喜无量心之修法


  修习 之时,先于自前明观一自己敬爱之人,如父母等,观想其于世间与出世间方面都很吉祥圆满,如观想其无病、安乐、长寿、健康、邻里和睦、远离一切损害违缘、闻 思修行圆满、了脱生死等,由此自己生起欢喜之心。特别见到他所欲成办,获得种种安乐,内心应情不自禁地愿他不要远离这一圆满的安乐,并且再再增上圆满。此 修已获稳固之时,可对普通人修喜无量心,最后见到今生的怨敌得乐,内心应更加祝愿他不要远离一切圆满的安乐,本来我应报答他往昔当父母时给予我的养育之 恩,但却一直没有成办,今天他自己得到了安乐,我为何不生起大欢喜心呢?如是从一有情乃至一切有情,悉愿他们所愿成办,事事如意,究竟得到解脱之无上安 乐。修炼要点,愿所有众生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恒时不离安乐,并且长寿健康,眷属众多,受用圆满,无损无害,无忧无怨,智慧方便广大,尤其今生的怨敌与嫉 妒的人,应反复随喜他的安乐,数数观察喜心是否真实,最后于无缘中入定,后行回向善根,特别对怨敌与嫉妒之人,应别别回向。


D:正行发心


一、大乘显宗之发心


  次正行发心者:


吙!如同三世佛佛子


  已发最胜菩提心


  我亦为度遍天众


  愿发无上胜觉心


复次,正行发菩提心之修法者,自己应知愿菩提心之中心要点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及对犹如无尽虚空般之不可思议有情生发广大之慈悲心。修此要点 时,观想自己前方虚空中,充满了上师三宝三根本,我与一切有情于此无比殊胜的皈依境前至诚地立誓。首先以惊叹稀有之心,念一声“吙”,表示发心之重大与关 键,然后念诵忆念“如同三世”等四句偈,其意义为:无边有情从无始来,由于业力之召感,沉溺于三界火宅之中,无实义地遭受难忍之苦,于如是有情,如同过 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及佛子已发最殊胜之无上菩提心,我亦应为了度化一切周遍天际的众生,而愿无有任何虚伪、真诚地发起无上殊胜的正等正觉之菩提心。如 是一心忆念金刚句的意义,一边立无边的誓愿,一边口中念诵。念诵之时,可以于藏音或汉义中任选一种。无论如何,不能有口无心,认为只要念得象唱歌一样好听 即可,而应法与心相应,口与心一致。此偈应念诵至少十万遍,若圆满数量时仍未生起胜心,仍应励力念诵,直至到量为止。


  行者于相续中生起(或相似生起)菩提心后,若有密乘清净见解,则可继修密乘之发心。

二、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


  上颂诵十万遍后,次修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


  我与无边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


  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殊胜菩提心。


  如是随力诵。


通过修习与大乘显宗共同的菩提心,依上颂生发菩提心之偈语,数数串修诵持十万遍之后,复次具足密乘见解之学密宗者,当修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其意义为: 我与无边无际犹如无尽虚空般之诸有情,因突然性的无明客尘之染污,从此便沉溺于种种假立的迷乱显现中,无意义感受不实六道之诸类苦乐。其实,众生虽在迷乱 之中,但却从未离开过无生的法界体性,此为本来大平等。自现不灭的显现,为本来清净大光明。轮回之当下,即本来等净无二之双运体性。因众生未见如此本面, 不知自己本具如来德相,枉受轮回诸苦。在此修道时,显宗讲众生为成佛之因,修道为成佛之缘,因聚缘和时,究竟成就佛果。若按密宗了义之修法,众生本来与佛 无别,唯因突然客尘无明遮蔽,不能显发自己的本来佛性,于此正在迷现之时,亦需暂时如幻修道,自心安住本性。因为一切分别心的本体即是无二的大空与光明, 本来即是究竟的上师正觉尊,一刹那亦未离开过本来具足的究竟佛果。所以自己的五蕴为五佛之体性,一切分别心为佛智之体性,了知如是之自性后,见众生不明此 义,仍沉迷于六道之幻现中,我今值遇此殊胜密乘之殊胜见修行果,即应情不自禁发起殊胜菩提心,令一切有情早悟本来觉性,速脱轮回苦海,显发本来具足一切功 德之体性。如是随自己的力能诵持而修习此密乘之无上发心。


E:后行结座


  在每座修圆满时,行者对皈依 境应再三祈祷,未生起菩提之心愿令生起,已生起之心愿令不坏,究竟唯愿此心稳固不退。接着观想皈依境融入自身,令自相续逐渐与上师之相续变成无二,在甚深 的离戏实相中,初学者大概安住念一遍百字明的时间,然后串修后后引导,继之念回向文等回向善根。于一切威仪中,尽力修持愿菩提心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 轻他重之学处,及行菩提心之六度等学处。诸如行路、绕塔、转经、闻思、饮食、开门、关门、坐卧……等时,无不为利一切有情而精勤修持。


因为在小乘中,相续能发起清净真实之出离心,即为已入小资粮道,具有解脱轮回之大顺缘。作为修学大乘者,在生发出离心的基础上,更应生发无上无比之大菩 提心,随行佛菩萨之意乐行,这样按大乘发心来讲,相续中已生发真实无伪之菩提心,即为已入大乘小资粮道,成为佛之意子,从此为趣入大乘五道成就佛果集聚了 无边顺缘,故尔不论显密,此二发心为一切五道根本,应当励力而修。


三:修量:



如是励力修行后, 可以在境界中检验自己的发心,比如自己对某从未伤害过,修正此人反而冤枉轻毁自己,甚至想侵害我的生命,这时自己能不能不对他生害心,反而发心愿他早日成 佛呢?或者发愿自己成佛时,第一个度他呢?这样对照自己的相续,如果内心舍弃了对任何人的害心,而且尽未来际饶益一切众生的心愿坚固不移,这是修成菩提心 的一个验相。自相续是不是有无伪无厌的愿行菩提心?虽利生事业无有穷尽,也不退转大悲誓愿,虽菩提道上诸多魔难,于六度万行无舍无畏。这是修成菩提心的一 个验相。于甚深法性中生起广大之悲心,以广大之悲心生起时甚深法性赤裸显现。深谙智悲同体,等性无别之自性菩提心,这是修成菩提心的一个验相。如妙吉祥菩 萨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若无心即无身。身心离故无为无作。如幻如化。若如是说为菩提者。诸佛说此是为菩提。能入诸佛平等境界。是故乃可名智 庄严。而不庄严彼一切智。一切智性不可得故。菩提无生亦复无灭。不一不异非此非彼。诸佛如来咸作是说。如大毗卢遮那成佛经云。诸法无相。谓虚空相。作是观 已。名胜义菩提心。当知一切法空。已悟法本无生。心体自如。不见身心。住于寂灭平等究竟真实之智。令无退失。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 德斯具。妙用无穷。这是修成菩提心的一个验相。总之需要时刻对照自相续是否生起“怨亲慈悲不舍、愿行融入相续、发心深广平等、了悟自性菩提”等验相!





祈祷怙主文殊上师尊

加持如我一般迷惘众

生起胜义自性菩提心

精勤不舍世俗之愿行

附录:


一:发心仪轨:


一、祈请垂念:


祈请十方之诸佛世尊,十地菩萨、大菩萨众及大持金刚上师垂念我!


  二、皈依(诵三遍):


  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


  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


  三、正式发心(诵三遍):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诸菩萨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四、自生喜: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尔后我当为,宜乎家族业,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五、令他生喜:


  今于一切怙主前,恳请众生为贵宾,


  宴飨成佛及余乐,愿天非天皆欢喜!


  六、发愿:


  胜宝菩提心,未生者愿生,


  已生愿不退,日日其增上。


  愿不舍觉心,委身菩提行;


  诸佛恒提携,断尽诸魔业!


  愿菩萨如愿,成办众生利!


  愿有情悉得,怙主慈护念!


  愿众生得乐,诸恶趣永尽,


  愿登地菩萨,彼愿皆成就。


  (此仪轨即每日受菩萨戒之仪轨,或名授发菩提心仪轨。)


二: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第七品四无量心



  如是已具皈依者,慈心大地开悲花,


  喜心凉荫舍净水,为利众生修自心。


  若与解脱道脱离,则四梵住三有因,


  灭道所摄此四者,越过有海四无量。


  所缘众生为有缘,周遍法性为无缘。


  不清净之所缘境,有缘之故梵天因。


  此为无缘入解脱,具悲心者当修学。


  不具快乐之有情,痛苦所逼可怜者,


  幸福贪亲嗔疏者,慈悲喜舍之对境。


  许相得乐离痛苦,不离欢喜心堪能。


  修法次第虽不定,初学补特伽罗者,


  首先观修舍无量,亲疏平等修余三。


  彼所缘境诸众生,心中如是当观察,


  贪今父母友嗔敌,汝之此心极恶劣。


  无始无终漂泊时,此敌亦成父母友,


  饶益于我具恩德,岂能恩将仇报耶?


  此友亦成敌加害,如今亦感彼痛苦,


  回报利益岂应理?中者亦成亲非亲,


  利益损害不一定,贪恋嗔恨不应理。


  初当于诸亲友方,观成中者断贪恋,


  后将怨敌观中者,断除嗔恨无亲疏。


  于诸中等者之心,亦为应断愚痴故,


  如是观修离三有,同遣有情烦恼心。


  众欲离苦得安乐,然不知此行苦因。


  愿可怜兮烦恼众,息诸习气心平等。


  愿猛贪嗔所恼众,无有亲疏离贪嗔。


  观众从一至二三,一域一洲至四洲,


  一千二千三千界,直至一切世间众。


  舍无量心之修量,自他亲怨皆平等,


  后得无缘舍对境,诸众唯心心如空,


  胜义不生空性中,自心离戏中安住。


  如是舍心之修量,证悟甚深寂灭法。


  果无亲疏垢染心,任运自成实相义。


  若于众人皆平等,如愿自母得安乐,


  当于一切诸有情,亦皆如是而思维。


  祈愿慈心所缘境,所有一切诸众生,


  暂时获得人天乐,究竟获得菩提乐,


  从一乃至无边数,一切众生而观修。


  生起周遍之慈心,胜过慈爱独子母。


  修习有缘慈心后,诸法等性中入定,


  无缘广大之慈心,慈空双运为验相。


  修习慈无量心果,令人见而心愉悦。


  慈心周遍众生后,如心不忍父母苦,


  思维一切众生苦,生起强烈大悲心。


  我之大恩诸父母,为我而造诸罪业,


  遭受寒热与饥渴,残害役使所逼迫,


  溺于生老病死河,受多种苦真悲惨!


  无欲解脱寂灭心,无有示道善知识,


  漂于轮回诚可悲,现见此等岂忍舍?


  故当诚心而思维,愿以吾身及受用,


  三世善根令诸众,瞬间远离一切苦。


  修习悲心之证相,无法堪忍众生苦。


  无缘悲心后入定,空悲双运为验相。


  果离损恼心堪能,成就本来清净性。


  于诸悲润之有情,各得其乐修喜心。


  所缘具乐之众生,奇哉此等诸有情,


  不需我令获安乐,各享其乐极善妙,


  从今乃至菩提果,愿彼永不离此乐,


  如是观修喜无量,当从一至一切众。


  喜无量心之验相,无有嫉妒生欢喜。


  修习有缘喜心后,当修无缘喜心定。


  通过如是而观修,则依喜心之实相,


  会令身语意三门,任运自成寂灭乐。


  修习喜无量之果,境地稳固心欢喜。


  如是修后先修慈,以此依次除四执。


  修慈若贪众如亲,修悲除苦因果执。


  悲心微弱若有缘,以无缘喜除忧患。


  修喜心若极散乱,以修大舍离亲怨。


  舍心若成无记法,当如前慈次第修,


  以此容易至修量,获得稳固之验相。


  修持极稳瑜伽士,顺逆轮番顿超修。


  依此证悟新境界,较极稳固更稳固。


  如是修持异熟果,获得增上决定胜,


  转生欲界人天身,能得利益与安乐。


  同行等流恒修彼,感受得乐离违品。


  转生悦意喜乐境,众生和合财富裕。


  四无量心更增上,任运而成自他利。


  修持慈无量心者,无嗔受用皆圆满,


  获得大圆镜智慧,相好严饰报身相。


  悲心无贪得法身,现前妙观察智慧,


  一切法身之功德,力等十八不共法。


  喜心无有嫉妒心,获得报身成作智,


  幻化种种不定相,任运自成诸事业。


  修习舍心无慢痴,现前平等性智慧,


  以及法界性智慧,离戏法性本性身。


  慈等功德无边际,无等人天导师赞。


  皈依余师为劣道,持四无量此正道,


  趋向解脱无垢染,三世诸佛前后迹。


  因乘承认如种芽,方便智慧生二身,


  果乘承认身二障,遣除依缘悲方便,


  实一空性大悲藏,因果二乘同实修。


  经说无始善种子,未作本来即存在,


  密许本来具三身,遣除客障显密同,


  总之经续诸道一,诸成就者说内外,


  是故佛子后学者,当勤修持四无量。


  如是寂性之善说,遣除众生心污垢,


  令入歧途劣道者,疲劳心性今休息。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第七品四无量心终


第八品 发菩提心



  慈悲喜舍四无量,如是详细实修后,


  当修诸法之根本,愿行二种菩提心。


  脱离烦恼三有海,遣除一切畏忧罪,


  摧毁业与烦恼行,引导众生趋寂灭。


  虽无现行菩提心,悲心善根日益增,


  纵入根本慧定时,智慧方便亦双运。


  身语所作皆具义,成为世间应供处。


  余善果劣将殆尽,发心摄善不尽增,


  犹如水入澄清海,良田庄稼极茂盛。


  诸法根本大悲心,于世间亦多乐果,


  寂灭自性菩提因,故当勤发菩提心。


  此心增福如意瓶,治愈众疾之妙药,


  智慧日轮除恼月,亦如虚空无垢染,


  功德无量如群星,恒时利乐之自性。


  菩提心之福德云,不可思议无有量,


  如来功德极稀有,广如法界无边际。


  发心为利无量众,欲获真实正等觉,


  此心可分为二种,即是愿行菩提心。


  意乐发愿实际行,犹如欲行与正行。


  愿心本体四无量,行菩提心为六度。


  何人俱胝数劫中,供养无量数佛陀,


  仅仅为求自利益,福德不及愿发心。


  佛说刹那间发心,遣除众生微小苦,


  以此可离诸恶趣,享受人天无量乐。


  行心利益更无量,真实行持遍布故,


  刹那行持遍胜心,圆满数劫二资粮。


  三大劫等诸说法,义为速圆或久圆,


  一生解脱依智力,方便精进及胜智,


  以此三者而修持,则有无上广大力。


  此乃悲心之果树,肩负有情之重任,


  梵等世间前皆无,为己梦中尚未梦,


  何况利他菩提心,前无新生当欢喜。


  菩提心从上师生,如摩尼宝降所欲。


  功德圆满之上师,为令弟子生欢喜,


  当说轮回之过患,以及解脱利益等,


  初中后之诸善法,赞颂无边菩提心。


  悦意供品严饰处,陈设佛像等所供。


  观想遍满虚空界,如海云聚佛菩萨。


  观想彼临极应理,此为自心清净力,


  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说如意成所愿。


  合掌手捧鲜花后,请住供沐衣饰等。


  犹如悦意水池中,含苞待放莲花状,


  双手合掌妙音赞,幻化无数身敬礼。


  大地山海微尘数,三界无有如是福,


  获得身礼所覆处,直至金刚大地尘,


  同等数量轮王位,究竟获得胜佛果。


  以真实财意幻供,无上供品作供养。


  以香鲜花酥油灯,净水神馐与华盖,


  幡旗宝伞器乐声,胜幢拂尘腰鼓等,


  身与受用诸资具,供养师尊三宝等。


  以诸天界悦意物,无量宫具宝璎珞,


  歌舞钹声妙赞雨,百种胜饰作供养。


  以林宝山莲花湖,天鹅翩翩起舞觅,


  药等妙香如意树,垂枝花果作供养。


  莲花飘动引密蜂,手镯严饰睡莲花,


  离云日月光令开,悦意青莲皆供养。


  凉风吹拂旃檀树,散发扑鼻之芳香,


  山洞岩窟悦意处,清水满池皆供养。


  秋季夜晚皎洁月,离曜群星所环绕,


  璀璨千光日轮饰,四洲世界皆供养。


  铁围山等无数刹,圆满妙欲作严饰,


  十方如海尘数刹,悉皆供养佛佛子。


  妙瓶宝树如意牛,轮王七宝八瑞物,


  七近珍宝广大物,供养应供大悲主。


  等持意供遍虚空,内外密之供云海。


  鲜花妙云饰美宅,药香甘露之云聚,


  灯光神馐乐音云,赞声海云皆供养。


  意幻供云无边际,散布美女持鬘女,


  歌舞供养天女云,献佛菩萨令欢喜。


  无始串习之习气,业及烦恼所造罪,


  成为三有轮回因,忏悔所有一切罪。


  众生无量之福德,恒时我诚作随喜。


  为度一切诸众生,祈转无上妙法轮。


  乃至有海未空间,祈请住世不涅槃。


  以此善根愿诸众,一同成就正等觉。


  犹如冼净之布匹,染色色彩极鲜明,


  以此前行净相续,明现正行之胜心。


  此福德果无有量,遍布法界虚空界。


  三诵皈依佛法僧,祈怙佛子垂念我,


  如昔善逝及菩萨,发菩提心守学处,


  我今为利诸有情,发菩提心守学处。


  未救护者我救度,未解脱者令解脱,


  未得安慰我安慰,令诸众生得涅槃。


  当于昼夜三时中,勤发二种菩提心。


  一诵发愿菩提心,二诵发行菩提心,


  三诵可令愿行心,获得稳固与清净。


  从即日起我成为,诸众生存之根本,


  亦得佛子菩萨名,不畏三有利众生,


  恒时唯勤行饶益,以使人生具实义。


  清净善心良田上,生长二菩提心苗,


  此后为使此二心,清净增上当精进。


  观想众苦自取受,自之安乐施众生,


  愿至菩提不离此,轮番修炼施受法。


  愿学处修四无量,为断违品当护心,


  行心学处行六度,为断违品当精进。


  恒以知念不放逸,断恶行持如海善。


三:修心祈祷文--菩提心海入门

蒋贡康楚仁波切



想及修悟菩提心至最高圆满境界的圣观音与诸佛菩萨,我发愿为自己及徧虚空众生修持菩提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贪欲,以及饿鬼道之饥渴苦,并将我无所贪染的清净与善根回向徧虚空众生。愿贪业之饿鬼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妙观察智,成就莲花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瞋毒,以及大寒热地狱的苦报,并将我无瞋的慈悲与善根回向徧虚空众生。愿瞋业地狱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大圆镜智,成就金刚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无明痴闇以及畜生道之愚痴闇钝苦,并将我光明的法性智慧与善根回向徧虚空众生。愿痴业之畜生道因此而空,众生并得证法界体性智,成就佛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猜疑忌嫉、内心折磨以及阿修罗道之争斗苦,并将我身口意之包容与善根回向徧虚空众生。愿喜争斗之阿修罗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成所作智,成就羯磨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贡高我慢,以及天道之死亡下坠苦,并将我谦卑的精进与善根回向徧虚空众生。愿受死亡下坠苦的天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平等性智,成就宝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无始来之业报,以及生老病死苦,并将我无始来之身口意功德回向徧虚空众生。愿受别离贫苦之苦的人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俱生智,成就清净法身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破毁三乘戒律之过失,并将我护持三乘戒律的功德回向徧虚空众生。愿三戒因此清净无一丝污渎,众生亦成就总持五佛部之金刚萨埵。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短命之因的杀生、毁佛、谤法等一,并将我护持三宝与友爱有情之功德回向徧虚空众生。愿非时之死永远不再,众生亦得成就金刚不坏之长寿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气脉、淋巴、肝胆等方面疾病,并将我慈爱有情及施药功德之善根回向徧虚空众生。愿众生清净三毒业病,成就蓝光身药师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偷窃、不予而取,以及贫苦、饥渴之果报,并将我财、法施之功德回向徧虚空众生。愿众生福报自然具足,拥有满天的财富。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极恶之行,以及堕生恶趣之果报,并将我发菩提心与修习十善之功德回向徧虚空众生。愿众生得生于阿弥陀佛与金刚不动佛等之净土。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冒渎三宝等邪见所起之禅修业障,并将我奉行信、念、行之善根回向徧虚空众生。愿众生深信因果,勤修善行,舍诸所恶。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视己为敌之“执我”所生的贪瞋毒,并将我四无量心之善 根回向徧虚空众生。愿众生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执假相、妄想为真的诸苦之因,并将“人无我”的空性体 验回向徧虚空众生。愿众生终证空性,了悟圆融无碍佛性。

总 而言之,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怨憎会苦(十六逆缘)、爱别离苦(美食、 财富、房产、朋友等)、五阴炽盛苦(护家保友、树敌谋己利)、求不得苦(权 势、财富、名望等)以及诸种不顺、意外灾难、无常之苦等等。愿我毫不犹豫承 担一切,并将我三世所积功德善业--财富、权力、生命等无分别的回向所有 《冻死不攀缘 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俺的狗窝: http://blog.sina.com.cn/shftg713



行者释凡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708
积分:66
注册:2005-01-29 19:14:13
  2006-11-21 19:56:29  第 5 楼   《密宗法义精要》八:发菩提心

1.四无量心

大乘最上觉道之发心,先从慈、悲、喜、舍建其根本,此为四无量心。
是以清净自心作殊胜爱乐行,而对境又复广大之谓也。诸有以喜心、慈心
为先;此说行持当以舍为先也。因从舍心修起,自得普遍饶益,谓无亲、
疏、爱、憎之平等舍也。本来吾人只知此世,故于现在父母、亲眷则爱,
于怨仇则憎。殊不知此生所执为爱为憎者,未必过去之为疏为亲者耶?既
不知业力因缘,发心又不平等,执贪执嗔,认爱认仇,不观与迦打延那见
妇食鱼打犬之事乎,从此可知怨亲之无定矣。藏王持松德尊,为文殊化现,
其女死,求莲花生大士加持,作法勾回,顷间仍死。因示持松曰:“子女
为业力因缘所和合,纵有善业,或得加持,当下世受。且汝女过去为一虫,
汝误毙之,愿其当来为王女,得享受,今报尽矣!与汝因缘亦尽,故不复
生也。”以文殊化现之持松,其女亦受业力支配,纵得大士加持,也无可
挽救他。又昔有四子,为母造塔。圆满回向时,一云:“世尊说将来北方
有佛法,我愿为王,宏护正教。”一愿为传戒比丘;一愿以密法为方便,
护法降魔;一愿为王臣,请师求法。此为持松大王、菩提萨垛、莲师,及
王臣把麦扯姐之过去因缘。故知大德等出世度生,亦以因缘和合,且见愿
力无边不虚发也。
“阿底峡尊者由印度入西藏,一日将归,弟子请其故,尊者云:""汝
等均随顺我,我难修忍辱。""后寻一慢心人在侧,常以为忍辱境焉。”此
说仇人为增上缘,正为自己修菩萨行也。应知对自不贪爱,对人不嗔恨者,
为修第一舍心。抑知仇人使我受苦,亲爱者独于我无苦乎?作是思惟,故
当发平等心,怨亲无二。
修舍心者,当先以大仇人为境,视为无始父母,恩德最大。因畜类亦
颇爱其子,自身不顾,必护其所生,纵猛毒如虎,亦不食儿,以是推度,
父母之恩既大,则仇人非过去父母乎?次以平庸人为境,此以父母亲眷为
境,平等视之,是为舍无量。复思于彼如母有情,为报恩故,仅不嗔他,
尚嫌不足,更当与之以乐。如有享乐之心,须在一切苦众生身上着想,为
慈无量。思彼造业受罪,念子救他,生度脱心,欲拔其苦,为悲无量令彼
离苦得乐,深生庆幸,为喜无量。此总摄也,以下别说。
诸与我为仇者,既仇我矣,为利害计,亦当发平等心,不但无过患,
且有功德。否则再世结恨含冤,移易位置,报复无已。如国际高唱平等,
结果彼此各执爱憎,循环图报,故世界无宁日。倘平等心生不起者,当启
请上师、三宝加持,发起乃已,不假造作也。“阿底峡尊者常见猫犬,亦
抚其顶曰:""汝信心清净啊!""并以慈眼视之,愿三宝加持,令得快乐。”
又云:“对出门人、久病人、老年人,或父母等,均当特别发心,随顺怜
悯,如信空性一样。”应发愿自今日起,乃至成佛,不嗔恨一众生。扼要
言之,为一切有情义利,当如为自己义利一般,是为平等舍心无量,应如
是修,若报父母恩,最好当劝请皈依三宝,勿伤生养亲,反成罪过。“释
尊当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此为报恩之大者。莲师云:“老年人当随顺
恭敬,令他欢喜。”此谓父母无不爱其子女者,倘违逆他,他必伤心。如
鸟雀翼卵,大则飞去,须知慈母爱汝,实过鸟雀,汝非畜类,不当令起欢
心耶?吾人之慈无量心,如是应修。
入佛子菩提行论云:“修悲心者,须看杀房牛场,及杀鸡、鸭、鱼时。”
特别又见处决罪犯,绳捆刃加,当想我是他等,刹那火熄,生大恐怖。观
其觳觫之状,牵耳狂吼,欲飞无翅,虽非愿意,而实无可避免。且彼既未
昏醉,又非无心,见彼刀,宁不痛苦?若畜类并未犯罪,而受刃无救,我
不救之,谁负此重担耶?倘知业力果可怕,则联想此时造业之人,将来均
不免苦,又当如何救度之耶?由是想六道苦,我如下堕何能承受?我此时
幸未堕耳!若我父母下狱,能承受耶?当广大发心,想虚空无边,众生无
边,烦恼、业障亦无边,则无始父母,均在三界轮回,受诸苦恼,岂不欲
其远离众苦共成菩提正道耶?如是观察思惟,纵此时不能救度,或不欲救
度者则亦已尔,乃悍然不顾而恣口腹爱肥鲜,食众生肉,应当作何感想?
若为车夫二百钱,争执骂打,我如果是他,又当作何感想?若羊牛剪毛,
毛殷血点,驼马乘载,重且加鞭,彼固不知呼吁,若吾人试拔一毛,试受
一刺,又当作何感想?细鱼小鸡,活烹快嚼,如果家中牙牙学语之小儿女,
又当何感想?反求诸已,人胡不思?彼是不思,思之何若?甚谓不食彼等,
则盈天下皆是,亦若畜类供人食为应有之果报也者,然则人类独不畏果报
耶?是应从闻而思,易地以处,不当置佛语教义于经上口头,则自他均得
受用矣!
巴祖仁波车云:“出家喇嘛汝责最大。时当末法,外道炽盛,往往不
知三宝,当思世尊七日不出家,则为金轮王,乃唾而弃之,现比丘相,受
苦求法,彼岂不愿享受?只为众生苦痛,欲令解脱耳!汝等出家人,乘驼
牛,索鼻系走,血流汗下,牢拴毒打,晴雨不顾,登山临水,曾不稍休,
是牛岂不可怜?又修法时着佛衣,诵恶咒,洒芥子降伏,使为怨仇,不息
嗔心,常思害人造业,是鬼岂不可怜?此殆无大悲平等心之过。”若未见
空性用火坛降伏者,不如常于饭时捏团,念六字大明咒,加持施之,实较
胜也。“弥拉日巴尊者在隆穹主坐山,见鬼物甚多,不畏恶咒,因思上师
教以发平等悲心,是心一起,鬼皆散去。又一次山神来,以咒降伏,神云:""
魔起自心,汝不通空性,故欲咒我。汝亦知一切怨魔皆前世三毒所引生者,
岂嗔心所能降伏耶?”
巴祖仁波车云:“修法杀羊祠之,或以鲜肉供金刚者,均非是。因佛
法内外从皈依起,皈依首当戒杀。大乘菩萨发心救众生,既不能超度,已
失悲心,如再杀生修法,显背教理,藏中有修秘密法生起次第供五肉,视
为甘露者,系自死之马、狗、象、红牛等,决非生杀。且当自通空性,令
变甘露,平常亦不用不食,只用素供,即供护法亦可不用酒肉。倘以生杀
之肉供金刚者,恐自己亦要昏沉。试问:杀子供母,母能食乎?况自造魔
病,反害众生,其心安否?故知杀生设供,金刚等必不领受,召请亦必不
来,徒为魔鬼所食,故偶尔小有效验,此魔力耳!然魔以后更当求食,作
害不已也。”入佛子菩提行论云:“杀生供佛,彼大乘化现而来者,必不
受供。此为邪供,供者不独无益,且堕地狱或变猛兽等。”此等犯戒,并
失慈悲心耳!故世尊在世时常云:“修法者不必他修,惟修大悲心而已!
有此即一切成就。”又:“大德康巴龙瓦,终日以披单蒙头,观六道皆苦,
时思救度。”又:“朗倘巴一生只修慈悲观。”盖慈悲心一起,不惟不会
再造罪,且宿业亦尽消除也。大小显密所以无分别者,以杀戒相同,亦同
此慈心悲心耳!
印度无著论师,常往鸡爪山求见弥勒,闭关六年未得梦瑞,归途中见
人以细布磨铁棍,欲令成针,因发精进心,复闭关三年,亦无所应。又见
人以鸡毛拂水擦岩阴,似欲毁除而见阳光者,更发心闭关三年,卒无所显
示,以为无缘也,乃归。将抵城,见一癞犬患腿疮甚苦,脓血被体,虫聚
而嘬之。意良不忍,欲去其虫,又恐虫死伤生,乃割自肉饲虫,并以舌舔
犬患处,令皆离苦。俄顷间,弥勒已在当前矣!因顶礼请问何以十二年不
见?弥勒云:“吾十二年间,常在汝侧,以汝业重而发心不真,故不能见
我。今汝菩提大悲心猛利生起,业力随尽,故能见我也。”又说:“若不
信者,试看十二年来,吾日日在汝左右,致衣上唾痕已满,惟汝不见耳!”
因坐其肩令路人视之,独一老媪识为菩萨,余仍见癞犬也。后引无著升天
述论而垂教至今。是故当知,菩提心从大悲心生,大悲心生则菩萨即在当
前也。龙树菩萨云:“人救度有情力不足者,有慈悲心即足矣!”又云:
“如母无手,见子落水,虽不能救,心大悲苦。”吾人之悲无量心,如是
应修。
修喜心者,先以大福报人为境,庆幸前修,发随喜心,勿嗔嫉他,仍
当祈愿令他圆满,并愿一切众生皆有福报。初从亲属起,次中庸,次仇怨,
如同样发起是心,即为平等无二矣!以嫉人与人无害,自反造业,既不见
人功德,亦无受学菩萨戒之堪能,因菩萨等以身根受用一切弃舍,而饶益
受苦众生也。
“弥拉日巴尊者弟子众多,有无信心者,尊者为显神通,亦生疑忮,
且欲毒害其师,后堕恶趣。”故无随喜心者,不见人功德也。又二出家人,
各执门户之见,争收弟子。一日,一人犯戒,嫉者呼侍者曰:“尔来!我
告一奇闻。”说彼犯戒事,言之色喜。萨迦祖师某大德闻之,心生悲悯,
向弟子云:“彼人犯戒,此人嫉喜,皆成过患,惟嫉人者较犯戒者为尤重
耳!”又如:“驼马失子,不食水草,虽至命终,亦不忘失,一朝得之,
生大欢喜。”吾人之喜无量心,如是应修。
此四无量心,为发菩提心之根本。归纳言之,能清净平等发心,即为
具足。阿底峡尊者一日手痛,呼弟子登巴格西来加持之。登云:“用医药
乎?”尊者云:“汝以清净慈悲心来加持足矣!”藏中送别,常云:“愿
汝发清净心。”因心若清净,一切羞耻,均成善法;否则纵修秘密法,或
致本尊变魔也。“过去有母女渡河,忽山洪暴发,各欲救拔,不济,皆溺
死,以心清净故,同生天上。”
格西卡若巴云:“你们心要清净,不可计较一切,恐计划未成,又堕
六道轮回矣!”须知学佛人,应当时时观照自心,不要放逸,有清净因,
自得清净果,其他勿求也。入佛子菩提行论云:“人每不欲受苦,而偏作
恶,图快乐而不为善。”此不知食米当种良稻而下稗种也。进一步言之,
能发心令他如意,则他人如意,自亦如意。以有广大菩提心,诸天护法必
时时护持之,宁有障难耶?“扪恭甲格西于顶礼三宝前,必发净心观照,
自念我为何事而礼拜耶?”以心如猿猴,奔驰不已!以绳牢系,不使放纵,
正恐其脱走出生过患耳!

2.正发菩提心
正发此心,分三:(一)如国王先得威权,次施号令,是自利而后利
他。(二)如舟子渡人,有同登彼岸之意。(三)如牧人先令牛羊不缺水
草,不被兽伤,务使离苦得乐,如诸大菩萨之愿力。此为最上发心,(二)
为中等,(一)较浅也。
就十地五道说:发心又分四种,矢愿度生,为入资粮道,因一切作为,
皆是大乘资粮故。即说前刹那发菩提心,后刹那已是菩萨,是为初地;初
地以上为入加行道,七地以上清净究竟发心,为入见道。八地以上不退转
发心,为入修道。十地以上直至菩提,为究竟道,以无垢圆满发心也。
又就发心次第说,有愿菩提心,及行菩提心。入佛子菩提行论云:
“发心虽有二,此二仍为一。”如我将往拉萨,此为愿心,驱车前进,即
为行也。又说为利众生愿成佛,与不离愿心广修六度、四摄而底于佛果之
二也。
吾人为大悲挠动其意,最上发心,为令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故决定誓
愿,愿趣十地五道通达无我,直至佛位,此为胜义菩提心。发誓愿已,以
仪轨受戒领法,如理作意而修,是为世俗菩提心。一谓发愿受戒为世俗,
领法进修为胜义也。发愿如播种子,倘播后不问凶、荒、旱、潦,及牛羊
践踏,此为有愿无行,是故得戒后,应修此心。于皈依境中,一心清净,
想有情众苦,为无明蔽覆,未遇善知识,如生盲失导,当如父母行乞,我
居宫殿,作是思惟,发八大菩萨之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
“释尊初转法轮时,即说八万四千法门,当以菩提心为总摄门。”因
众生病多,此如万应甘露。已发心者,虽念一颂,或说一句,亦有功德,
以菩提心威光炽盛故。“阿底峡尊者入藏,常思受戒领法之师觉生领巴,
一思其名,必合掌流泪。弟子询之,则云:""为众生事,师恩最大,且曾
教我发菩提心也。""”此谓传菩萨戒之上师恩德甚大,以曾示我度生成佛
之道路。巴祖仁波车云:“一切尊重之世尊,是真以清净三门行持而成就
者,此法真实,吾人当真修也。”

3.发愿行持
分二:一、愿菩提心。又分三,谓平等发心、自他相换发心、利他发
心也。平等发心者,愿戒云:“我与众生无二,无始至今,长受轮转,皆
因无明执我故,以有此心,一切皆错。试思我饿他饿,宁有不同?如蚊虫
吮我,我当发心饲他,慈心一动,种子已入血中,令他饱满,亦受法施。
此其最小者,成办当易,是为发心方便。如再杀之,既犯五戒,又造十恶,
尚侈言度众生耶?并此而为难者,则所谓菩萨发心欲其离苦得乐,又当从
何处发心修学耶?巴祖仁波车云:“以水烫臭虫者,必堕地狱。”如起嗔
心时,当想我曾发心,生大惭悔。励令随愿而行,由小渐增,久久自然串
习成大菩提心也。倘此心生不起者,再想诸大菩萨初为凡夫,正与我今日
相同,只不为己之一念而得成佛道,乃与我适不同耳!荡巴桑结云:“众
生如何想,汝当如何想,此为圆满法要。”即谓我若与众生求乐之相同,
当先随顺众生,不起嗔念也。
自他相换发心者,想当前有极苦众生,我应以我之福报受用给与,当
他入气之时,即已一切得到。次想他之业障苦恼为黑色,我一入气,令入
我身,我当代受。只闭目思惟他乐我苦,常常观想纯熟,在一呼吸间,于
取舍苦离所缘,想到即互换也,并请上师、三宝加持成就。故吾人于有病
时,当想代众生病,快乐时,当想给与苦众生,此为大乘人真正法要。如
此心无间生起,则无始以来多生累世之罪业,即可因此而获解脱也。“世
尊在过去因中,欲乘舟入海取宝,其母牵衣阻之,乃忿然绝裾而去。后入
孤独地狱,见大铁轮旋转顶上,血髓横飞。因自忏云:""世间逆子如我者
尚多,此苦甚剧,于彼将不堪任,我愿代彼尽受,使其离苦。""发愿讫,
轮忽飞空,随即舍报升天。”又:“假醒巴格西案头常置一书,其中开示
云:""好的叫人受,不好的是我受。""人见之以为希有。”又:“下那巴格
西终身行持,惟修互换菩提心。且云:""修此者,不但消此世病苦,亦能
降伏魔怨。因有悲心能替他受苦,则一切旱潦灾疫,均不为害。”
利他发心者,谓只知利他不知自身,发心以此为最。是以我之福慧身
根受用等,不顾一切而给与众生也,“寂天菩萨见乞丐受冻,即解衣衣之。”
又“阿底峡尊者之师降比持世菩萨在一处讲经,见人击犬,菩萨忽由座上
跌地呼痛。人皆不信,菩萨袒背示之,红色杖痕,正犬受击处也,犬乃无
恙。”又“阿底峡尊者之师大马日且打悲心甚重,邻人有疾,医云:""须
食人肉。""大马即割而施之,但因未达空性,伤痛甚苦。病者愈来慰之,
答云:""我死亦无他也。""后梦中见白衣人来抚其患处,醒即证得空性,见
龙树菩萨各论,了达无余。白衣人即观自在菩萨也。”又“世尊为妙法莲
花王时,国有大疫,病辄死。医云:""非若黑打海鱼莫能救。""王以鱼难得,
且杀生不忍。因此于四月十五日在佛前发愿,愿变鱼救民,竟坠楼死。后
病者果得海鱼,全活甚众,众欲报恩,忽空中自言为王,劝人修十善业,
即报恩矣!”又如“世尊以身饲虎”、“顶上宝国王以身施人”等故事,
恐繁即止。皆是菩萨饶益有情不惜身根受用之所为也。
二、行菩提心,即广修六度也。此中分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禅定五度,为前方便,智慧度为究竟。
一、布施度。分三:财施、法施、无畏施也。财施又分三:舍、大舍、
无量舍也。舍者,从一百钱二百钱,及茶米细物皆是。大舍者,如三世五
佛忏悔文所云:“一抟之食,须发心清净。”或念咒撒米,施水烧施,使
恒沙众中阴饿鬼,均得饱满,或房舍、国城、妻子,用以布施均是。至以
身根,及肉血等布施,是为无量究竟舍也。此如世尊饲虎,龙树施头,初
学佛人,均不可不知,非至通空性不能成办也。较容易者,即施水施烟至
十万,不间断者,功德亦无量。登巴云:“我之受用,常欲全施而后死,
汝等已至死时,尚欲聚积受用,是与我大异其趣也。”弥拉日巴尊者云:
“食物入口,若有人求,当吐出施之,要常思惟,他要我乃不给,必相争
竞,一思至此,自得解决。”此为防过说也。出家人除三衣外,均可施人,
重在法施,能说能持。故谓出家人作贸易易得财布施,此大错,因出家人
不施受用何用贪求?
法施者,自心清净为一切众生远离众苦而说法念诵,应无丝毫染污心,
方成功德,如已证人空者,度生尤易,有人问阿底峡尊者云:“我何时可
收弟子及度生荐亡?”尊者云:“须发清净心,或通达空性,或到初地菩
萨也。”又登巴有弟子欲收徒众,登巴云:“如我无进步之数取趣,不能
加持人,只如空瓶泻气,所传口诀,酒糟无味。有如以灯授人,人亮我黑,
何能灯灯相续耶?”又阿底峡尊者云:“末法度人难,不如先坐山修四无
量心,及菩提心,对治贪等三毒。”盖凡夫如药树,果尚未熟,不能愈病。
以菩提心方在萌芽,人来顶礼,则自然清净,一闻人骂又起嗔毒也。荡巴
桑结云:“我执未除,勿亟亟度生,应先自修施水施烟,及以身供佛。先
断我执,然后可以作度生事业。”如是应知。
无畏施者,为有情作依怙,或护持他,死无恐惧也。如将杀之鸡鸭等,
临时放生,此最饶益。释迦世尊云:“有漏中,惟无畏施功德为大。”故
藏中禁人打猎,岂无故欤?密乘戒对布施最重,殊胜灌顶、皈依、根本戒,
犹重饶益有情。宝积部中说四种施,亦为重要。因密乘根本,本在五戒,
大小圆融,倘谓学密法不重小戒,是乃大错,如登楼不从第一梯起,何能
登上?
二、持戒。分三,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
观察自身于身三、口四、意三发起动作,励令清净,远离不善等,是
谓持戒。与律仪相顺者,谓守护七众别解脱等戒也。又以清净三门,礼拜
供养等,或行住坐卧,时时观照缘于六度,不少间断,如见一小塔亦当礼
敬围绕,是为摄一切善法。又于有情以无我心缘于四摄,自不生罪,且能
利济,令他脱苦,若见一微虫,救护利他,或念诵回向众生等,是为饶益
一切有情。然能持戒者,又不可有慢心也。
三、忍辱度。分三,谓:耐怨害、安受苦、于法生胜解也。
如果打我或骂我,安受不嗔,更以慈心,功德回向,因嗔心能断一切
善根也。入佛子菩提行论云:“千劫善根,生刹那嗔心,能令断除。”荡
巴桑结云:“怨来是业,嗔不能解,当以慈心对治。”阿底峡尊者云:
“忍辱可解冤仇,他人仇我,当思为父母,自然不嗔,若亦为仇,则心永
不清净矣!”以我再嗔他,双方造业。能对治嗔心,即是修忍辱,即是圆
满福慧也,如云:“某也行持好,惟脾气太坏。”此成笑语。出家四条戒
云:“他恨我不恨,他害我不害,他打我不打,他骂我不骂。”应当了达
法义,心如绵软,立卑下处,恶衣恶食,以慈悲为主。倘不能者,自云得
戒定等,实造业也。
学佛行持勿畏苦,烦恼饥饿,均当忍受。“世尊过去求法,他化自在
天人,故来作挠,忽见大火聚,天母云:""大火聚中,尚求法乎?""世尊以
为魔,入火不烧。”阿底峡尊者云:“一心依法,纵穷至乞丐,死入地窖,
亦勿悔也。”以学法人本当独处深山,如弥拉日巴尊者之荨麻充饥,精修
不退。藏中常云:某也世法好,恐佛法不能好。因一针二尖不为用,一马
二头不能骑,世法佛法不能兼善也。巴祖仁波车云:“世尊入山苦修,舍
轮王位,正为世出世法不能同修。”“某大德学法食树皮九年。”“无垢
光尊者五阅月食丸药二十一粒,以布袋为衣被,坐而成就。”智悲光尊者
云:“有修持佛法而想衣食自然能来,如思衣得衣等恐未成佛,已成魔矣。”
下哦巴格西云:“真正学佛,须有乞丐心。”如是思惟,修法勿求受用。
因有受苦心,行持精进,天人当为供养,决不饿死,纵死亦骨贵如金。当
如弥拉日巴尊者发愿:“我病无人问,我死无人哭,尸如死狗,身当喂虫,
此为圆满。”有愿学佛谓生活尚未解决者,此为舍本逐末,亦思追求衣食
者,往往生过患。而衣食得到又易造业,或反出障难,如待死王临头,欲
修无及,岂不深悔?岂不痛惜?!世亦有必待生活解决而后死者乎?是不
知安受苦忍,正是法要,正是修持,为一切成就之加行,得佛果之阶梯也。
甚深般若,特别为大圆胜慧,不可怀疑。如不了达,当求上师、三宝
加持,增长智慧。如不求而谤,或弃而不修,成地狱业。疑不是法者,将
来必多劫不得闻法。“阿底峡尊者入藏讲经,有印度二比丘,律义清净,
初闻尊者讲人空,极赞殊胜,后闻法空,愕然掩耳。尊者云:""此僧戒净
而不闻大乘,恐亦难得佛果""。因生悲悯。”又“世尊转法轮时,下根闻
般若,即谤而堕地狱,后信解为大乘法要,刹那又生人中”。当知甚深法
义,甚为重要,如难净信,当自惭根浅,幸勿生谤造业也。“印度有学人,
发心清净,眼病求医,医令点灰即愈。又一人病眼,亦点灰,无效。”此
根器不同耳!浅者不肯修学,深者不生胜解,是终无佛法可求也。
四、精进度。分三,谓:擐甲、摄善法、饶益有情也。
闻大德言,彼成佛者,均有福慧,自谓弗如,此无精进心也。当思我
不后人,况我较他业重,应当人一我十,人百我千,勿生怯弱,生死以之,
如着坚固铠、意乐甲、勇猛前进。如得大法,当深生庆幸之心而立愿苦修
也。发是心印,不稍间断,勿待后推缓,如于念诵时饮食,当思念后再食,
恐时不待我,时时作是念。若见蛇堕于前,弃坐即走,如救头目,不假思
索,而起修六度万行勿懈也。大德马刚德云:“吾人当思日在牛羊圈中,
渐次轮到,不得幸免,莫待死时始著忙也。”又某尊者云:“如以世间事
未完者,须知本无完时,倘学佛法,起修时即为完矣!”因于此起修,彼
自减少,如未起修,终无完时,是应不顾一切而修也。又复当知,世间一
切,如石击水成纹,愈重而圈愈大,不击则无纹,则为完时,此喻不贪著
他,自不累我。是当从闻启信,观无常勤策而修也。
有人于此,曾一年两年闭关,或修四加行圆满,自为满足,此是大错。
当思尽我形寿清净三门而修,某大德开示云:“修善法者,当如驼牛食草,
一口未尽,又视二处,二口未尽,又视三处。”谓精进发心,亦复如是。
智悲光尊者云:“自已年高名大,如格西活佛,亦应精进,如以为不修亦
成佛者,此是大失谬。”又:“阿底峡尊者每日造小塔无数,弟子苦之,
拟代作,尊者云:""我饭你们吃,我何以饱?岂不饿死耶?”比喻善巧,
当思未至菩提之间,要力忏力修。除罪生福,时时观念,净依三宝,勿自
满足。成不成由他,当猛力精进勿退也。故说智多精进、少则不成,智短
精进、长则不成者。智悲光尊者云:“有戒等而不精进,如船无舵。”以
戒等五度,无精进心,不得达彼岸也。故学人于食时、卧时,早迟多寡应
有规律,可望即身成就,倘一曝十寒,终成空过也。
五、禅定度。分三,谓:初安乐住,次解疑,终究竟无念也。
初,以止观习定,贪想乐明无念,身心安乐而住。次,无贪想乐明无
念之心,以通达性空解疑,终证得空性法尔无念为究竟。
初修,依七种坐法(毗卢七支坐)即跏趺坐、两手定印、眼微合、身
端正、两肩平、头微俯、舌抵上颚等。身端正者,一身不正则脉不正,一
心安住,不著一切,自能引发正定也。禅定对治散乱,须于寂静处修,远
离尘嚣,及团体眷属等,要想临命终时,一切终当舍离,此时何须贪著,
妨害修学。弥拉日巴尊者告弟子云:“入山静修,快如成佛,以人多易起
三毒,心不清净,贪受用等,亦从此起。”昔有大德开示云:“谁有受用,
谁贪;谁多受用,谁更贪。”谓无受用者无人嫉恨,有受用而思保存、畏
损害,均为障难也。龙树菩萨云:“初求受用造业,保持则贪,畏损则嗔,
无不造业,受用诚害物也。”本来除衣食外,虽多何用?亦有多而不舍者,
多反为累,纵南赡独有,有何趣耶?如以烦恼或生命求受用,则恶业所成
之受用无多,而业果已须弥矣!如是当知,世间一切受用俱不坚实,死时
两手空空,何如积聚二世资粮,无偷无损,自得享受,故不为后世而为现
世者,凡夫也。要当于不坚受用,如唾弃舍,惟修学福慧,则勿令贫乏,
坐山岩间,与木石居,时时观照自心,勿令放逸。依三世诸佛所摄持之上
师,请求加被,则一心住定,无沉无掉,易得轻安矣!
弥拉日巴尊者入山坐静,发愿下山即死,并常自责云:“雀鸟均无,
汝出何所视?汝死时知否?”佛说月光经云:“自心清净,禅定自成,静
地修持,无仇无亲,行住坐卧,均为善法。”先想禅定功德,远离一切过
患,此为加行。久久思惟,将贪、嗔等心,调伏不起,即能安住于定。善
根浅者,对治贪妄,当入清净山林,较易修也。在昔世尊尚坐山六年,过
去大德,多在山林苦修,迄得成就。此显示寡欲知足等,为禅定之前方便,
至乐明无念,广如大圆胜慧中说。
六、智慧度。分三,谓:闻慧、思慧、修慧也。
初,闻慧从文字句义生。次,如理思惟解问了达,并想有障无障,能
自决定,为思所成慧。了解理趣,于静处修,得究竟胜义,见空性,远离
边见,是为修所成慧。吾人于听解行持,应以外六尘为幻境,知是无明二
障所现。如幻师以木石药等咒成之象马,又如乾达婆城,本来不真,近无
远有。又如梦,如虚空,如池花镜影,如空谷回音,应如是思惟,如是进
修,知为自心所现,假设施故,自然不起贪著。若小孩见刀、见花、见乳,
不起分别,不生恐怖,则胜义通达,空见得生,是为智慧到彼岸也。
六度总摄,每度分三,为十八支分。又每度皆具六度,比如法施讲经,
以能讲所讲等为布施;无贪清净为持戒;反复申说不厌为忍辱;寻求义理
无间为精进;深悉法要无散乱而讲为禅定;离开三轮相为智慧,余可例如。
复次,广说六度。弥拉日巴尊者云:“一切不为我,以外无布施;心
口相同,以外无持戒;于其深义不恐怖,以外无忍辱;行持不间断,以外
无精进;行住坐卧清净,以外无禅定;了达空性,以外无智慧;身、口、
意三门清净,以外无方便度;四魔降伏,以外无力度;成佛度生,以外无
愿度;能识能破三毒,以外无智度。”
阿底峡尊者弟子登巴格西问尊者云:“行持以何者为最上?”尊者云:
“无我为学问第一,调伏身心励令清净为持戒第一,利他不贪为布施第一,
知一切如幻为对治根尘第一,不同凡夫为行动第一,远离三毒为成就第一,
一切不贪著为神通第一,常居卑下为忍辱第一,舍离世事为精进第一,妄
心不起为禅定第一,一切相不取不著为智慧第一。”
智悲光尊者云:“自知足者,必有舍心为布施;一心想上师、三宝是
依怙为持戒;不嗔打骂为忍辱;施等齐修为精进;修本尊观想明显,三宝
具足一心无沉、无掉为禅定;深生空见不著实相为智慧。”
菩萨所缘行相,不离大悲心,解证空性,是为六度齐修。洒尔哈祖师
语录云:“无悲心而通空性者,不得究竟菩提;有悲心而不通空性者,不
能解脱轮回。”因通达空见,为智慧,非悲智双运,无能证菩提正果,悲
智具足者,不舍众生,不住涅磐,是为菩萨殊胜行,小乘人固不堪任也。
龙树菩萨云:“胜义(般若空理)与悲心同修者,成菩提道路也。”阿底
峡尊者示肿登巴云:“胜义悲心为法药之王,对治凡夫一切三毒重病。”
又云:“证得空性,决无三毒烦恼。如有者,只是在口头、书上了解而已!
真知者,已如棉花柔软矣!究竟般若之理,是法我皆空,即空之义亦无矣。”
又云:“菩萨所行即为六度。见空性者,自然见内外受用不起贪着为布施,
不起垢心为持戒,无人我为忍辱,知法义深求无间为精进,不取外缘为禅
定,不著实相为智慧。”又云:“悲心与空性,为成佛要件。通达空性为
见,见净为定,悲空无二为戒。三者具足日常精进修学者,梦中亦能通达
其义,显现成就,或临终显现,或中阴身显现,故虽不能于生前成就,亦
可于中阴时成就也。”是故说八万四千法门,以悲心、菩提心与空性不二
之理为第一,如点灯燃,非芯油等和合不成。康、藏有修生起、圆满而成
魔者,即不达空性与悲心等和合之过患。“有二喇嘛朝隆大德,至门,目
光炯炯。大德云:""汝修马头金刚,观想太恶,顶上要空一点,可多修圆
满,少修生起,发大菩提心,不然则成魔矣!”此殆嫌其太起嗔心而修,
不达空性也。以无菩提心即与外道法相同,以外道亦观想气功,惟无皈依
处与菩提心耳!是知佛道离二不成也。格西喀那巴云:“吾人从皈依起,
最胜秘密法止,如不舍世间心,即修本尊,已现瑞相,此亦为根基不固,
如在水中也。”以无菩提心,不舍世间,如筑宫殿于冰层,不久消沉,因
得人天或堕狱,均甚危险,有谓皈依为初基,无关紧要,此为大错。若无
菩提心者,变成邪魔外道也。盖大菩提心,当从见佛历史及三宝功德而发,
非可劝请随喜者。自己行持,觉得了解般若,通空性,定得下,或得天耳
等神通,见本尊等,如此境界,固是由行持精进而得,但要知道是从大悲
心来。若从慢心、贪心为我心而得者,必造恶魔。
又复当知,前五度为大悲所摄,后一度之闻、思、修三者,菩提心有
何可少?如闻法为众生而闻,如是思惟,如是修持回向,方是六度齐修,
故说悲智不二,并非由此生此。以救众生心切,闻时即思即修,此心同时
而发,无初中后,不可分离。是谓行一法即遍一切法。若只随便修持而不
闻思,如上岩无手,其可得乎?比如皈依,想众生同时皈依,为生起次第。
观六道苦,由皈依境中放光加持,为圆满次第。再使众生皆成本尊,并以
功德回向等,为秘密法生圆二次第也。故说佛法虽深广若海,有菩提心者,
法法皆可成就,如糖无中边,只是一味。
阿底峡尊者,至后藏勒挡地方,有学问者三人来同辩论。尊者云:
“辩论教派,如内外大小显密,纵讲说多,皆妄念所成,人寿无常,何暇
喋喋为也?”又问行持之法,尊者云:“虚空无边,众生无尽,如发广大
菩提心,修二资粮,以功德回向,此为究竟行持。如只在辩论教派,或文
身句义,此书本上学问,无益于人我也。”又尊者告罗杂哇(接尊者入藏
宏法者)云:“汝通晓三藏,若但从仪轨修学,恐尚不足,须要大小显密
圆融总摄而修持。谓:红牛、牦牛、驼牛之奶,不皆可成酥耶?且诸法不
能遍修,须以上师口诀为殊胜教授,戒条尤关紧切。如依此而修,则吾入
藏当有益,否则汝三藏皆通,可以坐而成佛,又何须吾入藏耶?”行持要
得清净境界者,须从对治三毒入手。倘谓已见空性,人蹑衣襟,辄怒目相
向,或不以仇怨为父母者,此行持尚远也。博多瓦问格西登巴:“佛法有
何分别?”格西曰:“能对治三毒,即是佛法;同乎凡夫,和乎世间者,
非佛法也。对上师有净信,重口诀,视众生平等,即是佛法,否亦非是。
又见定戒三者,三根各别,于黑、白业果了然深信为真见,为下根;
知内外一切法,了解有无空者,为中根见;通达般若与大悲无二,为上根
见也。
观佛相明显能定得下,为下根定;知悲空不二,一心不乱,为中根定;
不著能所三轮,现证空性为上根定也。
忏修黑白为下根戒;于福慧资粮无贪,知一切如幻,为中根戒;修一
切善不求福慧,见空性,为上根戒也。以此行持无我,无妄念,一切清净,
是为初地境界。”
又格西著述中说:“闻法要圆融摄持,独一而修,此为最要意义。”
无垢光尊者云:“佛法如天上星、地上树,依法而修,何时可完?但成佛
佛要,是在能圆融一切无二。”荡巴桑结云:“小猫求食,各处寻伺,依
善知识拣择,亦复如是。”此谓法门甚多,文武本尊各不同,如闻时有菩
提心、四无量心者,则一切相同。思时解释文义,如剪羊毛,次第勿乱,
认清进修时,当如哑子,一切不管,无垢而修,决定得到晴天无云境界也,
仰米达果善知识云:“闻、思、修三,应同时进趣,闻了即解,解了即修,
此为最要。”如闻戒杀,想犯之必堕地狱,坚决不杀,是为圆修,亦为三
圆满。一切圆修多得者,即增上慧也。又如以油灯供佛,发愿为菩提心。
为众生而供为布施,恭敬为戒,不惧冷热为忍辱,无间为精进,无散为禅
定,三轮空为智慧,具足六度功德回向,为菩提行。菩萨为众生事,不求
自利而自利,正如田中种谷,草亦随生,是不求而得者,如只求草,转失
义利。故说大乘发心,一切圆满,此为一切法究竟义,如是应知。
巴祖仁波车求加持偈曰:“我入大乘菩提心未生,六度齐修愿行悉为
我;与戒相违功德无所依,速生胜心求上师加持。”
菩提心回向偈:“菩提胜心微妙宝,诸未生者愿速生;若已生起勿退
失,辗转向上益增长。”
唐天宝年间,西藏王持松德赞迎请印度静命大师入藏。王手捧金沙供
养。静命大师曰:“昔在迦叶佛时,曾在尼泊尔大塔之下,与王同发共来
西藏弘法之愿,大王忆及否?”以大师加持之力,王得忆宿命,因此王大
信服。
西藏地多恶鬼神作诸障难,静命大师建议迎请莲花生大士来藏,降魔
弘法。大士以神通力悉降服之,永为护法之神云。持松藏王后让位于弟松
内,而自出家为僧,号宝光。
宋真宗8-9年左右,藏地派卓弥、释迦智二人率领学人赴印度求法,
勉之曰:“戒律乃圣教之根本,般若是圣教之心脏,密法为佛教之精髓,
皆当善学!”后来他们及其杰出的弟子萨迦宝王,就是藏密萨迦派之创建
者。


义净三藏取经诗

晋宋梁齐唐代间 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 后者要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 砂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若未谙斯旨 往往将经容易看
 
--------------------------------------------------------------------------------
版权所有:青海省循化县文都大寺(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sakya.com/SUIYUAN/chuxuediantang/books/MZFYJY/mzfyjy08.htm
http://www.chinasakya.com



[blue][该贴于2006-11-21 20:38:20被行者释凡编辑过][/blue] 《冻死不攀缘 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俺的狗窝: http://blog.sina.com.cn/shftg713



行者释凡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708
积分:66
注册:2005-01-29 19:14:13
  2006-11-21 20:39:17  第 6 楼   藏传佛教修心精华选《甘露海会》
  大乘菩提心法
  发菩提心修法
  禅宗入道四行观
  逆增上缘魔力加持颂
  修心八颂
----------------------------------------

  目 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发菩提心修法》
第一、四无量心修法
一、修舍无量心
二、修慈无量心
三、修悲无量心
四、修喜无量心
五、修习次第与禅定
第二、发菩提心修法
一、菩提心的本体
二、菩提心的学处
三、菩提心的利益
四、发心念诵词
《大乘菩提心法》
一、先学诸加行
二、正修菩提心
㈠修世俗菩提心
㈡修胜义菩提心
三、转恶缘为道
㈠意乐
㈡加行
四、终生的行持
㈠终生持五力
㈡死时修五力
五、修心的标量
六、修心的准则
七、修心的学处
结 论
《大乘入道四行观
《修心八颂》
《逆增上缘魔力加持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法师 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垛。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发菩提心修法

  堪布·慈诚罗珠 传授
  菩提大海 修编

  菩提心,是进入大乘佛法的不二之门。大乘佛法的修行,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菩提心都是必须的基础。
  阿底峡尊者曾说:“佛教与外道的区别,在于是否皈依三宝;而大乘与小乘的差别,关键在于是否发菩提心。”
  所以,菩提心乃是大乘法的先决条件,无论修任何方法,如果没有菩提心这个条件,全都不能成为大乘法。
  此菩提心修法,是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前行的必修之法。
  修菩提心法,首先要修好四无量心,否则,真正的菩提心绝对无法修成。

  第一、修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和
  舍无量心。其中:
  慈无量心是:愿天下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乐;
  悲无量心是:愿天下一切众生离开痛苦;
  喜无量心是:愿天下一切众生不离安乐;
  舍无量心是:愿天下一切众生不起贪嗔、心契平等。
修习四无量心,根据历代高僧大德所传授的诀窍,一般先修舍无量心,然后再修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如果舍无量心没有修好,而修慈心和悲心的话, 则容易落入片面,不能难以达至无量圆满。其次,修四无量心,在具体修法上都分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这就是观想及观察思维。

  一、修舍无量心

舍无量心的“舍”,意义就是舍弃。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舍弃对亲属的贪爱,二是舍弃对冤仇的嗔恨。修习时,应该先行观想,在自己的左边观想以今世 父母为首的亲属,右边观想今世阻碍自己修行的魔障,以及损害自己的仇人,然后从过去、未来于今世分别进行观察与思维。

  ㈠、观察思维过去

  先观察右边的仇人并进行思维:这些仇人,虽然今世曾经损害过自己,但是,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他们都曾经无数次地做过自己的父母,他们对于自己都有极大的恩德。
  再观察左边的父母和亲人并进行思维:这些的亲人,虽然今世对于自己的恩德深厚,但是,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他们也无数次地做过自己的仇人,那时,他们也同样地损害过自己。

  ㈡、观察思维今世及来世

  1、观察思维亲人

观察自己的亲人并进行思维:他们今世固然是自己的亲属,对自己有极大的恩德,不过,他们不会永远恩益自己,就是今世,有一天也可能会变为仇人,那时,他 们同样会对自己有所损害;而且,如果经过再次的死生轮回,到来世时,他们也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仇人,反过来损害自己。所以,从无尽的轮回来说,他们是功德 和过失兼而有之。

  2、观察思维仇人

  其次再观察仇人并进行思维:他们眼下虽然是自己的仇人,对自己进行过损 害,但他们并不一定会永远地损害自己,就是今世,包括这些损害在内,他们的行为有一天也可能成为自己的恩德,如果我们没有修行得到解脱的话,在将来的轮回 之中,眼下的这些仇人,一定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父母亲属,那时也一定会对自己充满慈悲,并给予极大的恩德。所以,在轮回之中,仇人同样也会有恩德。

  ㈢、修舍心成舍无量心

  经过以上思维,我们即可清楚地知道:无论亲怨,全是无常,亲属不一定永远相亲,仇人不一定永远相仇。
  这个时候,对于众生的平等心,就可以生起来。如此不断深入,就不会对亲人产生特别的贪爱,也不会对仇人产生特别的嗔恨,如此,也就是同时舍弃了贪心和嗔心,两种执着都能断除、舍弃,这时的心,也就成为舍心,或者平等心。
  这样的舍心修起来了,还不能称为舍无量心。真正的舍无量心还应更深一层,即必须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慈心和悲心,做到能够平等地慈爱与悲悯一切众生,这样的舍心,才叫做舍无量心。

  二、修慈无量心
  也包括观想与观察思维两种修法。具体修习以下三个方面,即:知母、念恩、报恩。

  ㈠、知母的修法

  所谓知母,是指了知所有众生都曾经作过自己的母亲。这种修法有什么依据呢?其理由包括教证与理证两个方面。

  1、由教证来知母

  教证,就是以释迦牟尼的教言为证明。

根据佛教经典,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我们每个生命,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曾经生生死死过成千上万次;我们每一次投生后 舍弃的身体,包括如蚂蚁一样各种微小动物的身体,如果堆起来,比须弥山还要高大;我们在轮回中遭遇痛苦而留下的眼泪,如果汇集起来,比以恒河为首的印度四 大江河的水还要多;我们累次堕入地狱与饿鬼道期间,所喝下的脓血和铜汁,如果收集起来,比四方的海洋还要深广。

  据佛经律藏记载,释 迦牟尼佛有位大弟子,名叫目健连(嘎德雅那),是小乘的大成就者,他具有很大的神通与神变能力,经常去地狱与饿鬼道,以及各个佛土,或者到人间到处走动。 有一次,他见到一位女人,手里抱着个孩子,正在吃鱼,身边还跟着一只狗。这个女人一边吃鱼,一边把鱼骨头仍给那只狗吃。于是,目健连就运用神通,来观察他 们以前的因缘,结果发现,这位女人怀抱里的孩子,以前是杀害过她的仇人,所吃的鱼前世是她的父亲,那只狗是她前世的母亲。

  由此我们知道: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其中包括无数的生生死死在内,而每一次的出生,基本上都要依靠母亲的孕育,所以,在这冗长繁复的过程中,必然是每一个众生都作过自己的母亲,这是毫无疑义的。

  2、由理证来知母

  历史上有许多有成就的佛教修行人,他们可以用神通观察到自己与他人的前世。我们一般众生,虽然没有回忆前世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认真探讨世界上的许多事实,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生死轮回的存在。

  ①再生人的依据

现代社会,海内外的许多报刊,都曾披露过再生人的消息。譬如,印度新德里一位名叫项蒂·德碧的女孩,打会说话起,就常常讲她前世在姆特拉的生活,有一 次,她家来了一位客人,她很亲热地说,这人是她前世丈夫的堂兄,也住在姆特拉。由于这客人的确来自姆特拉,并且确有一位丧妻数年的堂弟,因此客人很奇怪, 为此,与女孩的父亲商量之后,双方决定,在不让女孩知晓的情况下,让客人的堂弟及其小孩与女孩作一次会面。不久,其堂弟带着三个孩子来到这家,女孩项蒂一 见到他们,就非常高兴地叫到:“我以前的丈夫来了”,并不顾一切地投进那位先生的怀里,哭了起来,其后又跑到孩子的面前,流着眼泪叫出他们的名字,与他们 说相互熟悉的事情。这件事在新德里传开之后,科学家们组成了特别的调查委员会,并把项蒂带到姆特拉实地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她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后 来,项蒂毕业于印度旁遮普大学,曾任德里女子文理学院哲学讲师,当她到三十多岁时,还能回忆前世的情形。

  ②无脑人的依据

  有一些人不承认生命的轮回转世问题,认为心识只是肉体的的附属品,如果肉体死亡,大脑的活动停止,就不会有心识,也不会有精神。然而,根据海内外的新闻报道,近些年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十多个无脑人,他们的思维能力竟然比一般人更强。所以,上述的逻辑推论不攻自破。

  又有人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说生命是由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有机物再形成核酸和蛋白质,从而形成生命,并逐步由低等生物不断演化,而后进化成人类。
  这种观点也很难成立,即使勉强认同,至多也只能说明肉体的演化,并不能与心灵的的问题混为一谈。

  ③科学的调查与发现

  目前,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科学界有些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他们尽管不信宗教,不信轮回,但是,他们的研究工作,却如实地揭示了譬如“生物场”之类的中阴灵魂的存在,并为这些灵魂现象提出了生动的报告。
  心灵学方面的有关研究人员,对于世界上许多死而复生的案例,也进行过数千例的详细调查,并对灵魂脱体经验、以及相关灵魂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3、结论与修习

所以,不论是再生人现象,人的频死经验问题,还是科学研究中的发现,都可以充分地证明:人的灵魂以及转世问题,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什么宗教的迷 信。这些问题也同时说明,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是真实无伪的。由此,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所有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母亲。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静坐下 来,一个一个地进行思维,真正地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即可为此生起特别的信念。这样的修法就叫做知母。

  ㈡、念恩的修法

  念恩,就是忆念母亲的恩德。母亲对子女的恩德,本来包括大大小小各各方面。但是,总的来说,它基本可以分成五种,即:生育肉体、抚养寿命、财物扶助、教导生活、缘成解脱的恩德。因而,这种修法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思维:

  1、生育肉体的恩德

我们现在的这个肉体,是母亲赐予的。当自己失去前世的肉体之后,在中阴状态时,只有一个如梦中的身体一样的意身。这个意身,无依无靠,漫无目的地四处飘 泊,并根据自己以前肉体的死亡情况,每七天一个周期,反复不断地遭受死亡的痛苦,只是由于遇到了今世的母亲,得到了这个肉体,自己才得以摆脱中阴的痛苦。
  所以,如果没有母亲,自己的意身就难有栖泊之处,就不会有这个肉体。

  2、抚养成长的恩德

  我们从母体出生以后,根本没有能力靠自己活下去,全是赖于母亲的抚养,自己才能逐渐长大成人。如果母亲不养育我们,我们出生以后,也很快会死亡。所以,自己的寿命也是母亲所赐。

  3、扶助财物的恩德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本来一无所有,是母亲将她所有的财物赐予我们,我们才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得到不断地成长。几乎是每一个母亲,都同样不顾自己 的享受,将自己的辛苦所得,无私地赐给子女。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母亲要想养活自己的子女,往往要付出极大的辛劳,有的甚至必须通过乞讨,才能供子女们生 活。
  所谓“虎毒不食子”,就连残暴的动物,对子女也是充满爱心。为了子女能安全、幸福地成长,母亲们甚至宁可舍弃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

  4、教导生活的功德

  自己刚刚生下来时,什么也不会,吃饭、走路、穿衣、说话,乃至种种待人应物的生活技巧,都是来自父母的悉心教导。所以,母亲是每个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位老师。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如果没有父母的资助,也将很难有所成就的。

  5、缘成解脱的恩德

由于母亲所赐的人身,我们今生才有缘听受修持佛法,如果我们愿意解脱,经过修行,我们即身就能成就,至少也能为下辈子的成就打下基础。如果没有母亲赐予 这个人身,我们就听不到佛法,更不会发出离心、菩提心而进行修持。所以,我们能够沐浴佛恩,修行出世解脱,也是缘于母亲赐予人身的恩德。

  以上五种恩德,一个一个地认真思维,便是念恩的修法。本来,每个人对于母亲都会有慈心悲心,但是,如果利用这些殊胜的诀窍和要领,认真加以修习的话,就会对母亲生起更加强烈与广大的慈心悲心,形成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㈢、报恩的修法

  1、思维母亲的苦受

  在无始以来的无数次生死轮回中,无数曾经做过自己的母亲的众生,因为养育自己的缘故,都曾造下了不可思议的恶业,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堕在恶趣,转生到地狱、饿鬼、或者各类旁生之中,正遭受苦报。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各世的母亲,能够有缘信受佛法并修行解脱的只是极少数,多数的母亲,不信因果,不信生死轮回,甚至根本无缘听受佛法,因此,他们的每一次生命,往往不行善,或者极少行善,即使有所行善,往往也由于贪、嗔、痴、与邪见,善行也变成恶业。
真正的善行,必须与菩提心和出离心相结合,才能让人得到解脱。如果没有佛法的引导,要想自然地生起菩提心和出离心,这是极为不容易的。因而,那些曾经作 过自己母亲的众生,由于恶业的牵引,现在一定在恶趣之中,他们不但不会修学佛法,甚至难以听闻到佛法僧三宝的名字,或者一句咒文的声音,这样他们就不能解 脱。

  2、思维自身的胜受

  现在,我们能够得到这个人身,能够生这个有佛法流布的地球世界,并且能够听受到极难 听闻的佛法,这是一种非常殊胜的因缘聚合。这样,如果我们愿意解脱,通过修行佛法,我们甚至可以在一生中得到解脱,即使即生不能解脱的话,修习密宗或者大 圆满等上上乘佛法,在中阴时也能很容易地达成解脱,或者成就。稍劣的根器,即使在中阴不能解脱,由于修学过大圆满等上上乘佛法的习气,下一辈子15岁至 25岁之间,也将重遇大圆满的殊胜诀窍,即生得到解脱和成就。

  3、思维报恩与学佛

  由于以前的各种因缘,我们今生相遇的各种众生,大部分一定是自己从前的父母,全是为了养育我们,他们才造下种种恶业,因而受报堕入恶趣。面对他们的苦受,我们应当怎样救度他们、从而报答他们的种种恩德呢?
报恩,有很多的方法。布施钱财,也是一种报恩,如果今世的父母健在,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报答,但这只能暂时缓解个别父母的苦受。最殊胜的报恩方式,是 我们对佛法的精进修持。如果证得菩萨果或者佛果,我们就有能力救度更多的母亲,让他们都得到更为究竟的解脱。如果我们成就初地菩萨,一刹那可渡化100个 众生,成就二地菩萨,一刹那可渡化1000个众生,如果成就佛果,救渡众生的能力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只有修学佛法,我们才能更殊胜、更广泛、更究竟地 报答每个母亲的恩德。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我们尚未成就菩萨果、佛果之前,我们应该认真修学佛法,发菩提心,发大悲心,把自己的一切善根回向 众生,这样,不但我们的善根能迅速增长,由于大悲善心的加持,众生也将离开痛苦。因为慈悲心不仅是救度众生的方便之法,对于净除自己业障来说,也是最殊胜 的一个方法。一切法中,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慈悲心,所以,只要我们有真正的悲心,就一定能救度众生。

  我们如果能够依靠这些修法,一个一个地思维观察,我们就会产生救度众生的真诚意愿。这种愿心生起来了,菩提心也就自然会生起来。这样,我们对众生就能自然地生起慈心和悲心。

  ㈣、修慈心与慈无量心
  救度众生的心愿生起之后,我们应当通过观想和思维,来进一步修持慈悲心。

  1、对母亲进行观修

首先应在面前观像母亲的形象,可以观想为今世母亲的形象,观想清楚以后,开始进行思维:今世的母亲,正如前面所观察的那样,对于自己的恩德极为深厚。在 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她很多世都做过我的母亲,每一次的慈恩,都是同样的不可思议。通过这样观想,一种异乎寻常的慈悲心,就会油然生起,由此就可以原来本有 的慈悲心,变成更为深广的特殊的慈悲心。

  2、对普通人进行观修

  当特殊的慈悲心修起来后,就不用继续观想今世 的母亲,这时应该在面前观想一个普通人,一个与自己非亲非怨、没有特殊关系的普通人,或者一个过路人,由此而进行思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不止一次地做 过自己的母亲,这个普通人,肯定也曾经做过自己的母亲。那时,他对自己的恩德,肯定和今世的母亲一模一样。
  这样反复地观察思维,一直到能够对这个普通人也生起极大的慈悲心为止。

  3、对仇人进行观修

先应观想仇人的形象在自己面前,然后进行思维:这个仇人,今世曾经多次害我,一定时我以前害过它,否则,如果没有因缘,他现在也不会害我。一切现象都是 有缘才会发生,他这样害我,肯定是我自己的业障。他与我有这样的因缘,以前肯定很多次地做过自己的母亲,那时,他也像今世的母亲一样,对自己有极大的恩 德。
  通过这样观察思维,最后,自己对仇人也一定能够生起很大的慈心和悲心。

  4、修慈心成慈无量心

应该将天下所有的众生观想在面前,一一对他们修同样的慈悲心。如果能够对每一种类型的众生,都能生起慈悲心,看待所有的众生,心里只有高兴,不会产生嗔 恼,这才能称作慈无量心。有了这种心态,无论他去什么地方,凡是见到他、听到他、以及与他结缘的众生,都会得到安乐、蒙受利益。这种修行人,才能称为菩 萨。
  如果我们内心没有丝毫的慈悲感,只是在授菩萨戒的仪式中走了个过场,是不可能具足菩提心的。只有内心修起了慈悲心,才能真正得到菩萨戒,成为具足菩提心的菩萨乘修行人。

  三、修悲无量心
  悲无量心的修法,也有观想和思维两种方式:

  1、观想思维苦受

  在面前观想一个正在遭受极大苦难的众生,譬如:地狱里的众生、饿鬼道的众生、将被屠宰的众生等等。
接着,把这个受苦的众生观想为自己,或观想为自己的母亲。由此而进行思维:自己作为动物,马上将被人宰杀,现在,自己无法逃避,也没有力量可以抵抗,即 将活生生地被人用刀割死、用开水烫死、用油锅炸煮死,现在,自己的生命都将被强制地剥夺与了结,自己的孩子也将由此失去依靠,对此,没有人能够救助自己, 也没有人能够救助自己的孩子,甚至也没有人能够明白自己的悲哀……如此而生起极大的恐怖与悲心后,即可进行下一步的修行。

  2、思维观修大悲

这时应该思维:刚才自己的一切悲哀,只是一种观想而已,目前,正在实际遭受这种痛苦的,有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些众生,以前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与现世的 父母一样,对我都有极大的恩德,他们也是为养育我而造下种种恶业,才会感受到这极大的苦报。经过这种思维,内心便会生起一种希望这些众生离开痛苦的意愿, 这个就叫做悲心。
  有了这个悲心,见到众生受苦时,心里就会悲伤难忍,并为此流泪,此时,如果内心能够生起这样的意愿:为了减轻众生的苦受,宁愿舍弃自己的一切,即使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不伤害众生的生命,时时刻刻都愿众生远离痛苦。如此,即修起了真正的悲心。
  有了这个悲心,我们即有了修大乘正法的根本和基础,刹那之中,我们就可以清净无数的罪过。所以,这个悲心非常重要。

  四、修喜无量心

首先在面前观想自己母亲的形象,同时,以母亲在世间和出世间的种种福德为所缘,思维母亲在长寿、健康、发财、儿女孝养、以及修习出世解脱法等方面的圆满 之处,由此而生起欢喜心。然后在内心祝愿母亲永远不离这些圆满,同时祝愿母亲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更大的圆满,生生世世恒常拥有圆满的福德。
  对母亲修起喜心之后,应依次对其他亲属、普通人、以及自己的仇人、一切众生进行观修。由此即可生起喜无量心。

  五、修习次第与禅定

  1、关于修习次第

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定要按与与修慈无量心相同办法,通过知母、念恩、报恩的次第来修,并从自己的母亲扩大到一切众生。按照这样一步一步地修持,所 修出的慈悲喜舍心就会相对稳定可靠。否则,如果直接对所有的众生起修,表面上好像有慈悲心,但一但遭遇实际上的违缘,这种慈悲心就会消失,根本起不到清净 罪业的效果。所以,只有按步骤从亲到怨、从点到片,逐步扩大,才能生起坚固有效的四无量心。

  2、修四无量心禅定

  在修习四无量心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观想思维,自心感到劳累而不想继续时,此时,应该让自心自然地休息,安住于心无挂碍的状态。如果妄想及杂念复起,则应立即随之起修舍无量心等。
  修四无量心,同时应该了知:能修的自心、所修的无量心、以及对应的众生等,都如梦如幻,了无真实,由此即相离相、三轮体空而修,如此才能断除实执而趣入菩提。否则,如夹杂执着而修,无量心即成往生梵天之福,趣于三界轮回,不成解脱功德。

  第二、发菩提心

  一、菩提心的本体

  菩提心,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为胜义菩提心,二为世俗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即我们每个众生自心本来就有的佛性,它具有无上的功德与智慧力量,只是因为迷惑与妄想的覆盖,我们不能开启这无上如来宝藏。只有通过发起世俗菩提心的方式,才能发明胜义菩提心的功德。
  所以,发菩提心,主要是发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为了普度众生而觉悟成佛的悲心和愿心,其中,普利众生的大悲心和誓欲成佛的愿心,两者必须同时具足,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菩提心。

  二、菩提心的学处

  学处,即是修学之处。菩提心的学处,可以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个方面:㈠、愿菩提心的学处

  1、自他平等
  作为凡夫,每个人都只想得到快乐,而不愿承受痛苦。所以,如果追求出世解脱,必须愿自他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并将其付诸实际行动。如果心众生起自私排他的想法,应该及时断除,时时将自己与其他众生平等相待。

  2、自他相换
  如果亲眼见到众生受苦时,或者观想受苦的众生时,应该随着呼吸,在呼气时,观想将自己的所有善乐功德化作白气,融入众生之身,使众生获得无量安乐。在吸气时,观相众生的病魔痛苦化作黑气,摄入自己心身,由自己代受其苦。由此帮助众生远离痛苦。
  如果自己遭遇病苦时,应该思维世上无数的众生,正在经受同样或者更大的痛苦,并发愿代受众生的一切苦恼,时众生离苦得乐。
  如果自己遇到快乐时,应该思维并发愿,将自己的快乐布施给一切众生,使无边众生远离痛苦。
  这种自他想换法,乃是大乘人从入手直到究竟的修法,如果真心修持,一刹那即能清除多劫的罪业,由此迅速圆满广大福慧资粮,使恶趣邪道得到解脱。因此,此法非常重要。

  3、自轻他重
  修行这应当了知,一切诸法皆是如梦如幻的空相,由此,应当恒时发愿舍己利他,宁愿为众生的解脱一人代受众生诸苦,并常流转轮回普渡众生。如此发愿之后,常行于心无挂碍之中。

  ㈡、行菩提心的学处

  行菩提心,即行于菩萨六度,自利利他。
  1、布施度:布施财、法、安乐,使众生满愿。
  2、持戒度:守持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密乘戒,利益而不损害众生。
  3、忍辱度:①忍受他人的伤害;②为法苦行;③不畏妙法深义。
  4、精进度:①誓精进--誓愿如往昔的大德一样精进苦行;②行精进--随时断除懒惰而行于善法;③无厌足精进--永不满足于自己的善行而不断修持善法。
  5、禅定度:①异生所行定--贪着禅定的乐、明、无缘等觉受而修的禅定;②义分别定--能舍觉受但贪着于空性的禅定;③如来所喜定--舍离对空性的贪着而安住于无缘的禅定。
  6、智慧度:分为三种:①闻智;②思智;③修智。
  应以闻思智抉择诸法本性,以修智开显诸法本性,达成觉悟解脱。恒常空悲双修,以悲心与空智双运。

  三、菩提心的利益

人有菩提心,由此才能称为菩萨与人天应供之处,由此才能进入大乘的资量道,渐次得到究竟的觉悟与解脱。基于菩提心,一刹那即可清净无数罪业,一切善行皆 成为菩提之因。若无菩提心,不论修习任何方法,也不能叫作大乘法,更不能成为成佛之因,即使修密乘的生起及圆满次第,其行为也与外道相似,毫无功德可言。
  修行人应当始终重视菩提心的修持。凡是在定境界中见到佛菩萨现身,如果信心与菩提心得到增长,才可认其为真,否则,即为魔障变化,必须即时 警醒,当下舍弃造成菩提心退失的师缘以及修法。并把能够引生生菩提心的善知识与道友当作真佛,以之为缘不断修学菩提心。这一点,绝对不可以轻视。

  四、发心念诵词

  修行者应每天念诵发菩提心仪轨,不断生起菩提心。
  1、藏语读音:
  火,那错狼瓦凄儿地尊罪集,苦儿哇勒割久得强笨拙,
  让热噢裟养息啊所学,才美依依哦你僧吉多。
  2、汉语意义:
  火!种种幻化水月境,轮回漂流众有情,
  明心见性归觉岸,发四无量菩提心。




  大乘菩提心法

  无著贤论师 原造
  吴仁益 原译
  菩提大海 修编

  敬礼大悲心--
  清净三学修觉心,宏扬圣教遍十方;
  住持正法顶庄严,敬礼无等上师足。
  三世佛子共行道,出生利乐大宝藏;
  由善弟子数劝请,谨依师语而开显。
  修学佛法,如果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发出菩提心之后,应该继续努力修学世俗和胜义二种菩提心。就如圣龙树菩萨所言:
  “我于此世人,于证无上觉,
  依根菩提心,坚固如山王,
  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修之此教授。”
  大乘菩提心法,是大依怙师阿底峡尊者传入西藏的,他曾经得到三位上师所传的菩提心法:
  第一位是法铠论师。法铠论师教他修大悲心,为一切众生作种种布施,乃至头目髓脑也在所不惜。由此常对受施者生慈悲心,不着于物,不见施人、受人,就在布施当中,证得无上般若妙慧。
第二位是慈瑜伽师。慈瑜伽论师教他实取众生之苦,由自己代受(有一天,当论师在讲经时,看见旁边有人在打狗,论师忽然由坐上跌下来,大声呼痛。在场的人 都不太相信,大师乃掀开衣服,红色杖痕显然,正是狗被打击的地方,那只狗却安好无恙。这乃是修菩提心成就,代众生受苦的实例)。
  第三位是金 洲大师。此大乘菩提心法,就是金洲大师所传。金洲大师传给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传承至宗喀巴大师。这个过程都是秘传。后来,宗喀巴大师发现,该菩提心法 利益极大,因此决定公开传授,此法由此传遍西藏。所以,西藏的不论哪一个宗派,所修的菩提心法大都是这个传承。
  大乘菩提心法,经过宗喀巴大师的整理,共分为七个部分,因而成为《七义修菩提心论》(简称《七义论》)。
  以下根据《七义论》的次序阐述如下:

  一、先学诸加行

  密法的修行次第,通常都分成加行、正行、后得三个阶段。加行,旧译为方便,是正修的准备,其目的在于加速正修的圆满成就。
  本修法的加行法包括三个方面:

  ㈠修暇满难得

我们应该思维:人身犹如宝筏,若无人身,怎能修学佛法?怎能成就利生事业?其他五道众生,如地狱、饿鬼、畜生,终日饱受苦难,不得自在,无暇修学佛法; 天人、阿修罗,虽然福寿较胜,但也不能受戒学法。相对而言,人身难得可贵。但是,这个人身并非幸遇所得,乃是无始以来的种种因缘的聚合,如果不是先前善 因,绝对无法成就。另外,人身虽然难得,但极为容易造业,尤其是这五浊恶世,修善法者日渐减少,如果不能聚积善业,今生一失,下世能否再得人身,实在很难 预测。
  因此,应当充分把握今生的这个人身,修学一切善法。

  ㈡修死殁无常

  我们应该思维:我们地球人类,寿命不定,死缘极多而容易遭遇。自己到底哪天死?在哪里死?怎么样死?实在难以预料。人的生命如此脆弱,随时都有可能死亡。死亡将是绝对的,这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挡的。
  今天虽然活着,但谁也不能保证明日不死,人生只在呼吸间,寿命如同流水,去时苦多。因此,应当从今开始努力修学正法。

  ㈢修生死过患

  六道轮回,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于善恶两类业力的牵引。众生的心识迁流不断,业力的作用决不消失,由此而流落生死轮回,受种种苦难。所以佛经上说:“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应该断除一切恶行,随力修持善行。

  二、正修菩提心

  ㈠修世俗菩提心
  ⒈修根本

  ⑴取舍与修心

  取,指摄取众生的烦恼魔害等苦报,由自己代受;舍,是将自己三世所集的善功德,全部惠施给众生,令其增长安乐妙善。所谓取舍,从本质上说,就是把贪着自利和不顾他人的心,转换成舍己利人之心,自他相换,爱他胜己。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
  寂天阿阇黎说:
  “若求速救护,自及他人等,
  应修自他换,是即妙密行。”
  又说:
  “尽世间安乐,从愿他乐生,
  尽世间烦恼,由欲我乐生。
  愚人作自利,能仁为利他,
  依此二分别,何须复多说?
  自乐与他苦,若不能真换,
  非但不成佛,亦无世间乐。”
  所以,执着于爱己,是一切衰损之门;执着于爱他,是一切圆满之处。

  ⑵思众皆有恩:

  修习取舍,首先应从思维母亲的恩德开始。
先在自己的面前观想自己母亲的明显形象,然后如是殷重思维:自己的母亲,不但今世,而且无始以来,都曾无数次地生我养我。她每次做我母亲,都用慈爱的眼 光看我,用悲悯的心摄持我,为我救护一切损害,并成办一切利乐。特别是今世,从我最初入住母胎开始,母亲即时常摄持呵护,出生后,自己胎毛未干,母亲就不 顾产痛,急着抱我,赐给我温暖,以乳汁哺喂,以口饲食,以手擦除脏物。饿时给我以食,渴时给我以饮,寒时给我以衣服,需要时给我以财物。母亲为了我,费尽 千辛万苦,承受了无数的罪苦与恶名。由于母亲的养育,自己才得以遭遇佛法,修习正道。因此,母恩宏大,昊天莫及!母亲因为无数次地利益我,因而饱受轮回中 的苦恼,实在悲悯。如今我应当尽力回报母亲,遣除母亲的各种烦恼。

  ⑶取舍间杂修

  应当如何遣除母亲的各种烦恼呢?
  通过这样思维后,了知母亲的烦恼属于苦、集业报,苦是直接害人,集是间接损人,我应取这两种业报自受。
  因此,观想母亲的一切苦集业报化作黑气,全部流入我心中,随即观想母亲由此而得到轻安,自己内心为此生起无比的喜悦。
  那么又如何用种种利益回报母亲呢?
  通过思维,了知善功德能利益母亲,因此,观想将自己的一切善功德毫无吝惜地施舍给母亲,善功德全部流入母亲的心中,母亲由此立即安乐现前,具足一切修法顺缘,当前即身成佛,自己内心为此立刻充满猛利喜乐。
其次,对父亲也这样进行修持,乃至对一切众生都这样进行修持。因为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曾作过我的父母,为我成办过无数利益,遣除过无数烦恼,恩德极 大。这些过去世的父母,现在正被生死众苦所逼,为此,自心中应生起猛利的大悲救苦之心,观想将他们的所有烦恼与痛苦,全部摄取到我身中,将我三世所集善根 资财,统统施舍给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增长安乐妙善,得到轻安,并具足一切修法顺缘,当前即身成佛,对此,自己内心立即充满猛利欢喜法乐。

  ⑷先从自身取

修习者如果难以对他人生起取舍相换之心,应该先从自己身上修习取法。由此观想自身现今与未来之苦,化为黑气流入自心中,身上得到轻安而引生欢喜心。随后 按日、月、年、逐渐摄取今生、来生等未来之苦,由此形成串习力,之后,在对父母亲属、中庸有情、乃至冤仇有情修习取法。由此再对一乡一邑,一个省区,乃至 全国、全世界修习取法,观想将上下一切有情的种种苦,尽而取之。这种从自身修取的方法,可以与前面所说的取舍法间杂而修习。

  ⑸彼二乘风息

  如果修取舍已至纯熟,或者已得途径。为了方便地引生自他交换之心,可以与呼吸结合修行:吸气时,观想众生的一切罪苦化为黑气,(从我左鼻孔而)入于我心;出气时,观想自己的一切善根功德化为白光,(由我右鼻孔而出),普施给众生,并观想众生为此得到受用和安乐。
  这种修法,其重要性有二:第一、能调心气,远离沉掉,心气一流;第二、能迅速生起自他相换,与密乘金刚念诵相仿佛。

  ⒉修后得

  ⑴境毒善各三

三境:指苦境、乐境、不苦不乐境;三毒:指贪、嗔、痴;三善:指不贪、不嗔、不痴。其意义是说,当自己处于不同的觉受境界,而产生三毒时,应该当即思 维:许许多多的众生,由于像我一样依于三境而生三毒,以致造业受猛利苦恼,因此愿它们的一切三毒都流入我身中,由我取而代受,为此使他们具足无贪、无嗔、 无痴的三种善根,受无量福报。这种修法,即使是已起的烦恼恶业,也可使之驱入善道而变为善诚。

  ⑵威仪常诵持

  为了频频引发自己的正念,应该发出猛利意乐,经常地念诵下述内容:
  “愿众生一切罪苦都成熟于我身,
  愿我的一切乐善都成熟于众生。”

  ㈡修胜义菩提心

  ⒈修加行

  先修皈依与发心,祈求上师、本尊加持,随诵七支供养(七支者,即①礼敬诸佛;②广修供养;③忏悔业障;④随喜功德;⑤请转法轮;⑥请佛住世;⑦普皆回向)。然后端身正坐,数出入息21遍,次数不要错误增减。如此,身得安详,心无错乱,就可修胜义菩提心了。

  ⒉修正行

  ⑴思诸法如梦
  我们的六根所执取的境界,不论是有情世间,还是器世间,都是梦幻不实的。我们之所以有种种分别,只是内心妄想的一种显现。如果离开妄心,则无一法可得。
  正是由于这种不可得,所以就能破除妄心的增益执,从而了知一切法都无自性。

  ⑵观心性无生
  如果对外界的增益执已经断除,了知一切梦幻不实,由此也应当了知,我们的自心也无实体,犹如虚空法界,无任何颜色及形状,亦无生、住、灭三相,不住于身内,也不住于身外,性全非实。于是,应该舍弃一切分别执着,安住于无分别之中。

  ⑶对治亦自解
  “心身都是空性”,这仍然是一种对治妄心的方法。如果执着于这种观念,仍然是一种妄念。因此,对于对治法,修学者应该了知其本身亦无自性,不可形成执着。只有连对治法也不执着,才能安住于无分别之中。

  ⑷道体住赖耶
  这里所说的是安住法尔的体性。阿赖耶是诸法的根本识,前七识都是阿赖耶中的种子所生,所以叫做七转识。如果远离七转识等一切起灭,就能够了知性无所有,如此,心无执着,即可如理证知无分别智的境界。

  ⒊修结行--中间如幻土

  每次修过正行出定之后,应该随着修定的串习力,在行、住、坐、卧等四威仪中,时时了知所显现的自、他、情、器都无自性,一切如幻,无有实体。

  三、转恶缘为道

  如果整个器世间充满恶果,譬如出现日月失度、灾变迭起、时节改变、寒暑不恒、旱灾、水灾、盗贼、兵戈灾等,或者众生暴恶、斗争坚固、魔说横行、不信因果,广造恶业等,修学者应该立即转此因缘为菩提道。
  此中有意乐和加行二种。意乐又可分为依世俗菩提心转和依胜义菩提心转两种。

  ㈠意乐
  ⒈以世俗菩提心转

  ⑴报应皆归一

  所谓“我执为怨敌,有情为恩人”,凡是我所生的一切众苦,其根本都在于自己的无知与“我执”,而与他人无关。《入行论》云:
  “所有诸世间,损害怖畏苦,
  皆从我执生,我何用此鬼?”
  其意义是说从无始以来,由于自己在本来无我中,执着于一个我,为了贪爱这个我,所以造下了种种恼害他人的罪业,以致堕入生死轮回,感受种种的苦报,《入行论》又云:
  “意汝欲自利,虽经无数劫,
  以此大疲劳,汝唯成就苦。”
  由于自己的种种苦恼都是“我执”所生,所以“我执”才是自己的真正怨敌。正是由于这个“我执”,才有从无始生死到现在的种种痛苦。一切“嫉妒高者,轻毁低者,等者争胜”的种种斗争心,都是“我执”所生。
  所以,导致自己沉沦生死苦海不得解脱、乃至使自己遭到人与非人侵害的,都是“我执”所造。《入行论》云:
  “此于生死中,百番侵害我,
  今令诸怨恨,摧汝自利心。”
  如果“我执”生起时,应当观想我无实性,为何要执着于我?这样就能把“我执”断除在萌芽状态。为了使我爱执永不复生,应该猛利精进,努力加以剔除。《入行论》云:
  “汝曾伤害我,昔时彼已过,
  今见汝何逃,应摧汝骄慢。”
所以,凡是遭遇种种损害,都应该了知这都是“我执”的过患,由此努力调伏自己“我执”。另外,从人的心行来说,如果都是寻求自利的,那就是俗人;如果都 是利他的,那就是法师。作为学佛人,应当根据善知识的行持来进行取舍。善知识本说:“今除于心门,持一对治短矛,相待而击,无余可修;彼急我亦急,彼缓我 亦缓。”因此,应当如此观“我执”犹如怨敌,而现前予以断除。

  ⑵修一切大恩

  我们不仅要观“我执”犹如怨敌,更要观修一切众生为大恩人。无始以来的轮回中,一切众生曾为自己的父母,往恩甚重。即使是现在,也是缘于众生,自己乃得发心,并为利益众生而修行。如果没有众生,自己就不能成佛。《入行论》云:
  “有情与诸佛,同能办佛法;
  如果敬诸佛,何不敬有情?”
  所以,对于成佛来说,佛与众生的恩量是相等的。
  为此,应该对众生修猛利的悲心,摄取众生的一切苦恼由我代受,同时将我的一切善功德都施给众生。
一旦遭遇到人与非人来损恼时,应该作这样思维:他们之所以对我进行恼害,都是因为无始以来作我慈母时,为我成办种种利益,而毫不顾忌自己的罪苦和恶名, 以致堕入生死苦海,遭遇种种苦恼;另外,由于迷乱力的影响,他们对于过去亲眷的毫不相识,所以才对我造成恼损。再说,这也是因为自己的恶业感召,才使他来 造恶害我,由此因缘,他日后必将也因此恶业而感受苦报。他这样陷入痛苦轮回,全是因我而起,实在让人悲悯。除此之外,更应该思维:我过去对他造成诸多损 害,如今应当替他遣除众苦,成办各种饶益,劝他修习取舍。
  如果见到人或畜生时,应当现前尽力为他饶益。如果不能现前饶益,也应当发猛利菩提心,愿他离苦得乐,速当成佛。由此至心思维,并念诵加持。同时应当发愿:“凡我今后所作的善事,都要饶益于他。”
如果是鬼神来做损恼,应这样思维:从无始以来,我曾累次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我现在应该进行酬报,把我的头目髓脑全部布施给他。由此观想剖开自己的身 体,呈献给作损者,并对他说:“现在我将头目髓脑布施给你,愿你任意饮食。”随后接着观想:作损的鬼神,由于吃了我的肉,饥渴得到息灭,心身充满无漏妙 善,而成就二大菩提心。如此,以后凡遇所有的食肉鬼神,都应同样布施自身,使他们全部得到饱足,并具足善乐。
  总而言之,“我执”是一切过患的根源所在,应该视“我执”如同怨敌,尽力进行对治;而一切利乐都是因为众生而有,因此,应该观众生如同亲眷,尽力予以饶益。除此之外,别无解决办法。

  ⒉以胜义菩提心转

  我们应当明白,凡是从内、外情器以及自身感觉所生的种种苦恼,都是自己内心的错乱所显现,并无丝毫的真实。一切苦恼显现,如同梦境中受到火烧、水漂等,全是不明空性而妄见真实的过患。在胜义中,这一切法都空无所有。
  如果观察苦恼的自性,就可以了知:一切法无所生,这是无生法身;因为无所生,也就无所灭,这是无灭报身;由于无生无灭,中间也是同样无所住,这是无住化身;而且这些自体都不可分离,这是自性身。这种把妄境观成四身,是明白一切法都是四身的教授。
  另外应当思维:这些来损害我的,是来劝我进修二种菩提心,因我远离了对治法,对于已生的烦恼一无所知,他们才用这样的行为警告我,这一定是上师、本尊、或者佛、菩萨的恩德化现。
  如果因为身患癞痢等病苦,产生猛利苦恼时,应该这样思维:如果我不曾遭此病患,一定会执迷于现法,由而忘失正念;如今能够因为疾患而提起正念,一定是上师、三宝所化现的事业。
  总而言之,引生菩提心,一般都是通过亲近师长,如今藉于损害和众苦,也能生起菩提心。所以,烦恼即是菩提。

  ㈡加行
  ⒈四加行方便--转恶缘为菩提道

  ⑴聚集资粮加行:

我们一旦遭遇苦恼时,都想马上摆脱,这就说明我们不愿受苦,只愿得乐。所谓“善为乐因”,要想得到真正的安乐,就应勤修善行,不断积聚善资粮。所以,我 们应供养上师三宝,承事僧众,布施鬼神,用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尽力勤修福德资粮;然后修皈依发心,于上师、三宝处供曼陀罗,并至心祈祷:
  “惟愿上师、三宝慈悲加持,
  如果弟子病则善,请加持令病;
  如果愈则善,请加持令愈;
  如果死则善,请加持令死。”
  如此至心祈求,不仅可以培养善心,同时可以断除希望与怖畏这两种妄心。
  ⑵净障加行:
  所谓“恶为苦因”,既然我们不想受苦,就得尽快消除恶因,净除各种业障。具体可进行四力忏悔:
  ①破坏力:至心忏悔先前所造的罪业;
  ②制止力:发誓今后宁舍身命也不再造罪;
  ③依止力:皈依上师、三宝,发菩提心;
  ④对治力:修习空性、殊胜陀罗尼(如百字明咒等)。

  ⑶供魔加行:

  进行供魔施食后,至心相告:“感谢你来做我修菩提心的助伴,此恩最大。愿众生一切罪苦,都成熟于我身。”
  如果不能这样做,就应该在施食后修慈悲心,告诉他们说:“我将为你作现前究竟一切利益,请不要阻碍我修法。”

  ⑷供养护法加行:

  用食物供养护法神,随后相护法神至心祈求,愿帮助息灭修法违缘,成办各种顺缘。

  ⒉随现遇而修--取客缘为菩提道

如果遭遇重病、魔害、怨敌等,生起猛利的苦恼时,应该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感受同样苦恼的,还有无量无数的众生,他们实在可悯。所以,愿他们一切众苦, 全部流入我身中。又应该思维:这些让我感受苦恼的,都是我修菩提心的助伴,他们犹如师长,不但激励我生发菩提心,其恩德极大,应该相续摄取他的烦恼,全部 流入我身中。如果自己和他人同时遭遇猛利苦恼时,应该至心祈愿,将他人的一切烦恼全部摄入我身中。
  以上转变恶缘为菩提道的一切方便,其目的全部在于消除希望与怖畏二心。其他的修法,最后虽然都能让人远离希求与怖畏之心,但是,像这种直接把恶缘转为菩提道,就像矫正树苗一样,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

  四、终生的行持

  ㈠终生持五力

  五力,是指修菩提心应该培养的五种力量。它们是:
  ⒈牵引力: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乃至成佛,恒不舍离二种菩提心。
  ⒉修习力:平常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牢记修菩提心,并藉用各种因缘数数引发菩提心。
  ⒊善种子力:为了增长我们的菩提心,应该把身口意全部投入到修行中,尽力聚积善功德。
  ⒋破执力:应该时常对“我执”进行精进的反省,认清无始以来的轮回及无量诸苦,都是“我爱执”的过患,一旦我执、分别现起,便当即远离与舍弃。
  ⒋祈愿力:不论任何修法结束后,都应当发愿:“愿从今乃至成佛,生生世世不离菩提心;愿所遇一切恶缘都转成菩提道,菩提心日日增胜。”

  ㈡死时修五力

  死亡时每个人都将面临的事实,那么,临命终时,应该如何修持呢?修习大乘菩提心法者,在死亡降临时,可以通过修习五力来达到更佳的往生效果。
  ⒈修善种子力:
  将一切财物供养上师三宝,或者给予此生中对自己有大恩者,由是舍弃一切执着,使内心全无耽着。
  ⒉修祈愿力:
  如果能力许可,可以修习或念诵“七支供养”,如果不允,可以在内心猛利发愿祈求:“愿上师三宝加持,将自己三世所有善业回向菩提道,使自己生生世世不忘菩提心,并能值遇明师修学菩提心。”
  ⒊修破执力:
  应当这样进行思维:由于我执,无始以来,自己不断感受轮回诸苦,此刻的死亡与痛苦,也是因执爱此身所至。自己的身心本来如幻,死亡也如幻,没有什么可以贪着或恐怖的,由此而努力断除我执妄念。
  ⒋修牵引力:
  应当频频生起意乐,祈愿在中阴、甚至来世也能继续不断地修习菩提心。
  ⒌修修习力:
在临终前,如果能力许可,可以采用跏趺坐,否则应当右肋向下成吉祥卧,用小指堵住右鼻孔,利用左鼻孔呼吸,观修慈悲心,并随呼吸的出入修取舍相换。同时 思维生死、涅盘、轮回等一切全是内心的错乱所显现,内心本无一物。由此安住于菩提心,心无恚碍,自然平稳的呼吸,迎接死亡。
  临终的教授,有很多的法门,但相对而言,这种五力死亡的教授最为殊胜,其余诸法,无一比这种更佳。

  五、修心的标量

  ⒈诸法归一要

  无论是小乘或大乘的佛法,其目的均在遣除“我执”。
  所以,“我执”的消除与否,也是唯一可以评价我们的修行是否进步的依据。如果所修之法不能有效遣除“我执”,那样的修行是毫无意义的。

  ⒉二证取其主

  有时别人会客气地赞叹我们,说我们的修持不错,但是他们并不能透视我们的心,因此,只有自心的清明无碍,才是最关键的。这一点,也就是修持菩提心成就的征兆。

  ⒊常怀欢喜心

  如果我们的内心不再有恐惧或压力,再大的事情都能泰然处之,这也是一个进步的征相。如果我们面对任何恶缘,都能够取而引生增上欢喜,这种生起菩提心的力量,即使修心的质量。

  ⒋修量即遣执

  菩提心的所修之量,以遣除我执为标准。
  思维死殁无常、暇满难得等,所遣除的为贪着现世利乐的我执;
  思维生死过患,所遣除的为贪着轮回中的一切福利与安乐圆满的我执;
  修菩提心自他相换,所遣除的为我爱执;
  修空性胜义菩提心,也在遣除我执。
  以上各种修行,如果所对应的我执已经遣除,则为达到标准,如果尚有相应的我执,则未达标准,必须遣除罄净,始为合格。如此,才能避免造成过失。

  ⒌修成具五相

  五相,即五种行为特征。其内容如下:
  ①大勇识者相:于一切时处都不离失菩提心,内以菩提心为主,外遇任何违缘障难皆能忍受。
  ②大调伏者相:也叫大律者相,能够坚信业果,而且能够通达细分业果,守持戒律不失。
  ③大善生者相:也叫大善来者,或大威仪者相,能够以身、语二业,常与善法相合,无丝毫违越。
  ④大难行者相:也叫大难调伏者相,对于生起的任何烦恼都能了知,并以善巧方便而为调伏。
修心菩萨,对治烦恼如驯野兽,此是难行。且对治烦恼,可依四力忏净,最殊胜为空性,次则菩提心。观佛持咒也能清除罪业,但其力量甚微。真实对治烦恼的方 法是调伏其心。在烦恼生起时,能够采用方便对治及时破除,这种行为,不能有刹那的放逸,是为真正难行,所以称为大难行者。
  ⑤大瑜伽行者相:修心菩萨,具足菩提心,与大乘真实相应,善能堪忍各种违缘障难,乃至对于一微虫的细分,也不失慈悲之力,时时常行于善法之中。

  ⒍能应急则成

  一个经验老到的骑手,虽然可能会有失误,但情况再遭也不致摔落马背。同样,善修菩提心者,在遭受到突然的损害与恶缘时,也不会生起嗔恚之心,并能将此恶缘渐渐转为菩提道,其菩提心的坚定与纯熟会自然流露。

  六、修心的准则

  ⒈常学三总义:

  三总义,是指修心不违反戒律、不显现怪诞、不堕入党类。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不违反戒律:修学者不可自伺修大乘菩提心,而忽视细微学处,从小乘的别解脱戒,到金刚乘的三昧耶戒,凡是曾经受持的戒律,都应该守护不犯。
  ②不显现怪诞:不可为了显示自己已断爱执,而示现出让人感到怪诞的神通。
  ③不堕入党类:遣除我执,不应因众生的不同而存有分别,应该以平等心遍修一切。

  ⒉心改住本分:

  修学者应该在平常中修持菩提心的意乐,言行举止要与他人和合,不应贪图虚名而大肆招摇。

  ⒊不应说残支:

  对于他人肢体的残缺、以及修法过失、或犯戒行为,不要随意评说。

  ⒋莫思他人过:

  如果观察到众生尤其是道友的过失,应当视为自心不净的显现,从而努力遮止自己的寻伺心。

  ⒌先治重烦恼:

  修学者应当根据自心的问题,首先对治与遣除自己的重大烦恼,如此才能步步深入。

  ⒍断求果报心:

  修心的目的在于遣除自心的希求与怖畏,因此不应有求果报之心,否则将与菩提心背道而驰。

  ⒎舍弃杂毒食:

  修行中如果杂着常见、断见等执着,就好像在美食中掺杂毒药,所以应舍弃我执。

  ⒏不深记仇恼:

  不要牢记他人过去对自己的违害,或者含恨不舍,应该远离不良心态。

  ⒐莫出诤恶言:

  不要因为他人的恶意攻击,而产生恶言或者谩骂,或者对他人随意评说,以免伤害众生。

  ⒑不伺险狭路:

  不应怀恨他人对自己的违害,或伺机对人进行报复。

  ⒒莫击伤人处:

  不要披露他人的隐私与过失,或者念诵非等心咒,一直令他人心生猛利苦恼。

  ⒓自作须承当:

  对于自己的过失,应该坦然承受,不可栽赃他人,造成别人的痛苦。

  ⒔功利勿争先:

  不可侵占别人的利益,应该断除自己的贪念。

  ⒕莫作邪法用:

  修习菩提心,目的在于对治烦恼、调伏我执。不可为了贪图私利而用于治病、治魔等。

  ⒖天莫变成魔:

  修心的目的在于遣除我执,不应因此而成骄慢,由此产生相反的效果,修心人应该敬人如佛。

  ⒗乐因莫乘苦:

  不应该于他人的痛苦中,寻求自己的安乐,或者为了自己的安乐,而希望他人受苦。

  七、修心的学处

  ⒈恒时瑜珈行

  修心者,应该把行住坐卧衣食澡浴,都变成修菩提心的瑜珈行,时时恒念利乐众生。

  ⒉一法伏诸邪

  菩提心法,为一切佛法的根本。修习自他相换,能摧伏一切邪魔颠倒损害。

  ⒊初后修二事

  每天早晨起来,应该发愿:“愿今日我不应随烦恼转,不应离菩提心”。晚上入睡前,应反省当日所作所为,是否如愿修持无误。如己无误,应生欢喜,并愿继续坚持。否则应痛加忏悔,并下定决心,日后能如愿而行。

  ⒋二境皆安忍

  二境:指盛衰或者苦乐二境。修心者,不论处于盛衰苦乐诸境,都不应忘记修心。失意时,应能安心忍受。安乐时,应能照常生起慈悲。

  ⒌舍命护二戒

  二戒:指总法三昧耶戒与修心三昧耶戒,即共戒与不共戒。戒为现世及来世的安乐之因,必须以死持护。

  ⒍勤学三难事

  认识烦恼难;认识后对治烦恼难;对治后,能使烦恼不再生难;是谓三难事。修心者,不仅应遣除贪嗔痴等粗烦恼,更应遣除多种微细烦恼,至低也应遣除十恶烦恼。应对各种烦恼都能把握,并加以对治,令其不再生起。

  ⒎取三主要因

  三主要因,即修法的三种主要因缘:①值遇良师;②自己能如理修学;③具足修法顺缘条件。对于这三种因缘,有善恶二种取法,即正命与邪命二种。正命者,于财如法而取。邪命者,于财不如法而取。修心者,应唯取正命。三主要因如果不能具足,应即时发愿具足。

  ⒏修三不退失

三不退失:是指不退失对师长的敬信心;不退失对戒律的守护心;不退失菩提心的修行及欢喜心。师长为善法之源,不敬信师长,等于自闭智慧之门。戒行为一切 功德之本。必须认真守护。菩提心法为一切大乘法的心中心法,应对修菩提心的功德,经常加以思维,而生欢喜,并勇猛修持,不使退失。

  ⒐成就三不离

  谓身语意三者,皆不舍离善业。身之善业,如礼拜等。语之善业如念诵经咒赞佛功德等。意之善为,如依法如理作意观察,思维抉择,不离菩提心等。
  初发心者,切勿轻易伤害此身。如猛叩长头将头叩肿,或刺血写经,燃指供佛等事,心未成熟而行之,不但毫无功德,反成过失。过去菩萨,为满众生心愿,以头目脑髓而行布施,是因为其心智已经成熟,他们自断肢体,犹如斩断树枝,能够复生,这不是初发心菩萨可以企及的。

  ⒑於境无偏党

  对于时间的种种境界,以及亲疏恩怨的有情众生,应该毫无分别地平等对待,菩提心无偏无私。

  ⒒遍深研众善

  遍,指普遍十方。深,指从心坎深处。修心者,应不徒外表,对一切众生真心深生欢喜,修心了无疲厌。

  ⒓常修诸主要

  所谓人生短暂,修行不可耽于枝末之事,应把握主要的根本。那么应该如何选择主要部分呢?
  ①最主要的,如上师、三宝、父母,对我恩德最深。对此稍种恶因,其恶报至大。因此应严加防护。若已生过失,应立即修对治。对于父母,可常修取舍。但对于上师三宝,因他们功德圆满,无过可取,所以,只能修忏悔,不应修取舍。
  ②在现前各种事务中,以修持正法为主要;
  ③在闻、思、修与说法中,以修持为主要;
  ④在各种修法当中,以修菩提心为主要;
  ⑤在各种教授方法中,以按上师的教授修习最主要;
  ⑥在行住坐卧等威仪中,以坐榻专修为主要;
  ⑦在远离对境修持中,以修对治法为主要。
  修学人应该如此抉择,奋力修学。

  ⒔不依待众缘

  修心者,不应等待或依赖顺缘而修持,即使顺缘不具足,也应该取这种不具足为逆增上缘,而进修菩提心。

  ⒕勿作颠倒见

  众生知见颠倒有多种,主要为以下六种:
  ①随喜颠倒:见人为善不生随喜加以赞叹,反转生忌刻;见他人受苦而反生欢喜。
  ②求心颠倒:不知希求究竟成佛的清净善法,唯执求现世利乐,名闻恭敬等。
  ③忍辱颠倒:能够忍受在严霜烈日中奔走名利或者玩乐,却不能于严霜烈日中听受或修持佛法。
  ④悲悯颠倒:见到修大苦行者不知欣羡而妄加悲悯,见到作大恶猎取名利者,不知悲悯而转生歆羡。
  ⑤欲心颠倒:不欲解脱轮回成佛利益生,却追求世间财位和暂时安乐。
  ⑥味着颠倒。谓不味着大乘佛法。而味着世间名利恭敬等。
  如上六种颠倒知见,修心者皆不应作。

  ⒖莫时曝时寒

  修心应如水长流,不可时断时修,一曝十寒,不可初期猛利,随后即生懈怠,应当专一恒常修习。

  ⒗坚定善修习

  修心者,应该一心专精,把握精华猛利精善地修习,不可朝三暮四,到处攀缘。意志坚强,心将依法而调。

  ⒘观择令解脱

  修行人应当善为观察烦恼,并透过烦恼重点把握我爱执,然后择法加以对治,如此,才可以迅速转我爱执为他爱执,直趋菩提,获得究竟解脱。

  ⒙不应自恃夸

  修自他相换,将我的一切安乐施与众生,其目的在遣除我执,因此,不应自恃为功德,更不可有矜夸之念,否则,与道相违。

  ⒚不轻现暴怒

  对于别人在大众场合的侮辱与谩骂,修心者绝对不可以动怒,更不可有残忍的报复行为,应该大度宽容,不可狭隘而引生嗔恼,或者因此而侵犯到他人。

  ⒛莫着取报誉

  修心者,对于世间利禄果报,不应有丝毫贪着。自己广行布施,只是为了修心,并非是为了求取赞扬酬劳等,如此而时时不离菩提心。

  结 论
  大乘菩提心法,是一种非常殊胜的修法,凡是按照此法修菩提心者,都能很快生起微妙的觉受,并能发出坚固的菩提心。因此在西藏,不论是哪一个宗派,都非常重视修习菩提心法。《七义论》云:
  “将此五浊世,转为菩提道,
  教授甘露藏,从金洲传来。”
  修习菩提心法,恶缘愈多,愈能增长善行,就像转毒药为甘露一样,其修行的功德,胜过其他所有的方法。
  如果能够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如理而进行修持,则能引生极大的安乐,由此可进一步引生自他、世出世间的一切安乐。假如能够集中一切心力,如此努力善修其心,无需多久,即可圆满成就自他种种义利。
  《七义论》云:
  “由自胜解力,催苦及恶名,
  求得遣执教,今死亦无憾。”
  这是宗喀巴大师修习此菩提心法的感想。其意是说,由于自心能生起胜解的缘故,为了催灭苦恶,而求到了遣除我执的教授,今已得其法,虽死而无有遗憾。
  偈曰:
  由具名称法王慧,善获耳传大宝藏,
  因信众劝开显力,愿众皆修菩提心。


  后注:
  本大乘菩提心法,主要内容出自吴仁益先生的译本,其中的部分文字及内容,根据昂旺朗吉堪布的《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论讲记》等进行了重译、增删与修编,并按《讲记》的口诀对“修胜义菩提心”与“修世俗菩提心”的次序作了倒换,因而,其内容能满足修行所需。
  菩提大海 识。



  修心祈祷文
  ──菩提心海入门
  蒋贡康楚一世 撰
  谢思仁 汉译

  想及修悟菩提心至最高圆满境界的圣观音与诸佛菩萨,我发愿为自己及遍虚空众生修持菩提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贪欲,以及饿鬼道之饥渴苦,并将我无所贪染的清净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贪业之饿鬼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妙观察智,成就莲花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嗔毒,以及大寒热地狱的苦根,并将我无嗔的慈悲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嗔业地狱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大圆镜智,成就金刚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无明痴暗以及畜生道之愚痴暗钝苦,并将我光明的法性智慧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痴业之畜生道因此而空,众生并得证法界体性智,成就佛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猜疑忌嫉、内心折磨以及阿修罗道之争斗苦,并将我身口意之包容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喜争斗之阿修罗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成所作智,成就羯磨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贡高我慢,以及天道之死亡下坠苦,并将我谦卑的精进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受死亡下坠苦的天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平等性智,成就宝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破毁三乘戒律之过失,并将我护持三乘戒律的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三戒因此清净无一丝污渎,众生亦成就总持五佛部之金刚萨埵。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短命之因的杀生、毁佛、谤法等业,并将我护持三宝与友爱有情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非时之死永远不再,众生亦得成就金刚不坏之长寿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气脉、淋巴、肝胆等方面疾病,并将我慈爱有情及施药功德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清净三毒业病,成就蓝光身药师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偷窃、不予而取,以及贫苦、饥渴之果报,并将我财、法施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福报自然具足,拥有满天的财富。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极恶之行,以及堕生恶趣之果报,并将我发菩提心与修习十善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得生于阿弥陀佛及金刚不动佛等之净土。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冒渎三宝等邪见所起之禅修业障,并将我奉行信、念、行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深信因果,勤修善行,舍诸所恶。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视己为敌之“我执”所生的贪嗔毒,并将我四无量心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生起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执假相、妄想为真的诸苦之因,并将“人无我”的空性体验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终证空性,了悟圆融无碍佛性。
总而言之,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怨憎会苦(十六逆缘)、爱别离苦(美食、财富、房产、朋友等)、 五阴炽盛苦(护家保友、树敌谋己利)、 求不得苦(权势、财富、名望等)以及诸种不顺、意外灾难、无常之苦等等。愿我毫不犹豫承担一切,并将我三世所积功德善业──财富、权力、生命等无分别的回 向所有众生。愿众生获得安乐,趋入菩萨道。
  所有与我结有善恶缘者──曾为我讲经说法、鼓励修善者;肉供我食、奶供我饮以养命者;诚心供养我 饮食、财物者;信心不具、恶意批评我者;偷我、打我、击倒我、对我心存恶意者;总之,所有曾见我、闻我名、思我功过,甚为我鼻息所触者──愿他们的业障均 能净除,由圣观音带领进入弥陀净土。
  愿我身口意之事业,甚至身体之气味,都仅为利众而存办。愿伤我身、取我命者──人或邪灵──均能先我成佛。愿他们丝毫不受对我造业之果报。
如果我们检视“我执”,便会了解究竟上它并非实有存在,就如梦中幻影、水中月影、或海市蜃楼般欺骗了我们大家。在究竟空性里,人、我、邪灵、魔障、神鬼 等无一不是平等的,只是我们没有掌握空性之真义。而相对上来说,无一众生过去生不曾为我父母,世间人更较母亲为仁慈的了,但我们却对前世母亲产生恶意。忆 起她们的慈爱,我将功德成就回向她们,自己承担一切痛苦与灾难。
  籍此,我深切祈愿所有众生的业障都将清净,圆满集聚福慧二资粮。愿一切有情生起珍贵的菩提心──诸佛圆满之法道,空性与慈悲之精髓,愿终证圆融无碍之佛性。

  --摘自《修心七要》



  白话大乘入道四行观
  菩提达摩祖师 述
  菩提大海 译白

  体入大道,有多种途径,紧要说来,不外乎二种:一是从理入,二是从行入。
理入,就是根据经教悟明宗旨,深信含识众生同一真心佛性,但被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明了,假若舍弃妄想归于真心,凝念安住犹如墙壁而观照,心无自己 亦无他物,凡夫圣贤等同一体,如此坚持安住而心不迁移,更不随思于文字教导,即可与大道冥冥相符,无有分别。寂静安然住于无为,就名叫理入。
  行入,以四种观行为紧要,其余诸种修行悉皆摄入此法之中。那四种呢?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什么叫报冤行呢?就是说修道行人如若受苦时,应当自心思念说:我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种幻有,多从生起冤憎之心,违害无限众生,如今虽然无 有违犯,这是我宿世殃恶的业果成熟,并非天神及他人所给与,因而甘心忍受都无冤无诉。经典说,遭逢苦恼而不怨忧,是认识豁达的缘故。如此心念生起来时,即 可与大道相应。由此体受冤屈进入大道,名叫报冤行。
  二、随缘行--众生本来并无实我,只是随共因缘业力所流转,苦乐等感受皆从因缘产生。假 若得到胜善报受荣誉等好事,这是我过去宿世善因所感召,如今方才得到,因缘尽了还归于无,有什么可喜的呢?这样,对一切得失皆随从因缘,内心平和无有增 减,欣喜愤怒俱都无起,冥冥随顺于大道,名叫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世人常持迷惑,处处起心贪着,叫做求。智者明悟真性,理念与俗人相反,安于贫苦而无贪求,身形随着时运流转,视万有如空幻,无希愿享乐之念。恒知功德黑暗经常相随追逐,三界本无安宁,犹如着火的房宅,有身体尽皆苦恼,有谁能得恒常安乐?
  了知与通达此处,息灭妄想无所希求。经典说,有求皆是苦,无求乃为乐。由此可知,无求真为得道之行,这就叫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自性清净理智本体,视之为法,此理体众相皆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典说,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如若能信受 理解这道理,应当相称地如法而行,法之体性无有悭吝,对自己的身体、生命、财物普行布施亦无悭吝,通达理解能施、所施与受者三者皆空,不倚持,不染着,感 化众生亦心无化相。这样为自利而利他,也能庄严菩提之道,“施度”而后,其余“五度”也照样行之。由此除妄修真,行于“六度”而无所行,这就是称法行。



  修 心 八 颂

  朗日堂巴尊者 造
  菩提大海 修编

  1、怀爱有情:
  慈心善待众有情,胜爱如意大宝珍;
  为他能满究竟利,关怀备至恒护念。

  2、恭敬自谦:
  随处遭遇有缘人,无忘谦卑随缘行,
  深念利他恒不辍,恭敬众生如至尊。

  3、警除烦恼:
  动静若微察自心,警惕烦恼萌芽生,
  损人利己贼心起,当下断除令清净。

  4、珍惜恶人:
  恶习深重诸有情,迫于猛烈烦恼病,
  观之应如大宝藏,慎善珍惜除心病。

  5、安忍损恼:
  他人缘由贪嗔念,妄加辱骂诽谤等,
  损害败坏自受取,胜善利乐作奉献。

  6、藉恶为师:
  如曾绕益助他人,且曾深望得回敬,
  却被无理反加害,应观其为上师尊。

  7、施善取苦:
  直接间接诸善根,普施如母众有情,
  有情所受诸苦患,暗自摄归自身心。

  8、智慧解脱:
  普愿一切胜善行,不落世间八法坑。
  依知诸法如幻智,离执解脱住究竟。



  逆增上缘魔力加持颂
  陈健民瑜珈士 造

  敬礼金刚大勇心!
  敬礼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敬礼大悲示现诸魔军!
  敬礼主宰三界魔军大自在天!

  释迦文佛圣教所指示,逆增上缘如拱云托月,
  由彼加持激起金刚勇,敬礼魔军逆加持成就!
  置之死地而生于忧患,疾风劲草儒家且赞叹,
  十无碍行古德尝提倡,敬礼魔军逆加持成就!
  圣经上帝亦发纵魔王,试探约伯以考其诚信,
  舜受尧帝二女之试验,敬礼魔军逆加持成就!
  能自反省因地之真实,好不自欺扪心自检讨,
  由敬畏彼去黑生白法,敬礼魔军逆加持成就!
  道上作障由我慢贡高,得少便足常自作圣解,
  由摧毁彼能从歧路归,敬礼魔军逆加持成就!
  少分成就忘失无常心,障难不生健康起常见,
  由警醒彼将死于安乐,敬礼死魔逆加持成就!
  辗转所生炽盛之烦恼,负薪救火终不能制服,
  斩草除根令人修大印,敬礼烦恼魔逆缘成就!
  除身见执恒念有身苦,生起坚固金刚身行道,
  拚将无常换取光明藏,敬礼病魔逆加持成就!
  庄严佛果菩提心伟大,庄严大印金刚力伟大,
  庄严众生真实信伟大,敬礼天魔逆加持成就!
  如份增长道高魔亦高,了知加持魔高道更进,
  如波推舟如风能助火,敬礼魔加持如量成就!
  凡夫日在魔中不自知,彼怯弱者畏魔胜于虎,
  由逢明师奋起金刚勇,敬礼如量魔加持成就!
  诸佛大悲集中于观音,各种顺逆方便令成就,
  总为开显众生本来佛,敬礼不违本旨魔加持!

  --菩提大海摘自《赞颂集》
《冻死不攀缘 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俺的狗窝: http://blog.sina.com.cn/shftg713



行者释凡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708
积分:66
注册:2005-01-29 19:14:13
  2006-11-21 20:48:32  第 7 楼   从生活中落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林 木 根 2000年6月17日

讲于新西兰基督城南岛佛光讲堂

壹、 前言

三 十余年(1967-1971)前的大学时代,在台中蒙 李公雪庐恩师的启蒙、归依 印顺导师,复忝为兴大智海佛学社社长及中部大学佛学社联谊会会长,而接触、研习佛学,在儒佛文化薰陶下,建立自己之作人处事风格;惟离校后因俗务倥偬,道 业日退;1995年在台北市因受政治事件之冲击,而有机会歇下心来,再与同修讨论儒佛与养心之道;1999年7月退休来到这花园城市--基督城后,深为 星云大师创办之佛光山南岛讲堂活动与师兄姐们之精进、慈悲与济世所吸引与精神感召,尤看到同为奶爸的佛光会李秘书煌育兄的修持、奉献与服务,让我惭愧再 三,乃应廖会长淑秋与煌育兄之请,不昧才疏学浅,斗胆的继于1999年10月在华兴协会报告「用心爱这世界-兼论严长寿的成功管理之道」*1后,在此向各 为师兄姐报告「从生活中落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即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落实地实践慈、悲、喜、舍心,来就教于大家,并深盼我们能过得更快乐,道业更 精进。

贰、谈心性、修心与修行(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

在座的各位师兄、师姐们,您们真有福报,万里迢迢来到新西 兰,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或更好的修行环境之目标下,移民到这「白云故乡」 、「人间最后一块净土」的新西兰基督城,在这处处如诗如画、保持最纯真、自然的环境下,真如朋友李先生所说「在新西兰的修行人或出家人真有福气,不必像在 台湾一样,要另找名山古刹,远离尘嚣来修行,因为在这绝佳的环境中,实在处处都是名山古刹,处处是道场」,诚然也!净名经云「心净则国土净」,宇宙处处本 都是「净土」,但基督城之环境,确更真是修行的好所在,不知您在享受这美好、怡悦的生活之外,是否真正为自己的性灵、自己的未来与永生而努力。*1


在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前,我们必需先来了解什么是心,才能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落实地实践慈、悲、喜、舍心;由心又引发到修行的目标,返朴归真,回归佛性,也顺谈业力--命与运及修行实是修心,大乘菩萨就是从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入门而终得成就。


首先来谈谈心:

常听孩子说「爸妈好偏心,特别疼爱姊姊(或哥哥)!」;又常听女士、先生们诉说「他(她)变心了,她(他)不再爱我了! 」,「你(你)真是三心两意! 」*1

其 实都是正确的,就人的生理构造而言,人都是「偏心的」,因为心脏位在左胸腔内,您不偏心,才真是异数呢!人的心也是「善变的」,请大家「用心」想一想,人 的念(念等于今+心)头一直在运转,心当然随之而变,您不变心才怪呢?尤其当男生、女生爱的如火如荼时,真想一口把他(她)生吞下去,变成「你(你)侬、 我侬」、「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俾时时刻刻、生生世世永不分离,那种情境,令人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但当对方一旦「变心」移情别恋,而自己又无法 「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悟得透」时,爱意顿时便成了恨意,真是「爱之入骨,也恨之入骨」,恨得「欲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真因一时看不开,那人间多少 悲剧因之而生。君不见1998年台湾报载,有一台湾(或香港)商人在大陆养「二奶」,结果被二奶伙同其男朋友弑杀后烹煮,真是人间惨剧哟。*1

生理的心脏之维护靠保养,如不愿被列为台湾十大死亡之一的心脏病夺去您宝贵生命时,请多听医师的话,平时在心理、生理、食物、运动与休闲生活上多注意,如此您就可以「活的越久,领的越多」,再也不会有「时不我矣」慨叹了。*1

而 抽象的心呢,确需我们更时时刻刻注意,我看到很多人在家或出家学儒、修道、学佛,终究其本,「修道,修心而已」;如能时时控制我们自己一颗心,让他不再善 变,让他的欲望减少,让他的善念比恶念多,让他永远保持一颗慈悲心、欢喜心、平常心、随缘心,我们将会有足够的智能来作最好的决定,我们也将过得更丰颖、 更快乐、更幸福。*1



究竟心是什么呢?

先贤有云「心之为用大矣哉!」,我们常听到「万法惟心造」, 「万法惟识」、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1;「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说「一念善,则生善行;一念恶,则生恶行」、「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前念、今念与后念,念 念相续,是名系缚;前念、今念与后念,念念不续,是名解脱」,善恶与是否究竟解脱原在一念心。*1

以上在在指出,心是人的一切主宰,想 想我们自己的一天,从梦醒后的第一个念头---究起床?或这么冷就赖个床吧!,就这么的第一个念头即决定您起床或赖床了,同样的接下来的每一个心念将影响 或决定您下一个作为,是故人的心念影响人的行为与成就,故我们修行,首重修心,而修心,就是修正我们的心念,我们的思想观念。*1

各位 师兄姊!您们来到基督城享受怡人的退休、创业、修行或就学的生活,您们有无真正静下心 (一分,一秒,一个时辰….?) 来思考人生真正的价值,真正的追求目标?而我们的目标是否达到,是用我们自己的心来衡量、体会与感受;而我们是否快乐或幸福与有无成就,更是用心来体会、 来感受。世界是否美好,存在一心,能「用心」来修四无量心,我确信您一会过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有意义*1。前天下午是个非常好的Sunny、 Lovely Day,在四点钟,我一个人到Windsor Golf Course去打球,打到夕阳西下,我突然发现天边绚烂的晚霞,蔟拥著热烘烘太阳,泼洒在鲜艳、五彩缤纷的画布一样,布满整个穹苍,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 的停下来,放下一切心念,以一颗欢喜心,好好的欣赏这美景,我才第一次发觉到,基督城冬天的夕阳,实在太美了,尤其随著缓缓回家的落日光芒,千变万化的云 彩,挂满天边与整个天空,真是大自然的杰作,让您舍不得离开您的眼光,直到天确已昏暗了,我才收拾球具,最后一个离开球场,但是那一份美却令我难以忘怀; 我想您也一定可以随时的静、停下来,来发觉、享受美好的事与物。

每个人的心念不一样,对这莎婆世界的感受、体会与成就也就不一样;我常 对人说「Christchurch这Garden City真是漂亮,是我所参访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中,我认为是最漂亮的花园城市。」(其实依据统计资料,基督城居民是全世界中拥有公园绿地比率最多的城市) 但是有些人不以为然。这是可理解的,因为我们的「心」(非性)不一样,我们看的角度不一样,我们思维的逻辑不一样,故无所谓对或错,只是我们用心不一样, 我们的感受、体会与成就也就不一样,我们在基督城是否enjoy也不一样,而我们感受到快乐或幸福与成就的强度也不一样。也许人生的差别就在这里,就在这 一份心,就在我们是否「用心」 *1,就在我们是否「修心」了。



记得宋朝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如往日一起参禅、打坐完毕时,苏东坡突然心血来潮地对佛印禅师:

问道:禅师,禅师啊!刚才我打坐时,你看到我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你打坐时,我看到一尊佛。那我打坐时,你看到我像什么?

苏东坡说: 禅师啊!你打坐时,我看到一堆狗屎。

佛印禅师笑笑不说什么,于是分手各自回家。

苏东坡回到家,看到号称才女的苏小妹,便很高兴的告诉苏小妹

说道:小妹,小妹呀!今天我很高兴,和佛印禅师一起参禅、打坐完毕时,禅师说我打坐时,像一尊佛。而他打坐时,我却看到一堆狗屎。你看看我的道行比他高。

苏小妹回道:大哥,大哥啊!您错了!你的道行那有他高呀,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看你是佛,而大哥你心中有狗屎,所以看到的是狗屎!



所以心能转境,心也随境转,一切都是心的作用,我们能不重新检视我们的心,我们能不珍视我们每一个心念吗?。



有 形的心、无形的心与世界万事万物都随时在变。想想您自己,假如您把从出生到现在的相片,拿出来仔细看一看,您一定发觉,不只「女大十八变」(嘿!是否丑小 鸭变凤凰?),不,简直千变万化!但您的念头、您的心,一定变化更快,一个念头,一个世界,不是吗?从近的而言,您移民到新西兰,从想来、到来及定居,您 经过了千千万万的念头,千千万万的心路历程,对吧!不只如此,您的心仍然在变,因为您的念头仍转过不停,师兄姐啊!您的念头什么时后才会休息呀?那一个念 头,才是真正的您呀!? *1



其次来谈谈性:

也许您会问,心既然是善变的,是随著念头的转变而转变的,究竟在这善变心的后面,是否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存在?*1

有 的,确实是有的,君不闻儒家云「修心养性」、佛家云「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心与性是一体的两面,性是心的本体,而心是性的作用」,有其搭配在一起,我 们才可以看到世界的万事万物,也就是世界的表相(假相),而这假相更是随时空的转移而变化,没有一项是永恒不变的,但我们却执著这些假相是永恒不变的,而 紧抓著不放(永恒不变的爱情、长生不老的人?),于是我们无法作到「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悟得透」时,烦恼于是产生(秦始皇也不用派徐福到蓬莱仙岛, 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了);旧的烦恼不去,新的烦恼又来,纠结在一起,我们怎会快乐呢? *1



何谓本性?儒家大学一 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一书亦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家老子道德经也说「道可道,非常道 」;而佛家也云「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从这些中可看出所谓的明德、天命、性、道,都是指本性,如您能明明德、能知天命(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能率 性、能修心、能明心时,则能见性,能成圣、能得道与能成佛。能明心见性,则心是清明无瑕的,里面没有欲望、没有烦恼,没有贪、瞋、痴,比「白云的故乡」更 皎洁,更无丝毫瑕疵;移民到新西兰后的中秋节,不知您是否真的感觉到「外国的月亮比台湾更圆、更明亮」,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儿,您是否注意到 了,当片片白云飘到明月下时,月姑娘顿成为「犹报琵琶半遮面」,真是欲拒还羞;惟当清风徐徐将徐志摩(我是一片云)的「一片云」吹走时,无私的月光洒满大 地;心如白云,随时变化,而性如中秋节的月亮,是永恒不变的(修行就是修心,就是把我们性上的那一片云移走)。故能明心则能见性,端在个人的修持了。*1



谈到心性,我就一直很喜欢印度波斯匿王的一个故事----「三岁与六十二岁,能看恒河的心是一个或两个」: *1

当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时,波斯匿王前往听法,有一天,当佛讲到「人善变的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性」时。他不明白,百思不解,于是就趁下一次佛陀说法完毕时,即趋前,

问道:释尊!您说「人的变化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性」,我不明白,请您为我解说。

佛很慈悲的问:国王呀!你今年几岁?

国王说: 释尊!我今年62岁。

佛问:国王呀!你是否看过恒河?

国王说:当然看过,第一次是三岁时,第二次最近,即六十二岁时。

佛问:国王呀!你三岁与六十二岁,能看恒河的心是一个或两个?

国王说:…………………….。

各位师兄姐啊,您说「三岁与六十二岁,能看恒河的心是一个或两个」?



前 面我谈过,心是性的作用,是会变化的;而性是心的本体,是永恒不变的。故在近六十年时间,恒河当随著时空的变化,而缩减或扩大河道,或增加了人为的设施, 水量增加或减少了,甚至面目全非,一如波斯匿王或我们近六十年身、心的变化难于数计,但都是起于本体(性)的作用;三岁时的波斯匿王与六十二岁时的波斯匿 王,也一定面目全非,但「能看的心」的本体---「性」,确仍只有一个,是永恒不变的。*1

各位乡亲,您对「三岁与六十二岁,能看恒河的心是一个或两个」?的答案,究竟是一个或两个甚或多个?如您的答案是两个以上时,请您回家后再「用心」的思考(请先想一想,究竟要用那一个心来思考?)。*1



再次来谈谈修行,修行就是修心:

在 这工商业高度发展,信息挂帅,已是千禧年之际,因繁碌、高度压力与紧张生活冲击下,为寻求心灵安宁的人愈来愈多(心理咨询业与精神科医师生意愈来愈 好,WHY?)修行的人,不管有形、无形的修道的人愈来愈多,但不管是儒、释、道或一般人,多数在家修,少数出家修,但修行最重要的要切中标的,且时时刻 刻保持心头的一份澄彻与宁静,最近看到一首偈*1: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只看各人修不修。

佛 在那里,佛不在大雄宝殿,不在佛案上,不在佛龛中,也不在玻璃相框中,佛在我们心中。佛经中常说:「即心是佛」,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六祖坛经 中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凡夫与佛的差别就在一念间,烦恼与究竟与幸福、快乐也的差 别就在一念间);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所以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行;而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每天的行、住、 坐、卧中*1,故我要特别强调「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人诚可不必出家就能好好修行,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持、落实也在日常生活之行住坐卧中。各位 师兄、师姐们!或许您研究过「维摩诘所说经」,不知您是否如我一样,为维摩诘居士,化身千千万,深入世界各角落,随缘度化千千万万众生而感佩。



修 行、修心,有如修剪花木,在Christchurch,大家真是有福报,都有很大、很漂亮的花园,栽种极多的奇花异木,但要使花草美观,要使树木成材,要 使花园美丽,就必须用心、用很多心思,来规划与配置,种植与时时修剪、维护。各位师兄姐,我们多数生为凡人,就要修行--修正行为上的缺失*1,都要修心 --修正心灵、不好的贪、瞋、痴念头与八识田中种子的缺失;而最重要的是时时修、日日修,从日常生活中来修,使修行、修心成为生活的一部份,在行住坐卧 中,随时的修;修行更要解、行并重,理解之后要确实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修正我们思想行为上的、生活方式上的缺失。藉著修行的力量,净化我们的心灵, 圆满我们的人格。果然能行为端正、心灵清净,自然就智能日增,烦恼日减了,则道业日成。所以修行,确如儒家的修养--修身养气,以求学问、道德的日趋完 美。*1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作到的,四无量心是其中的一种,慈、悲、喜、舍,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作起来简单,从浅的作起,进而次第的深入,修行容易,又容易生活化。



为什么修行就是修心呢?原来所谓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即我们生命活动的行为包刮身体的动作,口头的语言,和心识的思想*7。这些都是可以当下即修,不分时间、空间,不论行住坐卧均可修。*1

我们行为有其惯性、且有其余 势,此种惯性及余势的力量,这就是影响、支配我们未来行为的力量。人的一生,全被无形的力量(但却是自己所造)所左右,即佛家所谓的「业」的力量(起惑、 造业、感果),为业而努力,为业而辛劳,辛劳一生,最后再为业力牵引,在生死苦海中沉沦、轮回。不是吗?学业、职业、成家立业、发展事业,这不全是为业而 努力?而这些业力却掌握在我们手上,由心所现、由身所造。*1

现阶段、现代人多数心灵空虚、无助,故算命的人生意愈来愈好(多),也许您算过命,您一定发觉,算过去的很准,而对未来的却不准,何以故?*1

「命 运」是掌握在我们手中,当一个人来到这世界时,您由过去的累世业力,带来了您的「命」,有人有福报,出生为富豪、达官显要,如贵为连震东的儿子(又如前蒋 纬国将军可高唱「哥哥、爸爸真伟大!」,您呢?),有人出生即「天生丽质难自弃」而贵为「中国小姐」,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但有些人却歹命,出生为「罔 腰」、「罔市」、还要高唱「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您说老天是不是很不公平?但是您可曾用心想过,这些却确是您自己创造的。*1

这就 是人的「命」;有些人认命,但有些人不认命,请问您认命吗?当然不认命,否则何须拼死拼活地劳碌一生,何须万里迢迢跑到新西兰来;于是「运」产生,这就是 现在您能由您自己掌控的后天之所作所为,善或恶?也就决定了人的「运」;所谓的「命运」是「命」加「运」而成,也就是「先天所生」(命)加「后天所为」 (运);试想想,多数的算命的都算不准自己的未来,他怎能算到您自己所即将创造的运呢!若可,1998年台北某陈姓名星象家,就不会惨死在男友刀下 了。*1

修行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后天的运,我们的未来,甚至来生,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1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的衣服髒了,要常常换洗;我们的身体髒了,要天天沐浴。可是我们的心灵肮脏了、污染了,我们却多数从不介意,也不计较,任由他肮脏下去,污染下去。我们看,满街都是美容院,健身院,究多少人会想到要自已的心灵美化、要自已的心灵健康呢?*1



我 们许多的烦恼,多为贪欲所引起,贪的范围极为宽泛,它不仅指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而是包括著欲望、情爱,对权力的把持,对理念的执著。又多少人能看得破、 放得下贪欲?佛说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不就是为人性贪婪 做的脚注*7?您看过「宰相刘罗锅」、1998年台湾当红的电视连续剧吗?清朝乾隆的权相和珅,倚仗乾隆宠幸,聚敛天下财富。后来嘉庆皇帝登位,赐和珅 死,清理他的财产,相当于国家多年的总预算,一个人如何能用完这么多的钱呢?因为贪婪有如饮盐水止喝,愈饮愈渴,愈渴愈饮,只有不停的聚歛下去*7。我于 本年四月下旬赴中国大陆作处女遊时,还特别去北京参观「恭王府的后花园」,也就是和珅所造的后花园,实极尽豪华之能事,也方能被中国指定为今日必到之国家 旅遊点。故修行也首重去除心中的贪欲,*1落实地实践慈、悲、喜、舍心。



参、慈悲喜舍的真义与日常落实修行方法

我 们常说人之所以像人,是因为他有慈悲心、有惭愧心、有想要修行的心*3。因人有慈悲心,能慈悲喜舍,能看到苦,能修行而离苦得乐。慈悲心是世间的,是与众 生打成一片;佛法不离慈悲,但非留恋于慈悲或不舍于慈悲,因最后慈悲喜舍还是要舍、舍的澈澈底底*6。而惭愧心之惭就是觉得自己不够慈悲;愧是从别人眼中 感觉自己不够慈悲,所以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感觉自己对人不够慈悲、善良、对苦不够承担,这样叫惭愧,有惭愧才会想要修行。所以慈悲心是一种动力,因为 慈悲心会让我们生起惭愧
心,而惭愧心会让我们生起想要修行的心*3。惭愧心,要由慈悲心来,没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惭愧心;惭愧自己不能够对人家好,对别人不够柔软,这样才叫惭愧*3。



慈 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修菩萨道的基础,慈悲喜舍也是修止观的基础,且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没有修慈悲喜舍,要破我见﹙断身见﹚是极度困难的。因身见最大的特征, 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甚或「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经常在是我,不是我的见解、思考上作反应,有这样的反应,就是没 有慈悲喜舍,就不可能断身见﹙我见﹚。*3

慈悲喜舍是行菩萨道时所用的心,慈悲是众生成佛的根基,也是诸佛菩萨出世间的原动力,菩萨在 世间度生不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们修行者若要行菩萨道,就应该深入了解这四个字的意义及在日常中修习此四个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习与实践后,由「有 量」的慈悲喜舍心,逐渐步入「无量」的慈悲喜舍心*2。

修行的人,要修四无量心,但是这世间的人,却正好相反---给自己快乐,给别人 痛苦;别人快乐就不高兴,只高兴自己的快乐,而且舍不得。这是对自己的慈悲喜舍。即「慈」,只给自己快乐。「悲」,给别人痛苦。「喜」呢?我自己欢喜就好 了。所谓「舍」,我那里舍的给别人。这就是凡夫的慈悲喜舍。*7



慈悲是对外缘;舍是在加强内修的步骤。慈悲喜舍是世间法通向出世间法的桥梁*3。



慈悲喜舍包含了戒、定、慧。*3

戒、定、慧是修行三资粮,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戒 不只避免做一些让我们不能欢喜、快乐的事,还要积极的去做一些让彼此快乐的事,这种快乐不是一般人所说的那种短暂的快乐,而是会让我们真的很欢喜,持久又 安稳的快乐,行善、做好事,会让我们快乐,会让我们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做坏事我们会没有欢喜心,顶多是窃喜说:对方被我害到了,这不义之财被我赚到了,但 不能持久。因为您赚到了,还想再赚;您害了人家,您也会不安,因为别人也能害您,这个世间害人的心是很恐怖的。您有害人之心,就会与有害人之心的人在一 起。一个有慈悲心的人,自然会与有慈悲心的人相吸。俗语说:物以类聚,这就是慈悲喜舍戒的意义,它很微妙的创造另一种清净的世界。*3

我们若不能慈悲喜舍,就不得不选择(落入)贪、瞋、痴、慢、疑五毒中,心长驻在慈悲喜舍(就有所执著?),就不会有不安,修行要有定力,最基本的就是不 能有不安,心有不安就很难禅坐,如您白天没有慈悲喜舍的心,晚上要禅坐就很困难,我们会想到我们怨恨别人,别人也在怨恨我们,一想到别人也在怨恨我们,您 的心要静下来,确实是很困难的。*3

  我们心若长住在充满慈悲喜舍里面,则禅坐时,心很平静。更会感觉到冥冥中有护法神的保护。慈悲喜舍更是一种保护自己,在慈悲喜舍心下禅坐,容易有成就。*3



以下再引据大乘经论来释慈悲喜舍心意与功效:

大乘菩萨以慈悲故不舍一切众生,而诸大乘经论更以慈悲喜舍作为菩萨度化众生之无量心行的代表*8:

大智度论云: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

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

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

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以上为释慈悲喜舍意)

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

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

修喜心,为除众生不悦乐故。

修舍心,为除众生爱憎故。

(以上为释修慈悲喜舍心之目的)

复次,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众生得乐。见有不乐者,故生悲心。欲令众生离苦,心得法乐故生喜心。于三事中,无憎无爱无贪无忧,故生舍心。”

(以上为释慈悲喜舍意以慈为王,最后应生舍心)



又阿毗达磨俱舍论云:无量有四:一慈 ;二悲; 三喜; 四舍。

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此何故唯有四种?对治四种多行障故。

何谓四障?谓诸瞋害、不欣、慰欲、贪瞋,治此如次建立慈等。... 此四无量,行相别者:

云何当令诸有情类得如是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

云何当令诸有情类离如是苦?如是思惟,入悲等至。

诸有情类得乐离苦岂不快哉! 如走思惟,入喜等至。

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如是思惟,入舍等至。



又密宗道次第广论:「次缘一切苦恼众生,发悲心,愿令离一切苦。发慈心,愿令得一切乐。发喜心,愿令享成佛之乐。发舍心,愿令证无上大般涅槃。」*7

 

行 者修慈悲喜舍四心,除了自修自证,慈悲喜舍四心必须关联著无量众生而修习,方能引无量福德果报,故慈悲喜舍四心特称为「四无量心」。诸佛菩萨之慈悲心行是 无量的,对一切众生更有无量的慈悲喜舍心行*8,其无量的慈悲喜舍心行之一发心乃是依据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理即佛而来,智者《观音玄 义》解释观世音菩萨之「慈悲心行」时云*8:

“..慈悲者,良由观音之人,观于实相普门之法,达于非人非法实相之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理圆足无有缺减,云何众生理具情迷,颠倒苦恼?既观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与乐,是故明慈悲也。”

观世音菩萨是大乘经论中大慈大悲的象征,而其所以如此慈悲,乃基于如实观察众生,知众生具足成佛的可能性,实是与佛无二无别,所谓「心佛 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的差别,只在于众生本性被愚痴无明所覆盖,故不能如实照见诸法实相中道之理,虚妄颠倒故生烦恼,正因为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 可能性而不自知,所以菩萨才愍伤爱念不已。由此可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实是菩萨兴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重要依据*8。

菩萨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又是如何具体呈显呢*8?在《大般涅槃经》明白指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必依三缘而发,经云:

「…善男子 ! 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慈有三缘:一绿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

….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法缘者,缘诸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

…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

…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若不得见贫穷众生无缘生慈;若不生慈则不能起惠施心;以施因缘令诸众生得安隐乐,所谓食饭车乘衣服香花床卧舍宅灯明,如是施时心无系缚不生贪著,必定回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缘生慈,同体大悲)



可见菩萨修四无量心乃是一切诸善根本,而要能如实修习四无量心,必须以众生与法为缘;虽缘于众生与法而修,然依无上正等正觉如实观照一切法与众生,最终实 无一法或一众生可定著,故曰「无缘」,即 《观无量寿经》 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之义。亦即虽缘于一切众生而有所施善,但若其心无所系缚而不生著(舍也),自能随一切众生之机感而自在应化,既 为自在应化,实是化无化相,亦不可谓定有众生可度,亦不可谓定有菩萨施救度之事,如此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行*8。



应如何确实实践慈悲喜舍心行,发真正的大慈大悲心,问题在于不能实践大喜、大舍,只是空喊大慈、大悲无用;而要能大喜、大舍,则须依「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具体实践才行。*8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明白指出大乘菩萨缘一切众生所修之慈悲喜舍乃是无量无边,经云 :

「菩萨修慈亦不可尽。何以故?菩萨之慈无量无边,是修慈者无有齐限等众生界,菩萨修慈发心普覆。

舍利弗! 譬如虚空无不普覆,是菩萨慈亦复如是,一切众生无覆者。

舍利弗! 如众生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菩萨修慈亦复如是,无量无边无有有穷尽。虚空无尽,故众生无尽;众生无尽,故菩萨修慈亦不可尽,是谓大士所修慈心不可得尽。……夫修慈者,悉能拥护一切众生,能舍己乐与他众生。声闻修慈齐为己身,菩萨之慈悉为一切无量众生。

舍利弗! 夫修慈者能度诸流,慈所及处有缘众生、又有缘于法、又无所缘。缘众生者初发心也;缘法缘者已习行也;缘无缘者得深法忍也。

舍利弗!是名菩萨修行大慈而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修行大悲亦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修行于喜亦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修行于舍亦不可尽。…菩萨以慈悲喜舍故,欲令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



菩萨具足菩提正智与慈悲,故能勤修无尽法门而不取证,亦能随缘教化众生而不为生死所困;因此,依菩萨之慈悲誓愿必含「众生无边誓愿度」,而推其极,则有「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之弘誓出现。*8

又菩萨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更是悲智双运,随缘任运。以其智故能证悟涅槃;以其悲故不舍众生。若菩萨迳自取证空无相三昧而得沙门果道,即不能再随缘度化众生,因此,菩萨为了轮迥生死苦海的众生宁愿誓不成佛,示有结惑以方便度化众生,故「留惑润生」。*8

大乘菩萨因为慈悲愍念众生,修行过程中,若断一切烦恼结惑,即断受后有之一切因缘,如此如何能方便教化利益一切众生?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强调诸佛菩萨不久住涅槃三昧之中,亦是诸佛菩萨慈悲愍念一切众生之必然推扩,经云:

「是 诸如来,有二种法,于三昧中,不复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与众生乐;依大悲故,拔众生苦。以是二法,于无数劫熏其心,而成正觉。世间众生, 多诸苦恼,以是因缘,如来不久从三昧起,当为演说心地观门,大乘妙法,告诸大众,无求一切人天福乐,速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8

又《大智度论》有关大慈大悲与小慈小悲之分别,更能具体地彰显诸佛菩萨不舍世间众生之慈悲心行,论云: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问曰:…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

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复次, 凡夫人、声闻、辟支佛、菩萨慈悲名为小,诸佛慈悲乃名为大。

复次,大慈从大人心中生,十力、 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能破三恶道大苦,能与三种大乐,天乐、人乐、涅槃乐。

复次,是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乃至昆虫,慈彻骨髓,心不拾离。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堕三恶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脱苦已,以五所欲乐、禅定乐、世间最上乐,自恣与之,皆令满足,比佛慈悲,千万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间乐,欺诳不实,不离生死故。……

问曰:若尔者,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

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所苦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



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诸佛菩萨正因大慈悲力,故不早入涅槃取证;虽于生死中,心不厌没。正因「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乃至昆虫,慈彻骨髓,心不舍离」,自然不忍有任何一众生尚未得度;既然不忍,遂发誓愿度尽一切众生。*8

故 肯定在「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大前提下,诸佛菩萨因不忍众生浮沈苦海,流转生死,故以大悲心兴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 两大誓愿,如此才能拔众生苦;又以大慈心兴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弘愿,以期能以种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使其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而此救度 众生之广大誓愿充其极,则可能出现「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之悲愿,不忍亦不舍任一众生之故。*8

无量心必须由本心起用才会发生,一般人要修习适当的「智能观」,来改造内心,扩大有量的慈悲喜舍到接近无量的慈悲喜舍。我们以「报恩观」修慈悲心。以「缘起性空」及「诸法如幻」的慧观,观宇宙人生之生机与奥妙,由此修习喜心。以「无常观」及「慈悲观」修习舍心。*2



一、慈的真意与修习

(一) 慈的真意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

慈 是仁慈、慈祥之意*2,是见人苦,想帮助他*6,是给众生快乐,要给众生快乐,大家一起快乐,不要让人家伤心*7,也是「满足众生的愿望」,若深入了解可 知慈不是第八识内所有的,慈是第六识名色内的东西,它是由第八识中喜与爱两类种子所合成*2。因此,慈应该具有喜与爱两种性质,若一个人神色上看起来使人 产生欢喜而且又很有爱心的样子,我们会觉得他是个很「慈祥可亲」「慈颜善目」或慈爱的人*2;慈的内涵包括爱意、诃护、宽容、原谅和仁慈等,若人具有这些 特质,也就是内心有这些「善」的名色,我们可以说此人具有「慈心」。在菩萨道上,它的意义是「给乐」*2。慈悲心有两面,一是积极面:《中阿含》「有慈悲 心,饶益一切,乃至蝗虫。」《长阿含》「慈愍有四事︰一者见利代喜,二者见恶代忧,三者称誉人德,四者见人说恶便能抑制。」;另一是消极面:《长阿含》讲 「六不退法」的前三法时说︰「一者身常行慈,不害众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恶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怀恶损。」*8



「慈无量」能帮助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快乐。*9

有慈心的人大都心胸宽大,在生活态度上也较乐观。一个行菩萨道的人由于有「愿力」的关系,愿意以这种慈心的态度对待他人,就像一个慈祥的老母亲对待他 的儿子一样,她永远诃护自己儿子,关切照顾他到无微不至,儿子的一切错误她都能无条件的原谅,儿子想要什么她就尽量满足他而无怨言,老母亲看她儿子时,永 远都是一张充满慈祥的脸,这就是所说「慈是给乐」的意义*2。



慈啊!就像大地,它有一种承担,愿意去承担彼此的 苦,众生的苦。如我们遇到苦,就深深的吸一口气,把苦吸进去,配合呼吸把苦吸进去,去感觉那个苦是什么,已经是苦了,就不要再增加那个苦,而帮忙承担,这 就是慈,肯去承担,所以我们的心会清静,心很清静就会和禅定的三禅相应*3。

 

把注意力都放在慈,「苦总要有人承担」,你会转念,他今日之所以对我不好,是因为他感觉世间对他不好。今天刚好让我们遇到,我们要去承担世间对他不好的苦。当这个承担的注意力跑出来的时候,心就这样静下来、收摄于清静,我们的心会很清静无染*3。

无论众生有什么苦,我们都会愿意帮忙承担,无论别人对我多不好,我们都能够承担,都能够去看到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很苦,他不快乐,他感觉世间对他不 够好。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帮忙承担,让他觉得这个世间,还有人愿意帮忙承担他的苦。还有人不因为这样,而对他不好,这是慈作意。这个慈作意能引发心地的 清静、收摄,类似三禅的定力*3。



到处可见之弥勒菩萨就是「无量大慈」的代表,在坊间弥勒菩萨的画象是挺著大肚 子,方面大耳,看起来极为慈祥愉快,有的画像背上还爬满小孩子,个个皆欢欢喜喜,一幅充满和乐与自在的画面,这就是「慈」的真义,各位若能多用心去体会这 种画面就能了知菩萨的「慈心」*2。我常对朋友说:作人要像弥勒菩萨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长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



(二) 慈的修习

「慈 母手中线,遊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大家熟悉、朗朗上口的「遊子吟」,显示的是慈母的爱心;孔圣人之「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更显示 「大爱」;其一辈子倡行「仁道」,就是将大爱推展到全国、推展到天下;在我们的社会里「严父慈母」,一直是歌颂天下伟大母亲们对子女,无私、无求的真爱, 所以世界有母亲节;而我习俗有农历七月的中元普度及盂篮盆会,以无私、无分别心的普度众生与孤坟野鬼,期他们免再受饥渴与苦楚,早日超脱苦海,这些都是我 们慈心、悲心的表现。



爱自己孩子、亲人是慈,但只是小慈,能真正、澈底作到无私、无求的真爱虽也不简单,但却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些大家都作得很好(很落实?),不管奶妈、奶爸或奶爸妈都一样,故我不再多说。兹仅就修无量大慈依据前贤所述,介绍如次:   

实修慈心(悲喜舍心亦然)观想过程如下*14:

1.最初,先对自己修慈,默念思维「我要快乐、幸福、成佛,不受苦」或「保持我自己无怨、无害、无恼、有乐」;暂时先避免对六种人(即不爱的人、敬爱的人、无关系的人、敌人、死人)修慈。*14

2.对值得敬爱的人修慈,以引发、强化自己的慈心。如对可敬爱的父母、师长,随念他们令人喜爱的爱语,慈祥教导,身教言教,戒德定德慧德。*14

3.对一切人修慈,次第对自己、值得敬爱的人、极爱的人、无关系的人、怨敌,乃至无限量地遍满一切。*14

4. 对怨敌修慈:但是,对宿仇修慈时还会引发瞋心,须先回来安住在慈心,再对怨敌修慈。若仍无法柔软、慈爱怨敌,可作如下的思维-只有笨的人才因为他人的忿怒 而生气;我又不是他的什么人,何必因为别人的忿怒而影响心情快乐与幸福;若对敌人忿怒,只是造成二度伤害。或只看敌人的优点,避其缺点。或反问自己,我是 对他的头发生气吗?对其牙、爪、毛生气吗?乃至是对其五蕴生气吗?事实上,没有可生气的对象。*14

5.修平等慈:破除对自己、值得敬爱的人、无关心的人、敌人的界限,平等修慈*14,进而扩及到蝼蚁等无量无边众生。

修慈的功德种种功德,对自己而言有安眠,安乐而寤,不作恶梦、作吉祥的梦,受人敬爱,受非人敬爱,诸天守护,不受火烧或中毒或刀伤,禅坐时能迅速得定,容颜光彩,临命终不昏沉、善终,死后生于梵天*14或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永享极乐;对众生而言,当令诸有情类得大乐。

二、悲的真意与修习

(一) 悲的真意与修习

「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

悲 是令人痛苦、不喜欢的感觉*2,是见人苦,心不忍*6;是「拔苦」,也就是消除、解除众生的痛苦*2、*7;悲是同情心,在心态上愿意帮忙他人离 苦*14。悲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也是第六识名色中的东西,悲是第八识中「苦」与「厌」两类种子所构成。因此,悲的性质包括痛苦、难过与不喜欢的复杂感 觉,一般我们比较能体会的是悲痛,例如当失去所爱的人时悲痛;在菩萨道上,它的意义是「拔苦」;维摩诘所说经云: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 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2。「悲无量」,是看到众生有苦,帮助他离开苦难*9。

与悲心有关的涵意包括「不忍」、「不舍」、「疼惜」 等各种意识心。在照顾癌症病童的母亲中,我们常可以发现这种悲心的存在。能体会到别人的痛苦而自心感到难过,这是悲心最简单的表现,若一个人对别人的苦难 毫不关心,甚至幸灾乐祸,这种人就谈不上修悲心了*2;悲,也不单悲伤之意,在佛家来说,佛所讲的悲心,范围非常大,包括看到对方的我慢、看到对方的猜疑 心、嫉妒心很重、很偏激,都可以看到他的苦,照样可以「将心比心」,进入他的心去感受。即使看到他对我们不好,我们仍然看到他的不快乐,一个人如果快乐, 就不会对人不好。看到他的不快乐,我不会再计较;看到他的苦,我愿意承担,愿意承担才叫「悲」*3。所以悲心就是我们真的可以将心比心,就是我们无法看见 别人在受苦而心不苦*3。悲是平等看待众生的意思*13。

当我们常常将心比心去看、去体会、去体悟别人的苦、众生的苦,会发现自己的苦 真是微不足道,对自己的苦更有承担的能耐。如果不去看对方的苦,只看对方造成我的苦,自己的苦会更增加*6。苦有四苦、八苦,就拿最根本的生、老、病、死 四苦,都是不能逃避的,必须确确实实去面对、设法去离开它。

悲心像水,能让我们心地广大,无碍无分;亦即是看到亲人、朋友、同修与众生 的苦,就象是自己在受苦一样,看到自己的苦,也等于看到众生的苦一样,当我们在受苦时,我们很难让别人快乐,我们看到别人受苦时,我们也很难欢喜,所以我 们很难分别说,这是你的苦,我的苦。我的苦就是众生的苦,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世间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是世间的痛苦、不分啊!*3

看 到世间的苦时,就感觉苦不分彼此,心就会开阔起来,心地就会变大,就会有一种什么都无碍的感觉(心经:心无罣爱,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一 直去注意苦不分彼此。你的苦我见到了,我不能没有感觉;我的苦别人见到了也很难没有感觉。我们若不能笑,别人见了也很难微笑,别人若不能微笑,我们见到了 也很难微笑,这世间的苦都在互相迥向。面对苦,我们会有一种悲心升上来,不会想要再去增加彼此的苦*3。

在诸佛菩萨当中,观世音菩萨是无量大悲的代表*2,菩萨的甘露遍洒宇宙各角落,不论众生是什么种类或在什么地方,只要那里有苦难,菩萨的甘露就随著受难者求救的声音而到那里*2。(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众生音声,前往救苦救难,中国习俗-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

(三) 悲的修习

人的心情不是贪、瞋、痴,就是慈悲喜舍,你选择让自己驻留在那一个?看到对方的无明、贪、瞋、痴苦,可以觉得他好笑、幼稚、笨而生瞋,但也可以生生悲,你选择那一个?你有没有选择的余地?能知对方比自己苦,就是悲,悲心不比瞋心好受吗?何必让自己非瞋不可?*3

不 间断的体会,世间就是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轮回,生起一个「六道众生轮回苦难相」,完全的将心比心,「要我是他,我也会跟他一模 样」,真正了解他,就是完全接受他的身、口、意,能这样,才是了解他、接受他,方能灵活地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学习去承担每个人内心的苦。*3

不间断的问自己:每天从早到晚、从醒到睡,我们是在选择离苦﹙寂静对待﹚?还是避苦﹙不寂静对待﹚?*3



悲心就是一直去看苦,看自己的苦、看世间的苦、看见众生没有选择的苦、看见众生以五蕴(色、受、想、行、识)为「我、我所」、种种欲望冲突的苦,一直去看,一直去感觉、体悟,感觉、体悟到眼泪都掉下来了。*3

把整个人都泡在苦海无边里,泡在对苦的理解里,事实上你我都在苦海里,都在世间的种种欠缺里,看到苦无法分彼此。*3

慈悲心的串连可以加持与治疗一切相关的人,让别人跟著慈悲,一如波夏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一书所说的︰慈悲是不会损伤人的,它像自天上而降温煦的雨,落在地面上;它是双倍的祝福;慈悲祝福施予的人,也祝福接受的人。*13

慈悲永远是一颗如意宝珠,它对人的心情具有光芒四射的疗效。*13

假 如你有十个所爱的人,九个人都很快乐,只要有一个人不快乐,你就很难快乐。地球上有六十亿人口,有三十亿人过得很好,但有二十亿人都过得很苦,你知道的 话,你能不苦吗?你要不苦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冷漠,第二种是慈悲,第三种是涅槃。但若冷漠,冷漠本身就是苦,你若慈悲,除非是进入慈悲三昧,那个苦才 会过滤掉,但是慈悲三昧也是无常,那个无常也是苦,所以要不苦,只有涅槃,否则世间就是苦。*3

世间确确实实有几十亿人在受苦,我们会 不知道吗?我们都知道,我们知道却认为那跟我没有关系,非洲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中南美洲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别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跟我没有关系」那 就是「身见」,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冷漠、就是分别心,这个冷漠、分别心就是苦。*3

事实上,你越不能感觉到世间的苦,你就越会随著自己的 苦而转,当你越能感觉到世间的苦,反而你离系的力量越强,这就是「习苦生信」,因为你常常泡在苦海里、常常泡在众生的苦难里,常常取众生苦难相、常常觉得 众生的苦难跟我分不开,那样的一种取相,就是在破我们的身见*3,即破以自己为第一的知觉。

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破身见,众生身见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你的苦不是我的苦、我的苦不是你的苦,经常在「我、我所」的思维上做反应,这就是身见。*3

我们要破身见,不要从见解入手,你分析无我、无我所;分析五蕴非我、非我所,都不如直接从你的觉受下手,直接去感受面对一个人的苦难,你能否无动于衷?我们直接来观想众生的苦难,我们来思维,这个思维是要去感受的,它不是很难。*3

当你感受到的时候,每一个众生的苦就是你的苦。破身见的时候,就是每一个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我的苦就是众生的苦。看人在受苦,我们的心很难笑、很难不感受到苦;我们若不能微笑,别人见了也很难微笑、很难不感受到苦,这就是世间苦,都在互相回向。*3

所以,悲心就是在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触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当下有没有苦?最根本、最内在的是看自己有没有苦?再看出去对方有没有苦?整个注意力都是在看苦,和苦的消失。



比 如讲一句话,心起作意:「这句话跟离苦有什么关系?」又比如听一个人讲一些很无聊的话,此时作意:「这已经是苦了」,故不要再说:「你讲这个好无聊」,这 样想就造成对立、也是世间粗俗的反应,自己也起了好恶心,心无法收摄,就造成「苦上加苦」*3,我们应用柔软语对之,众皆大欢喜。

我们 能观到苦,就有一种「不忍之心」*3、「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在佛家而言称「苦能软坚」,苦能软化我们的执著(我执与法 执),让我们那种没有弹性的个性活泼起来,让我们面对境界时,心念流畅、能够回转,不会停滞在一个角度看事情。*3

所以从现在起,有人对你傲慢、有人对你猜疑、有人排斥你、攻击你、不喜欢你、和你对立,你看到的是什么?你是看到对方的苦,也看到自己不能安住的苦,这样的苦,已经够了,你就安住在那里,不忍再增加一丝一毫,这就是「见苦即收」,就是「悲心涌现」。*3

悲 心的好处,对自己而言,是让我们的心常常处在一种看到自己的苦、看到别人的苦,感受到苦是不分彼此的。看到只要有苦,我怎么去避,那个苦还是在那里,苦是 不能避的,苦只能离啊(离苦得乐)!离与避最大的不同是,离来自于自己能安住当下、内心平静,转到一种积极的,想要做一些事来减少世间苦。不但消极的不增 加,更积极的想要帮助,这就是佛家讲的「离苦」。*3

佛家讲的悲心,就是这样一种见到众生苦,内心恻隐悸动、感同身受、完完全全的接 受,却没有伤悲,没有那一种悲伤、挫折、沮丧、忧愁。所有的悲伤、挫折、沮丧、忧愁,常常都是与自我有关,因为在感受的当下,如果没有住在过去、没有住在 未来的话(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不会生出悲伤、挫折、沮丧、忧愁的,因为这一些都与比较有关,都有一种人我比较 的成分。*3

悲心只是很单纯的看到「苦」是来自贪瞋痴慢疑的不消化,看到每个人都是做不了主的「境」,去体会「我」不是人,「我」只是 一个境界。心苦是因境﹙相﹚苦,境﹙相﹚若不苦,心也不会苦。离境不是避苦,是转相,背后原动力是慈悲心,看到自己的苦与世间互相回向,心生不忍。*3

对 待自己好像对待过去五蕴已灭的再生人,这个「再生人」从零岁开始,从谁也不认识谁开始,这是一个历「劫」归来却历久弥新的五蕴,对此五蕴唯一的认识是「他 还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还是我慢炽盛,经不起五盖诱惑」,你如何给他由衷的「建议」「提醒」,帮助他少苦少依。*3

然后做到待人如 己,由衷地站在对方立场与处境,去「设想」对方可以少依少苦、离依离苦的因缘,在体会对方因缘困难的同时,也看到法界的无所不在,看到真的有法肚﹙度﹚, 只要肯「界相聚」﹙广结善缘、深结出世缘﹚,只要肯放下、放松,一定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打从内心最深处愿意无条件、无所求地「协助」走向离苦、离依之 道。*3



各为师兄姊!我们在基督城实在已过快乐了,但愿我们能从现在起,更将心比心去看、去体会、去体悟我们的亲人、乡亲以及无尽众生的苦,以大悲心与众生永「离苦得乐」。

三、喜的真意与修习

(一) 喜的真意

「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修喜心,为除众生不悦乐故。」

喜 的意义是欢喜或欣喜*2,是见人的苦减少,自己的苦减少,所生的喜悦*6,也是欢喜心;是欢欢喜喜的去做,大家共享那种欢喜 *7;喜是分享快乐,赞叹他人的功德*14。在菩萨道上,它的意义是「随喜」*2。维摩诘所说经:「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不要依自 己的好恶,只要看到他各得其所,即喜----随喜。随喜不是认同、赞叹,只是接受现状,接受无常、苦、无我,接受世间有诤,可意、不可 意都只是相,能单纯、无所求的取角寻思,正知当下,就自然喜上眉梢, 微微一笑。喜则轻安,因为放下了贪瞋痴慢疑的负荷。舍时,因安住于呼吸而得到喜乐*6。

喜是看到自己能慈悲,能看到对方的苦,能够帮得 上忙,能看到自己烦恼执取的减少,对方烦恼执取的减少,能放下多欲,能于当下的受用满足,所以才有喜。当能由贪瞋痴转为慈悲时,对自己有了信心,不后悔, 自然生喜;当慈悲起不来时,能不逞强,而离境的舍。舍,在此不是永远的,只是暂时退出来、静下来,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来蕴酿更多的慈悲,慈悲永远 是不够的。*6

如果喜中有我慢,则即舍。慈悲时,觉得自己比别人慈悲,有我慢;觉得比以前慈悲,也有一点我慢;慈悲只是慈悲,只是自然的感情,不宜生出「我是、我在、我能」慈悲的感受。*6



「喜 无量心」,「喜」的是别人离苦得乐,看到众生离苦得乐,欢喜心油然而生,不会嫉妒瞋恨;看到别人快乐,自己就快乐,这个心量就大,就真实。凡夫心看到别人 离苦得乐,往往嫉妒、瞋恨、不平,那就错了*9。喜释「随喜」,也就是看他人有成就或有功德时自己也心生欢喜,随喜的反面就是嫉妒他人的成就。喜本身是第 八识的一类种子,第六识喜的名色乃累积第八识喜的种子而成*2。

  对某些事物若和顺自己的心意就心生欢喜,这是「自心喜」,这种感觉 我们经常会碰到。若见到他人快乐欢喜而自己也随著快乐欢喜,这是「随心喜」,这种感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生,假如自己儿子联考放榜时金榜题名,儿子满心欢 喜,做父母的也随著高兴,这就是一种随心喜。*2

菩萨道的修行者因有愿要利乐众生,要成就众生,因此对众生之成就皆心生欢喜与赞叹,甚而参与其事,这有鼓励众生成就善业功德的作用,一个菩萨之所以产生这种「随心喜」,主要是源于「众生同体」的智能,众生的欢喜,也就是菩萨的欢喜,《维摩诘经》上说「众生病,菩萨也病」这也是「众生同体」的结果。*2

喜,可以解说为欢喜。打开心扉,让欢喜心自然流露出来,一如佛家法门中的「施受法」︰当你发觉遇上瓶颈时,施受法可以开放你去接纳别人的痛苦;当你发现心被堵塞时,它可以摧毁那些堵塞的力量,让人生欢喜自在。*13



喜 心作意:注意力若能放在喜作意,就没有怨、嫌弃,对事情能够灵活取角。看事情的角度,会想说,遇到好的事情不敢得意忘形,因为我们知道那是一种无常。遇到 不好的事情,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而且觉得这个不好也是世间整个的现象。我们住在这世间,就要去承担接受,从不好的境界当中,我们也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这 就是喜心作意,喜心作意就能触到无色界的识无边处;识无边处就是,真的感觉心不分你我,那个时候就能进入,无色界的识无边处,心开了,识就无边*3。

喜 就是你要很坚定的做下去,同样的月亮、星星、云彩,每个人所欣赏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同样的境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情展现,看彩虹,要站好角度,才 能看得到它;每一个境界里面,都有一道彩虹在里面,那叫喜心作意。灵活取角度,你没有办法更好,现在就是最好。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这 样坚定做下去就是喜心作意*3。

 一个人之所以不会微笑,是因为他觉得世间欠他。一个人能不能微笑很重要。远山含笑,我们笑,境界跟著我们笑,我们不笑,境界也跟著我们不笑;我们笑,世间跟著我们笑。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谅青山见我亦如是」*3。

  目键连尊者,看到地狱道的众生肚破肠流,仍然能微笑,这是一种最寂静、最轻松的心情迥向。境界已经够糟糕了,我们要以最寂静、最自然的心来迥向。如同慈悲也是一种最自然的流露,因为你没有办法看到别人在受苦时,你没有感觉*3。

(二) 喜的修习

我们的生活观里,您如果能随时保持一颗「欢喜心」、一颗「随喜心」,您一定会很欢喜、很快乐、很幸福。*1

我们日日、时时碰到问题(自己、亲人、众生的),您是否能真正的去「面对它、处理它、解决它、接受它」。*1

我 们每天都要上班、上课或作家事、教育、引导子女,在台湾我们还有许多推不掉的应酬,有个小笑话说,某个周日下午,小明请爸爸晚上带他上馆子吃晚餐;爸爸 说:「今晚,我有应酬,改天好吗?」小明问:「什么叫应酬?」,爸爸说:「应酬就是你不想去又不得不去作的事。」第二天早上,小明背起书包说:「爸爸、妈 妈再见,我应酬去了!」哈,一笑。亲爱的乡亲们,当新的一天到来,请问您是用欢喜的心来快乐的面对,还是用应酬心痛苦的去面对? *1

其 实,用欢喜心或用痛苦心面对这新的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也都是要面对的,您无法逃避。但用欢喜心或用痛苦心面对这新的一天的结果一定迥然不同,不是吗?快 乐、幸福更是用心来感觉的,您如用快乐、幸福的心来感觉,您一定觉得很快乐、幸福;您如用痛苦、无聊的心来感觉,您一定觉得很痛苦、无聊。*1

您 确可以全然的投入社会、走出您的家庭,用欢喜心、平常心来面对一切,您更可以用欢喜心、平常心来交朋友、选择您的朋友;您可以用欢喜心、平常心来和孩子作 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威权式的父母,您不再把自己过去作不到的事情,要求孩子们超越自己,您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切、和他们一起成长、和他们分享与面对一 切欢乐、痛苦与不顺。*1

与其免不了痛苦做事,何不给自己欢喜的工作呢?以欢喜心做事情,就能做得好,而且身心快乐;做事情心不甘、情不愿,不但做不好自己也苦恼,何必如此自寻苦恼呢?既然一定要做,那何不用个欢喜心做呢?大家都开心不很好吗?*1

我 们每个人都想快乐的工作、修行,在家庭、在社会工作上,不管人家分配您什么事,你都欢喜接受「哇!我分到这事真是好光荣,人家看得起我,我又有学习、磨 链、奉献服务的机会了」就会很快乐;如果你老是想「为什么派这事给我,怎么不叫别人做?」那你一天到晚苦闷,常为工作烦死!要不就是工作把你累死!*1

所以,我们每新的一天、或碰到问题,我们一定要真正的用欢喜心、平常心去「面对它、处理它、解决它、接受它」;切忌用逃避或得过且过的心来处理一切事,因为这样您一天才会欢欢喜喜。*1

用欢喜心来面对新的一天,用欢喜心来面对一切到来的人、事、物,您的一天将充满欢喜,绝不会带著「后悔」或「不快」上床,进入梦乡。



四、舍的真意与修习

(一) 舍的真意

舍名舍三种心(慈、悲、喜心也),但念众生不憎不爱。修舍心,为除众生爱憎故。

舍 的意义是舍弃或厌舍*2;是对想慈悲的情境,保持距离,使自己的止观做得更好,让六根再收摄一次*6;舍,是平等无分别的,全部的施舍*7;是放下自己的 不够慈悲,放下贪瞋、悭吝,放下过犹不及的激情、冷漠、急躁;甚至对「舍」本身,也不喜、不著、不住、不取*6;「舍」是所有的时间、生命全部的舍弃, (当中还包含无分别心!平等心!)这样子的舍无量。在菩萨道上,也意为「怨亲等舍」*2;舍,是对已起的慈、悲、喜心能舍,而且舍的澈澈底底,且连应舍的 心也舍,即一点执著的念头也没有,就是歇即菩提。维摩诘所说经「何谓为舍?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唯有如实的观察众生随缘聚散起灭、如幻如化,而不心生住著,菩萨之慈悲喜舍四种心行方能真正成就圆满而究竟之无量义:虽缘无量众生,而实不住著于任一众生。修舍就是修放下,如如不动*14。

舍是第六识名色内的东西,它是由第八识中「厌」的种子所组成,因此舍心含有不喜欢而丢弃的心,也就是「厌舍」的意思*2。

舍, 是包容一切,毫无偏见的观点,是慈悲、法喜的起点与基础,把快乐、幸福、安详给予人们,证悟心性,究竟解脱。如史提芬,雷温( Stephen Levine )所言︰「当你的恐惧,碰上别人的痛苦时,它就变成怜悯;当你的爱心碰上别人的痛苦时,它就变成慈悲。」*13

慈悲喜,都是情绪,都是欲;连慈悲也不执著。慈悲时能看到自己的有余;面对众生而不能慈悲喜,即舍。舍即离境*6。



慈 悲喜舍的第一个条件或作意是「我们有没有选择?是选择慈悲喜舍或贪瞋痴慢疑?」如两边都不选择,即称之为离境,或勉强称为「舍」;但这不是真的舍,真的舍 是要经过慈悲的,是慈悲后的收摄、安住。不能慈悲时才舍,是舍掉杂染所依的舍,是净念以后的舍,是所作已办的舍。*6

舍心作意「比前面 的慈悲喜更强,更不分你我,不分内外。看到世间,我们真正能让自己快乐,我们就能给别人快乐,自己能微笑,世间就跟著自己微笑,我们的心能静,世间就跟著 寂静。看到世间没有什么好争的,就会无怼、无诤。」无怼、无诤就是说,我争到,你损失,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处;你争到、我损失,对你也没什么好处。慢慢的去 看到,真正对我好的事情,就是对你好,真正对你好的事情,也能够对我好,那才是真正的好,要不然那个好都是假的,那种好都会有一种对立,有相对性、有争, 有争就不会快乐,所以舍心作意,就会进入无所有处定。*3



「舍」是说虽存此慈心、悲心、喜心三种心;自利、利他而 不能执著,行若无事。如把这三种心常常存在心里,就坏了。心要清净,六祖坛经五祖传衣钵:惠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 神秀和尚则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其中我们知道,惠能已舍,不著境、相,而神秀尚在境、相转,故惠能受传衣钵而为六 祖。故换句话说,「舍」是不执著,不著一切相。有慈悲喜舍,而不著相,自己才得到真正清净。所以,冤亲平等、众生、慈悲喜舍心,不著冤亲平等、众生、慈悲 喜舍心之相;舍离冤亲平、众生、慈悲喜舍心等之见*9。

《金刚经》前半部教你不要著相,后半部教你不要著见。前半部的中心,佛讲「若菩 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后半部讲的境界更高,「若菩萨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菩萨」。有这个念头就不行,不能有这个念 头。所以,慈悲喜舍有没有?有!但不能执有这个念头。有这些事,而心上清净。「舍」就是清净心。慈、悲、喜是从清净心生的,相上有,心里没有,这是真的。 心里没有,你这个慈悲喜舍是从理上生的,不是从情生的。情是染污的,理是清净的。从清净心生的,从平等心生的*9。



舍: 对境如镜,对待每一个境界,都要看成一面镜子,要有这种联想的能力。从这个镜子看到我们内心的不平衡,从境界里面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无常、苦、无我;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看到境界的当下就看到五蕴皆空,因为你是一面镜子。*3

无法见到五蕴皆空,识就过滤不清净,识不清净,就会造成名色﹙身心﹚的余毒即「贪、瞋、痴、慢、疑,对人、对自己、对真理不信任」。为什么不相信呢?因为他不曾真正对人慈悲过,不曾真正有过慈悲喜舍的体验,所以他不相信。*3

舍心作意很重要是要在异中求同。世间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间是种种三角关系,你若看不清楚世间,你就会因此计较。佛家不说谁是谁非,而是要计较自己有没有贪、瞋、痴,若不肯断世间思惟,就永远走不出三角关系。*3

有一个人讲,他能够「慈悲喜舍」。但是他慈悲喜舍,如是有限的只对自己的亲人慈悲喜舍,对别人就不管。当你到了舍无量的时候,你就是对六道众生完全平等无分别,这个舍无量才是很伟大的。*7

(二)舍的修习

舍就是平常心,就是随缘心,就是清净心。有一个故事如此说:*1

从前有一位大富翁,但他却过的非常不快乐和不安,他知道是因为欲望太多,也把慈悲喜心挂心头,但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取舍。于是他去寻找一位很有已开悟、很有智能的人,请教他如何去除不安、舍弃慈悲喜心与过得真正快乐与幸福。

这很有智能的人教他说:从现在开始,你去寻找这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找到以后把他的衬衫借来穿在你的身上,你的不快乐和不安便会去除,而变得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于是他就很高兴的启程去找寻这个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他逢人便问: 你快乐、幸福吗?

若有人回答: 我很快乐、幸福!,接著他便再问:您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吗?

那人再回答:应该不是吧,我仍然偶而会感到不快乐、幸福。

于是大富翁便只好沿路继续找寻,他一直找、一直问,到最后他发现这世界上他竟然找不到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他于是更沮丧、更不快乐。

有 一天,他无意中(嘿!平常心、清净心也!舍去一切因缘,舍去慈悲喜心)走到一个树林外面,遇到很多人,于是他锲而不舍问他们两个问题(很执著),在场所有 人都告诉他,这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就住在这树林里头,他喜出望外的跑到树林里去,看到一个人微笑的坐到地上。

富翁问道:您快乐、幸福吗?

那人回答道:是的,我很快乐、幸福。

富翁又问道:您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吗?

那人回答道:是的,我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富翁听了极快乐的说:我终于找到你了!请把你的衬衫借我穿一下,因为有一位大智能的人告诉我,当我能穿上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的衬衫时,我就可把我的不安和不快乐去除,便成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想不到那人听了哈哈大笑道:你没有看到我是不穿衬衫的人吗?

富翁愣在当地。过了一会儿,他顿悟到,原来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是真正能放下一切的人,是能以平常心处理作人、处事的人。

于是,他也把衣服、裤子脱掉,舍弃了一切功名利禄、舍弃了欲望,当然更舍去了不安和不快乐,更舍去了慈悲喜心念,和他一起住在树林里,从此世界上便有两个真正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了。



各 位乡亲们,您吃饭、睡觉或修行时,是否百般需索,嫌菜饭不够精致,床铺不够好、修行环境不好,若然,您吃饭、睡觉、修行时,您一定享受不到真正的菜根香、 一定不容易即刻入睡,一觉到天明,一定不容地易生戒定慧,因为您心里有所求、有所挂碍;假如换个角度,以平常心、以随缘心、以舍心来面对,今天有什么,就 吃什么;有什么床铺,就好好的睡,那您一定会吃得很快乐,睡得很香甜;俗话说「随缘」,也就是平常心、清净心、舍心,字虽简单,但要真正作到却也真不容易 呢! *1

1999年在某校一起上课的几位同学(台湾及国外)突然问我「Morgan! Are you enjoyed in NZ? 」, 我毫不加思索的回说「Yes, I have been enjoying my life in Christchurch! 」;但看他(她)们的表情,我知道他(她)们或许过得并不快乐。也许,我们的差异只在「一念心」,我能「舍 」,故我能「得」、能有清净心;或许他(她)们「舍不得」,故「无所得」,中国先贤造字、造词真是其奇妙,「舍的」,是先「舍」、后「得」、有舍方有得; 假如您舍不得您的过去、舍不得您在台湾拥有的一切,死抱著不放,那您如何能有空间、时间来接受新西兰之「从零开始的生活」;假如您舍不得放掉您的烦恼、舍 不得减少您的「欲望」,您那来的空间、时间来容纳您期求的「安详、舒适、快乐与幸福的生活」?您那能达到您来新西兰的主要目的--「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在最好的环境下修行呢」?*1

经云「歇即菩提」,能放下、舍去旧的一切,能放下、舍去旧的所有的贪、瞋、痴、慢、 疑,能放下、舍去一切慈悲喜心念,以及放下「舍去的心念」,您才有空间接受新的一切;想一想,在「衣柜永远少一个」的情形下您都会随拾清清衣橱,来个汰旧 换新,才能永远会有新衣服穿;我们脑子里的东西,也一样,需随时清一清,您说是吗?确能舍方有得,是千古不变的定律,我们那能把过去的一切都揹在背上来过 这一生呢?这未免太沉重了吧!*1



近年来参禅、打坐、修行的人愈来愈多,希望在这纷扰的社会中,寻求心灵的一分宁静,近而顿悟,以达明心见性,但是也有多少人死守著这目标不放,无法以平常心来修心养性,无法放下、舍去的这个心念,记得禅门中又有一则公案: *1



某修行人问某一禅师道:和尚近来还用功否?

和尚曰:用功。

问:如何用功?

和尚曰:饥来吃饭,困了睡觉。

问:这和平常人没两样呀?

和尚曰:不同,不同! 他虽然也饥来吃饭,困了睡觉,但却百般需索。



原来,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随缘,就是不执著,就是清净心,就是放下慈悲喜舍心。



我 们在这美如画境的基督城,享受悠闲的生活,没有台湾,尤其是台北的紧张与压力,我们可以随时将脚步、将飞驰的心停下来,看看这「白云故乡」的蓝天白云,欣 赏一下这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世界的最后一块净土,让心灵与大自然共鸣,进而合而为一,回归本性;但我们每天还是要面对许许多多的事,而这些是否造成您的烦 恼或不适,虽然乡亲们都会说「在新西兰,什么都没有,有的是时间」,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再像在台湾之那样匆忙,我们真的可以以平常心,随缘的让心停下 来,不去作任何思考,让他真正享受宁静,纵然是一秒、一分、十分钟都好,当然一小时更好,然后日日增长时间,如此没有柴米油盐、没有名牌名车、没有人际关 系、没有孩子学业、没有老公(或老婆)外遇的困扰,您一定灵台清明,您一定感到很舒坦、恬适,那份无比的快乐、幸福一定涌满胸怀。*1



我 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以及他们的德行是否变坏;又如老公或老婆舍不得台湾的事业,继续在台湾当「摇钱树」,供应一家老少的开支时,我们担心是否有人趁机 跑来照顾,而演出婚外情等等;多数的乡亲们把孩子送到基督城来,除看上这「花园城市」外,最重要的是「在基督城的孩子不会变坏!」真的这30万人出头的新 西兰第三大城,要孩子变坏也难,该操心的是孩子品德的养成,以及作学问的态度;有的孩子一来便能适应,且表现杰出,但少数的孩子或因语言问题、或因适应问 题,无法顺利的一级又一级的念,您是否能以平常心来面对、来协助他们度过难关,还是仍然以在台湾的威权式态度来苛责,结果亲子关系变坏了,孩子的学业更每 况愈下,甚至不回家睡觉,您也就更操心、更不快乐;想想,我们这历尽风霜、大风大浪的大人都会碰到问题与困难,何况是未经事故的可爱孩子们。*1

孩 子的老爸或老妈是否会外遇,是看个人的修持了,就是他(她)要变心、或外遇,纵使在台湾天天盯著,还是会外遇,何况远隔数千公里的南、北半球呢,您不放心 他(她),她(他)也不放心您呢,固然事先的防范措施要办好,剩下来的就是夫妻间的「诚信」与「信赖」和彼此的「真爱」了,我一直非常欣赏国语或台湾话, 太太叫「牵手」,就是一辈子要永远手牵手,度过下半生,但万一真是缘尽了,她(他)的手不再让您牵,或您不再牵她(他)的手时,您又能如何呢?您在这里穷 操心有用吗? *1



各位师兄姐们,请让我们在悠闲、美丽的基督城,不要太操心,一起用平常心来面对一切事情,敞开 您的心胸、大步的踏出去,再用您的慈悲心,欢喜心、平常心来生活,如此您一定会过得很快乐、很幸福;让我们永远记取「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是真正能放 下一切的人,是能以平常心处理作人、处事、修道与生活的人」 ,更让我们把慈悲
喜舍心全数舍弃,且连舍去慈悲喜舍心的心也舍弃,早日同登佛境。 *1



换个角度说,六度里的布施,是舍的一部分*6。每一个苦,都来自慈悲喜舍的不够。每一次谈话,每一个六根触对境界,都是在鍜链自己的慈悲喜舍。*6



再说个布施与舍的出脱三世轮回的故事:

从 前有一个老和尚为了建寺到处化缘,来到一个村落,一个卖烧饼的小孩子得知,心生善念,将当天卖烧饼的钱全部布施出来,但隔天因为交不出收入而被老板解雇辞 退,只好流浪街头,乞讨维生,贫病交迫,头生癞痢,后来眼睛也瞎了。有一天,他来到老和尚的寺院,却一不小心跌到茅坑里淹死了。

居民们 都在议论纷纷,说小孩好心行善反遭恶果,天底下那有什么报应呢?老和尚得知,赶紧出面解释,说道:「这个小孩子因为前世的恶业,本来要受三世苦果,第一世 受穷苦报,现癞痢相;第二世瞎而不见;第三世跌进厕所溺毙。但是因为他今世一念慈悲,发清净心作功德,所以三世业报提前缩短在这一世受尽。因果昭彰,怎可 说没有报应呢?」

大家听了才恍然大悟。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曾经播下「恶的种子」,固然会遇缘受报,一旦播下了「善的种子」,也必定不会凭空消失。所以我们只要尽心尽力「散播善美的种子,广结善缘」,生命将永远充满希望的曙光。*5



又 《大宝积经》中记载:古时有一位乞女,节衣缩食,拿出仅有的一文钱到寺院去供养油香,住持大和尚马上召集寺僧,回向祈福。不久,国王出宫巡幸,在半路上遇 到这位乞女,看到她美若天仙,便将她带回宫廷立为皇后。一年之后,这位皇后率领百官婇女,带著几十车的供养物品,得意洋洋地来到这间寺院,没想到只有知客 师出来诵经迎接。皇后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和以前的待遇比起来有天壤之别呢?便下旨要住持出来答话,大和尚说:「因为你以前以万分的真心,献出你仅有的一文 钱;而现在你虽然带来几十车的物品,却是以贡高我慢的自大心理来供养。心器垢秽,何来庄严功德呢?」*5(虽有感恩的心,却没舍掉慈悲喜心)。



最后再谈谈修慈悲喜舍的关键。

修 慈悲喜舍的关键--在看到对方无法选择的苦恼。见对方苦而不能慈悲时, 先离境,观呼吸,使自己平静下来,比较能将心比心,悲心容易生起,没有对立,多余的力量容易展现。此所以悲心能与「空无边处」相应。慈心来自用心单纯,不 求回报,只为少苦,所以与「净界」相应。*6

时时检查自己是在贪瞋痴慢疑中,或在慈悲喜舍中。看自己有能力作选择否*6。

以正念取代妄念,以慈悲喜舍心态取代贪瞋痴;一开始要用正念正知对付贪瞋痴,很不容易,须用慈悲喜舍来转贪瞋痴*6。

对别人慈悲时,不能助长对方的贪瞋痴,否则不是真慈悲;佛法是出世间法,但它表现在世间也是慈悲喜舍,尤其是舍,舍即不执著,连慈悲也不执著*6。

发慈的源头,让悲诞生;诚如弥勒菩萨在他给无著的教法中所说︰「悲的水流经慈的运河。」*13

慈 悲喜舍的另一个涵意,感情若不能无条件就会苦,想爱又爱不著,爱到了却又黏著都是苦。如何处理感情问题,除非把感情转为慈悲喜舍。感情若不能转为慈悲喜 舍,就表示它是有条件的,只要是有条件的,它就很容易变化。当条件变化时,我们会有恐惧不安、痛苦,我们把它转为慈悲,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方如何对待是对 方的事,他不能慈悲他也苦,我们不能慈悲,我们也苦。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慈悲喜舍,若不能慈悲就要离开境界,若不能离开就要选择慈悲喜舍、欢喜接受。*3

大 乘菩萨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实蕴涵了度尽一切众生之广大誓愿,菩萨的修证过程,不论是自度或度他,皆需不断地超越与转化方不至限滞。以其心不限滞,故能 充分证成慈悲喜舍四心之圆满无量义;以其真能实践四无量心行,自然引发「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之广大誓愿。又菩萨终究以无上正等正觉佛法为理想归趣,则所谓 「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乃是菩萨应化过程之权施,最终皆须开权显实;亦即一旦时机成熟或众生善根具足,所谓应说、已说、应度、已度,菩萨自然证入涅槃寂灭境 界,而与一切众生共证清净佛果*8。

大乘佛教,所谓的慈悲喜舍则是趣向于救度无量众生,成就无量福果的实践,亦即强调不仅自利,更要利 他之菩萨心行。因此,慈悲喜舍四种心行之修证遂由「自利」而转趣「利他」,而特显其「无量」义。实是不论是根本教义中之慈悲喜舍四心,抑或是大乘经论所强 调之四无量心,皆是使得众生能离苦得乐之一种修习法门,皆需本于佛陀所证悟的真理,即如实了悟所谓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及缘起性空第一义谛,如此方能自利利 他、自度度人*8。

菩萨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须发弘誓加持使坚。譬如工匠造物,节廨虽复相应,若无胶漆则有零落。誓愿如胶亦复如是。悲心愍伤,拔于世间苦集因果兴两誓愿, 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此两誓愿从大悲心起。以慈爱故,欲与道灭出世因果之乐兴两誓愿,所谓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此两誓愿亦从 大慈心起*8。

慈悲心之所由发,在于不忍见众生轮转生死受苦:而菩萨所以不忍而发慈悲心行,即在于其具足智能,照见诸法实相,并如实了解一切众生皆如佛无二,皆可解脱生死缚结,证悟涅槃寂灭境界,所以藉种种善巧方便救度众生,令其离苦得乐。因此,菩萨 所发者是真正菩提心,是从不忍心中自然而发。而其慈悲喜舍之心行所以是无量,亦是理上之必然,因为众生无量,故救度众生之慈悲喜舍心行亦是无量。由「四无 量心」与「三缘」之关系,可看出菩萨不可离一切众生而修四无量心;但于度化众生的历程中,必须如佛之不著任一法,依循「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如实修行,如 此菩萨方能究竟成就诸佛之平等大慈。*8

「四无量心」又名「无量心解脱」。正是藉著修习「四无量心」而得到的「心解脱」。显然「四无量心」不仅是世间定法,也是解脱道、甘露门 。*8



别 忘了!在您爱家庭、爱亲人的「小爱」之外,发展您的「大爱」,充分善用您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爱这世界、这国家以及无数有情、无情的众生,您一定会发 现,您的朋友愈来愈多,人际关系愈来愈好,钱愈赚愈多,而心灵也更富足、更安详,更快乐、更幸福,人生也更有意义,道业日进*1。



肆、结语

我要讲个故事作为结语的开始:

某个朋友,先生远从台湾来探班,在先生回去后一个星期仍未到学校上ESOL课,在她来校的第一天,禁不住关心的问她究竟是怎么了,她说「累死了」;我即想到一个不算笑话、却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1

有 一位妈妈带著两个小孩住在基督城,心长驻于慈悲喜舍之无量心里,生活悠闲、舒适,又非常快乐、幸福;当知道他在台湾赚钱的先生要来「探亲」后,便很紧张的 率同孩子以整整一个礼拜的时间,辛苦的作好Garden、清洗房间、浴室、厨厕,吸好地毯,以最佳的状况来迎接衣食父母的老公、老爸的到来。

来了以后更辛苦的张罗、陪著到处遊,深恐老公、老爸不高兴(万一不再寄钱来,怎么办?),三个礼拜后,老公、老爸终于要回台湾了,当她和小孩到国际机场送走老公、老爸后,老妈即舒了一口气,快乐的对著两个小孩,

说道:累死了,终于把你老爸送走了,我们又可恢复我们悠闲、舒适,又快乐、幸福生活了!

嘿!没想到接腔的是旁边有一位带著孩子的太太,她也刚送完老公回台湾,

说道:是啊! 是啊!刚送走孩子的爸,便顿觉得好轻松、好自在,他来了后,我们又紧张,更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步调!不能上课、不能跳舞、不能串门子,不能………..。

最好他不要再来,只要按时寄钱来就好了。



这故事最好不要让在台湾赚钱的老公或老婆看到,但它显示的是这二家的妈妈与孩子们,已能真正融入基督城的生活,能以慈悲心、欢喜心、平常心来过悠闲、舒适,又快乐、幸福生活。

但假如她们能以欢喜心、平常心来欢迎老公、老爸的到来与回台,就真是尽善尽美了。

今 年3-5月为第十届总统选举而回台湾,亲眼看到1999年「台湾921大震灾」危害之大,体悟到世间的无常(有什么好执著的?有那些不能舍的?),也深切 了解该震灾,除政府之救援外,最为国民所念兹在兹的是佛教界系统、教友们秉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普天下众生付出精神,为济助急难的众生而尽心尽力 的给于即时助援,在在显示大菩萨修四无量心的精髓与奉献,也相信这些人间大菩萨们终得成就。

谈到此,也许您已和我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基 督城真是人间的修行净土,修行就是修心,修行就是生活,修行就是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绝对能真正从生活中落实力行大乘菩萨的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自利、利他,与亲友、教友与所有众生,早日同证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