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名创优品的店78:上善若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7:52:43

【原文】

(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

【今译】

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时析】

老子认为,天、地、人都是以道为法则的,而道的本性则是纯任自然的。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事物的发展都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自己生成的,不需要外在力量的干预。老子强调的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顺从着它自身的情状和规律在变化,在发展,并没有也不需要外界的意志参与其中。它要表达的是一个万物自主性的自生、自长、自成的过程、本性和状态。

“道法自然”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强调尊重万物的本性,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否定了任何超自然力量的主宰;在于保持自然本真、淡泊名利的心态和提升平和安宁、自由自得的境界。但是,它的消极性也是明显的,这就是它过分强调了客观性和顺从自然的一面,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其积极性的一面,并尽可能性地克服其消极性因素,“道法自然”仍可以成为我们今天从事建设、丰富生活、提升精神境界的可资借鉴的思想观念。

【原文】

(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2章)

【今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为美而刻意地去追求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为善而刻意地去追求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时析】

这里是以美与丑、善与恶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应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应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对事物的概念与价值判断也要随之不断地变动。

老子以自然为最高的境界,所以对美和善的追求也贯穿了自然的精神。在老子看来,美是人们都企望的,但是真正的美应该是自然而质朴的,而不是出于刻意地雕凿。因此,如果要通过刻意雕凿来达到对美的追求,那就会适得其反。事物往往是要在一定的“度”中才体现其美与善的。为了追求所谓的美,而刻意地去打扮,过分地去修饰,其结果不仅不会美,反而会走向反面!同理,善固然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念,对善的追求也是一种美德。但是善要通过出自本然、发自内心的善念和真诚的善行来表现,如果为了善而去“行”善,刻意去“做好事”、“行善举”,以博得人们的称誉,就会适得其反,使人觉得虚伪。孟子曾主张“由仁义行”,而不主张“行仁义”,也有这个意思。“由仁义行”,是出自本心的,而“行仁义”则可能是由某种外在的原因推动的。老子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的一切行为价值取向,应该是合乎自然的、本真的,而不应该是刻意追求或有意饰伪的。

【原文】

(三)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第2章)

【今译】

不辞辛苦地管理万事万物,使之生长发育而不据为己有,使之发展壮大而不依恃,使之顺应天道生存而不据为己功。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业才会属于自己。

【时析】

圣人有代替上天管理万物的神圣职责。既然是职责所在,便不应因劳苦而推诿。所谓管理万物不过是顺应天道,遵循事物的本性而已,算不上什么功劳,所以说“功成而不居”。在老子看来,一个人只要讲功劳,便会追求善的名声,有了善名便有可能招来恶名;只有达到无善无恶的思想境界,真善真美才能从人性中表现出来。因而,无善无恶才是老子推崇的最高思想境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思想浮躁,追名逐利,为名物所累,不惜弄虚作假,尔虞我诈。老子的这段话是很有警世作用的。

【原文】

(四)致虚极①,守静笃②,万物并作③,吾以观复④。(《老子》第16章)

【注释】

①  致:推致。虚:虚无。极:极度。

②  守:保持。笃:顶点。

③  作:生成活动。

④  复:返,往复循环。

【今译】

达到心灵虚无的极点,保持高度清静,万物竞相生长,我就此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时析】

老子认为要想认识天道,认识真理,必须先要彻底去除主观意志,不可夹杂丝毫的偏狭私心在内。要做到这点,只有去掉浮躁而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从纷纭复杂的万事万物中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其中内含的真理,看到生生不息,万古永存的天理正道。

【原文】

(五)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②。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③。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⑤。(《老子》第37章)

【注释】

①      无为: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无为而无不为:即是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②  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③  无名:这里是指“道”。朴:形容“道”的直朴。无名之朴:道的直朴。

④  夫将不欲:就会不起贪欲。

⑤  自正:自然会走上正轨。

【今译】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侯王如果能持宁它,万物就会自生自长。自生自长而至贪欲萌作时,我就用“道”的直朴来镇住它。用“道”的直朴来镇住它,就会不起贪欲。不起贪欲而归于安静,天下自然上轨道。

【时析】

老子认为:“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虽然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刻意做什么,实际上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老子所说的“无为”,不同于通常所说的“什么都不做”,也不是要人们“碌碌无为”,它实际上是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引伸。在老子看来,人们所认可的“有为”,往往是与自然之道相背离的。他主张“无为”,就是要求人们不恣意行事,不孜孜于营私,尽可能地舍弃那些心思计虑,一切依天地自然的法则去行动。可见,“无为”是一种较“有为”更高超的智慧。

老子把无为首先当作治国的策略和原则来加以提倡。主张顺其自然,顺从治国的规律,谨慎从事,千万不可随意或盲目行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此外,“无为”也有精神修养方面的意义。统治者如果能够以顺自然、好静、不干扰、无贪欲的态度对待人民,人民就自然化育,自然归正、自然富足、自然质朴。显然,老子的无为是把无欲、守静作为人生的根本态度的。

老子“无为”的核心是强调顺自然而为,有尊重事物本性和遵循规律行事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有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合理因素。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顺从自然,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它对人们工作和学习,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辩证地处理好“无为”与“有为”的关系,也许对我们做好工作会更合理、更有效一些。

【原文】

(六)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第38章)

【今译】

大丈夫要处世忠厚,不奸诈刻薄;为人做事要朴实,不虚假浮华。

【时析】

老子认为,只有明白天地间大道理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世人每每不喜欢忠厚老实的称呼,认为这是无能的别称。其实人只有不受世上奢华欲望的引诱,不做奸邪恶毒的事情,才算是忠厚老实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老子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的精神是有相通之处的,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原文】

(七)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

【今译】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天下最坚强最具攻击力的没有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之所以战胜强,柔之所以战胜刚,天下之人没有不懂这个道理的,但又没有人能够实行。

【时析】

老子要人顺天道,规劝世人以柔、静、下、自然为主。而天地间至柔、至静、至下、至为自然的便是水。水的形质虽柔弱而其精神则极其坚强,无坚不摧。最坚硬的器物也不能伤害它。所以老子劝世人要同水一样,善利万物,坚持天道,不为人的贪欲所屈服。

【原文】

(八)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①。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注释】

①生定:性定。生:性,指性情。

【今译】

孔子说:“鱼适宜于水,人适宜于道。到水中生活的鱼,凿地成池就可以得到给养;得到道术的人,泰然无事而性分自足。所以说,鱼游于江湖之中就忘记一切而优哉游哉,人游于大道之中就忘记了一切而逍遥自适。”

【时析】

鱼游于江湖之中就会忘记了一切而自由快乐,人游于大道之中就忘记生活中的一切而逍遥自在。庄子所说的“大道”,指的是自然造化。庄子告诉人们,只有明白了生死、物我在自然大道面前都是没有区别的,也就不会为得而乐为失而忧,为生而喜为死而悲了。所以,人们应该保持心性自然、平和,对于生死、名利、人情冷暖,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以物累,不以物役”,自己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庄子同时也告诉人们,只有把自己融于自然之道中,才能化解人生由于种种原因所带来的愁苦、郁闷与烦燥,保持内心的安宁、坦然与自在。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整日为生活忙碌着,越来越多地丧失着自己的天性,受着工具理性的支配,因袭着种种制度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点庄子的情趣,对待事物多点坦荡,即使做不到“人相忘乎道术”,也能给自己增添一份洒脱,使自己心胸更开阔。

【原文】

(九)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菜根潭》)

【今译】

文章作到最佳的境界,说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妙的地方,只是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思想表达到洽到好处而已;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也非出奇过人,只是使自己的精神回归到纯真朴实的本然之性而已。

【时析】

自然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美好的。做人是这样,作文也是如此。经常读书的人都有个体会,好的文章,总是能做到深入浅出,自然清淳、意境深远,语言朴实而生动,道理明白而不繁,一切都洽到好处。而有的文章,语言晦涩难懂,道理不明不白,读了半天不知所云,有时还故弄玄虚,堆积词藻,卖弄才华。这样的文章,人越读会越厌倦。做人也是这样。一个有德之人,并不是他比别人高明多少,而是为人简单质朴,心底纯净善良,清淳本真,自然真实。其行为之善、其境界之高,都是出自内心、发之本然,没有任何人为的雕凿和做作。

【原文】

(十)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劳愈强健,但自不可过耳。(《呻吟语·修身》)

【今译】

人的心脑要常思考,身体要经常活动。大脑越用越聪明灵活,身体越活动就越强健。只是不要过度而已。

【时析】人的生命在于运动,这种运动是身心的运动,既包括心脑的活动,也包括身体的运动。心脑的活动主要表现为思考活动,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认真总结与反思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与道德水平,否则就有可能变得呆板迟滞,甚至是落后。至于身体四肢要经常活动锻炼,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心脑要活动,但不能过量,否则就会劳累;身体的锻炼也要有个度,不能劳损。心理平衡,适度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

 

【原文】

(一)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大禹谟》)

【今译】

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规律。

【时析】

《尚书·大禹谟》相传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记录舜帝与禹、益、皋陶讨论政务的文章。早在四千年前,圣贤们就认识到了自满会招来祸害,谦虚会得到好处。只是直到今天,有些人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更为可贵之处是古人认识到这是大自然的规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

【原文】

(二)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今译】

君子泰然自若,却无骄傲凌人之气;小人骄傲凌人,全无安详舒逸之态。

【时析】 

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由于内心涵养不同,外在表现也就不同。君子饱读诗书,倾心礼乐,修心养性,心绪自然安宁,矜持而不会骄傲;小人骄傲自大,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却又想出人头地,自然忧虑重重,也就不会生活得安逸泰然了。

【原文】

(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今译】

君子有三种警惕戒备:少年时期,血气尚不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时析】 

人生有三大戒条。年少时,生理和心理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但缺乏社会经验与判断能力,遇事易于偏激、叛逆。因此,对暴力、色情等的诱惑与刺激尤其要警惕;中年时,精力旺盛,阳刚之气勃发,所以往往好动爱斗,要警惕情感失控、萌生斗念,伤及他人;老年时,精力开始不济,要善于颐养天年,淡泊名利,不可为名誉利益所累,这样才能使生命之花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原文】

(四)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论语·子罕》)

【今译】

①  绝:杜绝,戒绝。

②  毋意:不要主观想象,不要妄加猜测。毋:同“无,不要,不可以。

③  毋必:不要绝对化,不要武断。

④  毋固:不要固执。

⑤  毋我: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私自利。

【今译】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时析】 

这是孔子提出的四条行为戒律:不主观臆断,妄生想象;对人对事不搞绝对化;不主观固执,以免狂妄专横;不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圣人的这四条戒律,在今天依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按着理智去行动,而是凭着直觉与心情去做事说话。或主观妄断,想当然地处理一些事情,或专横武断,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或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这些错误的思想言动,直接影响我们的事业、学习和日常生活,在前进的道路上埋下了种种消极的隐患,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孔子提到的这几种毛病是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易自我发觉,也不易自我纠正。人只有活到老学到老,在进德修业的过程中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亲自实践,调查论证,接触群众和了解具体事物,才能不断修正错误、改正缺点,才能和圣人一样做到四绝。

【原文】

(五)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②。居善地,心善渊③,与善仁④,言善信,政善治⑤,事善能,动善时⑥。夫唯不争,故无尤⑦。(《老子》第8章))

【注释】

①  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②  几:近。

③  渊:形容沉静。

④  与:和别人相交相接。

⑤  政善治:为政善于完成良好的治绩。

⑥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⑦  尤:怨咎。

【今译】

至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都厌恶的卑下之处,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完成良好的治绩,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时析】

最好的品德就像水一样纯朴无华。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便没有生命存在。自然界中,无论动物、植物,没有哪一样可以离开水,故老子称水为上善。水有功于万物而不自夸其功德。卑下的地方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只有水甘愿就下顺低。老子将水的特点人格化,以此来启发人们学习水的品格。水利万物而不居功,又肯自处卑下,所以人也应为人群造福而不自夸其功,因为造福人群亦即造福自己。如何才能不争,就是学习水就低顺下的特点而谦逊退让。只有这样才合乎天道。

【原文】

(六)不自见①,故明②;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③,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第22章)

【注释】

①  自见:自现,自显于众。

②  明:彰明。

③  自伐:夸。

【今译】

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骄傲自满,反能长久。

【时析】

老子认为人只要不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就是真正地智者。智者以一颗明智敏锐地心考察事务,能够分辨是非真假,认识事物本质,接近真理,而不至于被事物的表面假象所迷惑。因为事物是纷纭复杂的,呈现在事物表面的既有真象又有假象;只有虚心探究,多听取他人意见,才不会出现认识上的错误与偏颇。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是这个道理。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便逐渐骄傲自满起来,导致认识上的不足,影响自己的前途功业。

【原文】

(七)企者不立①,跨者不行②,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24章)

【注释】

①  企:同“跂(qǐ)”,踮起。

②  跨:跃,越,阔步而行。

【今译】

踮起脚跟站立的人是站不稳的,跨步前行的人是走不远的,自逞己见的人,不是真正的明白,自以为是者总是得不到真正的彰显,喜欢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见成功,骄傲自大的人往往不能长久。

【时析】

凡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或自身的逻辑,违背了这个规律或逻辑就难以如愿,甚至会适得其反。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比喻,就是要说明这个道理。在生活中,总有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与实力,逞强炫耀,狂妄自大;也有人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这些人就是老子所说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之人。在老子看来,这些人很难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老子告诫人们,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工作,按照事物的规律去行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虚心谨慎,戒骄戒躁,正确认识自我,平和而客观地对待他人,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成为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原文】

(八)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第26章》)

【今译】

轻举妄动则会丢失事物本质属性;虚假浮躁便会丧失认识事物的能力。

【时析】

老子认为人如果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与一时的心情好坏去研究事物、探求真理,势必会意气用事,轻举妄动,导致事情的结果向着与主观意愿背道而驰的方向发展,不仅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反而会使人类陷入困惑。同时,一个人性情浮躁,不能踏实做事,就会失去判断事物的能力和主见,也就不能探求事物的发展规律与本质属性。因此,只有用客观的态度和冷静的头脑,才能压制浮躁的行为,遇事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求得客观事物的真理。

【原文】

(九)有大而能谦①,必豫②。(《易·序卦》)

【注释】

①  大:指功高位尊。

②  豫:欢喜,快乐。

【今译】

成就大业且能谦让的人,必定安逸快乐。

【时析】

有了大的功劳和高的地位而又能够做到虚己待人,不盛气凌人,不居功自傲,自高自大,表现了良好的品德修养,当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拥戴,自己也因此而快乐安逸。

【原文】

(十)良贾深藏若虚①,君子盛德,容貌若愚②。(《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注释】

①  良贾(gǔ):善于经营的商人。深藏:隐其宝货,不令人见。

②  若愚:指君子盛德,容貌谦退有若愚笨之人。

【今译】

善于做买卖的商人,把宝贵的货物隐藏起来,不叫人看见;修养深厚的君子,举止谦让,就像愚笨的人一样。

【时析】

谦虚作为一种美德,要求人们虚怀若谷,大度能容,有包容一切人、事、物的雅量。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会不断地要求上进,妥善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礼遇,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实现远大的理想报负。

【原文】

(十一)开源不亿仞①,则无怀山②之流;崇峻③不凌霄④,则无弥天⑤之云。(《抱朴子·外篇·广譬》)

【注释】

①  亿仞(yì rèn):极言其高。

②  怀山:包围山陵。

③  崇峻:高大。

④  凌霄:凌云

⑤  弥天:满天。言其极大。

【今译】

源头不挖掘得很深,就不会流出大水;山峰不堆积得很高,就不会有厚云环绕。

【时析】 这段话说明了谦虚与包容万象才能成就大业的道理,古人常以此来赞扬谦卑的人品。强调在进德修业的进程中,要学会宽容和淡泊,学会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选择,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包容万千,虚怀若谷。

---------------------------

 

【原文】

(一)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今译】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人自然会归附,有人归附土地自然日广,土地日广财用自然充足,财用充足自然满足供给需求。德是根本,财是枝末。

【时析】

儒家把“德”与“财”并立起来加以论证,提出了“德本财末”的结论,表明了儒家崇德抑财、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思想倾向。不过,这并不能得出儒家不重视物质生活层面、只注重精神生活的结论。儒家只是就二者对人的影响作用展开讨论的,说明追求道德修养比追求物质生活更为根本、更重要而已。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要求人们通过合理公平地原则获取应当的社会财富。既是对儒家重视道德修养传统观念的继承,也是对德本、财末观念的扬弃。

【原文】

(二)仁者以财发身①,不仁者以身发财。(《礼记·大学》)

【注释】

①  发身:修身。发,发达,发起。

【今译】

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完善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去聚敛财富。

【时析】

仁者与不仁者的区别就在于财富面前呈现出的不同态度。仁者散财以得民心,其身自然安乐,不仁者敛财以殖货,其身必遭祸殃。以财发身者,把钱财看成是身外之物,能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以身发财的人视财如命,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搜刮财富,落个财亡德毁的结局。抉择取舍,自然明了。

【原文】

(三)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注释】

①  放:依据,放任。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一切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处理问题,就会招来很多人的怨恨。”

【时析】 

这是孔子对那些重利轻义的人从事物的反面发出的严厉劝戒。一个人功利思想严重,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标准来权衡,唯利是图,最后必然招来怨恨。

【原文】

(四)子曰:“君子喻于义①,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注释】

①  喻:告诉,说明。此处引申为明白,了解,知晓。

【今译】

孔子说:“君子了解的是义,小人了解的是利。”

【时析】 

君子追求的是道义,小人追逐的是利益。一事当前,君子必辨其是非曲直,小人必计较利益多寡。君子尊道德而抑功利,小人重利益而轻道义,唯利是图,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者。

【原文】

(五)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①。危邦②不入,乱邦③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④,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注释】

①  善道:正确的学说,引申为真理。

②  危邦:危险的国家。

③  乱邦:动乱的国家。

④  见:同“现”,出现,这里指服务人群社会。

【今译】

坚定信仰而好学,守节至死完善大道。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清平就出仕,世道昏乱就隐退。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时析】 

这段话是孔子较全面地讲述理想信念、政治节操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态度等方面应该坚持的大原则。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圣人也是非常重视物质财富的占有的,让全天下的人都过上好日子,一齐奔小康、求大同,达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是圣人的理想。绝非时下有些人所宣扬的那样:儒家只注重道德的修养,完全不重视“利”。事实上,儒家重视的“利”,是建基于“义”基础上的“利”,不义之财,是君子不取不谋的。

【原文】

(六)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①。欲速则不达②;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今译】

孔子说:“不要贪图快,也不要贪图小利。(不踏实工作)只图快捷,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是办不成大事的。”

【注释】

①  无见小利:不要只顾小利。见:只顾。

②  欲速则不达:一味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达:达到,实现。

【时析】 

这里是子夏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时孔子的回答。孔子看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只能遵循这个原则,不可简单图快,急于求成。此外,不可只顾眼前的区区小利,只看到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不知顾全大局。无视长远利益,会因小失大,是办不成什么大事的。孔子将为政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做法与克制自己的私欲放在了并重的地位上,一个事关执政的方针决策,一个涉及物质利益、思想道德,二者是决定执政者能否成为一个好官的关键与核心。孔子的这种为政思想,被后儒继承与发扬,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①,久要不忘平生之言②,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注释】

①  授命:付出生命的代价。

②  要(yāo ):通“约”,久要:旧约。平生:平日。

【今译】

看见利益能想到大义,遇到危难就献出生命,相隔很久不忘记过去的诺言,也能算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时析】

什么是完人?照抽象的标准来说,应该是德、才、智、勇兼备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人?所以,孔子提出了现实中所谓完人的标准,那就是有正确的义利观,有大义凛然的生死观,言行一致的操守。这三者既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予以实践,又在道德情操、修养水平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有劝善、向上的作用,只有不断努力坚持到底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崇高的境界。因此,这样的标准既要求人们具备相当的道德水平,又具体而富有实践性,能在现实生活中起到崇道立志的作用,而且具有可行性与现实性的特点,为人们进德修业树立了一个明确地目标。

【原文】

(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今译】

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

【时析】

鱼与熊掌都是我们渴望得到的。每个人都希望在二者面前多一份从容选择的余地。因为“我所欲也”的东西也是别人“所欲”的东西。正因如此,才引出《孟子》这段带有哲理性的命题。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怀着对理想与信念的满腔热血,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毅然做出了令人荡气回肠的抉择。当今太平盛世,人民生活富裕,生命、爱情、自由这些人生难能可贵的东西,竟然可以“兼得”,这是何等的庆幸。然而,面对商品经济下人们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利与义的选择又成为摆在许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考验,有的人利令智昏,失去了应有的原则,导致最终失去了人生选择的机会与权利,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原文】

(九)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①,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  孳孳:同“孜孜”,勤勉不懈。

②  蹠:通常作“跖”,相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的大盗,所以又称“盗跖”。

【今译】

鸡叫就起来,努力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鸡叫就起来努力求利的人,是盗蹠一类的人物。要区分舜和蹠的不同,没有其它,利和善的不同罢了。

【时析】

这是儒家重义轻利的一段代表性言论。儒家把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为善的人,活着是为了道义,活着就必须坚守道义;另一类是为利的人,活着只为了追逐利益。儒家这种区分方法与思想观念,在君子也要言利的今天,是不会有多少人认可的。为了保障生活的质量,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是没有什么不妥的。只是不能财迷心窍,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这就迷失了为人的本性,也失去了拥有钱财的目的与意义。

【原文】

(十)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荣辱》)

【今译】

正义在先私利在后的,光荣;私利在先正义在后的耻辱。光荣的,经常通达;耻辱的,经常穷困。

【时析】 

义、利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经常并举共存的重要理论范畴。其中,“义”是一种含有“善”、“美”、“公”、“正”、“宜”等诸多内涵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属于精神范畴。“利”则是人们在俗世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物质利益的总和,属于物质范畴。“义利”关系的处理,鲜明地体现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在这里,荀子把一个人对义与利的态度,作为判别其行为是光荣还是耻辱的标准。把“义”放在首位的光荣,把“利”放在首位的耻辱。

重义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征。从孔子的“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无一不在要求人们当义、利发生冲突时,要先义后利。荀子的这种观念可以说是对孔子、孟子思想的直接继承。儒家倡导的这种义利观,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传统观念,至今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原文】

(十一)志意修则骄富贵①,道义重则轻王公②,内省而外物轻矣③。(《荀子·修身》)

【注释】

①  志意:思想,精神,意志。骄:骄傲。

②  道义:道德和正义。轻:轻视。

③  内省:内心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检查有无过失。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今译】

意志得到修炼的人就是在有钱有势的人面前也感到骄傲;道义受到重视的人,就是在王公大人面前也轻视他们。因为一个人能经常内省,那么他对身外之物就看得轻了。

【时析】

荀子是战国后期援法入儒、由儒家向法家过渡的代表性人物。但他十分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坚持思想、意志、品德的修养,就会形成极其崇高的精神境界,也就不会因为物质上的贫贱而在富贵者面前自惭形秽,因为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精神世界中他是富有的。同样,在立身处世、人际交往中一个十分重视品德道义的人,就是在王公大人的面前也不觉得低人一等,而是轻视那些只重视名誉地位而不顾道义的人们。因为在内心修养和物质世界二者当中,他们更看重自身的精神修养,以精神上的富有与充裕为最大的快乐。

【原文】

(十二)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①,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汉书·董仲舒传》)

【注释】

①  走下:就下,水向下流。

【今译】

人们追逐个人利益,就像水向低处流,不以教化筑起思想的堤坝,就不能禁止。

【时析】

这里是讲教化对民众追求物质利益的导向作用。执政者要善于利用礼义教化正确引导和培养民众在物质利益面前的态度与方法,使百姓对物质的追求建基于一定的道德基础之上,不得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以此限制人们对私利的盲目追求。

【原文】

(十三)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人享贞。(《忠经·天地神明章》)

【今译】

上天(自然界)公正无私,春夏秋冬四时才能运转不误;大地公正无私,万物才能生机盎然。一个人公正无私,事业才能通达,生活才能幸福安宁。

【时析】

早在战国末期荀子就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认为人的欲望与生俱来,追求感官的刺激与享受是人的天性,贪得无厌是人的本性使然。

当今之世,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是需要每一个人谨慎思考的。人活在世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其实,欲望有时是对现实状况的不满足,企求改变现有状况,在不放弃既得利益的情况下进一步有所提高、改善。从积极的方面说它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但过分膨胀的欲望,会适得其反。欲望多了、大了,就会产生贪念;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贪求欲者往往被名利所累,终致毁灭。

【原文】

(十四)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①。( 《朱子语类》卷112)

【注释】

①  没下梢:没下场。

【今译】

无论官职大小,做事务须秉公而行。若大公无私,凡事都可以办得精彩漂亮。即使官职卑微,也会威风八面,令人望而生畏。若只为一己私利着想,即便是贵为宰相,不论做任何事情,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与下场。

【时析】

朱熹是宋代著名理学大师,但他不是那种把自己关在书斋里空谈性理大全的学者,他关注民族兴亡,关心国家政治,体恤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不滥用权力,做到公正无私。只有公正无私,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大,影响力变得深远,让人尊敬,让人钦佩,不怒而威,声名远播。因此,正大光明,公正无私,是当政者应该恪守的首要原则。

-----------------------

 

【原文】

(一)嘤其鸣矣①,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②伊人矣,不求友生?(《诗·小雅·伐木》)

【注释】

①  嘤(yīng):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②  矧(shěn): 况且。

【今译】

鸟儿嘤嘤在叫,想找到同类相和。看那只小鸟都在寻找自己的朋友,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找到知心的朋友呢?

【时析】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具备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独立生活,每个人都渴求能在自己所处的群体关系中找到那些志同道合、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有着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彼此真诚率直,患难与共。这在一个人进德修业的历程中,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坚定的力量源泉。没有朋友的心灵会觉得孤寂,因为回首四顾,身后唯有自己的影子,孤单落寞之感难免而生,人生旅途会显得遥远无期,看不到尽头与希望。没有友情的事业难以成功,没有友情的人生算不上完满。唯有思想上的共鸣,行动中的并肩战斗,才能使人永往直前,勇气倍增。

【原文】

(二)父兮生我,母兮鞠我①。拊我畜我②,长我育我。顾我复我③,出入腹我④。欲报之德,昊天罔极⑤。(《诗经·小雅·蓼莪⑥》)

【注释】

①  鞠:养。

②  拊:同“抚”,抚摸。畜(xù):爱。

③  顾:照顾。复:持念。

④  腹:抱在怀里。

⑤  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⑥  蓼(lù):形容植物高大。莪(é):莪蒿。

【今译】

父母双亲啊!您生了我,养育我,抚慰我、爱护我、照顾我,挂念我,出门进门抱着我。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  

【时析】

这是一首子女追慕双亲抚养恩德的诗。诗人抒发了失去父母的孤苦,感谢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直至今日,仍然是一项必须提倡的公德,是人人应尽的职责。

【原文】

(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①,和乐且湛②。宜尔家室③,乐尔妻帑④。是究是图⑤,亶⑥其然乎!(《诗·小雅·常棣⑦》)

【注释】

①  翕(xī):合,和睦,和顺。

②  湛(dān):又作“耽(dān)”,尽兴的意思。

③  宜:安。尔:指兄弟。

④  帑:通“孥”,儿子。

⑤      究:深思。图:考虑。

⑥  亶(dǎn):确实。其:指“宜家室,乐妻帑”然:这样。

⑦  常棣:即棠梨树。

【今译】

情投意合妻子好,弹琴奏瑟同到老。兄弟感情既融洽,和睦相处乐陶陶。妥善安排你家庭,妻子儿女喜盈盈。认真考虑细思量,此理是否很分明。

【时析】

琴和瑟都是古代的弦乐器,古人常将琴和瑟一起演奏,互相唱和,能弹奏出令人心醉的美妙音响。所以,就把琴瑟与夫妻关系相类比,比喻夫妻恩爱和谐,生活幸福美满。《棠棣》篇歌颂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浓厚情谊。其中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是被儒家所推崇的夫妻关系准则。儒家认为君子做大事必须先从做小事开始,治国平天下必须从修身齐家开始;齐家必须从处理好夫妻关系开始。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君子走向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文】

(四)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今译】

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时析】 

学术贵在交流。通过交流心得,或达成共识,或找出分歧症结,有利于接近真理,走近事实。一个人如果只顾低头做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只能像井底之蛙,所见所知受限制,最终导致孤陋寡闻,学业疏浅。

【原文】

(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今译】

不断地温习旧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时析】 

孔子认为温习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而学习和领会新的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直到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原文】

(六)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论语·里仁》)

【注释】

①      必有邻:八家为邻,引申为伙伴,同道。

【今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朋友。”

【时析】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易·系辞上》)一方面,有道义的人必有良好的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友。另一方面,有道德的人既已献身于道德学问,就会经得住孤单和寂寞,即便暂时没得到周围人的理解,也会在道德学问中,在先贤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志同道合、心往神交的朋友。再者,道德是永恒存在的,是美好的东西,是不会受时空局限的,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受时空的限制,总会找到志同道合者的。

【原文】

(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今译】

几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而改正自己。

【时析】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善于学习的人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吸收采纳,为己所用;会自觉摒弃、修正别人的不足与弱点,以之为鉴。这与孔子在《里仁》中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同样的旨趣,也与《论语·公冶长》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着同样的精神境界。真正好学的人不一定拘泥于固定的老师,每一个人身上都可能有自己不具备的长处,重要的是发现它们,并且善于学习、求教,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功业日臻完善。

【原文】

(八)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今译】

曾子说:“君子以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来辅助仁德。”

【时析】 

这是至今仍被人们推崇、认可的交友之道。作为进德修业的君子,要与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一起体会学习的乐趣,分享做学问的快乐。通过共勉互励达到促进、提高每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养水平。

【原文】

(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①,友谅②,友多闻③,益矣。友便辟④,友善柔⑤,友便佞⑥,损矣。(《论语·季氏》

【注释】

①友直:同正直的人交朋友。

②谅:诚实,互信。

③多闻:见多识广。

④便辟(pián pì):善于逢迎谄媚和言辩的人。

⑤善柔:善于矫揉造作不讲信用的人。

⑥便佞(pián nìnɡ):巧言善辩,阿谀逢迎,往往是指善于用花言巧语取悦于人,以达到个人的目的人。

【今译】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朋友直爽,朋友信实,朋友见多识广,这就有益了。朋友逢迎谄媚,朋友圆滑世故,朋友夸夸其谈,这就有害了。

【时析】

这里是孔子关于择友之道的阐述。总的原则是要结交有益于自己的人,不要结交对自己有害的人。因为与那些正直爽快的人交朋友,就能时时清楚自己的不足和过错;与那些真诚守信的人交朋友,就可以促进自己更向诚信的方向迈进;与那些博学多识的人交朋友,则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明白通晓很多的道理。而与那些只会逢迎、圆滑世故的人做朋友只会减损自己的德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虽然说的是择友之道,实际上却也是为人之道。当人们用正直、诚信、博学多识作为自己择友的原则,而力戒与那些“损者”为友的时候,事实上也在为自己、为对方确立了一个做人的道德目标和行为准则。人们会确信,只有自己在道德上努力做到正直、诚信,并且不断追求广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会得到朋友的认可,也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原文】

(十)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孟子·尽心下》)

【今译】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的老师,伯夷和柳下惠便是这样的人。所以,那些听到伯夷事迹的人,贪得无厌的变清廉了,懦弱的人变得独立、坚强了;听到柳下惠事迹的人,刻薄的变得厚道起来了,胸襟狭小的变得宽大起来了。”

【时析】 

从善如流。有了榜样,就有了学习的目标;有了榜样,就有了进取的动力。人心思善,见贤思齐。但在当今之世,纵然志存远大、清高圣洁的人,也有逊色于伯夷的时候,胸怀宽广、清心寡欲的人,也有偏私、任性、意志不坚的时候。所以,应该在正视社会现实,尊重人的自然属性的情况下,提倡圣人风范、节操,使人自觉向善,真正地克服人性中的一些弱点,达致高善的道德情操。

【原文】

(十一)见善,修然①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②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③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④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注释】

①  修然:整饬貌;严正貌。

②  愀(qiǎo)然:忧愁貌。

③  介然:坚固貌。

④菑(zāi):同“灾”。菑然:灾害在身之貌。

【今译】

看到善的人或事,就要严肃地加以整饬,观察自己是否也具备这种善的美德;如果看到不善的人或事,就会忧伤恐惧,并且反省自己是否也会那样做。善的德行在身,就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并能自乐其善;如有不善的德行在身,就会感到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玷污,必然会引起自责。所以,能恰当地批评我的人,是我的老师;能恰当地肯定我(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那些总是讨好、巴结我的人,实际上是要戕害我的小人。

【时析】

善与恶,是两种根本对立的道德观念,反映在人们的生活中,表现为两种性质的德行。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德行的态度,也反映了人们不同的道德水准和境界。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论语·里仁》),即对于善的德行,应该让其发扬光大,“见贤”就应该努力效法并向其看齐;看见不善的德行,则要很认真地自我反省,以避免类似“不贤”的行为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这是一种非常理智且有很高境界的态度,如果人人都能以善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让不善的行为时时受到道德的谴责,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美好。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做不义之事甚至在作恶。如何能使恶行得以遏制,使善行得以光大,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永恒话题。

荀子说的“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是在引导人们向善的意义上对师、友的认识。真正的师,是客观公正地指出别人不足的人。真正的朋友,是深刻了解并肯定你的人。因此,再不要把指出你的缺点的人视为和你“过不去”的人,也不要把总是在你耳边恭维你的人视为真正的朋友。

【原文】

(十二)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今译】

君子间的交往平淡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甜美如酒。然而君子间的友情却亲切常存;小人之间的情谊却常常断绝。

【时析】 

水平淡无味,但却是所有生命赖以维持的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君子以文章学问交朋友,以志趣相投者为朋友,这样的朋友自然平淡如水,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无关乎利益,无关乎权势,因而是自然的,真切的,可亲的,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酒甘醇甜美,但以酒交友,这样的朋友只能是酒肉朋友,以利益为条件,一旦失去了利益原则,双方反目成仇,再没有友谊可言。这样的关系自然也就是短暂的,没有任何的情义可言。

原文】

(十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①则无徒②。(《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注释】

①  察:仔细看,观察。至察:极分明,过于明察。

②  徒:徒众,朋友。

【今译】

水如果太清彻纯净,鱼就难以在其中存活。一个人如果要求别人太苛刻,身边就不会有很多朋友。

【时析】

这段话告诫人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交友中应该坚持的基本态度。宽厚地对待他人,就会得到他人的爱戴。如果一个人身边缺少朋友,除了不善交往之外,不妨在交友的心态和思想方法上找一下原因。调整好心态,以宽厚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对待他人,你的生活就会增添几分光彩。

【原文】

(十四)见色而忘义①,处富贵而失伦②,谓之逆道。(《晏子春秋·外篇下》)

【注释】

①  色:女色。

②  伦:人伦,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今译】

看见女色而忘却道义,身居富贵而不顾人伦,这叫做违背天理。

【时析】

中国古代传统家训就是要做到夫妻和顺,相敬如宾。丈夫要有丈夫的品行,如抛弃色衰之妻,纳年少色美之娇,因富贵而乱伦,就是违背了做丈夫的道义。其实这些道德要求最后都归结到夫妻情感的忠贞问题上。夫妻情感的忠贞,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保障,也是君子修身、齐家的基础。夫妻关系的和顺,是进德修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原文】

(十五)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慕贤》)

【今译】

与品行高尚人在一起,就像进入摆满芝兰的屋子一样,日久天长,自己也就变香了。与品德低劣的人在一起,好像进入盛放烂鱼的市场,日久天长,自己也变臭了。

【时析】 

这段话是讲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一定的社交活动如同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的朋友与立身的环境,坚持择善而交。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多一些志向远大、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积极向上、拼搏有为的朋友,自然而然会受到启发,得到教育,从而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向着理想迈进。

【原文】

(十六)夫妇之间,隐微之际,正始之道,所系尤重,故观人者于此为尤切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

【今译】

夫妇之间的关系微妙,处理好夫妻关系事关重大,这是处理好其他事的基础。所以观察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看他怎样处理这一关系。

【时析】

儒家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关系,并把它作为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太平的依据。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妥善,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事业前程。从古到今,上至圣贤哲人,下及庶民百姓,都要面对这一问题。修身、齐家是治理天下的起点。妻道不顺,一事无成;子道不顺,百事皆哀。执政者管好自己的家,管好自己身边的亲人至友,是其能否很好地履行行政职能的重要先决条件。

-------------------------

 

【原文】

(一)博学之①,审问之②,慎思之③,明辨之④,笃行之⑤。(《礼记·中庸》)

【注释】

①  博学:广泛地学习。

② 审问:详细地问,指在学问的探究上深入追求。

③  慎思:谨慎思考。

④  明辨:明确地分辨,辨别,清楚。

⑤  笃行:切实履行,专心实行。

【今译】

要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认真仔细地探究事物的根本规则,对已学过的知识要认真深入地思考,经过深入思考之后要能辨别是非,当认定真理之后,就坚决地实行它。

【时析】

这是《中庸》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论述。一个人在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后,就要付诸行动,矢志不移,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环节实现伟大的抱负。在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品德修养与学习、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精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各自的学习、工作中做出优异的成绩。

【原文】

(二)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论语·为政》)

【注释】

①  罔(wǎng):迷惑,迷茫。

②  殆(dài):危险,出乱子,疑惑难解。

【今译】

只是读书,不去思考,那学习起来就会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读书充实自己,那就会疑而不定,亦有危险。

【时析】 

孔子主张博学慎思,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因为只有很好地做到学、思结合,才能吸收掌握所学知识,使书本理论变成自己的知识。事实上,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掌握它的主旨要领,领悟它的精神实质,从中得到启发,引发出自己的思想见解,也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自悟。此外,只有很好地做到学思结合,才能发现书中的缺点和错误,不为书本所限。孟子就曾讲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只有启动自己的大脑,经过缜密地逻辑思考,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与思想体系,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原文】

(三)知之为知之①,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论语·为政》)

【注释】

①  知:知道。

②  是知也:是聪明的态度,知:聪明智慧。

【今译】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态度。

【时析】 

求知的最大忌讳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孔子否认自己是天才,承认有不懂得的东西。认为“不知”也是一种“知”,说明人的“知”永远有限,正如人是有限的存在一样。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向那无限、永恒的方向深入。

【原文】

(四)多闻阙疑①,慎言其余,则寡尤②;多见阙殆③,慎行其余,则寡悔④。(《论语·为政》)

【注释】

①  阙疑:存疑,指对疑点权且搁置不论。阙:同“缺”,有保留的意思。

②  寡尤:少犯错误。寡:少,缺少。尤:过失,过错。

③  阙殆:不做危险的事。

④  寡悔:少悔恨,少懊恼。

【今译】

多听,保留疑问,谨慎地谈其余的,就会少犯过错;多看,避开危险,谨慎地实行其余的,就能减少悔恨。

【时析】 

孔子学生向他请教做官、谋取俸禄的方法。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一要多打听。听到的东西一时搞不明白,把它搁在心上,存而不论,争取触类旁通;搞得明白清楚的地方,发表意见时要谨慎小心,这样才不至于言语有失。二要多见识。看到的东西一时闹不明白,把它暂时搁置起来,准备进一步看个明白;看得清楚的地方,谨慎行事,这样日后才少懊悔。

【原文】

(五)子在齐闻《韶》①,三月②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注释】

①《韶》:相传虞舜时代的乐章名,春秋时代成为齐国音乐的精华。

②:三月:泛指很长时间。

【今译】

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韶》乐,很长时间不觉得肉的美味。于是感叹说:“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境地!”

【时析】 

闻韶乐而长久尝不出肉味,这是一种为艺术而痴、而醉的典型写照。让圣人痴迷的《韶》乐,相传是舜时流传下来的,韵味悠扬,余音绕梁。孔子在齐国聆听了之后,认为它是一种盛美的乐章,倾情投入,以其博学多才,曾亲自参与学习和演奏,深得其中奥妙,与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长时间心醉神迷,“雅乐可餐”,居然忘掉了人间的美食。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有这样执着专注的精神,倾力而为,何愁事业学业不成功呢?

【原文】

(六)博学而笃志①,切问②而近思③,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注释】

①  笃志:专心一意。

②  切问:谓恳切求教。

③  近思:指联系自身和身边的实际事物深入思考。

【今译】

(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认真地记取,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请教发问,多考虑切中现实的问题,仁德的品性也就在其中体现出来了。”

【时析】 

子夏根据孔子的谆谆教诲,对学问思辩的过程予以总结,分为学、志、问、思四个步骤:要广泛地学习,深入地钻研,对重要的内容认真记取,对不懂的事情恳切地向他人求教,关心现实问题,思虑家国天下的大事。这样学习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学习的目的才明确,学习的过程也才不至于变成死读书,读死书。

学、志、问、思属于理论研究阶段,在未及身体力行之前,是算不上“仁”的。但是,只要致力于此四方面地实践活动,就可以心不外驰,目标明确,沿着道德学问指引的方向渐进,使自己的道德日臻完善。因此,也是“仁”的实践过程,仁的体现过程。

【原文】

(七)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①,知之次也②。(《论语·述而》)

【注释】

①      识(zhì): 记住。

②     次:次一点,差一点。

【今译】

多听,选择其中好的而遵行;多看,选择其中好的而记住,这比生来就懂的差一点。

【时析】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多闻多见,全面广泛地吸取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武装自己的行动。因为“生而知之”的天才毕竟是少之又少,而平凡者居多,所以,只有多闻多见,敏而好学,方能弥补先天之不足。

【原文】

(八)子以四教:文①、行②、忠、信。(《论语·述而》)

【注释】

①  文: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包括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②  行:行事,行为,引申为实践。

【今译】

孔子在四个方面教育学生:文献,行为,忠诚,信实。

【时析】 

孔子教育学生主要从四个方面严格实施:首先,要求学生广泛学习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诗、书、礼、乐、易等,从书本中了解古代社会发展状况,汲取中国古代宝典知识;第二,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要与现实相结合,付诸于社会实践中,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技能的培训与锻炼,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第三,要求学生热爱事业,忠诚于事业,为事业全力以付,殚精竭诚;第四,言行一致,为人诚实不欺,真诚待人,树立良好的威信,取信于民,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原文】

(九)(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今译】

心的官能是思考,思考便有所得,不思考便无所得。

【时析】 

古人认为,“心”是思考的器官。直到今天,我们习惯上仍然把“心”作为思考器官的代名词。这里姑且不论古人还没有认识到“大脑”的思维作用,将“心”误当成思维的器官这一问题,单就其非常重视思考对人的重要性而言,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事实上,人能思考,会思考,是人有别于自然界其它动、植物的重要标志。正因为人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才为人类提供了征服与改造自然的武器,也为人类和平共处、井然有序地生活在地球上奠定了基础。开动脑筋,启发智力,不异于给人类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智慧王国里自由地翱翔。

【原文】

(十)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今译】

孟子说:“做一项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

【时析】 

古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问题的关键是人要“谋”,要有进取心,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勇气。只有勇于追求,勇于探索,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机遇才会垂青,才有机会赢得胜利,获得成功。如果连追求的勇气和毅力也没有,那么即使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的。

【原文】

(十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孟子·尽心上》)

【今译】

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得整个天下也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

【时析】

孟子以“登山”、“观水”为喻,谆谆告诫后世子孙一方面要志存高远,高瞻远瞩,心胸宽广;一方面要虚心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不存侥幸,不求捷径,在道德学业的征途中认真务实,循序渐进。如同日月之光,无所不照,亦同江河之水,无处不覆。君子的高远志向与高洁行为,一经修养成功,必将成为社会的榜样,万众瞻仰的旗帜。

【原文】

(十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①。(《荀子·劝学》)

【注释】

①禽犊:禽和犊。古代用作馈赠的礼品,这里用来比喻求禄进身之物。

【今译】

古时的学者其学习是为了要求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则是为了要求别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身品德更完美高尚;小人的学习是为了谋取名利。

【时析】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意指君子,“今之学者”意指小人。君子的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人品更高尚、更完美,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那些小人的学习则往往是为了功名利禄。荀子的这段话是在告诫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自己完美的独立意识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那种为了一己私利而学习的思想行为,是荀子所蔑视的。

【原文】

(十三)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庄子·人间世》)

【今译】

人生的大原则是不能杂乱的,杂乱就会头绪繁多,头绪繁多,就会纷扰皆至。纷扰皆至就会使人忧患,真的忧患到来时,自救也就来不及了。

【时析】

天世间不管你做什么,必须专一,专心致志。如果目标不专一,势必会杂乱无章;如果精力不集中,势必会一事无成。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全力以付实施之。博而不专,华而不实,是做学问的大忌。

【原文】

(十四)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颜氏家训·勉学》)

【今译】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看有一些人只读过几十卷书,便自高大起来,对长辈很不礼貌,对同辈更轻视傲慢……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时析】

读书做学问原本是件好事,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了解掌握许多科学道理,提高文化知识与品德修养,使人的一举一动更加符合规范,从而树立起完善的人格形象。只是有些人读书时并没有真正领略读书的意义何在,为读书而读书,到头来,或脱离现实生活,变得消极沉沦;或变得轻狂不已,骄傲自大。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功用,损毁自己的德业,岂不与学习的初衷相背离?

【原文】

(十五)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花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氏家训·勉学》)

【今译】

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这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养性为人谋利益,就好比摘取果实。

【时析】

这里是颜之推关于学习的目的性的论述。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之不足,以便有利于推行自己的主张造福社会与人类。抛开他对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学习的目的性有失偏颇的观点外,颜氏把学习当成了一个有益于充实与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的事情来看待,学习的过程中不论是讲论文章还是修身养性,都是一个令人精神愉悦的过程。学习如同玩赏春花,漫步其间,怡情悦性;学习如同摘取秋实,面对累累硕果,难抑收获的喜悦。假如只知赏玩春华而不知摘取秋实,到头来,只能是两手空空。学习,当有所得,有所取,把学到的知识投之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原文】

(十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①,行成于思而毁于随②。(《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注释】

①  嬉:戏乐,玩耍,嬉戏。

②  随:形式,随意,因循随俗。

【今译】

学业由勤奋而精良,由玩乐而荒废;行为由独立思考而成功,由因循随俗、人云亦云而失败。

【时析】

韩愈的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学问和品行的精疏成败,关键在于选择“勤”还是“嬉”,选择“思”还是“随”。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和成功,就必须做到“勤”和“思”。因为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成就大业者,都离不开勤奋。“勤”与“嬉”的人生选择是与“思”分不开的。人生要培养好的德行,就要认真地去思考,不断自我反省。要取得人生成功,就应该三思而后行。完成思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分析选择的过程。人们每走一步,都应该认真思考,有所选择才行。

【原文】

(十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

【今译】

生养子女不给以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是教师懒惰没有尽到责任。

【时析】

娇生惯养,放任自由,祸害无穷。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与认真管教是对家庭与社会负责任的一种态度,这样的态度与做法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从小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生活习惯,对长大成人走向社会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相反,如果一味地娇纵惯养,对子女的错误行为不加管束,督责不严,那就会贻害无穷,给个人及其社会造成恶劣的后果。

【原文】

(十八)夫圣人之为心也,必有道而已矣,非于神也,盖于人也。(《柳宗元集》卷16)

【今译】

圣明的人心里所想的,必定依据一定的道理而来,并不是神灵赋予他们的,是人思考、研究的结果。

【时析】

这里是讲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问题。独立思考是指思维的独立性,包括独立的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使人的思维日趋细密。生活中要善于独立思考,遇事多问个为什么,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搞好自己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也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原文】

(十九)譬如世尊①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②,懒惰懈怠,欲求道果③,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④,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百喻经·三重楼喻》)

【注释】

①世尊:佛的尊称,为世间所尊敬的人。

②三宝:指佛、法、僧三种构成佛教的最重要的因素。佛是已开悟的人,法是佛的教法,僧是信奉佛法的僧团。皈依三宝,是佛教徒的基本条件。

③道果:指佛教修行的果实,即断灭一切烦恼、自我,达到解脱的“涅槃”境界。

④三果:小乘佛教将修行成道分成四个阶段,即称为“四果”。每个果都依据意念的不同表现而划分,第一果是“须陀洹”,意为初入圣道;第二果是“斯陀含”,意为意念未脱尽;第三果为“阿那舍”,意为欲望烦恼已经断绝,不再回到欲界;第四果即“阿罗汉”,小乘佛教以之为佛教弟子修行可达的最高境地。

【今译】

这就好像佛的信众们,有的不能认真钻研、虔敬修炼佛法教义,而是懒惰懈怠,却又企图达到涅槃境界,便这样说:“我现在不需要第一果、第二果、第三果,我只为求最高境果的阿罗汉果。”这些信众也为人们所嗤笑,正如那个富有的愚人,两者并无不同。

【时析】

《三重楼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很愚蠢的富人,看到别人盖了一个三层的楼房,非常羡慕,于是他找到盖房子的木匠,希望也能盖一个这样的房子。木匠于是开始盖房。可这个富人却要求木匠直接盖第三层的房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办成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付出一定的艰辛代价,才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达到所要期望的目的。道德修养和工作学习也是这样,要想达到较高的境界,必须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从克服一点小小的恶念、恶习开始,经过较长时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精神的升华、知识的积淀,达到一个较完美的人生境界。

【原文】

(二十)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百喻经·磨大石喻》)

【今译】

真正的做学问,应该是研究思索精微的道理,博览通晓各种知识,理应脚踏实地一步步践行,追求优异的成果。

【时析】

《磨大石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磨一块大石头,非常用功力,经年累月,只是为了磨制成一个玩具小牛。比喻用了极大的功力,所期望的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果。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时也犯类似的错误。就学习或研究来说,要进行科学的运筹,不要把大的精力消耗在纠缠一些微不足道的是是非非上,而应该在博通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去“远求胜果”,做一些有持久影响和较大意义的事情。

--------------------------------

【原文】

(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今译】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可能懂得道理。

【时析】 

这是关于学习的重要性的一段名言。学习是人类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学习的过程伴随着人的全部生命历程,并直接影响着人的道德修养。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能使人聪慧,使人高尚完美,得到全面地发展。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方面的成果,尤其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去获得,以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气质,丰富的知识技能,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等等,而学习是获得这些良好品德与技能的重要途径。

【原文】

(二)虽有嘉肴①,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②,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③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④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注释】

①  嘉肴:美味的菜肴。

②  至道: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也泛指最高的原则、准则。

③  自反:反躬自问,自己反省。

④  自强:自己努力图强。

【今译】

虽然有好的饭食,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高明的道理,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过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教过后才能知道自己还有不懂的东西。知道不足才能回头再学;知道不懂才能奋发自强。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

【时析】 

这段话反映了儒家学派对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作过深入的探讨,其得出的“教学相长”的结论,至今仍是教育学的至理名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永不停息。

【原文】

(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①,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礼记·中庸》)

【注释】

①  尊:恭敬奉持之意。德性:指道德与天性。道:由。问学:询问,学习。

【今译】

所以,君子重视德行、天性而致力于求教和学习,追求广大而又穷尽精微,十分高明而通达中庸,温习旧有的而知晓新鲜的,以敦厚的态度崇尚礼仪。

【时析】

这里提出了君子修养的具体标准:品德与学问。良好的道德修养包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而志向与理想是需要不断地学习,追求知识的全面和道德的完善才能实现。同时,道德修养的完善,也是保证学术方向与学术价值正确地发挥作用的前提。今天的教育方针就是秉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而且把“德”放在了第一位上,重视道德修养,把知识学问放在了第二位,其性质内涵与古代自然有本质的区别,但其对人才的培养途径却是相通的。

【原文】

(四)子曰:“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③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注释】

①  学:为学、求学。时:常常,随时。习:温习,实践。

②  说:通“悦”,喜悦,欢喜。

③  乐(lè):快乐,高兴。

④  愠(yùn):烦恼,怨恨。

【今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能经常温习,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时析】

这是孔子关于学习、交友与品德修养的关系问题的论述,也是孔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真切表白。有道德修养的人,必然是善于学习的人,也是善于交流为学、做人道理的人,从而也就不存在被别人不理解而暗生烦恼的事情了。孔子的话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有些人受功利思想的影响,把学习作为谋取功名利禄的手段,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乐趣;结交朋友并非选择那些情趣相投、志同道合者,很大程度上出于利用与攀援的目的,失去了交友的乐趣;当追逐名利的步伐受阻时,不免心生怨忿,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从而郁闷焦虑,失去了人生应有的快乐。岂不是有违圣人的意愿?!

【原文】

(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今译】

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吃饭时不要求饱足,居住时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时析】 

这段话形象地刻画了孔子心目中那些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莘莘学子们的形象。他们生活简朴,不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工作勤勉,谨言慎行,如有疑难问题便向有道德学问的人请教,并随时接受人家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有不怕吃苦的思想毅力,又有追求进步、努力学习的顽强精神,还有善于学习的好办法,孔子认为这种人才算是好学的人。

【原文】

(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今译】

聪明而又勤奋,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能力比自己差的人求教为可耻。

【时析】 

聪明而又好学,是成就大业的基础。自古以来“面壁十年”、“头悬梁,锥刺骨”、坐穿冷板凳的人为数不少,其精神令人折服;然而学什么、向谁学却是学习过程中必须做出取舍与抉择的问题!“不耻下问”是要向不如我们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还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在内。向能力强、学识广博、德高位尊者学习,觉得自己的脸上都有光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反过来向能力不如自己、学识没有自己渊博、地位没有自己尊贵的人求教,就觉得勉为其难,羞于开口。因而,往往使人闻而生畏,退而止步。“不耻下问”,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原文】

(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今译】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

【时析】 

面对滔滔不绝地江水奔流到海,孔子思绪万千。一方面感叹天地悠悠,时光匆匆、光阴易逝;一方面以水为喻,勉励人们进德修业,都应该象那永不止息的河水,永往直前。这里表达了孔子对人生有限地时光充满无限地眷恋与珍惜,同时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抓住时间的脚步,勇敢前进,不要让生命时光如同江水白白流淌。

【原文】

(八)譬如为山①,未成一篑②,止,吾止也。譬如平地③,虽覆一篑④,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注释】

①  为山:挑土堆成山。

②  篑:盛大的筐子。

③  平地:平整土地,大都属填方工程。

④  覆:倒(dào)过来。

【今译】

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被中断了,那是因为自己停下来了。好比用土平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也是我自己要继续干下去的。

【时析】 

“为山”、“平地”都要求行为实施者一筐筐地坚持干下去,成败贵在坚持,贵在毅力。如果能充满胜利地信心与勇气,做到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是一定会成功的。如果没有决心与毅力,往往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孔子以此譬喻进德修业之路十分艰辛。一个人的进退得失皆由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自己的路是由自己走出来的。

【原文】

(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注释】

①  毫末:指细小的萌芽。

②  累土:有两种解释:一指低土。二指一堆土。“累”当为“蒉(kuì),草编的筐子。累土,即一筐土。

【今译】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时析】 

这里所引老子的话与儒家所说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有着同样的旨趣,都强调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万事起于毫末,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现实生活中的人,不论是道德修养还是事业、学习,幻想自己能一夜间脱胎换骨,一鸣惊人,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原文】

(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注释】

①  须臾:顷刻;瞬间。

②  跂(qǐ):通“企”,踮起。

【今译】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尖地张望,却不如登高时所见广博。

【时析】 

荀子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具体来说怎样学呢?荀子认为苦思冥想不但会一无所得,而且即使想出一些道理,也是空洞盲目的,经不起考验的。这与孔子所说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在思想观点上是一脉相承的。荀子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在实践过程中学习锻炼。他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先天的“良知”、“良能”,强调实际去学去做,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真知,领悟真理。他以踮起脚尖不如登高望得广远为喻,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说明君子所以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在于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推而广之,人如果都能够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成为有才德的君子了。

【原文】

(十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注释】

①已(yǐ):止,罢了。

②蓝:蓝草,草本植物,变干后成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

【今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可是它比蓝草精美得多;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可是它比水寒冷得多。”

【时析】 

作为儒学大师,荀子怀着神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告诉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生平抱负,就得善于学习,勤奋学习。他以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为喻,阐发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告诉人们只要不断进取,就有希望超越前人,超越既往,实现新的突破。以此激励后生发奋图强、好学上进。

【原文】

(十二)锲而舍之①,朽木不折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③。(《荀子·劝学》)

【注释】

①  锲(qiè):用刀子刻;镂刻。舍:停止。

②  朽木:腐烂的木头。

③  镂(lòu ):雕刻。

【今译】

雕刻如果半途而废,连朽了的木头也折不断;坚持雕刻永不停顿,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器。

【时析】

本句出自《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说,良马跳跃一下,达不到十步远;劣马拉十天车却能走很远的路程,这是不停地走的结果。雕刻一样东西,用刀子刻几下就停止,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能将金石雕刻成器。

持之以恒,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恒心和毅力。人世间任何的发明创造,都是长期艰苦奋斗的产物,是汗水的结晶,是永不放弃地结果。实现梦想的道路充满荆棘,前进中的步伐需要坚定、踏实,需要毅力与勇气。决不言悔,决不放弃,既然选择了前行,那迈出的脚步便只有永不停息。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是胜利。

【原文】

(十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今译】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又能每天反省自己,就会变得智慧聪明,行为上也不会有过错了。

【时析】

荀子的这段话是在告诫我们学习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决不可半途而废,要活到老学到老,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反思,继承经验与收获,摒弃不足与缺点。这样就可以智慧明达,行动也就不会有错误了。

【原文】

(十四)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①,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注释】

①神明自得:指自通于神明。

【今译】

聚集起土来成为高山,风雨就在这里发作起来;聚集起水来成为深水潭,蛟龙就在这里生长起来;聚集起善行来成为品德,自通于神明,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时析】

荀子人性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认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他所强调的“学不可以已”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修养的提高,视野的开拓,完善的人格,事业的成功,崇高的境界,无不需要日积月累,自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任何事情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贵在坚持。所谓自我磨练就是要通过善的积累,不断巩固强化,逐渐凝固已经形成的优良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实际上就是强调对人的道德意志的磨炼,只有不断加强对自我的磨炼,其道德修养才能是经得住诱惑的真正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人生注定要用智慧面对现实,以坚韧不跋的毅力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勇敢面对生命的真实意义和真诚价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不会辜负先贤的一片苦心。

【原文】

(十五)流水不腐①,户枢不蠹②,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尽数》

【注释】

①  腐:陈腐,腐臭。

②  户枢:门转轴,亦叫门户。蠹(dù):蛀蚀。

【今译】

流动着的水是不会腐朽的,转动的门轴是不会被虫蛀蚀的,这是由于它们总是处在运动中的缘故。这就如同人的身体,体内精气不流动就会郁结。而精气郁结就有可能生病。

【时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典故,虽然本意是讲养生之道的,但也可以用来说明人学习和修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要想使自己的头脑富于创造,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状态,就需要不断启发和锻炼,不断输入新的知识和信息,使知识在被运用的过程中得到更新,从而充满新的生命力与持久的活力。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克服懒惰思想,让大脑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支配作用。

【原文】

(十六)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广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法言·学行》)

【今译】

通过学习来得到知识,通过思考来提取学问中的精华,通过结交朋友来加以推广,通过好的名声口碑使其弘扬推崇,通过勤奋努力探明事物的究理,这就是所谓的好学。

【时析】 

杨雄(又写作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西汉著名学者、文学家)的这段话中,涉及到学习的目的与方法、学习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知识的推广应用、认识的检验过程等一系列问题。它告诉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学习的过程和认识的提高又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周密思考、辛勤努力、反复验证、良好地道德品质都是治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原文】

(十七)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十二首》)

【今译】

最旺盛的年华过去了就不再重来,正如一天内不可能有两个早晨一样。所以人们应当随时勉励自己,有所进取,因为岁月是不会等待人的啊!

【时析】

这是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名潜,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的自勉诗,“不重”与“难再”,都说的是时光的一维性和不可重复性。古人说,“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千字文》),意思是说,金玉虽然难得,但都不如时间那样值得争取和珍惜。由于时间既短暂易逝,又不可重复,所以,古人关于珍惜时光的告诫总是不绝于耳,都在告诫人们错过了青壮年时期的美好年华,就只能在迟暮之年悲叹一事无成了!.

【原文】

(十八)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二程语录》)

【今译】

有德之人学习时一定要能做到天天求新。能做到天天求新,就能天天进步。如果不能天天求新,必然天天后退,从来没有既不前进又不后退的人。

【时析】

宇宙在不断变化,社会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人都是生活在变化之中,生活在新奇之中。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不断求新。一个有作为的人,应该时时塑造着新的“我”,每天都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如果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因循守旧,那么自己不能进步,社会也难以前进。《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也是说日新体现了宇宙兴盛发展的趋势,事物变化生生不息才合乎易理。因此,积极向上的人,总是客观识变、主动求变的。

【原文】

(十九)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不在人也。(《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今译】

因此,致力于学问的人应永不停息地追求,其学问才能积少成多。如果学了一半就停止,那就会前功尽弃。是就此止步还是继续努力,都在于你自己而不能苛求他人。

【时析】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就学习来说,就是要不断地设定新的目标,不懈地攀登新高度。如果在一个高度上止步了,稍一松懈就会滑落下来。中道而止是最要不得的,半途而废的人,只能前功尽弃。要知道,学习是人的第一要务,其他的一切,都不过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学习能否持之以恒,这是对自己意志的考验,也是对自己学习目的的检验。事实证明,那些满足于现状、囿于既定模式生活而不思进取、不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人,那些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停留在既有成绩而不再前行的人,绝不会有精彩的人生。锐意进取,努力学习,积极寻求革新,才是取得进步的真正原因。

【原文】

(二十)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朱子大全·答曹元可》)

【今译】

治学的工夫,根本在实践。假如只知道其理而不能实行,那与不学没有什么两样。如果只是行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虽然实行了,又不知道它何以会有如此之结果。

【时析】

学习的途径有多种,有从书本上学习得来的知识,有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得到的经验。知识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是空洞的、肤浅的,也是无用的。经验如果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也是粗浅的、不深刻的,需要有理论的升华。书本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成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否则再好的知识也是没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