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 a value on:内病为什么可以外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31:32
这是由于“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   ,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内治与外治病因和病理相同,辩证相同,理法用药可以相通,所不同者只是给药的方法和途径不同而已。
     内服药须先从口入胃,经消化系统分别清浊二气,再通经走络,将药气输送脏腑及全身,这里,药物的糟粕无法进入经脉,张传输者,实质上是药物的气味,而非药物本身。
     外治法呢?它通过贴、照、敷、擦、洗、涂、烙、烤等具体手段,使药物切于体表穴位甚至彻入肉理之中,同样能将药物的气味渗透皮肤直通经脉,融化于津液,达到医治内病的目的。
     人若病不外乎气滞血凝,阴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病邪从外而入,病邪自内而生。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有肌整体,表,里、内、外、上、中、下四肢百骸是不可分割而相互联系的,内为阴、外为阳,互为因果.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知阴见阳,反之,知阳见阴,内脏疾病必现于体表,体表恙病必波及内脏,治阴由阳入手,通阳便治阴。
     外治与内治一样,必先求于本,即消除产生病患的决定性因素。原生的本病一除,派生的标病随之而除。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主则护,客则祛,肤则清,骨则坚,肉则丰,筋则荣,横者以析,萎者以振,郁者以室,乘者以协,泛者以归,停者以逐,满者以泄,牢则以破,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降之,陷于下为之提(升),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敛,险者移而居,奥者隔而取,当生者能回,欲绝者可接,不以贱而忽,不以秽而弃,越其痼而作其新,培其虚而还其元。
     外治法论治,审阴阳,察四时,五行,六因,七情,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形等视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并要求熟读《内经》,《伤寒论》、《金匮》以及大家所著,唯。理通则治自通。。
     可见。外治与内治是统一而矛盾的,它们的目的是一样的,手法、入药,具体治法是同一个目的地不同手段,它们的联系是互补的,外治能补内治所不及者,外治同样需要内治来补自己所不及者,所以,历代外治大师在行医过程中并不排除内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