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m文件:老子之道与为官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5:37:15

老子之道与为官之道

——与领导干部谈心

     为官的根本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从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其中很多句子都很有名。这些句子使人们咀嚼了千百年,消化了千百年,至今还在咀嚼和消化。那么,这短短的几句话,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按我的理解,其大意是:世之根本,可以用语言说的清楚的,就不是永久不变的道了。世之万物,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就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形态了。没有,是为了说明天地的开始。而有呢,是为了说明万物的生源。所以说,立足于无,我们就可以体察到天地存在的奥妙。立足于有,我们就可以体察到万物变化的趋势。这两方面,虽然叫法不同,但都出于同一本源,都可称之同一本体,都可找到共同的本质。认识到了本源、本体、本质,又找到了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那么我们也就开启了得道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道。《道德经》之所以称为《道德经》或《道经》,都是因为这个概念。道是《道德经》的灵魂。理解了道,才可入读全篇,也才可一点一点理解老子的思想。
  其实,无论是“道”,还是整篇《道德经》,都不像有些人渲染的那样复杂、深奥、艰难。按我们今天的理解,老子之“道”,无非三层含义:一是指本源、本体、本质;二是指规律、趋势、方向;三是指道路、方法、手段。老子之道,不仅要告诉你道之本义,也不仅要告诉你道之奥妙,他还告诉你了得道之法。也就是说,老子既给你讲了天地万物的本质,也给你讲了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还给你讲了掌握规律的方法。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理解,并且真正理解了这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我们也才能读懂老子之道,我们也才能感觉得到,老子之道对我们的生活是有价值的。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老子之道,用今天的话说,就讲了两个内容,一是世界观,一是方法论。
  老子之道告诉我们,天地万物,“根本”是个“根本问题”,根本最重要。只有对根本问题有了根本的认识,我们才能看清本质、把握规律,工作和生活才能顺风顺水,身体才能健康,心情才能舒畅。
  读老子,对领导干部来讲,对从政者来讲,对有志于从政的人来讲,有没有想过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为官的根本是什么?
  现在,想进机关的人不在少数,从每年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的壮观场面就可看得出来。进了机关想当官的人也不在少数。当了官想当更大的官的人更不在少数。这都不是问题。没有想清楚为官的根本是什么,才是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在什么时候想呢?最好是在你决定当官之前想。当了官之后想清楚也不晚。退了休之后才想明白就晚了。当了贪官、进了监狱才去想,就更晚了,那只能成为反面教材了。
  最根本的问题往往也是最简单的问题。对“为官的根本是什么”的回答,其实就是让你回答:你为什么当官?为谁当官?当什么样的官?在一个既定的官位上,你是一门心思再谋更大的官,还是踏踏实实做些实事,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果兼而有之,是做事为了当官,还是当官为了做事,究竟哪个服从哪个?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当官有名。官员活动要上报纸上电视;当官有利。只要你不拒绝,就会有人送;当官有威。下级见了很谦卑,周围的人都围着你转。当官还有色。家中红旗不倒,外面也可彩旗飘。

应该说,这些东西,对当官的人和想当官的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思想深处的根本问题不解决,意志稍不坚定,就会陷进去。

声色犬马,这是紧密环绕在当官者周围的氛围,也是乱人心志的现象。看清楚这一点,就能够拨散开迷雾。如果你沉迷其中,要了这些东西,大事上你就会糊涂,根本上你就会动摇,方向上你就会迷失。
  说到这里,为官的根本是什么?答案已自在为官者心中了。

    威望从何而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成为美,这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也都知道,善之所以成为善,是因为有不善的事物和行为存在。
  所以说,有和无是相对而生,难和易是相对而成,长和短是相对而形,高和低是相对而倾,音与声是相对而和,前和后是相对而随。也就是说,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他们都是相随相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为人处事都不会特别刻意,只管顺乎自然去行事,不必声嘶力竭地去告知。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生发的规律,不因你说什么而改变。
  春去春来,天下地上,万物生存而不有所归属。明人行事并不因为自己做了事就趾高气扬、端起架子,认为自己成了了不得的人物。即使大功告成,功劳再高,也不能居功自傲。
  只有做出了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的功劳才不会被抹去。
  这段话是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老子是无尚智者,短短数言,告诉我们许多深刻道理。作为今天的领导干部,我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体,因对立而存在,因对立的运动而使事物发展和前进。也就是说,矛盾是普遍的,矛盾的运动形成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到这样的道理,我们在工作中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注意矛盾的这一方,也要注意矛盾的那一方,不可只顾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同时要注意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和演化,也就是注意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
  既然矛盾是普遍的,我们就要敢于面对矛盾。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不管你领导几个人,只有矛盾种类和性质不同,没有有无矛盾的差别。一般来讲,大领导面对大矛盾,小领导面对小矛盾。但是更多的时候,下一级的领导和更基层的领导,往往面对更尖锐的矛盾。
  在矛盾面前,敢于面对矛盾,是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善于解决矛盾,是对领导干部的较高要求。而回避矛盾,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了。
  矛盾即判断。要善于在老子所讲的一系列相伴相生的矛盾双方中,判断出事物的性质、方向、趋势,以便更主动地把握矛盾。
  矛盾已选择。要在正确判断矛盾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发现、比较,找到解决矛盾的最好的办法。
  第二,矛盾演化促进事物发展,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作为领导干部,要遵循规律,适应规律。要顺势而行,不能逆势而行,刻意而行。刻意而行就难以达到效果,甚至会起反作用。
  老子讲处无为之事,并不是让你不做事,不作为,而恰恰相反,是更高意义上的做事作为,是顺自然之势,依规律而为。同样,“不言之教”也并不是让你闭嘴不说话,而是让你不要说大话,说过头的话,说出格的话,说不能实现的话。
  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县长们,一般来讲,有两个主要诉求,一是要出政绩,二是要求进步。出政绩不能急,急了反而会出问题;求进步也不能急,急了就会用不正当手段。
  对一个地方来讲,对一个地方的领导来讲,处无为之事,就是地方科学发展,个人稳步前进。
  第三,面对矛盾,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就能出成就,出了成就怎么办呢?老子说,功成而弗居。有了成就也不要居功自傲。
  在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不努力,不是不作为,不是不能出成就,而是出了成就不能正确对待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抢功。有了功劳都是自己的,没有别人的;二是夸功。八分说成十分,小功说成大功;三是居功。就是满足于已有成绩,抱着功劳簿沉醉其中,不思进取。
  今天的媒体上,到处都是宣传地方发展成就的新闻。有的地方领导,唯恐自己的成就被埋没而不被上级领导知道,不被群众知道,想方设法大肆宣传,大造舆论。这些人应该看看天地:天地生万物,“生而不有”。
  那么,对待成就和功劳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这就是老子说的,“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以不去,那我们领导干部的功劳应该留在哪里呢?答案是:应该留在人民的心中。
  这就回答了本文的主题:一个领导干部的威望从何而来?

   最是难得聚民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你不标榜贤能,不崇尚贤能,不以贤能高高在上,作威作福,那么,人们就不会去不顾一切地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为名所累。
  你不推崇珠光宝气,不推崇奇货可居,不推崇奢华淫靡,那么,人们就不会去为这些趋之若鹜,铤而走险,为娼为盗。
  你不宣扬足可以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人们就不会心旌迷乱。
  那么,这样一来,所谓的圣人之治,高明之治,实际上就是让你心里别想那么多,吃饱就得了,吃饱了少想事。同时,要让人们的意志越弱越好,四肢越发达越好。
  要下决心、想办法,要人们没有志向、没有想法,没有欲望、没有要求。要让那些即使比较聪明的人、比较有想法的人不敢耍聪明,不敢胡作非为。
  那么,我们做什么呢?如果达到这种境界,我们什么也不用做,也就是无为而治,那么天下无不得到最好的治理,百姓无不和谐安宁。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的内容。通读本章,作者所站的角度或立场、所表达的意思或思想、以及其矛头的指向,都是一目了然、不言而喻、十分明白的。
  首先,角度或立场,无疑是站在统治者的一方,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的。其次,意思或思想,就是如何愚民。第三,那么指向是哪里呢?当然是老百姓。
  管好老百姓,社会才能治理好。这是其一。其二,老百姓管不好的责任在谁呢?老子认为,不在老百姓自身,而在统治者,是统治者的“尚贤”和“贵难得之货”,才使老百姓纷争和偷盗,才使社会不安全、不稳定。
  老子在本章的主要思想是如何“治”。他的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悄悄拿去,并付诸统治实践。
  那么,老子这一套有效吗?应该说,在老子时代及其身后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都是有效的。有效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农业社会,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等。这样的条件,是可以做到“常使民无知无欲”的。
  今天的领导干部在执政实践中,已经完全没有了老子思想的实践基础。如果再想以愚治民,那自己就是最大的愚。
  常听一些领导感叹,今天的老百姓不好管了。事实的确如此。
  人管人,靠什么?无非两条:一条是,我是官,你是民。我官大,你官小;另外一条是:我知道的,你不知道。你我都知道的,我知道的比你多、比你早。
  第一条,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无甚区别,无甚变化。关键是第二条。过去,官比民知道的多,官大的比官小的知道的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今天的传播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官民信息占有的巨大不平衡被打破了。
  试想,如果当官的比老百姓知道的还少,官大的比官小的知道的还少,那管起来不费劲才怪呢!
  今天的百姓吃饱了、喝足了,不但不“虚其心”,反而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思想。
  作为执政者,作为管理者,作为领导干部,怎么管好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思想的老百姓呢?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聚民智。就是要利用好老百姓的聪明,要利用好老百姓的思想,让老百姓的聪明用到该用的地方,让老百姓的思想用到该用的地方。

    与百姓同尘土
    道,充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似空似无,但是,你就是使劲用也用不完。它深不见底,远不见边,就如同是时空的起源与归宿,又仿佛是万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如果你认为道有锋芒,那么,你就要磨掉它有锋芒的想法。如果你认为道有世俗纷争,那么,你就要排除它有纷争这种想法。道是光明的话,你要融入其中,与其同光明。道是尘土的话,你要融入其中,与其同尘土。只有这样,道才能与你同在,你才能与道共存。
  我不知这样的道是怎么产生的,它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章的内容。
  老子说道,但始终没有给道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让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去领悟。
  老子说道,也不是让你去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自然去看道、说道、得道。那样的道,对你还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我们读老子之道,总不至于要得道成仙,驾鹤西行,云游四方,不知所终。我们要把老子之道变成生活之道、生存之道、发展之道乃至为官之道。这不是将老子之道庸俗化,恰恰是老子之道的生命所在。  实际上,老子说道,就是说到了“道”的两面性。一方面,言道之无、之空、之远、之虚,另一方面,又说道之永存、道之具体、道之亲和、道之有用。
  老子说的不知道道是怎么产生的,我们也不知道道是怎么产生的。但是,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圣人还是俗人,我们都完全可以与道为伍。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与道为伍呢?老子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既是与道为伍的最高境界,也是悟道得道的最佳途径。
  如果你只愿和其光,不愿同其尘,你就很难领悟道之真谛。如果你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总认为自己就是那光亮、光明、光辉,而别人都在你脚下俯伏,都是草芥、是犬彘、是尘土,那你离道就更远了。
  老子不知道,道是谁的儿子。但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都知道,自己是谁的儿子。诚如小平同志所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人民是我们的母亲。
  老子不知道,道是怎么产生的。但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都知道,我们手中的权力是怎么产生的,来自哪里,是谁给的。权力来自人民,所以要“权为民所用”。
  官以民生,民为官本。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重境界:
  其一,自己为光,百姓为尘。
  其二,百姓为光,自己为尘。
  其三,与百姓同尘。
  第一重境界,是我们所批判的,但却是一些领导干部的真实写照。
  第二重境界,是我们所推崇的,但却是一种很难实现的理想状态。
  那么,就让我们成为第三重境界吧:与百姓同尘土。
  与百姓同尘土,就是与光辉同在,就是与光荣同在,也是与大道同在!

    是管得越多越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不讲什么仁义恩爱的,它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的草狗(草扎的狗),任其自生自灭。也正是有生有灭,有灭有生,万物才能永恒。
  圣人也是不讲什么仁义恩爱的,它把老百姓当作祭祀的草狗,任其生死。也正是有生有死,有死有生,老百姓才能永恒。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羊皮做的大风箱,看起来空无一物,什么也没有,但它却充满了元气,所以是空而不竭。只要拉一下风闸,就能够感觉到气的流动。
  有时候,话说多了,反而觉得没有力量,那就不如不说、少说,放在肚里,守在心中,就行了。说得再多,也不如心里有。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内容。
  这里,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不是贬意。同样,以万物为刍狗,以百姓为刍狗,也没有贬意。
  如果你一定认为是贬意,那老子的意思就是,天地和圣人都不讲仁义道德,拿万物和百姓的命不当回事,不管不问,随便丢弃。
  或者你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如果天地和圣人都不讲仁义道德了,就会拿万物和老百姓不当回事。
  事实上,老子的本意应该是,天地无意拿万物当回事或者不当回事。让万物自生自灭、自由生发、循环往复,不就是永恒之道吗!
  天地和自然就是这样。那统治者和管理者治理社会是不是也可以学学天地自然呢?对老百姓少管点,少拿点,让他们自在生存,自由发展,休养生息,繁衍不止,这种无为而治难道不是一种理想状态吗?!  当然,老子说的理想状态,要有理想的条件才能实现。但老子这段话的精神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我们常常用“日理万机”“百忙之中”等词句来形容今天的领导干部。好像一个领导要是不忙,就不是好领导,就没有尽到责任。
  但是,如果一个领导什么都忙,忙得没有头绪,或者忙不到正地方,也不能说就是好领导、尽职尽责的领导。
  领导为什么忙?因为管得多。第一,不该管的管了。第二,该别人管的自己管了。
  有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觉得自己是领导核心,要负总责,要负全责,本县本市、本单位内,事无巨细都要过问,都要管。久而久之,人不找活活找人,纵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了。
  另外,一把手既要勇于负总责,也要深明分工负责的道理。比如,县委书记是县委班子的一把手,县长既是副书记,同时又是行政一把手。如果书记管得太宽,就会连县长的活也干了。县长即使有想法,却也不好说什么。时间长了,书记县长就会产生矛盾。
  当然,有时管得宽不宽,也不是领导完全自己能定的。比如,对地方一把手来讲,越来越多的一票否决就由不得你有任何松懈。
  领导管什么,管多少,不是个人的选择,也不是个人的问题,它根本上是政府职能转换和定位的大问题。
  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政府是万能政府,无限政府,什么都包,什么都管。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就面临转换。我们现在要建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各级领导,管得越少,就会管得越好。

尊重女性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虽虚无,却能滋养万物,让万物获得生机。就像空荡的山谷,看起来什么也没有,但由于它吸纳了阳光、空气、水分,滋养的万物就仿佛藏魂蕴魄,生生不息。
  这个世界上,真正称得上不死的,就是万物和生命的母体。
  孕育生命的母体,有一个通道与外界相连。而这个通道,是女性之门,是母体之门。母体孕育生命,从无到有,复杂而神秘,最后要通过这个通道,诞生新的生命。因此,这个生命之门,真可以说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或根本。
  事物进入了似有似无、似无似有和无有交换的状态、境界,才能既不停地运动和作用,又不会穷尽。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六章,也是全篇中最短的一章。
  毫无疑问,本章老子仍然在讲“道”,虽然不见一个“道”字。
  理解本章,必须理解两个词及其联系。一个就是没有出现的“道”字,一个就是出现两次的“玄牝”。  老子的《道德经》,传世2500年。对于其各章内涵,多有不同解读。本章虽短,但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其实,将老子的“道”和“玄牝”以及“玄牝之门”联系起来理解,我们的冥思苦想就会豁然开朗。

“牝”是什么意思?牝就是雌性,这里指女性生殖器。但是,它又不是一般的所指,所以老子加了个“玄”字。“玄”是什么意思呢?玄有悠远微妙的意思。
  “玄牝之门”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第一章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以女性孕育生命,来说明道作为天下母体、作为万物根本,道生万物、万物由道而生的道理,十分形象,十分通俗。
  老子的思想是很辩证的,但辩证的同时,老子贵雌、贵阴、贵柔的一面又十分突出。以一个神秘而深远的母体来比喻道,来作为道的象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老子的女性崇拜和女性崇拜思想。
  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延续生命。但女性往往又是柔弱的。如何对待女性,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素质、修养,也是一个民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今天,我们常常看到,在报道腐败分子落马的新闻中,经常有“生活腐化堕落”这样的字眼。只要有了这样的话,肯定和女人有关,要不包了二奶、养了情妇,要不乱搞男女关系。
  大量事实说明,搞腐败的领导干部,90%都有女人问题。
  女人依附于金钱和权力,从本质上讲,是男性占主导的社会对女性的蔑视和不尊重。
  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不尊重女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比如,见到漂亮女性就想占有;向来求自己办事的女性施淫威;开女性的玩笑、占女性的便宜;酒桌上逼女性喝酒,等等。
  一个不尊重女性的领导干部,很难想象会是一个爱护老百姓、亲近老百姓的领导干部。
  实际上,尊重女性,就是尊重母性,就是尊重生命,就是尊重大道。
  领导干部要带头尊重女性,给全社会树立尊重女性的榜样。
  尊重女性,就要做到八不:
  一、不包二奶;
  二、不养情妇;
  三、不乱搞男女关系;
  四、不调戏女同事、女部下、女当事人……;
  五、不利用职权徇私报复女性;
  六、不逼女性喝酒;
  七、不在女性面前抽烟;
  八、不让母亲操心、不让妻子担心、不让女儿挂心。

    别把个人“进步”太当回事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我们常说,天长地久,实际上是在说,天地是永恒的,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天地为什么能长久、能永恒呢?这是因为,天地没有意识到自己能长久、能永恒,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更不会为自己的存在去做什么,或者认为自己的存在应该拥有什么。正因为如此,天地反而能长久,能永恒。
  天地给我们以启示。
  那些受我们尊崇的圣人、得道之人、高尚之人,他们往往不争不抢,先人后己,名誉面前不张口,利益面前不伸手,却能够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达到别人达不到的目标,实现别人无法触摸的境界。
  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往往把自己的名利甚至安危,置之度外,忘身、忘己、忘我,这样做,反倒会给人留下一个完整的自我,不仅让自己的身体,而且让自己的精神,得以保存,得以永生。
  难道这不是最无私的吗?是的!但恰恰是这种无私,才能够成全无私者的“大私”,才能够成就无私者的“大事”。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内容,也是笔者最喜欢的内容之一。
  在这一章,老子从天道讲到人道,寥寥数言,却集中体现了老子处事哲学的精华。大作家王蒙将本章内容提炼成“无私成私”,深以为然。
  读老子,统治者看到驭术,消极者看到虚无,行走江湖看到处世之道,耕耘天地看到万世逍遥。那么,跻身官场呢?我们能不能读到一些为官的道理呢?
  各位领导干部想想,也许会说:未必!
  为什么呢?因为为官之道讲究“先”、讲究“进”,而老子却要人“后”,要人“外”,这不是与为官之道和升官之道正相反吗?
  再说了,既然从政,既然为官,哪个不想往上走,哪个不想顺利上台阶?这是可以理解的呀!但是,位置是有限的,越往上位置越有限,怎么办?
  问题就来了。有些人就想到了上手段。手段无非两个,一是投靠,二是上贡。所谓投靠,就是找一个更大的官,结成利益共同体或小集团,关键时刻拉一把、推一下。所谓上贡,就是花钱,就是买官。
  一旦上了这两个手段,也就意味着与风险紧紧相伴。你投靠了一个人,假如这个人调走了,你就失去了依靠。假如这个人出事了,你也会跟着倒霉。而花钱买官风险更大,弄不好不仅官到不了手,鸡飞蛋打,而且还可能落个行贿的罪名,锒铛入狱。
  到了这个时候,你再来看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难道你不会有另一番领悟、另一番感叹吗?
  如果你再看到这样的情形:两派的人为争一个职位闹得不可开交,而最终不争不抢保持中立者却得到了这个位置。大家都认为不送钱就升不了官而纷纷行贿时,受贿者却突然东窗事发,于是所有送钱的人都受到牵连,而原来没有送钱、没有想法的人却纷纷奔赴空缺出来的位置,“后其身而身先”了。这个时候,你再读老子的“无私成私”,难道你不感同身受吗?
  原来,老子的“后其身”“外其身”,是最大的为官之道。老子的“无私”是最大的“私”。
  由老子的为官之道,我们可以体会到为官的三重境界,分别可以用三句俗语来说明:
  第一句,当官时,“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二句,作官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三句,下台时,“退一步海阔天空”。

    职务是把椅子
    《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你要拥有某种东西,不可贪得无厌。得到的差不多,就该停一停、放一放。
  如果你因职高权重,而颐指气使,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趾高气扬,那么,你这种状态也不会保持太长久的。
  家里藏金纳银,身上穿银戴金,财富五斗,金碧辉煌,你又能守得住吗?你又能守多久呢?
  就算你有钱,你官大,你既富又贵,但是,你因此而骄傲、而自满、而目空一切、而不可一世,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栽倒在“骄”上,你会自找倒霉,自食其果,到那时,你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钱也不少了,官也不小了,事情也成功了,心愿也实现了,这时候,该让就让吧,该退就退吧,这才是符合天道的,这才是符合天理的。
    人人爱钱,人人爱权,人人爱金银财宝,人人爱玉石玛瑙,人人爱富贵,人人爱名利。人人爱的东西,人人都要去争,都要去抢。但是,争到了、抢到了呢?还要接着去争,接着去抢,还要争得更多,抢得更多。生命不息,争抢不止。
  老子这一章讲的道理,充满了辩证法。从每一个方面、从各个角度,我们都可以举出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生动鲜活的例子。
  就像时间无始无终、宇宙无边无际一样,赚钱是无止境的,升官是无止境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不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不懂得该远离时则远离、该放下时则放下的道理,人将终其一生忙忙碌碌。不仅如此,而且永远遗憾,直到生命终止。虽然一生你得到了很多,但你的一生是充满遗憾的一生。
  没有满足,就没有幸福。活得不幸福,那活着还有什么滋味,那不是白活了吗?
  对从政者来说,从踏入公务员的大门开始,前面就是清清楚楚的台阶。如果你从县里开始,那么你就要从副股长开始。如果你从中央机关开始,那么你就要从主任科员开始。接下来就是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副部长、部长,然后就是更高。可以说,从政者的人生之路就是由这些台阶构成的。从政者人生之路的升华就是不停地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从政者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某个台阶上耽搁了。耽搁的时间越长,遗憾越大。从政者对台阶最主要的参照,是自己的年龄。从政者对自己的年龄比女人对自己的容貌更加敏感。
  在各个台阶面前,都有人跌倒,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分析跌倒者跌倒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懂得老子在本章中讲的道理,或者虽然懂了,但并没有做到。
  比如说升官。有的人为了上一个新台阶,不惜走上邪路,关键时刻,或者花钱买官,或者私拉选票,甚至铤而走险,从肉体上消灭竞争对手。
  比如说捞钱。有的人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一旦谋上某个官位,便不择手段,大肆捞钱。即使明明知道一辈子、几辈子都用不了那么多的钱,宁肯用来塞地窖、铺床底,也照捞不误。
  比如说,贪色。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包二奶、养情妇,甚至还养几个、十几个、最后达到上百个,简直恨不得天下美女皆入怀中。
  以上三条,不符天道,自然为天理不容。他们的倒台、他们的落马、他们的被捕入狱、他们的遗臭万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从老子短短的数言中,我们应当悟到两个道理:第一是当位戒骄;第二是当退则退。
  当位戒骄,就是你在职位上掌权的时候,不仅不要做违法违纪的事,也不要做出格的事、过度的事,不要做违背天道天理的事。不仅要时时想到当官升官之前的境况,还要不时想到退休无权的境况,给自己留一条宽阔的后路。要知道,现在做到副部级60岁退休,身体还好着呢,人生还长着呢。领导干部退休,不仅是权力的结束,更是新人生的开始。退休之后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当退则退,更是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有的领导到年龄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希望组织上以各种理由多留自己几天。如果没有多留,心里就不舒服。有的当退不退,留恋权位,恰在多留的日子出了大事,留下了另一种人生遗憾。
    职位是什么?职位是把椅子,人人都想坐。不管谁坐上去,总有起身的时候。你刚一起身,就会有人立即坐上去。你不要回头看,更不要看着坐下去的人不舒服。此时,你不如拍拍自己的屁股,它跟你在椅子上坐了那么久而毫无怨言,你起身离开的时候,它又毫无怨言地跟你走了。谢谢它吧!

     本色为官有多难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你的身体和灵魂合而为一,你的物质和精神合而为一,能不能永不分离?
  你凝神静气,始终专一,从而使自己更柔美、柔善、柔和,能不能像婴儿一样呢?
  你经常洗涤心灵和头脑,清除一切杂念,即使眼睛看到也视而不见,心里想到也不为所动,能不能做到无瑕无疵呢?
  你爱国爱民所为,你为国为民执政,能不能做到舒张有度,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手,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呢?
  你的各种器官开开合合,吸收各种信息,面对各种诱惑,眼睛经常看到你想要的,耳朵经常听到你想听的,嘴巴经常尝到你想吃的,面对这些,能不能做到不为所动、守静如雌呢?
  你才学八斗,经验五车,既懂事又明理,但是,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在官场,在职场,能不能做到不用知识、不用智慧、不用计谋,而自自然然地做事、做人、做官?
  老子在这一章中用了六个设问。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实际上,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在设问当中了。

老子这一章的内容是讲修身,这是悟道得道的必由之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是关键。

那么应该怎么修身呢?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要做到,精神和肉体的统一,内心和外在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如果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认为的和你说出来的是一致的;你看到的和你反映的是一致的。这和我们今天所一直努力倡导的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说假话、不说大话,是极其吻合的。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老子为我们举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婴儿”。
  面对一个婴儿,我们的第一反映是什么?婴儿什么都不懂。她不知美丑、不知善恶。她两眼紧盯一个地方,却完全可以什么也没有看,什么也没有想。正因为不知,才不喜不忧。即使有一只老虎窜到跟前,她也并不感到害怕。她的吃喝,她的哭闹,完全是一种本能的反映、自然的反映。
  正因为婴儿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懂,我们反而会认为婴儿纯洁、婴儿自然、婴儿本色。
  老子举婴儿为例,并不是要我们回到婴儿状态,而是希望我们达到婴儿的境界。一个人长大了,成熟了,知道的多了,经历的多了,反而失掉了天真、纯洁、自然,凡言行都要经过两思,甚至三思,思考的越多,离婴儿的境界就越远,离人类的本性也越远,人就会活得更累、更不自然、更不幸福。
  面对老子“能如婴儿乎”的疑问,今天身在官场的朋友,一定会觉得老子太天真了,天真得像婴儿一样。官场的常态是什么?言不能为心声:你心里想什么,不能完全说出来;眼见不能为实:你眼睛看到什么,不能完全自以为真;表里不能如一:你心里对领导再有看法,也不能直接说出来。
  一个再有个性的人,一旦进入官场,渐渐地也没个性了,没棱角了,久而久之,大家就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形态、腔调都是惊人的一致。很多人都认同,这就是官场生态。不能适应官场生态的人,就很难在官场立足,更别说提拔了。
  不过,近年来,这种官场生态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个性官员、本色官员开始出现。虽然还是个别,但无不为灰色调的官场带来一抹亮色。他们不仅个性鲜明,而且能够获得提拔,这说明,大家长期认可的生态,并非就是最佳生态。
  本色诚可贵,个性显魅力。事实证明,本色和个性官员更受老百姓拥戴。

    有权无私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组成一个轮子,辐条与辐条之间,留有空隙。正是因为中间什么也没有,轮子才能发挥轮子的功能,轮子也才能为车所用。
  以土和泥,做成器皿,而中间是空的。正因为中间是空的,器皿才能盛水、盛饭、盛东西,器皿也才能有了器皿的作用。
  开门凿窗做成房子,房子的中间是空的。正因为房子的中间是空的,人才能住进去,房子也才能有房子的用处。
  所以说,所谓有,有的地方,有的东西,只是为用提供了便利,而无的地方,无的空间,才是真正有用的地方。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讲了什么?很多解读认为,这一章讲了有,讲了无,讲了有与无的关系。不错。但是,仅仅这样理解远远不够。老子是在讲有和无的关系的基础上,实质上讲了利和用。
  “利”“用”,我们今天常常拼做一个词,而在老子那里却是分得很清楚的,甚至是泾渭分明的。“利”是与有联系在一起的,“有之以为用”,“用”是与无联系在一起的,“无之以为用”。
  仅就有和无的关系来讲,我们今天理解二者的关系,往往多从相对立的角度来理解,比如说,有权是当官的,无权是老百姓,当官的和老百姓是相对的。比如,有钱的是富人,没钱的是穷人,富人和穷人是相对的。
  这不是有和无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看有和无的观念问题。观念变了,有和无不仅仅是相对立的关系,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说,有权无自由。你当了官,有了权力,你就会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中,你也就失去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失去了常人所应有的自由,失去了没有权力的人那样的自由。
  比如说,有钱无安宁。假如你有了权力,又想利用手里的权力捞钱,索贿受贿,越捞越多,心里反倒越来越不踏实,日子越来越不安宁,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哪一天警车响、手铐戴。
  比如说,有名无处躲。人都喜欢有名,但是名气大了也有烦恼,到哪都会被认出来,走路有人拦着要合影,上厕所有人缠着要签名。
  比如说,有情妇无轻松。有的领导干部动不动就包二奶、养情妇,有的还不止一个、两个,甚至不止10个、20个。女人多了要照顾、要协调、要摆平,要顾了里头顾外头,顾了这头顾那头,日子怎么能轻松,心情怎么能轻松。
  这里的有与无,是相互依托的,是因果关系。有是无的条件,无是有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有,才有了后面的无。
  如果老子论道论到有和无,仅仅停留于此,那老子也就成不了圣人、仙人的老子,最多只能算个智慧的老子。老子的高明在于,老子将有与利联系起来了,将无与用联系起来了。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的利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用又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利就是条件,就是方法,就是道路。这里的用就是彼岸,就是目标,就是效果。
  换句话说,所谓有,只能被用来做用的条件,而无才是用的本身、用的目的。
  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我们有什么?我们有权,但是有权不是目标,而只是条件,套用老子的话就是,有权以为利。那么,什么能使有权这个条件发挥有用的目的呢?这个无又是什么?应该是无私,无私以为用。
  心中无私,才能装理想,装天下,装百姓,装江山社稷,装人民福祉。
  在老子的“有”“无”之中,在老子的“利”“用”之间,我们读到了时下最震撼人心的四个字:执政为民!

    清心寡欲好做官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颜六色的诱惑围绕你身边,你盯住不放,或者沉浸当中,久而久之,你的眼睛就会受到伤害。
  变幻莫测的声音围绕你身边,忽高忽低,大起大落,你要把这样的声音当作美妙的音乐来享受,久而久之,你的耳朵就会受到伤害。
  佳肴美味,谁都想品尝,但是你要过分注重味道,天天享用,久而久之,你就会失去对味道的感觉和感受。
  工作之余,休闲一下,打打球,钓钓鱼,骑骑马,未尝不可。但是,你要顾此失彼,沉浸娱乐游玩当中不能自拔,甚至发展成赌球、赌马、赌博,你的心就会变得不安,变得发狂。而心发狂,就是灭亡的前兆。
  金银珠宝,名人字画,文物古玩,这些难得之货都不是为你存在的,不是因你存在的。如果你心存非分之想,不择手段捞取,甚至违反党纪国法,索贿受贿,那么,总有一天,你要因你的行为而伤害自己,你要为你的行为而付出代价。
  所以,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就是满足于饱腹,而不过分追求感官享受的人。他们更注重内心的修身养性,精神的至善至美,而懂得舍弃、舍得舍弃、做到舍弃身外之物、非分之想、过度享受。
  对当下的许多人来讲,特别对领导干部来讲,老子这一章所讲的内容,特别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的确,与其它动物相比,人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追求愉悦是感觉器官的天性。而一旦掌握了某种权力,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的愉悦感受,则更容易获得满足。这时候如果不注意修身养性,用内在的力量来抵御感官的索求和外界的诱惑,就很容易被感官所打败。
  这是一场看不见战场的战争。战场就在你的身体之内。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敌人就是你的感官。但是,这是一场可以分得清胜负的战争。一些腐败分子、落马官员,就是举手投降的人,就是失败者。而一些受到百姓拥戴的清官、廉官、勤官,就是胜利者。
  这场战争从你坐上某个职位、掌握某种权力之时,就开始了。因此,权力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当然,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绝大部分人能够经受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也有少数败下阵来,丢盔卸甲,遗臭万年。
  对领导干部来讲,老子所讲的眼、耳、鼻、舌、身的感官享受,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美色,一个是金钱,一个是难得之货。
  这些东西好不好?不好直接回答,或者说不能简单地回答。也正因为如此,老子的告诫才能有参考价值。
  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就是说,缤纷的色彩会令眼睛愉悦,但是久看,也会伤眼。五色当中,最养眼的当属美色。美色之养,从古至今,官场中留下了多少故事。
  但是,美色之伤之害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汉代河上公在注解“五色令人目盲”时,干脆解读为,“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也。”这里的失明,不仅是伤眼,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解读为,美色一叶障目,分不清黑白,分不清美丑,分不清是非,分不清法与非法,从而走上贪赃枉法、违法乱纪的不归路。现实生活中,一些腐败分子就是因色而贪、贪而为色的。
  大量事实说明,领导干部贪心太重,欲望太重,不仅伤身,而且毁名誉,废前程,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声誉,败坏领导干部的形象。
  我们体味老子的告诫,并不是要禁欲,而是要感官的张弛有度,欲望的野马有控,绝不能越过道德的界限,法律的界限。
  少一点贪心,少一点欲望,生活会更踏实,感情会更美好,形象会更高大,事业会更辉煌。

    “大我”者可寄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得宠的时候,人们之所以惊喜,失宠受辱的时候,人们之所以惊恐,这都是因为,人把自己得失、把自己的利益、把眼前的成败,看得过重了,重到畏惧的程度,重到像看待自家生命的程度。
  那么,到底什么是宠、什么是辱,如何理解宠和辱呢?当然,受辱并不是什么高尚的事,也并不是值得高兴的事。而得宠也惊,失宠也惊,这就是宠辱都惊啊!
  那么,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我们之所以担惊受怕,亦喜亦恐,宠辱皆惊,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身体,有自己的生命,而我们又无比重视自己的身体与生命。而有了身体,就有了欲望,就患得患失。如果真是没有了身体,不为欲望所累,不为得失所困,得之泰然,失之泰然,宠辱不惊,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心受怕的呢?
  所以说,只有那些把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交给天下的人,我们老百姓才可以把治理天下的使命交给他。只有那些以无私心、以大爱之心对待人民的人,我们老百姓才可以放心地把天下交给他。
  不管经历了多少年,不管你走多远,文化的根始终决定着你的枝干、叶片、花朵。你看,5000年前的老子之言,好像也是为今天的人写的似的。
  我们今天不也常常说起宠辱不惊吗?但是我们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宠辱不惊。正是因为大多数的宠辱皆惊,正是因为做到宠辱不惊很不容易,我们才把宠辱不惊当作一种理想、当作一种目标、当作一种境界。如果我们评价哪一个人宠辱不惊,那简直就是最高的奖赏了。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默读这样的句子,是不是很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的“宠辱若惊”?是不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时下官场的一些现象?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女人一直处于男人的从属地位,女人受到男人的宠爱或宠幸,就像男人受到皇上的偏爱一样,是一种莫大的惊喜。今天,虽然男女平等了,但是,一个下级受上级领导的重视和重用,即使不致感激涕零、两肋插刀,至少很难做到宠辱不惊。
  得到宠幸,先是惊喜,继而就是惊恐。为什么呢?因为害怕失去宠幸,唯恐哪一天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了一件事,领导就不喜欢,领导就把自己排除在圈子之外了。所以说,不管是宠辱若惊,还是宠辱不惊,这个“惊”,都含有“惊喜”和“惊恐”两个意思。从时间上来讲,喜在先,恐在后;喜是短暂的,恐是长远的;喜是现象,恐是本质。实践也让我们看到,受宠者也大都是不快乐、不幸福的。
  那么,人为什么会惊于宠、惊于辱呢?老子说的再清楚不过了,因为我们有肉身,因为我们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有血有肉,就有欲望。欲望是什么?食、色是欲望,权力、金钱是欲望,地位、名利是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们就着急;欲望得到了又怕失去,所以又担心、恐惧。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肉身,我们怎么会有肉身的欲望呢?我们又怎么会担心得到的东西失去呢?
  人在商场,最大的欲望就是赚钱。人在官场,最大的欲望是什么呢?雅一点,求进步;俗一点,向上爬。
  在欲望的驱使下,无论是求进步,还是向上爬,进步得再快,爬得再高,这样的人,按老子的要求,也不能担大任,不能寄天下和托天下。因为他们太看重自身了,太看重自身的欲望了,太看重自身的得失了。
  用宠辱惊不惊来判断一个人可不可以寄天下、托天下,仔细想想还真是恰如其分、意味深长。当然,今天的天下并不是要做皇上,而是当科长、当处长、当局长、当部长,是当县长、当市长、当省长。宠辱惊不惊,都是“我”,但是,宠辱若惊,是“小我”,是欲望之我,是利益之我,是权力之我。宠辱不惊,是“大我”,是去除了个人的欲望、利益、权力之我的“大我”。而“大我”者,可寄天下。

    以最大努力接近真实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努力去看,却什么也看不见,这就叫“夷”。夷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无色曰夷。
  努力去听,却什么也听不见,这就叫“希”。希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无声曰希。
  努力去摸,却什么也摸不着,这就叫“微”。微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无形曰微。
  这三个问题还真不好刨根问底,也不好仔细探究。它们本来就是合而为一、浑然一体的。
  从上面看它,也看不到它的光亮。从下面看呢,也看不到它的暗影。它浩瀚无尽,连绵不绝,却又看不清晰,说不明白,仿佛回到了没有物质的形态。
  这种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物体的形象,应该叫什么?应该叫作“惚恍”。
  你迎它而来,却又看不见它的头;你随它而去,却也见不到它的尾。
  那么,怎么对待它呢?把握了道的真谛,把握了宇宙的初始本源,把握了万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就不会为今天眼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现象所迷惑、所困扰。宇宙是本体,万物皆始终,变化有规律,这是我们应对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等现象的有利武器。
  在《道德经》第十四章里,老子告诉我们,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真实、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规律,要真正地识“道”、知“道”、得“道”,是很不容易的。
  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说,眼见为实。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眼见”真是局限很大。一是太小了看不见。许多物质,如分子、粒子等,即使在我们眼前,我们也是视而不见。二是太远了看不见。就宇宙和万物而言,我们的目力所及,实在是少的可怜。三是太大了也看不见。太大了就容易阻断我们的视线,至少会让我们看不全事物的面目。
  不仅眼睛有局限,我们的耳朵也有局限,我们的手脚也有局限,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都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所以说,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对万物的认识,对事物的变化和规律的认识,也就有局限。
  那么,如何弥补这些局限呢?除了我们的身体有眼睛、有耳朵、有手脚之外,我们的心里也应该有眼睛、有耳朵、有手脚。那么,心里的这些感觉器官又究竟是什么呢?老子告诉我们,这就是“道纪”。它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超越了形状(视而不见)、声音(听之不闻)、软硬(抟之不得)。
  这样,老子就不仅告诉了我们认知的局限和困惑,也告诉了我们解决认知局限和困惑的办法。否则,老子就是一个消极的老子,老子之道就是逃避现实之道。
  虽然与老子时代相比,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认知的不足,但这种不足依然普遍存在,既存在于一般人、普通人的身上,也存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身上。
  各级领导干部因为掌握着大小不同的权力,因此,他们的认知局限也和权力密切相关。
  首先,权力限制了认知。掌握权力特别是处于权力核心的领导,周围往往会形成一个权力场,这个权力场由一群看得见的围着领导转的人构成,还由一种看不见的围绕权力转的力量构成。领导获得的信息经过这个权场的层层过滤,往往失真、变形。因为处于这个权力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出于这种利益的考量,每个人向领导传送的信息往往都更接近于自己的利益而非真实。
  其次,权力放大了认知局限的后果。领导者就是决策者,领导者手中的权力是公共权力。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是在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一个地区决策。领导决策的依据是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信息。信息失真基础上的决策将会带来很大的恶果。比如,用错一个人、出台一项不切实际的发展政策,等等。
  所以,领导干部要克服自身认知的不足,更要克服权力所带来的认知迷雾,以最大的努力接近真实。

    不自满,亦不求圆满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惟不可识,故强之为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惟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自古以来,那些修道、知道、得道、行道的人,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他们太深奥了,深奥得简直无法理解。
  正因为我们无法理解或理解还达不到那个程度,那么就勉强为其形容一下,让我们略微感知一二:
  犹犹豫豫,就像冬天结过冰的河一样;
  小心翼翼,唯恐惊扰了四邻的安静而招来埋怨;
  恭敬拘谨,就像到有地位的人家里坐客,怎么也放不开;
  悄然释若,就像春天来临,冰河将开;
  敦厚朴实,就像还没有加工的原木一样;
  襟怀坦荡,就好像幽深的山谷一样;
  混沌不清,就好像吸纳了污泥浊水一样。
  怎么才能让那混浊动荡的水,平静下来,慢慢变清?
  怎么才能让平安长久,在变化之中,让新的生命渐渐成长?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会自满,也不渴望什么都满足。
  正是因为这个“不满”,才能不断地革故鼎新,吐故纳新,生命常青。
  道深,深到“视之不见”。道妙,妙到“听之不闻”。道玄,玄到“搏之不得”。正因为这样,那些善为道者,也就是得道之人,也变得深不可识、深不可测,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了。甚至连老子这位“道”的创始人,也只能从某几个侧面,勉强为其形容一下。
  那么,老子是怎么形容的呢?
  首先,老子一连用了七个“兮”,每个“兮”都描述了得道者的某一个侧面,某一种样子。
  先是“豫”和“犹”。这两个字我们今天常常组合成“犹豫”一词,用来指做事不果断,差不多成了贬义。其实这是两种动物。豫的体态巨大,身体笨重,因此,冬天过冰河的时候,就要十分小心,否则一脚踏破,就有掉下去的危险。犹是一种猿类动物,本性多疑,因而十分警觉,行动起来总是东张西望,唯恐遇到什么不测。
  乍看,对老子用“豫兮”“犹兮”来形容得道人的行为,颇有些不解,细思之,方有豁然之感。
  那些得道的先知先觉、先圣先哲们,正因为他们微妙玄通,通晓天地万物,反而不敢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做起事来反而更会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对天地纲纪,反而生出敬畏之心,深怀感激之情。
  得道之人都如此,我们普通人还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如果我们还想得道,如果我们还在寻找道之妙门,那么老子在这里,无疑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得道的途径。
  接下来,老子又用“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浑兮”来形容得道者的样子,并以此来折衬得道者的品格。
  老子不是文学家,老子是哲学家、思想家,所以老子的论述不可能到此为止。果然,接下来,老子又用“静之徐清”“动之徐生”两句话,来说明以静治乱、以动求兴的深刻道理,并进一步把“保此道”的原因归结为“不欲盈”。
  “盈”是什么意思?盈就是满,是一种极端的状态。老子讲“不欲盈”,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讲,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不自满,二是不求满。
  所谓不自满,就是无论当多大的官,管多少人,取得多大的成绩,获得多少荣誉,都不能骄傲,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自高自大。老子描述得道者是“若冬涉川”“若畏四邻”,而我们现在有些官员的样子,则是居高临下、目无百姓。甚至还有人认为,当官应当有当官的样子,不能太谦虚,也不能和群众走得太近,否则就没有神秘感,就没有权威。这样的人不仅离老子之道十万八千里,而且也没有真正领悟为官之道的真谛。
  所谓不求圆满,就是不追求当官的极端状态,不把升迁当作从政的唯一目标和动力。要珍惜已有的每一个岗位和职位,在现有职位上把工作做好。如果能更上一个台阶,在更大的范围之内发挥作用,为人民作贡献,当然更好。如果升不上去或暂时升不上去,也要有“静之徐清”的境界,在已有的权力和条件下,作出成就,活出精彩,不留遗憾。而如果一味想着升迁,千方百计追求升迁,反倒容易失去做大事、做好事的机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给心灵开一次“务虚会”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们要让自己的大脑停下来,进入到一种虚无和空灵的境界。我们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自己的脉搏与大自然的足音更加一致。
  万物并发,生机勃勃,然而我却从中观察到,这是生命的有无相生、生死相依、循环往复。
  生命之物虽然成千上万,纷纭复杂,但最终,它们都要叶落归根、回归来源,由生到灭、由有到无。  叶落归根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归于沉静。但实际上也可以说,它们是在孕育新的生命、新的开始、新的生发。
  生命的循环往复、辞旧迎新,是自然的规律。认识这样的规律、遵循这样的规律,就是开明,就是明智,就是智慧。
  要是不知道这个规律,不遵循这个规律,该退下时不退下,不该上时偏要上,强作妄为,结果当然是凶多吉少,自毁前程和名誉。
  而认识和遵循了这个规律,你就会变得心胸开阔,包容天下。包容天下,你才能小我、忘我、无我,才能真正以天下为公,才是真正的大我、大公。
  而大我、大公者,就是一个完全的人,就是一个纯粹的人,就是一个彻底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样的人,才符合天道,才符合自然,才能与天地、与自然融而为一。
  而符合自然,也就是符合于道。而符合于道,也就是与道合一,与天合一。通天合道,就能够与天地俱生俱灭,那么,什么样的危险,危害也都累及不到你了。
  我们今天说一个人能“通天”,是说他关系极硬,什么样的领导都够得着,多难办的事都能办。而在老子那里,“通天”是指真正的得道之人的根本境界,是与天合一、与道合一。
  现代人越来越少于悟道,怠于悟道,所以此“通天”的人,像国宝大熊猫一样越来越少,几近于无。而彼“通天”的人却在众人羡慕的目光滋养下越来越多。
  “通天”之变,是“世道”之变的反映。道之失,则世风日下,物欲横流;道之得,则五讲四美,八荣八耻。
  老子在这一章里,以逻辑的形式,讲了“道行”的规律。道不是静态的,放在那里,让人去悟、去得、去达到。而是像万事万物一样,处在运动之中,或者就体现在万事万物的运动之中。
  但是,我们要捕捉道行的规律,却必须要致虚、守静。为什么呢?如果你满脑子升官发财,满眼睛美色佳肴,你的脉搏怎么能和天地自然的律动取得一致?如果你整天忙于勾心斗角,出入灯红酒绿,你的心思怎么能合于道行的节拍?
  致虚、守静,你才能既看到万物生发,又看到生命的循环往复;你才能既看到万物的纷芸茂盛,又看到万物无不枯落、终归其根。
  致虚、守静,你才能透过支流看主流、透过细节看本源、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以,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不管多么日理万机,不管百忙千忙,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致虚、守静。
  在繁忙的接待应酬之余,抽出一点仰望星空的时间;
  在繁多的会议之后,给自己的心灵开一次“务虚会”;
  在繁重的心脑劳动之间,开出一片草地给未来疲惫的自己栖息。
  致虚、守静,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升华。
  我们常说叶落归根。当我们说叶落归根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叹时间的无奈、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常。我们还有更多的财富没有赚到,还有更高的官职没有谋到,还有更多的想法没有实现。人生真是充满了遗憾,永远充满了遗憾!
  但是,如果认识到叶落归根,既是生命的回归,又是生命的开始,并且这是符合自然和大道的规律,那么,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就会变,我们看问题的心境就会变,我们对待事物的心态也会变得积极。
  如果你在乡镇工作,到了40岁你还升不上去,你就不会悲观失望,因为你还有更多的时间和生命进入一轮新的开始。
  如果你在县市工作,到了50岁还升不到县级领导岗位,你也不要觉得末路穷途,更不要能捞且捞,干违法犯罪的事,因为你还可以让自己余下的人生之路更加丰富多彩。
  即使你当了局级、副部级,到了60岁,你也不要以为人生到了顶点,余下的就只能走下坡路。规划好了,你仍然会有一个让人羡慕的“晚高峰”。

为官的四重境界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故不足焉,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统治者,最好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应该是让老百姓、让你的下属甚至不知道你的存在,或者让他们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没有你的发号施令,没有你的监督鞭策,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就知道该干什么。
  那么其次好的统治者和领导应该是什么样呢?就是让天下百姓,让你的下属,感觉到你像亲人一样亲密无间,亲切有加,因而有意无意要赞美你,发自内心地要歌颂你。
  再接下来的统治者和领导是什么样子呢?就是你很有威严,人们都敬你、怕你、远离你。
  再接下来呢?再接下来的统治者和领导就不怎么样了。为什么呢?因为老百姓都咒你、骂你,都盼望你早日垮台,早日下台。
  身在高层,作为统治者和领导者,如果你自己言而无信,信而不行,满嘴大话、假话、空话,不信实情,不讲实诚,不干实事,人们还怎么相信你呢?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级骗一级,骗到最高级,一直骗到底。
  再回到最好的统治者,他们悠闲自在,无为而治,不轻易发号施令。面对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功勋成就,事事圆满的大好局面,老百姓却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呀!”
  老子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但归根到底是理想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中,集中为我们描述了一种执政理想,这种执政理想无疑又是老子社会理想的真实反应。理想主义,或者说理想化,是老子思想不可或缺的支撑元素。
  虽然老子把统治者的执政境界分为四种,并且也排到了它们由高到低的顺序,但从“太上”之外其他皆为“其次”这种论述方式来看,在老子眼里和心中,最理想的统治就是“不知有之”。
  “不知有之”的统治境界很难达到,这一点连老子也未必不知,但越是这样,才越发显示追求的崇高。
  老子骑青牛入函谷关。背影渐渐远去,渐渐模糊,理想的轮廓却超越时空,越来越清晰。老子为我们描述了看得见、却达不到的目标。老子本身就是理想的化身。不相信理想者,宁肯不相信老子曾经存在过。  站在今天的角度,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老子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为官的四重境界:“不知有之”“亲之誉之”“畏之”“侮之”。这四重境界界定的是为官者和百姓的关系,是从百姓的视角看为官。虽然百姓尚不能决定为官的上下,但每一个老百姓心里都有一种评价,领导干部不妨先自我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应该处于哪种位置。

“不知有之”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达到,但也不妨在某种条件下向这个方向努力。
  “亲之誉之”呢?应该说,这是许多为官者所追求的,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境界。如果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心为民办实事,一心为民解忧愁,老百姓还有什么理由不“亲之誉之”呢?有些领导不是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吗,这说明,我们的领导干部还是很重视人民的口碑的。就拿县委书记的榜样来说,焦裕禄去世多年,老百姓的口碑依然响亮。王伯祥退下来多年,老百姓依然念念不忘。当然,也有不少在位县委书记获得百姓好评的。
  至于说到“畏之”,让老百姓敬畏,虽不能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境界,却也是许多为官者所执意追求的。有的领导故意摆出一副不可接近的姿态,出现在任何场合都是拒人千里之外。有的领导居高临下,动不动就训斥部下。这是人为地竖起一道屏障。这道屏障不仅隔开了空间的距离,也隔开了心理上的距离,不利于领导干部与民为伍、了解实情、笼络人心。
  最后是“侮之”。我想,从古至今,从外到中,谁也不愿意当让老百姓骂的官,可这样的官还是不在少数。今天的有些领导,并非不知百姓“侮之”,但对百姓“侮之”的敏感度大大降低,甚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反正“乌纱帽”也不在你们大多数手里,奈我何?他们不深入基层,或者深入基层也不联系群众,周围围满了溜须拍马者和阿谀奉承者,形成了一个“场”,这个“场”甚至连“侮之”的声音也渐渐过滤掉……

成绩向上看 职务向下比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一个社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当不按大道行事,不按规律办事,不与自然和睦相处,就会乱象丛生,就会各行其是,就会忠奸难辨,就会善恶不分。而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呼唤仁义道德,就会产生仁义之士,就会传授仁义之道。
  一个单位也好,一个群体也好,有的人显得处处精明,事事高明,智商比别人高,心眼儿比别人多。这样的人,好处面前手伸的比别人长,风险面前腿跑的比别人快。为了达到目的,费尽心机,就难免产生虚伪,就难免产生欺骗,就难免做出不仁不义、不善不美之事。
  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宗族也好,如果礼崩乐坏,亲善不兴,夫妻不和,父子不亲,老无老,小无小,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呼唤子孝父慈,就会规范伦理纲纪,就会恢复亲情和睦,就会出现孝子慈父。
  国家危难,社会动乱,统治者昏庸无能,内忧外患之际,才想起忠勇之才,才呼唤忠良之士,也才会产生一些以身报国之人。
  老子讲道,老子讲道之道理,老子讲道之道理的领悟之道,是要用心体会,用经验印证。如果你硬要用逻辑来推理,用公式来推导,用模型来套取,那只能离道越来越远,甚至与道背道而驰。
  老子在本章虽寥寥数言,却掷地有声。这声音穿越时空,响彻今宵,任何人听了、看了、读了,都不能不为之心有所动。
  那么,让今人为之心动的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老子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总有它的反面。
  真,好不好?好!善,好不好?好!美,好不好?好!好,好不好?当然好!
  但是,真为什么好?真好的价值在哪里?因为有不真存在,因为有假存在。善为什么好?善好的价值在哪里?因为有不善存在,因为有恶存在。美为什么好?美好的价值在哪里?因为有不美存在,因为有丑存在。好为什么好?好好的价值在哪里?因为有不好存在,因为有坏存在。
  试想,如果没有假、恶、丑、坏的存在,世界本来就是真、善、美、好的样子,我们还会觉得真、善、美、好的存在吗?它们的存在还有价值吗?
  事物都是因矛盾和对立而存在的,那么,矛盾和对立的双方,究竟哪一方是事物本来的面目。这一点,老子的看法也许与我们一班人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人会认为,真、善、美、好以及仁义、孝慈、忠臣等,是我们所大力倡导的,是普遍价值的核心。但老子却认为,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呀!是我们搞出了相反的东西,然后我们才又因为相反的东西的存在,又去倡导和树立相反的东西的相反的东西,我们不是自己蒙着自己的眼睛推磨吗?
  第二,一切事物总会走向它的反面。
  这里说的“走向反面”,并不是简单的“好”变“坏”或“坏”变“好”这样的替换式转换,而是事物发展与进步的逻辑式的转换,它是事物发展到极致的一种必然,是一事物与它相对应的事物的此消彼长、此起彼伏。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叫“程度”。那么,到什么程度才会有这种转换呢?这就又引出了另一个关键词叫“极致”。一个事物发展到极致的程度的时候,就会变,你不想让它变,它也会变。而一事物还没有发展到极致的程度的时候,你想让它变,它也不会变。如果你硬要让它变,那就一定会出乱。
  大道废,有仁义。就是说,大道被丢弃到极致程度,仁义就出现了。智慧出,有大伪。就是说,聪明到处处耍心眼儿的时候,虚伪就出现了。六亲不和,有孝慈。就是说,家庭亲戚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孝子慈父才会显现出来。国家昏乱,有忠臣。就是说,国家乱到一定程度,忠君之臣就会出现。
  而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什么时候到了它的极致,是有它的规律的。在这个规律面前,你要顺应它,把握它,顺势而为;但不能改变它,不能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
  综合老子本章的两点启示,让我们看到了“辩证”两字的光芒。辩证的思想、辩证的认识,辩证的方法。

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讲,谋求进步是永恒的主题。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进步是无限的,谋上一个台阶,还有更高的台阶在上面,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政治时间和政治生命终止的时候,面对前面的台阶,都会发出无奈的叹息。
  老子告诉我们,上和下是相对的,也是相反的。站在某一个台阶上,如果向上看,你会觉得在下面。如果向下看,你又会觉得在上面。那么你到底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呢?其实你又在上面,又在下面,关键是你怎么看。
  你不能不看上面,但总不能老看上面,老看上面你就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你应该多看看下面,看看下面的芸芸众生,生活百态,酸甜苦辣。
  上面看多了,久而久之,你就会变成下面;下面看多了,不知不觉,你又会变成上面。这上上下下,皆在你脚下,皆在你心中,皆在你把握。
  在此,借老子之心得,送给大家一句话:
  成绩向上看,职务向下比。

    为政之要在务实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什么圣明圣贤、圣君圣主,什么智才智慧、智商智策,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这些来治理天下、管理人民,老百姓未必就能得到什么好处,未必就能够满意。而我们抛弃了这些,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让老百姓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老百姓就能得到更多好处,社会就能得以更快发展。

  所谓仁义道德,所谓君臣孝悌,所谓纲常教化,所谓功德牌坊,究竟对纯化民风、和谐人际、亲善家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抛弃了这些,让人回归本性,回归天伦,回归自然生活状态,让人自自然然地生活、自自然然地劳动、自自然然地交往,人们不是更能表现夫妻恩爱、子孝父慈、天伦之乐吗!

  那些花言巧语,那些心机计谋,那些利益诱惑,那些物质刺激,这样的张显,这样的推崇,究竟会为社会带来什么呢?只能会形成技巧第一、利益至上的风气,只能会形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风气,只能会形成抄近路、走近道的风气,只能会形成先富起来就行、先阔起来就好的风气。如果我们抛弃了这些,也许我们的社会会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呢!

  以上三个方面,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虽然很重要,作用很大,但是用来作为统治天下、管理人民的主流文化、主体文化还是略显不足的。所以,要让人的心理和精神有所归属,归属于天地,归属于自然,归属于规律,归属于道法。在具体表现上呢,就是要素净一点,朴实一点,笨拙一点,厚道一点。就是不能想的太多,要的太多,贪的太多。吃在碗里,还要享更多美食。揣在兜里,还要掠更多财富。搂在怀里,还要阅更多美色。

  很多人以为,老子之道,是虚的,是空的,是无的,因而是浪漫主义的,是理想主义的,甚至是虚无主义的,其实不然。老子有虚的一面,但更有实的一面;老子有务虚的一面,但更有务实的一面。老子的实与务实,是自然的实,是本源的实,是起始的实。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社会,就有了圣君明主,就有了黎民百姓,就有了统治者、管理者和被统治者、被管理者的关系,因而也就有了为政之要、执政之道。老子既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讲为政之道,也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讲为政之道。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也是来印证统治者究竟什么样的为政之道是好的。

  老子认为,让老百姓自然地生活、自然地生产、自然地进步,就是最好的统治和管理。如何才能做到让老百姓自然地生活、自然地生产、自然地进步呢?就是要少干预、少指挥、少折腾,特别是不要来回折腾。

  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自然会得出“无为而治”的结论。但是,同样按这样的要求,我们是否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为”就是“务实而为”,“无为而治”就是“务实而治”。“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务实而为,顺势而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创造环境和条件,维护公平和正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无为而治”的另一面,就是“务实而治”。

  那么,“无”与“实”是什么关系呢?有时候,“无”就是“实”。比如,大话,说多了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作为领导干部,你不说,就是务实。大话如此,空话、套话、假话,更是如此。你不说,这时候“无”就变成了一种“实”,至少是变成了一种务实的态度。

  比如,追求牺牲环境、破坏资源、老百姓得不到实惠的大发展、快发展。如果你不做,就是“无为”,而这种“无为”不就是一种“务实”吗!

  所以,为政之要在务实,务实之基在不为。为政不仅要知道该做什么,而且要知道不该做什么,而且应该把知道不该做什么放在首位。务实要从不为开始。务实始于不为。 

    聪明与糊涂,是个大问题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惟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之未孩,  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如果你获得的知识和学问,使你变得更聪明,而你又把聪明用在了追逐金钱、权力、情欲上,用在了攀强附势、阿谀奉承、使绊整人上,那你还是断然抛弃这样的学问吧。抛弃这样的学问,你就不会有得不到的苦恼,就不会陷入得到之后又怕失去的境地。
  对那些别人很看重的得到和失去,你肯定它,赞扬它,或者排斥它,反对它,这中间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即使人们都能看得很清楚的善良与丑恶,其间又有多少差别呢?如果你一定要趋善逐恶而又赶不走恶,岂不是又陷入了烦恼的境地。当然了,对那些人人都畏惧的事情,你也不能不当回事,也不能不畏着点。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思虑,真是浩然渺茫、无始无终啊!
  我们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不去想这些问题,随大流罢了。随大流就不会痛苦和忧愁,就像参加盛大无比的宴会,跟着吃喝、吵闹,又像是去参加春天的旅游,只顾感官的享受。
  但是让我做到这一点却不太容易。我宁肯选择逃避,安静地躲在一个角落里,像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婴孩一样,对大人们的忘乎所以毫无反映;或者宁愿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无牵无挂地游荡。
  这个世界,看起来人人都很富有,很满足。而我却好像丢失了什么,缺少了什么,心里空落落的,很不踏实。我是一个糊涂的人吗?我有一颗糊涂的心吗?怎么总是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
  你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大家似乎都很明白,而我却想不明白似的。对一些人和事,是和非,大家似乎都看得很清楚,而我却独自发闷。
  世界真大呀!大得像海一样无边无沿。是与非有界有线吗?
  欲望真多呀!多得像风一样无休无止。善与恶有形有实吗?
  对众人来讲,这些问题看起来都不是问题,而我却沉浸其中拔不出来,显得又顽固又鄙陋,显得那么不合群、不合潮流、不合时宜。
  唉———,我真是和别人不同啊,因为我心中有大道呀!我追求终极,追求本源。
  乍看起来,这一章不像老子的内容。老子是悟道之人,是得道之人,是传道之人,怎么这里看起来像是发牢骚似的。难道老子也有困惑的时候?也有苦恼的时候?也有无奈的时候?
  是的,老子是哲人、圣人、仙人,但老子并不高高在上,并不高不可攀,触不可及。老子其实离我们很近,有时就是一个俗人,一个百姓,一个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读懂老子,“我们的老子”的视角比“老子的我们”的视角更有意义。
  有时候,老子觉得,大家都很明白,唯独自己糊涂。有时候,老子又觉得,大家都糊里糊涂地生活,唯独自己在清醒中困惑、烦恼。
  这一切都来自对立,来自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对立。有对立就要选择,有选择就有困惑,有困惑就有烦恼。而聪明与糊涂,其实就是对选择、对困惑、对烦恼的一种反映。
  这样看来,聪明与糊涂,是一个大问题。
  聪明与糊涂,之所以是个大问题,这就又回到了选择的问题上。身在官场,你的聪明与糊涂,并不是基因所决定的,也不是学识所决定的,而往往是你选择的结果。你选择聪明的时候,你就聪明;你选择糊涂的时候,你就糊涂。有时,选择聪明的时候,你是糊涂的;有时,选择糊涂的时候,你是聪明的。当然,也有时,选择聪明的时候,你是聪明的;选择糊涂的时候,你是糊涂的。
  作为仕途之人,既要处理和上级的关系,也要处理和下级的关系,还要处理和同级的关系。既要做出决策,参与决策,又要提出建议,还要趋利避害,究竟什么时候应该聪明、什么时候应该糊涂呢?
  有的人,不该聪明的时候聪明了;有的人,不该糊涂的时候糊涂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该失去的失去了。这样的教训很深刻,你我的身边都有,甚至你我也都有过。
  选择不容易。真聪明最简单,假聪明有点难,糊涂的聪明更难,聪明的糊涂最难。所谓难得糊涂就是这种境界。
  聪明与糊涂,老子做出了选择。老子的选择反映了选择背后的大道的力量。
  聪明与糊涂,你怎么选择?不管你怎么选择,都反映了你选择背后的为官的世界观、为政的政绩观、为事的价值观、为人的人生观。
  不过,有一点还是聪明的好,就是在政治方向上、维护法纪上,守住清醒的底线。

    悟性浅了别为官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如果德可以从大小的角度来说的话,那么最大的德应该是什么样的德呢?最大的德就是要与道一致,要合乎道之方向、道之根本,不能离道,更不能叛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创造了万物。但是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把道也作为一种物的话,那么,我们面前的物,恍恍忽忽,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怎么看也看不清楚。
  然而,不管它是忽忽恍恍,还是恍恍忽忽,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感知,就能够看到它也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形象。
  不管它是恍恍忽忽,还是忽忽恍恍,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感知,就能够看到它也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物。
  它可能很深很远,很深远,也可以很昏很暗,很昏暗,但是,用心感知,用心体悟,这其中必有精气所在,必有精神成行。
  而这种精气却不是恍恍忽忽、似有似无的,它是非常真实存在的。你用心感知、用心体悟到的精气的存在,难道你还不相信吗?
  从远古代到现在,不管我们叫它什么,它都是永恒存在的。今日世界的万物,都因精气而生、因精气而始的。
  你若要问我怎么知道世界万物开始时的情况,不就是因为有道的存在吗?
  心补眼之短。
  常言道,眼见为实。科学早已证明,眼见不到的“实”还多呢!即使远在老子时代,人们也未必完全相信眼见之“实”。如果这个实指的不仅是象和物,还有精和气,那眼见起来,就更不容易了。
  怎么办呢?除了眼之外,人们还有心。目力所限,必补齐之。对于那些恍恍忽忽看不清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心去感知;对于那些处在深远幽暗之地的存在,我们可以用心去体悟。
  眼见心悟,是我们观察万物、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两只利器。
  眼见是心悟的基础,但更多的时候,心悟比眼见更重要。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甚至是假象。这时候,如果心悟不到,我们就只能为表象甚至是假象所迷惑,陷入到某种迷局、困局,难以自拔,心力交瘁。
  一般来讲,人和人的差距往往不在眼见,而在心悟。
  心悟的差距,不仅让同样的人有了差距和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在官场上,也让他们变成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在官场上,说你聪明,那绝对不是很高的评价。然而,你若是真的悟性高,那你就可以游刃有余,一路顺达。换句话说,如果你还在迷局中、困局中苦苦挣扎,走不出来,那你肯定还有什么“道”没有想清楚,还有某些“真理”没有悟到。
  写到这里,一位小我几岁的朋友来访。他在某沿海省的一个地级市任职。前年响应中组部和团中央的号召,作为博士团的一员到重庆市挂职。按规定博士团成员可以高挂,他本是多年正处,挂了个副区长。挂职结束,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在接见时明确提出,这些人回去后要好好使用。
  朋友很高兴,回去后找到市里的组织部长,委婉地提出了要求。不料,组织部长在谈话中一连说了三次“我对你不了解”。于是,朋友困惑了。
  如果组织部长说的是真话、实话,那么,他怎么了解我,他会采取什么办法?如果我想让他了解我,我该怎么做?
  如果组织部长说的不是真话、实话,那他想表达的真话和实话究竟是什么?可能是什么?
  第一,我不是他那个圈子的人,有限的职位要提拔自己圈子的人,对吗?
  第二,我没有给他送钱送物,这也是当下官场相当流行的“潜规则”,我也不能搞特殊,对吗?
  第三,我本来就不应该有非分之想,应该经得起考验,听从组织安排,对吗?
  朋友在迷惑当中,也在悟道之中。
  老子是得道之人,老子告诉我们的得道经验就是,要在恍恍惚惚、深远幽暗当中,看到事物的存在,悟到事物的本质。
  道同亦不同。即使此“道”非彼“道”,但还是希望朋友能从老子之道中得到启发。

    适者升迁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能伸也能曲,任劳更任怨,反而能保全自己,能成全自己。
  不怕走弯路,不怕下苦功、下笨功,反而比耍小聪明、走捷径更能顺利地直达目标。
  地势低的地方,反而更容易被填满。人生低谷的时候,就意味着新的转折的来临。
  一个人毛病越来越多,就会到处碰壁,就会意识到不改不行。一个社会积弊越来越厚,改革创新到来的时候,就会更加彻底。
  少一点贪心,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平常心,多一点奉献心,该得到的就能够得到,就能够保有,就是你自己的。而太贪了,什么都想要,要了还想要,不择手段,永无满足,等到出事的那一天,等到你老的那一天,等到你突然醒悟的那一天,你就会陷入到无边无际的迷惑之中。
  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的榜样,就是因为能够在曲与直、高与低、弊与新、少与多、得与失等人生众多矛盾之中,始终如一地坚守原则,遵循与道的一致。
  其实,你有多大的能力,或者你做出了多大的成绩,不用拼命地表现自己,唯恐别人不知道,唯恐领导不知道。你不表现,别人会看的更清楚。
  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也不管你作出多大贡献,也不管你权有多大、位有多高,永远不要自以为是,自以为中心。低调一点,谦虚一点,你的形象会更高大,威信会更高。
  你做了好事,做了光彩的事,不管是为大家、为集体、为老百姓做的,还是为上级做的,为小团体做的,为某位领导做的,你都不能自吹自夸,自显自摆。你吹了,夸了,显了,摆了,功劳就没了,事就白做了。
  在领导面前,在同志们中间,你还不能事事都比别人高,处处都比别人强。特别是,你不能显得比领导还聪明,还高明,比领导还本事大,还办法多,比领导还人缘好,还交往广,比领导还名气大,还影响大。只有这样,你才能呆得长久,呆得牢靠。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凡事不与人争,不争权,不争利,不争名,不争色,那么,天下还能有谁与他争呢?如果没有人能够与他争,他岂不是最大和最后的胜家、赢家?
  古时候的人老早就说过“曲则全”这样的箴言。实践证明,事实证明,你我证明,大家证明,此话不假,确实让人相信,应该让人遵循。
  了解一点人类进化史的人都知道有个达尔文,知道达尔文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叫“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相当一个时间,你我想当然地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两句话是一种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优者即适者。渐渐地你我发现,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能改变我们的想法。老虎和老鼠相比,无疑老虎是优者,老鼠是劣者。然而,多少多少年下来,全世界的老虎却越来越少,几近灭绝,现在成了全世界的保护对象。而老鼠呢?虽然人人喊打,却人丁兴旺,多得数不胜数。
  为什么?因为老虎对环境的要求太高了,要大森林,要大舞台,才能生存,才能扬威。而老鼠的要求则低得多,有几粒粮食即可裹腹,有一个小洞即可容身。人类不是不想见我们吗?那我们就躲着你们好了,尽量不到阳光下面来,不让你们看了就烦。
  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况下,“适者生存”比“优胜劣汰”就更重要了。于是,在老虎和老鼠不见面的竞争中,老鼠无疑是胜出者。
  也许我们没看过老子的《道德经》,没看过《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但我们未必不理解老子讲的道理,未必不同意老子在本章中讲的“曲则全”的观点。这些道理和观点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连古时候的老子在他那个时代都说是古时候的道理。
  理解和赞同老子的观点,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验和实践的悟道者。虽然古代的古代、古代的和现代的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些道理就是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老子之道是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那么,因环境而改变的是什么?是技术,是手段,是方法。
  所以,我们今天读老子,要把人生观和技术手段分开。从看权角度,遵循老子之道。从用权角度,要因环境而变。
  有人从本章中读出了老子的“消极”。其实老子一直在讲生存之道,而生存的根本究竟是做“优者”,还是要做“适者”。
  有的人总也想不明白,我能力比别人强,贡献比别人大,为什么我上不去,别人反而上去了?
  答案已经很简单了:上去的是适者,而不是优者。在自然中,适者生存是规律。在官场上,适者升迁也是规律。
  优者可以成为适者,但并不是所有的优者都能成为适者。优者即使没上去,并不否定仍然是优者。这是对优者的最大安慰。
  另一方面,优者也可以在现有的岗位上,通过多种方式,做对百姓、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优者绝不能因为没变成适者而甘愿成为庸者。那样的话,优者根本就不是优者。
  看到适者升迁,如果优者还想不开的话,那就看看大自然中的老虎吧!

    个人进步也要讲科学发展观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说话,少承诺,少出政令,而一旦说了话,作了承诺,出了政令,就应该记住,就应该重视,就应该兑现,这才是符合自然的。

  你看那狂风,呼啦啦而来,猛烈无比,但不到一个早晨也就偃旗息鼓了。

  你再看那骤雨,遮天避日,倾盆而下,但怎么也超不过一个整天,就败下阵来,风停雨歇。

  是谁这样做呢?谁又能这样做呢?当然是天和地。

  天地尚不能随心所欲地刮风下雨,想刮多久就刮多久,想下多久就下多久,何况我们人呢?就更不要存什么非分之想了。

  所以呀,说话做事,按大道的要求,符合道的原则,那么你就同道一致了。

  当官做人,按大德的要求,符合德的原则,那么,你也就同德一致了。

  同样,不管是说话做事,还是当官做人,如果你不按道的要求,不按德的要求,不符合道的原则,不符合德的原则,那你就不与道一致,不与德一致,也就失去了道,失去了德,失去了道与德,失去了道德。

  而按道的要求,符合道的原则,与道一致,这样的人,道也愿意与他在一起,站在他一边;

  按德的要求,符合德的原则,与德一致,这样的人,德也愿意与他在一起,站在他一边;

  不按道和德的要求,不符合道和德的原则,不与道和德一致,那样的人,道与德也不愿意与他在一起,不愿意站在他一边。

  当领导的,如果随便说话而又说了就忘,随便承诺而又不认真兑现,诚信不足而失信于民,那还怎样让老百姓相信你呢?

  数年前,一位朋友从京城到省里任职。行前,他向导师讨教。没想到,导师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少年得志,人生一大悲剧。

  说这话的在几年前,朋友从一个一般干部,一跃而成为国家某部委的副局级干部,瞬间走完了一个干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应该走的历程。

  可以说,朋友是带着疑惑离开北京的。数年后,朋友再见导师,却由衷地感念导师当初的那句话。为了不让悲剧发生,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既勤勤恳恳,又小心翼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同时,也一步一步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导师当初的告诫。

  朋友及其许多干部的成长历程说明,干部的成长,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普遍性就是规律性,特殊性就是差异性。比如说,一般干部是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副局级一步一步上来的,这就是普遍性。而朋友从一般干部一步到副局级,这就是特殊性。

  在今天的干部队伍中,这样的特殊性还是时常可以见到的。但是,我们绝不可以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如果觉得别人可以跳着走,而自己只能一步一步地走,这样不公平,那就有问题了。

  老子在本章中,讲了天、地,讲了道、德,还讲了信。可以说,老子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含义。但是通篇结合起来理解,老子就讲了一条,或者叫自然,或者叫规律,或者叫准则,或者叫信条。如果我们与为官相联系,用“规律”可能更恰当。

  在这里,老子没讲为官,但老子“飘风骤雨”的议论中,肯定包括了为官。

  既为官,谁想原地踏步?谁不想当更大的官?既想当更大的官,谁想一步一步往上挪?谁不想跨越式前进?

  但是,按老子之道,这种跨越式的进步,就是有违于天地、有违于自然、有违于规律的。因为,人们一旦认准了这条道,明知不可为而强为,就会不择手段,就会作出违背自然、破坏规律的事。这样的结果,就会事与愿违,甚至受到惩罚。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老子的同于道、同于德,甚至包含了科学发展的思想。个人进步,干部成长,要顺其自然,要符合规律,要讲究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换句话讲,科学发展观不仅应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还应该成为个人进步发展的指导思想。 

   “跨越式发展”走不远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为了能看见前面的目标,你使劲踮起脚尖儿,想站得高一点,结果反而会站不稳。为了追赶前面的目标,你迈开大步,想一步并两步,甚至一步并三步地往前赶,结果反而跑不快。

  在上级面前,在群众中间,你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或表现自己的谄媚,或表现自己的权威,结果未必能够达到目的,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

  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高明,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别人聪明,比别人高明,反而可能恰恰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自己的弱点。

  有了一点成绩就沉浸其中,就自以为了不起,就以功臣自居,就夸功、报功、邀功,领导就会对你有看法,同事就会对你有看法,你的功劳不但得不到任何回报,反而还会引起大家的反感。

  一天到晚总说自己本事有多大,关系有多广,办事能力有多强,而真到领导需要你的时候,朋友求到你的时候,你又做不了事,办不成事,帮不了忙。做不了事,办不成事,帮不了忙,你要么找很多客观理由,要么搪塞、拖延,时间久了,大家就彻底了解你了,你就是一个大吹,一个大忽悠,甚至一个大骗子。大家就会鄙视你,不理你,抛弃你。你这样的人,和谁也不会长久呀!

  说来说去,这些道理都是由“道”来决定的,由“天”来决定的,由规律来决定的。这些道理很简单,简单到一句话、一个比喻就能说得很清楚:你吃饱了饭还要吃,就会变成累赘。该得到的得到了,该得到之外的还要贪,就会变成犯罪。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谁都不喜欢,所以呢,得道的圣人、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事情的。

  人之前行,主要方式有二,一是走,二是跑,只有体育比赛中才设一个跨栏的项目。即使拿体育比赛来做比喻,跑有100米,也有1000米、10000米,还有几十公里的马拉松。但是跨栏比赛却只有短距离的。为什么呢?因为人跨着跑,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是跑不远的。

  这说明,走是常态,是一般人采取的运行方式,是符合规律的;跑是特殊情况下的行为,人不可能一动就跑。即使跑了,跑一段也要慢下来喘气,也要停下来恢复体力。

  这个道理很简单,老子2000多年前就讲清楚了。老子讲清楚这个道理只用了4个字:跨者不行。

  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却未必人人都能够遵循。走上仕途之路,谁都想走得快一些,谁都想跑到前面去,谁都想跨着“格”走,谁都想作特殊情况下的“那一个”。同时,成了一个部门主要的领导,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谁都想尽快出成绩,谁都想尽快出政绩,谁都想尽快受重视,谁都想尽快再上一个新台阶。这样想来,心里就会急,步子就会快,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由走变跑,由跑变跨。

  跨者不行。这个时候,人就容易出问题。

  仕途如此,经济和社会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为县委书记,作为主政一方的党政领导,谁不想发展得快些?谁不想在任期内创出一些政绩?于是,我们会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某某地“跨越式发展”这样的字眼儿。

  “跨越式”,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范式。仿佛不提跨越式、不做跨越式,就是不抓发展机遇、没有发展紧迫感的表现。

  跨越式看得多了,也就产生了疑虑,这疑虑还不是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很有办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而是跨越式发展了以后怎么办?

  老子所说的“跨者不行”,这个“行”字,今天读来,怎么读都能读出“持续”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不是不可以跑,不是不可以跨,经济社会发展也不是不可以跨越式,而是跑了、跨了、跨越了,就难有后劲,就难以稳定,就难以持续。一个难有后劲、难以稳定、难以持续的模式,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的模式,不是一个科学发展的模式,不是一个符合规律的模式。

如果你只是考虑在你一个任期之内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政绩,而将能不能持续的问题留给后任,那你不仅不是一个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领导,而且还不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领导干部“三不变”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这样一种东西,它无所不包,却又浑然一体;它既是万物,又是如一。还没有天的时候,它就在。还没有地的时候,它就在。还没有天地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

  它无形无影,也无声无息。你既看不见,也听不着。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呀,这种存在,不依任何存在而存在。这种存在的事实永远也不会改变。它不仅存在,而且还在周而复始地运行。这种运行既不会因外界的力量而停歇,也不会因外界的力量而改变方向。这样的东西,还不可以称之为天地之母、天下之母、万物之母吗!

  它究竟是什么呢?你要让我说出它的名字,我还真不知道。如果一定给它起名字,那就是“道”。如果还不能完全说明其意,那就再加个“大”字,就叫“大道”。

  大就能包容一切,然而包容一切却不是静止的,而是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运转,坐地日行八万里。它又大又快,大的无边无沿,快的瞬间万里,所以,它能走多远,远不是我们目力所及,甚至不是我们的心力所及。但是,不管它走多远,走的多么深邃、多么渺茫,它总要回到起点。它甚至就是一直在它的起点上运行,周而复始。

  所以说,道了不起,天了不起,地了不起,人也了不起。

  宇宙中有四种了不起,而人就是其中一种。

  人总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人是生活在地上的,所以要遵循地上的法则、地上的规律。地在天之下,要承天之阳光、要接天之风雨,所以地要遵循天的法则、天的规律。道为天地之先,道是天地之母,所以说,天要遵循道的法则、道的规律。那么道呢?道要遵循谁的法则、谁的规律?道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呀!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要说遵循的话,就是要遵循自然而然的法则、自然而然的规律。

  老子认为,宇宙和世界有一种东西,比天地万物还早存在。不管天地如何深邃久远,不管万物如何千变万化,不管天大、地大、还是人大,这种无形无声的东西就是不变,就是永恒,就是它本来的样子。

  在这种东西面前,什么高大久远,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升迁贬损,什么是非荣辱,都不在话下,都不值一提,都必须遵循它,融入它,与它发生化学反应。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只要是物质,不管是明物质,还是暗物质;只要是力量,不管是物力,还是心力,都会被它吸入其中,与它浑然一体。

  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这个东西就是“道”。

  老子本章讲道,是在变中讲“道”,是在变中讲不变,变中讲永恒,是在讲变与不变的大“道”理。

  客观世界,宇宙万物,变是普遍规律,变是绝对真理。这是我们从小就懂得的知识。我们经常听到,也经常说到,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读了老子,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的更完整、更准确:“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应该遵循的法则”。

  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吗?有,区别大了。前者是知识,后者是道理。把“知识”变成“道理”,靠的是智慧。这是我们借助老子的智慧懂得的道理。

  懂得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好处。工作中,生活中,职场上,官场上,都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正确把握变的方向,促进积极方面的变,同时坚守“元神”,不为变所迷惑,不在变中迷失。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自身每时每刻也都在变,这是万物和人类共有的求变的本性所决定的,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当然,在千变万变之中,人对自身之变是最为关注的。而作为领导干部,对自身的进步之变又是最为关注的。进了中央国家机关,干了一段时间,就想当副处长、处长,当了处长,就想当局长,当了局长,又希望当部长。今天你还是一般干部,明天你当了领导,自身的位置变了,周围的环境也会跟着变。以前不愿意理你的人多了一份笑脸,以前跟你“商量”的人改成了“汇报”。

  在县里面,你从副县长变成县长,变化大了。你再从县长变成县委书记,虽然级别没变,但变化更大了。在自身变化和周围环境变化的同时,你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比如,票子在你面前哗哗一响,你的心动不动?美女的电眼在你面前一闪,你的心颤不颤?如果你的心动了,心颤了,心变了,那你可能就彻底变质了,变成了腐败分子,变成了谈观,变成了囚犯。

  领导干部如何在千变万变中坚守不变?关键心中要有“道”。心中有“道”,“道”不变,任它千变万变,你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官”。

  那么,对领导干部来讲,究竟什么不能变呢?

  第一,宗旨意识不能变;

  第二,法纪准则不能变;

  第三,良心底线不能变。

  这三个“不能变”,不用多做解释。 

权力轻重几何?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对于一种事物,一件事情,乃至一个人,你越是看重它(他),就越会精心准备,小心应对,处理起来就越会得心应手,举重若轻,轻松顺利,所以说,重是轻的基础、根本、保障。

  关键时刻,危难之时,乃至危险之中,你一定要沉着、冷静,要用心力控制情绪,用意志阻挡冲动,避免在狂躁、急迫、冒险之中草率行事,失去控制,做出后悔之事。所以,要让静,让沉静、冷静、安静,成为躁,成为急躁、烦躁、狂躁的君主。

  古代的圣人、明君、雅士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日夜奔走,日夜操劳,日夜面对千奇百怪之人,日夜处理千难万烦之事,但是他们都能从容应对,不出任何纰漏,因为他们早有准备,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不做无准备之事。

  不管当多大官,不管有多少钱,不管获得过多少荣誉,也不管笼罩着什么样的光环,他们都能看之淡然,处之超然,行之自然,成之天然,不为心外之力所牵扯,不为身外之物所累。

  为什么有的人经历的也不少,官当的也不小,甚至管的人足有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上千万,却动辄做出轻率之举、轻薄之举、轻佻之举呢?

  在他们眼里和心里,没有远见,没有别人,没有天下,也没有道义、责任、良心,有的只是一孔之见,一己之利,所以他们整天轻飘飘的,似乎飘得很高,飘得眼里没有芸芸众生了。而飘得越高,就离大地越远,就会失去依靠,失去根基。

  然而,也正是这些人,遇到困难和挫折,遇到紧急情况,遇到突发事件,就焦躁、急躁,就没有了主意,没有了办法,没有了主心骨。

  老子究竟在这一章里讲的是什么?老子讲的是为君之道。

  作为一国之君,要以天下为己任,出台政策,施行政令,不可轻率急躁,否则将给人民带来祸患,给国家带来危害,甚至也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老子所处的西周时期,战事频繁,大小国君们为了自己的地盘和利益,轻率地发动战争,你争我抢,生灵涂炭,陷人民于水火。

  这些国君们为什么能够轻率地发动战争呢?因为他们有发动战争的权力。

  所以,古时候的为君之道也好,今天的为官之道也好,本质上又都是一个如何看权、用权的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权力呢?按照字典上的解释,权力的概念很简单,它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但是,在想获得权力、已经获得权力、还期望获得更大权力的人们心中,权力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还是因人而异、五花八门、五彩斑斓的具象的东西。

  比如,权力可以变成政令如山倒的威仪,可以变成万人仰目的庄严,也可以变成花花绿绿的钞票,还可以变成馋涎欲滴的美色。

  权力能变成什么,体现了权力在你心中的分量和价值。权力有没有轻重,判断权力轻重的标准是什么,这就涉及到了用权的本质。

  一般来讲,官越大,权力越大。但是官大的人,未必就身重。如果权力用错了地方,用到了谋己利、谋小集团利益上面,官越大的人、权越大的人,其身越轻,其权力的价值越小。

  古代的君王权力够大的吧,但是他们也懂得民为重、君为轻的道理。无论是西汉盛世、大唐盛世,还是康乾盛世,都是以人民为重的时代。盛世之所以由盛转衰,也都是忽视了人民的利益的结果。

  权力的轻重,就是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体现的。今天,无论你权力是大还是小,无论你处在什么层次、岗位,都要把权力用到该用的地方。

善治无形 不留骂名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于行走的人,常常看不出他们留下什么痕迹。那些做好事、做善事、做大事的人,他们往往很低调、不张扬,从不追求“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回报,即使作出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也跟没做过什么一样。同样,高明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往往不是那些动不动就大声训斥下属的人,而是追求“润物细无声”境界的人。

  善于说话的人,不仅让你感觉不到有任何瑕疵和漏洞,甚至还让你感觉不到期望、要求和压力,但却能达到让你不甘、不忍而奋然前行的效果。甚至他们不用说话,而只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就是一种无声的表达,一种无声的激励,一种无声的号召。

  善于算计的人,不用借助任何外在的工具,而只是用眼观、用心量,便知事物之轻重、之短长。任何先进的科技和手段,都不能使你完全避免失误、错误。

  把门插死不是能耐,把门关上却不用门栓插上、不用锁头锁上,而任什么人都打不开,这叫“善闭”,这才是智慧。

  把一个人五花大绑不是能耐,把人束缚住却不用任何绳索,却任什么人都解不开,这叫“善结”,这才是智慧。

  那些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常常克人之短,扬人之长,救人之弊,所以在他们眼里,没有废人和无用之人,有的只是具有不同用途的人。同样,任何一种东西都有它的用途,关键你要把它用到应该用的地方。这两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做到这两点,就是真聪明,就是大智慧。

  所以说,善于救人、善于助人、善于用人以及善行、善言、善计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好榜样,好老师。那些不善于救人、不善于助人、不善于用人以及不善行、不善言、不善计的,要好好向他们学习。

  但是,那些不善于救人、不善于助人、不善于用人以及不善行、不善言、不善计的领导,也并不是一无用处呀,他们可以给人以教训,给人以借鉴。那些善于救人、善于助人、善于用人以及善行、善言、善计的领导,说不定正是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启示。

  不尊重、不重视、不好好向老师和榜样学习,不关注、不研究、不借鉴已有的教训,即使聪明,也聪明不到点子上;即使智慧,也是心智迷失。这是问题的关键、根本、重中之重。

  这些天,一则消息在网上流传很广,反响很热烈。内蒙古一贫困县斥资60亿元,十年造城,最终沦为烂尾楼。而这个县每年的财力只有3000万元。

  舆论矛盾所向,直指这个县的主要领导:县委书记、县长是怎么当的?但是有谁知道,10年前开始造城的时候,县里的领导也许恰恰是为了当一位好领导、为老百姓做一件好事、为历史留下一笔好遗产,才这样做的。

  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县领导没有读过老子,没有读过老子《道德经》本章的内容,或者即使读过也没有理解、悟透,或者即使理解了、悟透了,也没有落实到工作当中、实践当中。

  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五善”,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我们不应该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五善,否则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很多疑问:比如,你说“善行无辙迹”。那怎么可能呀,再有本事的人也做不到啊,除非你会轻功,能飞檐走壁。比如,你说“善言无瑕谪”。我们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只要说话,又怎么保证你说的都是正确的、都不会有毛病、都不会给人留下把柄?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那就不是“善言”,而是“无言”,就是不说话,把自己变成哑巴。至于“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在现实生活中就更做不到了。

  那么,今天我们如何理解“五善”?“五善”并不是实写,更不是真实世界的描述,否则老子就不是圣人、哲人了,最多只能算一个文学家。老子的“五善”是要让我们“参悟”,参悟如何为君、如何为官,在今天就是如何当领导,特别是如何当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

  “五善”也好,还是其他什么善也好,对领导干部来讲,对执政者、领导者、管理者来讲,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善治。什么是善治?学者们给出的概念太大、太全、太深奥。以个人的通俗的理解就是:

  第一,善治是一种状态。就是在你领导和治理的地盘上、范围内,不能今天这里鼓包,明天那里冒泡。

  第二,善治是一种境界。不追求轰动效应,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追求英名永存,更不为升官而千方百计迎合上面领导的需求。

  第三,善治是一种手段。什么是高明的领导?不是手腕高明,不是手段高明,而恰恰是让人感觉不到你多有手腕,多有手段,所谓“无为而治”,就是把治理寓于无形之中。无形之治,是最大的善治。它远胜于所谓的“三板斧”“三把火”。

  不追求英名,自然也不会留下骂名。

知高守低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你的显露,你的张扬,你的争强好胜,你的争名夺利,你的所有这些,我不是不懂,我知我懂,却宁肯不要不做,宁肯坚守着一份柔和谦让,就像溪谷一样,居于雄峰峻岭之中;就像溪水一样,义无反顾地向低处流。

  我这样做,心闲气定,心安理得,心情舒畅,因为与自然归一,与大道同在,与恒德不离。这种状态就像又回到婴儿的状态一样,不知高低贵贱,不惧虎威狼贪,即使是天王老子来了,依然该哭哭,该吃吃,说不定还撒出一泡尿,浇它皇袍马褂一身骚。

  你怎么获得的荣誉,你怎么捞到的成功,你怎么富起来的,怎么阔起来的,怎么开的香车,怎么养的美眷,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不羡慕,也不忌妒,更不会像你那样去攫取。我宁肯干着一份苦差,守着一份清贫;远离繁华与喧嚣,过着不显山露水却心满意足、安稳踏实的日子。就像天下百姓和绝大多数人过的生活那样。

  与百姓为伍,与百姓同苦,这样的生活与状态,就是符合天地自然,顺应大道要求,与恒德完全一致。这种状态就像是又回到了宇宙万物混沌初开的状态,是一种返朴归真、回归本元。

  你的人前风光,你的高高在上,你的教化百姓,你的指点江山,我不是看不明白。我看明白了,也不会以你为榜样。权力、荣誉、风光面前,我宁肯后退一步,宁肯忍辱负重、忍受误解和委屈,不仅能吃苦,而且能吃亏,更要能吃怨。我的心就像深深的山谷一样,容纳凄风苦雨,承当阳光雨露。

  是的,我的心像山谷,但别以为是空的,它丰富的很,饱满的很,满足的很,圆满的很,那是什么呢?那是天下大爱、人间大道、恒久大德!心中有了这些,才是最朴实、最朴素的本心、元心。

  放心吧!也许你的官不大,也许你的位不高,也许你的权不重,也许你的威不严,但是有了这样的一颗心,不管把你放在什么地方,你都是一个有用的人,你都是一个可以发挥作用的人,你都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人。你的上级,如果用了你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好的领导。同样,被用起来的你对下级也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

  所以,能用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的人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

  多年不见的同学聚会,不用说话,你一眼便能看出来谁是当官的。为什么呢?因为当官的一般来讲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外在特征的。比如,衣着严谨;比如,正襟威坐;比如,不苟言笑,等等。在这些特征里面,有时还让你看到一种优越,一种显摆,一种威严,一种高高在上,甚至一种舍我其谁。

  这叫什么呢?这叫姿态。从衣着严谨中透着威严,正襟威坐中透着优越,不苟言笑中透着高高在上,这几方面来看,为官者的姿态是内里和外在的统一。

  观前后左右,我们经常会看到三种不同的姿态:

  一是媚上威下。这种姿态是对上一个样,对下一个样,而且是头一转脸就变,是典型的变脸型姿态。在比自己官大的人面前,唯命是从,唯唯诺诺,一脸谄媚;在自己的下属面前,在老百姓面前,则往往耀武扬威,满脸冷漠,爱理不理,或者像训斥孙子一样大加训斥。这种姿态中,媚上的程度有多大,威下的程度也就有多大。

  二是唯我独尊。这种姿态表明,下边的人不如我,上面的人也不如我。比我地位低的人我看不起,比我地位高的人我也看不起。这样的人或者是孤芳自赏的自恋,或者是怀才不遇的牢骚。

  三是唯上唯下。有一种官场姿态,是上边不敢得罪,下边也得罪不起,见了上级点头哈腰,见了下属也满脸堆笑。凡事一团和气,混个印象好、人缘好,至于能不能干事、能不能干成事,那是另一回事了。

  鉴今知古,老子在《道德经》本章中也讲姿态。守雌、守黑、守辱不就是一种姿态吗?但是,我们千万别忽视了,老子这里讲的姿态是有前提的。即,守雌的前提是知雄,守黑的前提是知白,守辱的前提是知荣。如果没有这三个前提,老子上来就让我们守雌、守黑、守辱,老子不仅不是圣人,简直是庸人了。

  正因为此,老子讲姿态才给我们启发,才使我们在以上三种姿态之外,悟出了第四种姿态:知高守低。

  知高守低,对初入官场的公务员来讲,对青年干部来讲,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

  所谓知高,就是你要有远大目标,要有雄才大略,要当大官干大事,并且知道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实现目标,如何才能当大官干大事。

  所谓守低,就是要甘于从最基层干起,从最基础做起,一定要先把眼前的事做好,把现有的职权用好,在已有的舞台上尽量上演更精彩的节目。同时要不断修身养性,修道养德,不断增长才干和能力,为当大官干大事奠定坚实基础。这样理解,守低既不是不思进取,更不是让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永远居于一个低水平上。

  在职位上,低和高是相对的。科员对科长来讲,是低;而科长对处长而言,也是低。在能力和水平上,高和低又是无限的。所以,居低并不代表你的能力和水平低;居低,更不能让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停留在原有的程度上。

  居高守低是官场姿态,更是为官境界。

得之不易,用之以失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如果一样东西,你喜欢的不得了,你就会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去得到它,得到之后你又会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想永远拥有它。这是什么东西呢?可以是天下,可以是权力,可以是财宝,可以是美色。不管是什么,我看你要这样想、这样做,恐怕未必就能得到,即使得到了也未必能持久地拥有。

  现实世界,我们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每个人的欲望都膨胀得像吹了气的皮球。但是,你要清醒呀!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勉强去做的,很多东西是不可以勉强去得的。

  如果你偏偏不信邪,人定胜天,胆大包天,豪气冲天,本来不可为你硬要为,明知不可为你偏要为,或者,本来得不到你硬要去拿,明知得不到你偏要去得,那么,实际上你已经破坏了做事和获取的规律、法则、程序,你偏要做的事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事了,你硬要得的东西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东西了。言而极之,或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你虽然做成了,却可能是另一种失败;你虽然得到了,却可能是另一种失去。最终,你可能会陷入到一种终极困惑:我费劲做的事究竟值不值?我扒力得到的东西究竟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所以呀,真正聪明的人、智慧的人,他们往往遵循这样的原则:不做不可做之事,所以他们不会有做成之后的后悔;不要不该要之物,所以他们不会有得到之后的失去。

  天地之间,古往今来,凡人、凡事、凡物,乃至凡世界、凡国家、凡社会,都是既有先进,也有落后,既有强大,也有羸弱,既有温暖如春,又有寒气逼人,既有和谐安宁,又有危机四伏。

  在这种情况下,好的执政者、领导得、管理者,一定要去贪心、去贪念,一定要戒奢华、戒物欲,一定要废张扬、废狂妄,为人低调,处事中和,施政有度,教化自然。

  人性善恶,姑且存疑。但是人性是有弱点的,不容疑问。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人心之贪。

  什么是“贪”呢?奢望得不到的东西或暂时得不到的东西是贪,得到的东西奢望得到的更多、更久甚至永远,也是贪,而得到的东西不珍惜,用之无度,用错方向,还是贪。

  究竟什么能引起人们普遍的贪心、贪欲、贪为呢?一般来说,权力、财富、美色是三剂诱惑力最大的“药引子”。这其中,又尤以权力的诱惑为最大。秦始皇一心梦想长生不老,与其说是贪的生命不死,还不如说是贪的老秦家的万世皇权之延续。

  贪之心人人都有,而仅有贪心并不可怕。比如,你我之芸芸众生之辈,如果贪上美国总统之位,那只能是一则幽默而已。可怕的是,贪心加上贪为,就如同决堤的洪流、蔓延的火焰、失控的野马,危害无穷。从小的方面说,它可以给人带来牢狱之灾;从大的方面看,它可以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

  从古至今,绵延几千年,贪心加贪为的悲剧一出接一出不停地上演,一直演到今天。普通人的生活是它的舞台,官场更是它的舞台。在这些舞台上,有多少“演员”懂得“不可为也,不可执也”的道理,又有多少“演员”明知不可为而为,明知不可执而执?

  无论舞台如何转换,官场都是和权力紧密相联。什么是权力?无论多么圆满的回答都是笼统的。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讲,对权力的感悟永远体现在如何看权、得权、用权的过程当中。

  看权、得权、用权,复杂得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按照老子在本章对我们的启示,也简单得可以概括成几句话:一,权力是个好东西,它能够给我带来很多好处;二,我要千方百计获取权力,甚至明知不可为创造条件也要为;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为我所用;四,失去权力,甚至失去自由和生命。

  看看今天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落马领导干部、贪污腐败分子是沿着这条轨道一路走来的。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当你要高高举起的时候,小心锋利的另一面会割伤自己。

用什么征服人心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如果你是以大道之理来辅佐君王,那么,你就会告诉他,你就会使他相信,不能光靠武力和强权来征服天下,统治人民。
  如果仗着军事力量强大,而到处去征讨杀伐、攻城掠地,即使成功了,等到别人强大的时候,又会反过来征伐和报复,这样国家和社会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不安和动乱中。
  战争时期,军队东奔西突,所过之处,狼烟四起,家园破败,田野荒芜,生灵涂炭。大战之后呢,往往又是连年的自然灾害,人民水深火热,百姓流离失所。
  其实,如果战争实在不能避免,善于征战的君王或者领袖,也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罢了,只要达到目的,或者目的一旦达到,就立刻停止战争,偃旗息鼓,而绝不会以强逞强,以强称霸,非要把你们一个个都灭了不可。
  就战争而言,就是胜利了,就是达到目的了,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也没有什么值得自吹自擂的,更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你实现目的的手段,是战争,是武力,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方式,所以,用不着忘乎所以,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一个人也好,一个事物也好,一支军队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如果倾尽全力,过分逞强,那么,在它强大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走下坡路了,因为它的强大,不是自然的成长,而是拔苗助长,它的阳光、水份和营养都跟不上了,这就是不符合自然、不符合规律、不符合大道,那么,它本来还应该有更长的生命,却不得不过早地结束了。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群雄割据、战乱频繁的时代,同时也是英雄辈出、各领风骚的时代。但是,不管怎么讲,战争就不是好事。老子是反对战争的。老子反对战争,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老子讲的道理就是:武力和战争是非常手段,只可迫不得已时偶尔为之。如果倚强而战,不仅会使战争没完没了,而且还会自食其果。
  老子讲的道理不仅在当时有道理,在此后2000多年历史发展的历程中,也被证明是有道理的。环顾今天的世界大势,老子的道理仍然对我们深有启发。
  战争也许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但是道理却是体现在今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在古代的战场上,一方可以靠强大的武力征服另一方,但是,在今天的官场上,我们靠什么征服别人呢?
  一般来讲,一个人的威望来自两个方面,用大白话说就是:第一,我比你官大;第二,我比你知道的多。
  权威权威,有权自威。所以,才有“官大一级压死人”和“下级服从上级”之说。也才有官场上千军万马争上台阶的壮观景象。
  除权力之外,知道的多,也是构成权威的重要因素。专制时代和经济技术欠发达的条件下,官大和知道的多,是正相关的关系。二者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官越大,知道的越多,官越大,独享的信息资源就越多。又官大,又知道的多,这样的官,在群众面前,在下级面前,在别人面前,能没有权威吗?这也正是我们觉得大官儿显得更高大、更强大的原因。
  但是,随着民主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兴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果你够努力,任何人可以知道的很多,甚至知道的比自己官大的人更多。这时候,“官越大知道的越多”的一般规律被打破了。也就是说,作为领导者,作为上级,完全有可能知道的并不如被领导者和下级更多。
  这时候的权威,只是因权而产生的威了。这时候的结果就是,下级也可以服从你,但可能并不完全是心服口服。
  但是,你不用担心,这时候的你依然是强势,就像老子所讲的军队一样。而老子的深刻恰恰在这里:你不能以强逞强,否则就会“物壮则老”。你也不能把弱势的一方太不当回事,否则就会“不道早已”。
  这样生动的例子就在眼前呀!
  作为一市之长,你的官儿够大了吧!你的势够强了吧!但是,当成百上千的你的“子民”齐刷刷给你下跪的时候,当所有舆论对你千夫所指的时候,你的官帽已经压不服人心,你的强势已悄然转成了弱势,你若不“物壮则老”“不道早已”才怪呢!

君子耻于“手段”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武器之类的东西,是用来战争、打仗和杀人的,是不吉利的东西,一般人是不会喜欢它的。所以,讲究礼数和人道的人,是不会轻易去杀人、轻易去打仗、轻易去发动战争的。
  对待杀人、打仗、战争这样的事,就像君子在家里讲究礼仪一样,都要坐在左面。因为左为阳位,也是上位。而右为阴位,也为下位。左为生,主和谐;右为哀,主杀伐。一旦发动战争,去打仗,去杀人,实际上就是坐到了右面的。
  杀人的东西就是不祥的东西,真正的君子是绝对不会喜欢的。即使不得已而使用,也是迫不得已,也会适可而止。
  使用杀人之器,采取非常手段,即使成功了、胜利了,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也没必要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否则,就是乐于杀人、热衷于杀人了。而通过杀人等手段夺得天下、坐拥天下,最终都证明是很难成功的事情。
  高兴的时候,有喜事的时候,人们要坐在左面,坐在上座。而遇到不吉利的事,遇到凶事、丧事,则要坐右面,坐下座。在战时的队伍中,偏将军却坐在了左面,坐在了上座,而上将军却坐到了右面,坐到了下座。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们把带兵打仗这件事,是当作凶事、丧事来对待的。
  打仗就要杀人,也要被杀。无论杀人还是被杀,死人都不会少,这无论对哪一方来讲,无论如何都不是高兴的事。即使是战胜的一方,也用不着欢呼雀跃,反而应该以丧礼的方式去对待和处理。
  老子《道德经》篇篇皆短,字字臻言。而本篇却相对较长。数读通篇,用今天的话来说,显得有点“磨矶”,像“兵者不祥之器”这样的句子,连续出现了两次。
  然而,力透纸背、穿越时空的,是老子对战争、对杀人的悲天抢地的无奈。老子是坚决反对战争、倡导和平的,用今人之语,老子是主张“和谐世界”的思想家。
  夜读老子之本篇,想到我们的邻国韩朝两国,正因天安舰事件而处于战争的边缘,但愿他们能知老子“兵者不祥”之真谛,避免陷两国人民于战火,也给我们一个和平与和谐的发展环境。
  我们常说,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老子一概反对战争,是不是用所谓“普世价值”掩盖了战争的正义性呢?先别给老子扣这么大帽子。老子既认为“兵者不祥”,也不反对“不得已而用之”。别人来打你杀你了,你总不能不还手吧。但老子又强调,即使是“不得已而用之”,也要“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老子这里讲的“兵者”,既可以指“战器”,也可以指“战事”。不管是战器还是战事,从本质上讲都是工具和手段。作为工具和手段的战器,则可以杀敌,置敌人于死地。作为工具和手段的战事,则可以夺得地盘,夺得统治地位,夺得天下。
  与上一章一样,老子本章继续讲战争。但是透过本章,我们看到的又不仅仅是战争。我们还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还看到,老子也在讲手段和工具的使用。
  这一发现,让2000多年后的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启示和指导。
  就社会某一个特定的群体而言,大家在目标上差别并不大。虽然说,选择了什么目标,便也决定了使用什么手段,但是,在相同的目标下,人们使用手段的差异仍是十分大的,大到可以决定人们成就的大小、职位的上下、生活的贫富以及境界的高低。也就是说,人的差别,不在于目标,而在于手段。一方面,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使用什么手段。另一方面,使用什么手段,又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信奉“商场如战场”的人,在竞争中就会不择手段,就会你死我活。而信奉“和则两利”的人,就会千方百计发现利益共同点,努力实现双赢。
  相信信奉“官场如战场”的人不会很多。从肉体上消灭权力竞争者的事例虽时有发生,但毕竟不是普遍现象。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得手段的极端重要。
  在官场上,“手段”一词被赋予了更深更玄的含义,它是一种谁谁都不愿说出来、又谁谁都心知肚明的表达,甚至完全演变成了一种流行的“潜规则”。虽然,使手段也好,玩手段也好,耍手段也好,怎么听起来都有些贬义,但是没有任何手段,或不屑于任何手段,它所带来的回报十有八九就是:立足艰难,上升更难。
  当然,你不使手段、不耍手段,未必就是说,你不懂使手段,不懂耍手段。你知而不为,也就意味着,你为了“手段”,放弃了目的,与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相比,你也不是一无回报,你的回报就是如老子所说,你获得了“君子”的称誉。
  小人如柳,君子如竹。柳无节而易摆,竹有节而不弯。
  一个孩子不解,去问上帝:都说好人有善报,坏人有恶报,为什么我看到的都是,好人得不到善报、坏人得不到恶报呢?
  上帝回答说:孩子,已经报了呀!上帝让好人变成好人、让坏人变成坏人,不就是报吗?
  君子当足矣!

谁最关心自己的年龄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我们很难用一个已有的词汇、概念来命名道、说明道、解释道。而当我们一下子就能说清楚道的含义的时候,那个道也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道了。道虽不好说清楚,但是道却永存,存于万事万物之中。
  道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本真、初始、原生,未经发展、未经雕饰、未经演绎。因为如此,它可能不声不响、无辉无光,不被人重视,不被人注意。但是,它又是有形之自然,无形之规律,有形和无形之原则,你如果敢于不遵循它,不顺从它,甚至想控制它,超越它,那你准会摔大跟头,吃大亏。
  反过来呢,在大道面前,那些有身份、有地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君王领袖以及其它人士,只要能够严守而不是出轨、遵循而不是控制、顺从而不是超越,那么,做事就会更加顺利,目标就会更容易实现,而前进路上的任何困难和障碍都能够被一一克服。
  天地有天地的规律,自然有自然的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地自然运转到一定程度,该刮风时就刮风,该下雨时就下雨,该降露时就降露,而不是你想让它刮风就刮风,你想让它下雨就下雨,你想让它降露就降露。即使某地久旱无雨,百姓上祈苍天,也不一定就会下雨。而当天地相合、阴阳协调,就会天降甘霖,普润大地。
  永恒的大道虽然无名无相无概念,但万物都是由它而生,由它而驭。而万物都是渐渐有名有相有概念的。
  那么这些东西既然有了,万事万物也就有了规定性。而既然有了规定性,就不应该超过规定性,就不应该超越范围,就不应该超越底线,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做过了,做得太刻意了,做得超过了别人的容忍度,做得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甚至做得超过了法律、政策、原则,那么你的危险也就快来了,你也就处于危险之中了。
  永恒的大道无名无相无概念,那它究竟是怎么存在于天下万物之中的呢?打个比方说吧,它就像那山川河谷流归大江大海一样。
  提一个问题:谁最关心自己的年龄?
  你肯定会答:女人!
  是的,女人关心年龄。因为女人怕老,怕容颜渐失,所以掩饰年龄的各类高贵化妆品畅销不衰。公共场合也形成了“女人不问年龄”的习惯。
  但是,还有一种人比女人更关心自己的年龄,而且这个群体还是以男人为主。不信?说出来你看对不对,这个群体就是官场中人,也就是我们的干部群体。
  也许你会恍然大悟,也许你会仍然不解,但是官场中的朋友却自有一番感同身受。
  那么,领导干部究竟为了什么关心自己的年龄呢?
  这很简单。千军万马进官场,就要往前跑,就要往上爬,总要千方百计进步,但是,跑得快不快,爬得高不高,和你的能力、关系以及诸多其它有关。正像运动员跑向终点要计算时间一样,领导干部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参照物,这就是自己的年龄。
  我们从老子“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中,引出一个现代词汇:规定性。领导干部关心自己的年龄,是以相关“规定性”作前提的。
  其一,是有关干部退休年龄的规定。比如,干到副省部级,60岁退休。干到正省部级,65岁退休。再往上,据说也有相关规定。还比如,县市党政正职应以45岁左右为主。而下面的掌握一般是,乡镇一级过了40岁就很难提拔了,县市一级过了50岁,就没有什么戏了。
  其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又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领导干部在某个职级干满几年后,才可能提拔到上一个职级岗位。
  这两个规定性,就是领导干部无比关心自己年龄的真实原因。如果你在某一个职级岗位呆的时间过长,那么你提拔到理想目标的机会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泡汤。
  所以,有些青年干部给自己规定了这样的奋斗目标或者人生计划:30岁之前要完成处级,40岁之前要完成局级,50岁之前要完成部级,最终的目标是挤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
  但是,任何管理和统治都是金字塔式的,越往上走,职位越少,所以说,能够走到最后肯定是越来越少,大多数人会停留在原有的台阶不动,或动得很慢。有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把握好自己,而走入歧途。比如,文强就在法庭上说,自己是因为在局长位置上太久了而没被提拔,才产生怨气犯罪的。
  在规定性中向上走的越来越少,而超越了规定性越级提拔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例子一旦出现,便成为大家议论、羡慕的焦点,纷纷挖掘其有什么深厚的背景,或在某种机缘下遇到了再生父母般的伯乐和恩人。
  买彩票,不中奖是正常,中了奖是特殊。但是只要有人中奖,理论上就是人人都可以中奖,或有中奖的可能性,所以买彩票的人仍然会很多。
  官场也是这样。人人都想特殊,人人都有快点提拔、破格提拔、越级提拔的愿望、奢望和梦想。这种愿望、奢望过于强烈了,就会让人做出一些举动,这种举动又会导致人越过规定性的围栏,进入某种危险的区域。
  一般来讲,人都是在某种规定的情景下生活,不管你认为这个规定合不合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规定性也是安全性。
  从人类延续的方面看,人的生命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又是极其有限的。有限的生命不能承载过多的追求,所以要懂得“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什么是老子讲的“不殆”?不殆就是不遭挫折,不受打击,不遇危险,不陷煎熬。反过来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你的“幸福指数”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