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研究生:走进永登红城镇,干部群众盼发展[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12:59
走进永登红城镇,干部群众盼发展[图] http://www.gscn.com.cn 2007-11-5 9:39:37 字体: 【大 中 小】 [添加到收藏夹]

红城镇镇党委书记白建山(左)向记者讲述“致富规划”

发展高原夏菜,农民增收致富

  古镇展新貌

  走进红城镇,干部群众盼发展

  千百年来,依偎在祁连山下、庄浪河畔的永登县红城镇人气兴旺,商贾活跃,风情浓重,钟灵毓秀,被誉为丝绸古道第一镇。11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红城镇采访,只见庄浪秋水,苍凉壮丽,一个个村落紧紧相连,地阔土沃,好一个“庶人居之富无量”的理想所在。

见到记者,红城镇镇党委书记白建山快人快语:“3个月前,陈宝生书记到我们红城镇来调研,对红城镇的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示,给了我们全镇干部群众很大的鼓舞。现在,这里的干部群众最盼望的就是发展。我带你们去镇上看看,然后再到几个村子转转,你们与各村的群众谈一谈,就能感受到我们这里的干部群众干劲有多足,发展的愿望有多强烈。”

  凤山村,庄浪河畔的新农村

  红城镇的小城镇建设,其实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的。2006年,距离镇政府不远的凤山村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总体目标,凤山村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详尽规划。在凤山村采访时,记者看到村里的道路已经全部硬化,新建的凤山大桥主体已经完工,以沼气池为依托的“三改”项目也正在抓紧实施。村里新建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电脑室,村里3.3公里的主干道两旁和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松柏、国槐和金丝柳,一个面貌崭新的新农村正在崛起。

凤山村的党支部书记苟年儒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凤山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新建了262座塑料拱棚,村民们靠种植蔬菜走上了致富路,一个拱棚的年收入可以达到3500元—4000元,几乎是种粮食的10倍。白建山和苟年儒还带着记者来到一户农民的塑料拱棚里:“这是今年的第二茬番瓜,长势还不错。这个拱棚如果早点搭建的话,现在应该收第三茬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红城镇在历史上就是远近闻名的商贸重镇,这里的群众有着经商的传统,凤山村的村民收入有很大一块就来自于经商和外出打工,家家户户都没有闲人,村里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都在外地开饭馆。

白建山告诉记者,这几年来,红城镇的小城镇建设进展非常顺利,还剩2公里,全镇的道路就全部硬化完毕。而今年列入镇政府为民兴办实事之一的徐家磨、华山、野泉、下河人饮工程,总投资达367.5万元,预计年底就可以竣工通水了。”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落实陈宝生书记在红城镇调研时提出的“解决有城无业的问题”,红城镇积极引进新项目,一个投资3335万元的碳化硅厂已落户红城,这个厂建成后,可以解决300多人的就业问题。“如果我们再能引进几个新项目,就能把全镇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更好地带动起来。”

  建起小城镇,城市户口算个啥

  红城镇人口稠密,村镇相连。镇政府所在地横跨永安、宁朔两村。兰州最后的晋商会馆就在宁朔村,现在这里是红城镇的文化站。而永安村的大佛寺更是远近闻名,这个始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的寺院,原是鲁土司的家庙,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而作为丝路古镇,红城镇的历史则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这里最早建县时,是在汉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古名丽水城,因城墙取当地红土筑成,历代习称红城子。

扼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门户的红城镇,历来商贾云集,这里的商贸一条街人气兴旺,多年来一直是龙泉、苦水、东山、七山等周边地区货物、人流集散地。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永安、宁朔两村,家家户户都经商。永安村村主任胡元祥告诉记者,永安村的特殊性,让他们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以商业带动农业上。

在永安村,记者走进村支委委员周育新的小诊所时,他正在给几位村民开药。周育新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他家的房子:“我有两院房子,都是楼房,总共21间,条件比城里人好多了。你们城里人有的,我们都有,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什么都不缺。等我们的小城镇建好了,城市户口又算个啥。”

今年65岁的杨生淮原来是村里的小学教师,现在退休在家,老两口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生活富足安康。杨生淮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关注的就是红城镇的小城镇建设,有时从电视上看到别的省区小城镇建得那么好,真羡慕。临别时,杨生淮特别郑重地请记者给红城镇的百姓们帮个忙:“希望借《兰州晚报》一角,表达一下红城镇百姓的心声。”杨生淮说:“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丝路古镇,红城镇应该列入市上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名单。因为红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基础条件非常好,如果能够列入小城镇试点镇的名单,红城镇的发展就会更好更快了。”  记者方言于永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