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the expense of用法:人民网新华网发表评论 “迎头痛击”网络造谣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3:23:08

人民网新华网发表评论 “迎头痛击”网络造谣者

(2011-12-02)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 于泽远 报道

北京

  中国官方和媒体近日频繁为清剿网络谣言造势。继国新办主任王晨要求网民“不信谣、不传谣”之后,人民网昨天发表评论文章,呼吁对网络造谣传谣者进行“迎头痛击”。

  文章指网络谣言已成为某些外国势力攻击中国政治的“新式武器”,他们借助网络散播谣言藉以丑化官员的形象,来攻击中共领导,歪曲说明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是多么的缺少合法性和稳固性,中国的执政阶层是多么的缺乏民主意识和悲悯之心。

  文章建议,要从制度上、法律上、应对机制上不断健全完善,对那些利用网络造谣传谣者予以迎头痛击、严惩不贷。

  官方的新华网昨天也发表文章,呼吁网民对于那些纯属造谣的网络留言,要不卑不亢,勇于举起手中的利剑,敢于同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作斗争,敢于用事实说话,更要敢于在第一时间披露事情的真相,将流言歼灭。

  也是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的王晨11月2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目前微博的使用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人利用微博客编造和散布谣言,传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故意侵犯他人权益,进行非法网络公关,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今年10月,官方惩处了网络流传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47号公告”、“歼—10B战机试飞坠毁”、“云南绝症男子连杀八名村官”等信息的发布者和相关网站。官方同时要求各网站加强管理,主动清理网络不实传言,否则将追究相关网站的责任。

  新浪、搜狐、腾讯等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站也因此不得不招聘更多人力,负责清除可能出现的网络谣言。某知名网站一名管理人员表示,清除的重点包括那些涉及敏感政治话题,以及与高官有关的“小道消息”。   人民网和新华网昨天发表的文章都将网络谣言比作“毒品”或“罂粟花”,指网络谣言是为了吸引一些网民眼球造出来的“阴暗新闻”,而这些“阴暗新闻”又毒化一批网民,使他们更想看“阴暗新闻”。这种“网上心理毒品”容易使人“上瘾”,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沉迷,深陷其中,欲罢不能,其社会危害不亚于“网上黄赌毒”。
信任缺失是导致谣言

加速传播诱因之一

  文章说,一些涉及官员的谣言,之所以甚嚣尘上、屡见不鲜、屡禁不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老百姓对政府、对官员队伍的“信任缺失”,是导致涉官谣言加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心理诱因。由于一些官员的漂浮作风、嚣张之言、腐败之行,造成了中共与群众关系的紧张与对立,干群关系成了水火关系。在官员负面形象、官民关系负面报道屡见报端的背景下,只要出现关于官员的负面传言,老百姓倒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了。

  同时,网络的发展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一种算计、攻击别人的“便捷工具”,于是以小夸大,无中生有,使人真假莫辨。而第一时间发出的讯息往往又容易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第一印象”,往往使对方陷于被动的地位,如若缄口不言,等于默认;如若出面澄清,有时又会“越描越黑”,结果是又口难辩,跳下黄河也洗不清。

  文章指责某些外国势力将网络谣言作为对中国进行政治攻击的“新式武器”,“这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连其本土的有识之士,也会对其做法不耻甚至拍案而起、大胆反驳。明智的国人,只要静下心来仔细思一思、想一想、量一量,还是能一目了然、洞察其狼子野心的。”

  新华网近期也发表系列文章,要求严打网络谣言。文章说,打击网络谣言的关键是严惩元凶,揪出“始作俑者”,揭穿造谣者“制毒”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