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oaf:常见疾病的起源与预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8:10

常见疾病的起源与预防

   《把握疾病来龙去脉>--常见疾病起源与预防一书即将出版。书中的常见疾病是指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动脉斑块)、癌症(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这些疾病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与如何预防,书中给予一一回答。下面是该书的前言。

 

人人都祈望健康,但是保持健康这个词儿,有时候乃是不应验的咒符。一个人几十年精神健全,却在老年时得了抑郁症;一个人数十年几乎没患过任何疾病,但他得了癌症。

我们到了45岁之后不可避免地感到衰老。在衰老的进程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癌症及痴呆突如其来,接踵而至。它们随意袭击我们,挡也挡不住,盖也盖不住,因为人们不知道如何预测与预防。只是等它们冒头以后,我们才开始全力以赴地对付它们。目前的医疗模式就是这样被动。医死医活莫论,医生已经尽力了。

现行的医疗模式是“诊断与治疗”模式。这套模式是人们根据以往治疗急性疾病的经验建立的。它们在与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的战斗中取得很大成绩。人类寿命得以经历了第一次延长的革命。到20世纪末期,我国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是71.9岁,较1950年以前增加了30岁。

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疾病谱发生改变。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痴呆和骨质疏松日益流行,癌症、脑血管病和心脏病上升为主要死因。这些新流行病与传染性疾病有着不同的内在规律。一旦上了疾病之路,就得没有尽头地走下去。当公众深陷“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而大声抱怨时,预防疾病系统的缺失就显得格外突出。

公众一直有这样的误解,认为这些慢性疾病都是突然产生的,或许就是几个星期的事,就像电视剧里天天演得那样。实际上,这些疾病的发生,通常都是自身组织长达数年以至十几年慢性损害的结果。典型病症只是当组织的损害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后,身体才在不知不觉中轰然崩溃。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二十几年的医学研究逐步揭开了这些慢性疾病的神秘面纱,使我们对疾病机理有了较为清楚的理解,并为预测与预防这些疾病奠定了基础。在公众中开展疾病的预测与预防工作现已迫在眉睫。将现有的医疗模式转型为“预测、预防与诊断、治疗”的新模式也应提上日程。为此,与公众分享常见疾病来龙去脉与预测预防的最新知识,将有助于上述工作的展开。

现在,人们几乎是在对疾病毫无了解的情形下身患各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癌症,也像一座座大山压在许多人的身上。出于对自身健康的关心,人们也想知道发生这些疾病的原因所在。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知识就是力量”。相信在我们这片慢性病快速蔓延的地域,通过宣讲新的病因与预防知识,能够孕育出大众科学防病的力量。只是获得这类知识是一项很令人生畏的任务,因为大多数人对它们很生疏。

笔者曾尝试写了《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一书,于2008年出版。书中对常见疾病及相关生命现象有一个轮廓性素描。有些读者反映,希望在病因方面讲的再充分与清晰一些。为此,本书从人体设计缺陷入手,侧重揭示常见疾病的起源与预防,其它方面则一笔带过。在病因方面,前书中叙述较为完整的部分,本书也不再一一赘述。

医学属于自然科学,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科普文章,都应以证据为基础。然而,人类天生爱听故事。几万年来,各种各样的故事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进而也“重塑”了大脑的基因与构造。现代医学也同样离不开叙事。为此,本书添加一些叙事形式,并尝试一种“综合科学”的风格。这样做不意味要偏离科学证据,而是希望唤起普通读者对深奥疾病知识的兴趣。

本书所述内容都是众多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的陈述。随着医学研究的日新月异,疾病知识一直处于复杂动态变化之中。而人类探索自身疾病的进程仍旧是遥无尽期的演出:剧情恢宏,惊奇不断。因此,书中观点将会经历不断修正与更新的“进化”。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所限,对于一些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表达难免欠准确,错谬之处,期待读者的指正。

现代医学是自然科学领域中最深奥复杂的学科之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通俗易懂、令人愉悦的一面。“由深至浅”并非易事。限于本人绵力薄才,恐难展现疾病知识的精彩与魅力。扪心自问,书中内容会给很多读者带来益处,故尽力写了下来。自然,这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为了不影响读者的读书兴趣,本书并不涉及细胞内信号通路与基因功能的知识。因为它们那纷繁杂乱的样子,将会吓退很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