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block 函数定义:揭秘《山海经》:为山海经中的怪物们确认真身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8:10:53
揭秘《山海经》[11] 云台山中“大人国”(二)


    一、神秘桑林

    我们说神农氏《连山易》文化时期有3000年漫长的神巫统治岁月,一旦推翻这压在人们头上的山林神巫文化,压抑之久的人性会像狂涛一样迸发出来。轩辕氏(黄帝名)《归藏易》文化,自黄帝至尧,约1000年岁月,时间虽短,却人物辈出,黄帝、少昊、颛顼、高辛……一个个巨星闪耀。黄帝部落《归藏易》文化的基本特色,在于不信天命、拒绝听天由命,尊坤而卑天,大地母亲是第一位的,主宰生育与收藏万物。拒绝“小人”的听天由命而“大人”,而张扬人性,认为只要人与大地母亲在一起,就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履大人迹”,信奉坚守人是第一位的理念,测量大地山川资源,记载测量者的英雄壮举,追寻圣贤足迹,于是有《山海经》、《大荒经》的诞生。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 温源谷即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的温盘峪,也叫汤谷。汤谷上有扶木,扶木即扶桑,即桑树。

    仲春之月,正是社祭时间。

    《周礼•地官•媒氏》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仲春之月是春季的第二个月,二月是社祭的时间,男女可以“奔者不禁”。为什么会出现《周礼?媒氏》所载的风俗现象?或许正是黄帝以后、《归藏易》文化体现的平等观念在男女情感乃至性爱自由方面的反映。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轨迹,也证明了平等观念的确立往往与人性自由、性爱自由具有一体性。

    《墨子•明鬼》载:“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 “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正是仲春之月男女“奔者不禁”中自由私奔、自由幽会的选择地。

    在甲骨文中,土、社本是一字,是后来才分化为二个字的。社一般设在郊外的水滨、树林之处。《论语?八佾》载,鲁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是说夏人、殷人、周人分别用松、柏、栗诸林木作为社的标志。商人除以柏作为社的标志外,也以桑林作为社的标志的,“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其中春秋时的宋国,就是商人的后裔。

    桑林是社的标志,社是“男女之所属而观也”的地方,社会结束,参加完社祭礼的男女青年,在桑林中自由结合。汉代画象砖中就有《桑林野合图》,而且不止一幅。故而“桑林”、“桑间濮上”,成为后世语言中表示淫秽之所与行为的用语。

    《诗•鲁颂閟•宫》一诗说:“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毛传》曰:“閟,闭也。先妣姜嫄之庙,在周常闭而无事。孟仲子曰:是禖宫也。”社是祭拜女性先祖之地,禖即俗语中的媒人、媒婆,“禖宫、高禖、郊禖等都是社,都是祭祀婚姻、生育女神的地方。抟土造人的女娲就往往被称作高禖神。《太平御览》卷一三五引《春秋元命苞》曰:“周本姜嫄,游闭宫,其地扶桑,履大迹生后稷。”《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也说:“姜嫄游閟宫,其地扶桑,履大人迹而生男。”“闭”与“閟”音同义同,“闭宫”也就是“閟宫”,即社。姜嫄是周部落的婚姻祖神。姜嫄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古史传说的尧舜禹时期,姜嫄所参加的社会,当然也还不是周王朝时期的社会。
“姜嫄游閟宫”,实际上是指姜嫄就曾经参加了仲春之月的社祭,社祭仪式结束,姜嫄与某个姬姓男子到“閟宫”近处的桑林中野合,而后生了后稷。

    《史记•孔子世家》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纥即叔梁纥,颜氏女即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虽然不是发生于社周围的桑林,春秋之时,野合之风犹在。《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载:“其先刘媪常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汉高祖是其母刘媪在大泽之陂休息时与某个男子野合而生。秦汉史专家王云度先生认为,高祖非太公亲生。到了汉代,野合之风犹在。

    后稷之母姜嫄为有邰氏部落之女,传说中她与“大人”相感而生育,此适表明后世不知社会史之发展者,曲解或神化由上古野合杂交或血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期有过的一种婚姻现象。由上古野合杂交或血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期,是怎样一种婚姻现象呢?商人的祖母神简狄、周人的祖母神姜嫄的时代,正当外婚制时代,是群婚现象的高级发展阶段。在这种婚制下,有婚姻关系的人群分为两个集团:一个集团的一群姐妹,是另一集团的一群兄弟的共同配偶;反过来说,另一集团的一群兄弟,是一个集团的一群姐妹的共同配偶。神话中的西王母、七仙女部落,《山海经》中记载的女儿国,正是这种婚俗现象反映。

    云台山温盘峪,扶木、扶桑、桑林……引发人们多少远古的遐想。

    二、百家岩前  阮籍写《大人先生传》

    “或遗大人先生书曰:天下之贵,莫贵于君子:服有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立则磬折,拱若抱鼓,动静有节,趋步商羽,进退周旋,咸有规矩。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诵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唯礼是克。手挚珪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故挟金玉,垂文组,享尊位,取茅土,扬声名于后世,齐功德于往古。奉事君上,牧养百姓。退营私家,育长妻子。卜吉而宅,虑乃亿祉。远祸近福,永坚固己。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被发而居巨海之中,与若君子者远,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行为世所笑,身无由自达,则可谓耻辱矣。身处困苦之地,而行为世俗之所笑,吾为先生不取也。于是大人先生乃逌然而叹,假云霓而应之曰:“若之云尚何通哉!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天地制域于内,而浮明开达于外。天地之永固,非世俗之所及也。吾将为汝言之:往者,天尝在下,地尝在上,反复颠倒,未之安固,焉得不失度式而常之……”

    以上,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中的内容。

    孙登是魏晋之际最为著名的隐士之一。《晋书》说他“好读《易》,抚一弦琴”,岩居穴处,而“时时游人间”,性情平和,不与人通,是常人眼里的“非常人”。阮籍任性不羁,不拘礼俗,志气宏放,自然高迈,以酣饮为常,不与世事,言皆玄远,喜怒不形于色,是个韬光养晦、和光同尘的云台山百家岩竹林隐士人物,当时竹林七贤生活在仕与隐的夹缝中,走着一条荆榛丛生的乱世求生存的人生之路。其内在思想和外表言行的矛盾游离,以及人格理想与现实生存之尖锐冲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我们后人所看到的那样:阮籍一方面在晋文王的华宴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的风流潇洒;另一方面则是他“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的走投无路的绝望举止。

    《晋书》说阮籍遇孙登是偶然的。《世说新语》则说阮籍是去会孙登的。在云台山百家岩悬崖顶上:“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 “籍归,遂著《大人先生传》。”《晋书?阮籍传》载:“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世说新语?栖逸篇》载:“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藉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遒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什么话也没说。孙登与阮籍,就在百家岩山上,长啸相和。
在《大人先生传》中,阮籍描绘了一位像长啸之声一样玄妙万变、超然自得、通于造化的“大人先生”形象。大人先生是一位默探道德、养性延寿、应变顺和、足与造化推移的人物。是一位超世而绝群、遗世而独立的人物,是一位理想化身的人物。这位“大人”,既不是道士孙登,也不是阮藉自己,而是另有其人。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有小人国,名靖人。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大人”、“君子”概念,都出自《山海经》,也即出自《易经》。《易经》卦爻辞,多处有“利见大人”的句子,多处有“利君子、不利小人”的句子。“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大人先生传》中的“箕踞相对”,与《山海经》中“踆其上”的“踆”,是一个意思、一个姿势,他们摊坐地上,不说话;然后“张其两耳”听吹箫。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写的是《山海经》,是写《山海经》中的《大荒东经》里的内容。整篇《大人先生传》就是诠释了“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一句话,以及君子、小人之内容。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在焦作云台山上,在云台山的百家岩,他比我先知道云台山一带就是《山海经?大荒东经》所在的地理位置吗?

    美丽的云台山,神秘的云台山,文化资源深厚的云台山,大人之国、大人之堂、小人国、君子之国……焦作云台山旅游开发初期,我们常用“藏在深闺人未识”形容世人不知道云台山的美,后来我们又把这句话否定掉了,是因为我们从史料中找到了许多关于云台山的记载,特别是竹林七贤史料,既然古人早已经大书特书,当然不能再说云台山“藏在深闺人未识”了,于是我们后来给予纠正。我们是不是纠正错了、纠正得早了,云台山的神秘,云台山深藏的巨大人文资源、人文价值与意义,依然需要我们下大工夫去揭示。
  揭秘《山海经》【12】 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一)

    一、追问华夏文明之源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并创造了辉煌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民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乃至更长的文明史进程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但是,如果要我们用一句话、甚至一个字概括中国文化的实质,这个字无疑就是“道”这个字。代表先进文化者得天下,这或许是中国上古时期的史实。伏羲、神农、黄帝……他们实际上都是卓越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道的掌握者。他们不会像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因为善于修德振兵、征伐残暴、开疆拓土、统一天下之类而被推举为王,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所创建的文化功绩,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先进的文化,才被民众所拥戴,才有部落群体性地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尚书》中记载的舜的故事:“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就应该是人们自觉追随掌握先进文化技艺者的一个典型。舜所掌握的,仅仅是制陶技艺,尚且有成聚、成邑、成都现象,更何况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玄嚣他们,掌握的是道,也就更应该具有吸引力。上古时期人民向先进文化靠拢的现象,我们或许可以以今日贫穷落后地区的人们向富裕地域集结的那种力量,去想象上古时期人们向文化进步地域集结的情形。文化是第一位的,远古时期,文化是真正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包括了人类自身的繁衍能力,然后是政治权利的保障,是财富的保障。人类繁衍、政治权利、财富获取——这是中国哲学最高范畴道的作用的根本体现,是上古时期华夏文化的主体与基本内容。所谓“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是《史记》作者司马迁依据周代以后的史实,对五帝时期社会治理情形的不实猜想。商代之前,没有灭国、迁社现象,同样也不存在监国现象。

    华夏是对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各部落的合称,亦被称作“诸夏”。当代一些史学家把中国古代的部族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并论证三大集团是经过长期的交往、对抗与融合,到春秋时期基本同化,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这已经是非常后期的事情,周代以后的事情。还有一个基本上已经形成统一认识的观点,认为华夏集团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两族间经过炎黄大战,首先实现了族群的融合,这可能也是一个推论上合理的错误观念。不灭国,不毁社,是上古时期部落诸侯基本遵守的战争道德准则,即便发生大规模并且十分严酷的战争,也不允许有灭国、灭社行为。因此,上古时期,从形式上讲,不存在通过战争的兼并式融合。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用民篇》载:“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 夏代之前,中国有一万多个部落,部落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国家,也不是后来意义上的民族,基本上属于地理因素上风俗习惯群体。当时有着极大的迁徙自由,选择居住地自由。向有德者靠拢,向掌握先进文化者靠拢,这是上古时期部落族群间融合、分离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夏代末期,商汤立国初期,1000多个部落剩下3000多个,7000多个部落消失的过程,不是被战争铲除掉的结果,而是文化同化的结果。居民走掉了,没有了人民,羞于失国的部落之王隐居起来,成为中国上古时期最早的隐士;或迁徙他处,成为普通居民。大禹治水的全国总动员,使得人民有了接触机会,了解信息机会,流动机会。这种接触、流动中造成的夏代文化的高度统一,应该才是大部分部落消失的真实原因。

    华夏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这句话,每个华夏儿女耳熟能详,引为自豪。华夏文明史果真只有5000年吗?国外史学界据说只承认中国文明有明确纪年的3000年历史。部分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文明西来说”的论调也曾一度甚嚣尘上。1996年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将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但华夏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华夏文明史到底几千年,在今日,我们已经习惯于用考古资料说话,包括农业、制陶、建筑、绘画、文字等关系华夏文明进程的诸多方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炭化稷标本,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稷,然后才是粟。而此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北方农作物标本大多是粟。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距今约8000年。在文字方面,我们依赖出土陶器上的彩绘符号,认定文字的出现是文明的标志。而《山海经》告诉我们的是,在中国文明史上,以图画为文明标志的历史最少有4000年的历史,与以文字为文明标志的历史基本相当。已经有一批专家认为,仅从大地湾来看,中华民族拥有8000年文化史已毫无疑问,而传统所说的5000年华夏文明史能否上推到8000年甚至上万年,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8000年之数,与作为《连山易》的《山海经》、作为《归藏易》的《大荒经》所体现的文明史时间数字相当。然而,随着时间问题的解决,另一个问题出现了。

    大地湾在甘肃,不在中原。代表巴蜀文化起源的三星堆在四川,也不在中原。近代由于大地湾、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传统的长江流域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看法,已经受到极大的动摇。中华文明很可能是多源头文明,而非单由黄河流域文明起源。钱光培及一些从事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就指出,各地新的考古发现说明,在中国地域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长点,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单元的、直线的,而是呈“多元一体”状态。它揭示了中国为什么能以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文化根源,也揭示了中国早期文明中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为什么能合而不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合和”的中国哲学的文化根源,突破了过去仅以黄河文化论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高起祥也指出,中华文明探源是一个宏大的课题,目前已经有了好的开始,专家学者的不懈研究,将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发展史更清晰地呈现于人们面前。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中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神话,几乎被打破。

    是不是这样?这里有一个到底什么是“华夏”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是不是承认道是中华民族文化根本的问题。

    二、云台山中说息壤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当今我们称汉族,是由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大汉王朝具有的影响力形成的。汉族的主体,由上古时期的华夏族构成。华夏族即指居住在中原的远古汉族部落,先后出现过隧人氏、有巢氏等部落首领。典籍中记载人类经历了洪荒时期,洪水中的幸存者伏羲、女娲,延续了我们的华夏族群。按照典籍中的说法,阪泉之战发生后,黄帝部落打败了炎帝部落,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成为华夏族的前身。黄帝时期已进入部落大联盟、大融合阶段。被儒家创始人孔子所津津乐道的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均是黄帝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以后,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3个王朝。夏王朝期间,7000多部落的消失,造成被道家创始人老子作为理想国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部落政治模式的破灭。中原地区黄帝部落实行的按照“息壤”地缘政治原理因丘立国所实施的部落自治时代走到了历史尽头。《山海经•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当今中国,以丘为地名的城市村落依然很多,这都是非常古老的地理名称,是黄帝、少昊时期的地理名称,是黄帝、少昊时期创建的地缘政治模式。丘是什么,丘即息壤。传统总是笼统甚至神秘地把息壤解释为一种能够生息的土壤,甚至给予神化。同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说一样,这都是没有真正吃透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道、中国文化为什么以道为主体特征而造成的历史性恶搞。丘就是土丘或山丘,圆圆的那种,像我们日常食用的传统农家谷子、小麦面食蒸馍那种。什么叫做饮食文化?传统农家蒸馍叫做饮食文化,用面食形状形成文化记忆,用天天食用的蒸馍让世世代代记住丘、记住息壤。还有舞龙,也是记忆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我们讲龙是指具有生息力量的逶迤的山脉,二龙戏珠的珠是什么?不也是丘吗?!大山逶迤,盘曲而来,往往在山脉与平地交接部位形成吐出龙珠效应,形成丘,形成息壤。高亢的鼓声响起来,巨龙舞起来,文化的力量醒过来。这是舞龙企图达到的效应。民俗的力量很伟大。伏羲、女娲制订风俗,制订了什么,就是这些极为普通但文化意蕴极其深刻的内容。息壤或丘,在《周易》升、观二卦中有细致的解释。我们说《山海经》即《连山易》,《大荒经》即《归藏易》,三者共参,才能够“叁伍以变”,才能够知道中国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文化、不断进步的文化、需要不断推演才能够进步的文化。古人把推进文化进步,叫做演易。三易共参,才能够往中国文化的深层行进。丘是能够形成家族、族群乃至国家政权的政治权力的自然地理形势,破坏掉这种丘、这种息壤,用一句土话讲,就是挖掉龙脉。“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水来土掩,为了治理洪水,堵住决口,惶急中鲧让人挖掉了人文始祖黄帝龙脉,这是鲧被处死的真实原因。《山海经》所代表的《连山易》,《大荒经》代表的《归藏易》,以至于《周易》,是道的一以贯之。缺少了道的体现的文物,即兴即灭的偏远地域文明,不具有保持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不属于华夏文化根脉。

    启建立夏王朝,这是华夏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使用方法,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春秋之后,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之间,政治制度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唯有文化根脉可以固守。春秋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经由最初的中原地带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载“自古帝王,皆贵中华,贱夷狄。”同时,古人又把“中华”四周的各少数民族地域称作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战国时期的《管子•小匡》即载:“兵一出而大功十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诸侯,莫不宾服。”《国语•楚语》也说:“蛮、夷、戎、狄,其不宾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即使地处西北的西戎人,自己也常常自称不与中原一带的华夏族相提并论。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所载戎人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于黄河、淮河流域。焦作人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从西晋末年起,出现五胡乱华,中原汉族人口大规模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沿海迁徙,甚至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季清季,南方汉族人口已几近北方。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深入中国东北,于是客观上实现了汉族与东北民族的大融合。夏王朝,殷商王朝,虽然都曾经征服不愿臣服、贡献的部落诸侯,但从西周王朝开始,才真正用战争兼并部落,以战争灭族灭国,才真正开始以其族人到山东、到山西、到河南、到河北,去占领他人的江山土地人民,才以战争的方式实现华夏大融合。

    不走进云台山,就读不懂《山海经》,就读不懂《大荒经》,也就终究不了解人文始祖黄帝所创立的文化,黄帝之子少昊所创立的文化,黄帝之孙重所创立的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