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upui中山大学:酒文化+侥幸心理VS酒驾入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20:05:00

520晚,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酒驾查处整治统一行动,据了解,济南公安共出动警力809人,警车146辆,设点74处。全市范围内共查处酒后驾驶9起,其中醉酒驾驶3起。

自今年五一,《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以来,各地公安交警部门认真落实“醉驾入刑”后的新法规定,积极开展酒后驾驶专项整治,市民的安全行车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新法实施近一个月的时间,但交警在执法时,仍有顶风违法、落网之鱼,这是为何?

汽车的发明,原本是给人带来生活便利的。适时适量饮酒,也是可以给人消遣和快意的。

而酒和车联系在一起,便有可能成为血腥的杀人工具和行为。酒驾已经成为社会的毒瘤,只挖除不如全民全社会进行防治。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大家现在在酒桌上常说的一句话,连酒店的服务员也会常常提醒客人。但为何还会有带着醉意驾车者?

笔者分析仍旧坚持酒后驾驶的,存在以下三种心理和现象:

一.中华5000年古文明,酒文化就有3000年。坐到饭桌上,酒就成了融洽关系、表达感情的媒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言欢,喝好才是心诚的表现,这种观念和意识助推了漠视法规、端起酒杯的举动。

结婚、生子,都是喜宴,沾沾喜气,表达祝福,从心理上就对酒的抵抗变弱。朋友相聚,说说知心话,不喝点酒似乎说不过去,何以解忧交欢,唯有杜康。与领导、客户一起吃饭,不喝酒也没法表达敬意。这种环境和意识从而影响到食客,成为诱发酒驾醉驾的最根本和直接的因素。

二.逞强心理。自以为酒量好,稍微喝几杯不会有问题。存在这种心理的大有人在。平常能喝八两酒的,开了车喝4两,心理上以为能保持清醒。

还有认为自己驾车技术好,喝醉了都能开的四平八稳。这两种逞强心理,就会造成酒驾者的麻痹和大意,从而引发出违法的行为,甚至酿出悲剧。

三.图一时方便。已经习惯了车的伴随,离开车寸步都不便,特别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还是开车赴宴更舒服和方便。

这三点最终归为一点,那就是心存侥幸心理,觉得事故与自己无关、不会出事,再者自己运气好,不会被警察查住。也就是这种心理,最终导致某些人铤而走险,走上酒驾醉驾之路。

怎样才能完全真正的安全行车?

笔者认为,应该切实从自我做起,杜绝任何时候的酒驾醉驾发生。

也应该全社会的关注和监督,家人亲人朋友,宴席上的每一位,都应该起到提醒和约束的作用。更应该从源头上杜绝,邀请亲朋好朋车友参加宴席的之初,便需提醒。酒店对于食客,也应该尽到规劝和帮助的义务,进餐时提醒,餐后为饮酒的驾驶员提供代驾服务。

我们自己本身也要做到和做好以下几条:

一.时刻文明驾驶,是当今汽车社会的汽车文明表现之一。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和健康。

二.增强法律意识和公德心,严格遵守道路法规,不轻视法律,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不要让自己成为事故的制造者,更不能成为马路杀手。

三.从心理上建立设立警示牌,驾驶之前要“谈酒色变”,在酒席上不要劝驾驶员饮酒,不要成为违法者的酵母和帮凶。

酒驾入刑,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逐步走向高度文明的表现。通过更为严厉的法治手段规范、约束交通行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已经初步实现。人民法院依法适用危险驾驶罪追究醉酒驾驶者的刑事责任,对于遏制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醉驾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律面前,没有任何文化和心理现象可与之对抗。不要再让某种文化和传统成为凌驾法律之上的错误借口,更不要让之成为一种社会悲哀。抛却酒文化的错误诱导,杜绝侥幸心理的产生,让马路不再血腥,对所有违法酒驾者一视同人、予以严惩,坚决坚持做到“零容忍”处理之。

让酒驾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只有安全的道路通行环境,才会让我们的生命、生活,更加健康和幸福。

我们期待在有一天的新闻中报道,全国各地交警在连续严格执法路查中,无一人酒驾和醉驾的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