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门创可贴广告:调研文章的语言美[应用写作杂志社欢迎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2:37:34
调研文章的语言美
[ 作者:陈方柱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点击数: 333     更新时间:2010-9-6     文章录入:jlyhx ] 【字体: 】  

2009年6月30日,湖北省荆门市委办公室、政研室、市社科联、市委党校、市卫生局等部门联合举办陈方柱调研著作研讨会,市委、市人大、市政研分管领导和全市相关专家、教授30多人出席会议,围绕陈方柱40多年撰写、编辑的各类调研文章和近年出版的调研写作专著,分析其著作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创新;分析其调研经验、技术运用和推广;探讨如何以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更好的调研服务;进一步推动全市调研理论、调研文化和社会科学工作加快发展。研讨中,《读写算》杂志社社长、湖北省社科院荆门分院院长、荆门市教科所所长、研究员周宏以《凉风拂来泥土香——简论陈方柱〈调研写作分类精讲〉的语言特色》(简称《简论》)为题发言,从“朴实中见功底、通俗中蕴哲理、工整中显技巧、谨慎中透机敏”四个方面高度评述笔者调研著作的四大特点,大大超出了笔者预想。就是这一会一论,引发了笔者对调研文章语言特点和难点的思考,并试对调研文章的语言美进行以下探讨。

一、当前调研文章质量“两极分化”在语言表达上的表现

研讨会后,笔者反复研读《简论》。一方面,反思自己怎样从田埂上走来,沿着由语言文字铺设的调研之路,从词不达意,病句连篇,走向较为明白晓畅,文从字顺;如何绕过荆棘丛生的曲折,走进宽敞明亮的研讨会厅堂;另一方面随机抽取近年来地方报刊和网络上部分调研文章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当前调研园地中,明显有两个并存:一是调研写作能力整体提高与少数地方青黄不接并存;二是精品写作与粗放写作并存。即有的地方(指一般中等城市)刊物连续若干期上的调研文章几乎篇篇出彩,整体能力很高;而有的期刊或者网站上文章毛病较多,明显青黄不接,主要是后备力量不强。具体表现:

(一)冗长拖沓,空话废话连篇。有一篇市级统战工作60年的总结回顾文章,全文3000多字,分三大块,第一块标题为“与时俱进,新时期统一战线发生了新变化”,620字,占全文20%篇幅。从“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写起,接着介绍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关于统一战线地位作用论述每人一段,360字;接下来写“我们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的认识……”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到底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只列举了“从主要由统战部门承担向党政有关部门、社区、社团共同承担转变,从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拓展……”等“四个转变”的标题性语言,没有列举一项具体工作、一件事名、一个数据;接着是小结:“这种转变进一步拓展了统战工作的视野,延伸了统战工作的手臂,丰富了统战工作的手段。”第三块为“解放思想,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新局面”,1000字,分列“要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继续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要不断提高服从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四条措施,全为抄录十七大报告的大理论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署上全国哪一个市、县统战部名字都没有错。这样的文章不算很多,但收集起来,也并不困难。我就是随手抓过一本2009年期刊看到的。有些文章虽不如上文空话连篇,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大段大段空话、套话的实在不少。

(二)病句连篇。凡文章,最起码要求句子通顺,明白晓畅。调研文章,主要凭事实说话,更要求把事实叙述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2009年,某期刊上登载一篇副题为《市公安局建立“四季问安”和谐警民关系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简称《思考》)的研究文章。这个副题就不通顺。至少有4种歧义:①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②建立长效机制;③建立“四季问安”和谐警民关系。而“四季问安”,是公安部门要求常年开展的一项活动,却单独把它作一个词来用,未交代它原来是一种活动;④在这个句子里,“‘四季问安’和谐警民关系”可能是“长效机制”的定语成分。如果“四季问安”四字前边不加“开展”,后边不加“活动”,读者就会莫明其妙,不知它是什么意思,更不知它与“和谐警民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四季问安’和谐警民关系”如果不是“长效机制”的定语成分,就更不好理解。作为标题,既不通顺,又不简洁,还让人读不懂,一头雾水。该文导语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着力构建警民互信互动、共建共享平安的和谐警民关系长效机制”,不仅重复了副标题的毛病,还增了个“构建”和“共建”重复的毛病,句子十分臃肿。导语第二自然段有一个长句:

所谓“两让两促”,就是让民警的身沉下去,体验群众感受、启发为民感悟、增进爱民感情,促群众的心热起来,对治安防范上心、对维护稳定有心、对公安工作关心;让群众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吐怨言、诉衷言、献良言,促民警把该办的事办起来,争创城乡社区零发案、执法办案零差错、服务群众零距离。

这个132字的超长复句中,什么“身沉下去”、“心热起来”、“对治安防范上心”、“对维护稳定有心”、“献良言”、“把该办的事办起来”,读起来、听起来都十分别扭、晦涩;什么是“上心”、“有心”?意思含糊,词不达意。不仅书面语言,就是群众口头语中也没有这些说法;“献良言”和最后一句的“争创”二字与“零发案”、“零差错”、“零距离”都属词语搭配不当。“献良言”应该是“献良策”,“争创”应该是争创什么先进单位才对。接着是近200字的莫明其妙的话语后,又有一句“保证‘两促两让’作为过程目标实现的连续性和作为结果目标实现的确定性。”“两促两让”可以作为“连续性”和“确定性”吗?什么是“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呀?不都是自己的生造词汇吗?全文3000字,像这样半通不通的句子还真不少。比如:“使活动体现出公安机关作为党领导的武装性质纪律部队的统一性的特点”、“并且还可做出地域特色、职能特色和专业特色、人文特色等”,“武装性质纪律部队”是什么部队?“特色”可以“做出”吗?

(三)随意提出“新观点”和妄下结论。《思考》导语第一句话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人民群众更加需求安全的发展阶段。”凭我的经验和理解,这种提法不会出自中央文件。我国社会怎么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人民群众更加需求安全的发展阶段”呢?难道比上世纪20~40年代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到处兵荒马乱,人民生灵涂炭“更加需求安全发展”吗?难道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多少次赤地千里、哀鸿遍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人民群众反而不需求安全发展吗?调研文章的重大观点提炼怎能这样轻率和随心所欲,又怎能妄下结论呀?!这种情况并非仅此一例,我近日在网上一下就搜索到了三例:一是在一篇《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与对策》中竟有两例这么妄下结论:一处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是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有效体系没有真正形成”;一处为“需要注意的是,查处校园案件要快、稳、准,不允许滋生蔓延”。二是一篇《当前农村治保会建设的现状与工作建议》认为:“不少治保主任都是小学文化或文盲,很少几位是初中、高中毕业,且年龄偏大,这决定了他们思想落后、法律意识淡薄、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以致影响治保会工作进展。”前两例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未必就是“齐抓共管的体系没有真正建成”,齐抓共管体系可能只是治标而已;“需要快、稳、准”查处的案件,也未必只有校园,难道在其他地方发生的大案、要案就可不快、不稳、不准吗?第三例治保主任们的文化结构表述科学与否暂且不管,但真正决定他们思想觉悟、法律意识和工作方式的,不一定就是文化水平高低和年龄大小。如此结论,未免太武断而又太绝对了。

(四)叙事、议论秩序混乱颠倒,语无伦次,表达效果不佳。仍以《思考》为例,副标题明确提出“四季问安”这个行业专用词语之后,按照常规,一般应在导语部分首先交代一下它的含义,以便读者往下阅读。谁知作者把占全文20%的导语写完了,20%的第一块正文也写完了,把“四季问安”的性质、作用、做法、理论根据、历史背景等都讲完了,仍然只字未提“四季问安”是什么事。直到写到第二大块,完成全文一半内容的时候,才慢吞吞地交代“四季问安”活动就是“春问‘耕’”、“夏问‘暑’”、“秋问‘收’”、“冬问‘寒’”,合起来叫“四季问安”。叙事、议论秩序混乱颠倒的还有一种表现是喜用否定句式。如《思考》导语第一句,本来应该直接论述的,它却采用假设手法,加上用否定句式议论:

如果公安机关不能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传统警民关系的那种同生、共济、双赢的互动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社会的心理生成机制就会发生扭曲,负面的评判就会随之出现。

这里如果不用假设手法,也不用否定句式,直截了当正面立论,直击主题,其效果就不一样了。

(五)粗制滥造,漏洞百出。不少文章从立意、选材到遣词造句,都很随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如《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与对策》一文,分析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好动,开放,封闭,独处,喜好群体,自我意识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容易冲动等等,都是这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征”。这里的“封闭,独处”就明显与其他几种特征矛盾。有的同一篇文章中的统计数字自相矛盾;有的百分比不准确。有的序号有首先,无其次、其三;有一或(一),而无二或(二)、(三)等。有的错别字多,有的可能是打字校对问题,但作者的责任也不可推卸。

二、调研语言“四美”

笔者总结历代调研文章及自己学习和运用调研语言的经历、经验、体会,认为调研文章的语言风格、特点可概括为准确、简洁、质朴、文采8字。要求调研文章真实准确、简洁明了、质朴无华、富有文采,又叫调研语言的“准确美”、“简洁美”、“质朴美”、“文采美”。

(一)准确美

调研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首先要求记录事实准确无误。真实准确,也就成了调研文章最显著的语言特点之一。其次,要求政治观点正确。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从调研文章的写作目的看,一是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谋,二是为党委、政府提供编史修志的第一手资料。这都需要记述事实真实可靠,不浮泛,无虚假,准确无误;观念提炼必须立足现实,尊重历史,客观公正,字斟句酌,严谨准确,慎重表述。最好学习编史修志的原则要求。比如宋代吴缜所说:“必也编次事实,详略取舍,褒贬文采,莫不适当。稽诸前人而不谬,传之后世而无疑,粲然如日星之明,符节之合,使后学观之,而莫敢轻议。”(吴缜:《新唐书纠谬·序》)。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志书以真实、准确为本,这是志书的基本特征。”都值得调研文章借鉴。第三,要慎用模糊语言。调研文章的真实准确,还表现在运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各种事物上。好的调研文章不光在宏观上注重百千万;在微观上,对元、角、分,丈、尺、寸也不马虎。它们在宏观记述某一事物兴衰起伏的发展过程时,也采用“成绩显著”、“有较大进步”、“取得突破性进展”等模糊语言。但运用这些模糊语言时,也要十分注重资料事实的准确性,语言概括恰如其分,并有一定的确定性。

(二)简洁美

调研文章简洁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为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啰啰嗦嗦。唐刘知几认为:“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史通·叙事》)清散文家刘大櫆《论文偶记》中说:“文贵精。凡文笔老者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行文简与不简,并不以文字多少为标准,而是看它是否用最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有的即使文字很短,若未把意思说清楚,或者其中仍存有一些可有可无的字、词,那仍然不符合“简”的要求。清魏际瑞《伯子论文》中说得很对:“文章烦简,非因字句多寡、篇幅短长。若庸絮懈蔓,一句亦谓之烦;切到精详,连篇亦谓之简。”调研文章简洁,主要是要求文字简约,而意思明了。而决非苟简,允许草率地把某些不可或缺的字、词、句省去,导致语意不明,词不达意。调研文章要想达到语言简洁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其一,要言简意赅。唐刘知几在《史通·叙事》还说道:“能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赅,片言而洪纤靡漏。”胡乔木曾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要求志文“做到一句也不多,一句也不少。如果不能做到后一点,至少要做到前一点。”他的话,对于调研文章写作也是极可借鉴的。要力戒大话、空话、套话,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二,要反复锤炼,删去多余的字词。古今写作经验反复证明,好文章大多数是改出来的。鲁迅在论及文章修改时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删去,毫不可惜。”其三,要用简洁的书面语,不得随意使用粗俗口语。调研文章讲究使用群众语言,但必须加工锤炼,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质朴美

前边讲了,调研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一是一,二是二;不修饰,不夸张;不说过头话,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要“立言得体”;符合科学,符合逻辑;要情通理达,文从字顺。这是调研写作的基本要求。英国史学家马考莱爵士(Lord Macaulay,1800~1859)还把情通理达视为“所有写作的第一法则”。他说:“所有写作的第一法则,是作者所用之辞,能完全正确地传达其意义予广大的读者。所有其他法则,对于这一法则而言,都居于从属的地位。”(转引自韩章训《谈志书语言风格》,载《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5期,第12页)民国余绍宋在《重修浙江通志初稿体例纲目》中说:“但求明达,不去摹拟,不事藻饰,不尚奥涩,不鄙俗。”这对调研文章语言风格的形成及发展都极具启发意义。调研文章要想达到语言风格质朴的要求,其一,要去修饰,不夸张。调研文章不是文学创作,不是艺术作品,主要凭事实说话,只用白描,直书其事,不需形容修饰,不能言过其实。其次,要求表达科学。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曾说:“要使语言科学,必然要使它的内容科学化。”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语言本身符合逻辑,符合语言规律;二是它反映的事物、对象准确,两条并举,缺一不可。调研文章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调,无所不研,其自身也属社会科学,表达必须科学。它若没有科学化的表达,就难以客观地反映现实。

(四)文采美

调研文章文采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它正确规范、优美典雅、富有文采上,是其准确、简洁、质朴特点的完美结合和艺术升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儒学祖师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的调研文章,读起来,要如看绘画,如听音乐,如诵诗歌,如览小说,让人美不胜收,爱不释手。古往今来,不少著名调研文章,都是优秀文学作品,让人百读不厌,是亿万人民的精神食粮。调研文章富有文采,决不靠堆砌辞藻和矫揉造作。结合研读周宏研究员《简论》评拙著的语言特色,我以为可从三个方面实现:一是做到平实化。首先是调研作者要心气平和。心气不和则文气不和;文气不和则文章不雅。大凡文采典雅之文都蕴含着一种祥和之气,而祥和之气要靠作者的心平气和去营造。其次,作者要多用朴实的语言、平实的手法,使文章平平实实,通俗易懂。《简论》评价拙著“朴实中见功底”和“通俗中蕴哲理”,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二是做到本土化。调研文章的本土化程度越高,其文采的亮度可能也会越高。《简论》在认可拙著“没有高深理论……也绝无‘洋’理论”之后,进一步肯定拙著“运用本土语境、大众化语言……”,并高度赞扬拙著“用共性是铅笔,个性是颜色作比喻,阐述地方与民族、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哲学思辨跃然纸上。”其三,做到规范化。《简论》用“工整中显技巧”一节,肯定了拙著“在谋篇布局上注重对仗、排比等修辞格式的运用,形成标题和行文较为工整的语言特色。”拙著虽在各个方面都未能达到《简论》提出的要求,但至少是在这些方面努力了。

三、我对调研语言的学习、运用与思考

(一)学习:博观约取,触类旁通。我学写作,起于写诗。我的起点学历只高中才读半学期,就执着于当诗人,辍学回农村体验生活,学习写诗。但我的启蒙老师是前清秀才,小学老师是国民政府文官,均精通国学。我从小就受到他们诵读古典诗词的深远影响,在辍学归田后的几年里,按照他们的启蒙教育,熟读、背诵200篇古文,300首古诗词;加上贴近农民,收集民歌民谣,学习群众语言,打下较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因为写诗并在省级报刊上发表诗作,我跳出了“农门”,与调查研究结下不解之缘。我在放弃文学梦,投入调查研究这一人生大转折的过程中,心理矛盾并不突出,最让我困扰的却是我原来学习的文学语言与现在使用的调研语言的冲突。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文学语言与调研语言之间,虽不是崇山峻岭的阻隔,但却让我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曾经陷入到一个较长时期的混乱之中。最终,我选择并坚守了两条:一是博观约取,即广泛地观看、观察,阅读、阅览有字、无字书籍,扼要地选择记取。即看的、读的再多,但记住的、记牢的很少;而用上、用好的少之又少。二是触类旁通。即从掌握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推知同类中有时也有异类中的其他事物。我终于从文学语言和调研语言中,找到了某些共同点,艰难地解决了我从文学语言向调研语言过渡的问题。没想到我在63岁以后,真的是个“老调研碰上了新问题”,我出于对文字工作的爱好,涉足到修志领域。谁知修志这件难事,对我的调研语言的应用,竟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三年多的学习、摸索,我再一次找到调研语言与史志语言的共同点,使史志语言与我原有调研语言触类旁通,并较好地吸收史志语言信(真实可信),达(明达、通达)、简(简明、简朴)、雅(典雅、高雅)风格,把调研语言净化、美化和升华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运用:冥思苦想,字斟句酌。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调研文章又何尝不是?我学写作,从学古典诗词开始。我学写调研文章,就是采用学习写诗的方法。树立学习目标:按唐杜甫所说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选择具体做法,照唐贾岛的办法:“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取得效果,与唐贾岛的差不多:“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年轻时候,不知走了多少弯路,做了多少无效劳动。就是到了后来,比较适应调查研究工作,也仍然走路、睡觉,都在进行唐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的工作,冥思苦想,字斟句酌;千锤百炼,精炼语言。2006年秋,我帮荆门市委党史办公室修改《抗战时期湖北省荆门市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其中第三块导语中有一句“中国国共两党在这里建立了联合抗日的根据地……” 一位从事党史研究的老同志认为没有这个说法,遂改为:既有国民党抗日部队正面驻防,又有中共鄂豫边区机关在此设置。我一看,觉得他改得好,尤其“正面驻防”四字用得好,但后边“在此设置”四字与之对仗不工整,应该再推敲推敲。于是,我兴高采烈地叫办公室的几位同志帮忙“对一对”有奖。他们说,你是专家,就不用我们班门弄斧吧。这个中午,我午睡都未睡着,一直在涂改这个句子。最后改为:“既有中国国民党抗日军队正面驻防,又有中共鄂豫边区机关和抗日武装力量据险坚守。”开始想到“据险坚守”四字,我高兴不已。但高兴之余,还是觉得不妥:一是考虑仅是“鄂豫边区机关据险坚守”,是守不住的,“机关”里大多数是文职人员和家属子女。二是通过查阅资料,当时在此地抗战的还有李先念的新四军第五师部队和其他游击部队。只有把这三股力量合在一起,才既有力量据险坚守,又符合历史真实,而且形象、生动,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坚持抵抗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跃然纸上。所以最后改为上文,我才安心。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思考:超越自我,文无止境。1990年,正是我人生旅程接近“天命之年”、调研生涯接近“而立之年”,用周宏研究员《简论》的话说,是我调研人生的“巅峰期”。这一年,我发表了我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一篇调研理论专论《自我否定在调查研究中的运用》(简称《否定》),提出“调研者只有正确运用自我否定,发扬拼搏精神,实行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才能克敌制胜,步入开拓创新的自由天地”的论点。20多年来,我在调研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否定和超越自我,使自己的调研成果常出常新,调研之路越走越宽广。调研语言的探索,也是我不断否定和超越自我的一个方面。《否定》发表后,我在继续进行调研实践的同时,进入到调研理论研究和调研培训服务领域。为了把我的调研经验和调研理论探讨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调研生产力,我首创“实例法”,并用实例法讲调研。出了第一本专著,又在第一本的基础上出第二本、第三本。这些既是我调研文章(含理论)自我否定和超越的结果,也是我调研语言自我否定和超越的结果。文章常写常新、语言常用常活;尤其文章修改,每次修改都是对旧语言的自我否定和超越,都是语言的创新和升华。文无止境,语言的超越和升华也是无止境的。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荆门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