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恋曲网盘:张薇-《逃家小兔》绘本教学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shimg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1:20:48

开启孩子的“秘密花园”

                ——记《逃家小兔》绘本教学

铁路第五小学 张薇

 

施老师教作文重点摘录:

1叙述一个故事,读一些儿童小说,图、想象、朗读缺一不可。

2看图表达出来了书指的是文字,要不断地猜,想象他当时内心的活动,通过想象将图的意识表达出来。

3绘本写作的形式可以有:扩写、改写(诗)读后感。

 

 

学会发现

 

施老师扬起手中的绘本,兴致勃勃向小朋友们介绍:“今天所用的材料是绘本,所谓绘本就是适合0-99岁的人。不同年纪,各个年龄段会有不同的理解。今天,《逃家小兔》在你写的过程当中经常会用到‘我发现’这个题目也可以是阅读《逃家小兔》中的发现”

一位学生很自信答道:“我喜欢第二个,这个比较具体。”马上有人反对:“我喜欢第一个,比较玄乎!”施补充:“有点玄乎,有点大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上面的题目大气,但是凡是大气的都不具体,凡是具体的又显得不够大气,但是我还是比较倾向于下面的题目,每个题目就像帽子一样不宜太大,刚好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像戴着的帽子刚好是,这个帽子很大气,把一个脸盆扣到脑袋上”

话题一转:“今天看到题目看懂了什么?看题目发现了,我发现了什么?去读这个画面时我们就发现了……。”

一位女生被叫到,可她很害羞细声说道:“什么也没发现。”

施老师微笑鼓励:“至少发现两只兔子。”

坐在前排的男孩子扬起小脑袋:“我发现小兔旁边有许多草和鲜花。”接着,大家都开始开动脑筋,有人又有新的发现,推测道:“我发现有一只小兔和一只大兔是母子关系!”

施赞许地点了点头:“唉,这个就是有发现。我发现有一只小兔和一只大兔是母子关系,谁继续发现?”

“这个故事发生在在夜晚。”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智慧的光芒。

“你首先要描述一下情景,这是一个蓝蓝的天空。故事发生在夜晚……”经过指点,女孩儿若有所悟,渐入佳境:“它们看着对方好像在对话。”“谁能把它概括起来,发现……我看到了……发现……”施提示道,“看到其实有环境,环境里有人物,人物里的动作。

话音刚落,一生就脱口而出:“看见一只大兔一只……。”“先讲环境。”施老师引导道。“夜晚。”“夜晚不够具体,蓝蓝的。”施老师继续纠正。望着施老师温和的目光,学生信心百倍:“蓝蓝的夜空下,(众生纠正“为夜幕中下”)是一片茫茫(“色盲”施老师打趣道。)的绿绿的大草坪,有一只和一只小兔在窃窃私语(展开想象)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施老师及时点评:“窃窃私语很好!”)

施老师并不急着往下讲,继续让郑欣复述。

听完她的复述,“有些很精彩的细节丢掉了,让我们感到很美的,蹲在这里请继续想象,让你发现很美的东西,如果没有发现,连颜色都没看出来,找出来表达出来。”

“蓝蓝夜幕之下一片绿色的草坪上有一对兔子母女在窃窃私语。”郑欣果然不负施望。

“不睡觉的时候,一片绿绿的草坪。”施老师复述了画面,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对绘本有了更深的感悟。

 

 

展开想象

施老师很疑惑地望着大家:“为什么叫《逃家小兔》?”

“这是一只淘气顽皮的《逃家小兔》。”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

再翻两位(作家)记住怀此(让学生猜想,上面是作家,老师读作家介绍,“‘怀兹’……100多本童书。不但能深深到东孩子的心,更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诗文。”

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都需要想象。今天一本书看完之后也就写完了一首诗。”施老师示意大家的目光投向屏幕,“有没有发现?他们两位是很好的搭档。”

    学生已经被画面深深吸引了,施老师加快了语速:“至少发现小兔在前面跑,大兔在追,可以改成,妈妈在追。发现这些线条,看出速度真快,小家伙真快,妈妈也不慢,从前有只小兔想离家出走,出走是很开心,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出走了,如果你逃走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有没有发现故事很简单,先讲故事,再写发现阅读中的发现,从前有只小兔子要离家出走,你是我的小宝贝。”

陈伟马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这只小兔子太可爱了,要逃走了,还要和妈妈说,也就是公开的宣布:‘我要逃!’”

“妈妈也是很可爱的”施老师兴奋补充道:“你还要离家出走,我给你关起来,但你要逃就逃我会追,怎样的妈妈。”

一生抢先答道:“很逗,逗小兔子。”

施老师俨然成了兔妈妈,指着他,大喝一声:“我知道你跑不了!”

但有人有了新的看法:“很善解人意,如果是其他家长听了一定会暴跳如雷的,而她……。”

施老师挨近她,神秘兮兮对她建议:“回去赶紧讲给爸爸妈妈听,千万不要暴跳,千万要微笑着面对。”

施老师用兔妈妈口吻对下面的“小兔子们”说:“尽管你离家出走,我还是我,你是我的小宝贝啊,我还是要来追你看你往哪里跑,很可爱。”

(读文)“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施老师出其不意地问道:“你说兔妈妈能不能游到溪里面去啊?”

   “不能!”众生齐声回答。

   “她这话什么意思,我到水里,你来追啊!”施老师紧锁眉头将问题抛给学生。

“你追不到我!”回答很干脆。

施老师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还有我变成小鳟鱼了,没小兔了你到哪里来找我?”

    (读文)“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渔网,这个叫——网兜,鱼篓、这个叫——钓竿,胶靴、长筒你能不能发现?”施老师将图中兔妈妈的工具一一指出,“发现了什么?能不能变成一段话,话告诉你这个妈妈所做的,你如果变成溪里的小鳟鱼”

“妈妈就——(背上)鱼篓,——(扛上)鱼竿带着网兜,——(穿上)胶鞋,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这就是妈妈的话。”师生合作完成了这段话,施老师在动作出有意作了停顿,给了学生很好的想象空间。

“太可爱了!”画面转向彩页,施老师大声赞叹道。

一生忍不住喊道:“钓鱼用胡萝卜?”

另一生开始向大家讲解画面:“兔妈妈变成捕鱼的人,背着鱼篓拿着网兜,用红萝卜作鱼饵,远远甩出去去钓小兔子。”他特别留意了“远远甩出”这个动作。

(读文)“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把你看到的发现的说出来。”学生将目光投向屏幕

“你说高山中哪块石头是小兔子?如果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施老师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生稚声稚气地回答:“兔妈妈准备好爬山的工具!”

“太简单!兔妈妈准备爬山的工具都准备好了——。”

师生合作:“兔妈妈背着登山包,拿着帽子,柱着登山杖,戴上长长的登山绳,用上‘登山’两字都灵了!”

展示彩图,“看到没有,她出发了!”

一位女生自告奋勇:“她准备好一切工具(她已经准备好了,已经出发了老师马上纠正)她已经出发来到了山上(纠正山脚下)遇到兔宝宝变成一个大石头,(还没找到,其实很简单,抬头一望看见兔宝宝在山顶上,这是一个好提议,兔宝宝做在高高的山顶上)它望着兔妈妈(好像在说……)快上来抓我吧!(好的)”

再请一位女生复述

这位女生也不甘示弱:“兔宝宝坐在高山上,好像在和兔妈妈说你快来抓我吧!兔妈妈在山脚下,抬头一望一眼就看见蹲在山上的小兔子。”这位同学在小兔子的动作上又有了进一步地改进,用“蹲”代替了“坐”

施老师给了这位女生肯定的目光:“今天比想象力多,看看谁能说一大段越具体,想象力越丰富。”

 

配上言行

       (读文)“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小兔子的意思是……”施老师不解地望着大家。

郑昕:“我就混在花园里花园里有这么多花都和我长得一样,你也不会找到我。”

施老师显然被她逗乐了:“一个是我躲在花园里,第二个是我也变成了小花。有那么多的花哪一朵是我小兔啊?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的。把兔妈妈的行为加上语言连起来……。”

一生起先有点疙瘩“……(施老师建议:“简炼!”)兔妈妈来到了花园里,……一眼看到了兔宝宝变成的花,便拿着喷壶,在浇花。”

“我变成园丁我来浇水,你变了(这时候就更加生动了,)浇啊浇啊就浇到你这里来了。”

师生合作:“左手扛着一把锄头,(这个动作叫做什么?——“挎”)右手挎着菜篮(叫竹篮也可以,不然他们以为她是来挖菜的呢?)来到花园里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浇花接下去。”

(读文)“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施:把话的内容再说说,想具体

(读文)“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

“小兔说——”

老师示范动作:“这个叫什么?”

“张开翅膀就像鸟的”学生猜测。

“这个还不太确切,就像老鹰的大翅膀,(呼扇呼扇的)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读文)“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这时,妈妈肯定有想法的:小鸟飞得再远,总是要飞回(巢里,再加上一句变成树上的鸟巢)树上的鸟巢所以兔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把阅读画时的发现,再加上语言。”

       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一个幻想的空间,带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

融合内心

“这时,兔妈妈心里想什么?我就变成一棵(绿绿的)树,你飞了再远总是要飞回树上的鸟巢的,这时候我就变成……”

(读文)“如果你变成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施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说这句话时它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一下)

学生马上回应:“它想如果我变成帆船你就没办法来抓我了!”有点俏皮。

施老师饶有风趣:“变成小帆船飘在大海上,那我就飘在大海上,你来飘啊听懂了,变成小帆船飘在大海,飘得远远的。”

话锋一转:“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风这里肯定有想象,妈妈是怎么想的?小帆船飘在海上,让我怎么去追它呢?你想啊,小帆船是要用……(风的),小帆船是要有风的,风吹才能飘的,所以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让你去的地方。你小帆船到哪儿,风肯定到哪儿,这句话其实还有其他意思?这里说明我很支持你到哪里,你想到哪里,我就送你到哪里,没有我的风,你也飘不起来,母亲的意思是……”

学生若有所悟,脱口而出:“你还是需要我的,哪怕你变成小帆船,你还离不开我呢?”

“没有我风送你能去哪里?还有一个”施老师望了他一眼:“如果你想飘得远远的,我就让你梦想成真飘得远远的,帮你把梦想实现,我来帮你要梦想成真,我帮你,只要你有想法我就让你实现,这个妈妈太伟大了。”

施老师加重了语气,指着图上的小兔子:“看清楚了(看图)小兔子变成两只(这叫什么这叫耳朵?)两只耳朵变成两个小船一样的帆,在海里飘啊飘,妈妈呢?”

“妈妈变成——”

“云?”有人答道。

施老师却有不同的见解:“妈妈变成(风)妈妈变成(还可以继续想象,我觉得这个兔妈妈是风神)兔妈妈就像一个风神吹出一阵一阵的风,把小兔子,送得远远的,让它飘啊飘啊让小兔子飘得远远的,让你它的理想实现了)。”

“这个时候”画面一番,大家都被图中的马戏团吸引住了,施老师问道:“变成空中飞人,这个什么意思?”

学生开始联想:“因为妈妈变成了风,它就躲进马戏团里,马戏团的大棚会保护它,而且它也在空中,兔子妈妈……。”(被打断)

因为学生没有就问题回答,施老师启发道:“我觉得,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

另一生推测说:“风把它吹走了,它觉得它本来就是空中飞人!”      

他正在为自己的回答沾沾自喜时,施老师却说:“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我觉得就是小兔子当时心里想,你变成风把我吹走,空中飞人,在这么高的空中,你能追得到我吗?整个故事别忘了,一个在跑,一个在追,它始终在想,我要跑啊,你追得到吗?一个在想你再跑,我就要追到你,高高的空中,妈妈应该追不到了,所以就说……”施老师把目光转向了大家:“妈妈怎么想的?空中飞人是空中的,还有一种人也在空中的,那我就去做那个……好遇到你,你是空中飞人,我也是只不过我是走……的人。”

学生继续从图里找答案。(看图)

“这个叫什么?谁能把小兔子的动作说说。”施老师温和地望着同学。

一生自信地站起来,答道:“小兔子两手抓住杆子,在空中对妈妈说:‘你抓不到我,你抓不到我。’”

“讲动作!”

可这个学生没有做好准备,施老师引导他:“在空中荡秋千,变成空中飞人。”

“谁来说说妈妈。”施老师兴奋地示范了一下妈妈的动作。

一个小男孩灵机一动:“兔妈妈撑着雨伞。”

“这个雨伞又什么用?”施老师向他发问。

“是为了保持它的平衡!”

“走在钢丝上”施老师让学生再次观察这张图,“这个很好走吗?”

“不是”回答很肯定,但谁也猜不透,施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

“这个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危险动作,走的时候马上就摔下去了,然后化险为安,读的人也会有想法。”原来施老师是让学生的思维突出图外,“走钢索有危险,妈妈是一个年纪大的不方便,如果小兔要做空中飞人,再大的危险也要去,所以在读故事时也要有别的想法,因为这个绘本都是语言,不但要注意图中的行为动作还有一个,我们,是我看故事表达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们要用我们的发现去表达好的绘本是看画,从画里看故事,一个好的故事绘本会使你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大家听了恍然大悟。

不知不觉,故事快接近尾声,施老师提示大家:“这个时候请注意,这个故事结束没有?快结束了,在这个时候它是不是有想法了?今天我逃啊逃啊,逃得再远,还是会被妈妈捉住。我还是跑回家吧,看来离家出走也不是这么好出走的。”

“请注意它跑回家了”(读句子)的确,小兔子变成了小男孩。

“你妈妈来揍你,一顿屁股打,小孩子好奇离家出走,觉得好玩,毕竟是个孩子,回来了只要知道不应该离家出走有必要揍吗?我还是我我还是兔妈妈,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从施老师深情地朗读中,让我们感到了兔妈妈的一份爱。

“谁能把抱说出一段话来?”显然施老师,这次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兔妈妈穿着,说着,抱着。”

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到:“兔妈妈头上带着花环,右手搂着兔宝宝,好像在说你还想离家出走吗?”

施老师很满意:“阅读中的发现,阅读《逃家小兔》中的发现。注意前面的话是想象的,

把你看到画中所讲的故事,把即时的语言加进去,就会写出许许多多,画当中要告诉我们的故事,我们就明白了。

化图成诗

大家都还意犹未尽,施老师询问到:“读完了故事,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一位学生兴冲冲地答道:“都是一个形式‘如果我是……妈妈就是……’。”

施老师纠正:“统一句式。如果我是(写二行)……妈妈就是。”

“如果我是一条鱼跳进凉凉的小溪妈妈就是一个渔夫抛下鱼饵等着我……”施老师说了第一句,他微笑地等待下面的回应。

有生接到:“如果我是(施老师纠正:高山上的)大石头,(没有那么就直接妈妈)妈妈就是(不是‘就会’是‘就是’)登山的人(四句成一段)。”(“()”部分是施老师的话)

施老师复述:“如果我是高山上的大石头(在高高的大山上),分成两行!妈妈就是登山的人,爬到高山上来找你。”

施老师继续示范:“如果我是一朵小花躲在花园里,妈妈就是园丁还会找到你。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就是一棵大树,让你飞回家。如果我是一条小帆船飘得远远,妈妈就是一阵风把你吹到要去的地方。如果我是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妈妈就是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我。如果我是小男孩跑回家,妈妈就是就好张开手臂好好地抱着我,天哪我不如呆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妈妈说这就好办了,给你一个红萝卜

结尾是……”

       黑板上板书:

我是妈妈的孩子

如果我是鱼儿

妈妈是渔夫

鱼与渔夫

施老师先回顾故事情节:“两只兔子,一只在跑,一只在追。小兔心里想:追我,我就变成一条鱼,我就在水里,你跳下来啊,你就追到我了,否则我就游得远远的,妈妈所想的妈妈所做的?还记得吗?”

继续板书:

鱼儿——渔夫   小帆船——风儿

    石头——爬山       空中飞人走钢索

小花——园丁    小鸟——大树 

小男孩——小男孩的妈妈

     最后胡萝卜

施老师总结:“这个时候你把你看到的图,结合书里的内容,图+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