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类好玩的游戏:山县立体农业织就致富网 生态优势打造新农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23:46:31

山县立体农业织就致富网 生态优势打造新农村

 【 2011-08-12 10:03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骑龙村村民何兴贵在自家的茶园里采摘今年的丰收梨

  今年,骑龙村“茶套梨”每亩收入有望突破12000元,农民人均收入有望突破万元大关

  骑龙村已实现“以茶促农”“以茶富农”,新农村建设显雏形

  目前,骑龙村聘请省旅游设计院量身打造了“茶乡骑龙、绿野仙踪”的乡村旅游品牌

  近年来,名山县双河乡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树立“推进茶业产业化、产业化带动乡村旅游、多业并举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坚持茶产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总领,铸造“以产业支撑农民持续增收”的现代农业基地品牌,实施强乡带村——骑龙村,力争实现“产业兴旅游,旅游强产业,双业助增收,新村新风貌”的发展目标,示范带动全乡新农村建设。

  “茶套梨”套出万元村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名山县双河乡骑龙村就开始种植茶叶,但都是零星种植,家家户户还是靠种粮糊口。

  后来,骑龙村开始发展茶园,至2000年,骑龙村率先成为无粮村。茶叶也由此成为村里的发展基础。

  为提高土地收益,2002年,骑龙村开始尝试“茶套梨”的种植方式。

  2005年,骑龙村建立了1000亩“茶套梨”循环立体农业园,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发展,2010年,骑龙村人均收入已达8075元,超过全国人均5970元的水平。

  今年,骑龙村“茶套梨”立体农业已经发展到近2000亩,其中,投产的有1200亩。据测算,今年“茶套梨”每亩收入有望突破12000元。

  骑龙村村民何兴贵掏出自家的账本说:“今年春茶价格高,梨也卖得起价,我家有7亩茶园发展了‘茶套梨’,还有一些纯茶园。我把每一天的每一笔账都记下来了,现在已经有9万元的收入。”

  从种粮到种茶再到“茶套梨”,何兴贵的生活在一点一滴地变化着。他说:“从前种粮食,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后来种了茶,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修了房;搞起‘茶套梨’后,我家现在已有3辆摩托车了。”

  目前,骑龙村313户1024人共有茶园2400亩,人均有2亩以上的茶园。据双河乡党委副书记袁俊介绍,如果下半年不出现极端天气情况,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骑龙村今年将有望成为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万元村”。

  兴旅游兴出新风貌

  经过不断开拓创新,骑龙村已实现“以茶促农”“以茶富农”,新农村建设显雏形。

  去年,名山县双河乡正式与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了《双河骑龙村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协议》,这标志着双河乡骑龙村旅游发展规划正式启动。

  目前,骑龙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聘请省旅游设计院为骑龙村量身打造了“茶乡骑龙、绿野仙踪”的乡村旅游品牌。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进程中,骑龙村有机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产业发展,优化、美化环境。

  硬件上,骑龙村已投入200万元,改造了村主干道、民居风貌等,修建了旅游风格的生活垃圾收集房,垃圾实行分类处理;投资40万元实施了村道绿化工程,在村主干道两旁种植了银杏,完成了500亩“茶+桂花、银杏”景观打造;园区茶叶、梨树种植管理以生态、有机为宗旨,采取黄板、灯光诱杀为主的物理防治病虫害方式,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确保了基地茶叶质量安全,营造良好旅游生态环境,拓展乡村旅游承载能力,提升形象。

  软件上,骑龙村一方面教育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增强群众发展致富意识,采取各种措施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觉爱护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另一方面,建立起长效整治机制,实行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对全村公共场地进行日常保洁,实现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互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名山县双河乡党委书记罗红飞介绍:“目前,骑龙村已安装融入茶文化元素的大型浮雕15幅,并标准化设立了各类标识标牌。村级活动室改造,生活污水排放、净化等工程也已完成。现在,骑龙村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已正式拉开序幕。”

  说起如今的好日子,何兴贵指指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说:“以前,我们只能买几十元钱一件的衣服。现在,我们农村也富裕了,也能买几百元一件的衣服了。”

  对如今山清水秀的生活环境,村民艾守学说:“生活也富了,环境也好了,我们过得更加舒心了。”雅安日报记者 蒋艾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