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png webp: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0:40:55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复制链接]

1楼 发表于 2010-4-24 13:24: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cb{margin-right: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美国在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巧妙地利用道德教育方式的隐蔽性,注重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侧重于通过道德教育实践、大众传媒和社会公共环境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吸收借鉴这些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美国 道德教育 特点 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西历史上都有优良的传统,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德育传统的批判继承,也需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本文拟通过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考察和研究,借鉴其有益经验,以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流派
  1.政治社会化理论
  从个人角度研究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发展政治自我的过程。伊斯顿和丹尼斯把政治社会化看作是“个人获得各种政治倾向所经历的那些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根据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如幼儿期、学龄初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而不同的时期,对个人政治自我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政治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完成的。可能是通过教育和训导;可能是通过个人的模仿、观察和识别;还可能受个人各种政治经验的影响。
  从社会角度研究政治社会化,强调的是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产生的结果,即研究社会如何维护、改变以及创造政治文化的。社会实现政治文化的维护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许多不同的政治化机构完成的。这些政治化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初级群体”;二是“次级群体”。“初级群体”主要有家庭和同龄群体。初级群体对个人政治自我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因为一个人生下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通过与这类群体进行交往而获得政治信息和掌握政治技能的。而正是在此时期内,形成了政治自我的基础。“次级群体”主要有政党、工会、教会、学校、大众媒介等。这一类群体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这些机构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便于统治者控制。目前,在向个人传授社会“政治制度准则和信念方面”,“学校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对人们获得政治经验、政治知识,形成或改变政治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里还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各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应当协调起来,发出共同的政治信息,“如果社会……想要有意识地来塑造其年轻的公民,建立各种社会化机构之间的一致性是首要的促进因素”。
  2.人本主义理论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兴起为先导的。人本主义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把侧重点放在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个人特性的关注,强调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概括地说,就是“以人性为本位”。因此,这种教育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的,以培养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人为最基本的教育目的。
  (二)特点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早在殖民地时期,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虔诚的、有学问的、举止端正的青年”。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大学十分强调“培养民族精神”。后来,美国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义务的公民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必须具备美国“国民精神”,使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倾向于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当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要时时处处为美利坚的强大而自豪和尽责,并把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1987年,里根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学校要培养美国人的‘国民精神’,主要是指爱国、修养、诺言、恢复伦理精神、纪律等。”在美国人眼里,“国民精神”的培养,要先从责任心与合作精神的养成开始。1992年春天,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了一份《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恢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认真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等核心价值观。
  2.注重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很少在课时计划中得到反映,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因为在一些教育家眼里,教师虽然把道德问题编排到课程中,但是由于其标准的绝对性和授课的灌输型,使之在促进学生理智思考道德问题时暴露出局限性。他们更加倾心于以“渗透”为特色的间接、综合的教育方式,把道德教育的许多方面归于隐性课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样不易引发逆反心理,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在美国高校为学生开设的其他课程中,实际上也负有道德教育的责任。如宗教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公民学、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等有关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学生能够从这些课程中获得思想熏陶,从而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对美国文化和精神传统的体验和理解。一句话,“在美国,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
  3.宗教
  宗教在美国人的精神生活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有90%的人信仰宗教,宗教可以约束美国人的行为举止,规范其道德操守。在美国的很多旅游景点、街道,经常可见各种语言译本、各种版本的圣经和宗教书籍免费派送。很多教徒经常义务传授教义,免费接送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应把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确定为我国高校德育的核心目标。爱国是所有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而民族精神则体现着人类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因此,应把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和灵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采用一些鲜明、生动、活泼的形式:一些简洁的口号、标语,一些生动、真实的个人事迹等,当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还应该结合时事,例如钓鱼岛事件、日本篡改教科书事件、台独分子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等等我们的老师要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解,正确引导和疏解,使他们以正确的方式表达爱国热情,理解和支持国家作出的各项决定。
  (二)突出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双向互动功能
  抛弃抽象、枯燥的说教,以情感为突破口,研究德育对象的接受性心理。要以事实材料代替凭空的宣传;以幽默和美学补充单调的文字内容和平铺直叙的教授;以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强化课堂上学到的道德观念;以民主、开放和平等的态度取代教师的权威。
  
  参考文献
  [1][美]卡扎米亚斯,等.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第24页
  [2][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24页
  [3]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4]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姚云云,刘金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3,(2):第101-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