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tore一直正在转圈:史家与史书:民国柯劭忞及其《新元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26:35

史家与史书:民国柯劭忞及其新元史

柯劭忞(1848年-1933年),字凤孙,山东胶县人。民国初年国学家、史学家。曾任辅仁大学(北京)董事会董事。

柯劭忞(mǐn)少孤,由母李长霞教导长大,博极群书,过目不忘。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典礼院学士。民国成立以后,感念前朝恩泽,以逊清遗老自居。他曾尝独力撰著《新元史》,学术界对《新元史》评价颇高,认为此书乃集五百多年各家研究之大成,补充了许多新内容,纠正了不少错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赠文学博士学位。民国八年(1919)十二月,徐世昌总统明令《新元史》列入正史,是为第廿五史。

民国三年(1914年)夏天,袁世凯成立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劭忞又参与《清史稿》之编撰工作,整理《儒林传》、《文苑传》、《畴人传》,并独撰《天文志》;全馆参与者有一百余人,1920年完成初稿,共529卷,1926年又进行修订工作,1928年刊印,共印1100部,成为第廿六史(或廿五史,《新元史》不列入正史)。

《新元史》,由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撰,他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前后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完成《新元史》成书于1920年,次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1922年刊行于世。这样,原来中央政府承认的官修史书“廿四史”就成了“廿五史”。 全书共257卷,包括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民国九年刊为正史,为廿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书。

由于明代《元史》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历代学者皆呼吁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为底本,利用明清有关元史的研究,例如参考《元经世大典》残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关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国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书,参考《四库全书》未收录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于1920年脱稿,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内容比《元史》正确详备。《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补了许多列传,像元末革命中的领袖人物如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等,《新元史》皆一一列传。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点是没有《艺文志》,而且书中所引用的新资料,都没有注明出处,以致后人研究元史时,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