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认证怎么弄: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5:35:28

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郑子青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9日   07 版)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总体而言,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与配置不均问题凸显。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把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摆在优先位置。我国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也在农村。没有健全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不可能有比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可能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不可能有发达的现代农业、农村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民。只有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先位置,并在财政投入、技术投入、人才投入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发展,才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需求。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内容。

  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在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阶段,简单地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导致一些公共服务项目供需脱节。例如,在公共就业方面,城市需更多考虑创造就业岗位,农村则要重点考虑劳务输出与技能培训;在义务教育方面,城市需更多考虑公平配置资源,而农村则要突出义务教育设施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同样需要考虑城乡之间及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先补缺再求均等。对于农村地区有特殊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譬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技培训与推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畜牧防疫服务等。应当认识到,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的不同,短期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是有差距的,也是有差别的,但只要制定实施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政策措施,坚持多措并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的局面就会明显改观。

  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随着国家对公共服务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几年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建设进展很快,但包括卫生、教育、农技工作者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专业人才奇缺,人才问题已成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短腿。没有专业人才,即使有好的服务设施,也无法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服务质量更是无从提高。比如在义务教育方面,农村教师短缺直接导致农村地区学校的学科结构缺陷;在公共卫生方面,合格的医疗服务专业人才缺乏,农村敬老院大多由没有经过培训的中老年农民来承担护理工作。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培养大量的农村公共服务专业人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大力扭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局面。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文化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村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有着更广泛与更迫切的需求。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后,更是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力度,改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既要大力加强文化站、图书馆、体育场所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积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建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还要通过挖掘民间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