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人隐退:1949年毛泽东安排彭德怀率军进藏为何遭到婉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6:40:10

 

 

核心提示:毛泽东考虑,由当时他最信任的彭大将军担负起进军西藏的主要任务。彭德怀就叫派西北军区联络部的部长范明先去调查,搞了一个报告,什么报告呢?就是困难甚大,难以克服,这样的话呢,彭德怀就把调查这个情况上报了,上报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如果要西北进藏的话,光准备工作也得两年。

凤凰卫视2011年11月28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49年10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远在西藏的班禅,给北京发了电报表示拥护,而获悉班禅的电报,毛泽东格外地高兴。某种意义上,班禅在建国当天给北京的电报,是坚定毛泽东和中央政府统一西藏的原因之一。在此前的1949年的2月份,毛泽东和苏联特使米高扬的谈话当中,曾经这样谈到过西藏问题,“西藏问题比较麻烦,但是也并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

毛泽东给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交通困难,大军行动不便;第二个呢,是民族问题。尤其受宗教控制的地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但是在他和米高扬的谈话之后没多久,西藏发生的一个事件,成为影响毛泽东下决心,要解决西藏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解说:1949年12月6日,正值北国的隆冬季节,北京西直门火车站,毛泽东的专列徐徐开出,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出国访问,列车编号9002。在访问莫斯科的要求被斯大林再三推迟后,毛泽东终于如愿以偿,担兴奋中的毛泽东,还有一件事情一直放心不下,这就是西藏的归属问题,他后来在专列上下定决心,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否则,夜长梦多。并考虑由当时他最信任的彭大将军担负起进军西藏的主要任务。

阴法唐(时任十八军五十二师副政委):就是那个时候,就是西北呀,结束战争了,像新疆这都是和平解放的,再一个就是从青海到西藏的道路,毛主席听说是比较平坦好走,第三个就是班禅他们这方面还在西北范围,好便于做工作。

解说:12月30号,中央接到西北局的电报,电报中彭大将军彭德怀详细分析了由西北入藏的不现实和不可行。

阴法唐:解放了西北之后呢,彭总呢,就叫那时候,西北军区联络部的部长范明,派他先去调查,结果他一调查,搞了一个报告,什么报告呢?就是困难甚大,难以克服,这样的话呢,彭总就把调查这个情况上报了,上报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如果要西北进藏的话,光准备工作,要什么准备要什么准备,也得两年。

解说:恰好此时西南的战事也已基本尘埃落定,12月27日成都正式宣布和平过渡。30号解放军部队在贺龙的率领下,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整个入城仪式历时四个多小时,进城部队长达8公里。队伍一进北门,站在街道两旁的成都市民,就欢呼鼓掌起来,鞭炮声也立即在成立的大街小巷响成一片,这个仪式也标志着在整个中国内陆现在,就只有西藏还孤悬于外。

根据当时的形势,1950年新年元旦,毛泽东连夜起草,1月2号电告西南局,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既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

阴法唐:西南各同志现在极忙,现在又给你们这个任务,主要是因为这个任务太重要了,在这个电报上就是这样,这个电报一发,那当然西南刘、邓就没话说了。

解说:那么毛泽东为何对解决西藏问题如此急迫,事情还要追溯到1949年的7月间。1949年7月8日,初夏的拉萨凉爽宜人,慵懒的阳光下,突然一队气势汹汹的藏兵将国民党政府驻拉萨办事处团团围住,限令办事处人员两周内撤离西藏。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驻拉萨办事处主任,名叫陈锡章。陈锡章感到情况有变,急忙赶到布达拉宫前的噶厦办公楼。噶厦地方政府是清乾隆年间设立的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最高政权机构之一,另一个是以班禅为首的后藏朗玛岗地区政府,两大地方机构都由中央领导,其中噶厦地方政府,分权于一僧三俗四位噶伦手中。

当时的首席噶伦然巴对陈锡章说,为了阻止解放军进军西藏,又由于国民党在哪儿,共产党就打到哪儿,因此噶厦决定,连同国民党政府驻藏办公处人员一律限期驱离西藏。一时间,西藏各地到处刮起一股驱逐汉人的邪风。国民党驻藏机关的官员眷属和其他汉族人员200多人,于7月11日、17日、20日,分三批被驱逐出西藏,送往印度,再经由海路遣返回内地。这便是震惊中外的“驱汉事件”。

此后,噶厦地方政府更是草拟了《西藏独立宣言》,并组成了所谓的“亲善代表团”打算分别到美、英、印度、尼泊尔活动,要求他们支持西藏独立。事关国家领土完整,眼看西藏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此时,远在莫斯科给斯大林拜寿的毛泽东,其内心的焦急应该是非同一般。如今,既然定下来由西南局负责进军西藏,那么由谁领军进藏,西南局首长刘伯承和邓小平在慎重考虑,当时邓小平抽着烟,深思许久之后,对刘伯承说,让“地主”去吧。刘伯承深以为然,这个“地主”就是张国华。

阴法唐:首先要确定这个人呢,就是当时感觉到张国华比较合适进藏,因为张国华地方工作也搞过,军队工作也搞过,另外还善于开辟新区工作,也比较年轻,才30多岁吧。

解说:那么张国华为什么会叫“地主”呢?张国华,1914年10月出生于江西永新,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成立,年仅35岁的张国华成为首任军长。别看张国华年轻,手下却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当年南京解放后,需要一批干部去接管,刘、邓决定抽调各军的随营学校的人员来接管南京。部署会上,当18军报出有随营学校人员4500人时,全场一片哗然,因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二野其他各军随营学校人员的总和,有人窃窃私语,张军长如此富有,真是个地主。从此,张国华“地主”的外号不胫而走,就连邓小平也戏称他为“地主”了。

阴法唐:选了张国华,然后选部队,就在二野中间找,最后还是落实到18军,张国华也对18军比较熟悉了,18军的干部,红军老领导比较多,再加上地方干部参加部队的也比较多,所以最后就落到18军了。

解说:1950年1月8日,张国华被紧急召到重庆曾家岩西南局临时办公地,刘伯承首先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电报精神,并命令其领军进藏。没想到年富力强的张军长,在接到任务后,却没有说话。

阴法唐:四川是天府之国,而川南呢,又是比较好的一个地区。

乔学亭:任务传达了,川南安家,18军负责川南,52师好地方,负责驻泸州师部在泸州。那时候宜宾没有泸州大,那时候川南的政治中心在泸州。

解说:看到张国华不言语,刘、邓又承诺,二野所有部队,可以任意挑选三个主力师,组成三万人的一个军,也就是说,可以把二野最精锐的部队都给张国华,由他自由组合。其实张国华也在考虑,军人自然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么,进军西藏是临时抽调部队呢,还是用自己原来的部队呢,临时组合的队伍,肯定指挥起来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但18军呢,又实在担心队伍的思想转不过弯来。烟雾弥漫中,张国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解说:1949年底,随着四川各地陆续得到解放,二野各部队六十多万人,开始驻防到四川各地,转入到地方政权建设的工作中。张国华率领18军驻防在川南地区,军队在泸州,52师驻宜宾,53师驻纳溪,54师驻自贡,在整个二野,他们的驻防条件是比较好的,全军上下,喜气洋洋,感谢二野和兵团首长对他们的照顾。1950年1月1号,川南人民行署成立。

阴法唐:行署主任就是张国华,政委谭冠三也已到自贡要任书记,还有其他的有的去当县委书记、当县长的。

魏克(时任十八军五十二师宣传科长):因为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年的这个战争,其他部队都进入了主要城市了。我们原来确定驻到川南,也非常好,大家非常高兴,这样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生活安定这样就都解决了。

乔学亭(时任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五团团长):很多干部下去了,县以上的干部,都在每个县都在县委书记、县长,已经都下去了。

解说:南征北战一二十年,许多官兵都无暇考虑个人的事情,这个时候开始盘算娶妻生子,享享清福,绝对正常,对于部队当中这种思想,张国华是了解的,思考良久后,张国华下定决心,他对刘、邓说,我还是带18军进藏吧。

魏克:当时我们停着待命的时候啊,就是大家都是乱猜,有的说,可能是到云南,有的说是可能到西康,有的说可能是调到北京当卫戍去,警备师。

解说:消息传回,所有的官兵们都很想不通,因为这个弯拐的实在太大、太急,而且上级命令18军马上整训待命,那些已经下到地方,准备去当县委书记、县长的干部们,立即返回原部队。

乔学亭:当时部队不是一般的想不通,都想不通。部队拐这个弯,特别年纪大一点的拐这个弯比较难,特别是有老红军经过长征的,他这思想更难办,因为长征的时候路过那苦啊。

解说:这个时候,就有不少人开始发牢骚,讲怪话,有人把“进藏”故意说成“进葬”,还有人说打日本,打老蒋老子都挺过来了,这下非得把老命丢在西藏了。同时,刚刚安定下来,刚刚从战争状态调整到和平休整状态的18军将士,如何再次调整回战争状态,这些确实是摆在张国华面前的一个难题。

1月18号,18军召开全军动员大会,邓小平亲自坐镇参加,张国华首先讲话。他在最后严肃指出,有一些老一点的同志不想去西藏,认为胸前已经有了两三枚光荣纪念章了,就想躺在功劳簿上面睡大觉了,不想再前进了,这是不对的,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所有的人思想都要通,要高高兴兴地去西藏。邓小平以带头鼓掌的方式,肯定了张国华的讲话。后来他还给18军的将士题词,接受与完成党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然而,一场动员大会,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思想问题。由于对问题估计不足,很快第18军就出现了大量逃兵的情况。

魏克:当时听说是要到西藏去,大家就怕,因为一些谣言,也是传言就是说,就是进军西藏,十人去九人回不来。

解说:原来在私下里,军中的流言早就已经是满天飞了,开始没有及时发现苗头,因此,逃兵数量猛增,严重时一个班,一天时间里跑得只剩下班长、副班长,急得连队干部夜里不敢睡觉,营团干部天天查问逃兵的数量。

阴法唐:而且呢,个人问题有些联系到一起了,也就来了,什么生死问题,苦乐问题,家庭问题,婚姻问题都来了,这思想乱子就大了。好像如果一到西藏以后这些都完了。

解说:尽管各级指挥员胸脯拍的很响亮,表示无条件入藏,但张国华很快还是发现了下面的严重问题,18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都是从土地革命时期走出来的战将,这对老搭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仅会指挥打仗,做政治思想工作同样是行家里手。为了做通思想工作,张国华、谭冠三等军、师级领导,分别下到各个基层部队,从各级干部入手,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和动员工作。

魏克:张军长也给大家解释,婚姻问题只要是我们进军西藏完成任务,这一个呢,就是应该说是我们是英雄,有荣誉的人,所以呀,美人爱英雄,结婚不成问题。

阴法唐:这样的情况下,还选你18军进藏,这是党中央毛主席,西南对你多么的信任,都有这个自豪感啊。

魏克:大家就讨论,进军西藏,山高路远,这是事实,但是,我们的有利条件,跟过去两万五千里长征那不能相比,因为,那个时候国民党追击着我们,现在,是我们全国人民支援我们。

解说:同时,18军还出现了“抓兵队”专门负责抓逃兵,但是这边把逃兵抓回来,那边干部队伍里却又出现了逃兵,某师一名副团政委写信给张国华,提出身体不好,不愿进藏,张国华拿着信,手气得发抖,连政委谭冠三也失去了一贯的沉稳。

乔学亭:谭政委发火了,他说,我50岁了,还进军西藏,你不去,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解说:张国华被政委的话一刺激,倒是把自己的思想给激活了,张国华想,进藏是件光荣的事,不仅只关系到18军的名声,也是个人的荣誉。于是,张国华决定,凡是逃兵一律不准去西藏,就地转退地方。这一招还真管用,想当年,谁敢拿自己的荣誉开玩笑,再说,如果被扣上了思想落后的帽子,到哪里都不受欢迎,于是,开小差的人急了,生怕被裁剪下来,在自己的历史上留下污点。

阴法唐:这个时候又变成另外一个困难了,什么困难呢?留下谁谁不干,从过去说要想让他去,出现过问题,现在又变成什么呢,说的是不让他去他不干,你怎么做他的工作,这又是一个难题了。

乔学亭:最后嘛,那感觉着,有啥怕的嘛,到哪就到哪,有什么了不起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给祖国立个新功嘛。

解说:可以说,18军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了从川南安家,到进军西藏的思想大转变,思想问题解决后,摆在张国华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邓小平就跟他说过,要立即成立一个政策研究室,调查西藏的情况,同时,要动员各级官兵学习西藏话,否则不懂藏语,一到西藏就成了聋子,就要吃亏。1950年1月24号,中共西藏工委领导名单正式确定,张国华任书记,谭冠三为副书记。

解说:乐山,古称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今这里已成为川南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街头徜徉的人们,也许并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是18军军部所在地,六十多年前,数万军人在这里集结,为进军西藏做着准备。

王贵(时任十八军侦察科参谋、军史专家):天叫囊木地叫萨,天上的星星叫噶玛,河水叫曲火叫梅,太阳尼玛月达瓦。

解说:1950年的年初,18军全军展开了学习藏语的活动,王贵当年只有19岁,但已经是18军的侦察参谋了。为了学习藏语,此前就有一点文化基础的他,形象地将所有学到的藏语,编成了汉语顺口溜。

王贵:山峰叫做日,山口叫做拉,坝子叫做汤,森林叫做薪纳,道路朗嘎桥桑巴,村庄冲色田兴卡,房子康巴人叫米,额、却、阔是我、你、他。酥油麻,盐巴擦,茶水茶叶都叫洽。

解说:让王贵自己没有想到的是,顺口溜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全军,顺口溜也越编越多,越编越长,最后竟然编辑成册,成了大家学习藏语的教材。

王贵:当时18军党委,受领进军西藏的任务以后哇,就强调,要攻下这个藏语,语言这个关,这是一项政治任务。

解说:正是靠着这种广大官兵喜闻乐见,琅琅上口的好办法,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变得饶有趣味,官兵们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效果自然是突飞猛进。

王贵:学了一年我就可以当小翻译了,我都出去独立问道路,侦察情况就不需要翻译了。

解说:就在全军紧张学习的同时,中央军委和二野司令部对18军进行了人员的补充和调整,任命王其梅为军副政委,刘振国为军政治部主任,原西南军区作战处处长李觉为18军第二参谋长,二野还专门从各部队抽调9000名干部,战士补充到18军,并且在川西、川南各地,大量招收藏、汉族青年学生,以培养干部和医务人员。

江村罗布(时任十八军先遣支队战士):在那一段,王四号(王其梅的代号为四号)啊,李觉啊,他们都接见我们,这样的话就动员我们参军,参军以后就把我们编到这个18军前指,西藏工作团。

陈晓楠:为了配合部队进藏,18军在进藏之初,就开始大量招收内地青年学生,还有西藏民主青年,江村罗布就是当年参加18军的众多西藏青年中的一个。18军进藏的时候,特别在吸收当地青年参军上下了不少工夫,当时呢,18军把北京藏民研究班的30名学员,还有当地招收的藏族青年,组成一个西藏工作团,进行了短期的政治、军事培训,然后呢,把他们分配到了机关和部队,来担任藏文翻译和基层干部,专门来负责沿途动员当地青年参军。应该说,参军对于那个时候的生活困难,特别是一些农奴出身,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西藏青年来讲,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而且呢,18军对招收进来的藏族青年,也特别地重视。比如说江村罗布是1950年6月,正式穿上军装的,然后他跟着部队从康定到甘孜,刚开始他只是一名排级干部,但是呢,享受着连级的待遇,所以,部队对藏族青年的重视可见一斑。

江村罗布:我们这一批年轻人又懂汉语又懂藏语,汉藏两文都不是说很精通但都可以,解放西藏需要一批干部,还是进行教育啊,恐怕是宗旨教育,现在想起来怎么样为人民服务,人民军队怎么样怎么样,对于军队,党的宗旨教育,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教育。

解说:在为18军进行人员补充的同时,物资补充也在紧密锣鼓地进行着,根据贺龙刘伯承、邓小平的指示,1950年2月1日,支援司令部在重庆成立,昌炳桂任司令员,胥光义任政委。

阴法唐:那个时候二野向下边怎么交待的呢,凡是这个西藏需要的要什么给什么,贺龙司令员以后讲的更绝了,捡最好的,最好的人,最好的武器,最好的马匹,最好的什么给18军。

解说:被动员起来的不仅仅是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下,在整个中国大陆进行了全军、全民的总动员,以支持18军进藏。

广播:全国各地人民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支援大军去解放受苦受难的藏族兄弟,这是饼干工厂,工人们在给战士准备干粮,赶做饼干。胶鞋工厂的女工,在赶做胶鞋,被服厂的女工,在日夜地赶做军装。西南区的妇女把做好的蚊帐送给即将出发的人民解放军入藏部队。为了给藏族人民治病,保护藏族人民的健康,医务工作者在准备药品。宣传队的同志们,也在积极地准备宣传品,要把毛主席对藏族人民的关怀和中央民族政策告诉藏族人民。全国各地都在支援进军西藏部队,千百万人民把准备好的大批物资运到这里。

解说:1950年3月4号,带着对斯大林一肚子不高兴的毛泽东,从莫斯科回到北京,回北京后毛泽东最关心的,就是进藏部队的准备情况,当他听说部分干部战士中,有些消极、畏难情绪时,毛泽东表示理解,但又不乏幽默地指出,是共产党员要举起手来到西藏去,谁叫你们是共产党。同时,他还根据西藏特殊的历史背景,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社会情况,明确指示“进军西藏,不吃地方”从此,进藏部队由政府供给,绝不侵扰当地百姓。成为入藏部队后勤保障工作的总方针。

乔学亭:大家都开始做准备工作了,那时候在困难条件下,这个准备工作总的来说还比较充分。

魏克:在这个同时就是党的西藏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统战政策。

解说:3月4号,就在毛泽东回到北京的同一天,第18军在四川乐山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军长张国华带领全体官兵宣读进军西藏的誓言,环境越艰苦,我们越团结,不叫苦,不埋怨,大家想办法,战胜一切困难。

宣读:英雄的人民战士,接受了进军西藏的命令,在庄严的誓师大会上一致表示,我们有信心,完成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给予我们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