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10.3.3 beta4 下载:真福八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34:17
真福八端
——2011(甲年)显现后第四主日
 
圣经:马太福音5:1-12
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马太福音五章至七章就是被称为“登山宝训”的著名篇章。也有人称之为“天国的宪章”,因为主耶稣基督启示了那生活在天国中,上帝子民的属天品格,这种品格,乃是天国的子民内在信仰生活的自然流露。登山宝训一开始,就是以论福为开端的,主耶稣连用八个“有福啊!”(或是翻译成“幸福啊!”),作为他宣讲的开始。当然这在我们中文圣经是看不到如此结构的,而在希腊文圣经中,却能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主耶稣基督论述真福的时候,都是先说,“有福啊!”
 
我们当清楚,耶稣基督所讲论的这个福,并不是世人所认为的福。这福乃是指,人的心灵与上帝契合所产生的境遇,虽然外在的环境并没有因为信仰而改变,但是人的心灵却改变了,并且也甘心情愿委身上帝,愿意活出基督门徒的生活,这才是真福。
 
一、世人对福的看法
 
世人对福的看法往往是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他们以自己肉体的喜好和满足来判断什么是福,什么不是福。世界上的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福,往往有几个方面,如钱财的多少、子女的多寡、寿命的长短、地位的高低来判断,其实并非如此。
 
有人认为钱财增多乃是福气,于是他们为了追求钱财而不择手段,结果反而招致更大的祸患。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古代最具智慧的君王所罗门就曾提醒过,钱财增加并非真福(传5:10-17),可惜世人并为看到这一点,依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人认为多子多孙乃是福气,但若子女众多,却是忤逆之子,不孝儿孙,这样不仅不是福气,乃是一种祸患(箴17:21、25)。
 
有人认为足享高寿乃是福气,岂不知当人年老的时候,疾病增加,行动不便,甚至会招人厌烦,倘若久病在床,更是无人照料,有时虽生命无忧,但苦不堪言,这样的长寿谁能说是福气呢(传6:3-6)?
 
有人认为地位显赫就是福气,古人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金榜题名,但岂不知,位高权重者,责任也大,压力更大,他们每天日理万机,常会寝食不安。并且居高位者,容易遭人嫉妒陷害,行事为人往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为人心叵测、暗箭难防,真可谓高处不胜寒。人世间很多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权势名利,往往会转眼成空,富贵地位,常常是昙花一现,这样虚浮的荣耀,有什么福气可言?
 
世人追求的福,真是虚空,可惜当他们看清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悔不堪言了。但是令我诧异的是,今天很多基督徒依旧没有脱离这些看法,他们对基督的信仰和追求,也依旧停留在满足自己肉体欲望的层面上,这不得不令人感到痛心。
 
今天教会中流传着一种错误的思想,这种思想被称为“成功神学”,持这样思想的人,往往也是用属世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基督徒是否成功,这种信仰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正是使徒保罗所说的,十字架的仇敌。
 
什么是十字架的仇敌呢?保罗在腓立比书三章十八至十九节说,“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十字架的仇敌,其实就是叫人把眼光从上帝哪里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以自己个人的需要为信仰的目的。如此,我们若是用属世的眼光来看待耶稣基督的话,那显然他是最失败的人。
 
耶稣出生在贫穷之家,因为养父早逝,他需要亲手劳动,赡养母亲,还要抚养弟妹,直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出来传道。他宣讲上帝的福音,却没有几个人相随。最后他竟然被自己拣选的门徒出卖,惨死在十字架上,死时年仅三十三岁。先知以赛亚是这样形容耶稣基督的,“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赛53:2-3)这位耶稣,无权无势、一贫如洗,也没有足享高寿,从世人的眼中观看,怎么能看出他是上帝的儿子呢?如何叫我信服他呢?
 
所以,我们若从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度去寻找信仰的真谛,我们真是将一无所得。因为圣经说,“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并且圣经也清楚地指出,贪婪和自私的心态,其结果就是拜偶像(西3:5)。
 
二、基督对福的论述
 
曾有一对兄弟为了父亲的遗产发生了争执,那做弟弟来到基督的面前,盼望这位智慧的老师给予公平地判断,为他出主意,使他可以分到更多的家产,但是基督却责备他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于是又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3-15)
 
主耶稣的话直接显明了一个真理,就是生命的丰盛远比物质的丰富重要的多。当然圣经中也没有越穷越属灵的教导。既然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那一个人富足也好,贫穷也好,都真福是无关的,关键是他和上帝的关系如何。
 
诗篇第一篇,用比喻的方式来指出了何为真福。
 
“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诗1:1-3)
 
很多人喜欢这段经文,喜欢的理由其实是“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其实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我们并非是尽都顺利的,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挫折、难处,有时甚至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祷告也没有力量,读经也没有味道,每天沉溺在痛苦和失败中,这难道是我们还不够虔诚吗?那些虔诚的人难道不会遭遇到难处吗?若是虔诚的人还有难处,那敬虔对我们的意义何在呢?
 
故此,主基督叫我们把眼光转到他身上,他安慰我们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真正的福,乃是在基督里的平安,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靠主胜过,而不至于灰心失望,这才是真福。
 
所以,诗篇一开始就叫我们听从和思想上帝的话,因为这是有福的。很多人感到这似乎比较脱离现实。不少人可能会说,这些经文应该是对牧师说的吧,因为读圣经,做祷告是牧师的工作,牧师可以从教会领取薪水,这样他们自然会感觉思想上帝的话,是一种福分。但是我们一般人就不是这样了,我们需要工作,需要养家糊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生存下去,我们需要拼搏,哪有时间去阅读圣经,去思想圣经的话?难道阅读圣经,思想圣经就可以叫我们有钱赚,有饭吃?
 
但是基督却告诉我们,“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路9:25)这个失丧不一定指灭亡,因为人若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喜好来生活的话,同样也是失丧的。当一个人为了自己而活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失丧了,人成了为了活命而生存的动物,人成了一台毫无意识而行动的机器,这岂不是一种失丧吗?这样的活着,成了行尸走肉,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福分可言?
 
圣经一直提醒我们,人应该有知足的心。提摩太前书六章七至十节说,“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没有知足的心,人是不会有幸福感的。
 
有一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为什么会气死人呢?其实还是因为人不知足,若是有知足的心,心态平和了,也就不会如此了。
 
三、基督徒在真福中的景况
 
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一开头就论述了基督徒的真福,这八福中没有一个福,是与世人的看法相符。并且若是从希腊文的角度来看,除第一福和第八福之外,主耶稣用的都是将来式来表达这个福,也就是说,有很多的赏赐都要等到将来才能得到,那就是我们真正来到上帝面前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完全的福分。故此,今天的基督徒,需要不断靠着主的恩典,保守自己在主基督的里面。不过,虽然真正的福还没有完全的临到,但我们在地上却可以预先品尝到上帝的恩典,叫我们知道,在上帝的国度中,是何其的有福。这样,我们就会如使徒保罗所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7-8)
 
那基督徒在真福中是如何的景况呢?主耶稣提到八个方面。但是很多基督徒对这些话有误解,他们把八福当成了一种律法,认为一定要去遵行,才能蒙上帝的赐福,若是这样的话,我想,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的做到八福篇中所提到的这些伦理要求。
 
其实八福的真义不是叫人去做什么,而是告诉你,一个生活在属天光景中的人,他表现的品格是如何的光景。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地位如何,就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如何。若是我们把八福篇当律法去遵行,那结果将是苦不堪言的。
 
1、幸福啊,虚心的人
 
虚心的人就是心里贫穷的人,这是那些不以世上财物为满足的人,他们所追求的是属灵的财富,就是以基督耶稣为他们的最大的满足。这样的人永远都是感到自己是缺乏的,因为他们要不断地寻求主,不断的亲近主,为了主耶稣的缘故而轻看世界的万物,他们也轻看自己的得失。这样的人其实就是生活在天国中的人,因为一个已经享受到天国永生的人,他不会计较地上的得失了。
 
虚心的人在世人的眼中可能会被视为懦弱无能,是毫无长进之心的人,甚至也可能被视为宗教偏执分子,或者是被宗教思想毒害的人。因为这些人的思想与世人的思想已经格格不入了,他们更关注的是天上的事,和自己灵魂的得失。
 
2、幸福啊,哀恸的人
 
哀恸的人不一定是那些为了自己的罪而感到痛心的人,因为将来主耶稣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无论你是为了什么缘故而心里悲伤,主都能给你安慰。
 
哀恸的人是那些寻求主的人,他们知道唯有在主耶稣基督的里面,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慰。
 
哀恸的人其实就是那些虚心的人,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相抵触,而与上帝的国度相联系,这样的人既然看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已经远离了上帝,于是他们的义心,就天天伤痛(彼后2:8)。
 
当人为了自己的罪,为了罪人的灵魂,为了上帝公义的彰显,为了上帝旨意的承行而心里悲伤的人,上帝就会赐予他们圣灵中的喜乐和安慰(罗14:17)。
 
3、幸福啊,温柔的人
 
温柔的反义就是争竞,这乃是圣灵的果子(加5:23),当一个人知道将来必要承受永远的国度的时候,他在地上的时候,就必然会承让。温柔的人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圣经中记载,先祖亚伯拉罕和以撒都是温柔的人。当亚伯拉罕的牧人和侄子罗得的牧人为了迦南地的牧场而相争的时候,亚伯拉罕毅然放弃自己的利益,任凭罗得把土地拿去(创13:5-18);当基拉耳的牧人与以撒的牧人为了水井相争的时候,哪怕这个井是以撒的产业,以撒也一味的退让(创26:18-31)。当我们思想这两处经文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感觉?但是,上帝却赐予他们加倍的赏赐,这个赏赐不是他们温柔的结果,乃是他们信心的结果,因为他们都是大有信心的人。他们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来11:13),他们也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来11:16),一个有这样信心的人,是不可能为了属世的得失而斤斤计较的。
 
4、幸福啊,饥渴慕义的人
 
饥渴慕义的人,显然是愿意按照主话语去遵行的人。他们愿意按上帝的旨意去行事为人,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在今世得到义人的赏赐,或者世人也不一定能按他们的义而报答他们,但是他们总是愿意按主的教训去行,因为他们知道将来要面对的是谁。
 
饥渴慕义的人,既然愿意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样式,那么他们就必然渴慕基督的教导,如诗人所祈祷地说,“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几时得朝见上帝呢?”(诗42:1-2)因为他们知道,上帝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里饥饿的人得饱美物(诗107:9)。
 
5、幸福啊,怜恤人的人
 
怜恤人的人总是对人充满着慈悲和怜悯,他们甚至同一切受苦的人同在、同住,并且乐意去关心和援助他们。一个有慈悲之心的人,正是因为他已经先蒙了主基督的怜悯,因为天父上帝是一切慈悲怜悯的源头。哥林多前书一章三至四节说:“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上帝。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近代基督教会的历史上,最著名的慈善家,无疑是生活在印度的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 1910-1997),她的一生几乎都在加尔各答的街头照顾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德兰修女认为,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中,真正的不幸乃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所以,德兰修女愿意向垂死者传播基督的爱,甚至一次她收留了几位病情严重的人,其中一位老人当天就去世了,他在临死前拉着德兰修女的手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
 
6、幸福啊,清心的人
 
清心的人正是圣经中所说,那些手洁心清的人(诗24:4),他们里面有上帝的圣灵同在,他们对罪是非常敏锐的,他们不会沾染污秽,哪怕是思想意中产生的一丝的不洁,他们也要愤然逃避。
 
清心的人也是渴慕上帝的同在,他们知道上帝是一切至圣的源头,唯有和上帝联系在一起,人才会真正的圣洁。
 
清心的人恨恶罪恶,他们与罪恶绝不妥协。
 
清心的人也是不断认罪悔改的人,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省察自己的心思和意念,靠主的宝血洁净自己的心灵。
 
7、幸福啊,使人和睦的人
 
使人和睦是上帝儿子的作为,“因他使我们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们的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上帝和好了,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因为我们两下藉着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弗2:14-18)故此一个使人和睦的人他本身有一种对普世之人的怜悯心怀,他爱罪人的灵魂,爱一切不可爱的人,这样的人才能使人和睦。
 
使人和睦的人是上帝的工具,他穿上平安福音的鞋(弗6:15),到处传讲和平的福音。他所到之处总是劝人与上帝和好,又叫人与人和睦。
 
使人和睦的人不仅宣讲和平的福音,并且在生活中也见证,他们身体力行,见证福音的真实。诚如圣经所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
 
使人和睦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即便他们的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他们仍能爱那些得罪他们的人。1956年有五位宣教士在厄瓜多尔被澳卡印第安人杀害了,其中一位宣教士麦居理的父亲得知这个噩耗后,却向上帝祈祷说,“主啊,容我存活足够长的时间,直至可以见到杀害我孩子们的那些人在将来得救,这样我就可以张开双手抱住他们,并且告诉他们,我是爱他们的。”这样的人才是上帝的儿子。
 
8、幸福啊,为义受逼迫的人
 
为义受逼迫的人就是为正义坚持到底的人,他们坚持真理,勇往直前、毫无畏惧,哪怕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为基督作美好的见证。
 
主耶稣提到,“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辱骂”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压迫,“逼迫”是对人的肉体进行迫害,而“毁谤”则会叫周围的环境、公共的舆论对人产生巨大的压力,而一个坚持真理的人却靠着主的恩典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为义受逼迫的人是一个过分别为圣生活的人,他们的敬虔也导致了他们会受到逼迫(提后3:12)。
 
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伯利恒浸信会(Bethlehem Baptist Church)的约翰·派博(John Stephen Piper)牧师指出:“如果你珍重贞洁,你的生活原则就打击了那些热爱性自由的人。如果你支持戒酒,那么你就指证了那些好酒之人的罪。如果你节制自守,那么你的生活操守就是对暴饮暴食者的谴责。如果你的生活简朴且快乐,那么你就显明了奢华浪费者的愚昧。如果你谦卑地与上帝同行,那么你足以揭露骄傲的罪。如果你勤勉守时,那么你会让那些懒惰怠慢之人难堪。如果你以怜悯之心说话,那么就会与他人的冷漠形成反差。如果你待人诚挚,你会让乖巧之人显出轻佻而非聪明。如果你以属灵的事为念,你会让世上的人显出庸俗。”世界如何不恨恶那些敬虔的人呢?
 
亲爱的弟兄姊妹,纵观主耶稣基督所论及的福,实在和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所认为的福相差的太远,因为对世人来说,福意味着可以得到什么,但是对基督徒来说,福并不代表拥有任何东西,而是人处于上帝所喜悦的喜乐状态。
 
盼望我们都能被上帝所称许,到主基督再来的时候,他能称呼我们是“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太25:21、23)我们的心也就得到最大的满足了。
 
但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起初这样,现在这样,以后也这样,永无穷尽。阿们。
 
 
                                    2011年1月30日讲于美国三藩市中华福音教会耶稣山中圣训 —— 真福八端
 
 
山中圣训是耶稣公开传教工作的前奏,也是耶稣以后三年工作、生活、言行所遵循的总纲。耶稣这样做了,并且希望整个人类都要按照山中圣训的教导去做,这样天国才是我们的。山中圣训是耶稣在山上讲了八端道理,以后教会称谓“真福八端”。这真福八端是梅瑟颁布的“天主十诫”的补充,因为天主十诫大都是为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真福八端则是约束人的内在行为的。也就是天主十诫是指人的行为的,而真福八端是指人的思想的、内心的。这样天主的诫命就完臻了。“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废除法律或先知的,我来不是为废除法律,而是为成全。”(玛5:17)可见山中圣训则是耶稣为了补充天主十诫而发布的著名的真福八端。
 
为了解耶稣真福八端的真正意思,我们必须对玛窦和路加福音加以整体的思考:人生活的物质条件,对于“幸福”并非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光靠物质未必就是“幸福”。一个人可能贫穷、挨饿、受迫害却未必是耶稣的真正门徒,必须是有贫穷的精神,必须对义德如饥似渴,必须是为天主圣子的缘故而受迫害。另外还必须是慈悲的、、心地纯洁良善的、内心和平的。这是一种宗教思想,是一种信仰的观念。当然,生活的某些物质条件对它是有利的,但不是由它们来决定的,理想在这些条件中显得更突出,发展得更强大,所以物质条件并非是“幸福”的唯一根源。义德比物质条件更为重要,不贪恋财物比实际贫穷也更重要。基督徒的存在不只是为自己,也为那些生活在这个团体之外的人,人因看到基督徒的特殊生活方式,进而对天国更加敬仰。
1、“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里的“神贫”并非指物质的贫乏,而是指人内心思想的贫乏。也就是天主没有图报的白白赐给我们丰厚的恩宠,而我们怎样对天主回报呢?我们必须怀着愧疚的心情去面对天主。也就是我们在天主面前有欠债,所以我们才神贫。换一句话说,也就是我们人这一生要把我们现有的一切,看成是天主的赐予,我们只不过是这些赐予的保管者而并非是所有者。实际上这是人在天主面前的一种虚怀若谷,谦虚的态度。所以基督新教把神贫干脆翻译成了“谦虚”。我们从旧约《圣经》中知道,古圣约伯是神贫的,因他把自己的房屋、牛羊、骆驼和驴以及儿女、仆人等都看成是天主的赐予,而不是自己所有,他说:“我赤身脱离母体,也要赤身归去,上主赐的,上主收回”(约1:21)。百万富翁也可能是神贫的,而乞丐未必是神贫。当然富人对财物必须善用,挥霍浪费者必定判罪。所以神贫是指人内心的贫穷,我们一生不管有多么神圣、多么英烈、多么富有,所有的一切皆源于天主。神贫也可以说是人内心的空虚,这种空虚需要天主,地上的物质决不能满足,只有天国才是我们的报酬。
2、“哀痛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哀痛”顾名思义即悲伤。为什么哀痛呢?是为为主作证,是为坚持真理,是为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人受到患难或打击而哀痛的人,虽然对现实的邪恶与不义而哀痛,但并非没有信心,因为胜利在耶稣身上已开始了。哀痛这一真福并非要人消极地忍耐承受,更并非要人希望受苦,而是要基督徒明了受苦的意义,因为我们如果坚持追随基督的路线,受苦是不可避免的。天主许诺哀痛人的安慰,这安慰在天国来临时要实现。到那时,基督徒所希望的天国—完美的喜乐与平安,与我们在世上所面对的邪恶、患难与痛苦正成强烈的对比。
3、“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温良”即是谦和。是指人不攻击他人,或不采取报复行为,或有控制他人的野心。要以谦下和贫穷的精神对待我们周围的人,不要自以为是的去妄断别人,或轻视别人。把一切事情完全依赖天主,让天主自己去定断。耶稣在这里指出,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实际上也就是说骄傲的人是有祸的。我们应该学习耶稣,因为耶稣是良善心谦的,这样我们就能承受他的土地。为此我们在有生之年,尽力做到:行为端正、思念纯净、言语和善、让人克己、心底无私、俯首谦虚、宽宏大度、忍事饶人等。
4、“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饥渴慕义”就是想方设法地得到义,天主本身就是义,人是天主的肖像,本应相似天主去争取义,所以我们应如饥似渴地去成为义。人的正义是在世上要设法维持人应有的权益,而天主的正义,是把人类在世上所应有的美好之物赐给人类,因为天主决意要把永恒的生命赐给人类,这是天主的最大恩赐。义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必享受自己行为的善果(依3:10)。人类在耶稣基督内实际上已获得了享有永生的权利,基于正义的权利,虽然这正义乃处于天主的仁慈,那些追求天主对人类在今世和永远所有的旨意的人,才是义人。要维持现在的人性尊严和人最后的光荣—与天主生活在一起所要求的一切,去努力工作,并渴望天主全部正义的实现。
5、“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怜悯”就是同情或者可怜。怜悯是天主的属性。怜悯也就是仁慈,天主的仁慈也就是对人类所施行的爱。人类最大的需要,也是人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罪过的赦免。天主最大的仁慈,就是宽恕我们的罪过。人对要需要的人施行怜悯,无非是在形体上给饥渴者以饮食,在精神上宽恕人的冒犯,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这样做了就相似天主,就会受到天主的怜悯。“天主经”里有句“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这就是耶稣向我们指出了:我们若不去宽恕(怜悯)别人,那么天主也不宽恕(怜悯)我们。如果我们宽恕(怜悯)了别人,天主也宽恕(怜悯)我们。
6、“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心里洁净”是指人的思念纯正,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完全从内心服从天主,并在行为上表现出是隶属于天主的。圣咏24篇指出,人内心的纯洁观是达到天主台前的必要条件,它说:“谁能登上上主的圣山?谁能居留在他的圣殿?是那手洁心清不慕虚幻的人,是那不发假誓,不行欺骗的人,他必获得上主的祝福,和拯救者天主的报酬。这样的人是寻求上主的苗裔,追求雅各伯天主仪容的子息。”耶稣说的“心里洁净” 是指努力克欲,摆脱恶人的纠缠、避免邪情妄动和声色勾引的人,一心归向天主,千方百计寻求天主的人。实际上,“心里洁净”与“正义”是同义词。属于天主的归于天主,即完全归顺天主的意旨,并在行为上要生活出来。
7、“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成为天主的子女。”“缔造和平”就是营建和平或者维护和平。“和平”在《圣经》中并非指战争,而是指基督徒一种丰盈融洽的生活。这种生活乃指天主的选民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也指基督徒与天主之间的良好关系。因此,任何破坏这种关系,或者以任何理由分裂这种关系的都是破坏和平,都是罪过。缔造人间和平的只有是天主,那么缔造和平的人就相似耶稣的门徒或者相似天主的人。这种人以缔造和平为己任,以和谐人与天主之间良好关系为天职。当然,这不是指“和平主义”或“不抵抗主义”,而是积极努力地使天主的旨意得到实现,甚至不惜对抗反对天主旨意的人。
8、“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为义而受迫害”这端真福是上述真福的结论。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正是那些由于追求正义,即追求履行天主旨意的人。天国正是为那些为义而受迫害的人准备的,因为这种人是天主所喜爱的。“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这最后的结论是直接对基督徒而言的,基督徒如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诺言,势必受到世界上邪恶的攻击,基督团体实际上代表着天国,天国的真正价值,基督徒应在生活中表现出来,但这些价值往往与世俗的价值相冲突,为此,基督徒往往要遭迫害。当基督徒因服从耶稣基督而遭迫害,为步武他的后尘而受迫害,这样的基督徒才能获得丰厚不朽的赏报,他们才是真正有福的人。
人在世上已经享受到的,在天国里就不再让你享受;在世上没有享受到的,在天国里让你去享受。这是天主的公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神贫的、哀痛的、温良的、饥渴慕义的、怜悯人的、心里洁净的、缔造和平的及为义而受迫害的,天国一定是我们的,反之,将得不到天国。只要我们按着耶稣所讲的八断道理去做,我们便是一个完臻的基督徒,我们将会得到“正义”、得到“土地”、得享“饱饫”、得赴“宴席”,也就是我们将会得到天国。因为“正义”、“土地”、“饱饫”、“宴席”皆指天国。教会历代的圣人、圣女们都是遵循了耶稣所讲的真福八端道理,而他们都得到了天国。
真福八端是福音总纲,以神贫为本,以怜悯为心,所以神贫居首,怜悯居中,为真福八端的枢纽。读者不妨以怜悯真福去衡量上四下三其余七端真福。 
福音给人带来的真福是人身受天主怜悯而获救(铎2:5)。天主不怜悯,人就无法得救;人要获得天主怜悯,自己就该怜悯人,怎样怜悯人,就如天主怎样怜悯了自己:这是基督的福音,救世的福音。诚然只有如此,人与世界才能获救,因为人权,人性的尊严,只有由于出自福音的怜悯精神才能获得确认和保障。现代人由于以福音为耻,视怜悯为辱,自己不愿接受怜悯,出不愿怜悯人,惟独发奋图强,以求适者生存。武力竞争,暴力横行,势力不可遏,还提倡什么人权,人性尊严。视胎生婴儿为赘肉,视伤残老弱为废物,除留任人取决,还誉之曰人道毁灭。世道人心需要怜悯,莫此为甚。要天主怜悯世界,人该自知怜悯人,过福音生活,如同亚西西小穷人圣方济各,在有仇恨的地方播种仁爱,在有残害的地方播种宽恕。由播种的仁爱宽恕才能收获正义和平。获致正义和平之道只能求之于怜悯。信从福音的基督徒该怀有天主和基督的思想(斐2:1—5),以怜悯人为自己的义务,只求怜悯人,不求人怜悯,使人间充满了怜悯,才算是信从福音的基督徒;否则便是自己所信从的福音的叛徒,不但不能获得天主的怜悯,反而有天主的义怒常存留在他身上(若3:36),因为他全不肖似他那以怜悯为己任的在天大父——天主。 
主耶稣对人眼所说:“你的眼睛就是身体的灯:几时你的眼睛纯洁,你的全身就光明,但如果邪恶,你全身就黑暗”,实是指人心而言,因为主接着说:“为此你要小心,不要叫你内里的光成了黑暗。(路:十一34――36、玛六21――23)。内里的光即是心明,内里的光成了黑暗即是心盲,心盲的人不能辨识主的存在,不能认识他的宝藏的所在。 
平常提到心净,就联想到情欲色欲。情欲色欲固然能污心,担物欲又何独不然。其实色即是物,而且是龙物。亚西西小穷人亲自对这真福作过一番解释。他说:心净的人是那些轻视世上事物,寻求天上事物,时时不断,怀着净心纯意,朝拜瞻生活真实上主天主的人。(见劝言16或忠告16)这一解释是小穷人生活经验之谈。就他的解释来说,心净就是神贫。心净是出于心的净,犹之乎神贫是出于神的贫。神贫是一无所有只有天主;心净是一无所见而只见天主;但有了天主亦即有了万有;见了天主亦即见了万有。福音只所以为福音,即在于教人,使人享有天主,享见天主。享有享见虽是一事的两面,可以互相并存,但先得有,而后才看见。所以欲见天主,必须先有天主。为此,人欲心交净,心须先欲心贫;心贫而后心净,心净而后才可以看到由心贫而获得的天主。你要心净吗?神而贫罢!那么,天主是你的,你必见到天主。世上见到,天上见到,时时处处见到。天国是你的,因为天主是你的。 
何谓为义而受迫害?
最后压尾的真福是为义而受迫害。这端真福既压尾救有它殿后督队的意义。这双层意义在结构上亦不难见到。八端真福是以神贫为首,以慕义为心,以为义而受迫害为尾。首尾相顾,起以天国是神贫的人的,结以在国是为义而受迫害的人的,两者所以得以天国,因为两者同是居心慕义,由神贫而慕义,由慕义而受迫害。神贫、慕义、为义而受迫害,三而一,一而三,是真福八端的起点、中心和终点。八端真福实是享有天国,成为天国子同的真福的八面或八角。 
神贫的人:是指那些人不为财物所迷惑,而常保持一个追求精神财富的心态。这些人无论现世生活是贫是富,都能为天国的缘故舍弃物质的享受,在现世过一个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样他们已开始沾尝天国的福乐了。 
哀恸的人:是指那些人拒绝与世界协调或适应世界的标准,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态,为那些离开正途的人哭泣、祈祷。这样,他们是站在被钉耶稣的身边,承受祂的安慰。 
温良的人:是指那些勇于忍受侮辱毁谤,虽在蒙受不公平的时候,仍能保持心平气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显出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的。 
饥渴慕义的人:是指那些人按照正义生活,虽然得不到别人以义相报,而仍能仰望着正义的主宰,脚踏实地去生活。 
怜悯人的人:是指那些能同情他人疾苦,并乐于伸手援助他人的人。这怜悯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地位、名誉,而甘与穷困者在一起,因而他们会得到主的怜悯。 
心里洁净的人:是指那些将自己的心交给了耶稣、时常保持纯洁、问心无愧地生活的人,他们常能沉浸在默思上主的爱中。 
缔造和平的人:是指那些努力谋求人与天主、人与人间和平互爱的人,他们是天主的和平工具。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指那些甘愿为持守正义、真理而受苦、受迫害,也不违背义理的人,天国是属于他们的。 
综观真幅八端,它们不是死板的条文,而是许许多多活生生的实例。要求人将它刻在心板上,活于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发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具有「八端」中的全部德行,不过,其中之一、二定必在生活里出现或发生过。虽然,还不知道自己做了多少?行了多远?但把持一个不变的信仰生活规范是不容置疑的。今天,圣经、教理以至教会都很难划出一套当守不易的道德规条,让我们按字实行,因为时代、环境以至个人性格的不同,都会影响取舍的标准。所以,个人应以真幅八端为伦理精神的标准,在反省中不断交出自己,迈向成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