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英文字母表:网络课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14:21
3.2 中国古籍检索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丰富的古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般来说,古籍主要指1911年以前成书的著作,及经后人整理而成的各种本子,如汇编本、丛书本、校释本、选注本、今译本、辑佚本等。现存古籍约10万余种。古籍历时久远,卷帙浩繁,版本纷杂,还有存佚、真伪、内容分合、文字异同等诸多情况,其检索有赖于相应的检索工具。

  3.2.1 古籍线索的查找

  书目是查考古籍线索的主要工具。中国古典书目主要有史志目录、官修书目和私家书目三类。古典书目一般由序(大、小序)、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及解题(叙录、传录或辑录),从中可窥学术源流、考内容体例、获得考证校勘及相关背景资料,了解古代文化发展的概貌。
  书目在我国起源很早,我国西汉刘向编的《别录》和刘歆《七略》开创叙录体提要和六分法,在书目编制的原则、体例和方法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分类编排的国家藏书目录。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保留了《七略》的分类体系,是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唐初魏征等撰的《隋书·经籍志》沿袭晋荀勖编制的《中经新簿》和李充撰《晋元帝四部书目》,以经、史、子、集四部进行分类,奠定了类分图书的四分法模式,为历代书目因循。宋以后,私人藏书目录大量出现,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较为著名。古典书目编制之集大成者是清代由纪昀等撰成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汇集各书提要,分经史子集四部44类66子目,有各部总序、各类小序和按语,成为清代目录的典范和标准。迄于近、现代,书目数量增多,种类更为丰富。
(1) 历代古籍情况的检索
  历代书籍的出版、收藏、流传、存亡、散佚可通过历代史志目录及官、私书目查找。
● 史志目录
  是反映某一朝代书籍情况的目录,是了解历代藏书、著述、学术、文化状况的重要依据。史志目录是正史的组成部分, 又称艺文志、经籍志。《汉书·艺文志》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在该目录中,基本保存了《别录》、尤其是《七略》的概貌,采用了《七略》的六分法,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术数略、方技略,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596家,13269卷图书。每略有总序,每类后有小序,从中可见先秦学术思想的源流和演变,许多书名下加有小注。自先秦至汉代中叶的古籍,基本包括在其中。《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正史艺文志的先河。自此,历代修史者相沿不绝。《隋书·经籍志》是现存第二部史志目录,分经、史、子、集四部,四十七类,著录唐朝以前典籍14466部,89666卷,有总序、小序及小注。查考唐以前古籍及其流变等情况,可利用此书。此外,历代正史中还有史志目录的有:《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加上民国年间编纂的《清史稿·艺文志》,共七部。宋及宋以前的正史艺文志著录一代的藏书与著述。《明史·艺文志》和《清史稿·艺文志》采用的是断代著录的方式,只著录一个朝代的著述。一些正史在编纂时没有修艺文志。宋代以来,不少学者开始为各史补志或补正,几乎所缺各代史志都有了补编。已编各志也有补正加注。补作的艺文志广采各种历史资料,在著录上往往较原有的艺文志详细,且只著录一个朝代的著述。至此,从汉代到清代的各种史志目录大体完备。 除了正史目录外,国史目录,如宋《中兴国史艺文志》、明万历《国史经籍志》也属于史志目录。专史目录,如郑樵《通志·艺文略》、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亦属于史志目录。但不同的是,《通志·艺文略》著录不限于纪一代藏书之盛或一代之著述,而是包含了自汉至宋的藏书,略于汉晋而详于宋代。分类亦打破四部分类体例。《文献通考·经籍考》根据汉、隋、唐、宋四代史志目录者“列其目”,“其存于近世而可考者”,则有提要。分类依四部,体例以辑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