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人力资源公司:中华民族的族徽到底是龙还是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20:00

中华民族的族徽到底是龙还是龟?  

中华民族,是一个体现着团结、进步、勤劳、智慧、勇敢精神,有着悠久文明历史,有着博大精深历史文化传统,极具创造能力的伟大民族。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很多独特的传统性与历史特点,崇拜龙,自谓“龙的子孙,龙的传人”就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历史特点之一。关于龙的内容,几乎渗透到了历史文化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传统教育、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崇拜龙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上一个最显著的民族特征。这,在外国人的眼里,似乎有点奇特,甚或认为有点神秘、乃至迷信的色彩。但是,在中华民族之中,则是一个很平常、很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中华民族就是一条巨龙,这条巨龙正是伴随着民族历史的形成而形成,包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容。但是,涿鹿提出“三祖文化”荒唐口号的宣传者,则通过发表文章、印成画册、在黄帝塑黄帝像、制造假“文物”拿到全世界人的眼前讲述等一系列手段,硬说黄帝的图腾是龟!对此,我作一驳:先说龙的形成与历史意义,戳穿“黄帝图腾是龟”的虚假把戏!

(一)龙的历史形成

龙的形貌,是综合了牛、马、羊、蛇、鹿、鸟、鱼、猪、虎等许多动物的基本特征,而形成的一种形象,这是伴随着国家制度的演变,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氏族大团结、大融合而形成的。其最初的根源,来自于中国原始社会中母系氏族时期出现并形成的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普遍发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阶段,这几乎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都经过的历史阶段。图腾崇拜产生的思想基础,就是古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种以原始思维方式为基础,对于人类起源、生命起源、生命演化、以及人类自身发展演变历史的探索和认知体现。这种认识当然不是客观唯物论,而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所以,列维?布留尔就说:“在万物有灵论的信仰中,在这个似乎是人类意识对经验的引力的最早反应的自发的‘自然哲学’中,这些表象有共同的根源。”①

古人类在万物有灵的思维模式支配下,对自己本身来源及如何生活,是最为关心的。他们或认为自己这个氏族有可能是由某种动物演化而来,或认为某种动物是本氏族的吉祥物,于是,便对某种动物产生崇拜之情,或画其图形,作为宗神祭祀。在祭祀之中甚或扮以本氏族所崇拜的动物形貌,舞之蹈之,以求与所崇拜的动物之神交流思想感情,以保本氏族人丁兴旺、生活平安、生产发展等等,这就是原始社会产生图腾崇拜的历史原因和大体情况。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全盛时期,也正是图腾崇拜最盛行的时期。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代,每一个氏族都有自己特定的图腾崇拜物,其中多为动物,或禁杀、禁捕、禁养、禁食等。不同氏族的名称多得自氏族图腾崇拜物。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桑干河、汾河流域是一个独特的构造运动引力结合与转换地域,这就形成了有利于原始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的独特地理和自然环境。因而,这一地域也就成为了世界上三大人种之一的黄色人种形成的主要地域。又由于该地域由地质原因所致,自然环境常常发生周期性巨大变化,这既促进了古人类为战胜自然环境之变进行奋斗,不断改变和改进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历史进化的速度,使这一地理环境中的古人类一直保持着人类历史进化与进步的先进势头。同时,又在历史周期性自然环境发生大变化之中促进了古人类四处迁徙,这不但使得黄色人种在地域上得到了历史性的扩展,也将这一地域所形成的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带往了各地,从而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人种性地域分布和文化圈。

最为重要的,是一直坚持留居在桑干河、汾河流域生存的古人类,亲身经历了这一地域自然环境巨变,他们在密切观察、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产生了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唯物辨证哲学。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进程,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也由于这种唯物史观的影响,原始主观唯心思想不断受到削弱,图腾崇拜也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最先消失,而变成了一种用之以团结人类群体的文化教育习俗。以至于现代民俗学者很难再找到中国人图腾崇拜的任何直接历史证据。现在有一些学者们所知道的“有熊氏”、“有穷氏”、“有易氏”、“西陵氏”等等,事实上已经是进入文明时代之际的部落方国名称,这些名称都是古部落方国以其所居地域之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山、河流、都邑而命称,而根本就不是由图

古史分期 时代名称 伏牺氏历史时期 神农氏历史时期 “五帝”时期

史料

依据 《周易》、《列子》、《白虎通》、《管子》、《补史记》等 《周易》、《战国策》、《吕氏春秋》、《尸子》等 《山海经》、《史记》、《左传》、《大戴礼记》、《竹书纪年》等

图腾崇拜 名称 龙 龙 龙演变为国家象征

代表性

史料 《竹书纪年》、《竹书笺注》、《归藏》《周易》等。 《周易》、《列子》、《吕氏春秋》、《太平御览》等。 可见于名种古籍以及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文物之证。

社会

生产 主要特点 畜牧渔猎 农业种植 农牧工商全面发展

古史依据 同古史分期所举 同古史分期所举 可见于历代史籍记述

依摩尔根的历史分期 相当于“蒙昧时代” 相当于“野蛮时代” 文明时代

考古学文化

分期 代表性文化 细石器文化 仰韶文化 仰韶末、龙山初

代表性学术研究论著

《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泥河湾研究论文选编》等 同左 同左

中国

境内发展变化 主要

区域 起源于桑干河、汾河流域,发展到华北、东北、西北、华中。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江苏等地。 全国名地渐趋于一致

代表性学术

研究论著 卫奇、谢飞:《泥河湾研究论文选编》,尹达:《新石器时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考古四十年》、《山西旧石器时代考古文集》,陈星灿:《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任式南、吴耀利:《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等。

腾崇拜形成的氏族名了。依照古籍之载,推动中国上古社会历史发展的,是居住于桑干河、汾河流域崇拜“龙”的族系,若依古代的时代划分,这就是伏牺氏时代、神农氏时代、五帝时期。为简明起见,兹列表于前。

中华龙的产生历史极为久远,若依历史记载及现代考古发现的与龙之形貌有关的文物为证,则大约在距今三万年左右的历史上就已经产生了。而且这条龙的最早形貌是以蛇为原形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记载。

《山海经》记载桑干河、汾河流域的尊神,都是蛇形:

“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隄)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

“自单狐之山至于(敦)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

“轩辕之国(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伏牺鳞身,女娲蛇躯”;《列子?黄帝》曰:“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而人面”。

第二,文物发现。

在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刻中,伏牺、女娲是蛇身人首模样;四川新津宝子山汉代石棺画像中,伏牺、女娲手捧日月,亦是蛇身人首模样;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中,有羲和捧日图,也是蛇身人首。同样,其女娲捧璧图,还是蛇身人首。随着考古研究的发展,地下出土文物中的龙不断被发现:河南濮阳西水坡第四十五号墓发现的蚌塑龙,碳十四测定并经树轮校正,其年代为公元前4570±135年,也就是说,此龙的堆塑在距今六千四百多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绿色玉龙,距今为五千多年;桑干河流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龙,是五千多年前的制品;山西陶寺发现的彩绘蟠龙陶盘为距今四千四百多年。

在汉代,通常所画出的龙,虽然同明清时代所画的龙有些差别,保持了一定程度上蛇的细颈粗腹特征,但从总体上说,已非蛇形,而是龙形,同明清之际的龙形相差不是特别大。那么,汉代的人们画龙不是蛇形,而一画伏牺、女娲之像,为什么要画成蛇身人首模样呢?显然,这是在绘画上的一种历史沿袭而造成的。也就是说,汉代人画伏牺、女娲像,是一种依上古画像之形在很大程度上的复制。战国以来一些书籍谈到伏牺、女娲,都说是“蛇身而人面”,亦是按上古画像而作的一种描述。

第三,甲骨文字形的印证。

商代所通用的文字,我们现在习惯上依发现于刻在甲骨上,而称其为“甲骨文”。在甲骨文中,不但早已有了“龙”字,而且还有“龙”和庙宇之形合体的“庞”字,“龙”与在它下面双手捧起之形合文的“龚”字等。那个时代的“龙”字字形,就是一条其头部有束发之冠的长蛇之状“ ”。而山西陶寺出土的彩绘蟠龙陶盘上的蟠龙,也是一条口吐蛇信,头上有束发之冠的长蛇。这就说明了“龙”形与“龙”这一称谓,最初是由“蛇”演变而来。

第四,龙形的演变与国家制度的产生有关。

“龙”,为什么会由“蛇”的形状, 而变成了现在我们所常见的蛇身、鹿角、牛头、羊须、马鬃、鸟爪、鱼鳞、猪腿、狮尾等具有很多动物特征的形貌呢?这个问题,就与中国古典哲学的产生、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等,有着直接性的关系了。

考之于古史所记,中国原始社会中的图腾崇拜物,大约有蛇、牛、马、羊、鹿、鸟、鱼等多种。但在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尽知其族属和所在地域了。按照《山海经》的记载,以及我们的研究,也只能知道很少的一点情况:在桑干河、汾河流域,是以龙(蛇)为图腾崇拜之族所建立的古“有熊国”所在地域,其图腾崇拜物“蛇”之所以不称“蛇”,而是谓之以“龙”,或许就与“有熊”部落方国的建立有关。在这个以“龙”为吉祥物的古国之中,分别有:与“龙”崇拜之族世代通婚的“西陵氏”族团。西陵氏的原始图腾崇拜物是“三青鸟”,其族团大约居住于汾河流域、渭河流域。正因为有熊国君娶“西陵氏女”都做正妃,其所生之子为嫡出,在后来五帝时期的选贤任能禅让帝位之中,就占有优先地位。也正因为如此,青阳、昌意,就都是以鸟为吉祥物。“西陵氏”这一与“龙”崇拜之族通婚的氏族群团之中还包括有羊、马、鱼为图腾崇拜物的氏族成员。比如我们所知的羌族,就是以“羊”为图腾崇拜物——这是我们从甲骨文的“羌”、“羊”、“姜”字形,结合古史记载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在桑干河流域之北,有以“牛”、“马”为图腾崇拜物之族,蚩尤就属于其中的“牛”崇拜氏族;在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交界处,或者也包括河南,有以“猪”为图腾崇拜物的氏族;在长江流域可能存在过以“狮”或“虎”为图腾崇拜物的氏族……

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爆发氏族间掠夺性战争之后,多个氏族联合为部落,再加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生影响,原先各氏族中的图腾崇拜就已经淡化,不再具有重要的实际社会意义了。这一时期,各原来氏族中的不同图腾崇拜物,就剩下了这样几个用处:一是作为各部落军队编制中的最基本组织单位,并将其图腾崇拜物绘之以军旗之上,作为军队基本组织单位的一种标识物;二是以其原先的图腾崇拜物名,作为得姓的最初来源,用之于限制近血缘者通婚,防止所生后代身体出现遗传性生理缺陷。当着最初的国家雏型——部落方国出现后,其一国也就只有一种以原先建立和领导这个国家的氏族之图腾崇拜物,而作为这个古国大家都认同的惟一的代表国家的标识物了,古有熊国就是“龙”。此后,又由于古有熊国统一了神州大地,“龙”也就成为了神州大地上的惟一国家性的标志,也可以说是最初的“国徽”。不过,从此,“龙”也就由最初的“蛇”形,逐步吸收各部落方国“国徽”的特点,向着一个以“蛇”为主体,而长着牛头、鹿角、羊须、马鬃、猪腿、鸟爪、鱼鳞、狮尾的形象发展了。

当然,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各地和各种绘画、雕刻之中,是并不完全一致的:在北方,龙的形貌是蛇与猪、鸟先行结合,如大量细石器中的龙形玉珮中,蛇与猪相结合,形成猪首蛇身式龙。自然,这其中也明显地存在着制作和使用中防碎方面的考虑。而在绘画中,又多为蛇与鸟形相结合,使龙的形象体现出一种飞腾、飘逸的动感效果;在南方之龙,则多表现为蛇与虎类四足动物相结合,这就使得其龙形体现出一种威猛精神。在器物的花边之类装饰性龙形纹的绘画或雕镂中,龙形则瘦而长,一般无四足,而又往往头小而有角,颈细长,龙形蜿蜒如行云流水,给人以一种舒畅的动态之感。而在单体圆形图案画中,则龙的四足伸开,其爪张而有力,且龙首昂扬,龙角稍长而显雄劲,突出地表现了龙的神奇与威严性。到了周朝以后,龙的形貌就在全国渐趋于一致的方向发生历史演变了。对于中华龙的形貌之变,于今出土文物很多,如细石器中的玉猪龙,仰韶文化中的蚌壳堆塑龙,战国时期的帛画龙,汉代画像砖刻中的龙驾车,青铜器上的龙云纹等。

正因为龙起源于蛇,不仅表现在史籍记载中龙蛇不分,既言伏牺氏为蛇身人首,又言其属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②; 既言轩辕国人俱为人面蛇身,又说轩辕黄帝日角龙颜③……而且,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语言中,同样亦存在着龙蛇并提、龙蛇不分的不少痕迹。如:言生肖而说“属大龙”、“属小龙”;谈书法有“笔走龙蛇”的形容用语;说地灵人杰讲“深山大泽,实生龙蛇”④;而在论及人们事业、前途、策略方面,又有“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⑤等,就是如此。

(二)崇龙之因与“龙”字义涵

中华先祖崇“蛇”而又依其为“龙”,是出自提出并完善中国古典哲学的伏牺所属之族,且成为有熊国之很多所属氏族的共同崇奉之物,成为一种极其古老的国家象征,这其中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图腾崇拜”可作解释的了。因为,“蛇”属卵生而非胎生动物,古人也很难会依此认为与人有什么血缘关系,因而会以为人是由它进化而来,并由此对其进行执著不移的崇拜。而实际上,则是依着“蛇”的许多特点,认为人正需要这么一种精神而才能够昌隆,这才产生崇拜之情的。在古人的眼里:蛇能大能小,能巨能细,能屈能伸;其虽无四肢,却能在地上疾行,能于水中游动,可借助于树木、柴草而在空中飞行,又能钻山缝,入地穴,藏匿踪影;蛇不仅能顺时势而动静,冬蛰伏,春苏醒,夏生长,秋末隐藏于地下;同时,蛇又是能预知风雨变化、地震等类自然灾害者;蛇虽小,然却昂首挺胸行走,你不犯它,它不犯你,你若犯它,它就会咬住你不放,而以死相拼。特别是蛇在受到杀伤、残害、欺凌之后的复仇行动之中,会事隔数年而等待时机成熟之后,丝毫不差地确认出仇敌,扑过去咬住,虽碎尸万段之后也绝不会松口!所以,其虽小,人人见而生畏,绝不亚于对虎狼的惧怕……唯其如此,伏牺、神农、黄帝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都以“蛇”为“龙”,画其形“ ”为“龙”字,而蛇的原形“ ”则造字为“它”用。故“龙”原该是民族昌隆的“隆”之原字。崇拜蛇为“龙”,是要人们学习蛇这种知天时,明地利,能屈能伸,能伏能现,顺时而动。既能上天而大有作为,也能潜渊而韬光养晦,避开不利形势保存实力。对残害自己的仇敌有敢于搏斗,以死相拼的大无畏精神,由此而才能够实现民族昌隆。因此就依蛇形造字谓“龙”,其义为“隆”。不信者,可以查一下古代字辞工具书,做一点古文字研究,就会明白:为什么甲骨文中以阜为偏旁的字很多,但却无“隆”字;在金石文字中也无“隆”字;甚至《尔雅》中也同样无“隆”字。这就是说,“龙”字在上古具有昌隆之“隆”义。只是到了夏、商、周三代相继“神道设教”,对“龙”神性化之后,又将“龙”字作为神性龙的专用字,才又造出“隆”字,以表达增高、昌盛、丰厚、尊崇、崛起等原“龙”字所代表的涵义。

中国古代极其重视天文观察研究,这是进入农耕时代高度发展农业生产所必不可少的科学研究。所以,早在距今五千年前就建立了四象二十八宿天文观察研究体系。其中,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在天空中的分布,正如一条中华龙。东方表春,配五色为青,故命此星宿天象曰“东方青龙”,为四象之一。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轴心倾斜,如此,在一年四季之中,地球运行于不同的星区位置中,从地球上看众星座的位置,自然也就出现了变化:春分时节的黄昏时分,东方青龙七宿中的“角”宿渐次抬高于空中。春分一般都在农历二月初,所以,这就有了民俗上的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天而分为四季农时变化,故春分与秋分时节,地球在绕行太阳的旋转中正好呈一百八十度,如此,东方青龙七宿,在春分时表现为在星天中呈抬头升高,而在秋分时节则正好又开始下降。这就是东方青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⑥的自然体现;在中国北方,春分是进入春耕播种的时节,秋分则是收割一切大田农作物的时节。如此,这东方青龙一象,正好与农业生产、万物生长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中国北方历来干旱,特别是春旱发生年份更为常事,在夏、商以来神道设教、愚民以治的历史背景之下,冀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人们,就又将这春分以登天、秋分而潜渊的青龙星神,当作了兴云播雨的主宰者,雕绘成头顶冕旒、身穿龙袍的“龙王”供奉于庙中,以为祈求及时雨的对象。这是科学变迷信的另一种历史体现。所以,在中国的实际历史上,“龙王”、“龙神”之类神话及形象的产生,远远没有中国人所崇拜的民族族徽“龙”历史久远!

中华龙的产生和受人崇拜,原本也就是在提倡一种民族精神,包涵有一定的哲理色彩。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经典《易》经中,就以龙作为《乾》卦的代表性取象喻理之物,赋予其以明确无误的哲学思想精神,即:明白客观自然规律,懂得顺时而动,宜止则止,宜行则行,勇于进取,自强不息,体仁合礼,利物合义,贞行而干事,尊道而贵德,文明亢奋,以成伟业的一种精神象征。用以激励君子以自强不息。

由于龙是伴随着中国古典哲学而产生,在国家制度形成、完善过程中而完成其形貌演变的,因此,龙的蛇身、牛首、鹿角、羊须、马鬃、猪腿、鸟爪、鱼鳞、狮尾,其本身就是中华各古代氏族融合的结果,龙的形貌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民族团结的伟大精神。所以,龙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华古国的国徽,中华民族的族徽,被世世代代雕刻、绘画、塑造于宫殿、庙堂、樑柱、照壁、华表,以及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物上,刺绣到了古代官服上,铸造于各种古代仪表、器皿与礼器上。中国在外交史上,第一次打出的国旗,就是龙旗。因此,“东方巨龙”也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三)简析几种“龙”的不同形成说

无论是研究什么问题,指导思想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使用材料和所举证据不同,其结果也就会大不相同。对于中华龙的形成和历史意义之研究,也同样是如此。现在,对于中华龙的历史形成,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说法。诸说之中较为流行的,还有以下这么三种:

第一种,是“海马形成说”。

此种说法的研究和提出者,不是依照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而去追根溯源,而是按着古文字中龙字的字形“ ”,简单、机械地与其形相近似的动物海马之形“ ”相比附,因而得出的一个结论。先是,有的甲骨学家有过此种猜测。如康殷先生释“龙”字曰:“这是古人想象中的一种神奇动物形,是由某些动物如海马、蜥蜴、蛇、麐角等的特点综合而成的。古文多反映当时的现实所有的动物,这是罕见的例外——或与古龙字有关。”⑦

作为古文字研究,康殷先生又是多种推论并说,虽有不确,然属正常的治学思维,无可厚非。有学者取其一,以为海马之形与甲骨文中的龙字相似,就提出了这种说法。严格地说,这不能算是学术研究,而纯粹是一种相面式的历史猜测。作为学术研究,是应当就龙的历史形成问题做多方面的研究,举出多方面的例证来进行证明。而不能用相面先生的办法,孤立地与某种事物比照上那么一下,就作结论。此焉有不谬之理?

第二种,是“蜥蜴”、“扬子鳄”成龙说。

这种说法也不是做研究,而是相面。所不同者,是这一种说法根本不知道历史上的龙形的变化过程,而是依现在人们到处见到所画出的龙之形貌,以之去与其类似的动物作简单的比附,然后就提出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缺乏任何历史依据,但因为是用现在人们常见的、定形之龙与相似的动物比附,所以,还有不少人相信。

第三种,是说黄帝是“熊”、“鼋”图腾崇拜者,而由此成龙说。

由于这种说法的提倡者,一是以学术研究的形式著长文出版所提出,二是列举了不少“史料”,三是还援引了著名史学家郭沫若的话为证,四是借为涿“三祖文化”宣传造势的形式要变为一个事实存在。因此,我就不能不对此有辱先祖的行为进行驳斥。

持轩辕黄帝为“熊图腾”崇拜观点者,在海内外学者中都不乏其人,笔者就有幸在涿鹿县招待所院内,亲耳聆听过一位海外学者,大讲其“黄帝与熊”的“理论”。这种观点的惟一历史依据,就是紧紧抓住皇甫谧“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这句话,硬说“黄帝是熊图腾崇拜之族”。至于“熊”与“龙”究竟是什么关系?“熊”又与“龙”的形成有哪些历史证据,则并不作论证。这种学者,一般说来,多为“食洋不化者”,接受一点国外民俗学上的图腾崇拜理论,就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地图解中国的历史,不论多么复杂的历史问题,只要用“图腾崇拜”一套,就算是解决了问题,就成为一种时髦的高论。

但执偏以言,就必然不能遍举。不知持此种高论者,对于中国古史事记载中的“有巢氏”、“有穷氏”、“西陵氏”、“夙沙氏”、“少昊氏”、“共工氏”、“长股氏”、“有虞氏”、“有鬲氏”、“有易氏”、“有仍氏”、“有莘氏”、“有施氏”、“有偃氏”都该作何种“图腾崇拜”的解释?由于我们在前面已对“有熊”作了论证,此处不再重复。

说黄帝是以“天鼋”为图腾崇拜者说:“黄帝即帝龟,作鼀(音龙)”。这种说法的学者,主要是依据了《国语?周语》中的一段话为依据,只可惜,引者一不懂天文学,二不知古代星野划分,三不明中华龙的演变史,四不晓龙作为民族族徽所表达的民族精神。因此,指其错误如下:

此说的发明者,所举史料,为《国语?周语》中所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想铸“无射”大钟,因此而向伶官州鸠问“七律”如何产生的一段对话:

王曰:“七律者何?”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姪伯陵之后,逢公之所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自鹑及驷七列也,南北之揆七同也。凡人神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于是乎有七律”。

按照州鸠的说法,周改黄帝时所制定的五音阶为七音阶,是依照周武王伐纣之时的岁时天象而论,按周先祖之德而制定的。因为,周武王伐纣之时,“岁在鹑火”。岁,指“岁星”,也即木星。木星运行轨迹,在黄道带的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娵訾这十二宫(明代以后称十二次)每年经过一个,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因为古代是以木星纪年,故称木星为“岁星”。这一年,岁星是在鹑火宫经过。十二宫与二十八宿相对应,鹑火一宫为柳、星、张三宿。这一年,岁星所经在“张”宿;“月在天驷”,“天驷,房也”⑧,即“青龙”七宿中的第四宿,有星四颗,也就是今称“天蝎座”中的π、ρ、δ、β四颗星。房宿,属黄道十二宫中的“大火”之宫,在十二辰为卯,为日出之时。辰与晨通。驷即马。故“天驷”又被称之为“辰马”。清辰赶马,是为农耕之象,由此,而谓其有“农祥”之兆。周人认为这“月在天驷”之天象,与周先祖后稷功业相合:“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树蔴菽,蔴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按:后稷之母为姜原,也有的古籍记作姜嫄,生弃。弃之得名,是因扔过他三次,后又因其不死而以为异,捡回抚养,因之取名弃。依其时习俗,弃当从母氏以姓姜,因其有功于国,令姓姬氏,有赐姓意义,故言“别姓姬氏”因受封于有邰,其后代以国为氏,则为“有邰氏”。弃、挚、放勋三人,为同父异母兄弟。挚为娵訾氏常羲所生,挚从母姓姬氏为嫡出,故受禅而登帝位,因自感政绩不隹,而禅帝位予放勋,放勋从母姓伊,即后来的唐尧。娵訾氏常羲才是帝喾元妃,姜原不是。因此,太史公言“姜原为帝喾元妃”者,误也。

⑧《尔雅?释天》。

⑨1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宣传册封底《轩辕黄帝族徽说明》。

⑩《辞源》3587页鼀字之释。

12)《周易?乾?象》。

13)《周易?乾?文言》。

14)15)《周易?乾?文言》。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