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证明 英文:铜罗普慈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2:04:04

铜罗普慈寺

普慈寺原名水北寺(菴),始建于宋建炎初年(1127年),由僧志勤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僧祗元重建,清乾隆四年(1739年)僧天澄法济再建。

普慈寺历经宋、元、明、清,至今已有880年,因代代干戈、朝朝烽火、受战火蹂躏,后毁于战乱之中。

普慈寺主要由大雄宝殿和汾阳王殿以及天王殿、财神殿、厢楼、钟鼓楼、山门及月台等组成。普慈寺恢复重建工程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

汾阳王庙原为郭氏家庙,后逐渐被当地民众视为保护神,奉之极虔。每逢汾阳王神诞和驾前各将军诞辰,乡人总要献戏庆贺,每年献演戏剧有几十场。当地以有汾阳王庙,乡境称为汾阳境,又分为汾阳大社、汾阳祖社、汾阳东社,合称汾阳三社,境内许多东西以汾阳命名,如汾阳溪、汾阳亭、汾阳井、汾阳桥、汾阳公园、汾阳市场、汾阳新村、汾阳酒坊、汾阳日杂店等,旅居美国的长乐人还在美国建立了汾阳会馆,汾阳王成为联结海内外长乐人的纽带。

汾阳王庙传说很多,有的传说耳熟能详。长乐岱峰学者、诗人李永选在《公余汾溪晚步》诗所云:“水关门外立多时,榛莽丛中读断碑。忆昔破倭神力助,而今里巷尽传奇。(明代倭寇犯长乐,汾阳王曾于水关外显圣退敌事,载邑乘)”此传说指郭子仪显圣惊破倭寇胆:“嘉靖间,倭薄孤城,从高瞰下,靴尖可踢,围中数万生齿,谁不岌岌者?王显其灵,旌旗于壁垒,金鼓以齐步伐。夜则灯火明灭,行枚杂沓,隐见庙中。倭以有备也,惊而宵遁。此城守人所共见,传至今不衰。”(《长乐县志》)

据史料记载, 郭子仪(697-781年),华州郑县人。出身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明皇入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奉命讨伐叛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功居平乱再造唐室之首,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回纥、吐蕃进犯关中,郭子仪率数十骑兵入敌营,采取结盟回纥、孤立吐蕃之策,再次收复两京。德宗朝,晋太尉中书令,获称郭令公,赐号尚父。郭子仪身系唐室安危二十余年,为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世重臣,一生忠勇爱国,宽厚待人,东征西讨,屡建奇功,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十日年85而终,德宗痛悼,废朝五日。诏群臣往吊。赠太师,陪葬建陵。赐谥曰忠武,配飨代宗庙廷。后世君王视郭子仪为忠君爱国的典范。郭子仪有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

汾阳王郭子仪的庙宇大多建在北方,因此坐落于吴江市桃源镇铜罗古街区西端的古建筑———汾阳王庙在江南一带显得颇为珍稀。该庙初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建,至今已有830多年历史。现存后殿五间,偏屋两间,后殿上塑有彩绘神像,属于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