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库温湿度监控设备: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心理特征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28:12
 作者:杜丹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变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过程包含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转型和文化的转型,其核心是经济的转型,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经济的转型必然引起人们心理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的开放,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给农民和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使着农村社会的转型,诱发农民心理呈现新的特征。

一、转型时期我国农民的心理特征
    1.流动意识与乡土主义并存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激发着农民投身城市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走出狭小的农村,到繁华城市里闯天下。近年来,外出务工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农民增加收入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一些在发达地区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农民工返乡后,给落后地区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使这些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外源力量和造血功能。这正是农民流动意识强化的体现。然而,知足常乐、顽固僵化、不思进取等乡土主义表现在现代农民中并没有完全清除。我国广大贫困农村受农耕文化禁锢时间久、程度深,不少农民习惯了这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土地有严重的依赖意识,安于现状、小富即安,而对科技知识、对商品经济的渴望淡薄,不愿接受新鲜事物,这与现代化、工业化的要求是大相径庭的。
    2.开拓精神与保守思想并存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意识也逐渐取代了小农经济思想,并逐渐为农民所接受。大部分农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农民逐步从过去安于现状的惰性和因循守旧的惯性中醒来,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接受农村贫穷落后的现实,外出“淘金”闯天下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很多农民都敢于采用新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耕作方式,科学技术在农民致富中的贡献日渐提高。
    但是,从整体看来,农民的开拓精神和风险意识还是有限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尽管有着突破传统的强烈愿望,但新的路该怎么走、靠什么走,更多地只停留在一种想象性的模糊意识当中,既定的古老的观念和秩序难以超越。这种传统保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又形成了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
    3.效益观念与小农意识并存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机制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发挥着作用,广大农民从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利益的变化中,越来越感到竞争的巨大压力,从而产生紧迫感、危机感,竞争意识初步确立。现在农村大多数农民都能积极地投身于生产生活中去,在对于经济效益的积极追求和创造中,农民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有了很大的增长。
    然而,由于农民自身所固有的小农意识难以根除,时常会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中去,束缚农民的头脑,成为发展生产的巨大障碍,比如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思维,致使农民只见眼前利益,不见长远利益;只见局部利益,不见整体利益。在许多农民群众心目中,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天平中,个人意识、个人利益明显重于前两者。这种个人意识、小团体意识等小农意识是中国农村和农民走向现代化的根本阻力。
    4.自我觉醒与身份焦虑并存
    经济条件的改善,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见识的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的自信心,促使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他们有的走南闯北经商赚钱;有的进城打工;有的发挥专业特长,勤劳致富。特别是农村中年轻的一代,自我意识更强,纷纷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寻找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然而,尽管农民自身意识逐渐觉醒,但在整个社会中,他们面对的却是“二等公民”的歧视待遇。那些千方百计进城务工的农民,从第一天起首先遇到的就是城市人的白眼和我们传统体制的阻挡。农民工渴望在城市中有所作为,却无法满足如城里人般的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徘徊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对这种“错位”身份的长期焦虑,侵蚀着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并成为危害社会安定的隐患。

二、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心理特征成因分析
    1.在传统与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观念冲突
    随着农村的改革开放,农民开始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农民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旧有的传统观念逐渐被淘汰,新的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日渐进入农民的头脑。农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性解放和社会变迁,其自立、自为、自主、自强等个性意识以及由此所派生的多元化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发展。
    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全新的意识形态与几千年来在农村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在农民心理上发生了碰撞,他们封闭的精神世界受到外面世界的冲击,但是由于自身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时尚的城市生活让他们望尘莫及。精神上的期望与物质上的贫乏,使他们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心理的压抑和不适不言自明。
    2.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巨大的城乡差距
    长期以来,国家在宏观政策上没有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上来调整城乡经济布局,反而在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的调整上,明显歧视农业、歧视农村、歧视农民。从而造成农村经济严重落后于城市经济,城乡经济二元化现象明显。有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3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持续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只有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一半。然而,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各种支出呈刚性增长之势,农民已不堪重负。据统计,从1990~2000年,国家征收农业各税总额由87.9亿元增加到465.3亿元,增长4.3倍,而各种乱收费则无法统计[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明显拉大了。有关资料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2]。
    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农民的弱势地位在不断地加重。这种弱势地位长期得不到改善,势必在为数众多的农民的心理上产生恶劣影响,激发他们对社会产生逆反情绪,危及社会的正常运行。
    3.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的生存困境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享受着两种不同的国民待遇,农民和市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和比较尖锐的矛盾。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也很不平等。
    在就业方面,农民受到社会排斥,在市场竞争中,农民也处于弱势地位,很多行业限制他们进入,因而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简单的技术工作,干城市人不愿意干的累、脏、苦、难的活,获取微薄的工资。在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保障微乎其微。
    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出达5396亿元,是2002年的2.05倍。其中,全国城市低保平均补差水平从2003年的56元/月提高到2007年的98元/月,而农村居民只从人均10元/月提高到20元/月,可见我国的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3]。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投入明显不足。2002年全社会教育经费总支出5780亿元,其中76.9%用于城市,23.1%用于农村[4]。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软硬件设施难以改善,何谈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改进。
    4.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但整体而言仍不容乐观。农民自身文化素质限制农民对信息的把握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从而导致农民心理呈现不同的特征。
    首先,受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农民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有限,认识事物往往局限于浅层、片面,阻碍了他们对现代科技的吸纳和对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其次,文化水平不足也限制农民心理素质和观念的发展。在长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影响下的我国农民,对新生的市场经济很难适应,面对诸多的社会贫富差距、歧视等不公正现象心存不满但又申诉无门,久而久之形成社会逆反心理,这些不健康心理扭曲了农民的经济和社会行为,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三、促进我国农民心理健康发展的途
    1.稳定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十一五”规划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求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将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双向整体推进,到本世纪中叶,与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基本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
    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首先,国家要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提高支农资金占GDP的比重,建立支农资金的长效稳定增长机制。其次,支农资金重点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扶贫开发和农村公益事业上来。第三,最为重要的是要为农村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在农村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农业生产将面临新的市场风险,而大多数农民还没有具备足够应对这些风险的能力和承受力,因而,应该把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减轻农业进入市场的风险,作为农村经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
    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
    首先,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新观念。农村的繁荣发展要靠农民自身的力量。要引导农民更新就业观念,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进取精神。其次,要大力开展普及市场经济知识的活动,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要立足各自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利用集中学习及大众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法律法规,宣传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从而使广大农民了解市场经济、熟悉市场经济, 增强市场风险意识,从而能够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参与到广大市场中来,合法经营、勤劳致富。
    3.取消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还农民以国民待遇
    要从根本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农民阶层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从制度上打破城乡居民的二元分化,还农民以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首先,要从制度着手,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从法律上保障农民的国民身份和待遇。其次,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调整城镇发展格局,使农民有权利享受国家所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再次,通过各项政策和法规体系,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自主就业。同时,建立保障农民进城就业生活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保护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享有各项权益。最后,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
    4.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加大国家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扶持力度。近年来,中央已逐步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弥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不足,改善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状况,推进城乡之间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其次,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一是要继续加强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投入,并提出力争2010年在全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编.中国农民素质报告:2004[R].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8.
[3]http://www.chinanews.com.cn.中国新闻网,2008-01-15.
[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R].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82.

作者:杜丹,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沧桑》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