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浮球的规格型号:汲取传统精华 重奠道德基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42:14

汲取传统精华    重奠道德基石

(2011-11-14 12:44:43) 转载标签:

吕布

中国

《道德经》

同修

思想

文化

汲取传统精华    重奠道德基石

——香海养息香“老子思想”专题分享

【2011年10月12日】

本次禅修养息香专题分享的核心,是围绕着“无为”,“不争”,”贵柔”,”尚俭”,”居下”,”主静”,这六个老子《道德经》核心思想的关键词来展开的。

香海禅寺住持贤宗法师亲自住持了这次分享活动。

香海商学院院长慧海法师,明雨老师出席了本次分享活动。

全寺院的出家师父、居士、义工等,也都参加了本次分享活动。

综合大家的分享来看,基本上大都结合了个人的读书经验、人生阅历及禅修的体会,谈得深入浅出,精彩纷呈。下面就涉及的主要观点及其部分内容,综合叙述如下,共有缘的各方大德和同修即书友们继续研习、参考:

一、“无为”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天人合一,对当政者而言,要避免极端、奢侈、过度的做法,要以民心为心。这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

大家提到的老子语录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就是: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为而民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就是:君王顺应自然,人民就自然化育;君王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君王廉政不搅扰民众,人民自然就富足;君王不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司马迁评价道家学术时说,道家宣传无为,实际乃无不为,道家的文辞使人难理解,但其主张是容易施行的,其方法是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顺天应人是国君治国理民的纲领,能做到它,其思想和事业就可以不可磨灭。

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无为”的政治智慧产生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国,老子的思想的确是伟大的,超前的。

有同修发言说,运用佛教智慧来看,佛祖释迦牟尼佛说过,凡夫之人,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更何况有所为呢,那过患恐怕就更大了;况且《道德经》有言:“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常规和原则,妄动乱作为的话,是非常凶险的事情。故“无为”带有自我保护的意思在里面。

有人发言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人生不应该无为,要有为,才能办成事,社会才能发展。

还有人认为“无为”是一种高级的灵性思维的智慧,不易被平常人所理解和把握,就是真的认可了,也不会在实践中完全地贯彻落实。就是能知也难行的意思。

有人认为,“无为”状态,就已经包含了“无不为”,不用把理解和行动分成两个部分,起心动念就是行为了,“无为”就是不起心动念,就是佛陀的寂静长乐的状态,何所不能为呢?

有人认为,“无为”就是禅修的高级状态,是不容易达到的,要先通过有为的训练,一点一点地进步,最终实现“无为”。

总之,“无为”作为中国人的最高智慧之一,已经被人们广泛探究和学习,并努力应用着。大凡运用正确的,没有不取得辉煌成功的。

当前中国学术界,研究老子“无为”思想,已经看出,这是老子的“作为”思想,“无为”只是更好地来“作为”的前提和基础,是抵达“无所不为”的一条坦途和捷径,是一种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深刻的内涵包括: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超越生命的精神,倡导积极的价值追求等,进而其“作为”价值的保证因素有: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度尚俭的态度,维护社会公正,防止异化、虚化等。“圣人无为,故无败”。

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这个“无为”的道理也是“莫不知,莫能行”。这就如同佛陀教育思想中“放下”的智慧,世人不理解,也不能做到,就甘愿苦海沉浮,一个道理。

二、“不争

《道德经》中的“不争” 也是个重要的论题,也是世间行道的要法,即生活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但是在分享之中,人们绝大部分还是从“不争”的字面意思出发,认为就是“不与人争”,也就是所谓“无欲”的表现形式。别人原意打我,我让他打,别人原意骂我,我让他骂,吃了我的我不让他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我不让他给我送回来,别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不应当做争辩,我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我也不应当做争辩,甚至我都不应当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以为这样才是不争。而且着大部分的人们都坚信成佛做祖也就要往这个方向修习、精进,一定能够做到。关于这个不与人争的理论根据古往今来也比较多,比如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就说过:“凡是存在在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正是都合理,都存在,就不要再争是非了,没有意义。所以六祖慧能大师也告诫我们:“真正修行人,不见世间过”,既然世间无过,何争之有?!

也有人持反面的意见,说如果真是这样,那还真应当象易中天所理解的“吃了睡,睡了吃。”混吃等死,或者如果没吃的连去争吃的想法都不要有,直接等死就成了,反正“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直接去复命吧。但是,这种认识有什么现实的可操作性和现实的积极意义吗?这真是所谓的经典吗?这样的认识可谓是怀疑派,对“不争”持了保留意见,并想给予他自己心里固有想法的诠释。其实,这样也正是反映了佛法之高明,那叫“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你心境是啥样的,也就给予经典以啥样的解释,完全如此。所以,站在你心里的角度,看你的解释,那是万分正确的。所以,在这里也可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大家不用争,即刻达到并体会一下“不争”之妙,何乐而不为呢?

另有人为了想让老子保持“争”的意思,就说老子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不争”而是“不妄争”。也就是不违逆客观的规律去人为的强争,而是按照规律去争。并认为这种理解,显然在哲学层面上与《老子》中体现的“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是相通的,对人生也是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指导意义的。这样也算聊备一说,仅供参考。

也有同修说道:结合《道德经》的文本,结合其作为“君人南面之术”的立意主旨,在《道德经》中出现“不争”的地方,实际上都是在要求侯王、统治者,不要以自己的意志去与民意相争。其实还是那个中心思想“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其实,不论把学习和实践的主题定义在那些人身上,只要是理解成“不争”原意,不妄加别解,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也。

有点同修说《道德经》中的“不争”,出现在了几个不同章节,各有具体所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在本章中,老子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不争”这一概念的内涵。首先,这里的“不争”,所运用对象是严格限定在“圣人”(即侯王)与“民”的关系之内的。它讲述的是侯王与民众的关系模式。从全章的内容来看,此章是在教导侯王要“善下”,在处理自己与民众的关系的过程当中,要把自己放在“下”的位置。那就是,“不争”实际是指侯王不与民众相争,无论是侯王政令的颁布还是侯王个人利益的实现都不能够与民众的根本利益相抵触,都要放在民众的根本利益之后。如果就这样理解就很好,可是其又加上了条件,说“老子在此处绝非是告诉我们每个人,任何人对待生活对待事物都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也就是在其内心,认为还是认为世间法要继续保持“争”的状态。这也反映了社会上绝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都是这样的思想内质,不容易改变。

对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这一章,有人认为,很显然这里说的“不争”的人之道是与利而不害的天之道相承接同时也应当是相对应的。这里的“不争”所对应的意义应当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在“人之道”的显示体现。进而大家也提到,叶万耿先生著作《天下的让出来的》就是这种不争的智慧,也是儒家“温良恭谦让”的内涵,更是契合了佛家慈悲心及普贤十大行愿之一的“恒顺众生”之意。

老子其他几章中也有“不争”的思想的叙述,如:“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语哉!诚全归之。”

综合以上正确的分享成果,我们奉劝大众,别起争心,争心一起,障门大开,百病相侵,无毒加身,后悔莫及,当要慎思,谨行,远离过患才是正途。

三、贵柔

分享中,同修们充分发挥了佛法的智慧力,解释老子“贵柔”:佛说柔,非柔,是名为柔。因为柔是相对于 “刚”才成立的一个世间的相对概念,不是真的就有一个柔。无论是“柔”或“刚”,说的都是事物的某种性能,某种状态。这样分辨,是心性的作用,被迫呈现的结果,而且因果又是相互依存、转化的,所以,至柔则能体现为至刚。而且反过来也就有“百炼刚成绕指柔”,也就是至刚也能体现为至柔。

刚与柔,相反相成。

大家一致认为,在老子《道德经》中,论及“柔”的文字有多处,而所有这些论述,无一不是对“柔”的肯定与揄扬。如第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即世界上最柔弱的事物,能够驾驭世界上最坚强的事物。在《老子》第36章,更进一步明确指出:“柔弱胜刚强。”

分享中,大家发现,如果把这句话中的“柔弱”、“刚强”,理解为两两相对的不同力量:一方是弱小的,另一方是强大的,那么,在通常情况下,“柔弱”是不可能胜“刚强”的。譬如一个少年遇上一个彪悍的匪徒与之搏斗,那无疑是少年被匪徒打败。可见,简单地运用庸俗的世相来生搬硬套,是不能理解老子的精妙思想的。老子的深度思维,已经超脱于普通的世相之上了,不能与世俗的庸俗思维同日而语,否则就得对牛弹琴,互相接不通电流,不能被理解、接受,更别说去运用了。

有点同修发言说道:有一种解释说,老子《道德经》之所以认定“柔弱胜刚强”,是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少年代表了新生的力量,若假以时日,十年或二十年以后,少年成长为青壮年,彪悍匪徒则走向衰老,此消彼长,那“胜刚强”不是成为可能了吗?这也就是《老子》思想中素朴的辩证法。我们发现,这位同修的认知已经接近了老子“贵柔”的本意,但是还不够究竟,且显得勉强。也不能起到其真理的方法论的作用。

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人们没有佛陀的觉悟智慧,所以,我们发现,凡夫之人,总是把心思完全投放在“刚”比“柔”强之上,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了。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看不到究竟之处,发展的眼光是对的,但非要落实到“胜”上,就是一种执着。世界上本无“刚”性的事物,都是变化之中的,生灭不已的。所以,不用额外地追求“胜”,只要柔化身体与心灵,就可以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见性成佛。

继续探讨中,大家承认,人们因为没有智慧,不觉悟,所以往往不能契入老子的本怀。我们不妨再读一下老子的《道德经》第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可看作是为“至柔”胜“至坚”举的一个例证,很通俗,也很生动。这不过是一个方便的说理方法,只是人们就执着这个例证上,最后就死在这个例证上,不能举一反十去应用嘛,起心动念错误所致。

往往人们对大道理能够理解了一些之后,在做结论时,狐狸的尾巴就又暴露无疑了,比如且看下面一段通俗的解释:“往小处说,哪怕是点滴的水,时间长了,也能“水滴石穿”。往大处说,当洪水滔滔时,那凶猛的冲击力,就连巨大的堤坝也阻挡不住,所以古人早就懂得,治理洪水是只能疏不能堵的。但无论是水滴石穿也好,洪水冲决也罢,它们都有个共同之处,这就是必须长时间地作用于对象之物,才能显出水那“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力量来。如果仅仅是一次、两次的较量,“至柔”的水是非败不可的。正如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描绘“惊涛拍岸”,只能是“卷起千堆雪”而已。”

上面这个解释本来不错,但是最后结论归到了什么上,归到了因为时间和次数的局限,最后“柔”无法胜“刚”。这么个结论显得是非常外道,非常不如法,可见人的颠倒妄想何其严重啊。我们就是这样,固有的思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一度想隐逸,不想出来说法了,因为,众生不能理解,大道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却一直在那里起心动念地思议着,以自己的私心来体察天心、道心、圣心、佛心,一直都是扭曲的结果。最终走不出自我封闭的迷惑之圈,老子故而慨叹大道难行,是因为世人“莫不知,莫能行”啊。

有的同修坚称:老子《道德经》的“贵柔”思想,还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考量宇宙人生及事物时,一定要明了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与规律,不可无视其中存在的能量,包括力量、度量、定量、质量、重量、当量、体量、分量、容量等等的构成因素。因为,在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生产的实践中,不论是何种精细、软弱、微小的量,若持之以恒地作用于某一个目标,也会最终导致其本质起根本的变化。老子《道德经》中具有非常丰富的素朴辩证法精华,值得我们今天好好汲取,认真消化,广泛运用。“水”和“石”都是自然物质,就同地火水风一样,没有社会属性,因而不涉及有情生命那种生长或衰老的问题,也不必考虑是否为新生事物之类,所以,它们的柔与刚的表演,是纯粹天然的佛法和道德的教学。

有的同修热衷于探讨来自智慧在商战中的应用问题,于是就提出,在企业管理和企业规划上,不仅可以确立柔弱能胜刚强的理念,而且还要把它当作策略原则来对待,并要善于运用之。还可以直接和“守雌”这个老子《道德经》的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应用。使得“贵柔”和“守雌”能够成为互相匹配的策略手段就更加有效力当然,到底是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战略,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把“贵柔”当成策略,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可以避免过大的损失。如果对待“坚”或“难”,一律采取硬碰硬的策略,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极大增加胜利的成本,甚至也可能由于硬碰硬而导致失败,因为有的坚或难是所谓“吃软不吃硬”的。

曾经不少人都熟悉这样举一个史书上的例子:东汉末年,皇室衰微,群雄并起,相互争夺、杀戮,吕布在群雄中是个有名的战将。在战场上,他一两个回合就能让对手不死即伤,刘备、关云长、张飞三英战吕布,也仅打个平手。显然,对付吕布,硬碰硬不灵光。司徒王允看到了这一点,他寻了个美人貂蝉献给吕布,终于把他制住,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个弱女子,居然胜过骁勇武夫,算得上是柔弱胜刚强吧?但是,这却又完全不同于“水滴石穿”。这样说来,好像有两种不同的弱胜强,其实,岂止是两种,那是运用之中重重无尽的,此中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值得进一步学习、体悟、应用。

四、尚俭

1、“尚俭”思想对治国与治企方面的启迪

分享者一致认为,老子《道德经》的“尚俭”思想非常具有其现代意义,因为现时代是个高消费正方兴未艾的时代,地球的资源和能源正北人类给超级限地挥霍着,绿色环保事业从来就跟不上人为破坏大自然的速度,所以,“尚俭”的优良传统,尤须大力提倡,尤须让其再放精神的光芒,以照亮整个沉沦不已的世界,拯救芸芸众生。

同修们分享说:这个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的主张,原本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基本思想成果之一。老子将“俭”视为“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由于“慈”,就能勇敢;由于“俭”,就能广有积蓄:由于“不敢为天下先”,就能成大器。又说;“治人、事天,莫若俭。”就是说统治人、侍奉天,没有比俭啬更好的原则了。可见老子不仅将“俭”视为个人修身处事的原则,更是将其提高到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高度。

也有点个别同修比较看中老子“尚俭”与治国的关系问题,其实,这个“尚俭”思想也确实是安邦定国的大计之一。因为节俭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一直传承不已的、优秀的传统美德。儒家创始人孔老夫子说过:“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宁固。”谁知,却也有学术界的人认为孔子的俭奢观是以“礼”为标准的,只要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奢华也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其盲目地得出结论,说孔老夫子所说的“俭”实际上是对民不对官的。这样来分别、判定古圣先贤的智慧和思想,是最不值得提倡的,因为真理是客观的嘛,不会去分别你是官,还是民,而限制你的传承和弘扬,绝对不会的,只是无聊学者从纯粹知识障碍出发,划地为牢而已,这种做法很不足取,且要避免重复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了,学佛也不应该不关心社会,学佛更应该爱国,所以在打开心量问题上,同修们指出:老子给统治者的 “俭”作了几项诊断,他将不关心天下政事、不体恤百姓劳苦,而只顾自己灯红酒绿、奢侈淫逸、吃喝玩乐的统治者斥为最大的强盗:“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饥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并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为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如此愚蠢的治化,昏庸无能作为,只会加重对老百姓进行盘剥而不顾及大众苦乐和死活,于是难免不激化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其享乐的日子也就终将难以维持下去,最终导致身败名裂、国破身亡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对于那些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从中找到借鉴之处,要注意尊德重道,注意发扬“尚俭”的精神,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但政府一直提倡,也应该的做人的基本准则。

提到企业管理,有的同修说:老子还借“圣人”之口向统治者,也就是管理者,提出一个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基本要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上位的管理者,或者说统治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学习和模仿的好榜样,因为社会大众心理趋向一般都是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所以,老子大力自倡导让这些起主要作用的人,要通过行“不言之教”、来以身作则,以便用用自己的行为和功业,为老百姓树立起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典范,并于无言之中,就起到了化导人间的美妙作用。这在中国的家庭建设上就是一直所流传的那个成功秘方:“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现在我们举一反十,将这个道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上,就是:“员工不用管,全凭德行感”。佛商企业家门,大概比较没有心理隔阂,可以直接在企业管理中大胆实践一下。企业也是个“家”,当然是个中型规模的家,而社会和国家就是超大型的“家”了,所以一切问题都是家政而已,“治大国如烹小鲜”嘛!

2、“尚俭”思想对节欲与养生方面的启迪

分享的人们之中,比较倾向于谈论修身养心和参禅悟道,这与大家的生活侧重面有关,也因为在这方面大家体会也最深。于是有点同修认为:老子把尚俭抑奢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证,只是“尚俭”的一个方面意思,其实“尚俭”还有更加宽泛的指导意义,那就是我们完全可以将节俭寡欲的生活观念,视为养生与保健的重要原则。那么这个原则,也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早日悟道见性。因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只有做到不为物累、不为欲烦,才能实现身心两全,才能获得清净法身。于是大家公认,老子提出“知足者富”,并指明了“富贵且骄”的危害:“金玉满堂,莫能守之。富贵且骄,自遗其咎。”修行者也同样不可不慎重啊。

对于老子《道德经》中关于:“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段教导,有个同修说:这是老子老婆心切,在运用中庸辩证方法,告诫我们宇宙人生森恶鬼中一切矛盾的双方都是在处于不断地相互转化的过程之中,所谓的得与失都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在佛家来说也是这样的观点,与财富、名誉相比,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提升生命的档次更加重要。如果对事物贪恋、执着不已,非常过分,那就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去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储藏过多的东西,这样的话就难免要造成巨大的损耗和资源浪费。贪婪是贫穷的根,不贪婪就不会穷困。“知止近乎勇“嘛,要一定懂得适可而止、不走极端这样才可以避免灾祸与横病横事的出现和发生。就算依靠这两条原则,保持长久也是一个相对数,进一步说,还要明心见性,才能真的禅功大进,合于大道,体会得不生不灭,进入涅槃的极了境界。

补充者继续说道:节俭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节俭寡欲的生活有助于人们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从而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依此得到实际地建立。人的能力有限度,而人的索取物质的欲望却无穷大,这就非常可怕。如对物质欲望不加警醒和限制,听任其膨胀,必然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最终心身被物质所奴役、所支配,进而导致心态扭曲、心理失衡、心神紊乱,危害之大,无以言表,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就根本无法保障了。

3“尚俭”对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启迪

有人认为老子的尚俭思想是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社会物质财富极度匮乏的产物。当时的客观现实要求人们不得不节俭,勤俭节约、爱惜财富。这无疑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时,力量不够强大的一种表现,不能在现代社会照搬。但这一思想仍然有可取之处:一是尚俭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节约型社会:“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加发扬光大。二是尚俭思想有助于人性返朴归真,也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进而帮助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2006年3月4日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要求人们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老子《道德经》中所主张的生命的价值取是“返朴归真”,反对奢侈浪费,还提倡“见素抱朴”的节俭生活方式,这与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是“尚俭”能够提高国民素质。我国历史上不少开明人士也都非常重视“尚俭”思想对民众教化的重要影响。春秋时期鲁国的御孙说“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三国时,诸葛亮在《戒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该和开放后,随着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认为也沿袭“尚俭”思想而得出结论:人的行为主体如果能理性地节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不会因为追求物欲等方面的满足而去铤而走险、丧失理智。

从相反的方向推论,有的同修认识到:不正确的生活观念和扭曲的消费行为模式,都能够误导人们,使人们错误地认为人生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追求身外之物,去积攒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这必然使人们沉溺于对物质的拥有,而不能解脱痛苦。因为一旦陷入这种状态,人就将成为经济动物、物质奴隶,承受心灵“荒漠化”的痛苦煎熬,世间与出世间的历史经验都已经证明,因为物质的满足终究无法填补精神的空虚。

还因为,将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人生目标,会使人利令智昏,唯利是图,进而为满足贪欲而不择手段,甚至走极端,其结果必然是给自己招致祸害,也给社会造成损害,给比人带来伤害和损失。腐败分子正是这样的人,他们无休止地满足自己的物欲,不洗明知故犯,甘心腐化堕落,瞪着眼睛走向犯罪道路,几乎是身不由己,仿佛是中了邪魔。老子的尚俭思想可以促使人们把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权力观、物质观、价值观等等,其实就是破迷开悟,否则没有智慧,终究不免犯或大或小的错误,早下罪业,深陷轮回之苦境。

很多人提到传统的一个说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普遍提高了,几乎过上过去皇帝都没有机遇享受的生活,但是人们还不知道满足,所以有必要齐心协力坚决反对在生活上毫无节制地去一味追求奢华和享乐,药利用禅修这个度人利他的工具,运用儒释道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正确的道德观,来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化导大家放弃恶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尚俭”和“见素抱朴”以保持心灵的宁静。

4、老子“尚俭”思想是否有不足之处

分享中,个别人提出老子为强调尚俭思想的重要性,使用了一些非常偏激的语言,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把人们正当的感官功能也一并否定,多少有点偏颇。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正常,因为大家都是凡夫嘛,不能一时之间就完全领会圣贤的教诲。其实,只有高级的生命形态,居高临下,才能发现这些问题,大众身处名闻利养的污染环境之内,已经看不清楚这些问题了,认假为真已经成为了习惯,所以,即便圣贤教诲,也都不能信服,充满怀疑,这是慧根不够,也是没有福报,享受不了古圣先贤的思想甘露,故汲取不到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是非常可怜悯者也。

类似的问题还有:认为老子甚至彻底否定了财物、欲望:“绝巧去利,盗贼无有”并反复强调“不贵难得之货”,“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说老子解决矛盾的方法“少私寡欲”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极端的态度只会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长此发展,必将阻碍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不可取的。——这些言论也是一种很普遍的认识,这部分人的智慧和德能层次浅薄,低俗,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是不对的,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是没有的,自己看不见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等等,都是一种自我限制,自我束缚,鼠目寸光,自甘沉沦。面对圣贤教诲的美食,宁愿饿死而不吃一口,所么愚昧吧。这就是大部分人精神生活的实相。

还有一种貌似公正地言论,说: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老子的尚俭思想,既要看到消极的方面,又要吸收利用其中的合理因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找出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之处,引导它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实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尚俭“本身就是正确的思想,怎么还要在学习和行动上打折扣呢?完全是一种折中幌子之下的扭曲心态,在给自己不听话照做找借口,是另一种不尊师重道行为的隐形表现,也是要深刻检讨的,完全不足取。

五、居下

老子对于“能者居下”的观点,大多数人还是比较赞同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个也有个现代的例子,就是有一个人确立了一个这样的人生座右铭:“地低为海,人低为王”这八个字。这是典型的“居下”的策略,或者说智慧。这个人果然就成功了,他姓陈,叫陈建,他近年来已经先后累计向社会捐款达六百多万元。他就是浙江温州人,现任安徽省房地产民间商会执行会长,任安徽省浙江商会执行会长,及华人企业家爱心联盟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

大家发言中谈到:现在的人,半瓶水叮噹响的屡见不鲜,很多的时候总是夸夸其谈,好像无所不知的样子,而实际上却并没有多少的学识,即便有,都也是纸上谈兵。而相反,往往是那些默默无闻,专心致志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他们并不轻易地显露自己的才华,往往却能一语中的,一鸣惊人。这也是居下的好处。

老子在《道德经》里还说:“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一个人只有谦虚谨慎,才能得到上天的垂顾,得到别人的尊敬。一个傲慢的人,谁愿意跟他交朋友呢。居下才能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就是因为居下,才能容得下更多的水。

佛陀不做太子,过僧者托钵生活,住于树下,一无所有,就是大彻大悟的瑞行,就是居下,以托举众生,成就众生的道业。

六、主静

分享者谈到:中国哲学早就有主静说。在现实之中,欲望的喧嚣之下,心灵的宁静显得弥足珍贵。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不俗以静”。后来在明朝时候有个叫蔡清的先生,结合养生发挥说:“天地之所以久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这些好的思想,我们都要继承,发扬起来,用于改造人生,转变命运。这里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另一种相对的静,也就是一种隐形的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动静相互依存和转化,结合得好,相辅相成,就能符合人生保健之大道。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静”是一种意境,既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向往和追求的终极的境界,也是普通人所爱好的静谧的情调,也就是比较安适宁静的生活环境。禅定本身就是静,每天的禅定功课,是修静的主要方式,足以修养身心,过滤思维,给人以灵感,也给人以强健的体魄。

当然在在中国的大成拳学里面,讲道浑圆桩时,一般都引用王芗斋先生的话:“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这里表明,真正的静,就是一种生生不已之动,还是一种高级状态的动。会了这个静,也就不用习练动,而能掌握大动的原理,并会实践运用了,那就叫“中国功夫”。

大家还谈到:天地是以“本”为心的,这个本(根本)就是“无”,也就是“静”。进一步说,禅宗的自性清净,也就是包含了这个“静”字,那是一种寂然无为的德能状态,所以天地之心应和了圣人之心,表面不属于动,属于静。在早晚禅课当中,我们正是要在坐忘的状态,把握这个大静。生活中,以静制动的事情,每每就能遇到。

另外宁静和安详,都是智慧生发的良好土壤和增上缘。现在社会上得到了“主静”的好处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迷恋上禅修,到处找机会去参加禅修,亲自体验静功的殊胜,已经形成了“禅修族”,渐渐便成为了一种风气,这也是佛法和禅文化的力量的体现。“静”就是引力,摄取着由静得度的众生。

也有人提到,要注意动静结合,身命可以运动,慧命一定要静定。佛法就是强调:“从戒入定,由定生慧”。所有智慧的产生都是以静为前提的。故要做到“动若夏花之灿烂,静若秋叶之静美”另有一个流传的说法是“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可以借鉴。

七、结语

大道即模糊又清晰,既形象又抽象,既有形,也无形,它存在于人类及万物的感觉之外,但是我们有老子智慧,所以我们学会了“无为”,“不争”,”贵柔”,”尚俭”,”居下”,”主静”,这六大法宝,足以改变内心,振奋精神,去善行大道,达到“内圣外王”……

2011-11-7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