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维盾门窗公司:老上海照片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40:24


                        老上海法国领事馆(清代) 老上海北火车站(清代)
  老上海苏州河边(今江西中路、香港路)自来水塔(清代)  老上海苏州河沙船林立(清代)  老上海外滩(清代)   老上海外滩大草坪之底格尔斯纪念塔(清代)
  老上海外滩风景
  老上海外滩江海关大楼(清代)
   老上海外滩麦加利银行(清代)
  老上海英国领事馆(清代)
    老上海洋行大楼(1905年左右) 

1983年浦东其昌栈轮渡

 时钟滚动在上海.1865年-1946年清末民初的南京路
清末民初的福州路清末民初的外滩
 城墙内外
 异乡流放
1874年外国人在沪擅自建筑凇沪铁路,1876年7月开始运行,这是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曾引起社会相当大的轰动。
当时剃头师傅与清朝的辫子中国地方的两极分化不是从今天开始的!(照片于1910年-1920年期间)19世纪中叶前,上海就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沿海港口城市。图为1914年拆城墙前宝带门百姓进出情景。
一个农民,一把破损的纸伞。
自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率先把小汽车由香港运入上海后,沪上各家出租车行先后产生。图为1919年创办的祥生汽车出租公司。
上海不仅是今天中国的经济动脉,当年也是!(照片于1920年-1930年期间)20年代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推销员在作制衣新法流动宣传。
20年代中期,上海的一家人。


20年代浦东建筑了轻便铁路,运行“小火车”。(图为上南交通公司蒸汽机客货联合车)大叔,过年了,新年吉祥!人力车系法商米拉在19世纪下叶从日本引进上海,因涂刷黄色油漆,故名“黄包车”。1874年3月24日法租界公董局颁发第1号人力车营业执照。图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人力车资规定。清朝末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职工上班领牌出勤。
好大的气势,当年洋人贸易往来在上海货运的码头。
20年代中叶黄包车最终被淘汰。图为20年代行驶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外滩的黄包车。
20世纪初黄浦江两岸未设轮渡,水上交通靠手摇民船载客。1910年底浦东塘工善后局开始经营轮渡业务。1927年夏,市轮渡业务移交上海公用局,并对航务整顿的摆渡舢板实施编号管理。
兑钱小店
费明丝绸店
老城厢居民住宅
上海老照片-20年代的华安大厦(现华侨饭店)
上海四轮马车的兴起,部份地代替了人力车和独轮木推车。在路边设立马车行,可供人随 时唤雇。
上海在当时不仅是富有者的游乐园,也是洋人在华最重要的文化与教育基地。(照片于1930年-1940年期间)20世纪30年代的时装受欧美时尚引导,巴黎当季的时装仅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到上海来。图为30年代国货婚服表演。
30年代中期,鸿翔公司假百乐门舞厅举办国货时装展示会。
30年代,华洋职员合影。Party上的社会名媛。上海绸业银行之开幕。
30年代石库门房子。  1936年4月周游世界的游轮“福朗可尼亚”号抵沪。以后国际游船来沪日益增多。图为30年代一艘即将离沪的日本邮船旅客与码头上的亲人告别情景。双层公共汽车于1934年4月1日始行上海公共租界。30年代租界西藏路更名为虞洽卿路。
1937年上海公用局发行的上海各式交通标志和各种车船牌号式样。三轮车以它简便科学的传动结构一度成为30年代后期较实惠的交通工具。图为公用局制定的营业三轮车停车规则。上海法商电车公司纸质车票代价券。英商上海电车公司查票证章。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发行的铜质、铝质车票代价券。
穿旗袍的旧上海美女。当时影后胡蝶曾做过著名画家谢之光月份牌画中的模特儿。刘琼
阮玲玉
十七岁时的周璇及珍贵的彩色相片,一时红遍中国的电影明星曾红极。

历史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上海。(照片于1930年-1950年期间)申新七厂大门上官云珠1941年进艺华影业公司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饰 演角色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著名表演艺术家白扬与赵丹主演电影《十字街头》剧照。紫罗兰理发店编织绒线毛衣是上海许多爱美女士的时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新上海的新开始。 (照片于1950年-1980年期间)1949年后,上海跑马厅场地北部辟为人民公园,南部辟为人民广场。图为50年代后期人民广场大道。50年代上海女青年的盛装。
50年代初期街头曾出现用煤作动力的车辆。50年代时装店一景。
1974年的公交车行驶在上海的南京路。
活跃于当时上海70年代的机动三轮车。
弄堂口设摊的老裁缝

上海当时繁忙的苏州河运情景
上海居民上下班必经的交通设施-轮渡码头
看到以上这些照片,如果您是位上海老字辈的读者,您的眼睛是不是也红润了。百年沧桑的巨大变化,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有颗璀璨的无价之珠,我想没有比东方明珠这个词汇再更加适合他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上海,终于实现了!80年后出生的朋友们,您还记得这些上海的沧桑嘛!上海一年是变了个样,三年可是大变样了啊!(照片于1980年-2000年期间)新式里弄民居又称为“接排式小花园洋房”,它与石库门民居的不同特点是多了些住房设备,如卫生间等。图为1928年建筑的静安别墅,是上海最大的新式里弄住宅群体。这种的房屋,称之为上海石库门。
初建中的上海体育馆
民警叔叔工作的岗亭,您还有印象嘛?
当时的马路上,您看,连车都没有。如果您是一位女士,我想这东西您最难忘了,现在还有呢,嘿嘿!

 

您还记得当时流行的一句广告词嘛:晶晶亮,透心凉!上海品牌正广和饮料就是这样被美国佬的可口可乐取代的。

 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买东西都是抢的,您看那么多人围着,稀罕不!
您瞧,这回您信了不?买月饼都那么多人,要知道那时都是现金支付的。
那时候,BB机可是最时尚的通信工具,看他,在干嘛呢?呵呵,是个老股民呢!
这就是80年代的上海大世界,您可记好下面这句话咯。来了大上海,没去玩上海大世界等于没有来上海滩。(今天的延安东路、西藏南路口)
当时上海很大的公交汽车,有三道们,2个车厢呢,好像名字叫什么巨龙车!



当时淮海路上有名的上海妇女用品商店,连汽车都没有的。(今天上海的淮海中路、重庆南路口)友情提示:来上海游玩的旅客请注意了,别以为上海南京路很有名。诚实告诫大伙,上海人一直说南京路是外地人去的地方呢,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因为档次高的品牌商厦都在淮海路呢。越是人多的地方什么东西都贵,外来小偷也多,你认为呢?

1980年的上海人民广场


这人流啊,难以想象今天的上海如果没有地铁会怎么样.

这就是我从小到大喜欢上海的理由,大城市,素质文明还是行的!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外滩全景图

真实的上海,还有棚户区的存在。
危房在处理

 

弄堂生活最不方便的是倒马桶
弄堂居民在生煤炉上海最后一个常年以轿代步的人恐怕要算上海名家张聋彭,在早已满街行驶汽车的城市里 他依然故我。

蜘蛛网般的上海天空

知道里面住多少户吗?算户口上的估计得有20口人.
独立式花园洋房起先都是由外国人自己照搬各自国家住宅风格设计,甚至某些居住材料也是从外国运来。图为建于1900年的英商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现武康路99号.

1924年翻建的会乐里,在90年代后期拆除。图为拆除前弄堂一景。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这是上海城隍庙的绿波廊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