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妲己装备搭配:滕州简介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44:17
60.12.140.*

2楼

由于滕州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地名以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文物古迹和神话传说为名的众多,这也是滕州地名语词的一个特征。如古灵邱(今陡城)周围诸村,尚有当年施政布点的迹象。今陡城村西南的马厂(村),为当年灵邱所属的饲马地;东北的瓜园(村)、正北的菜园(村),为其瓜菜供应地;东北的户口(村),为其户房计征储粮的所在地;西八里的参驾庄(后演为千家庄,今名千年庄),为其接待上属官员的馆驿;瓜园西北的大养德、二养德,为其大营地、二营地的转音等。
总之,全市的居民地和自然地理实体语词,鲜明地揭示了境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准确地说明了各种地形地貌面积范围的大小,形象地展现了滕州的地理景观文化。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滕州古为“文化昌明之邦”,古为三国五邑之地,素有“滕小国”之称。文物古迹遍布全境,有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知名人物,从而造就了滕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据统计全市现已查明的文化遗址共有584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3处,枣庄市级保护单位39处,滕州市级的427处。
(一)文物古迹
滕州市的文物古迹多而全,至原始社会始,各个时期多有遗存。如古村落、古城垣、古道路、古寺庙、古桥梁、古石刻、古墓葬和古宅院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
1、古遗址
(1)北辛文化遗址  在滕州市官桥镇的北辛村北,薛河故道北岸突起的土岗上,发掘一处原始社会遗址。遗址东依龙山,三面被薛河环抱,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古代居民从事生产活动的良好地区。1964年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会同县文化馆,对本县境内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5万平方米。遗址堆积层厚达1.5米以上。1978年秋和1979年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和县文物部门对遗址共同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窖穴和瓮棺葬;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牙器等。遗址收集的标本经过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定,约为7300余年,证明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是一个氏族部落的聚居地。从遗物和建筑遗迹看,均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趋向繁荣时期。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面貌,被视为目前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文化遗址,对“东夷文化”及此后发展起来的“齐鲁文化”的渊源,提供十分可贵的科学资料。该遗址的情况曾在《考古》、《考古学报》、《中国新闻》、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发表。1980年《考古》第一期发表了《山东滕县古文化遗址调查》一文,命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将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的史前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岗上文化遗址  位于东沙河镇陈岗村东500米左右隆起的高地上。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地形为夹郭河支流的两个土岭。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6万平方米。195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西岭东临河,为常年冲刷之断崖。1960年山东大学考古系统的学者们,在此发掘了大量珍贵文物,断定断崖底层属大汶口文化类型,中上层为商周文化。岭表面有灰土,岭坡河床石器陶片疏落可见,每逢暴雨洪水冲塌河岸,当地人常能拾到或挖掘崖头露出的墓穴得到一些精制的玉器、石器、陶器等。从遗址上采集的标本鉴定:西岭陶器为泥质加沙红陶,彩陶,优质灰陶,白陶,其他如鼎足、豆盘、高足杯、殷形器、陶纺轮、小盂等属大汶口文化。东岭陶片为回纹陶,还有砂灰鬲、泥灰豆盘等,属赏代遗物,其他一些砂灰鼎足、甗腰及民间拾得的玉器等属西周遗物。此处遗址的年代最早的为大汶口时期,并含有龙山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是一处重要的大汶口文化遗址。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薛国故城遗址  位于城区南20公里张汪镇和官桥镇交界处。城东北角有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3楼

考薛之为国,《路史》记“薛之先祖出自黄帝,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为任姓。”《山海经孟尝君及其父田婴墓,城北门外有毛遂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说:“禺阳后有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番禺生奚仲。”夏禹时,奚仲为禹的车服大夫,因其造车有功,禹封奚仲于薛,为薛国之始。商朝时,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居邳,国自名薛。周武王封任姓之后畛复国于薛,爵为侯。战国初,齐国灭薛,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婴死,子田文袭其父封爵,仍居薛,称薛公,号孟尝君。田文死后,诸子争立,齐、魏共灭之。秦设薛郡,汉以后至魏晋设薛县,隋废薛,为滕县领属之地。以后,薛地渐为村落,不复旧名。
史载故城周28里,战国时田文增筑,据《齐乘》记载“其城高厚,以抗魏楚,至今望之,犹严严也。”薛国故城残垣,虽千年失修,但仍保存着它特有的雄伟风貌。现存城址略呈正方形,周长10615米,城墙迤逦起伏,高出地面达4~7米,城墙底部宽20~30米。城内面积约6.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有9个村落,俗称薛城里。东南部有村名曰“皇殿岗”,村中土台高踞,传说为当时的皇殿所在地。城墙壁显现出斑驳夯筑层次,揭示了当年奴隶们的艰苦劳作。此城当时规模宏大,《史记》曾称其“盖六万余家”,是一座繁华的都城,而当时最大的霸主国---齐国的都城临淄仅有7万家,此城堪于其相媲美。1973年12月,在故城东的狄坡,出土春秋早期铜簠两件,其上铭文,一为“薛子中(仲)安乍(作)旅簠其子子孙孙永宝享用”。另一为“走马薛中(仲)赤自乍(作)其簠子子孙孙永宝享用”。专家考证文物年代当属春秋,是研究薛国历史的有力佐证。
以纳贤养士著名的孟尝君,作为领主在城内西北隅建有“纳贤馆”,北门外官道旁迎仙村(现官桥村)前立有“孟尝君养士处”的碑碣(为清嘉庆年间所立),碑身高2米多,宽约1米,过往行人莫不观赏,然碑毁于“文革”中。在狄坡村北100米处,是他的门客冯驩“焚券”“市义”的地方,当事后冯驩回齐回答孟尝君的质问时,提出了“狡兔有三窟,事得以生存焉。”的远见卓识,后来演绎为成语。孟尝君失势后回薛,果然老百姓箪食壶浆相迎百里,交口高呼“万岁”,“万岁”一词即自此始。《古薛城》收在《中国名胜大辞典》。
(3)滕国故城遗址  今县城西南7.5公里姜屯镇滕城村,为古滕国故都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滕国故城城址在城河(亦称荆河,古称梁水)岸旁,城河从东北来,流经故城东南,其支流小荆河沿故城北向西绕流,城址处在两河分岔之间。故城城垣分为外城和子城,子城内东北角有文公古台,所以滕国故城旧称文公里。现城垣残迹依稀可寻,外城城墙略呈长方形,东西横陈,现东北隅尚存一城角,当地居民仍沿袭旧名,称城角外田地为城外。外城南墙与子城的南墙在一条线上,外城东墙遗址尚高踞河岸。从子城的西南角向西至西滕城村,有宽约10余米的地带,地势稍高于地面,是外城南墙的一段城址。西墙在西滕城村中处,北墙在小荆河南岸,据明万历《滕县志》和清康熙《滕县志》载城周为20里。
子城遗址轮廓清楚,在外城略偏东南处,近方形,残留的土墙一般高约3米,最高的4米。下部宽可达10米,顶部最宽处约2米,一般不足1米。南墙长850米,东墙长555米,北墙长800米,西墙长590米,计周长2795米,子城墙现有缺口多处。据说,原来只有两个城门,一为北墙偏西的乾门,一为南墙偏东的巽门。子城的东、西墙和外墙之间,各有一片洼地,为滕国时的莲花湖遗迹,古时曾称誉滕国是“两湖荷花,一城芙蕖”。
(4)滕县故城  在今城区西南十四里的姜屯镇滕城村;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时的滕县县治,在滕城村西北一里许;汉代所置之蕃县县城在今城区西北部;今之县城为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东移2里(在今县城中心)之围筑土城。初置6条街,12条巷,后续增建11条街、13条巷。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将土城砌以砖石,筑梁坝堰(在今前洪村东)引南梁水(今城河)穿越黄山桥入护城濠。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复土扩修城墙,增高2尺,拓宽3尺并饰建女墙、垛口,达到城周长5里许,墙高3丈5尺、宽1丈5尺,四个城门皆有内外两门,外门呈半圆形称关门,两门之间俗称瓮城,内门上有方砖铺平台以石围栏之城楼,叠脊筒瓦,重檐翘厦,雕梁画栋,俨若亭阁。内外门上均有石刻门额:东内门为“云连东岱”,外门为“宗鲁”;西内门为“宝庆西畴”,外门为“怀古”;南内门为“化洽南离”,外门为“迎薰”;北内门为“恩承北极”,外门为“望阙”。还建有4角楼和24堡。城濠深1丈5尺,城门口设有木质吊桥,城濠沿岸栽柳,池植莲藕,盛称“池莲四面”,为蕃阳八景之一。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4楼

明正德7年(公元1512年)又筑郭城以护四关,周长10余里;建门楼四座,门额石刻题字东为“清尘”、东南为“朝阳”、南为“迎薰”、北为“承恩”,康熙年间在城墙东南角建魁星楼,内供奉有魁星点元的木质雕像。清代曾先后三次重修城垣,康熙7年(公元1668年)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滕县城、郭墙全部崩塌,直到乾隆32年(公元1767年)重修,整整相隔100年,城池恢复了旧观并新增建街道13条,巷子31条。咸丰4年(公元1854年)和光绪19年(公元1893年)两次重修城墙。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在城墙外侧建空心炮台两处。
(5)文公古台遗址  滕国故城子城内东北筑有灵台,即文公古台。其遗址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约60米,南北约45米,高约6~7米。灵台坐北朝南。西周时建有楼阁,相传为滕君寝殿,后世人称之为滕王阁。民国初修复的大门,两旁镶嵌砖制楹联:“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定公时弘为世子以其行文德后世称为“文公”。)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唐初元婴于贞观13年封滕王。明万历《滕县志》记述因其胡作非为、鱼肉乡里,高宗李治以书切责后迁洪州都督,即今江西南昌,李元婴又在那里仿建滕王阁。唐初四杰的王勃曾作著名的《滕王阁序》。此联句为区别江西南昌滕王阁故)。“文革”中期,真武庙等殿宇建筑尤存,创始无考。规制极古,乔木郁然。明万历十三年重修有记,原台周围砌石,今残存有3.5米高石墙,土台东、北两侧有西周文化层,亦曾发掘出汉画石,可为汉时重建佐证。今台南向西侧存石砌台阶16级,偏东正门台阶27级,可缘级登台。文公台前,尚立着明崇祯三年张三才撰写的《重修真武庙碑》及清同治三年《重修滕城庙碑》,碑面均记载:“庙祀元帝,前为文昌楼,又前为魁星楼”。可见当初台上还修过众多庙宇。
真武庙在正门西,缘阶拾级而上,台前沿有砖砌女墙,迎面为二层楼三开间大殿,建筑面积为198平方米,檐高一层约4.5米,二层约4米余。门两旁圆窗直径1米多,悬山砖木结构,一层前出廊约1米,上覆瓦檐,后墙无厦。中殿三间,面积约80平方米,原两山墙有大型壁画,脊檩和梁上镌刻有“明万历十三年修”字样。原墙为磨砖对缝,现存基石雕凿精细。后殿曾改建为炮楼。
正门内东侧,今仍有石券门,沿石阶下至东院,正门外东旁有1915年复修“吕祖祠”三间,其东西阔7.6米,南北深5.5米,檐高约3.5米,前廊1米木柱两楹,门两旁圆窗直径1.1米,下砌砖洞一券高约3米,两旁尚有三间配房,再西台基倾圮,今有1927年建“功德祠”及“休息祠”两券,洞高2.8米,宽2.8米,深5.5米。
台南偏西有二亩深坑,是当时的灵沼,为养鱼种莲供观赏的池塘,《诗经、大雅、灵台》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滕城的灵台灵沼,是“滕文公效文王筑之者”。取与民同乐之意,今台前池畔,两株古槐突兀,树围3.1米,东西并峙,虬枝仰伸伏卧,绿叶茂密(传为唐槐),配以殿宇楼阁,蔚为壮观,旧志曾把文公古台列为蕃阳(滕县)八景之一。
(6)汉代山阳冶铁遗址  位于薛国故城的东部,皇殿岗村的东侧,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地面上暴露出大量的铁矿石、铁渣、铸范(翻砂模型)和铁器残片。遗址内有的地方还暴露出窑址及窑壁残块。遗址东、南两侧有两条排水沟穿过,从沟内断面观察,耕土层下遗址堆积一米左右,1959年,出土了大量的铸范残片,可辨的器形有犁、铲、斧等,铸范有字者颇多,分阴文和阳文两种,都是三个字,一作“山阳二”,一作“巨野二”。据文献记载和考证,薛在两汉时是鲁国所属的县,不曾属过山阳郡。汉王朝在鲁国地设有铁官,山阳郡(古郡国名在今山东金乡西北)在薛地之西,相距甚近,而金乡一带在王莽新朝时还曾称过巨野。《汉书•成帝纪》记载了这样一件大事:“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十二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228人攻杀了长吏,盗取了兵器库的武器,自称将军,攻城略地,经历十九个郡国,杀了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汝南都尉”。可能因为这一次冶铁刑徒的暴动事件,废除了山阳郡铁厂,迁到相距较近的薛地来冶铁铸造铁器,所以,在薛城冶铁遗址内出现了“山阳”“巨野”的铸范,故考古界亦称之为汉代“山阳”冶铁遗址。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6楼

(3)古驿道  滕州地处兖(州)、徐(州)之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据民国《滕县续志稿》记载:“滕错壤山湖间,幅员四百余里,上达燕冀,下接江淮,冠盖通衢咽喉重地,南北一大关键也。”故有“九省通衢”之称。境内西有隋朝时开挖的京杭大运河,经南四湖南达沪杭,北至京津;中有贯穿南北数省的古驿道;1911年(清宣统三年)起,又有津浦铁路通过境内。元代以前所保留下来的古道中,仅有滕(县)邹(县)、滕(县)峄(县)、滕(县)费(县)3条大道可供使用。其余大多为乡镇小路和时令路。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官府在原古道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驿程大道,设滕阳、沙沟二驿站。为明清时期的重要交通要道。原县城东门外的东关大街即是。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云:滕县有旧曰驿程大道,北至界河南至沙沟,计一百三十七里(华里)。途经界河、北沙河、十里铺、南沙河、官桥、临城、沙沟。滕(县)费(县)古道,亦称滕(县)蒙阴古道,途经东云(东郭)、山西店(店子)、城前、白彦等乡镇,境内长72.39公里。是通往东部山区的主要道路。
(4)跻云桥  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城东南一里跨南梁河(今城河)古有石桥一座,旧名斗子桥(原为七券,取象于斗),不知创始。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知县郭石重修,数年圮。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知县杨承父增修,为十三券,纵五十丈,横二丈五尺,高二丈。过者如登云汉,更名为跻云桥。”据明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载:道光五年知县汤世培重修,改为太平桥。后被洪水冲毁,桥已不存,只有竖在道路口上书“皇恩浩荡”的龟驮石碑一幢(文革中被砸毁)。
(5)官桥  位于官桥村东南部,今新建大桥东侧。原系九券大石拱桥,偏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100米,桥面宽约6米,高约10米,始建汉代,隋至明历代均重修过。建桥用石均精雕细刻,多数是汉画造像图纹,形态优美,马拉车等画像造型更工,人马如生,桥栏雕画尤甚。此桥原名固本桥,曾在桥南出土一碑,刻文有“重修固本桥”字句。因为此地是南北通衢大官道,由官府拨银修筑,所以民众又称为“官桥”。后年久失修,残缺不全,到民国年间还剩三券较完整,仍可行人。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把古桥三孔毁废。明万历《滕县志》云:“官桥在城南40里,建自隋时,近桥东沟中塌出一断碑,盖隋开皇八年也。只有上半三分之一,其字楷古,虽非名笔,然无剥蚀,可读,其下半求之不得,惜哉,国朝正统间,知县罗斐修建九券高四丈,今稍圮”。考其桥石多是汉画石刻,桥应为汉代始建无疑,隋开皇八年亦应是重修。今官桥村因古官桥得名。
3、古墓葬
田文田婴墓  位于薛国故城内东北隅,狄庄村北约百米处。二墓东西排列,相距30米,原有封土,高6米,直径20米,石室结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曰:“冢结石为椁,制作严固,坚不可动,莹丽可寻。今墓已开发,如宫室,以铜铁铸壁,扣之有声,行人往还,莫不迳观,以为异见矣。”东晋《太康地纪》也有类似的记载。由此看来,墓当在东晋时就被盗掘。据1962年调查记录,田文墓前有清碑一块,上书“孟尝君之墓”,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山阳周端立。1968年两墓被毁,碑碣无存。1991年官桥镇政府在原址重修两墓并立碑以示垂念。
4、古石刻
(1)龙山头摩崖造像  在城区东南25公里,官桥、柴胡店两镇交界处有座南龙山,山势蜿蜒起伏,山上怪石嶙峋,草木葱郁,山顶陡崖壁立。西南的一处石崖,虽崖前乱石堆垒,露出的崖壁尚高达6米以上。乱石堆的里角与现在能见到的石壁最底边的刻字平,由此看来此崖壁往下至少得有1~2米。
此壁上保留有唐代的摩崖石刻,多是三尊一组的造像石刻。石窟一般宽800毫米,高400毫米。有的中间是一尊端坐在莲花台上的佛像,两旁二佛侍立;有的是三尊在莲花台上的坐佛,都是一佛二菩萨,和唐碑上的佛窟造像相同。最突出的有一排分上下两层的六个佛窟,每窟三佛,共雕18尊佛像,俗称18罗汉造像,佛像的头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坏。从保留下来的阴线刻佛像痕迹和莲花座看,浮雕刻工精细。在一块宽2.2米,高约3.5米的崖壁上,保留的刻石画像和记文,造像画线条流畅,造型形像表情逼真,画面有佛祖说法,刻有如来、罗汉、护法金刚等形像。如来端坐莲台之上,护法金刚侍立两旁,面部线条有的端庄文静,有的凶神恶煞。罗汉有立有坐,有一罗汉面部表情惆怅。俗装人仕和其它唐代造像相同,男性造型威仪,女性造型雍容丰腴,这也符合玄宗时期倡导女性肥美风俗。还有王公仕女朝圣图像,又似行乐图。飞天图像,连云彩花边雕刻也不苟一丝。记文为楷书小字,笔法潇洒有力,然由于字迹部分剥落,内容不能贯通详考。但在一佛窟旁,有一段文字有年号,起首即是“天宝九载,岁次庚子(“子”字不清或有误)三月信女弟子傅二娘□□心等同□敬愿为之傅二□□□为 皇帝皇后师生父母又为亡过父母愿得敬□□生冬先世皆公□□□及四□登正觉”。天宝九年应为庚寅,庚子有误,但总体看应是中唐时期无疑。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7楼

(2)汉画像石  是汉代人们雕刻在墓室、石碑、祠堂、石阙上的装饰画、像。我国汉代画像石以山东地区的遗存最为丰富多彩,而山东汉画像石遗存尤以滕州市为最。勤劳的滕州古代先民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滕州汉画像石正是这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在汉代,滕州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加之儒家厚葬之风盛行,这为营造汉画像石提供了物质基础及思想基础。
滕州是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时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它起于西汉武帝时期,迄于东汉末年,延续时间达三百余年,遍布滕州全境,遗存极其丰富,更为难得的是滕州出土了一批纪年画像石,比较著名的有,“永元十年执笏图”、“延光元年车骑出行图”、“元嘉三年对弈图”等,这为研究汉画像石分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内容上,它包罗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称为“汉代社会的缩影”。滕州汉画像石内容极其丰富广博,其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神仙世界、祥禽瑞兽和经史故事;另一类是现实社会生活。而这两类题材的内容,又常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里,给人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
反映神仙世界、祥禽瑞兽和经史故事的画像石,多取材于《楚辞》、《山海经》及汉代流行的图谶思想。主要有伏羲、女娲、羲和、常羲、东王公、西王母等人物,有青龙、白虎、凤鸟等祥禽瑞兽。画像石有《周穆王拜见西王母图》、《四灵图》等。
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画像石,主要有车马出行、人物拜会、庖厨宴饮、田猎游射、乐舞百戏、博弈游戏、胡汉战争、生产劳动等内容。画像石有《冶铁图》、《牛耕图》、《纺织图》等。
在艺术上,它在中国绘画史的长河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艺术特征突出,首先,雕刻技法灵活多样、流畅娴熟。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弧面浮雕、浮雕等类别。阴线刻线条飘逸流畅,浮雕刻物像浑厚雄奇。物像刻画生动活泼,如百兽率舞,翻滚腾挪;乐舞百戏,妙姿奇特;胡汉战争,残酷激烈;车马出行,场面壮观……
其次,尽量做到在形似的基础上力求神似。有的画面上出现几十个人物或几十种动物,而这些物像不呆板、不雷同、形神各异,给人一种动作感,似乎呼之欲出。个别画面,作者特别注意细小动作的刻划,这些细节,真实动人,栩栩如生。
滕州画像石与其他地区画像石不同的是,构图布局充盈繁密,层次众多,但主题突出。一幅画像最多可达十层,物像充满天地,空白处还要填以飞鸟走兽。但对要表现的主要人物、动物或事件,能做到重点突出,或将其放在主要的位置,或让其体量高大,或从雕刻技法上加以区别。能做到繁而不乱,产生了一种铺天盖地,多彩绚烂的效果。
1996年9月,滕州市建成了汉画像石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展带长400米,陈列汉画像石四百余块,陈列之多,属国内之最。
(3)山亭区桑村镇西户口村画像石  1958年出土,共十八石,画面廿六幅,刻面有凸面线刻、线刻和浅浮雕。原石部分存省博物馆,部分在滕州汉画像石馆。有西王母图、胡汉交战图、讲经图和光元年(公元122年)车骑出行图等。
(4)龙阳画像石  滕州市龙阳镇驻地出土,十九石,画面廿七幅,皆为浅浮雕,原石部分存山东省博物馆,部分存滕州汉画像石馆。有百戏图、纺织图、人物车马图和乐舞图等。
(5)滕县基督教宏道院画像石  1930年在滕县宏道院(原址在现滕州市面粉厂处,已无遗迹)出土,共九石,皆浅浮雕。有牛耕图和冶铁图等。
(二)历史事件
1、滕县保卫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一部沿津浦路长驱南下。12月上旬,日军乘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渠不战而逃之机,以旅次行军速度,顺利渡过黄河。12月26日占领济南,31日侵战泰安。1938年1月4日、5日,先后占领兖州、邹县。3月14日开始向滕县进犯,揭开了滕县保卫战的序幕。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9楼

(1)焚券市义  孟尝君派冯驩(也作冯煖,冯谖。战国齐国游士。家贫,为孟尝君门下食客。)到封邑薛收债息,冯驩矫君命,对“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使孟尝君获“薛民亲君之善声也”。焚券市义现比喻收买人心,博取义声。
(2)鸡鸣狗盗  孟尝君为秦相时,秦王听信谗言,将孟尝君囚禁。赖门下擅狗盗的食客,夜入秦宫,盗出狐裘,献给幸姬,始获释放;复赖一客,装鸡啼,赚开门,才得脱险。后多用作贬义,喻指微末技能。
(3)毛遂自荐  《中国人名大词典》载:毛遂,战国时期人。秦攻赵,赵使平原君求救于楚,约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从,得十九人,尚缺一人难寻,毛遂自荐于平原君,愿备员而行。“毛遂自荐”之典故,即由此而来。现用于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5)脱颖而出  亦作“颖脱”。《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事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现用脱颖而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的机会,即能显现出来。
(6)狡兔三窟  孟尝君从齐回到薛时,“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深有感触,对冯驩说:先生为我买的“义”,我今天才算真正看到了。冯驩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国策•齐策四》)。今意为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比喻藏身处多,便于逃避灾难。
(7)后来居上  汲黯是汉武帝刘彻的一个大臣,“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史记•汲郑列传》)。”有一次,他见到汉武帝,就满腹牢骚地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汉书•汲黯传》)”原义为汲黯讽刺汉武帝的,含贬义;现指后起的人胜过原来的人或后一辈超过前一辈,含褒义。
二、地理文化
(一)区域地理特征 
滕州地形东北高西南低,东北为低山丘陵,中部为山前平原,西部为滨湖洼地,地质构造以褶皱和断裂为主。断裂构造比较发育,较大的断层有 4个,均属压扭性正断层。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影响,所以滕州多泉。据调查,今境内有山泉14处,水量较大的泉有:荆泉、羊庄泉群 、位庄泉群和马庄泉等。
(二)经济概况
滕州地处鲁中南山地泰沂山区西南侧,以山前倾斜平原为主。境内主要有界河、北河沙、城河、郭河、薛河等5条季节性河流,皆由东北流向西南,分别注入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828.8毫米,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共有耕地面积73688公顷,主产小麦、玉米、蔬菜等,兼产花生、大豆、甘薯及干鲜果品。有效灌溉面积6.6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8.4%。林地面积1.6万公顷,地表地下淡水资源总量6.55亿方。矿产资源有煤炭储量55亿吨,石灰石储量28亿吨,花岗岩储量13亿吨。还有河沙、白云岩、石英石、铁、铝土、金刚石、黑色胆石、红色沉积岩石、萤石,稀有金属镓、锗和放射性元素铀也有一定储量。2005年人均GDP达到17488元。
工业门类齐全,资源丰富。拥有煤炭、建材、机电、冶金、化工、卷烟、造纸、橡胶、食品、医药等40余个门类。2005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企业300余家,工业总产值323.1亿元。
境内有京沪铁路(境内长47公里,设5个站)、京福高速公路(境内长45公里,设滕州南、滕州北两个出口 )、104国道和济微公路纵贯全境,北留公路、平下公路、济枣公路和木曲公路横穿东西。县乡公路遍布全市,基本形成了8纵、5横、1连、3环的交通格局和村村通硬化道路,实现了村村通车,通车里程1777.6公里。水运有滕州、岗头、宏大、旅游4处湖岸港口,入京杭大运河通往南北。
(三)地理景观
滕州自然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吸引着中外游客。古有“龙岭睛云、微湖夜月、池莲四面、谷翠双峰、趵突喷玉、塔影高标(浮屠峙玉)、真人仙柏、文公古台”蕃阳八景,现有远近闻名的莲青山、龙山、千山、落凤山、墨子森林公园、微山湖万顷红荷、刘村万亩梨园等景点。特别是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和连青山生态旅游区,确是休闲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10楼

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  位于滨湖镇西部滕微交界处。是中国湿地原始状态保持最佳、华东地区最大、保存状态最原始、湿地景观最佳和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素有“中国荷都”之美誉。微山湖湖面开阔、水质清纯,湖上红荷万顷、接天映日,苇荡百里、鸟鸣其间,渔帆点点、鸬鹚其上,锦鳞畅游、鹜鹭翔集,是观光、戏水、垂钓、探险、体验渔家生活的好去处。特别是6、7、8月份,湖畔荷花盛开,红花绿叶,碧水白帆、构成江北“瘦西湖”独有的风韵,令人遐想无限,留连忘返。
风景游览区现有“万顷红荷”、“百荷园”、“微湖夜波”、“孔雀岛”、“码头晨曲”、“红荷映日”、“渔舟唱晚”、“芦荡飞雪”等迷人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人文与自然交融。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家喻户晓,刘少奇和陈毅同志过微山湖的传奇妇孺皆知,古运河文化源远流长,穆斯林文化独具一格,微山湖全鱼宴别具风味,韩楼的“元明百寿石坊”古韵犹存,“东方庞贝”古洛阳城遗址扑朔迷离,还有“春秋鲁国郎邑”、“朱氏文化遗址”、“伏羲画卦台”、“牧仙洞”、“玉皇顶”、“九顶莲花山”、等历史文化古迹。
景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将陆续建成湿地文化园,湿地休闲度假园,垂钓中心,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刘少奇、陈毅过湖纪念馆等景点近百处。
连青山生态旅游区:连青山生态旅游区,群峰竞秀,连绵起伏,植被茂盛,景观宜人,而且山中古迹众多,许多美丽的传说,为这片青山绿水增添了灵性和神秘。
连青山均属泰山、蒙山分支,是“水成巨砾沉积”。位于滕州市东郭镇东北部滕、邹、山交界处,因五山相围形似莲花而得名。有大小山头130余座,群山数峰争雄,是典型太古代泰山期形成的斜长花岗岩石山。其主峰莲花峰海拔720米。连青山以其怪石垒迭,形象透剔;林木葳蕤,郁郁葱葱;涧溪清澈,流乐声咚;洞穴幽邃,灵泉喷溅而独具一格,迥然不同的玲珑美,加之峰景、谷景、水景、林景、石景、洞景,便集泰山之雄、黄山之秀、华山之险于一身,博得“山地景观大全”之美誉。
连青山峰多、谷多、洞多,号称99顶连青山,主要山峰有莲花峰、大寺峰、玉女峰、摩天岭;主要峡谷有通天大峡谷、情人谷、槐花谷、莲花池峡谷、南北蒋沟、葫芦套、陡沟谷、行水谷、椅子圈谷等;著名的山洞有桃花山洞、万人洞、仙人洞、水帘洞、华佗洞等。洞和谷一脉通达,千孔万窍,悠闲自在的白云在千孔万窍中飘游,远观好似莲青山出云,人临其中则有飘飘欲仙之乐。连青山出云景象绮丽,收云亦是奇妙壮观:势如万马狂奔、流星疾驰,瞬间云雾一丝不见,令人眼花缭乱,不禁惊叹白云哪里去了!
满山崩岩滚石,卵垒叠置,自峰自麓,戏腾左右,各有所仿,形态逼真,石头因形取名:大象石、龟石、蛤蟆石、龙眼石、鸡石等……,均属不同时期生成的花岗岩。当年的海浪正是岩石真正的雕塑者,而今连青山“旱海奇观”就是海浪雕刻的杰作。
连青山森林总面积为1200公顷,覆盖率为93%,负氧离子含量5万个/cm³。各类树种植物有113科520种,许多珍禽异兽在林中繁衍生息,主要有哺乳动物、鸟类以及爬形动物共21科97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稀有动物12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14种,兽类2种。
连青山除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拥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纪王女城就是一例。传说邾国最后一位国君(纪王)有个女儿,决心出家修道。她出家的地方就是如今的连青山。另说,纪王之女文静公主与她父王手下的一员大将相爱私订终身,而周纪王与这员大将有隙,坚不赐婚。为了爱情,文静公主同她的恋人一同逃婚来到了连青山,遂在此修建了皇城居之。
(四)名特土产
1、煎饼  常食的有麦子、芋头、玉米、足豆子高粱煎饼和掺粮的瓜干煎饼。赠送亲友或应时尝新的花样煎饼有:芝麻煎饼、椒叶煎饼、柿子煎饼、沓菜煎饼、鸡蛋煎饼等等。
2、羊肉汤  滕州羊肉汤名牌众多,喝羊肉汤已形成了一种文化。滕州羊肉汤,选用鲁南特产优质小尾寒羊和多味佐料为原料,经独特的工序和煮法精制而成,肉质细嫩,汤白如奶,色纯味香,风味可口。滕州全羊菜可做 60余种吃后令人回味无穷,经久难忘,并且性温有滋补作用,成为美名远播的名吃,风靡鲁南地区。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11楼

三、乡土文化
(一)方言文化
滕州方言,属北方方言系,滕邹峄方言区。由于受交通的影响,东部山区和西部平原略有差异;受普及普通话的影响,在年龄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滕州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和普通话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1、语音方面
(1)声母:  普通话里有21个声母,而滕州方言有19个声母(均不包括零声母),普通话比方言里多“zh、ch、sh”三个声母,少“η[国际音标] ”一个声母。且方言中“z、c、s、r”的发音部位和普通话里不同。再者方言中的声母在普通话里有分化现象。如:方言中“f”声母的字,在普通话里分化为“f”和“sh”(舌尖后音)两个声母。它们是一对二的关系。如“夫、父、书、树”这四个字,方言都念“fu”,而在普通话中后两个字则念成“shu”。
方言中“j、q、x”声母的字,在普通话里分化成为“j、q、x”和“z、c、s”两组声母。它们是一对二的关系。如“宣、轩、酸、蒜”这四个字,方言都念“xuan”,而在普通话中后两个字则念成“suan”。
方言中“z、c、s”声母的字,在普通话里分化为“z、c、s”和“zh、ch、sh(舌尖后音)”两组声母(在常用字中有少数例外)。它们是一对二的关系。如“字、志”、“曹、潮”和“丧、尚”这三组字,方言分别念“zi、cao、sang”,而在普通话中每组后一个字则念成“zhi、chao、shang”。
(2)韵母  普通话里有38个韵母,滕州方言有36个韵母,普通话比方言里多“o、i(舌尖后音)、ong、iong”四个韵母,少“iai、üeng”两个韵母。方言中的韵母在普通话里也有分化现象,个别的还有变音现象。如:方言中“u”韵母在“l”声母后的字,普通话分化为“u、ü”两个韵母。如“炉、庐、铝、缕”四个字,方言都读“lu”,而在普通话中后两个字则读“lü”。
方言中念的“i”韵母,在普通话里分化为舌尖前韵母和舌尖后韵母。它们是一对二的关系。如“自、制”、“词、池”和“私、时”这三组字,方言分别念“zi、ci、si”,而在普通话中每组后一个字则念成“zhi、chi、shi”。
方言中念“e”韵母的字,在普通话里分化为“o”和“e”两个韵母。它们是一对二的关系。如“波、坡、磨、格、渴、和”,在方言中都是“e”韵母,而在普通话前三个字是“o”韵母。
方言念“ei”韵母的字,在普通话里分别为“e、ei、o、ai、i”等韵母。它们是一对五的关系。如“刻、北、伯、白、笔”,它们在方言中“刻”读作“kei”其它读“bei”,而在普通话里则分别读作“ke、bei、bo、bai、bi”。
方言中念“iai”韵母的字,在普通话里分化为“ie、ian、ai”三个韵母。它们是一对三的关系。如“街、遣、矮”,在方言中分别念“jiai、qiai、yai”,而在普通话中则念成“jie、qian、ai”。
方言中的“üeng”韵母,在普通话则分化为“ong、iong”两个韵母。它们是一对二的关系。如“宗、葱、雄、穷”,在方言中分别念“jüēng、qüēng、xüéng、qüéng”,在普通话中分别念“zōng、cōng、xióng、qióng”。
方言中“i”韵母在“f”声母后的字,在普通话里则变成了“ei”韵母。如“非、飞、妃、蜚”在读方言中读“fi”而在普通话里则读“fei”。
(3)声调  滕州方言有四个声调(不包括轻声和变调)。
滕州方言念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普通话基本上也依次是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常用字中只有少数例外),只是它们声调的调值不同。例如:
滕州方言             普通话                 例字
阴平 213             阴平 55               天山多飞
阳平 55              阳平 35               人牛来船
上声 24              上声 214              马走老小
去声 42              去声 51               菜送用树
古入声字在滕州方言和普通话里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点是相同的,但分派的具体情况却相去甚远。古入声字派入到滕州方言和普通话的情况是以古声母和清浊为条件的。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12楼

2、词汇方面
滕州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方面相较,方言有的有音无字,有的读音特殊,有的口语化严重,有的词同意不同,有的词相同而意义存有一定的差异,不一而足。特别是名词最多,如天文、地理、时令、农事、动物、房舍、器物、人品、疾病、服饰、饮食、亲属称谓、身体器官、红白喜事、生活交往、商业文教等也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动词、形容词、方位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和谚语、歇后语也存有一定的差异。
3、语法方面
(1)滕州方言里常有语缀  名词后缀“子”,如:被单—被单子;动词后缀“巴”,表示动作的短暂,常常采用重叠的形式表示动作的重复性和任意性。这些词大多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如:搓—搓巴—搓巴搓巴手;形容词中缀“不、不子”,有些偏正合成形容词,本身表示程度加深,加上中缀“不”后,表示一种不喜爱的感情,加上中缀“不子”以后,则表示一种厌恶的感情。如:黢黑—黢不黑—黢不子黑 。
(2)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不同  滕州方言中的形容词,一般都有表示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一定方式来表示的。
单音或双音形容词,用程度副词“怪”和程度副词“镇(方言读‘zèn’)”或“骇(方言读‘h?i’)”来修饰,表示程度加深、最深。例如:厚—怪厚—镇厚,好受—怪好受—骇好受。
从单音形容词、到单音形容词和一个具有程度意义的语素组成的偏正合成形容词,再到这类偏正式合成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加上“的”的字尾,表示程度加深、最深。例如:黑—黢黑—黢黑黢黑的。
(3)可能补语不同  普通话的可能补语多是“动词+得+补语”和“动词+得”两种形式。它们的否定式是“动词+不+补语”和“动词+不得”;而方言常常只是在动词前加能愿动词“能”或“不能”来表示某种动作行为的可能性或否定。例如:走得动—能走动、说得—能说、说不得—不能说
(4)程度补语不同  普通话程度补语的类型较多,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大都可以作程度补语,副词“很、极”也可作程度补语。而方言不能用“很、极”作程度补语。例如:好得很—很好、热情极了—很热情       
(5)被动句不同  在方言中,表示被动的介词只有一个“叫”字。表示被动的句式和条件主要有以下两种。这两种被动句式多是表示受损害或不惬意的内容。例如:短路的叫警察逮着了、短路的叫警察给逮着了。
(6)正反疑问句不同  在方言中这种句子的特点,就是可能有的事情的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并列说出来,让人选择一项作答语的。例如:坐—坐不坐?知道—知不知道?喜欢打球—喜不喜欢打球?敢说老实话—敢不敢说老实话?
(二)传统文艺体育
柳琴戏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作为一邑之地的滕县古城,其歌舞管弦之声,多被历史湮没,史书很少记载。至明代,万历版《滕县志》中方记:“城西地沮汝,多膏馊,宜稻麦,其人竞相以靡侈。婚丧嫁娶用妓乐……。东门外街巷清夜管弦之声如沸”。可见,在明代滕县城乡的杂剧歌舞,民乐俗曲已相当普遍。流行剧种主要有柳子、京剧、河北梆子、唐山落子、山东梆子、柳琴戏等10多个戏曲种类。特别柳琴戏,是土生土长的一个剧种。
柳琴戏的形成: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等。根据调查和有关资料记述,鲁南、滕县一带是拉魂腔的发源地,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借鉴柳子戏的“山坡羊”、“耍孩儿”以及境内的“溜山腔” 、“四句调”、“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发展演变而成。演唱时,因无丝弦乐器伴奏,他们便根据画上的琵琶形状仿造了最初的柳叶琴—土琵琶,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从此,柳叶琴便传播开来,广为采用,逐渐形成了早期的柳琴调——拉魂腔。
清咸丰年间,以演唱谋生的艺人多是一家几口,推车挑担,遛乡串村,演唱有故事情节的“篇子”,艺人们称之为“跑坡”。清代末叶,地方戏兴起,拉魂腔艺人为争取观众,开始借助简单的服装、道具,进入扮演角色的戏曲萌芽时期。由于受人员的限制,只好一人扮多角,开演后,演员头戴礼帽,身穿长衫、腰系红绸,背着柳叶琴上场,边弹边唱,按照剧情,当场变妆,扮演不同人物。如戴上苘麻做的髯口就演老生,头上插朵花就演小旦,摘下礼帽髯口,顶上手帕就是老旦。唱一段敛钱,摘下礼帽向观念致谢,故称“抹(m?)帽子戏”,也称为“当场变”、“对子戏”;或者演些小生、小旦、小丑一类的“三小”戏。后来出现剧中七个人物,由两个演员赶装扮演,被称作“七装”的表演形式。清末民初,便有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小型戏班。由于生活贫困,艺人们无钱购置戏箱、行头,只好穿大褂、戴礼帽、着彩裙、扎彩球,以“打地摊”的形式演出。在跑坡演唱的同时,经常为庙会唱“会戏”;为地主豪绅唱“堂戏”;请神还愿唱“愿戏”。所演剧目多是《书观》、《四告》之类的唱功戏,此时拉魂腔基本上完成了由说唱形式向戏剧形式的转化。

  • 2006-12-29 13:38
  • 回复
60.12.140.*

13楼

柳琴戏的发展:柳琴戏因所在地区语言的差别,后发展形成了南北两派。上个世纪初,由滕县东门外武氏兄弟传入安徽,为“南路柳琴”。鲁南、苏北一带唱腔粗犷、豪放,注重语句的清脆流畅。逐步形成了“北路柳琴”,北路柳琴早期多是小型班社,数量众多,其中活动时间较长、较有影响的有:苏班、高班、安班、卜家班、常胜班、常春班、张增法班、徐家班、赵家班等。他们对柳琴戏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柳琴戏生长在农村,演员多数是农民出身,缺少文化,故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富有自己特色的表演程式。建国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柳琴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老艺人创办艺校收徒传艺,培养了一批批青年演艺人才;剧团经常组织演员外出学习,向京剧和其他剧种学习了各种表演程式、武功把子,使柳琴戏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经过正规训练的青年演员登上舞台以后,演员行当齐全,能上演大型文武戏、革命历史戏、现代戏等。
柳琴戏的发展,经历了 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到繁,渐次完善的过程。在活动范围上,从农村到集市城镇,再到大城市。在服装道具上,从随身衣裳破棉袄,到礼帽、长衫、彩绸,到妆衣、纱包头、简单的行头,发展到完整的戏箱。在艺术形式上,从说唱到对子戏,到抹帽子戏,再到较为完整的舞台艺术。在演出形式上,从单人、双人、子弟班、小型班社、较大的班社 ,到行当齐全的专业剧团。剧团设有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配有灯光、布景、扩音等设备。在内容上,从唱篇子、有简单情节的故事,到小故事剧,再到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大型故事剧。在活动场地上,从唱门子、盘凳子、打地摊、唱茶馆到舞台。乐队伴奏也由过去的一把柳叶琴,发展为中西器乐结合的大型乐队。
柳琴戏的艺术特点:柳琴戏是土生土长的一个剧种,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和地方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其特点是:
语言方面,柳琴戏在六十年代前基本上是一种说唱形式的音乐,语言具有通俗、生动、形象、夸张、幽默、诙谐、风趣等特点,演员即兴说唱,灵活对白,巧妙而恰当的运用歇后语、打比方、俏皮话、谐音打岔、插话逗趣等,有时用独白介绍剧情,有时用旁白旁唱直接与观众交流,把角色的内心世界直接告诉观众。
唱词方面,由许多平衡对称的上下句组成,多是由相对整齐的七字句或十字句的词格,构成柳琴戏唱腔的骨架。柳琴戏中的“三撑子”、“五字紧”、“八句娃子”、“十二句羊子”等均与其它剧种的唱词排列不同,形成柳琴戏特有的句式结构。因而对唱腔的发展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柳琴戏男女唱词中广泛应用“我那亲娘来”、“妈妈来”、“唉嗨哟”、“哪哈海”、“一雷得”、“安呐”、“咦哟”等虚词衬字来加重柳琴戏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把它同腔弯揉为一体,表现出柳琴戏唱腔的风格特色。
音乐方面,多彩的旋律,是其突出的特点。伴奏活泼,过门可长可短,灵活自如,演员不受伴奏的限制。柳琴戏的唱腔分为男、女两类;各行当唱腔除在音色上有所区别外,没有明显的不同。男、女唱腔均在四、六、八句的句尾拉腔。男唱腔粗犷豪放,尾音下滑五度;女唱腔委婉活泼 ,尾音翻高八度。有的拖腔一句可唱五、六十拍,这便是柳琴戏早期之所以被称为“拉魂腔”的原由。柳琴戏在唱段中不时的穿插使用“叠句花腔”、“四六长腔”、“大甩腔”、“哭腔”、“苦腔”、“叶里藏花”、“弹舌”、“含腔”、“柔腔”、“四句腔”、“茂腔长调”、“平腔”、“扬腔”、“停腔”、“立腔”、“射腔”等专用曲调和花腔,以丰富整个唱段的表现力,加重情感的份量。独特的节奏,构成柳琴戏唱腔特有的规律性。由板后起和切分音连续使用而形成的“强声转位”,给人以轻快、跳跃的感觉。连板起的自由吟唱,节奏自由,唱念交融,在不脱离基本旋律的情况下,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快速的叙事唱段中,常常出现唱中有数(数板),数中有唱,说唱相间的演唱特点,这种唱法在特定情节的人物身上,可以收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表演方面,具有纯朴爽朗、生动等特点,富有乡土气息。其身段、步法有:整鬓、拔鞋、提领、顿袖、怀中抱月、苏秦背剑、白鹤亮翅、浪子踢球等。舞蹈动作有:旋风式、剪子股、百马大战、凤凰展翅、跑四门。丑角的独特动作有:老汉走、仙鹤走、颠脚步、双搓步、鸭子步、下场步。其他的规范动作有:赶路、划船、骑马、跑驴、推车、抬轿、扑蝶、对阵等。
早期活动范围和剧目:其范围南至蚌埠、大通、淮南、徐州、沛县,北至济宁、兖州、曲阜、泰安、济南等地。剧目有:传统戏《大小隔帘》、《白罗衫》、《四告》、《观灯》、《大花园》以及生活小戏《双换妻》、《喝面叶》、《拾棉花》等200余出。建国后创作上演了《新风曲》、《风雨路上》、《三春柳》、《山乡锣鼓》、《瑞云》、《梦断于商》、《匡衡进京》、《墨子救宋》等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更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柳琴戏的剧目。
(三)饮食文化
在民俗风情、传统文艺体育、民间工艺、服饰文化和居住文化方面与滕州周边地区大同小异,只有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自己爱好和习惯。如煎饼、糊涂、菜豆腐、羊肉汤、糁汤、奎子鱼馆全鱼宴、老鳖靠河沿和红黄咸鸭蛋等。
1、糊涂  滕州城乡居民喝糊涂的习惯由来已久。建国前,平原地区乡民多喝高粱糊涂;山区则以小米为主要原料。新麦登场群众偶尔喝几次麦子糊涂,作为生活调剂。冬季在糊涂中掺入大量地瓜,俗称“地瓜糊涂”。较富裕户常在糊涂中掺入豆饼、花生和鲜嫩青菜,加盐少许,做成“咸糊涂”。现在,糊涂花样繁多,仍为滕州人所青睐。
2、菜豆腐  用浸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浆(有时舂好的豆糁子),与切碎的蔬菜混在一块煮熟,再加以花椒面和盐等佐料即成。根据所用蔬菜不同,有白菜、萝卜、胡萝卜、雪里蕻等菜豆腐,也可将地瓜擦弄成丝、片或块和菜同煮,叫地瓜菜豆腐。菜豆腐原为贫苦百姓度荒充饥之物,当时只能用野菜混以极少量的豆浆煮食。现时,除山乡居民春季仍食以为常,一般只为应时尝鲜才吃。菜豆腐尤以春白菜小豆腐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