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扎属于哪个流派:走出彷徨 跃向明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56:59

走出彷徨  跃向明天

——鲁迅及其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浅说

林永蔚

 

知识分子的问题是社会前进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是一个长期封建统治的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精明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的笼络、控制和镇压。纵观历史,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总是依附于封建统治阶级,自觉不自觉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开明封建或法西斯封建延续至上世纪)。周秦以前,伊尹、傅说、姜尚、百里他们都是在社会底层,出身微贱,那经天纬地之才根本无处发挥。在济世匡危的幌子下,他们最终仍是为统治者所利用,当了改朝换代的谋略之士。当年中国读书人的至圣先师.奔走列国,厄于陈蔡、几经风险,兜售他的“治国方略”,结果没有统治者的任用,还是只好回家讲学,终老一生。所以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掌握不住自己的命运。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朝的少,在野的多,这一点那个独夫是看清楚了的,他说:“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想向上爬,但由于客观现实的种种原因,日子又难以捱过,瞻念前途,不寒而栗”。他本人就是圈内一枭,深知个中蹊跷,难怪得意之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心所欲地将士子们玩弄于股掌之中。中国知识分子由于他们所在阶级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的性格普遍存在软弱而又动摇,狂热而又沮丧的缺点,由此酿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许多悲剧。

一、鲁迅人生的心路历程,使他对中国旧知识分子有了深刻的认识。鲁迅生长在“旧的营垒”之中,复杂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转轨期中的千奇百怪,使鲁迅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他本人思想的发展,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批判性。

衰败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走着历代士大夫阶层的必然之路,也给鲁迅青少年时代的思想打下了烙印。在清王朝日趋衰亡之际,鲁迅出生在绍兴城里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绍兴古城,历代以“师爷”辈出著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三后之姓,于今为庶”,封建士大夫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兴盛五代便要走向衰落,鲁迅家也跳不出这个历史的轨迹。“破落家族的飘零子弟”一般有两条路,其一是除弊兴利,重振家风,甚者出将入相。其二便是堕入社会底层。鲁迅却没有循这个常规,困顿的生活使他经常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在受侮辱和歧视的环境中,鲁迅感到了社会的冷落和势利,这给他的心灵留下了许多的创伤,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体验。

上世纪初,我国封建社会进入半衰期,封建制度的大厦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滚滚潮流中,如摧枯拉朽般地士崩瓦解。但是,二千年来的封建思想意识却顽固地孳生于人们的灵魂深处,成为阻碍国民进步的堕力。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步,社会分化更趋激烈。鲁迅早年接受诗书经传的教育,后来又读了许多野史笔记,这使他对中国历史有了较为全面的看法,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启发了他勇于质疑旧说的思维方式和可贵的爱国精神。

鲁迅抛弃了读书应试的科举之路,进水师学堂、学矿务铁路,读《天演论》等近代科学启蒙书籍,通过学习使他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有机会和革命党人频繁接触,这使他产生了以身许国的志向,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读书时,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转折。那天在教室里放映日俄战争的纪录幻灯片,其中有一个中国人为沙皇军队当侦察员,被日军捉住杀头。此时,围在一边看热闹的中国人,面对血肉横飞的惨状,神情麻木,不辩是非,反而欢呼叫好,这场景给了鲁迅以深深的刺激。鲁迅从日本的维新想到了自己民族的前途,开始致力于“国民性”的探索。这个画面使他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是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民族革命和人民解放的观点出发,鲁迅认为,医治精神的麻木更重于医治肉体的病弱,(启蒙至今,收效甚微,可见封建毒瘤沉疴之深)于是,鲁迅从此拿起了笔,走上了唤醒民众的文艺创作之路。鲁迅早年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启蒙主义者,他能够使文艺活动结合政治要求,将文学艺术的任务自觉地和启发人民群众的觉悟联系起来,并且愿意尽毕生之力为之服务,这是一个伟大的起点,也是难能可贵的。姑不论鲁迅之其他,单此一点就可令当今的犬儒们汗颜。

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和李大钊、陈独秀一起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活动,他以文学的形式揭露旧礼教吃人的罪恶,写出了向封建主义宣战的檄文。同时,他的二十几个短篇小说集中地描绘了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至“九一八”事件时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本文着重剖析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由此可见,他在作品中深刻的反封建思想的内涵。

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使中国旧知识分子“命运多舛”。

自从我国科举取土的制度出台以后,不知多少读书人的青春和生命陷入了统治者设下的这个陷井。难怪唐太宗看到千百个秀土鱼贯而入,走进贡院时,拈须自得,含笑着说“天下士尽入吾壳中矣”。在封建时期,读书人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萤窗夜读,抱着四书五经,争先恐后地挤上走向进身之阶的那座独木桥。(清季以后,也还有以“颂圣”为核心的新科举)这独木桥便是科举取士的奈何桥,在这奈何桥下不知有多少冤魂在噪嚷,他们的幽魂在九泉之下也不明白自己的死因,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1、“孔乙已”形象的悲剧意义

小说《孔乙己》写了一个没有进学的老童生,封建社会一方面以“万般皆下晶,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养成了他盲目自尊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使他遭受到社会对他最冷酷的待遇。他穷困潦倒,谋生无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乙已既成为了社会的渣子,又是人们取笑的对象。小伙计不知好歹,“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出几声”,因为这样所以才“至今还记得”。由此可见,同是受压迫者之间的冷漠和孔乙己个人的社会地位。在作品中,孔乙已不断地受到现实生活的蹂晌和践踏,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他寄与了深深的同情和无奈的感叹。

咸亨酒店是作者精心设置的富有地方色彩的,作为当时社会缩影的小说背景。穿长衫和短衣帮界线分明地各自按自己的方式喝酒。“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作为读书人,孔乙己已经失掉了他应有的地位,连“踱”进店堂里喝酒的资格都丧失了,他却仍然念念不忘自己曾经“读过书”,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他无法谋生,沦为窃盗,但却辩为“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作品精彩的细节描写鲜明地揭示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作者通过这个受凌辱,受迫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抨击了整个封建制度的腐朽本质。

从孔乙己本人的内心世界看来,他是无辜的,善良的,作者在批判之中,也对孔乙己寄与了许多的同情。孔乙已不愿拖欠酒钱,热心教人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等情节都表现了他的善良。但是,“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衣食足而礼义兴”,没有物质基础,连最低的生存条件都没有,这时的孔乙己怎么不偷,他又怎么能去守什么“气节”呢?传说中的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是顽固守旧,“夹边沟、峨边沙坪、415”的贱民们,当年岂非峨冠华衮,循经扬道,可在别人把你当做禽兽时,自已也趋于禽兽化了。所谓“贫贱不能移”者毕竟是追求中的个别典型啊!

在作品流露同情的描写里,进一步展现了科举制度对他精神的戕害。孔乙己的悲惨下场是必然的,科举制度扭曲了一个人的性格,造就了世世代代千千万万个孔乙己。小说提示了科举制度害人至深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反思我国的教育,八股味荡尽了么?----《孔乙己》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2、《白光》中的陈土成也惨死在科举制度的牢笼之中。

陈士成在县试第十六回放榜时,很早就来看榜上有无自己的名字,“细细地搜寻,看榜的人全已散尽了,而陈士成在榜上终于没有见,单站在试院照壁的面前”。落榜了“散乱的短发……脸色越加变得灰白,从劳乏红肿的眼睛里,发出古怪的闪光……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醉心科举的人,将一生的精力尽付于此,兴衰存亡,贫富穷通全在考官一念之间的取舍。落榜的生员,“不自觉地旋转了觉得涣散了的身躯,惘惘地哀叹:‘这回又完了!’”

过去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目的是金榜题名,“中”了就有功名利禄,就有高车驷马,娇妻美妾。在旧知识分子中,许多人灵魂是渺小的,卑劣的。陈士成功名不就,依然想找捷径发财,去捞地下的财宝,极度的贪婪使他心力交悴,在作品中,他不劳而获的旧知识分子的劣根性被揭露得淋淋尽致。

科场的失意往往比“丧考妣”更为厉害,许多人经受不了这个刺激,陈士成也是这样,精神崩溃了“残油已经烧尽了……。”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声,游丝似地在西关门前的黎明中,战战兢兢地叫喊。结果陈士成死于了水中,尽管他死前在水中挣命,十个指甲都满嵌了河底泥。但是,科举的洪水终于吞没了他渺小的生命。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以“儒学”为核心的科举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身心,腐蚀了他们的灵魂,毁灭了一个个聪明的大脑。事实上,以科举而求得富贵的人是不多的,但是这少数的知识分子,一旦蟾宫折桂,便成了统治者的鹰犬,成为如丁举人那样颐指气使的达官贵人。他们忘了“早年光景”,不择手段地又去欺侮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

科举考试的内容无非是脱离生产实际的“诗书礼乐”那一套封建文化。内容空泛繁杂的经书,至使许多知识分子一生都当了“蛀书虫”。比如孔乙己写那个茴香豆的茴字,几种写法,这个“学问”值几分钱,能吃能穿吗?封建文人往往都是这样在故纸堆中拾人牙慧,结果呢?结果害得我国生产力长期得不到发展,生产技术处于停滞状态。(“党八股”若真能荡尽倒也是好,可惜言而不行。)我国长时期的原始生产方式的存在,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就是其主要原因。

三、脱离生产,脱离民众的封建犬儒们,在身受毒害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维护了封建社会法权,成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社会基础。

伪君子,封建卫道士在旧知识分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大哥,念念不忘“仁义道德”,又想着“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心思和从前一样的狠……他讲道德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封建文人普遍地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之上,极力维护统治者的利益。除了这位“大哥”,鲁迅在小说《肥皂》和《高老夫子》中,勾画了四铭和高尔础两个封建卫道者和伪君子的嘴脸。

四铭思想陈腐守旧,他反对新学“可万不料学堂的流弊竟如此之大,什么解放咧,自由咧,没有实学,只会胡闹。”“什么学堂,造就了些什么?我简直说,应该统统关掉!”四铭丧心病狂地攻击新生事物,维护旧有的一切:“究竟是老年人的话对,女孩子读什么书?……我最恨那些剪了头发的学生”,他视革除封建的时尚为洪水猛兽,“军人土匪还情有可原,搅乱天下的就是她们,应该很严的办一办……。”在四铭心中,对提倡新学,妇女解放仇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甚至认为这比军人土匪的杀戳掠夺还要可恶,由此可见四铭这种人陈腐误国的反动立场观点。

四铭习惯了封建社会所固有的一切,他对横排的字典也是极不顺眼地“眉头一皱”。他疯狂地反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诅咒“新文化新文化,化到这样还不够……中国这才真要亡了。”四铭不遗余力地维护旧社会,对“恭拟全国人民合词吁请贵大总统特颁明令专重圣经崇祀盂母以挽颓风而存国粹文”的卫道举动大加赞赏,难怪其尊孔复古的迂腐之态被学生们骂为“阿尔特日夫尔”。

比起四铭来说,高尔础的表现更说明了封建文人的虚伪,无能和愚笨。高尔础自命清高,停留于知识的一知半解,他附庸风雅,想要效仿俄国大文豪高尔基,于是将名字改为高尔础,他认为自己改名有着深远意义,与过去“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的同伴黄三面前显得十分高傲。另外,他在《大中日报》上发表了炙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这篇文章,接着又得到了贤良女校的聘书之后,更趾高气扬,觉得黄三“下等相”了。

作为“尔础高老夫子”这位即将走马上任的历史教员,他胸中学识只不过是茶房酒店的说书人热悉的那些什么桃园结义,孔明借箭,三气周瑜,秦琼卖马之类,连讲个“东晋之兴亡”都力不从心,大有“人生识字忧患始”之感。甚至惶恐着怕上讲台被女学生看不起。高尔础那有什么真才实学,肚中无非是“醉倚青鸾上碧霄”那样的游戏文字。他一上讲台便“逐渐糊涂起来,竟至于不再知道说什么”,结果是讲台下一片“吃吃地窃笑的声音”。高尔础在学生面前战战兢兢,骇得“草木皆兵”,只得惶惑地、惘惘然逃出了教室。高尔础适应不了新的文化环境,反而污蔑“女学堂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终于还是和黄三之流沆瀣一气地去凑骨牌的“清一色”了。

四铭和高尔础这种知识分子满脑子封建意识,可以说是病入膏盲了,他们是社会进步的后坐力,最终只有被历史的发展所淘汰。

四、旧知识分子在沉沦中难以觉醒,在进步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启蒙运动由改良主义走向反封建的革命。但是这个革命是幼稚的,无力的,鉴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资产阶级还无力主宰中国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起码说是不彻底的。旧知识分子在这个革命中看到的一线曙光,昙花一现的消失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由狂热走向彷徨,颠簸以至没落。

《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二个短篇就反映了上述现象。

《在酒楼上》中的吕韦甫本是一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几经坎坷,青年时代的梦想却都付与似水流年,只好以授馆为生,随波逐流做些“无聊的事”,借以抚慰自己空虚的灵魂。他“象一支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比颓唐消沉的吕韦甫更为阴郁和冷漠。他还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把自己装在自己制作的“独头茧”中。与此相反的是,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他与世隔绝,流言蜚语侵蚀着他的心灵,失业的窘迫威胁着他的生计,他跳不出苦海,只好抛弃理想而回到现实,给一个军阀的师长当顾问,躬行“先前所憎恶的,所反对的一切”,背叛了先前的自我,当了黑暗社会的俘虏。魏连殳在一片趋奉和颂扬之中当上了“魏大人”,似乎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但实际上他已出卖了自己的人格和理想,他暗暗地独自忍受着真正“失败”的悲哀,背负着内心创伤寂寞地死去了。这两篇小说批判了吕、魏两人性格的弱点。这种屈服于旧势力的性格正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通病,也应是我们许多人的私疾。

《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是“五四”时代的人物。子君争取婚姻自由,不顾一切地勇敢冲出家庭,坚决地追求个性解放。可是,个性解放不可能离开社会的解放而单独解决,若没有合适的社会基础,爱情便如空中楼阁,早迟会夭折而逝。子君在获得眼前的幸福和安宁的生活之后,沉弱于日常顼事,停止了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的进取,不久生命和希望便一同破灭。涓生厌烦日常的生活顼事,失业的打击不期而至地威胁到他和子君的小家庭生活。他没有能力对付社会各方面强大的压力,“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可笑的是涓生倒埋怨起自己的爱人子君,悔不该有了一个家庭。他为了自己的个人奋斗毁掉了所有的包括爱情在内的美好的东西,即使向新生活“跨进了第一步去”,心情仍然是沉痛伴和着激愤,只好以“遗忘和说谎”来慰籍自己破碎的心灵。

在那个时代,新思想和旧势力,理想和现实存在着极大的矛盾,许多知识分子报国无门,走头无路。上述作品描写了旧知识分子反动守旧、空虚、动摇的许多共性。他们既是旧社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又是一个个被旧势力所吞噬的死魂灵。

五、鲁迅从寻求中国进步力量的角度来研究和表现知识分子,呼吁知识分子“走出彷徨,跃向明天”。

二十世纪是我们民族走向觉醒的时代,在充满阶级压迫和外来民族压迫的中国社会,知识分子毕竟对客观世界有更深的认识。他们从自身感受出发,往往先知先觉。可是“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

鲁迅不愧为知识分子中的先知先觉者,他在《狂人日记》和《一件小事》两个短篇中表现了摧毁旧礼教,追求新生活的革命精神。《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开篇之作。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中贯穿了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狂人说的所谓“疯话”,实际上包含了许多深刻的真理。小说描写狂人的内心恐惧,从中引出了“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一重大的主题。

在小说中,狂人看了封建统治者的代表“赵贵翁”奇怪的眼色,“一伙小孩子……脸色也都铁青”,集上女人说着“咬你几口”的凶话,狼子村的佃户吃人;翻开历史,在“仁义道德”的字缝中,看出了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在作者的笔下,“狂人”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反叛,他“廿年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揣了一脚”,于是封建卫道者古久先生和赵贵翁便串通一气,“约定路上吃人”,教唆着孩子人来同狂人“作冤对”。

封建反动势力也和历史上一切顽固守旧的腐朽势力一样,为了维护旧有的一切,对于反叛者进行残酷的迫害。

作者感叹民众的愚昧和落后,家里的人和那些“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妻子被衙役占去了的,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了”。这所有的人,明明身受凌辱,但却又都当上了旧礼教可怕的帮凶。读到这里不禁使我们想起了鲁迅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那篇脍炙人口的杂文,奴才受主人奴役鞭打,逢人就诉苦,聪明人劝他说“慢慢会好起来”,于是奴才欣然而谢;一个傻子路见不平,挖起了主人的墙脚,这时奴才大呼有贼,“傻子”只好逃走。在过去那吃人的社会里,封建剥削阶级,不仅剥夺了人们生存的权利,做人的尊严,也毁坏了人们的良知。“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想当年,救国救民的革命志士绑赴刑场之时,围观者有几个人表示同情?跟着咒骂“活该杀头”的人中又有几个不是同样受着压迫和剥削。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借用“狂人”之口,向社会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就是提醒国民要清洗自己的头脑,革除封建的习俗,摧毁人吃人的社会,让下一代人都能具有一种崭新的思想,开辟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这个世上。”你看作者对旧世界多么深恶痛绝,又对社会的光明前途怀着多么坚定的信念。这是作者的觉醒,同时也代表了一大批旧知识分子的觉醒。(知识分子也易上当受骗,君不见五十年前之痛殇。)

鲁迅对社会和知识分子进行了清醒而深刻的剖析。在“五四”之后,他发表了小说《一件小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一件小事的两种态度的对比,揭示了旧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鲁迅对知识分子的命运,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从剖析“我”的内心世界,由“教我惭愧”到“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在这里,“我”的自白,表现了作者进步的人生观。鲁迅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六十多年了,在这个时期中,我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伟人当年的许多愿望已经变成了现实。但是,“战斗仍未有穷期”,鲁迅有着不同凡响的政治洞察力,他以反映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所表现了深刻主题,至今还有其不同凡响的现实意义。

四九年后,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路线中,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极为特殊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改造。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其他原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痼疾还是时有发作。试看文革时期泯灭人性的现代造神运动中,有几个敢于说真话的张志新和迈罗克?又看近段时期“图穷匕首见”的贪官老爷们,他们和封建士大夫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国要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种领域都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我们需要接过鲁迅反封建的大旗,勇敢的走出彷徨,以构建民主和谐社会,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自觉地清除头脑中的封建意识,树立起现代化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崭新形象,和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广大劳动人民、弱势群体一道跃向明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