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电子抽签软件:“冬虫夏草”是“动物”还是“植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21:23

 

 

“冬虫夏草”是我国的一种名贵药材,《本草从新》中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一种能够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而根据现代科学测定,“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虫草素、氨基酸、维生素B1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在医学临床上,是极好的滋补强壮药物,有“功与人参同,价比人参高”的赞誉; 并与“人参”、“鹿茸”齐名,列为中国三大补药。

“冬虫夏草”的生长地局限于我国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区,产于海拔 3000 至 5000 米的高寒草甸上。由于明显的资源稀缺性和地域垄断性,产量稀少,采集艰难,现时每千克价格高达数万元人民币。

 

 

 

不过,半个世纪之前却非如此--当时的“冬虫夏草”即使不能用“贱如草芥”来形容,也绝对算不上什么奢侈品,仅仅是一味普通的药材,大路货。

上世纪50代中期,本人父亲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工作。1958年7月,他正在清华大学培训,突然接到通知,前往西藏进行内燃机高原实验; 实验小组从西宁出发,终点拉萨; 其时青藏公路已经初成,但是路况糟糕,山高坡陡,沿途还有众多的地鼠洞,极度危险,2400 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 12 天! 这是父亲第一次到拉萨,一路上感觉十分新奇与刺激,但是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冬虫夏草”的谈论。

1959年,父亲到西安出差,顺道看望了一位大学同学; 在其家中,不经意间谈及“冬虫夏草”,同学听闻即刻打开身旁一个抽屉,里面有七、八个旧报纸包裹的物件,随手打开一包,问道: “是不是这个? ”父亲也没见过“冬虫夏草”,看着报纸里面那些又象虫子、又象草的东西便含糊其词地点了点头。同学遂说道: “这包送你啦。”这一包有一斤多重,父亲不知道行情,正要拒绝; 那位同学表示: 家人是采购员,经常在青藏高原上跑,这东西不值钱,青藏线上很多地方都有卖。

年底,科学研究所又在青藏高原进行实验项目; 父亲这次留意了,果然发现在青藏公路沿线兵站或者临时停车点经常有老藏民拿着药材兜售,其中就包括“冬虫夏草”。

当时,藏民的生活方式还是“自给自足”,很少使用货币; 贸易多为“以物易物”--他们将采集到的“冬虫夏草”放在筲箕里--一筲箕有七、八两或者一斤的容量--一筲箕换一条烟--无论是流行的名烟,即所谓甲级烟。4 元多一条的,中华红双喜; 还是普通的, 2 元多一条的,大前门; 甚至是不知名,块把、几角钱一条的; 不分贵贱、好坏,只要是卷烟就行。

其时,父亲的基本工资 48 块,加上各种津贴、补助一个月 70、80 块。50年代末期,大米 1 斤1角2分,面粉 1角5分,猪肉需要供应,肉价 1 斤 5 角左右。父亲一日三餐大多在机关食堂解决,食堂的饭菜更是便宜,素菜几分钱一份,荤菜最贵也不过两角。一角钱就能吃好一个早餐。正在宜昌读大学的母亲每个月的生活费则是 15 块。

之后,科学研究所在格尔木、重庆设立了两个实验基地,分别进行青藏、川藏公路的内燃机实验; 父亲在 60、70 年代,每年都有三、五个月在高原工作。闲暇时便买些或者换些“冬虫夏草”之类的土特产。正是因为来得过于轻松,有时就会不大重视,随便放置; 有几次,母亲清理杂物时赫然发现搁置数年、已然发霉生虫的“冬虫夏草”,只好丢弃; 聊天时得知上述消息,本人不由产生“暴殄天物”的感觉!

 

 

 

至于“冬虫夏草”的具体价格,相关资料显示:

上世纪 60 年代,作为中药材的“冬虫夏草”由国家统购,每斤的价格只有十几元。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依然是国家统购统销,价钱也没有太大变化。至于 80 年代中后期,政策放开,允许私人少量采挖买卖,国有药材公司的收购价每500克也不到 20 元,年产量在 40 吨左右。即便是上世纪 90 年代初,交易也不过几百块钱一斤。

近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注重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中药进补”已成为一种时尚,对于包括“冬虫夏草”在内的保健品需求量大幅增加; 再加上患者治病的需要,使得中药材的市场需求逐年大幅增长,供需紧张的矛盾直接催高了部分药材的价格。

 

“冬虫夏草”是“虫”还是“草”,历来为人们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动物,可它头部却长着一棵草; 有人说是植物,可它的主体部分却是一条虫;

 

那么, 提问: “冬虫夏草”是“动物”还是“植物”?

 

回答:

每当夏季到来时,海拔 3800 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千万只“虫草蝙蝠蛾”将虫卵产在花叶上; 不久,蛾卵变成幼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部的营养长大。这时,虫草真菌侵入到这些蝙蝠蛾幼虫体内,吸收虫体营养; 同时不断长出菌丝,冬季前后,菌丝逐渐充满虫身,幼虫死亡,故称“冬虫”。

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天气转暖,菌丝从幼虫头部长出一根细长的像草茎一样的真菌子座(俗称“草尖”)。子座破土而出,顶端逐渐膨大呈现椭圆形,不过,根部仍然留在土中与幼虫头顶相连,这就是“夏草”。

所以,“冬虫夏草”既非“动物”亦非“植物”; 而是“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