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在天手游羽扇:精确测定生命通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24:28
精确测定生命通道 ——一曲鲜为人知的测绘壮歌杜永刚 常路明 赵倩来源:中国测绘报 <2011-04-22 11:13:35>

    时间定格在2010年3月28日,一场猝不及防的矿难降临山西省乡宁县的王家岭,153名被困人员命悬一线,受困人员家属撕裂人心的呼唤,惊天地痛人寰。王家岭这个平素鲜为人知的地方霎时间成为全国人民心头最沉重的牵挂。无数人伸出援救之手,数千人现场参加救援,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这是一次生与死的较量,这是世界首次垂直打钻和斜井救人相结合的成功大救援。美国《时代周刊》盘点世界十大救援奇迹,王家岭排第一。在115人经过抢救奇迹般生还的欢呼声中,在矿难一年后的今天,人们可曾知道,在这次成功大救援中发生巨大作用的信息、通风、生命这三个事关被困人员生死的通道是如何打通的?其准确位置是由谁来测定的?在王家岭矿难一周年前夕,笔者走访了当时参与大救援工作的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和114、148勘查院,探知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一曲精确测定生命通道的壮歌。

灾难突然来临,他们主动请缨
积极要求参加这次生命大救援

    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在山西省乡宁县境内,由中煤集团一建公司承建的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除108人安全升井外,153人被困井下。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向全国,震惊了大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紧急批示,山西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灾区指挥救援,各路救援队紧急驰援,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人。山西省煤炭地质局书记白秀平立即向省政府报告,请求参加救援,建议在过去平行救援的基础上,发挥地质勘探队伍的优势,展开垂直救援。得到批准后,局属各单位选调精兵强将迅速赶赴抢险救援第一线。
    当时正在王家岭附近执行勘测任务的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的5名测绘人员和部分地质勘查人员最先赶到现场。该院副院长王祖敏说:“当时我们也不知道这次抢险能否用到咱们勘查测绘人员,但不管如何先去了再说。当时已经是晚上12点多钟,我打电话向先期赶到王家岭的技术人员寻问了一些情况后,就与卫继周院长连夜赶到了现场。此后不久,114、148勘查院的领导和勘探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能否精确测定孔位,事关救援成败
一个毛头小伙子拍着胸脯说“我行”

    起初,救援工作采取的是抽水救人的办法,抢险救援指挥部尽最大努力从各方调集抽水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安装,以最大能力排水。同时,向井下强压通风,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生存支持。早排水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下井救人。然而,两天过去了,尽管抽水机在一刻不停地抽,但巷道里的水位却一直不降。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救援现场一片寂静……每耽搁1分钟,被困人员就少1分生还的希望。“立即打通生命通道”,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事实上,救援工作一开始,抢险救援指挥部的省领导就打电话问省煤炭地质局白秀平书记:“你们有没有把握准确测定孔位,打好钻孔?”从书记到物测院院长、测量队长,这样一级一级问下去,最后问到年仅24岁的毛头小伙子——测量组组长巨志强。
    巨志强2009年7月毕业于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毕业后被招聘到省物测院从事测绘工作,满打满算也就工作了半年多时间。当领导问到他能不能准确测定孔位时,他连想都没想就说:“只要矿上提供的井下数据准确,我就有把握。”他未曾想到,此话一出将要承担多大的压力和责任。
    卫继周说:“当时院领导反复问过巨志强几次,你到底行不行?他都是毫不犹豫地说‘行’。当时我们的心里非常清楚,打1个钻孔最快也需要1天多时间,井下的巷道只有4米宽,钻孔深度200多米,假如测得不准,钻孔就会打偏,其后果不堪设想。假如他当时稍微犹豫一下,我们都不敢答应省领导打这个钻孔。”随后他又说:“巷道上方处于荒野山沟,地形十分复杂,矿方提供的只是设计图纸,万一在施工过程中有调整,再高的技术、再好的设备也无济于事。当时定了要打孔的时候,从孔位测定到打钻的每个环节,各级领导和作业人员都要签字,轮到我签字时,由于责任重大,我握笔的手一直在颤抖。因为我知道,这个字一旦签下去,就意味着责任和压力。”
    采访中笔者扪心自问,假如当时问的是我,我也不一定敢说“行”,更何况是一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事实确实如此,假如当时巨志强因害怕担责任而说个“不”字,可能院领导就不敢接受这个任务,也可能抢险救援指挥部会改变救援方案,但不管怎样,都将会把宝贵的时间耗去,救援结果会大打折扣。
    笔者问巨志强:“当时你的心里是如何想的,万一失败怎么办?”他腼腆地说:“什么也没有想,只想着救人。”真是后生可畏,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最终他还是成功了。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这场大救援属于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但却没有一家媒体注意到这个毛头小伙子。也正因为如此,在抢险成功之后相当长的一些日子里,当巨志强告诉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同学说“生命通道的孔位是我测量的”时,大家都认为他是在开玩笑,根本不相信。

铺设抢险之路,精准测绘孔位
齐心协力打通生命通道

    接到“立即打通生命通道”的命令后,全体人员立即行动起来。为了确保孔位准确无误,他们反复比对图纸,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准确测定并反复核验孔位数据。他们很快确定了方案,确立1号孔为排水孔,2号孔为救援孔。
    148勘查院院长史治国说:“孔位确定了,但钻机却难以进场,因为选择的孔位是在巷道上边的荒野山沟,根本没有路。没办法,我们只好挑灯夜战,担当起筑路工作。那几天山里的夜晚很冷,队员们的手都被冻得伸不出来,由于喝不到水,嘴唇也掉一层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们一个晚上动了6000多方土,修出一条长1.5公里、落差130米的的简易路。随后钻机就通过这条路进入现场,开始钻孔。多亏有了这条路,后来的救援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钻机启动了,148勘查院负责钻探2号孔,114勘查院负责钻探1号孔,忙碌了几天的测绘人员总算能松一口气了。十几个小时之后,2号孔顺利贯通。然而,刚打通的孔却出了些麻烦。148勘查院的史治国院长告诉笔者:“这个孔刚打通就出现井喷,巷道里的水夹带着泥沙、石子就喷了出来,有些同志的眼镜都被打破了。当时我们想通过这个孔往井下送点牛奶和营养液,结果全部被水柱抛到空中,最后只好采取强行下钻的办法,用铁丝和麻包片绑住食物通过管道送下去。大约冒了9个小时的气和水之后,井喷才渐渐平缓下来。”
    卫继周说:“2号孔打通后,我们通过钻杆送下去水和营养液,送下去信和电话,但井下一直没有回音。当时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想这下可完了,不是被困人员遇难就是孔打错了。就在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出井的钻杆上绑着一根铁丝。当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井下的人还活着。”省煤炭地质应急抢险救援中心主任袁新文敲击钻杆与井下“通话”,井下立即传来敲击钻杆的回应声,准确的定位与准确的施工见效了。担心敲击会引起瓦斯爆炸,史治国开始向竖井内喊话:“下面有人吗?”下面立即传来两声钻杆敲击声;再次确认,又有两声敲击声传上来。这是生命的声音!现场救援人员都忘情地拥抱,欢呼!
    114勘查院负责钻探的1号孔深度有406.8米,这个孔由于黄土层过厚,出现了钻井工艺与地层条件不匹配的情况,用了59个小时才打通,比指挥部的预定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随后,指挥部调来大功率抽水机加快抽水,巷道里的水位迅速回落,为成功营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十几个日日夜夜,省煤炭地质局的领导与参加救援的测绘人员、勘探人员一样,克服困难、连续奋战,付出了很多很多。当时,局党委书记白秀平正发着高烧在医院输液,他拔了针头就赶赴救援现场;副局长潘增武主动放弃回家探视病危的母亲;副总工程师、“3·28”抢险专家李振拴带病坚持工作;物测院项目部经理谢文伟的岳父4月1日病故,他却始终坚持在现场;技术人员张永强的岳母去世,他也没能回去看上一眼。还有一个小伙子因为这次救援主动推迟了婚期。
    在与王家岭矿难救援人员接触的过程中,笔者真切地感到,测绘人在长期的测绘工作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需要去挖掘、去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测绘工作的功能与作用,了解测绘人“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