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油:郭沫若书画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8:17:40

《郭沫若书画集》

郭沫若
(1892-1978)

《赠吉英女士嵌名联》书写时间不详.纸本.行书.

   
人物介绍    笔名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书法家、剧作家、翻译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委员、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的造诣,同样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10年以后,他的著名诗集《女神》等作品集问世,使其书体在更广泛的读者面前显露风采。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辩史,借史鉴今,谙熟了祖国文字、书体的演进轨迹,创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学模式。1937年归国抗战,在民族危难之中,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翰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时代气息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了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特别在五六十年代,他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墨迹。其书法作品数量繁多,影响甚广。
    郭沫若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称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亦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有人说郭沫若是一位旷世奇才,这可以从他在诸多领域中的成就与贡献中得到印证。在考古、古文字学、书法研究方面,他著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西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等,对中国的考古、文学、史实、年代的考订贡献很大。特别是在六十年代的“兰亭大论辩”中,郭沫若的参与和影响至今使人还记忆犹新。
  若以书法家视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郭沫若可归入学者型或“文化人”类型的书家。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射出一种“文”的气息,宠万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种思绪,从笔端涓涓流出,生成与他诗、文、史种种学问修养相融合的化境,以书法的外化形式展现给读者。
  关于书法的学习,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说:“我从前也学过颜字,在悬肘用笔上也是用过一番功夫的”。从他的自叙可以看出他早年师颜鲁公的用功刻苦。从他的作品中,仍依稀可见颜鲁公的精神,比如线条的朴茂、敦厚;结体的宽博。郭沫若行草书的精妙之处,在于“意”的挥洒和“韵”的和谐。郭沫若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拥有了人格的浪漫与文化思想的深刻,转换成书法作品时,即有了“意”的挥洒与“韵”的天成。如果以郭沫若在文学、人格上的浪漫与文化上的“狂飙”来视其书法创作,应该是耐人寻味的。沈尹默有诗评曰:“郭公余事书千纸,虎卧龙腾自有神。意造妙掺无法法,东坡元是解书人。”

郭沫若(1892-1978)作品欣赏

江汉丘陵行书七言联

郭沫若(1892-1978)


读史偶成

郭沫若(1892-1978)


为荣宝斋题行书横披

郭沫若(1892-1978)


杜甫草堂联

郭沫若(1892-1978)


行书立轴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辽宁省博物馆藏

 

郭沫若(1892-1978)


行书立轴毛泽东《沁园春·雪》来自嘉德拍卖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999春季拍卖会;JG005


尺 寸: 70×140cm
估 价: RMB 50,000-60,000
成交价: RMB 165,000
1967年作
钤印:郭沫若、自号放夫
题识:毛主席《沁园春·雪》一九六七年冬,郭沫若。
拍卖日期: 1999-04-20


郭沫若(1892-1978)

图文来自台湾智邦艺术空间网站 五四运动人物书法展专题
雅俗共赏郭沫若书法
——《中国书法家全集·郭沫若卷》评介
作者:谢保成


    近十多年来,书法艺术日益受到青睐,各种碑帖、书法作品集在书店的书架上占据着耀眼的位置。我所见不多,关于郭沫若书法作品的系列出版物,主要有郭平英主编《二十世纪书法经典·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和《郭沫若书法集》(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两种,印制精美,信息量大,极富欣赏价值和长久保存价值。如果说这些出版物的不足,则是因循惯例,仅在作品旁简单标注题名、尺寸、年代等,高雅有余,普及不足,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不能够从中了解书法家其人及其作品的价值。赵笑洁、东野长河著《中国书法家全集·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艺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恰恰弥补了上述不足。
     《中国书法家全集·郭沫若卷》融郭沫若书法作品、传记、印章、论艺言论以及作品赏析于一书,使读者既能够欣赏到郭沫若的书法作品,又能够了解郭沫若的人生(包括艺术)道路、书法理论,还可以帮助读者欣赏郭沫若的书法作品,实为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
     全书五章:第一章,生平概述;第二章,书法艺术历程;第三章,兰亭论辩;第四章,“郭体”解析;第五章,论艺摘录。附录包括常用印章、年表、主要传世作品、主要参考书目、释文等五个部分。该书收录郭沫若书法作品90余件,附录中的“释文”部分,分别将这些作品的文字逐一录出,以便读者对照阅读、欣赏。
     “生平概述”简要叙述郭沫若的人生道路和学术生涯;“兰亭论辩”介绍论辩的由来和意义;“书法艺术历程”、“‘郭体’解析”两章,是书中文字叙述的重点,此前这样的系统论述并不多见。
     郭沫若并非专门的书法家,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却有目共睹。“书法艺术历程”一章,探索郭沫若70余年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少年时代:心仪“苏(东坡)体”,又受民国书法主流———碑帖结合的影响。东渡日本:探奥甲骨,研究早期造型符号,而且用毛笔撰写,虽非书法作品,字里行间的金石气已油然而生。对于晋(二王)、唐(孙过庭《书谱》)以及明中后期一些书法的追溯,明显看出他消化与吸收传统法帖的种种痕迹。为抗战而书,使郭沫若的书法作品幅式走向大众化。字型结体、笔法起运、章法行气等,都有了新的面目。格调刚柔并举,或含蓄温和,或疾厉昂扬,成为郭沫若书法走向成熟的前奏。书写新中华,“郭体”形成。20世纪60年代,是郭沫若书法成熟、风格更趋强烈、创作更为旺盛的时期。他的书法风貌精气饱满,形式与内容又有新的开拓。风格的独创性,由早期的碑学功底,到融汇碑帖的广泛吸收,到晚年的风貌独立,最终走向成熟,显出激情洋溢、涤满乾坤的浪漫风采,形成风靡神州的“郭体”书法,成为20世纪学者型书法家的一个典范。
     结合郭沫若书法作品进行解析,是这本书不同于一般书法集的一个特点。“郭体”解析一章,从“当于目而有据”的点画出发,综合作品的特征,了解其思想境界、人格品性,了解其心理,了解其时代精神,从而对“郭体”作出品评:浪漫风格――豪放明快、不拘绳墨;笔法特征———巧于变化、深厚凝重;结体———风神洒落、平中寓奇,章法———匠心独具,运用玄妙;草书———舞墨见豪情。归纳郭沫若书法“巧于变化、深厚凝重的笔法特征”为:逆入平出,回锋转向;内擫外拓结合;藏露互用,方圆并施。归纳郭沫若书法“风神洒落、平中寓奇的结体”为奇正相生、疏密得当、虚实变化、开合伸缩、俯仰有姿、避让妥帖等六点。这对于读者理解、认识郭沫若书法风格,颇有帮助。
     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文字表达既要科学严谨又要通俗易懂,二是文字叙述与书法作品的穿插要配合得当。此外,书法作品编号与其他插图编号应当区分开,有所脱漏的书法作品“释文”应当补入。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郭沫若


  • 郭沫若(1892—1978)书法

  • 郭沫若(1892—1978)书法

  • 郭沫若 1966年作 书法 镜心

  • 郭沫若 行书扇面 镜心

  • 郭沫若(1892~1978) 行書五言詩

  • 郭沫若(1892~1978) 行書毛主席詞《浪淘沙》

  • 郭沫若(1892~1978) 行書節錄李固遺黃瓊書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手卷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对联 屏条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四屏

  • 郭沫若 书法 横幅

  • 郭沫若 书法 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行草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1964 行书五言 对联

  • 郭沫若 行书《春夜喜雨》 立轴

  • 郭沫若 行书五言诗 扇面

  • 郭沫若 1961年作 行书七言诗 镜心

  • 郭沫若 1965年作 行书“毛主席诗” 立轴

  • 郭沫若 1969年作 行书毛主席诗 立轴

  • 郭沫若 于立群 1963年作 隶书“万方奏乐有于阗” 镜心

  • 郭沫若 书法 1945年作 行书重游大佛寺 镜心

  • 郭沫若 1963年作 行书赠日本友人 立轴

  • 郭沫若 行书七言诗 立轴

  • 郭沫若 1952年作 行书七言诗 立轴

  • 郭沫若 行书 立轴

  • 郭沫若 行书 立轴

  • 郭沫若(1892-1978)信札一页(带封)镜片

  • 郭沫若 1960年作 行书自作五言诗 镜心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郭沫若 草书七言诗 立轴

  • 郭沫若 草书

  • 郭沫若 书法 镜心
  •  

郭沫若

  • 郭沫若 行书王安石诗 立轴

  • 郭沫若 行草毛主席诗句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1966年作 红樱桃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纸本立轴

  • 郭沫若 1944年作 颜鲁公争坐位 册页(十三开)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等 签到簿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1960年作 行书五言诗 立轴

  • 郭沫若 1947年作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1981年作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1966年作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1962年作 行书七言诗 立轴

  • 郭沫若 1964年作 行书七言联 镜心

  • 郭沫若 行书七言诗 镜心

  • 郭沫若 行书七言诗 立轴

  • 郭沫若 行书嘉言一则 立轴

  • 郭沫若 1947年作 行书嘉言一则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1892-1978) 书法对联

  • 郭沫若(1892-1978)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对联

  • 行书对联

  • 草书

  • 行书

  • 行书

  • 书法

  • 郭沫若(1892-1978)

郭沫若


  • 书法对联

  • 行书

  • 书法对联

  • 书法

  • 草书

  • 行书

  • 草书

  • 行书

  • 书法对联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西晋卫恒四体势中草书势之序说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行书

  • 行书

  • 书法

郭沫若 书法对联 立轴

  • 行书《如梦令二首》

  • 行书七言联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行书对联

  • 书法对联

  • 书法

  • 书法

  • 郭沫若 书法 镜心

  • 郭沫若 行书七言对联 对联

  • 郭沫若 草书七言诗 镜心

  • 郭沫若 甲申(1944年)作 楷书美女叹 镜心

  • 郭沫若 1962年作 草书五言诗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1963年作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行书中堂 立轴

  • 郭沫若 1962年作 行书《东风吟》 立轴

郭沫若


  • 王雪涛 郭沫若 花卉草虫 书法 成扇

  • 郭沫若 书法(局部) 手卷

  • 郭沫若 1962年作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立轴

  • 郭沫若 书法 镜心

  • 书法

  • 行书镜片

  • 书法

  • 书法四屏

  • 书法

  • 草书

  • 行书

  • 行书

  • 毛泽东诗意

  • 行书七言联

  • 行书五言诗

  • 行书

  • 书法

  • 书法

  • 书画合壁

  • 行书 喜气冲冲图书画合卷 (二幅)

  • 行书

  • 行书

  • 草书七言诗

  • 书画合璧 (二件)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海棠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花卉

行书菩萨蛮词

郭沫若


  • 书法对联

  • 书法

  • 行书条

  • 行书七言诗

  • 书法

  • 行书

  • 书法

  • 行书

  • 书法

  • 行书四语诗

  • 书法

  • 书法

  • 行书

  • 书画双挖

  • 书法

  • 书法

  • 行书

  • 行书

  • 行书

  • 兰草扇面

  • 书法

  • 行书七言

  • 草书

  • 草书毛主席诗词

  • 行书浪淘沙

  • 行书水调歌头

  • 行书东山六朝松

  • 书法

  • 行书《南平纪游诗》

  • 行书七言诗

  • 行书五言诗

  • 书法

  • 书画成扇 (二把)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万类霜天竞自由

  • 书法

郭沫若


  • 书法

  • 行书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行书

  • 草书自作诗一首

  • 书法

  • 书法

  • 行书七言联

  • 行书七言诗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行书七言诗

  • 书法

  • 书法

  • 行书

  • 行书自作诗一首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行书七言诗

  • 行书八言联

  • 行书毛主席《如梦令·元旦》

  • 行书毛主席《如梦令·元旦》

  • 行书

  • 书法

  • 行书

  • 草书

  • 行书七言诗

  • 行书《卜算子·咏梅》

  • 行书七言诗

  • 书法

  • 书画合璧

  • 书法

  • 行书

  • 书法

郭沫若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七言联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八言书法对联

  • 书法

  • 行书

  • 草书

  • 行书

  • 行书

  • 行书七言联

  • 书法条幅

  • 行书七言对联

  • 行书

  • 行书五言诗

  • 陆游咏梅词

  • 赞焦裕禄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行书七言联

  • 书法对联

  • 书法对联

  • 书法

  • 行草

  • 草书七言诗

  • 草书五言诗

  • 书法

  • 书法

  • 行草

  • 行书

  • 行书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 书法

郭沫若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