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皇后三国杀强度:第一政论周刊:朝令夕改的“短命政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9:53:21
 
1. 一发布即短命的“政令”
佛山“限购令”24小时内大变脸
10月11日上午,广东佛山住建局在网站发布公告称,10月12日起放宽限购条件:允许佛山市户籍居民家庭增购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当天23时24分,该局又在网站上通告称,为“综合评估政策影响”,暂缓执行该政策。(来源:京华时报) 8天即被叫停的“征收房产加名税”
从8月23日宣布“今天开始征收”,到8月24日的“等待国税总局文件”,再到8月25日等来国税总局“短期内暂不全国推行”的回应。就在全国媒体都在高度关注之时,不料南京有关单位却又在8月28日宣布“暂时不征收”。(来源:北京晨报) 只执行了9天的江门“禁狗令”
7月底,一道禁犬令在江门传出。其中最惹争议的两条:一是在江门市城区的犬类禁养区内一律不准饲养各类犬只;二是自8月26日开始,该市犬类管理联合执法人员将对在禁养区内的公共场所违规饲养的犬只予以统一收缴、捕杀。 政令一出即引起各方质疑,许多网民还发起了网络签名活动抵制这一行动。在禁犬令出台9天后,8月3日上午,江门市联合发出禁令的五个部门经开会研究收回了“禁狗令”,并公布了“接纳民意改进城市犬类管理办法”的决定。(来源:羊城晚报)

2. 年年发布,从未执行的“政令”
每年例行出现的关于“学生减负”的红头文件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每天家庭作业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并提倡和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安排1天‘无家庭作业日’。”自从几年前开始提倡为中小学生“减负”后,每年开学,各级教育部门发布、转发的类似内容的《指导意见》就会纷至沓来;而到假期前,关于“假期不得补课”的各种规定,也必会如约而至。但年年说,年年的结果都一样:做不到。(来源:羊城晚报)

3.“落不了地”的行政令
航空公司:飞机关舱门30分钟内须起飞不靠谱
8月13日,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民航局近期发出了《航班延误整治专题会议纪要》及《关于进一步做好航班延误时旅客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延误两小时以上的航班要优先放行,关闭舱门的航班在30分钟内起飞。 航空公司有关人士称民航总局的这一要求“不太靠谱”,在出现大面积延误的情况下,实现半小时起飞难度非常大。国内某国有航空公司地面服务部负责人表示,若不准点关舱门,就不能“排队”向空管申请放行时间。因此,航空公司方面对于“关舱门30分钟的航班优先放行”规定的可行性提出担心,因为延误后的航班较难得到具体起飞时间。(来源:北京晨报)
 
1. 虚浮的工作作风和“拍脑袋”决策
上午发布公告出台政策,晚上就公告暂缓执行,佛山的限购放宽令成了“朝令夕改”的生动样本。作为实行限购令最早的二三线城市,本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山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至于为何暂停执行,官方的解释是“为进一步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并综合评估政策影响”,这岂不是说,这个政策的出台是“拍脑袋决策”?如此涉及面广的政策调整,事先并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以及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从而对后果和风险没有预判?这种现象值得正视,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一方面,一些部门在出台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不搞调查研究、乱用长官意志“拍脑袋”,行“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做派,想当然做事情。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干部擅于“虚张声势”,弄“花拳绣腿” ,“自以为是”,“夸夸其谈”。唯领导意图是从,看领导眼色行事,脱离实际,在落实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了解基层情况,瞎指挥。为出政绩,乱出点子,行“纸上谈兵”的做作。其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瞎折腾,与“为民”的执政本质相悖,使“政令”脱离实际。(来源:人民论坛网综合)
2. “一叶障目”的功利执政观
从本质上说,短命政令是“一叶障目”的功利执政观所导致的。当决策围绕地方利益、甚至部门利益转的时候,就必然存在诸多问题,甚至跟实际情况背离,失去执行下去的基础。佛山的“短命限购放宽令”是一个警钟,此说明部分地方政府已经蠢蠢欲动,佛山只是作了“出头的椽子”。这更是一个危险信号,提醒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的执行上,应进行强调和明确,避免“救市”心态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加剧市场风险。(来源:新华网)
3.政令只为试探各方底线
据称,佛山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一日之间叫停为限购松绑的政策,原因竟然是为了进一步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并综合评估政策影响。这种解释显然是一种狡辩,因为,政府出台的政策本身便具有严肃性,从制定到向社会发布,势必要通过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和综合评估政策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有关部门的深思熟虑,进而上升到决策层面。而一旦政策向社会发布,断无重新回炉之说。此番再提征询意见和评估政策影响,不免让人怀疑,政策制定程序是否合理合法?
其实,政策“朝令夕改”,醉翁之意不在酒。为限购松绑的通知被叫停,实则是职能部门试探各方底线后的结果。佛山市发布有条件地放松限购政策的通知,明显是在激活房地产市场,对地方政府而言,楼市的兴衰关系到GDP,更关系到政绩。但是,地方政府又不得不面对中央三令五申的限购要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国内多个场合强调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变,其中就包括房地产,住建部多位官员也曾明确表示,限购政策不会放松。因此,通过发布为限购松绑的通知试探中央态度便成了唯一可以遵循的路径。(来源:红网)
4. 没有真正地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
政令“短命”的具体原因可能有好几种,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出台政令的部门,有没有真正地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如果真正考虑到百姓利益,就不会只图自己管理方便,把全城犬只一禁了之;也不会在“房产加名”问题上横生枝节,给婚姻家庭带来不和睦因素。也要承认,有些政令的出发点是不错的,却只看到表面矛盾,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真正关切所在,结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执行起来也不那么顺畅。
无论是哪种情况,给老百姓的印象就是政府出台政令不严谨、太随意。一些政令甚至已经给百姓生活带来实际困扰,即使发现不妥后收回,老百姓受到的损害和心里的“怨气”,是可以想见的。脱离实际的政令,也会引发“做秀”的质疑。这条政令明明不对却硬要执行,那条政令看似有理却执行不了,不仅“搞晕”老百姓,而且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老百姓心目中,又会是个什么形象?(来源:新民晚报)

 
1.“短命政令”未必糟得很
违背民意和脱离实际的政令,必然带来民间强大阻力,必然无法落地执行。如果强制推行,就会引起社会对立,就会出现政策性偏离。对这样“糟得很”的政令,让它长寿就会损害政府的形象。及时宣布废除,或者修订完善,是执政者开明、诚信的体现。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是执行党的宗旨的题中之义。
因此,糟得很的“短命政令”,对人民来说是“好得很”。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维护了政府的诚信形象。但是,并不说“短命政令”频频出现是好事,而是要从中接受教训,从制订政令就充分倾呼民声,特别是与广大人民利益相关的政令,要科学论证,力求完善。有时群众分歧意见较大,宁可慢些稳些,不要“抢道”仓促出台。(来源:荆楚网)
2. 谋而后动:宁可慢些,也要谨慎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表示,对于一项政策的出台,无论是量化的指标,还是操作指引,都要在一个可达范围内,或是通过努力后可达,否则就会被束之高阁,变成“走程序”。
通常,主管部门出台某项政策,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比如为了解决看病等候时间长,所以出台了量化的新规定。但问题是,这个“量”却并没有对症下药。“候诊时间过长,到底是出在看病整个过程的哪个环节,在出台政策前,主管部门并没有好好做过摸底调查。现在很多候诊时间长,是因为医生少、病人多,这是医疗资源投入不够、人手短缺造成的。我们的病人又都喜欢去大医院,这又跟社区医院建设不完善有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候诊时间长。查准软肋,就应该该拨款的拨款、该建设的建设,而不能单纯推出一个量化指标。”
这样的“短命”政策频出,除了造成相关操作部门的困扰,更多的是损害了政府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何艳玲表示,对于这样的政策,操作部门执行不了,只能把它束之高阁,久而久之,主管部门“管”的能力和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而公布出来的措施做不到,老百姓也会认为,主管部门的措施大多是“看的”,对管理部门的评价和口碑自然也成了负面的。
“现在的政府职能部门很看重民意,怕老百姓有不满。看重是好事。但是这种看重,同时也对职能部门造成了压力。很多职能部门,一看出了问题,有了不满,就急于去解决它。而解决问题往往就靠出台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出台又是在压力当前的情况下,非常匆忙,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调研。出台得快,被否定得也快,这是必然的。”专家指出,制定再小的政策,也要慎思,宁可慢一点,宁可承担一段时间民众的不满和指责,也要谨慎再谨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