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3罪业女神在哪:关于中国历史的若干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42:35
关于中国历史的若干问题 
 作者:蜂带刀 

  
   本文并不想涉及“密闻野史”和“敏感的历史问题”,也并不想从空泛的天命气运或者账目细节处着手,由于篇幅所限(甚至故意跳过了几个可能需要复杂解释的问题),一些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也不说了,而是选取一些“中等规模”的公认史实加以不同于正史的解释,至于是否正确合理,就看大家自己的判断了。
  
  
  
  1.汉人这个称呼在什么时候开始的?
  
  汉代。
  
  2.秦始皇是不是“汉人”?
  
  当然不是,他是“秦人”,他那阵还没有汉人这个说法呢。
  
  3.大禹是“夷人”?
  
  史书“有大禹出东夷”的记载。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人口远没有现在这么密集,东夷可以指具体部落,也可能指地域或者方位。
  
  4.为何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龙”会成为“图腾”?
  
  某种观点认为,“龙”是华、夏、夷三个部落的图腾的综合,甚至可以放大认为是所有飞禽、走兽图腾的综合,也即代表“联盟”的图腾,消除各个部落图腾之争。
  
  5.华和夏是两大部落的名称?
  
  一般认为是的。但古书也用夏指来自西北中亚方向的部族。
  
  6.匈奴是夏(部族或朝代)的后裔?
  
  史书有“匈奴,夏之后裔”的说法。但也可能指夏朝的残余势力退往草原,成为其“领袖者”, 还有可能特指是来自西北中亚方向的部族。由于此段历史过于“潦草”,不便深究,俺往往习惯主观认为,史书对匈奴习俗的记载,应该相当于夏朝的风俗。
  
  7.有公认物证可查的,中原技术开始领先于周边的是哪个朝代?
  
  一般认为,是商代。
  
  8.你认为中原的体制、文化领先于周边是何时?
  
  俺个人认为正式领先是周代,夏代文化应该还很原始,而周边部族很长时间相当于夏的文化和体制,商代是一个转型期,所以应该是周代开始正式全面领先。
  
  9.为何农耕文明的文化技术往往领先于游牧民族?
  
  因为农耕生活相对稳定,人口相对聚集,传承性和交流方便性更好。
  
  10.中国的“中原”就那么重要吗?
  
  它是肥沃的淤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河流无季节性断流,生产资料丰富,人口密集,虽“四面受敌”、“易攻难守”,但得中原者将获得充沛的社会资源,以此为根据地统一四方。
  
  11.春秋战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可以等同来看吗?
  
  如果作为几个相对稳定阶段的过渡,具有一定可比性,而五代十国最好还要算上南北宋、辽、金、西夏的“第二南北朝”时期。它们是华夏的封建阶段、中华帝国的萌芽阶段、中华帝国的扩张阶段、中华帝国的内敛阶段和清的过渡阶段。也可以说是与周边民族的大融合、大学习阶段,秦由游牧小族终统一中国,隋唐本身具有鲜卑血统也是东侵民族的后起之秀,契丹、女真的辽金王朝同样采用汉制,并由游牧过渡到半耕半牧生产。
  
  12.为何我们觉得春秋战国和三国的故事会很“精彩”?
  
  因为他们都是在同一天子之下的割据政权间的利益争夺,也即国家/民族内部战争,谋士和将领们可以灵活的“择明主而适”,而没有民族负罪感,各方对待同族同宗的战俘、平民也会较为克制。所以虽是无义战,却精彩,也容易达成联盟和解。
  
  13.统一好还是割据好?
  
  因为中国的地理特征,能够在割据后形成统一,而且自秦汉后,割据的各方也务必以统一为目的,否则不会太长的时间,必然被占据中原的一方所灭。同样因为中国的地理条件,乱则相当于欧洲大战,兴则相当于欧洲合力,这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同样。当天下大乱时,毫无法制可言,人的生命都难以得到保障,何谈其他呢?中国历史上几个割据时期,不仅有气候变迁的因素,也是一种体制达到极端而弊端爆发的时期,下一个王朝就在反思中完善和改进。统一最终成为全民的信念,而割据为了自我保护和反抗暴政,目的仍是为了下一次统一,而不是长久的“独立”下去。而中国一旦分裂,因为河流水源问题就会爆发频繁的冲突,最终成为一个“拉美国家群”,可以被任何一个稍强的外敌任意欺凌。也许某些人喜欢百家争鸣,但百姓还是向往汉唐。
  
  14.中国自秦后就不是“封建”体制了吗?
  
  是的。“标准的”封建制是天子在上,而掌握很大的军政教权的诸侯分封四方的模式,而自秦代开始,尤其是汉八王之乱后,中国就是一个以高度中央集权和皇位世袭为主要特征的大帝国,虽有封王封候,但王候的封地大多是食邑而已,王侯大多不具备齐备的军政教权,很难说是“封建”。
  
  15.为何孔子形容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大道纷乱的?
  
  春秋战国是青铜器向铁器的过渡时期,也是其他技术和文艺的过渡时期,旧有的“礼”“道”已经难以适应和管理这种社会状态,类似于欧洲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时期,旧的信仰已经打破,新的还没能建立,道德保守派当然就会觉得“乱”了,但这恰恰孕育了新生。
  
  16.为何春秋战国之后没有出现“百家争鸣”?
  
  这要看你如何定义“百家争鸣”,在俺看来,晋乱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佛道之争,近代清末的中国道路选择的争论等等,都可以看作是“百家争鸣”。但是,自秦后,统一成为现实的选择,也是人心所向,当进入下一个稳定期时,必然采用一种宗教、思想、主义作为国家之维系,其他思想或消极埋没或走上暴动的道路,无法在几个割据政权间游刃有余。
  
  17.人性本善是孔子提出的吗?
  
  不是,是孟子。
  
  18.为何儒学/教的理论/教义会越来越束缚和严厉?
  
  对于宗教或者信仰来说,因为信仰者并不能完整准确的得知,所以纯信仰本身无善恶判断,而各种施行信仰的路线方针就必须有善恶判断,然后引申出现实的强制的法律条文,所以孟子时代的儒学/儒教,就由孔子近乎“人性自然”的宽松态度变得相对严厉和教条化,这是现实实施的必然演变。后面俺还会讲到宋代儒学/儒教的另一次大演变。
  
  19.有人常叹息,中原文化自秦汉后变得苍白麻木甚至严酷,而绚丽的楚文化则被排斥,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是这样吗?
  
  楚很早就篡越称王,势力又很强大,被中原诸侯所警惕,当然会排斥其文化。而更为重要的是,儒、道、墨等的政治诉求,不论是政教合一还是政教分离,但他们都是“无神宗教”或“类一神宗教”,这样有利于后世的皇帝取得民众的唯一信仰,而楚文化多鬼神,也即“多神教”,将分散皇帝的权威,所以和世界大多数地区一样,一神教最终代替了多神教。
  
  20.统一文字、度量衡甚至道路、车辆标准就那么重要?
  
  它们是一个国家能够统一的文化和意识基石,也是技术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和升级的基础,如果是作技术工作的将体会更深。
  
  21.长城为啥修在那个地方?
  
  长城基本是700mm降雨线(是否就是700俺记不太清了,呵呵),也即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长城外或是草原或是戈壁,生产生活条件远不如农耕,仅从单位土地人口就能得出这个结论。
  
  22.相比汉、隋、唐、元、清的辽阔,长城不是保守的象征吗?
  
  不能这么简单的下定义。首先,由于当时的科技和文化水平限制,管理长城之内的帝国都是勉为其难的,幸亏内部地势还算平坦些,而欧洲只能长期的处于分裂状态,汉、隋、唐、元哪一个不是由地方军政首脑引发的“政变”亡国呢?(清比较特殊,俺在后面会讲到)其次,汉隋唐元清都在大多时间内控制住了中国良马产地(祁连、河套、口外、呼伦贝尔等),能够装备一支剽悍的骑兵部队,加上中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方能远征戈壁草原,需知,西北的几百里戈壁简直是步兵难以逾越的天堑。
  
  23.农耕士兵为何在大多数时间打不过游牧士兵?人数不是远多于对方吗?难道是“吃草”多了就打不过“吃肉”的了?
  
  在平原地区大集团作战,不仅是单兵体质和士气的问题,骑兵素质和数量将起到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骑兵的冲击力、运动速度、运动灵活性、长途奔袭能力都远高于步兵,并且可以形成无数次的包围/袭扰/断绝粮道让步兵一方迅速瓦解崩溃。而且草原轻弓箭骑兵和欧洲重长矛骑兵作战方式不同,后者用车兵尚能阻挡,草原骑兵往往形成两翼迂回包抄,使对方难以找到冲击重点,草原骑兵可全部发挥战斗力,而对方仅外围能发挥战斗力,欧洲重骑兵开始作战也屡次失败。步兵一方一般只能坚守大山大河或筑城防御,即使获胜也难以追击。所以有人说,步兵对骑兵,胜则小胜,败则覆没。而西北防线外的几百里戈壁,是阻挡步兵的天堑,如无长期准备根本无法越过追击。
  
  24.皇帝家族世袭制代替部落推选制是黑暗专制还是一种进步?
  
  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因为所谓“推选”往往并非“法制体系下的和平竞选”,不仅是政治上的勾心斗角,而且往往兵戎相见,新立酋长为了树立威信往往还要对外袭掠,容易酿成部族内讧的惨剧,甚至造成部族灭亡。
  
  25.为何“废长立幼”多被大臣阻拦?
  
  长子继承制虽然存在种种弊病,但可以避免皇族内部关于继承问题的尖锐矛盾。长子只有一人,而“幼”并非专指“次子”,而是其他所有皇子,甚至会引发宫廷政变,所以往往被大臣们阻拦,但最终的评价其实还是看继承者的实际作为的。
  
  
  
  26.汉与匈奴战争最终获胜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一是中原修养生息后,凭借物质和技术能力,能够远征匈奴;二是天灾打击使得匈奴人口大减,战斗力大为削弱,同时也让同样信“命运”的匈奴人失去自信和战斗意志。
  
  27.匈奴最终的结局如何?
  
  一部远遁,一部归顺汉朝。后者的皇室后代曾在十六国时期建立后汉政权(因有过联姻,故以汉帝外甥自居),后灭亡,中国境内的匈奴部族从此湮没于历史长河。
  
  28.“皇帝”二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官方说法是秦始皇自认功劳巨大,三皇五帝不能相比,故合皇、帝二种称号,但经过对中国近代翻译方法的考察,皇,意味着“天之王”,是宗教信仰的最高级别,“众神之王”;帝,意味着“人之王”,“众王之王”,是切实掌握国家军政大全的王;皇帝合称,必须是政教军合一体制的国家首领。但这是中国汉语用法,外语有时混用。
  
  29.“帝国”具体指一个国家的体制时期还是永久的称呼?
  
  帝国特指王取得切实的军政合一大权体制时的国家。比如日本帝国时期,一般特指日本天皇在明治维新时夺幕府军政权时开始,到日本战败投降,天皇交权时为止。也即有“皇”之国,未必就是帝国。(注意这是中国汉语用法,外语有时不同。)从这个意义来讲,从秦到清,中国一直是一个帝国或由几个帝国组成大的概念。
  
  30.佛教自何时传入中国?
  
  较为公认的是汉代。
  
  31.真正意义的道教是何时形成的?
  
  较为公认的是汉代。是道学与方术的合流。个人认为是受到了佛教的很大影响。
  
  32.有人说佛教本是无神教?
  
  是的。在西方学者眼里,佛教可以看作是“印度新教”(类似于“基督新教”),佛教的众生平等观是为了打破当时已陷入腐败的印度种姓制度,佛学本是高深的辩证法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宗教。释尊在世时多次禁止神秘化、仪式化等宗教趋势,但释尊去世后,佛家弟子们因实践路线起争议,为了某个路线的实施,就必须规定出较为明确的善恶划分、道德观,而道德观要贯彻到普通民众又需要加以来世观等神秘化因素,如此之后,佛教又加入了类似印度教的神系,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的宗教。
  
  33.汉末的农民起义是道教领导的起义吗?
  
  是的。分别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发起的。
  
  34.汉代道教分哪几个派别?
  
  道教主要分丹鼎派和符禄派。前者的“冶炼活动”需较多资金,故活动与上层官僚贵族,后者活动于下层民众;前者一般持政教分离观点或基本无政治诉求,后者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军事化组织,多成为农民起义的领导。
  
  35.为何农民起义多是宗教领导的?
  
  起义必须有一个核心信仰才能团结大多数人,而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下,政权是被神化的,也必须找到一个对应的神秘主义来相互抵消,并赋予正义感神圣感,所以大多农民起义有某个宗教为信仰核心。
  
  36.农民暴动的破坏力很大,不是一种愚昧和倒退吗?
  
  农民如果能混饱肚子就不会非要闹事。地球有暖湿和冷干期的周期变化,在转变的过渡过程中,自然灾害往往集中的频繁爆发,可能延续数年,而旱后有蝗,涝后有瘟,自然灾害就被放大和叠加,这就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不暴动,肯定会死;暴动,可能会死。在肯定与可能之间,必然会选择后者,而只有敢于选择后者的人,才配活下来。同时,由于中国的辽阔国土,造反者必须席卷全国才能获得稳固的政权,这就引起东亚大陆的全面战争,可以说相当于欧洲大战,所以有人说,中国太平起来,中国人远比欧洲人幸福,但乱起来,也远比欧洲人悲惨。
  
  37.为何游牧部族入侵时,国内往往也同时爆发农民暴动?
  
  同样因为上述原因,游牧部族也要找饭吃,而且草原生态远比沿海农耕区脆弱,一次天灾可能酿成部族灭绝的惨剧,所以游牧部族就会大举入侵中原,此时的中原政权就会非常危险。而待暖湿期来临,农耕民族就会起来反抗,而草原生态也得到恢复,游牧部族就会退往草原深处。
  
  38.这种灾难(指34、35)就完全是自然因素吗?
  
  当然也有人为因素。社会资源不断向少数人集中,不仅因为贫民仇视,造成失地农民不断变为流民,在天灾时还会有大批难民加入,就会成为暴动的主力;而且地方氏族的权威甚至可能超过地方官员,政令难以执行,粮食难以调运,征兵难以进行,国家权力被分散瓦解,天灾、国难来临时,就无法合力抗御。
  
  39.汉的“举荐制”就是“科举制”吗?
  
  不是,举荐是地方官员向朝廷“推举”贤良人士,最终成为地方权贵间的“游戏”而已。
  
  40.《三国演义》是真实的吗?
  
  还是《三国志》更为可信。
  
  41.晋为何很快乱国?
  
  继任皇帝无能(也许有弱智倾向),皇族和大臣内乱争权,并引入外族军队参战,并且也有民族压迫反抗作用。而且当时处于一个较长阶段的气候过渡期,自汉末直到隋末。
  
  42.为何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总是比较“模糊”?
  
  因为涉及民族冲突,比较“敏感”,所以俺这次也不细说,防止被删贴。
  
  43.晋最终亡于什么?
  
  镇压道教起义的官员“谋反篡位”。
  
  44.“汉子”是何时开始的称呼?
  
  来自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其他民族对汉人的“蔑称”。
  
  45.北朝为何最终使用汉制?
  
  因为经过“长期实践”,游牧部族转变来的王侯们发现只有汉制才能维持偌大的中原帝国。
  
  46.南朝进攻北朝为何多是先期成功而后惨败?
  
  南朝反攻北朝能得到广大北朝汉人支持响应,但深入中原后,由于缺乏骑兵,难以和对方大规模野战。而有时则是南朝皇帝担心远征将领做大难以指挥,小胜即返。
  
  47.有人说“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黑暗中世纪”?
  
  不是。这两个时期因动乱时期较长,波及范围较大,涉及民族冲突,战况较为惨烈,所以被称为“黑暗时期”,但也恰恰是来自前朝“太平盛世”的积弊爆发,能引起下一代大一统政权的统治者的反思,而进步就在反思中迈进。对于周边部族,有着灾害期求生和反民族压迫的双重心理,并能充分学习中原文化体制,甚至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民族间的“均贫富”战争。当然,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生命和财产都毫无保障,颠沛流离,苦不堪言。而欧洲的中世纪是指天主教廷统治下的欧洲,教廷获得教义垄断解释权后,取得道德和法律控制权,成为欧洲精神和现实的实际统治者,也就产生了绝对权力下的腐败,并极大的束缚了人性,但这个时期欧洲内部还是相对安定(相比于前后)的,与中国的战乱时期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几乎相反。
  
  48.隋唐皇帝是亲戚?
  
  是连襟(也叫“担挑”)。
  
  49.隋代就平定了西北?
  
  是的,强大的隋军横扫西北地区,游牧部族几乎全部归顺。
  
  50.隋炀帝为何要修运河?
  
  由于长年过度开垦和天灾影响,国都附近难以供养朝廷和大批驻军。
  
  51.为何不迁都到粮食高产区?
  
  因为西北长期存在边境威胁,而长安地理条件优越,进可攻、退可守、败可走,能够控制祁连、河套地区的良马产地,如此才能捍卫中原、江南等粮食高产区的安全,保卫国家的命脉。而宋代迁都到中原后,终被北方骑兵长驱直入亡国。
  
  52.隋炀帝堪比秦始皇?
  
  可以这么说。此二人都是著名“暴君”,但绝非昏君。秦始皇奠定了中华帝国的统一基础,而隋炀帝成就了中华第二帝国(隋唐)的最终繁盛:隋军平定西北,唐军在此基础上再行扩张;隋开挖运河,唐都才能成为世界的中心;隋建唐之体制,开始科举选拔人才,甚至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文艺曲艺的发展。
  
  53.南北朝是佛教大发展的时期?
  
  是的。因为战乱下的民众往往寄托来世信仰,而且可以逃避兵役和赋税;不少非汉族政权则拉外来传入的佛教来神化政权;同时,佛教典籍是长期的持续的传入和翻译过程,至隋唐方基本完成。在此期间,佛道多次展开教义论辩,应该说佛教占据上风,但佛经的翻译和演变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道学/道教化过程,最终的禅宗甚至可以理解为佛教的道学化产物,而后来禅宗又催生道教内丹说。
  
  54.那为何也有毁佛事件发生?
  
  信众争夺,兵源和赋税就要减少,贡佛皇帝还往往花费大量财富,同时,当政方和造反方往往拉上道教或者佛教相互抵消神圣感,这就会发生毁佛事件。
  
  55.隋炀帝是因远征高丽亡国吗?
  
  是导火索,但绝非主要原因,还是劳民过剧,而民心未安。
  
  56.高丽当时很能打仗?
  
  如果真能打,那就不会有隋炀帝远征高丽,而是高丽统一中原了,呵呵~~
  
  战争失败的原因很多,隋炀帝调集兵力过多,后方空虚,粮草周济困难,疫病流行,临阵指挥失误,是主要原因。
  
  57.科举在何时产生?
  
  隋代。个人认为是受佛教道教的“众生平等,修炼成仙”的教义影响,并且当时为“氏族大洗牌”阶段,也急需凝聚全国优秀人才,增强皇权凝聚力。逐步完善后,终于成为“护卫者”机制(“选拔”全国贤良辅帝治国)的最重要的体制保证。
  
  58.李世民是“被迫”杀兄长吗?
  
  他“全副武装”的“被迫”杀,呵呵~~
  
  59.唐代的官方宗教是佛教吗?
  
  不是,是道教。因为唐政权一直努力弱化自身的鲜卑特征(也因此被后世汉人推崇),道教是中原本土宗教,而且因唐皇帝和李耳同姓,借以扯上关系,取得政权的正当合法性和民众效忠。但武则天当朝时倡佛教,借以和李唐道教相抵消。
  
  60.唐代大兴科举了吗?
  
  还没有。唐代的宗教地位是,道——佛——儒,儒教还没能占据统治地位,大兴科举要等到宋代。
  
  61.唐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各地军政大员们的武装割据和谋反。
  
  62.唐为何没有采取之后宋明那样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
  
  隋唐是中华帝国的扩张时期,地域辽阔,且正在扩张运动,因当时的交通和通讯工具以及体制水平,中央政权难以有效控制,就只能采取对地方高度授权的管理体制。当中央政权试图改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时,安禄山之类就叛变了。
  
  63.为何御林军那么不堪一击?
  
  长期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斗志,战斗素养远不如边防军,而且唐都一直存在给养问题,也难以驻扎太多的军队。
  
  64.唐末为何佛教开始势弱?
  
  武周时期崇佛,被后世李唐皇帝忌惮;崇佛皇帝一般耗费大量资金修缮寺院,造成政府收支不平衡严重,其后代就往往有毁佛行为;唐末乱世,宗教组织结构被破坏。等等原因,造成唐末佛教开始示弱。
  
  65.汉传佛教和印度佛教有什么区别?
  
  佛教来自印度,后经西域传入中原,由于翻译的一些误区、个人理解和中原本土宗教影响,就发生了一些变异,而政权直接介入了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组织的形成过程,“消灭”了其有战斗力趋势和过于与中原本土宗教相抵触的派别,逐步演变为汉传佛教,在某种意义上讲,汉传佛教也可看作是“印度佛教道教化”的产物,尤其是禅宗。
  
  66.佛道在唐末五代有了合一趋势吗?
  
  佛教禅宗在某些观点下,可以看作是“佛教道教化”的产物,并达到佛教极深的辩证观。而道教由外丹转为内丹,也受到了佛教禅宗的很大影响。应该说,道教和儒教很早提出三教合一,但当时佛教在教义辩证和信众总数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并不接受。等待宋代儒教科举制度完善,儒教的信仰力大大增强后,三教合一才成为一个主流的认识。
  
  67.中国为何能形成三教合一的趋势?
  
  因为儒释道三教都是“层次教”,“众生平等,修炼成仙”,根本教义无太大冲突;由于政权势力很强,道教和佛教为了生存也得神化政权统治,皇帝可以化身道教或佛教的神“降世”, 进行精神统治。
  
  而在信仰结构上,宋后的很多官员都是科举选来,自然都信仰儒教;儒教敬天,孔子曾问道于老子,皇帝就往往就崇道,化身道教大仙,获得儒教的信仰指向;佛教在平民中普及,让民众安于“层次”,而且汉传佛教基本都是政教分离的派别,也不会对政权构成什么威胁。这也是“内用黄老,外用科举”的原因。
  
  68.三教合一的优缺点是什么?
  
  有点是避免了宗教冲突和地方割据的信仰依据,形成宽广包容的思想架构,形成普善的道德观念;缺点是由于本身演变和翻译误区形成的庞大神仙体系的佛教,又催生了道教的庞大神仙体系,加上中国原始的多神崇拜,民众宗教信仰反而有从一神倒退回多神的趋势,信仰不够“坚定”和“纯洁”,容易陷入虚无化和极端的现实功利主义当中。其优点成就了中国宋明的文化巅峰,和内部的长久安定;其缺点将在义和团和之后集中爆发。
  
  69.真的是“黄袍(强)加身”吗?
  
  如此犯禁之物(黄袍)出现在军营是非常奇怪的,呵呵~~其实是在学后周太祖郭威的先例,也算“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了,哈哈~~
  
  70.宋代几乎没杀过文人?
  
  应该说基本没杀过“士大夫”“大臣”级别的文官。据说是宋太祖遗训,以此体现“重文轻武”的国策。
  
  71.为何要重文轻武?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宋太祖本身就是武将篡位,重文轻武对皇权本身是“安全”的。而且中国文人信仰早已统一为“大一统”意识,不必担心有分离主义倾向。
  
  72.宋代是科举正式完善的时期?
  
  是的。宋代不仅道教转为内丹说,也引起了儒教理学和气运说,也即儒教吸收了道教的神秘主义成分,以此获得普通民众的信仰。宋代为了避免前朝的地方割据,在政策上重文轻武,并积极灌输信仰指向天子儒教观念,而科举也就成为几乎最重要的国家体制,其选拔(注意,不是选举)全国贤能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成为儒教“护卫者机制”的基石,并以此获得民众的信仰感、信赖感,获得正当性、正义感。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科举就逐渐变得教条起来。
  
  73.宋代禁军比唐御林军如何?
  
  宋禁军为皇帝亲兵,也可认为是嫡系部队或中央军,不仅卫戍京城,也执行定期到地方换防的制度,装备和训练都可认为是全国第一的。有了这支强大武装,地方才不敢有不臣子心。
  
  74.宋为何定都汴梁?
  
  因长安即使有运河运粮(但不能直接抵达),但仍无法供养朝廷、卫戍部队和老百姓,而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军团和一定数量的百姓,又可能引起地方武装割据甚至直接威胁中央政权。开封交通运输方便,粮草容易调集,是个“就食之地”。但赵匡胤仍想定都陕西,但众大臣反对,被迫妥协。
  
  75.北宋有无进攻北方?
  
  宋初两次大举北伐。
  
  76.宋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唐末五代的长期战乱和自然灾害,北宋初年的人口和兵力并不占多少优势,而又非常缺乏骑兵,这样北方骑兵就可先逐此抵抗,拉长宋军补给线,待宋兵攻城力尽时,实施反包围,宋兵必溃,再发挥骑兵的速度优势,就可几乎全歼宋兵了。应该说,从军队数量和战斗力上看,只有北方起内讧时,北宋才可能有机会。
  
  77.宋一直是屈辱求和吗?
  
  北宋初年,宋对北方采取攻势,后进入相持阶段,南宋时可认为是长期求和保命,称北方皇帝为“叔”。有观点认为,北宋纳岁币也算权宜之计,并战争支出要少得多,可以修养生息养兵蓄锐,待北方内乱时反攻。但北宋很早就失去了对良马产地的控制权,一直难以和北方进行平原野战,最终被北方骑兵长驱直入突破都城;到南方后,更难以蓄养马匹和训练骑兵,就更难反攻北方。
  
  78.岳飞为何被杀?
  
  比较经得住推敲的观点:是为了防止岳飞成为割据军阀,不受朝廷制约,这和杨家将“战死”,以及明袁崇焕被杀的原因基本相同。其他观点都有牵强之处。
  
  79.为何南宋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高潮期?
  
  可能有如下原因:南宋依然采取保护文人的态度;南宋时期三教合一趋势明显,教派辩挣较少,而趋于相互印证参照;南北方的军事竞争引发文化竞争;长期的军事失败引发的颓废思想;地处粮食高产区和海上贸易获利,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等等。
  
  80.伊斯兰教何时正式传入中国?
  
  唐代。
  
  81.伊斯兰教在唐宋时期的发展如何?
  
  由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两个方向传入,在宋代通过贸易获得很大发展,信众包括外来伊斯兰教信徒、本地信徒和其后代等。因伊斯兰教往往要求教徒婚姻的对方也要信仰伊斯兰教(在少数地区则无此要求),也成为信众增加的一大原因。
  
  82.当时的伊斯兰徒对中国起了什么作用?
  
  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海上贸易利益,带来了西方部分相对先进的科技,促进了中国航海技术的进步。
  
  83.为何中国历史把元等少数民族政权也纳入正朔朝代?
  
  因为所谓中国人的信仰是优越的体制和骄傲的文化,只要统治者能够采用汉制和表现出积极接受汉化的意愿,符合“圣贤”所延,并主动承认对中原政权的继承关系,就可以得到汉人的承认。
  
  84.为何全真教会“投靠”元朝廷?
  
  全真教是道教丹鼎派的一支,政治上持政教分离观念,教义较为普善,没有强烈的民族或地域界限,也没有强烈的政权诉求。政教分离的宗教一般试图去“劝导”统治者,而不是暴动,其本身一般也无更先进的政治体制主张,只是尽可能让当政者仁慈善意一些,而当它获得普遍民众支持后,当权者也必须考虑到它的意见,也就具备了监督机制。所以全真教看到蒙古兴起的大势后,主动去找元统治者,试图尽早介入其统治思想之中,而元试图得到汉人归顺,也对全真教表现出尊重。全真道教在元代获得很大发展。
  
  85.元朝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元将中国境内的民众分为四等,即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值得注意的是,色目人包括西域和海路来的阿拉伯和欧洲人,也包括部分皈依伊斯兰教的中原信徒;汉人泛指先于南宋归顺的北方族群,除了现代汉人外,还包括契丹、女真等汉化北方人;南人特指南宋境内民众。
  
  86.元代为何重用“色目”人?
  
  其试图利用本部民众和外来的、无根基支撑的、无政权诉求的“色目人”来压制汉人,在各级机构中,蒙古人为主官,色目人为监督,汉人为执行。
  
  87.元代也有科举制度?
  
  是的。但分蒙古、色目和汉人、南人两种题目区别对待,如蒙古人和色目人主动选考汉人试卷,可以加分一等。
  
  88.元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从负面角度看,带来了杀戮和瘟疫;但从正面角度看,其几乎统一了欧亚大陆,使得中西交通和交流的重重国度障碍消失,很多人有了更广阔世界观认识。而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因为需要中国和欧洲诸国都需要团结抵御蒙古,欧洲和中国在政体上基本同步起来,之后都形成了事实的政教合一体制(当然有所区别),而当这种体制达到极端后,欧洲因为诸国割据的环境,就走向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道路,而中国则在经历清初的巅峰后,无法独立拔出泥潭。
  
  89.朱元璋是回族吗?
  
  元末明初是近现代意义的回族的形成阶段,还没有形成民族观念,所以朱元璋即使学习、了解过伊斯兰教义,也不可能是“回族”。实际上,当时大多数回回是“信教某族/人”,现代意义的回族要等到明末清初才会正式形成。
  
  90.为何元末是明教而不是道教起义?
  
  因为道教全真教早已“归顺”元朝廷,并且获得很大世俗势力,佛教大多数教派也早已毫无战斗力可言,伊斯兰教也在元代获得特殊利益,元还采用了儒教科举制度,所以只能利用西域外来的具有战斗力的宗教发动起义。明代后的农民起义,多借用外来宗教,或者外来宗教与本土宗教嫁接的宗教发动。
  
  91.那为何明皇帝后来又自称道教神转世下凡云云?
  
  因为其在正式崛起后,就需要用本土宗教获得本地民众信仰。但明皇帝崇道教中政教合一诉求的符禄派,而不是全真道那种政教分离的丹鼎派,这样也就消除了道教符禄派可能的暴动(历史上很多次的)。
  
  92.定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对北方部族采取攻势,防止其再次崛起威胁中原。而实际上,西北因长期的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无力供养中央政府和大批驻军;中原无防御依托,北宋就被骑兵长驱突破而亡;南京是背水之地,一旦由长江两端绕过,南京就毫无回旋余地;成都是闭塞之地,与外隔绝;沿海一带则无余地,也均未高度开发;这样也就只能选择背靠山西,粮草丰富的华北一带了。
  
  93.儒教在明代走向极端化吗?
  
  可以这样认为,明基本继续了宋的国策。明代中期后,文官集团(儒教代表)甚至已能把皇帝制约得动弹不得,法律也和道德完合一,儒教得最高政治诉求无非如此了。
  
  94.为何道教、佛教和其他宗教难以制衡儒教?
  
  因为儒教成为官方宗教后,也成为了平民合法快速进阶得途径,在获得现实利益得同时,还能获得接近现世神/天子的宗教神圣感,获得民族国家信仰和正当、正义感等等,而且科举制度虽然不断教条,但也使得“修炼”方法逐渐“标准化”,并有切实可见的大量成功先例,在现实利益尚远优于其他宗教,而在精神利益上也不低于其他宗教,故其他宗教或思想无力制衡,中国人也就正式成为“现实的中国人”。
  
  95.为何大臣多尊旧制,保持社会“静止”?
  
  这多被理解为保守思想,甚至一次次扼杀了改革。但实际上,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管理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是勉为其难的,而体制积弊和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酿成的贫富分化会造成下层的不满不断聚集,很可能在以此自然灾害的导火索下爆发。而一带朝代刚刚建立时,也是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自然想把这种状态保留下去,甚至制定严格的“静止政策”。而几次改革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官僚腐败、效率低下、特殊利益阶层干扰的问题,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也是确难实现的,或者就会造成国家内部的不平均,成为日后可能地方割据的伏笔。
  
  
  
  96.下西洋和后来海禁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认为下西洋的原因有如下几点:a.追剿当年争天下失败的陈友谅残部,并夺取东南亚贸易垄断权;b.连纵东南亚和南亚国家,防止蒙古帖木儿帝国对中华帝国形成包围态势;c.寻找贵重金属,补充国内贸易所需;d.寻找 帝;e.伊斯兰的朝拜或宣扬教义因素。俺倾向于前面两个原因,寻找黄金不妨去日本,近得很;寻找一小撮人最好用锦衣卫,难道让人看到浩荡得舰队而逃跑吗?宣扬教义云云太过牵强。第一个任务很容易就现实了,第二个任务因帖木儿帝国的迅速衰落而消失,庞大的舰队就基本无存在的必要了,而且如此庞大的舰队可以海外灭国无数,也足以在海外自立,反而对中原政权构成威胁,所以后来开始海禁。但实际贸易仍在进行。
  
  97.为何派太监下西洋?
  
  因为太监没有直系后代,也就没有裂土欲望。
  
  98.郑和是回回?
  
  是的。甚至有资料认为是穆圣的后代。而派遣回回作为下西洋的首领,也是基于其不能获得部下效忠,并无太多亲属背景瓜葛的原因。当然,郑和的才干也是很优秀的。
  
  99.为何倭寇首领是汉人?
  
  某些史料认为,倭寇不过是沿海武装走私集团的雇用兵。公认史料表明,明海禁政策的结果是走私兴起,甚至在明后期实际控制了沿海贸易,郑氏集团接受朝廷召安后正式控制明海关。
  
  100.基督教在明代曾获得较大发展?
  
  是的。开始来的传教士被中华文化吸引,将“神”“天主”“上帝”直接解释为“天”,“上帝的意图”直接解释为“天命”,尽可能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获得很多信众皈依,还包括不少显贵。但教廷巡查人员发现“中国特色”的“弥撒”竟然可以参拜祖先灵位(基督教严禁偶像崇拜),便取缔了中国教会。传教工作因此中断了一段时间,当明末再次开始传教时,又被明清战争打断。
  
  101.基督教和中国传统宗教的主要冲突是什么?
  
  中国三教为“层次教”,“众生平等”而通过天人感应的“修炼”可逐级成“仙”,而基督教讲“人人平等”,“唯上帝最高”,严禁“偶像崇拜”。更为重要的是,儒教的现实层次论也是社会伦理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为中华帝制的心理基础,而基督教就被说成了“无父无君”“祸乱中国”。并且天主教一直有凌驾于政权之上的政治诉求,在割据的欧洲还尚需几百年的持续传教,在大一统的中华帝国简直必被剿杀。
  
  102.明三大征指什么?
  
  即宁夏、播州、朝鲜三次战役。虽然其具体规模是否能够并列还存在争议,但极大的消耗兵力、财力、民力是公认的。而且,很可能成为后世几次瘟疫的直接原因之一。
  
  103.明军战斗力究竟如何?
  
  中华第三帝国的宋明时期,中央政权为了防止发生汉唐时期地方军政权造反作乱的危机,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也并不想扩张而造成难以管理国策非常内敛。
  
  官僚体制中文武分权文官挂帅,还有锦衣卫组织监督(并非小说家们描写的那么黑暗恐怖),并利用儒教等宗教的向心力消除可能的地方割据。
  
  在军力部署上重视“平衡”,避免某省某方向的军力过强难以管制,甚至并不注重装备和战术素养,避免出现某支“精兵”难以管制,明军完全靠数量而不是质量取胜,这样即使有一地造反也可及时调周边兵力扑灭。这就造成各省军力分散,各自为政,哪一有效协同。皇帝并不怎么担心,反正集一省兵力就可和周边一国相持很长时间,再从容派兵就是了;而且自宋代就有的尊孔贱兵思想,也扼杀了可能的军事天才。
  
  明虽然收复了华北,但并没有恢复秦汉隋唐时期对良马产地的控制,既然步兵驻点防御就能保平安,何必训练大队骑兵呢?万一其统兵官造反,其他省区的军队又怎能弹压?
  
  数量型而不是质量型军队,是皇帝乐意看到的,更不能出现一支战斗力过强的“方面军”。除非情势所迫,皇帝才会授权组织一支比较强大的“野战集团军”,但必然用种种条件来制约统帅者,甚至当此军过于强大并且将领威望过高时,其统帅必然被皇帝所杀。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明军在越天高皇帝远的地区作战,越容易得胜,而靠近京城的几乎全一败涂地。这就是“置死地而后生”、“将领临阵决断权、自主权的强弱”、“谁都插手无所适从”的缘故了(本公司的施工项目也是如此,长叹~~),而临近京城,皇帝不仅总想过把御驾亲征的瘾,并且还要受到腐儒众多的文官集团的制肘。皇帝也不愿看到京城附近出现一支他不能亲自统领的强大的野战军团。
  
  104.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吗?
  
  俺认为没有。中国的大一统政权本身就具有调剂内部周转的职能,中国跨越多地形和气候带,物产基本能满足内需,对外贸易并非主要财政收入,商人始终被力求内部平衡的皇帝和大臣们反感和打压。而欧洲处于多国割据竞争局面,每个国家都难以不通过贸易往来而独立生存,商业就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立地位,各国政权为了能在竞争中获胜,也大力鼓励商业贸易和海外拓展。也即在中国的大一统帝国体制下,如无外力强制,很难出现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
  
  105.李自成能够起事的原因是什么?
  
  西北大旱,驻军欠饷三十个月,军属已有卖儿女现象,地方军和灾民起事造反。
  
  106.难道流寇不知国家正在外战(明清之战)危急当头吗?
  
  在等死和求生之间,在必然死和可能死之间,他们选择肯定会选择后者。也只有选择后者的人,才配活在这个世上。国家因人而生,而不是相反,当对外战争变为官吏暴敛的借口时,这个国家已并非流寇灾民的“国家”。
  
  107.李自成军险些被剿杀吗?
  
  是的。当内战暂时缓和后,明军野战主力调往东北前线,结果全军覆没。李自成得到喘息时机,卷土重来,最终,农民军号称百万进军北京。
  
  108.明末有过大瘟疫吗?
  
  有过。据统计,中国瘟疫自宋后频率明显上升,而明末达到一个“波峰”,清初稍有缓和,但之后频率又迅速上升。据考证,明末华北大瘟疫为三次瘟疫的连续爆发,人口锐减。
  
  109.宋明清时期瘟疫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过渡开垦,植被破坏,生态平衡被破坏;人口和物种的交流和流动加强,某些瘟疫甚至成世界性蔓延;人口增长,尤其城市人口密集,而公共卫生观念和设施不足;战时国家无力组织防疫和救助。
  
  110.明与后金的主要战役经过是怎样的?
  
  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明军“清剿”,后金防守反击。明军在兵力不占绝对优势(据某考证为8~10万:4~6万),步骑比例较为悬殊,较为复杂的地形下试图“分进合计”,被后金歼灭前锋后,在逐个消灭各路。著名战役是萨尔浒之战。
  
  第二阶段为后金进攻,明军据点防守。后金进占辽沈,但被袁崇焕依靠火炮和城墙阻止于宁远城下。后联盟蒙古部分部族,千里奔袭北京城下,袁崇焕驰援被杀,后金撤回。著名战役是宁远大捷和京城保卫战。
  
  第三阶段为后金袭掠作战和明清第二次决战。后金多次突破明军薄弱防线,在河北、山东等地如入无人之境,大加杀戮,试图摧毁明朝的抵抗意志和生产基础;清兵围锦州,明军调集边防精锐共13万来解锦州之围,初期颇有斩获,但后被朝廷勒令全力奔袭,齐集松山而后方虚弱,被清兵包围,夜半突围,全军覆没。著名战役是松山之战。
  
  之后明军只得死守山海关防线,而清兵也无力突破,也并不自信可以深入中原腹地,遂等待时机。
  
  111.袁崇焕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明皇帝不愿看到脚下出现一支自己难以调遣的野战军团,这比清兵更让他担心。因为清兵来了他尚可退南京陪都(拥有比较齐全的一套备用班子),而自家人造反他必丢了“祖宗的江山”。而袁崇焕防线组织不力难逃其咎,但罪不致死,其广被怀疑的仅带9千骑兵驰援则是因手头的快速应急部队仅有这些,他正在调集主力准备反包围清军。
  
  112.有人说皇太极千里奔袭北京实为加强内部统治?
  
  是的。当时皇太极初等宝座,而很多旗主大将并不能有效统治,此战主要目的是树立个人威信,安定内部民心,其次是打击明军抵抗意志,消耗明军有效兵力。其也担心被困在北京城下(如北宋北伐作战)覆没,故达到目的即奔回东北。
  
  114.明军边防野战不能取胜,但为何内线防御也形同虚设?
  
  天灾与大疫;被农民军拖住;无高明将领统一辖制,孤城被拔,孤军被歼;防线组织不力,缺乏防御重心依托和有效的情报网络;骑兵缺乏,难以及时驰援和阻击;忠臣被戮,军心散失。
  
  115.吴三桂回师北京可保明朝不亡吗?
  
  不能。著名的一片石大战,李自成提精锐6万,与吴三桂5万精锐作苦战竟日,双方均筋疲力尽,此时清生力铁骑杀入,李自成大败。吴三桂军总数约十多万,面对号称百万的农民军并无自信能获胜,也即他只有自杀或者投降农民军或清军的选择。而李自成有如此决战竟只带6万,没有形成对防御方的绝对优势,可见号称百万的农民军进入北京后的迅速衰败。
  
  116.入关旗兵有多少?
  
  十余万。
  
  117.十万叛军+十万清兵就能扫荡中原?
  
  当时中原经天灾和瘟疫后,人口大减,官兵被农民军杀散或正在内斗,而灾民在抢掠京城后也必然逃散大部,而且号称百万实际精兵并不会很多。加之不久后的内部决裂,也并未试图进占山西组织防御,而是一路逃回陕西。
  
  而叛军和清兵却均为生力精兵,骑兵比例和战斗素养极高,炮兵数量和比例也据全国之冠,如按农民军战斗力计算则可乘以3~9倍(只要运用得当并不夸张,而他们恰恰都是惯于集团野战的)计算。
  
  118.南明政权拥有多少兵力?
  
  号称百万,几十万还是有的。
  
  119.为何南明政权迅速瓦解崩溃?
  
  再次陷入太监与东林党的朝廷斗争,几路军队内讧,瓦解部分,逃跑部分,投降部分,又缺乏骑兵,无力反攻,只求自保。当清兵进攻时,明军“文官挂帅,号令不一”的老毛病再次发作,城池逐一被攻陷,虽有史可法守城悲壮,但战略失误、内讧、民众信仰崩溃,失败乃是必然。据当时传教士记载,明军拥有数量绝对优势,但大都是步兵,被清兵一触即溃。
  
  120.为何没能象之前的朝代那样出现一个有实力的地方割据军阀坚持抵抗?
  
  明代意识灌输的结果,民众都试图找到“唯一的真龙天子”皈依,而几路军队分别奉不同的皇室后裔,内讧中损失了大半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