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angelababy的群: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其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2:54:21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单凭这一结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写于1883年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正是这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一个社会的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国家设施、法的观念、艺术和宗教观念等,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来解释,而不是相反。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而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整个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恩格斯把这个历史规律的发现归功于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分为购买物质生产资料的部分和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前者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改变物质生产资料的形态,其本身的价值并不增加。而后者即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则可以生产出一个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所以马克思称前者为不变资本,后者为可变资本。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之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了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马克思称其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他还指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名篇

2011-11-24 17:31:02 http://qndj.qianlong.com 千龙网字号:T|T 打印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写于1880年,是由其《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编而成的,该篇有力回驳了杜林关于社会主义的所谓新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篇文章“摘录了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从马克思的这一评价,足见恩格斯这篇文章弥足珍贵的价值。



  文章回顾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在16世纪和17世纪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而在18世纪已经有了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后来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都不是作为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出现的。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文章论证了“两个发现”的重要意义。恩格斯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恩格斯强调指出,基于唯物史观这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研究必然产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这已经由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由于“这两个伟大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文章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限制它的框框发生冲突了。这种冲突总的表现是: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这一基本矛盾又表现为两方面。一个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另一个是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产阶级已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管理自己的社会生产力,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文章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国家便会自行消亡。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论断的得出,既不是空想、幻想,也不是革命家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科学的结论。不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多么大的曲折,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存在,“两个必然”就不过时。我们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理论功绩,就是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支柱。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7页)。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
志意识形态》一书是它创立的标志。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哲学领域已经形成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但在历史观上,唯心主义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历史上狭小的生产规模和剥削阶级的偏见限制了人们的历史眼界,另一方面是社会历史领域到处活动着的是有意识有目的人,社会领域的这一特点,往往使人们在观察历史的时候,容易停留在思想动机的表面,不去深入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力。而在历史上从事活动的人们中间,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又最引人注意,而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则容易受到忽略。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重新认识历史的要求。同时,产业革命冲破了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的束缚,加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能对不同国家的历史加以比较,从中寻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产业革命还使阶级关系简单化,使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与经济关系、物质生产的联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为正确认识历史提供了可能。历史的发展也为唯物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人类认识历史的最高成就。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曾对它们作过详细的批判研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劳动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观点,以及费尔巴哈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上帝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都对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起了重要作用。唯物史观的创立还直接建立在对英国古典经济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并吸收了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因素。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经历了一个过程,走过了一条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又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这个过程始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总结了《莱茵报》时期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经验,接受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认为国家和法的产生、发展根源于市民社会。这一思想成为唯物史观的开端和萌芽。表明马克思开始离开黑格尔而转向费尔巴哈。市民
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的提出,推动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市民社会进行了解剖,这一成果就是《1844年经
济学哲学手稿》。在该手稿中,马克思研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并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分析,首次形成
了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思想,为唯物史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是整个社会的基础,
它不仅决定国家和法,还决定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劳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
生的过程;异化劳动和私有制都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表明马克思的这一时期的观点,同费
尔巴哈仅仅把人看成是自然存在物的观点已经有了原则性的区别。但是,他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劳动和人的本质的
复归,则还带有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用它说明了部落的、古代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公有制形式的依次更替;他还把生产关系看作为既受生产力制约又制约着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的中介,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的动力。《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初步完成,马克思已经离开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而走向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学研究使唯物史观又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从50年代到60年代,马克思集中地研究了政治经济学,具体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1859年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
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作了经典表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等社会形态的结构层次及其内在联系;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用社会经济形态概念取代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所有制形式”,并把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晚年致力于研究原始社会和东方社会。写下了五个人类学笔记。作为这一研究的结晶,马克思提出,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国家各有自己的特点,对于具体国家而言,社会形态更替顺序中可以具有跳跃性。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论述了国家的起源和实质,突破了以往认为人类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的看法,认识到土地公有制是原始社会的共同特征。
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1)它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历史观中驱逐出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在内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学说;(2)它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和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无产阶级将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由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样,社会主义理论就不再是天才的猜测和主观的臆想,而是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3)唯物史观的创立还使研究社会问题的各门学问成为科学。唯物史观所指出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作用。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门社会科学都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创立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时代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经济理论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它把
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探索了剩余价值源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被庸俗经济学所取代。从此,资产阶级经济学
成为纯粹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工具。自1825年以来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和19世纪30、40年
代兴起的工人阶级有组织的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内在矛盾,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直接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最积极的成果——劳动价值论和他们对剩余价值具体形态——地租、利润、利息研究中的一些积极成果。同时,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也为他提供了正确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伟大
成果。
马克思从1843年底转向经济学研究。在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和同年12月所作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报告中,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作为商品的价值的差别,指出了工人以工资形式得到的仅仅是劳
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作为利润为资本家所占有。尽管这时马克思还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
来,没有使用剩余价值概念,但他“不仅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4卷第12页)这就为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从1850年开始,马克思潜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考察了1848—1849年革命的原因、性质和经验教训,1857—1858年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形成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在《货币章》中,马克思制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分析了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价值与价格的区别,指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对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从中揭示出货币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和本质。他阐明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指出,工人在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在《资本章》中,马克思制定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他区分了劳动力与劳动,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指出,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得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获得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和原料、工具结合,进入生产过程后,可以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新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马克思在这里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之后,又分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式,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探讨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家用于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来源于对工人的剥削。马克思还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
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力商品学说和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乃至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点。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又对这些学说做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论证和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目的,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运用、验证和发展。《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产方式进行解剖时运用了矛盾的辩证法、具体与抽象、历史与逻辑的辩证法。《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验证是系统的、全面的。它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自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其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有机体;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考察,阐明了它的发生、发展到走向灭亡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检验和证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3)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极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说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资本论》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个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著作中,是依据分析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现在则由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所作的深刻分析而得到了科学的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累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和发展,使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