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维纳斯地铁站:现代散文的阅读与考查复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47:21
(2011-09-20 08:25:06)     现代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高考语文能力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散文阅读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高考成绩的高低。

    在高考复习中,用精雕细磨来形容同学们现代散文阅读复习的过程是不为过的。但实际效果又是如何呢?可以这样说,效果是不理想的,也就是说实际的投入与考试成绩的收获不成正比。以浙江2010年高考得分为例,现代散文满分为20分,全省平均得分为12.07分,得分率是60.32%,显然偏低。

    毋庸置疑,现代散文阅读的复习成为了高考语文复习的一大难点。笔者认为,难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很准确地抓住现代文复习中的牛鼻子。现代散文阅读的复习不仅仅是学学知识、做做题目、对对答案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阅读思维的问题。

    阅读思维是阅读的关键,也是一切阅读的牛鼻子。现代文阅读不同于基础知识题那样知识相对单一、相对集中,其突出的不同点是试题的知识构成与能力要求综合性强。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有其内在的文章结构规律,这个规律包括了文章结构的章法、表现技巧的运用、作者行文的思路等等。当我们去阅读一篇文章时就势必要将这些综合起来思考,这就有了一个阅读思维的问题。阅读思维正确,那么对文本核心的理解、作者思路的把握就正确。反之,则容易造成阅读理解的偏移或漂移。

    一般来说,命题者在拿到一篇文章命题前必须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①文章用怎样的体裁表现了怎样的内容(情感)?

    ②文章的中心或主旨是什么?

    ③文章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样的特色?

    ④文章能给读者以什么样的启示或教育?

    命题就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的,尤其是文章的中心与主旨,这是一篇文章的神韵,更是命题的核心。如果我们仔细地去研究历年高考现代散文阅读题与阅读文本的关系,就会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一道试题均和阅读文本的中心或主旨紧密相关。即使是对文本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的理解,这个词语或句子也是文本中的重要词语或关键句。

    从这个层面来说,正确的阅读思维的建立非常重要。这里有两点必须关注:

    一、 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

    正确的阅读思维是建立在对作者文本的正确理解之上的,因为阅读主要还是依靠理解。所谓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的并不仅仅是阅读者个人的理解,而是在考文章的作者对文章所表述的事件(或内容)的理解,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阅读理解应该顺着文章作者的思路,而不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理解。具体做法是,答题时应该忘掉自己的主观认识,不管这些认识是多么正确,而应该顺着作者的观点、思路来阅读文章,这样得出来的“理解”就可以符合题意的要求。

    浙江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生得分最低的是第12题,该题考查考生对作者思路和文章结构的理解,满分为2分,全省均分仅为0.75分。为什么得分如此之低,究其原因,就是考生在阅读理解上存在障碍: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而这里出了问题,那么对接下来的三道题目都有影响。

    因此,做现代散文阅读题的第一步就应该是通过对文章深入细致的阅读,抓住作者的思路,抓住文中能真正体现作者意图思想的词句,提取压缩,归纳整合,在此基础上再做题目,就可以基本保证答题的正确方向了。

    如果阅读的方向与阅读的思维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题目做的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现代散文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 建立正确的阅读程序

    正确的阅读思维是建立在对阅读文本充分关注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现代散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读懂文本”这个关键的问题。读懂文本是解题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那么其他任何方式的阅读都是没有意义的。

    一般来说,读懂一篇文章需要我们完成从整体感知到理性感悟这样两个基本的阅读程序(也是阅读的两个不同层级)。前者是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即整体把握文本的客观内容意义),后者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即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客观内容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去升华文本意义)。如果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感受,那么后面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也就不可能深入,不可能正确地完成,进而也就不能完成阅读的第三个层级,即智性地感悟文本(即文本对读者的启迪)。这是一个阅读思维的程序问题。

    实际上,高考试题的题号编排就是按照这三个阅读层级来完成的。这就构成了试题的一条逻辑链,前一道题目是为后一道题目的立意(或解答)搭了台阶。我们有许多考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不明白这条逻辑链的存在,没有很好地顺着阅读程序去阅读文本,而是机械地完成阅读。他们往往是直接将试题与文本联系起来,依据试题内容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省却了阅读的最关键一步,即整体感知文本。所以他们答题时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文本整体意识差,不是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者是凭着文本中一鳞半爪的信息去组织答案,使得自己的思考与文本作者的思路或文本的中心、主旨若即若离,造成了答案的游离或偏移。

    现代散文的复习策略有许多,下面着重谈谈现代散文阅读的三种复习策略:

 

    一、 在回归教材中学会迁移

    高考复习存在着一个怪圈,这就是抛开教材搞复习。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高考不考教材上的内容。其实这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的做法。

    我们知道考试的性质决定了现代散文的测试命题要取材于课本之外,因此,复习的眼光应盯在能力的迁移方面,培养自身阅读文章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取向。在平日训练中,丢掉教材,过于追求课外文章的练习,结果是丢掉了根本,违背了阅读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以课本为“本”,这不仅是因为“别无选择”,而且又因为是“最佳选择”。因为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例子”,有代表性、典范性,这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给我们的阅读训练提供了各种典型的、规范的语言材料。要在接触、体验和分析比较中找到语言现象的特点与规律,进而获得因反复训练而形成能够迁移的阅读能力。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课文是“一”,其他文章是“三”。“举一”以“反三”为目的,“反三”以“举一”为前提条件。我们的应试对策就是尽可能高质量地举好“一”,垫好底。

 

    二、 将整体阅读和分点训练相结合

    关于整体阅读的价值及意义,上文已作了充分的表述,这里不必再赘述。但从复习的角度来说,必须强调一点,那就是不能抛开整体阅读去搞分点训练。正确的做法是将整体阅读与分点训练结合起来。

    这样说的依据是基于目前现代散文复习中存在着的另一个怪圈,那就是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以点的复习替代整体阅读的做法。当然这不是说不能搞分点训练,分点训练是必须的,但分点训练不能抛开整体阅读。因为任何一个考点(考题)的拟定都是以对文本的整体理解为基础的,这就是一个上下位的问题,整体感知是上位,分点认知是下位。上位问题不解决,任何下位问题的存在都是孤立的,不合理的。

    因此,同学们进行必要的分点训练时必须将其置于整体理解的前提下,以整体感知带分点认知的训练,切不可将分点训练抽取出来,将现代散文的阅读训练肢解。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将阅读思维支离,使一篇完整的现代散文形不成一个合理的问题逻辑链和思维链。

 

    三、 将文体知识与知识术语结合起来

    复习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会背一大串用于答题的名词术语,而且在实际的答题中也会用上许多名词术语,可得分情况却往往不如人意。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机械地背记和使用这些知识术语,忘却了文体的特殊性这个基本的要求。我们知道“散文”这是一类文体的统称,但就散文而言又可分为抒情类散文、叙述类散文、议论类散文等。不同类型的散文其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我们不能机械地用一种语言模式去照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准备一些答题常用的知识术语,依据文本特点灵活地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时树立文体意识,结合对具体文本的理解去运用知识术语。

   (作者系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郭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