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话题的作文400字:彭州中学高12级11年10月半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12:19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1—2题。1、乙图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    )
A.1200米C.1500米2、关于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下图中弧ABC是晨昏线。据图回答3~4题。
3、飞机从A地点飞往C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    )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C地点
B.从A地点出发沿弧ADC飞到C地点
C.从A地点出发沿弧ABC飞到C地点
D.从A地点沿经线向南经南极点,再沿经线向北飞到C地点
4、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出,则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和旧的一天的范围的比例是    (    )
A.1:7    B.7:1    C.5:3    D.3:2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5~6题。5、左右两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  (    )
A.大气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6、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  (    )
①时间尺度不同  ②空间尺度不同  ③成因不同  ④气流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亚洲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7~8题。7、N处气压值可能为(    )
A.1005、1010    B.1006、1018    C.1015、1020    D.1010、1020
8、在图中所示的季节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温和多雨         B.温带草原一片枯黄
C.南亚季风区干燥少雨     D.阿姆斯特丹寒冷干燥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9—11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料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
(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9、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
A.川、黑、苏、陇    D。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10、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11、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曾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最能体现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A、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确立皇帝世袭制度         D、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度
13、唐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含义是:
①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二②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吏③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④将尚书省权力分给六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古代中国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据此回答14-16题。
14、右图的价值主要在于它反映了:
A、秦汉时期的杂技水平
B、秦汉时期的丝织水平
C、秦汉时期的医学水平
D、秦汉时期的绘画水平
15、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学术界把明末清初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进其出现的主要因素:
A、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改革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据此回答17-19题。
17、王安石变法颁布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解决的主要共同问题是: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农业的发展
C、大官僚大地主特权          D、政府财政收入
18、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第一场近代文化运动,又被称为晚清的第一次新政,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A、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工业化
B、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成为北方的“洋务”中心
C、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
D、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带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企业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变法走向革命救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
A、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被逐渐认清
C、广大人民热烈拥护,赞成资产阶级革命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府很重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列有关中央政府与西南地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汉封夜郎侯为王,在夜郎设立郡
B、元朝在云南、四川设置省级行政机构
C、明朝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D、清朝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流官制度
21、下列关于对新疆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说法错误的是:
A、设西域都护府        B、设安西都护府
C、设北庭都护府        D、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回答22-23题。
22、报刊媒介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人们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过宣传改良、为变法制造舆论作用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华日报》
23、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是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礼取代跪拜,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自由平等的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10年3月14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法修正案》。据此回答24-25题
24、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747票赞成.108票反对.4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根据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农村和城市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为1:1,首次实现我国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这表明  (    )
A.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决定权
C.我国人民代表将由全体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D.我国的选举制度正逐步向全民民主方向转变
25、修改后的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表明  (    )
A.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      B.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C.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不断健全    D. 我国城乡居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26、2010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车船税法》、《代表法修正案》草案等,审议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关于提名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议案。上述材料体现了:(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立法权和任免权
B. 全国人大和中央军委主席共同行使任免权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D.中国共产党加强组织领导
27、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价值,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   )
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近来年,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9、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下列体现这一原则的政治现象有:(   )
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②某县县长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书面述职报告  ③某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④某省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战略
A.①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0、以下对人民法院与检察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前者是国家审判机关,后者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B.前者独立行使审判权,后者独立行使检察权
C.二者都既要对同级人大负责,又要对上级法院和检察院领导
D.二者都属于国家的司法机关体系
31、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但凡涉及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般都是先由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国务院据此拟定实施方案,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全国政协讨论,最后由全国人大代表大会表决作出决定。这说明   (     )
A.党中央是我国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其执行机关
B.党是执政党,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要在党的领导下协调工作
C.党中央重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D.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必须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表决通过,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32、法蒂玛?马合木提作为为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中的乌孜别克族委员,提出“在新疆塔城地区建立一个乌孜别克族文化交流协会”的提案。目前这一提案已得到了回复,国家正式批准在该地区建立乌孜别克族文化交流协会。上述材料表明  (     )
A.政协委员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人民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D.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33、在过去的一年中,人民政协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选取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一年来共开展专题调研53项,立案并交办提案1800多件,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提交提案239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政府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表明:(    )
①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发展两大主题建言献策  ②专题调研、提交议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③各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行政  ④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   )
①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②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④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形势和任务,全党全国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党必须:    (     )
A.科学执政,发挥核心作用       B.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
C.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D.切实履行经济调节的职能
二、非选择题
36、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小题。(26分)(1)简要描述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图2为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3为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①据图判断,E河段的汛期在    季,该季节形成汛期的原因是                   。
②据图判断,F河段的汛期在    季,主要的补给方式是                         。
③G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3)若需将本流域和另一水系的M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图1中用运河符号(图例图中已给出)标出。
3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8分)
(2)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5分)
(3)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分)
(4)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10分)
38.(5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乃壅江作棚,穿郫江、检江,……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漫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
回答:
(1)材料一所提及的水利工程是什么?秦国兴修的这一水利工程为秦国起了什么作用?(6分)
(2)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简述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及其指导思想。这些措施对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
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
(3)孔子“仁”的学说的最主要意义是什么?这一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中的哪一政治观点最相似?(4分)
材料三
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耕地几乎全部开辟,包括中游十分脆弱的黄土高原,大片森林和草原被辟为农田,下游平原的原始森林、草地更是垦伐殆尽,连河湖滩地也被辟为耕地。……中唐以后,黄河流域长期处在战乱状态,加之长期过度开发,引起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湖被淤被垦,最终引起环境恶化,所以10世纪以后,黄河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灌溉系统破坏难以修复。——《中国通史》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和影响,由此有何认识?(8分)
材料四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但却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妨碍与破坏。——《里约热内卢宣言》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所说“众多因素的妨碍与破坏”中的“众多因素”指哪些因素?(8分)
材料五
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6)根据材料五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6分)
材料六 “南海I号”长30.4米,宽9.8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为6万~8万件。……专家推测,当时这艘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时沉没的。
——据新华社报道和“南海I号”水晶宫简介
材料七  一组图片(7)结合材料六中的信息、地图及所学知识回答,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早可上溯到什么时候,指出当时海上贸易通道最早的起止点(写出地名)。(6分) 材料七中的图像为我们研究东南亚与中国关系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4分)
39.“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材料一: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要通过一些贴息、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包括小额贷款),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除了中央投入外,也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进行配套投入,运用“一事一议”奖补引导农民投入,多建多补、早建早补。
材料二: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大、见效慢,在市场化条件下,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使农民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也难以投资;有的地方在兴建水利设施时,对能够发电等有经济收益的水库投资比较热心,但对主要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主的水库建设积极性不高,有的政府官员甚至把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挪作他用。
材料三: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兴修水利,消除水害,是历代统治者兴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开始,历代善治者均以治水为重,或者说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局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人心稳即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
⑴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应该如何引导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0分)
⑵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政府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由。(10分)
材料四:我国水资源短缺,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意义重大。2002——2010年,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组织编制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并在全国实施;2010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布第三十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发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⑶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常识,指出我国国家机构在水资源保护中行使的职权,(6分)并分析他们履行职权时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原则的。(6分)
40.材料一: 2008----2010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及投资、消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GDP增长率(%)
投资(%)
消费(%)
净出口(%)
2008年
9.0
45.1
45.7
9.2
2009年
8.7
92.3
52.5
-44.8
2010年上半年
11.1
59.1
35.1
5.8
注:发达国家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材料二: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一块“短板”。同时,我国居民消费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住房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过高、家庭消费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消费行为不规范,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比较普遍,超出个人实际承受能力;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传统观念;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尚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等,这些都限制了社会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1)描述材料一表格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
(2)分析党重视扩大消费需求的政治学依据。(12分)
地理参考答案





地理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