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开头怎么写:(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8:05:48
特效腹针治百病(三)------- 腹部的取穴2011-07-15 17:15

腹部的取穴

腹部的取穴,传统取穴任脉的腧穴以腹正中线为标准。薄氏强调任脉应以腹白线为准,主张腹白线的深层是任脉的循行路线。腹部纵轴以胸剑联合中点、脐中点、耻骨联合上缘为标志点进行取穴。上腹部以神阙穴到胸剑联合中点的中庭穴定为8寸度量。下腹部以神阙穴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曲骨穴定为5寸度量。

任脉腧穴定位后,再确定两侧的足阳明胃经的平行线,并以此为标准,对其它的腹穴进行度量。传统腹部横寸则以双乳头之间定为8寸度量,为临床取穴方便,腹针取穴以神阙经天枢、大横到腹侧缘的水平直线定为6寸度量。

由于腹部胖瘦差异较大,而且腹部又不是一个平面,往往为腹穴定位带来一定困难,腹部水平线的标定,切忌沿腹部弧线定位。

腹穴的特点

十二经的经脉和腹针新穴在腹部两侧相对称,两侧的经脉、腧穴左右同名。但是,脏腑在腹腔内虽然有一定的位置,但并不列称,因此,腹部腧穴深刺的主治作用,应依据腹部脏器的解剖位置考虑其腹穴的特性。根据腹部经脉、腧穴的分布,腹针针刺的不同深度,腹穴穴性也表现不同的效应。当中刺、深刺腹针常用腧穴时,调整的是脏腑功能或通经络、行气血;深刺腧穴中的特定穴,如腹募穴、八会穴、交会穴,或八廓穴的腧穴时,目的在于调理相关的脏腑功能。当浅刺腹部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用以调治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痛,治疗患者各类疾病。左右同名的腧穴,腹穴针刺不同的深度,完全可以出现不同的治疗效应,而治疗不同的病证。

腹部左右同名的经脉与相同的腑穴有相同的穴性,其腧穴的特点除具与所属的经脉相关外,还和相应部位的早期经络相关。腹针常用的上腹部腧穴,分别可以治疗头、面、颈、肩、肘、手和脐以上躯干部的疾病:下腹部的腧穴,用以治疗脐以下躯干部、腰、骶、髋、膝及足部的疾病。

腹部深如井。在面积局限而厚厚的腹壁上,有着丰富的经脉和腧穴:在腹腔里又有众多的脏腑,为腹针治疗提供了脏腑一经络一腧穴的优势,这正是特效腹针疗法具有广泛适应症和能取得良好疗效的物质基础。

腹部腧穴第二个显著特点是,由于腹部的痛觉呈弥散性,痛觉不敏感,腹穴的针感和循针感传也表现的不明显,传统针法强调刺穴时要出现酸、麻、胀、痛、重的得气感,并使针感向病变部位感传而“气至病所”时,疗效才能明显。腹针治疗有时也出现不同的针感,但中刺和深刺时术者可能有“手下沉紧”、“阻挡”或“如鱼吞饵”等手感,或达到“刺至病所”之疗效。

由于腹针治疗用于临床的时问尚短,对腹穴的认识还在不断地加深,需要学术界和广大的临床医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腹穴的穴性.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提高,使特效腹针疗法不断充实,更加完善。

 

 

 

 

 

1.十二经脉通过腹部的各条经脉在头面部、四肢末端与表里经脉相连接;通过脏腑或经别等经络使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因此,腹部经穴治疗的范围,近调脏腑,上可调头面,远可及四肢末端,为腹针治疗全身疾病捉|供了非常良好的物质基础。

2.针刺在腹部循行的各条经脉,都可以治疗与其相表里经脉的病变。

传统针灸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往往疗效时间短移,要经过多次反复治疗疗效才能稳定。或仅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但某同一疾病用腹针来调治,能迅速控制病情,疗效稳定,复发率低,腹针治疗起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治的功效。

3.循经取穴与腹针的关系:

循经取穴在腹针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腹针疗法的基本取穴方法。“特效腹针疗法”所应用的每一个基本处方都属于循经取穴,各基本处方都是腹针循经取穴的典范。腹针离开循经取穴,治疗各种疾病离开基本处方,将不会取得任何的治疗效果。

同样,腹针利用早期经络治疗与人体各部位相对应的病证,也存在着循经取穴的意义,如治疗肘部的病痛,必须先刺滑肉门穴;治疗足部的病痛,要先刺外陵、下风湿点穴,再刺下风湿下点穴.通过沿早期经络循行路径的针刺,才能出现腹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定位取穴法

腹针是以中医学脏腑一经络基础理论为理论基础。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许多的重要器官,而且腹部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非常广泛的途径。

一、腹部的早期经络与定位取穴法:

从中医理沦分析,人体的脏腑与经络在母体内已基本形成,胎儿在母体内能正常生长,是由母体通过脐向胎儿输布气血,当胎儿的五脏六腑在母体内生长基本完备后,胎儿自身的成长,仍要依赖胎儿本身的脏腑、经络来完成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所以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体通过脐向胚胎、至胎儿输布气血的通道,是人体的早期经络。

早期终络分布于人体腹壁的浅层。胎儿出生后这一早期经络通道虽不再利用,但在人体腹壁浅层的早期经络通道其结构依然存在,把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连线成一体,其图形很象一个“人”形,这一“人”形的早期经络范围,“仰卧”在人体腹壁的浅层。位于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刺特点,与人体的整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在选用十四经脉所组成的腹针各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刺点,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应用早期经络范围内的取穴,是腹针的定位取穴法,定位取穴法是一种以腹部局部区域调治人体各种疾病的重要方法,是腹针治疗中栩对特殊的有效针刺方法。

 

 

 

 

 

腹部早期经络的分布:早期经络与人整体的对应关系是,人体的头部在中脘穴上下、左右附近,躯干的颈部从下脘穴上、双石关穴、双商曲穴,躯干向下延伸,经气海、双金河穴、关元、气穴穴终于中极穴附近,人体的上肢,由双滑肉门穴伸出,在上风湿点穴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穴及其附近,下肢由外陵穴向外下伸展,经下风湿点穴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及其附近。早期经络分布的范围。与人体的头部、躯干部、肢体都有若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

针剌腹部十四经穴,首先调理脏腑,疏通径络,在其基础上,再不同程度地浅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完全可以调理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痛。用以治疗广泛的疾病。

二、定位取穴法的特点:

人体的整体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而腹部早期经络的分布,既是在妊娠期母体向胚胎、胎儿输布气血的通道,也是构成人体之整体的缩影,反映在腹部便形成了穴位点状密集的穴区带,在临床上能否准确地选用与人体相对应的腧穴及其针刺点是取得腹针疗效的关键。要掌握和熟悉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与人体的对应关系;要不断探索腹穴的穴性:要结合疾病的变化规律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治疗,腹针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教果。

三、腹部早期经络分布与腹穴的关系:

1.定位取穴治疗头部疾患,取中脘、阴都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刺点。

2.治疗颈部疾患,取下脘、商曲、石关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刺点。

3.治疗上肢疾患.取同侧滑肉门至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剌点。

4.治疗下肢疾患,取同侧外陵至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刺点。

5.治疗腰骶、会阴部疾患,取关元、中极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刺点。

四、定位取穴的特点:

1.腹部早期经络的分布位于腹壁的浅层,是多层次的结构形武,取穴时针刺的深度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而刺不同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与疗效非常相关。

2.定位取穴法是特效腹针疗法中特效而重要的取穴手段,也是腹针治疗组方、配穴的组成部分。在腹针治疗中具有某种“画龙点睛”的神奇治疗效果。

3.特效腹针疗法要建立在中医的理、法、方、穴的基础上。是综合取穴的针灸疗法,定位取穴要在循经取穴法的基础上,以治病必求于本为原则,腹针的定位取穴方为全面而有效,腹针的治疗效果才能显著和巩固。

八廓取穴法

《周易》是阐释人体生命科学的一门学说,医易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皆原于易理。腹部的“八廓”亦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因此“易理”对“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八卦的内容,“卦”是《周易》最根本的东西。八卦方位图分为伏羲八卦图与文王八卦图,即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八卦图是由太极图演化而来,即:“太极本无极,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八卦图中,不仅含有阴阳运动的意向,而且含有太少阴阳四种不同程度的倾向,使八卦本源与时序和方位变化规律有密切关系。

《说卦》中还讲到了与五行的关系。说:“乾为金”、“坤为地”()、“巽为术”、“离为火”、“艮为山”()。虽没有提到震、兑两卦与五行的关系,但因震居东为木、兑居西为金。文王八卦图不仅概括了自然界及人体阴阳五行关系,反映了人体内部的生理规律,适合于中医的研究。《灵枢·九宫八风篇》还记载了八卦所取脏腑之象。“心应离,脾应坤,肺应兑,小肠应乾,肾应坎,大肠应艮,肝应震,胃应巽。”为腹部的八廓定位提供了轮廓。

一、八廓的定位及八廓取穴法:

后天八卦(文王八卦)与五行关系为腹部八廓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长期腹针实践发现,许多疾病不仅与脏腑有关,而且腹部脏腑的分布与调节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规律与后天八卦相合,人体内脏的生理也大致合于八卦所取脏腑之象的规律。心居上焦为火,肾居下焦为水,肝胆位右肋下为木,脾居左肋下为土,而肺金与大肠相表里,降结肠与乙状结肠又恰位于左下腹,位人体内脏的生理用粗线条清晰的表达出来。

二、腹部八廓方位与腹穴的关系:

腹部八廓定位以后天八卦与五行为基础。以神阙为中心把腹部分为大致相等的八个方位:

中脘穴为火,为离,主心与小肠。

关元穴为水,为坎,主肾与膀胱。

左上风湿点穴为地,为坤,主脾胃。

左大横穴为泽,为兑,主下焦。

左下风湿点穴为天,为乾,主肺与大肠。

右上风湿点穴为风,为巽,主肝与中焦。

右大横穴为雷,为震,主肝胆。

右下风湿点穴为山,为艮,主上焦。

三、八廓取穴的意义:


1
.八廓中每廓的腧穴都对所主脏腑具有特效的治疗作用,为调理脏腑功能的平衡起着良好的效应。


2
.腹针八廓取穴法不仅具有增强调理脏腑的治疗效应,也加深了对腹穴穴性的进一步认识,明显地提高了腹针治疗的效果。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虑者的病症也具有复杂性。特效腹针疗法的三种取穴方法,有利于在一个有限的腹部范围,针刺少量的腧穴,使患者的多种疾病得到同时的调治。充分地体现了腹针操作方便的特点,从而使人体的脏腑失调逐渐得到调整,而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从腹针综合取穴的方法中,也体现了特效腹针疗法具有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