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阿米尔汗主演:佛教里描述的人类起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45:59
1.  天使的堕落——人类的起源

有关人类最早的起源问题,一般的原始佛教界都相信是由于「天使的堕落」所引起的。

事实上,当旧世界快要毁灭的时候,是会有「三灾」出现的,这「三灾」便是指:1.「火灾」(末世大火)、2.「水灾」(末世洪水)、和3.「风灾」(末世狂风)的三种自然灾害。而这三种灾害,是会把一个旧世界全数催毁的,因此,处于旧世界,或者是末世的众生,也必须要四处流窜,寻找出路。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三灾品>[6]所说的:

  佛告比丘:世有三灾。
  云何为三?
  一者、火灾;二者、水灾;三者、风灾。
  有三灾上际。
  云何为三?
  一者、光音天;二者、遍净天;三者、果实天。
  若火灾起时,至光音天,光音天为际。
  若水灾起时,至遍净天,遍净天为际。
  若风灾起时,至果实天,果实天为际。

  由此看来:当旧的世界,或者是末世快要毁灭的时候,便会有三种极大的末世灾害发生,分别是1.「末世大火」、2.「末世洪水」、和3.「末世狂风」。因此,当「末世大火」发生的时候,是可以燃烧到「色界」二禅「光音天」的边际,所以,「末世大火」是以「光音天」为界;而当「末世洪水」发生的时候,是可以淹没到「色界」三禅「遍净天」的边际,所以,「末世洪水」是以「遍净天」为界;而当「末世狂风」吹起的时候,是可以度卷到「色界」四禅「果实天」的边际,所以,「末世狂风」是以「果实天」为界。按此推论:当「末世大火」发生的时候,初禅的所有天界,肯定都是全数毁灭的;而当「末世洪水」发生的时候,二禅的天界,包括「光音天」,肯定都是全毁的;而当「末世狂风」吹起的时候,三禅的天界,包括「遍净天」,肯定是全毁的。因此,当「末世大火」发生的时候,初禅的「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肯定都是全数毁灭了。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世本缘品>[7]所说:

  佛告比丘:火灾过已,此世天地还欲成时,有余众生,福尽、行尽、命尽,于光音天命终,生空梵处。于彼生染着心,爱乐彼处,愿余众生共生彼处。发此念已,有余众生,福、行、命尽,于光音天,身坏命终,生空梵处。

  因此,当「末世大火」发生的时候,初禅的梵天世界,几乎都全数被毁,而只有二禅的「光音天」是一息尚存的。所以,当世界又再度回到「成劫」的新世记时,「光音天」的天神在命终之后,便可以往生到初禅的梵天世界当中。。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世本缘品>[8]所说:
时先生梵天,即自念言:「我是梵王,大梵天王,无造我者,我自然有,无所承受。于千世界最得自在,善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化万物。我即是一切众生父母」。
  [其后来诸梵,复自念言:「彼先梵天,即是梵王,大梵天王,彼自然有,无造彼者。于千世界最尊第一,无所承受,善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万物。是众生父母,我从彼有。彼梵天王颜貌容状,常如童子,是故梵王名曰「童子」。
 
 然而,当第一个刚生到梵天世界的「初生梵天」便自言自语地说:「我是梵王,大梵天王,无造我者,我自然有,无所承受」。换言之,「初生梵天」自认为自已就是「大梵天王],是一切众生的造物主
  
  由此看来:在梵天的世界当中,根本就没有「谁是造物主?谁是被创造?」的问题,而只有「谁先往生到这里?」的问题。事实上,刚生到梵天世界的「初生梵天」,当然是认为自已就是世界的创造者,是造物主;而「后生梵天」则认为自已就是被「初生梵天」所创造的,因此,「初生梵天」就是祂们的造物主。同时,由于大梵天王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是像五、六岁大的婴儿模样,所以,大梵天王又被称为「童子」。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世本缘品>所说[10]的:

  或有是时,此世还成世间,众生多有生光音天者,自然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照,神足飞空,安乐无碍,寿命长久。其后,此世变成大水周遍弥满,当于尔时,天下大闇;无有日、月、星辰、昼夜;亦无岁月、四时之数。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世本缘品>所说[11]的:

  其后,此世还欲变时,有余众生,福尽、行尽、命尽,从光音天命终,来生此间,皆悉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照,神足飞空,安乐无碍,久住此间。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因此,当「光音天」的天神,开始流窜到这一个「人间」来的时候,祂们原先所拥有的天神特性,还是依然存在的,例如:祂们「皆悉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照,神足飞空,安乐无碍,久住此间。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换言之:这一批刚从「光音天」降下来的天神,都具备有原来「色界」二禅的「天色身」,也就是所谓的「欢喜为食,身中有光,神足飞空」的超能力。因此,一切有关天神的神通或者是超能力,祂们当初都是全部具足的。同时,由于「色界」和「无色界」的天神,本来就是没有男女相的分别,所以,刚流窜到「人间」来徘徊的「光音天」天神,由于是拥有二禅「天色身」的特性,那当然是没有男女相的分别了。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世本缘品>所说[12]的:
  
  是时,此地有自然「地味」出。凝停于地,犹如醍醐。地味出时,亦复如是,犹如生酥,味甜如蜜。其后,众生以手试尝,知为何味,初尝觉好,遂生味着,如是展转,尝之不已,遂生贪着。便以手掬,渐成抟食,抟食不已。余众生见,复效食之,食之不已。时此众生,身体麤涩,光明转灭,无复神足,不能飞行。尔时,未有日月,众生光灭。是时,天地大闇,如前无异。
  然而,由于整个世界又开始回到当初的「成劫」,也就是所谓「新天、新地、新世记」的来临,因此,地上开始涌出第一批的「地味」的泉水,如同「生酥」,或者是「醍醐」一般,味甜如蜜。当时,有很多「光音天」的天神,看到了这一种景像,也开始以双手淘水,尝试一下到底是何等的滋味,于是便产生了「味着」、「贪着」等等,慢慢地,也养成了「抟食」的习惯。同时,其它的「光音天」天神,也开始效法这一种做法。由于祂们都竞相「抟食」,因此,祂们原来所具备的「欢喜为食,身中有光,神足飞空」的超能力,便荡然无存了。所以,原来的「欢喜为食」,或者是「思食得食」的自由境界,便被粗浊化成为一般人类的「抟食」行为;而原来的「身中有光,神足飞空」的神通境界,于是被转化为「身体麤涩,光明转灭,无复神足,不能飞行」的凡夫境界。打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一幕「天使的堕落」画面,才正式宣布展开了。

  站在佛教的看法:人类的来源是「光音天」天神堕落到人间后粗浊化的结果。而人类之所以失去了原先的本能,或者是「超能力」,是「光音天」天神在「抟食」这些「地味」的泉水以后,身体开始粗浊化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身体的粗浊化,是跟「抟食」程度的多寡有关。因此,「其食多者,颜色麤悴;其食少者,颜色光润」,慢慢地,便开始有「我比较漂亮!你比较丑陋!」等「形貌优劣论」的思想产生。所以,形貌的优劣,主要是跟身体的粗浊化程度有关。假如身体粗浊化的程度较为严重的话,则其容貌便会显得较为丑陋;相反地,假如身体粗浊化的程度较浅的话,则其容貌便会显得较为漂亮。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世本缘品>所说[13]的:

  佛告比丘:劫初众生,食「地味」已,久住于世。其食多者,颜色麤悴;其食少者,颜色光润。然后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互相是非,言:「我胜汝!汝不如我!」

  人类的美丑和聪明愚笨等差异,主要是跟身体的浊化程度有关。所谓「其食多者,颜色麤悴;其食少者,颜色光润。然后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互相是非,言:『我胜汝!汝不如我!』」。因此,喝「地味」多的「光音天」天神,身体就会显得更为粗浊憔悴;而喝「地味」少的「光音天」天神,身体就会显得略有光泽。同时,由于祂们经常怀着是非竞争的心态,因此,「地味」就慢慢地消失了。接下来,地面上便开始出现了一层薄薄的「地皮」,形状跟一般薄饼差不多,色香味俱全。于是,祂们便开始食用这些「地皮」了。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世本缘品>所说[14]的:

  以其心存彼我,怀诤竞故,「地味」消竭。又「地皮」生,状如薄饼,色味香洁。尔时,众生聚集一处,懊恼悲泣,椎胸而言:「咄哉!为祸」,今者地味,初不复现,犹如今人,得盛美味,称言美善,后复失之,以为忧恼。彼亦如是忧恼悔恨。后食地皮,渐得其味。其食多者,颜色麤悴;其食少者,颜色润泽。然后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互相是非,言「我胜汝!汝不如我!」同时,又由于这种竞争计较的心态越来越严重,慢慢地,「地皮」也开始消失了,而开始出现了比「地皮」更为粗糙和厚重的「地肤」来。然而,这些所谓的「地肤」,的
确是「色如天华,软若天衣,其味如蜜」。换言之:从当初「地味」的「犹如醍醐」、「犹如生酥,味甜如蜜」;「地皮」的「状如薄饼,色味香洁」;到「地肤」的「色如天华,软若天衣,其味如蜜」看来,则食物本身粗浊化的程度,更形严重。

  诚如《长阿含.世记经》<世本缘品>所说[15]的:

  以其心存彼我,怀诤竞故,「地皮」消竭。其后复有「地肤」出,转更麤厚,色如天华,软若天衣,其味如蜜。时诸众生,复取共食,久住于世。食之多者,颜色转损;食甚少者,颜色光泽。然后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互相是非,言:「我胜汝!汝不如我!以其心存彼我,怀诤竞故,「地肤」消竭。其后复有自然「粳米」,无有糠烩,不加调和,备众美味。尔时,众生聚集而言:「咄哉!为祸!」今者「地肤」忽不复现,犹如今人,遭祸逢难称言:「苦哉!」尔时众生,亦复如是懊恼悲叹。
  
  由此看来:从「地味」→「地皮」→到「地肤」的出现,证明了「光音天」天神粗浊化的程度,更加明显。最后,当「地肤」也都一并消失的同时,这些天神便只好改食更为粗糙的「粳米」了。因此,从食用「地味」→「地皮」→「地肤」→到「粳米」为止,正说明了印度佛教对于世间粗浊化渐进程度的理解,也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人类是「光音天」天神的后代,因此,人类先天上就本具有神性和特异功能。而「天使的堕落」,实在是由于这些「光音天」的天神,好奇地来到这个人间大地玩耍,贪食人间大地的美味,从饮用甘泉般的「地味」→吃用如薄饼的「地皮」→其味如蜜的「地肤」→到「粳米」为止,都代表了这一连串「天使堕落」的过程。最后,更由于身体的粗浊化,而开始失去了原先的飞行本领,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开始变成了生活在大地上的人类祖先.

  佛教对于「人类起源说」的解释,其重点是在于说明:人类在先天上是「光音天」天神的后代,即具有神性的部份,有就是“人人皆有神性”因此,任何人只要愿意修行,即可回归到祖先尚未堕落前的原始境界。还有  家庭制度的起源——男女两性的确立,城市的兴起,私有财产制的建立,王权的建立等说明,就不一一发上来了。比较有意思的是佛教里「成、住、坏、空」四劫的时间观及宇宙循环的周期现象,跟一般西方的「进化论」思惟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模式。西方的「进化论」思惟模式简直就是幼儿的思维,佛教的体系太庞大了。[成劫]时期的人类寿命非长,84000,74000,64000岁开始算起.
  [住劫」宇宙稳定成长的阶段,当时的人寿是从44000,34000,24000岁开始算起
  [坏劫」宇宙的开始变坏的阶段,当时的人寿不过100岁,男女20岁时,才开始谈婚论嫁;
  [空劫」宇宙接近毁灭的阶段,当时的人寿只有10岁,女人5个月大的时候,便可谈婚论嫁.
  看了这些想起圣经里的早期人类也是寿命很长,慢慢随着人类的发展寿命就越来越短了.
  佛教里宇宙的循环周期,是按照这一种成、住、坏、空的「四劫模式」,不断地循环演进。就在过去这「四劫」的宇宙循环周期当中,也曾经有过古七佛住世,不断地弘扬佛法,救护众生,释迦牟尼佛的出现世间,只不过代表了前佛与后佛之间的传承关系而已。「成、住、坏、空」四劫的时间观及宇宙循环的周期现象,就跟春夏秋冬的规律一样.[空劫」的旧世记完全毁灭之后,又再度回复到「成劫」,这是一个「新天、新地、新世记」的再度来临,那时的人寿,又将再度回复到84000岁,然后又再次递减。届时,弥勒佛将会下降中印度的阎浮提洲而成佛,在龙花菩提树下,广渡众生。这一种循环不息,周而复始的气象,便是宇宙大轮回的真相。
 从佛教[成、住、坏、空」四劫的时间观及宇宙循环的周期现象中可以看出,人类是不断朝向「污浊化」和寿命的「短速化」方向发展。所以,世界的开展,根本就是一种生命恶质化的必然结果,而这一种结果的自然现象,就是唯一使人类不断地趋向毁灭的宿命,这便是所谓的「空劫」。


《佛说七佛经》所说的:
 我今复说七佛如来、应、正等觉寿命长短:

 毘婆尸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八万岁;
 尸弃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七万岁;
 毘舍浮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六万岁;
 俱楼孙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四万岁;
 拘那含牟尼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三万岁;
 迦叶波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二万岁;
 释迦牟尼佛  化五浊众生,寿百岁故。

 「成劫」 ——(1).毘婆尸佛出现时,人寿是84000岁;
              (2).尸弃佛出现时,人寿是74000岁;
              (3).毘舍浮佛出现时,人寿是64000岁;

 「住劫」 ——(4).俱楼孙佛出现时,人寿是44000岁;
              (5).拘那含牟尼佛出现时,人寿是34000岁;
              (6).迦叶佛出现时,人寿是24000岁;
 「坏劫」—— (7).释迦牟尼佛出现时,人寿不过100岁;
 「空劫」——这是一个无佛的时代,人寿只有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