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才女貌小说:从代课教师成长为教育厅长 云南省教育厅长罗崇敏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17:48

2010-04-24 20:06:5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奇官”罗崇敏:锲而不舍的改革者

       中新网成都4月24日电(张涛)做过赤脚医生,做过生产队会计,做过炊事员,做过代课老师……被誉为“奇官”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一生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30岁才学完初中文化课程的他,现在不仅是政府高官、人大代表,还是云南省哲学学会、武术学会、作家学会的会员,他甚至已经是博士生导师。

  “做学校炊事员的时候,我带着两个徒弟,他们都叫我'师傅’!” 罗崇敏告诉记者,“可是'师傅’和学校里'老师’这两个称呼相比,听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差太远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老师’意味着更有尊严,更富有自豪感。”

 就是在这份自豪感的驱使下,罗崇敏抓住命运赐予的一个代课机会,从代课老师一路兢兢业业,刻苦自学,最终成就了现在的教育厅长。

 “早上6点30分起床,晚上1、2点睡觉。” 罗崇敏说他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为了来成都参加书博会,他不得不把其他的工作都推迟了。“我每天都要预留一到两个小时来读书,我对书籍情有独钟,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这种丰富的情感也为他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出版了《资本运营概论》、《市场经济简明教程》、《中国边政学新论》、《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论》等18部专著,09年的《天鉴》出版以后又迅速再版3次,成为官员著作中佼佼者。

  不懈的阅读为罗崇敏带来广阔的知识面,也为他带来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首先就体现他在红河州施政5年间,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推行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施行卫生医疗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在滇南边疆建造了精致壮观的文化广场建筑群。这些举措不仅树立了“红河模式”,也使罗崇敏被当地群众称为“改革书记”而蜚声国内。

 2008年调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以后,罗崇敏又开始启动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比如取消初升高一次性考试转而记录实践过程;进行课程改革,推行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题的“三生教育”。罗崇敏同时还有一套“一十百千”的素质教育计划:发行一本“三生”教育的公民读本;发行十部惠及幼儿园至大学教育的教材;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开展百项体验活动;召集一千名志愿者为宣传“三生教育”演讲。

   旨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一出台,就引来社会上褒贬不一的评价。一些专家认为,在优质教育资源尚未普及的情况下,罗崇敏所推行的改革情况“不一定乐观”。面对质疑,罗崇敏也表示,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也需要渐行渐进。“教育是适应性事业,更是引领性的事业,教育改革不能盲目地迎合家长的需求。”

  敏指出,“教育的根本在于构建核心价值,要改革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弊端,首先要转变学生家长功利的教育观念。面对困难和挫折,我的信心是能够打败它们的,因为坚信自己的选择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是民心所向的。”

   社会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评价机制,从而使学生身心在宽松范围获得自由成长并在素质教育中获取生存技能,这是罗崇敏所期望的教育形态。除了建构理想的“乌托邦”以外,罗崇敏也注重当下教育机制中的现实问题。“从我从事教育行业以来,最大的遗憾就是女性教育没有完全成为人类社会教育的重要命题。”

 罗崇敏说,在他的眼里,女性是一个闪烁着耀眼光辉的群体。“我们现代社会存在三种悖论:识字的人都是老师教的,可是一旦学生识字了,老师就边缘化了;吃的喝的都是农民种的,可是一旦吃饱喝足了,农民就边缘化了;人类都是女性生的,可是一旦生而为人了,女性就边缘化了。”

  女性在社会生活,特别是教育和就业中受到的歧视,罗崇敏显得非常惋惜。他再三强调,要改善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必须提高女性素质,扩大女性受教育面,同时要发挥女性的优势,使其在社会管理领域发挥女性独特的作用。“推动女性在教育、就业领域的公平待遇,将是我接下来新的工作重点。” 年近花甲却壮心不已的罗崇敏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