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女佣国语版优酷4:一缕兰香配春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25:41

5月27日,“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将在济南隆重举行,本报特以此文与广大读者共同缅怀这位在中国戏剧史上写下绚丽华章的艺术大师。

张君秋,别名家鸿,字玉隐,江苏丹徒人(1920——1997),张派艺术创始人,中国四小名旦之一。张先生一生演出剧目众多,代表作有《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打渔杀家》、《三娘教子》、《苏武牧羊》、《状元媒》、《金山寺·断桥·雷锋塔》、《刘兰芝》、《望江亭》、《西厢记》、《秦香莲》、《赵氏孤儿》、《楚宫恨》、《珍妃》等。(上图为张君秋出演《西厢记》剧照)

  在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的家里,至今还珍藏着一幅特殊的“兰花图”,上题“少时喜画兰,流光鬓已斑。今朝重挥墨,祝寿比南山。”这是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在1996年7月为师妹吴素秋亲笔题画的贺词。兰花,清雅、高洁,在张君秋先生的笔下入韵、传神。虽然大师已去,但这一缕兰香恰是张君秋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

  “你看看,没考上吧?”

  灰砖墙、红漆门、果树满院花满堂,位于北京兵马司后街的那处三进院落是张家子女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如今也已是年近六旬的京剧名家张学浩,在张家排行老七,回忆起那段近50年前的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里容国团先输后赢,我父亲也跟着从紧张到兴奋,喊得嗓子都哑了,不得已把当天晚上的戏都回了。”张学浩说,父亲一生里很少因为个人原因回戏,但那天激动地对子女们说,“问鼎世乒是为国争光的大事儿,高兴,应该。”随后张君秋先生就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拿护门板和板凳搭起了自家简陋的乒乓球台,只要一有空,就轮番上阵。
  对于子女的成长,张君秋先生并没有因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耀眼成就而限定他们的道路。张君秋先生原本想让张学浩学医,认为那是济世救人的大学问。可从小听着戏长大的张学浩却放不下京剧梦,于是就偷偷地学,还背着父亲报考了中国戏曲学校。“也是在1959年,通知书寄到家里,父亲看了以后‘严肃’地对我说,‘你看看,你看看,也不跟我说一声,没考上吧?’当时我一阵懵,很难为情,可父亲随后噗嗤一笑,原来是在逗我玩儿,后来父亲还引荐我拜在了武生大家茹元俊先生门下。”寥寥几句,饱含着父子之间特殊的爱与理解,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张学浩的心中。
  张君秋先生先后有9位子女走上了京剧道路,在他们的身上都凝聚着张先生的关爱。“父亲对我们很严格,但又总在旁边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还记得我获得学校的第一批‘五好学生’,拿了奖状兴冲冲跑回家的时候,父亲已经早早买好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奖励给我,原来父亲早在前一天就从校长那里知道了,只是没告诉我。”忆起往事,老大张学津依旧眼含热泪。
  还是那套四合院,一把椅子,一把胡琴,还有张家子女们童年时代稚嫩的京腔京韵,记录了一代艺术大师对家庭的浓情厚爱。张家的子女在京剧的道路上行当不同、各有师承但都唱得一嗓子好“张派”。张学浩说,那都是童年时父亲亲自用京胡一句一句给“吊”出来的。

  月盛斋的牛肉汁

  20世纪50年代位于北京前门的老字号月盛斋是著名的清真店。“我奶奶张秀琴最爱吃月盛斋的酱牛肉,父亲就时不时地去给奶奶买。”张学浩讲述起一段辛酸的往事。
  随着“文革”的降临,作为当红艺人的张君秋先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浩劫。20世纪60年代后期,张君秋一家被扫地出门,不但张先生自己要住“牛棚”,全家人也不得已住进了一间半的小房子。
  “那时候,每个人的生活费是9元钱,我们兄弟姐妹不是住校,就是插队落户,家里只剩下最小的学聪和学沄。”张学浩回忆说,家里人口多,经济状况非常拮据,买不起酱牛肉了,父亲就想了个法子,每天从“牛棚”下班回家,就专程跑一趟月盛斋,去买酱牛肉剩下的汤,带回家给奶奶下面条吃。
  在张学浩的记忆里,张君秋先生的乐观和豁达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即便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张先生仍旧保持着一份清静、一片孝心。正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对记者说的,张先生是“文艺界的大孝天泽”。
  不但对母亲,张君秋先生对自己的师长也是一如既往地恭敬、谦逊。正如1942年他挑班“谦和社”,之所以定名“谦和”,可谓名如其艺,艺如其人。张君秋先生曾先后跟随李凌枫、王瑶卿、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等多位大师学艺,直到博采众长创立“张派”,仍旧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张学浩回忆说:“父亲经常跟人说,我不过是拿我的嗓子,学梅先生的劲头,唱程先生的腔……”

  13年慈父爱13载恩师情

  一块普通的丝巾,寄托着烟台市京剧院院长董翠娜对恩师永久的怀念。
  “现在我演出都会带着它,就好像老师在旁边帮我把场一样,心里踏实。”这块丝巾,记录了张君秋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97年,张君秋先生似乎已经感觉到生命的终点越来越近,加紧了赶排音配像《秋瑾》的步伐。这是张先生20世纪50年代末创排的一出戏,后来赶上“文革”,没留下多少音像资料就被搁置了,这也就意味着要把音配像完整地保留下来,张先生必须手把手地把戏恢复起来。
  “也许是老师觉得我的形象跟这出戏比较吻合,就选中我在《秋瑾》中为老师配像。”董翠娜说,她4月份赶到北京,就跟老师一起扎在了这出戏里,而这时距离张先生辞世仅仅三个月。“这出戏所有的服装都要重新置办,老师就亲自带着我去选料子,到剧装厂定做,这块丝巾就是老师、师娘带着我一起为《秋瑾》选的,现在成了永久的纪念。”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董翠娜除了排戏和在宾馆休息,几乎天天都在张家学戏。“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一个月里的每一天老师都一定要把我送到电梯口,像父亲一样悉心嘱咐。每一天都是如此,不管我怎么推让也都是如此。”董翠娜说,就是这个电梯口,成了她和老师永远的诀别。在她回烟台十多天后,张君秋先生刚出家门准备去为“音配像”审录音资料,就倒在了电梯口,这一倒下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13岁失去了父亲,1984年开始又有幸与张老师续了13年的师生缘,在我的心里,张老师就像我亲生父亲一样。”董翠娜动情地说。
  指着家里一幅卓有生趣的“小鸡嬉戏图”,山东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翟萍也动情地诉说起了往事。
  张君秋先生酷爱书画,经常在自己的书房里与吴素秋、刘雪涛等志趣相投的名家开“笔会”。有一次翟萍去学戏正赶上张先生“笔会”。她怯怯地向张先生提出求画的请求,岂料张先生二话不说就画了两幅神态不同的“小鸡嬉戏图”,对翟萍说:“你看看,喜欢哪幅?”翟萍选中后,张先生笑着对她丈夫说:“选得好,这幅画有深意,看来一定是你追的她。”原来,张先生是借着画形跟他们小夫妻打了个趣。
  “艺术上追求严谨,生活上讲求情趣,这就是老师给我们的启示。”翟萍告诉记者,张君秋先生反复对弟子们说,学戏要学“意”,不能死学,结合自身的特点,谁好跟谁学,别因为拜了师就有什么顾忌。张君秋先生对弟子的这种“严”和“宽”,在京剧界传为佳话。

  铭记一生“多作贡献”

  “父亲一生都记着周总理的嘱托,‘多作贡献’。”张学浩说,在父亲的心里,作为一个演员,“多作贡献”的方式就是演好戏、多创新、多培养年轻人。
  1951年,张君秋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从香港回到北京。后来,北京市文化局长动员张君秋带头成立一个集体所有制的剧团。为此,张君秋毅然放弃每演一场戏挣260元的包银,不计个人得失牵头成立了北京市京剧三团并带头为工农兵演出。为了创作和演出更多、更好的剧目,1956年张君秋又与马连良京剧团以及谭富英、裘盛戎领衔的北京市京剧二团合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北京市京剧团,把京剧艺术推向了新的高潮。
  十年浩劫,张君秋经历了人生的骤变,母亲过世,挚爱的妻子也在她刚获平反之际离开了人世。在他重新回归舞台并出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递上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并于1981年如愿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父亲经常告诉我们,尽管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但对党的信念、对艺术的追求不能变,党和国家赋予了这么高的荣誉,只有多作贡献。”张学浩说,就是怀着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古稀之年的张君秋,又投入了高负荷的教学工作和“音配像”的艺术拯救工程中。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爱,对艺术的挚爱、对家庭的珍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后辈的关爱,在我的心里,这恰是父亲艺术的真‘意’。”张学浩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