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定做1米98多少钱:第二种爱——我爱身份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03:41
「每个成人的人生可说都是以两种爱为主轴。第一种爱──对两性之爱的追求──早已广为流传与记载。第二种爱──对身分地位的追求──则较为私密,而且过程充满羞辱。然而,第二种爱的强度却毫不逊于第一种。」
无论古今东西,身份地位如此诱人,芸芸众生竞相追逐。
在这样孜孜以求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极少人能够坦然承认的「地位焦虑」:顾虑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顾虑自己在别人眼中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而依附权贵、钻营投机、为了妆点门面而过度消费,都是典型的症状,造成人们晚上辗转难眠。
本文援引思想家、艺术家及作家的观点与行径,带领我们抽丝剥茧,探索地位焦虑的根源。不仅如此,为了让我们抒解心中的焦虑,狄波顿还精心提供了一道道奇特的妙方:效法古希腊哲人和波希米亚文化人,或者看看讽刺漫画,甚至观赏废墟的石块、在橱柜上摆设骷髅头……
崇高的身分地位,带来资源、自由、享受……然而,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伴随爱慕身分而来的「地位焦虑」,却普遍困扰着世人,解脱之道,在于从追求身分地位带来的财富,转向其他人生焦点。
崇高的地位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包括资源、自由、空间、生活享受、时间;而另一项同样重要的好处,则是受到别人的关爱与珍视——表现在外的行为是邀请参与聚会、奉承、欢笑(即使笑话很冷)、恭敬,以及殷勤。
许多人都认为(但很少人公开承认),崇高的地位是世间财物中最美妙的一样东西。然而,伴随爱慕身分地位而来的,是一种焦虑感,担心自己无法达到社会所定义的成功,而将因此丧失尊严与他人的敬重;担心自己目前在社会上的地位太低,或者自己的地位可能会跌落。这种焦虑感危害极大,足以毁掉我们的大半人生,但许多人着迷的程度却与日俱增。
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这种普世存在、却极少有人直接提及的焦虑,那就是︰顾虑别人和看待自己,顾虑自己在别人眼中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赢家还是输家。这即是所谓的「地位焦虑」(Status Anxiety)。
掌权者的脆弱
回溯两百多年之前,拿破仑是当时欧洲最有权势的人,但是他在幽默感面前也一样脆弱不堪。他在一七九九年即位之后,就下令关闭巴黎所有讽刺性报社,并且向警务部长富歇(Joseph Fouche)表明,他不会容忍漫画家开他外表的玩笑。他宁愿把他的画像全部交给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负责。拿破仑曾经请这位伟大的画家画他英勇地骑在马上,领军穿越阿尔卑斯山的情景。他对于完成后的作品《穿越大圣伯那峰的拿破仑》非常满意,于是再度委托这位画家画出他一生功业的颠峰,也就是一八○四年十二月在圣母院的加冕仪式。那是一场盛大非凡的典礼,法国所有重要人物都聚集一堂。教宗庇护七世 (Pius VII)亲自出席,欧洲各国代表也都到场致意,并且现场还演奏黎苏耶(Jean Francois Lesueur)特别谱写的音乐。
教宗为拿破仑祈福,对着教堂内静默的众人朗声说道:「皇帝万岁。」一八○七年十一月,大卫把这个场景画成《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并将其献给「我功勋彪炳的主人」。拿破仑乐不可支,于是以「奉侍艺术」为由,颁授荣誉勋章给他,而且还对他说:「你把优良的品味带回了法国。」
不过,不是所有艺术家对拿破仑的看法都与大卫一样。在《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这幅画作完成前几年,英国讽刺画家吉尔瑞 (James Gillray)也画了类似的场景,此画作标题为《法国首任皇帝拿破仑的加冕游行队伍》。没有人说他的这幅画把优良品味带回了法国,也没有人因此颁给他荣誉勋章。
这幅画呈现了一位趾高气扬的肥胖皇帝,带领着一群马屁精和囚犯。教宗庇护七世也在画面里,但是与大卫的版本不同的地方是,吉尔瑞笔下的教宗袍子里藏着一名唱诗班的小童,这个小童正拿下面具,露出魔鬼的真面目。约瑟芬 (Josephine)也不像大卫画中那个面容清秀的少女,而是一个满脸痘痘的大胖子。捧着皇帝袍襬的人,是被拿破仑所征服的国家的代表,有普鲁士、西班牙及荷兰。他们对这项差使显得心不甘情不愿。在他们身后,还有一排排戴着镣铐的士兵。这位皇帝显然没有受到人民心悦诚服的拥戴。警务部长富歇看管着这些人,而吉尔瑞在图画下方的说明文字中写着:「手持正义之剑」。这把剑上满是血渍。
拿破仑对此怒不可遏。他命令富歇,只要有人敢把这幅漫画带进法国,不经审判就可以将其直接关进牢里。他透过驻伦敦大使向吉尔瑞正式表达抗议,并且发誓自己有朝一日入侵英国,一定会把这名画家逮到手。这是拿破仑的典型反应。他在一八○二年与英国议订《亚眠条约》(Treaty of Amiens)时,甚至还试图要在条约中加入一项条款,规定以他为作画对象的讽刺画家都必须被视同谋杀犯或伪造犯,引渡到法国受审。英方的谈判代表觉得这项要求莫名其妙,而予以拒绝。
幽默并非无杀伤力
如果幽默只是一种无害的游戏,那么拿破仑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应了。他早就知道,诙谐是一种批评的方式,也是一种拐弯抹角的抱怨方式:向傲慢、残酷或者自以为是的性情,以及缺乏德性和是非观,抒发抱怨。
如果这种抱怨方式特别有效,是因为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要博得读者一笑,却把真正的讯息包覆在内,不知不觉地传达出去。漫画不需要透过说教来谴责权力的腐败,却能够让我们在一笑之间便看出其中一针见血的批评。
尽管菲利蓬因他的讽刺漫画而遭到监禁,然而由于诙谐表面上单纯无害,因此漫画可以委婉地传达出无法直接表达的危险讯息。
在《诙谐与潜意识的关系》一书里,佛洛伊德写道:「对于敌人身上荒谬的特点,我们如果因故而无法公开或刻意攻击,就可以透过诙谐的方式来予以讥刺。」他接着说,重大的讯息一旦透过诙谐的方式来传达,便「可以让听者深刻意会,这是其他表达方式达不到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人批评位高权重的人士时,特别喜欢以诙谐的方式为之」。
不合理或不恰当的事情,都会使我们发笑。如果一个国王形象超越实质,德性不及于权势,我们就会觉得好笑。如果地位崇高的人忘却自己的人性而滥用特权,我们也会觉得好笑。对于不公平和逾越常理的事情,我们不但觉得好笑,而且也透过笑来加以批判。
在最上乘的漫画里,我们的笑通常带有道德目的。诙谐成为刺激别人改变其人格和习惯的力量。笑话可以描绘出政治理想,可以创造出公平理性的社会。诚如约翰逊埕所言,讽刺只是一种「谴责邪恶或愚行」特别有效的方法。德莱登埒也说:「讽刺的真正目的在于矫正恶行。」
讲求效率而泯灭同情心
在历史上,有不胜枚举的例子,是利用诙谐的方式,来刺激地位崇高者矫正恶行,剥除他们的虚伪与谎言。
十八世纪末,英国家境富裕的年轻女性开始流行佩戴体积庞大的假发。看不惯这种荒谬流行的漫画家,随即画了许多作品,来委婉劝诫这些女性恢复理智。犹如佛洛伊德所指出,由于受到批评的对象拥有国家大部分的土地,因此漫画家也就不太可能直接加以指责。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上流社会又染上了另一种装模作样的习惯:流行说法语,尤其是在餐厅里说法语,以显示自己的身分地位。《笨拙》杂志于是又发现了需要矫正的新恶行。
一个世纪后,美国曼哈顿的菁英人士还是有许多「邪恶愚蠢」的习惯,可供《纽约客》杂志的漫画家嘲讽批判。在企业界里,许多主管开始流行对员工摆出友善的姿态,只可惜他们此举不是发自内心。他们只是用平板乏味的术语,来掩饰自己粗暴的作为而已。虽然他们剥削员工的行为,与以前惨无人性的工厂没什么两样,但是他们却希望藉由语言粉饰,来呈现出体面表象 ,但漫画家可没那么容易被骗。
企业仍对员工抱持着彻底功利的观点,因此除了表面上说说之外,如果真的要讨论员工的自我实现或者组织对员工的责任,企业便视之如异端邪说般,避之唯恐不及。
由于企业的要求如此,于是许多高阶主管,尤其是律师,便把他们在工作上讲求效益的心态,也应用在生活上的其他各个方面,因而泯灭了自发性与同情心。
此时,军人因为握有摧毁全世界的力量而享有无比的威望。于是,漫画鼓励大众对军事将领不惜以战争来解决问题的严肃态度,发出批判的微笑。
碰触人们不敢直视的伤口
幽默不只能够用来抨击地位崇高的人士,也可帮助我们了解并缓和我们的地位焦虑。
会让我们感到好笑的,通常都是会使我们觉得窘迫的状况或感受。伟大的漫画敢碰触我们平常不敢直视的伤口;会把我们从孤独地面对自己别扭面向的状态中抽离出来。越是私密而强烈的担忧,就越能够让我们会心一笑。我们用笑声来向漫画家致意,因为他们能够以讽刺的方式来呈现说不出口的东西。
因此,难怪有许多幽默作品都试图指出我们对于地位的焦虑,并且藉此予以缓和。这些作品让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人也一样充满嫉妒之心,一样脆弱无比;世界上也有人与我们一样,一大早醒来,为自己的经济状况苦恼不已;而且在社会要求我们所表现的理智外表之下,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点疯疯癫癫的。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对同样深受折磨的同胞伸出友谊之手。
怀有仁慈之心的漫画不会嘲笑我们对于地位的忧虑,而是会逗引我们:一方面批评我们,另一方面却暗示我们的状况其实还过得去。幸亏这些漫画家巧妙的技巧,我们才能够放开心胸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一笑置之。
因此,漫画就和其他艺术形态一样,符合阿诺德对于艺术的定义:以批评人生为目标。漫画一方面试图矫正权力所造成的不公平状态,另一方面也试图减缓我们对地位较高者的过度嫉妒。漫画与悲剧一样,都源自我们最深刻的缺陷。
漫画的潜在目标,或许就是透过巧妙地运用幽默,来滋润一个没那么多事情能够惹人发笑的世界。
人的理想类型
每个社会都会特别崇敬若干种类的人,同时也会谴责或漠视其他种类的人,例如在技能、口音、性情、性别或者肤色等方面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然而,这种「成功」的定义绝非永恒不变,也绝对不是普世皆然。在一个地方能够让人获得崇高地位的特质或技能,到了其他地方便可能变得无关紧要,甚至成为缺点。
只要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对于什么样的人值得尊敬,都各有不同的看法。
获得崇高地位的必要条件:
时间与地点:西元前四百年,希腊半岛上的斯巴达
在古斯巴达社会里,最受尊崇的社会成员是男性,尤其是凶猛善战的男性。他们肌肉发达,性欲旺盛(有可能是双性恋),对家庭生活兴趣缺缺,厌恶买卖和奢华,而且嗜血好杀,尤其是在战场上砍杀雅典人。斯巴达的战士从来不用钱,从来不需要理发师或娱乐人员,对待妻子和儿女也毫不温柔。对他们而言,上市场是丢脸至极的事情。就连懂得算数也是不被认可的行为,因为这样就代表具有商业倾向。
时间与地点:西元四七六至一○九六年,西欧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在西方世界里,遵循效法耶稣的生平和教诲的信徒,成为欧洲许多地区最受尊崇的人士。这些被教会视为圣人的人,从来不曾拿起武器,从未杀过人,也尽量不杀害动物、吃素,步履缓慢,双眼盯着地上,以免踩到蚂蚁,因为牠们也是上帝的造物。
时间与地点:一七五○至一八九○年,英国
到了一七五○年,英国社会已经不再尊崇精通武艺的人,舞技反倒比较重要。社会上最受仰慕的对象是「绅士」。绅士非常富有,平常只负责经营家产就好。他们也稍微从事一点工业或贸易(尤其是与印度和西印度群岛进行交易),但是绝对不愿意让人把他们与地位卑下的商人或工业家等同视之。他们理论上是爱家的男人,也不会把儿女抛弃在山坡上等死,但是他们却可以在镇上养个情妇。
他们特别注重表现出一种慵懒的高贵形象。整好自己的头发,并且定期让理发师理发,是很重要的事情。查斯特菲尔德爵士在《一生的忠告》一书中建议,绅士谈话应当避免「不合宜的热切态度」,以免「讲述了无关紧要或不合时宜的小故事,还在前面加上『我要告诉你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类愚蠢的开场白」。他也强调绅士应该要懂得怎么跳小步舞:「记住,优雅的手臂动作、向舞伴伸出手掌,以及彬彬有礼地戴上与脱下帽子,都是绅士跳舞时的重点。」
时间与地点:一六○○至一九六○年,巴西
在亚马逊西北部的库贝欧(Cubeo)部落里,地位最高的人是沉默寡言的男人(因为唠叨不休会导致力量流失),他们不跳舞也不照顾小孩,但是善于猎杀美洲豹。地位低落的男人负责捕鱼,而地位崇高的男人则出外打猎。他们每猎杀一头美洲豹,就会把牠的牙齿挂在项鍊上。一个人猎杀的美洲豹越多,越有机会成为「酋长」或者部落头目。酋长脖子上戴着由大颗美洲豹牙齿所串成的项鍊,腰间围着由犰狳所制成的腰带。
地位的分配是如何决定的?为什么一个社会看重军人,另一个社会却看重拥有地产的绅士?
财富被视为个人成就
如果说猎杀美洲豹、跳小步舞、骑马征战,或者效法耶稣生平,都已经不再是成功的要素,那么现代西方社会评断个人与决定地位的主要理想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获得崇高地位的必要条件:
时间与地点:二○○四年,伦敦、纽约、洛杉矶、悉尼……
成功人士的定义不分男女与种族,只要能够在商业世界里的各种领域(包括体育、艺术,以及科学研究),透过自己的努力而非继承去获得财富、权力及名望,就算是成功。由于一般人都相信这些社会采取「菁英制度」,因此财富就被视为个人「当之无愧」的成就。积聚财富的能力至少反映出四项主要德性:创意、勇气、才智,以及毅力。至于其他的德性,例如谦逊或虔诚,则极少受到注意。经济上的失败被视为咎由自取,失业带来的耻辱更是相当于战士时代的懦弱。金钱被赋予道德性质;拥有金钱成为德性的表征,富有的生活象征个人值得尊敬;如果一个人只拥有老旧的车子与破败的房屋,或许会让人怀疑他的道德是否有所缺陷。
物质累积扭曲人生
现代社会的地位理想最为人诟病之处,就是严重扭曲了人生目标,把物质累积视为最高成就,但其实这只应该是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众多因素之一而已。至于这一切因素的指导原则,是我们自己更为真实也更为广博的自我概念。
罗斯金对于这种人生目标的扭曲深感气愤,痛斥十九世纪的英国人是有史以来最迷恋财富的民族(罗斯金没到过美国)。他写道,英国人无时无刻不关心的是,谁从哪里得到了什么。他们对自己缺乏财富感到羞耻,对别人拥有财富又嫉妒。
不过,罗斯金自己也向读者告白。与一般的猜测恰恰相反,他自己也迫不及待想要获得财富。
他坦承自己从早到晚满脑子所想的都是财富。不过,他其实是以嘲讽的方式,来玩弄「财富」一词的双关意义,以点出他的同胞早已远远偏离了德性的道路。
字典的定义告诉我们,「财富」(wealth)一词指的不只是大笔的钱财,这甚至也不是财富在历史上的主要意义。各种事物的充裕丰富都可以被称为「财富」,不论是蝴蝶、书本还是微笑。罗斯金对财富极感兴趣,甚至深深着迷。不过,他渴求的是一种不寻常的财富。他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丰富的仁慈、好奇、感性、谦卑、虔诚及智慧,他把这些特质简单地统称为「人生」。于是,他在《给那后来的》一书中,恳求我们把金钱财富的观念摆到一旁,改采「人生」的观点。如此一来,最富有的人就不再是商人或地主,而是最能够深刻感受到夜空之美,或者最能够抚慰他人伤痛的人。
罗斯金表示:人生是唯一的财富。爱、喜悦及礼赞的能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国家能够培养出最多高尚而快乐的人民,才是最富足的国家;如果一个人能够淬炼自己人生的各个面向,而且藉由本身的力量或者自己拥有的财产,对别人造成正面影响,这样的人才是最富足的人……有许多一般认为富有的人,其实并不比他们保险箱上的锁来得富足,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财富。
罗斯金不是唯一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在十九世纪期间,还有其他人也分别以愤怒或忧郁的语气,提出类似的批判:社会把金钱当成一个人能否获得尊敬的决定因素,金钱成为了德性的象征,不只是圆满人生的其中一项因素,甚至也不只是圆满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因素。
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里,阿诺德感叹道:「人总是倾向把财富本身视为珍贵的目标,现下英国人的这种倾向更是严重。今天的英国人当中,十有八九都坚决认为,一个人的伟大与幸福可以由他的财富来证明。而且他们的信念之坚定,乃亘古未有。」
就像罗斯金所说的一样,阿诺德也敦促这个世界上最先进工业国家的人民,把钱财当成是追求幸福的其中一项工具。他以自己的看法(《每日电讯报 》更是对此大肆讪笑),把幸福定义为「一种内在的灵性活动,其特质在于能够提升善性、光明、朝气及同情心」。